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課后答案(2)_第1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課后答案(2)_第2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課后答案(2)_第3頁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課后答案(2)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習題 1-1 欲使二極管具有良好的單向導電性,管子的正向電阻和反向電阻分別為大一些好,還是小一些好?答:二極管的正向電阻越小越好,反向電阻越大越好。理想二極管的正向電阻等于零,反向電阻等于無窮大。習題 1-2 假設一個二極管在 50時的反向電流為 10 A,試問它在 20和 80時的反向電流大約分別為多大?已知溫度每升高 10,反向電流大致增加一倍。解:在 20時的反向電流約為:2 310A1.25 A在 80時的反向電流約為:2310A80 A習題 1-3 某二極管的伏安特性如圖(a)所示:如在二極管兩端通過1k? 的電阻加上1.5V的電壓,如圖(b) ,此時二極管的電流I 和電壓 U各為

2、多少?如將圖 (b)中的 1.5V電壓改為 3V,則二極管的電流和電壓各為多少?I/mA解:根據(jù)圖解法求解3+ U-電源電壓為 1.5V 時2I1.5UI1I0.8A,U0.7V00.511.52 U/V1.5V1k? 電源電壓為3V 時(a)(b)3U II2.2A,U0.8V可見,當二極管正向導通后,如電源電壓增大,則二極管的電流隨之增大,但管子兩端的電壓變化不大。.習題 1-4 已知在下圖中,對應地畫出二極管的電流uI = 10sin t (V) , RL =1k?,試iD、電壓 u D以及輸出電壓uO 的波形,并在波形圖上標出幅值。設二極管的正向壓降和反向電流可以忽略。u I/V+ u

3、 D -100+ti D/mAuIi DRLuD-10(a)0tuI /Vt0- 10u o/V100t習題 1-5欲使穩(wěn)壓管具有良好的穩(wěn)壓特性,它的工作電流 I Z 、動態(tài)電阻 r Z 以及溫度系數(shù) U,是大一些好還是小一些好?答:動態(tài)電阻 r Z愈小,則當穩(wěn)壓管的電流變化時穩(wěn)壓管的電壓變化量愈小,穩(wěn)壓性能愈好。一般來說,對同一個穩(wěn)壓管而言,工作電流 I Z 愈大,則其動態(tài)內(nèi)阻愈小,穩(wěn)壓性能也愈好。但應注意不要超過其額定功耗,以免損壞穩(wěn)壓管。溫度系數(shù) U的絕對值愈小,表示當溫度變化時,穩(wěn)壓管的電壓變化的百分比愈小,則穩(wěn)壓性能愈好。.習題 1-6某穩(wěn)壓管在溫度為20, 工作電流為 5 mA 時

4、,穩(wěn)定電壓 U Z =10V ,已知其動態(tài)內(nèi)阻r Z =8? ,電壓的溫度系數(shù) U =0.09% / , 試問:當溫度不變,工作電流改為20 mA 時, U Z約為多少?當工作電流仍為5 mA ,但溫度上升至50 時, U Z約為多少?解: U ZI Z rZ(205) 1030.12 V8U Z100.1210.12 VU ZU ZUT0.09%(5020) 2.7%U Z101 2.7%10.27習題 1-7在下圖中,已知電源電壓U = 10V ,R = 200?,R L =1k?,穩(wěn)壓管的 U Z = 6V ,試求:穩(wěn)壓管中的電流IZ =?當電源電壓 U 升高到 12V時, I Z 將變

5、為多少?當 U 仍為 10V,但 R L改為 2k?時, I Z 將變?yōu)槎嗌??解?I RLU Z6RRLmA+I ZUU ZUVD ZRLI20mA-RI ZII RL20614mAIUU Z30mAI ZII RL30624mARI RU Z3mAI ZII RL20317mARLL.習題 1-8設有兩個相同型號的穩(wěn)壓管,穩(wěn)壓值均為6V,當工作在正向時管壓降均為 0.7V ,如果將他們用不同的方法串聯(lián)后接入電路,可能得到幾種不同的穩(wěn)壓值?試畫出各種不同的串聯(lián)方法。+-(1) 12V(1) 6.7V(1) 1.4V習題 1-9一個三極管的輸出特性如圖所示,試在圖中求出 uCE =5V , i

6、C =6mA 處的電流放大系數(shù)、 、和,并進行比較。設三極管的極限參數(shù)為 ICM =20mA , U (BR)CE O =15V , PCM =100mW ,試在特性曲線圖中畫出三極管的安全工作區(qū)。解: 由圖可得:iC6150,iC60.993iB0.04iE6.04iC93.2145,iB0.060.02iC93.20.993iE9.063.22iB100A80A60A40A20A安全0 A工作區(qū).習題 1-10 假設有兩個三極管,已知第一個管子的1 99,則 1 ? 當該管的 IB110 A時,其 IC1和 I E1各等于多少?已知第二個管子的20.95,則其2? 若該管的 I E2=1m

7、A ,則 IC2和 IB2各等于多少?1解: 10.9911當 I B110A 時,I C10.99mA ,I E 11mA 221912當 IE21mA時, I C 2 0.95mA, I B 2 50 A習題 1-11設某三極管在20時的反向飽和電流ICBO =1 A, =30;試估算該管在 50的 ICBO 和穿透電流 I CEO 大致等于多少。已知每當溫度升高 10時, I CBO 大約增大一倍,而每當溫度升高 1時, 大約增大 1% 。解: 20時, I CEO1I CBO31A50時, I CBO8A1t t 030150 2001%1%301301%39I CEO1I CBO32

8、0A0.32mA.習題 1-12 一個實際 PNP型鍺三極管的輸入、輸出特性曲線分別如圖 P1-12(a) 和 (b)所示。查看該三極管的穿透電流 ICEO約為多大?輸入特性的死區(qū)電壓約為多大?為了使 PNP型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qū),其 uBE和 uBC的值分別應該大于零還是小于零?并與 NPN 型三極管進行比較。解:查圖可知,ICEO =0.5mA ,死區(qū)電壓約為0.2V ;為了使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qū),對 PNP型: uBE<0, uBC >0;對 NPN 型: uBE>0, uBC <0。習題 1-13測得某電路中幾個三極管各極的電位如圖P1-13所示,試判斷各三極管分別

9、工作在截止區(qū)、放大區(qū)還是飽和區(qū)。+5V+12V0V+10.3V+0.7V+2V-5.3V+10.75V0V+12V-6V+10V(a)(b)(c)(d)-5V+4.7V-10V+8V+0.3V+4.7V-1.3V+11.7V0V+5V-1V+12V(e)(f)(g)(h).解:判斷依據(jù):NPN 型: uBE>0, uBC <0,放大;uBE>0, uBC >0,飽和;uBE<0, uBC <0,截止。PNP 型: uBE<0, uBC >0,放大;uBE<0, uBC <0,飽和;uBE>0, uBC >0,截止。+5V+

10、12V0V+10.3V+0.7V+2V-5.3V+10.75V0V+12V-6V+10V(a)(b)(c)(d)放大截止放大飽和-5V+4.7V-10V+8V+0.3V+4.7V-1.3V+11.7V0V+5V-1V+12V(e)(f)(g)(h)截止臨界飽和放大放大.習題 1-14已知圖 P1-14(a)(f) 中各三極管的均為 50,U BE 0.7V ,試分別估算各電路中的iC和 uCE ,判斷它們各自工作在哪個區(qū)(截止、放大或飽和),并將各管子的iC 和u CE對應在輸出特性曲線上的位置分別畫在圖P1-14(g)上。2k?20k?10V2V(a)I B0.065mAI C3.25mAU

11、 CE3.55V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qū),見圖 P1-14(g)中 A點。2k?20k?10V(c)I B0.465mAI C23.25mAU CE36.5V以上算出的 I C 與 U CE值是荒謬的,實質上此時三極管巳工作在飽和區(qū),故I B =0.465 mA ,I C VCC / RC=5 mA , UCE =UCES 0.3V ,見圖 P1-14(g) 中 C 點。2k?200k?10V(b)I B0.0465mAI C2.325mAU CE5.35V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qū),見圖 P1-14(g) 中 B點。2k?20k?10V2V(d)I B0I C0U CEVCC10V三極管工作在截止區(qū),見圖

12、 P1-14(g) 中 D點。.20k?20k?10V(e)I B0I C0U CEVCC10V三極管工作在截止區(qū),見圖 P1-14(g) 中 E點(與 D 點重合)。C200k?10V(c)I B0.0465mAI C2.325mAU CEVCC10V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qū),見圖 P1-14(g) 中 F點。ABFD 、 E圖 P1-14(g).習題 1-15分別測得兩個放大電路中三極管的各極電位如圖P1-15所示。試識別它們的管腳,分別標上 e、 b、 c,并判斷這兩個三極管是 NPN 型還是 PNP型,硅管還是鍺管。1313(+3V) 2(-11V) 2(+9V) (+3.2V)(-6V)

13、(-6.7V)(a)(a)解:本題的前提是兩個三極管均工作在放大區(qū)。(a)1 發(fā)射極 e, 3 基級 b, 2 集電極 c,三極管類型是 NPN 鍺管。(b)2 發(fā)射極 e, 3 基級 b, 1 集電極 c,三極管類型是 PNP硅管。習題 1-16 已知一個 N溝道增強型 MOS 場效應管的輸出特性曲線如圖 P1-16所示。試作出 uDS=15V 時的轉移特性曲線,并由特性曲線求出該場效應管的開啟電壓U GS(th) 和 IDO值,以及當 uDS=15V , uGS=4V 時的跨導 g 。muDS =15V由圖可得,開啟電壓U GS(th) =2V , I DO =2.5mA ,iD41.2g

14、m4.52.8mSuGS3.5.習題 1-17試根據(jù)圖 P1-17所示的轉移特性曲線,分別判斷各相應的場效應管的類型(結型或絕緣柵型, P型溝道或 N型溝道,增強型或耗盡型)。如為耗盡型,在特性曲線上標注出其夾斷電壓 U GS(off) 和飽和漏極電流I DSS;如為增強型,標出其開啟電壓 U GS(th) 。(a)絕緣柵型 N 溝道增強型;(b)結型 P溝道耗盡型;(c)絕緣柵型 N溝道耗盡型;(d)絕緣柵型 P溝道增強型。習題 1-18 已知一個 N型溝道增強型 MOS 場效應管的開啟電壓 U GS(th) = +3V , I DO =4mA ,請示意畫出其轉移特性曲線。習題 1-18圖習

15、題 1-19圖習題 1-19已知一個 P型溝道耗盡型MOS 場效應管的飽和漏極電流 IDSS= - 2.5mA ,夾斷電壓 U GS(off) =4V ,請示意畫出其轉移特性曲線。.習題 2-1 試判斷圖 P2-1中各電路有無放大作用,簡單說明理由。答: (a)無放大作用(發(fā)射結反偏);(b)不能正常放大(發(fā)射結無直流偏置);(c)無放大作用(集電結無直流偏置);(d)無放大作用(發(fā)射結無直流偏置);(e)有放大作用(是射極跟隨器);(f) 無放大作用(輸出交流接地);(g)無放大作用(輸入交流接地);(h)不能正常放大(柵極無直流偏置);(i) 無放大作用(電源極性接反);習題 2-2試畫出

16、圖 P2-2中各電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設各電路中的電容均足夠大,變壓器為理想變壓器。答: (a)R b+VCCRc+Re1&&U oRe1U iRbRcRe2-(a)直流通路(a) 交流通路.+VCCR 3R1R4R2R5(b) 直流通路+V CCRb2Rb1R e(c)直流通路圖 (c)中,&N2&U iN1U i+&&R1 R2U oU iR4-(b) 交流通路+&U iRL-(c)交流通路2N3RLRLN4.習題 2-3在 NPN 三極管組成的單管共射放大電路中,假設電路其他參數(shù)不變,分別改變以下某一參數(shù)時,試定性說明放大電路的

17、 IBQ 、 I CQ 和 UCEQ 將增大、減少還是基本不變。增大 R b;增大 VCC ;增大 。答:增大R b,則 IBQ 減少, ICQ 減少, UCEQ 增大。增大 VCC ,則 IBQ 增大,ICQ 增大, UCEQ不確定。增大 ,則 IBQ 基本不變, I CQ 增大, UCEQ 減少。習題 2-4 在圖 2.5.2所示 NPN 三極管組成的分壓式工作點穩(wěn)定電路中,假設電路其他參數(shù)不變,分別改變以下某一參數(shù)時,試定性說明放大電路的 I BQ 、 I CQ 和 UCEQ 、 rbe和 A&u 將增大、減少還是基本不變。增大 R b1; 增大 Rb2; 增大 Re; 增大 。

18、答:增大增大增大&。Rb1 ,則 IBQ , ICQ , U CEQ , rbe , Au& 。Rb2 ,則 I BQ , ICQ , UCEQ , rbe , Au&Re ,則 I BQ , I CQ , UCEQ , rbe , Au 。增大 ,則 IBQ , ICQ 基本不變, U CEQ 基本不變,r be,&Au 基本不變.習題 2-5 設圖 P2-5中的三極管 =100, U BEQ =0.6V , V CC=12V , R c=3k , Rb=120k 。求靜態(tài)工作點處的I BQ 、 ICQ 和UCEQ值。解:Rc3k+VCC120k+VCC(I

19、CQI BQ )RcI BQ RbU BEQC 1Rb iC+( 1)RcI BQ Rb U BEQi BuOuIVCCU BEQ-I BQ0.027mA-(1) RcRbU CEQVCCI CQI BQ Rc3.82V習題 2-6 設圖 P2-6(a)中: R b =510k , Rc=10k , RL =1.5k,VCC =10V 。三極管的輸出特性曲線如圖(b) 所示。試用圖解法求出電路的靜態(tài)工作點,并分析這個工作點選得是否合適;在 VCC 和三極管不變的情況下,為了把三極管的靜態(tài)集電極電壓 U CEQ提高到 5V左右,可以改變那些參數(shù)?如何改法?在 VCC 和三極管不變的情況下,為了使

20、 ICQ =2mA , U CEQ =2V , 應改變那些參數(shù)?改成什么數(shù)值?RbRc+V CCC2C1+&&RLU oU i-(a)(b).Q1解:可先用近似估算法求I BQI BQVCCU BEQ100.720 ARb0.02mA510直流負載線方程:uCEVCCiC RC1010iC靜態(tài)工作點 Ql 點處, U CEQ0.5V ,ICQ0.95 mA由圖可見 Q 1 點靠近飽和區(qū),易產(chǎn)生飽和失真。為將 U CEQ提高到 5V左右,可同時減小只 Rc和 Rb,如圖中 Q 2 點,也可以 R b不變,減小 R c;或 Rc不變,增大 R b;或同時增大Rc和 Rb等。Q 2Q

21、1.將 i C =2mA , uCE =2V 的一點與橫坐標上 uCE =10V 的一點相連即可得到此時的直流負載線,此時集電極電阻為RcVCCU CEQI CQ102 24k由圖可見,Q 3點處 IBQ =40 A,則RbVCCU BEQI BQ100.70.04 250k因此,需減小Rc和 R b,可減為 Rc 4k? , Rb 250k?Q 2Q3Q1習題 2-7放大電路如圖P2-7(a)所示,試按照給定參數(shù),在圖 P2-7(b) 中:畫出直流負載線;定出 Q點(設 UBEQ =0.7V );畫出交流負載線。Rb1V CC+15V39k?RcC2C12k ?+RL&&2k

22、?Rb 2ReU oU iCE_11k ?2k?(a)(b)圖 P2-7.解:直流負載線方程為:uCE(RcRe) 153VCCiCiCRb2VCC 3.3V UBQRb1Rb 2U BQU BEQ2.6mAICQI EQRe2.6則由 iC 2.6mA 的一條水平線與直流負載線的交點即為Q,7.2由圖可得 U CEQ 7.2V。(b)1 ,其中交流負載線通過Q點,且斜率為RLRLRc / RL1k習題 2-8 在圖 P2-7(a)中,如果輸出電壓波形為,試問:電路產(chǎn)生截止失真還是飽和失真?應如何調整電路參數(shù)以消除失真?VCCRb1答:飽和失真;+15V39 k?RcC 2應降低 Q點,為此可

23、增大C12k ?+RLR (原為 39k ? )。&b12k?&Rb2R eU oU iCE_11k?2k ?(a).習題 2-9 試作出圖 P2-9中所示放大電路的負載線。已知:R b=560 k? , Rc=5.1 k? , R1=R=10 k? , RL =1M ? ,兩個直流電源均為 12V ,三極管的輸出特性曲線如圖P2-6(b)所示。+V CC1RcRR bRCR 1RLVCC- VCC2圖 P2-9答:圖解的基本方法要求分別畫出三極管部分(非線性)和負載部分(線性)的伏安特性,然后求出交點。為此,可利用戴維寧定理將負載部分等效為一個電源VCC和一個電阻RC,由給定

24、參數(shù)可求得:VCC7.2V ,Rc4k該電路的直流負載線方程為:uCE7.24iC圖 P2-6(b).習題 2-10 設圖 P2-10電路中三極管的 =60, VCC =6V,R =5k? , R =530k?, R=5M ?,試:V CCcbLR bR c估算靜態(tài)工作點;C 2求 rbe值;C1+&求電壓放大倍數(shù)&Au ,輸入電阻&R LU oRi 和輸出電阻 Ro。U i_解:I BQVCCU BEQ10AI CQI BQ0.6mARbI EQI BQICQ0.61mAU CEQVCCICQ RC 3V rbe300(1) 262.9kI EQ&(Rc/ R

25、L)51.7AurbeRiRb / rbe2.9kRo Rc5k習題 2-11 利用微變等效電路法估算圖P2-11(a) 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輸入電阻及輸出電阻。已知:R b1=2.5k?, Rb2 =10k?,Rc=2k?, Re=750? , RL =1.5k? , Rs=0, VCC =15V ,三極管的輸出特性曲線如圖 (b)所示。解:首先估算Q點,可求得:U BQRb1VCC3VI CQI EQU BQU BEQ3.07mARb1ReRb 2U CEQVCCI CQ Rc6.56ViC由圖可知,I BQ20A150iBrbe300(1) 261.6kI EQ&(Rc / RL

26、 )80.6AurbeRiRb / rbe0.89kRoRc2k.習題 2-12 上題中,如Rs=10k?,則電壓放大倍數(shù)&&U o?Au&U i&RiU oAu6.6解:Aus &RiU iRo習題 2-13 在圖 P2-13的放大電路中,設三極管的 =100, UBEQ =- 0.2V,rbb=200 ? 。估算靜態(tài)時的 IBQ, ICQ和 UCEQ ;計算三極管的 rbe值;求出中頻時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若輸入正弦電壓,輸出電壓波形為 ,試問三極管產(chǎn)生了截止失真還是飽和失真?應該調整電路中的哪個參數(shù)(增大還是減少)?VCCU BEQRb-VCC解:I

27、BQ20A-10VRb490k?R cC2C13k ?I EQI CQI BQ2mA+RL&U CEQ VCC ( I CQ Rc )4V&U oU i3k?_rrbb(1) 26200101 261.5kbeI EQ2&( Rc / RL )100 是截止失真,應減少RbAurbe.習題 2-14在圖 P2-14的電路中,設 =50, UBE Q =0.6V 。求靜態(tài)工作點;畫出放大電路的微變等效電路;求電壓放大倍數(shù)、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V CC解:VCCI BQ RbU BEQ(1)I BQ ReRb?Rc+12VVCCU BEQ120.7470kC2I BQ20

28、 AC13.9k?+Rb(1) Re470512+&I EQI CQI BQU&i1mAReRLU oU CEQVCCI CQ RcI EQ Re6.1V_2k? 3.9k?_微變等效電路26I bR L rbe300(11.63kU irbe)U oI EQR bReR&(R/R )ccL0.94Aurbe(1) ReRiRb /rbe1Re 84.9kRo Rc3.9k習題 2-15 設圖 P2-15中三極管的 =100, UBEQ =0.6V, rbb =100?,VCC =10V, Rc=3k?, Re=1.8 k? , RF=200? , R b1=33k?

29、, Rb2=100k? ,負載電阻 R=3 k? ,電容 C 、 C 、 C 均足夠大。L123求靜態(tài)工作點;畫出微變等效電路;求電壓放大倍數(shù)A ;設 R=4k? ,求 A;求 Ri和 Ro。uSuS+VCCRb2解:U BQRb1VCC2.48VRcC2Rb1Rb 2C1+U BQU BEQR s+R FI CQI EQ0.94mA&RFRe&+R LU oI CQU&sU iRb1ReI BQ9.4A-Ce-U CEQVCCI CQ Rc I EQRFRe5.3V.微變等效電路Rs+I bRL+U irbeU oRbRb1 / Rb 2&RbRRcU s-F

30、 rberbb(1 )262.89kI EQAu( Rc / RL )rbe(16.5)RF RiRb1 / Rb2 /rbe 1RF11.96kAusRiAu4.87RiRsRoRc3k習題 2-16P106Rb+V CC解:VCCI BQ RbU BEQ(1)I BQ ReC1VCCU BEQ+C 2I BQ10A+Rb(1) Re&I EQICQI BQ 1mAU iReRLU&o-U CEQVCCI EQ Re6.4V rbe300 (1) 262.93kI EQ&1Re0.99R L =時, Aurbe(1) Re&1Re / RL0.97R L =1.2k?時, Au)Re / RLrbe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