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外觀設計及其相關權利的保護_第1頁
美國對外觀設計及其相關權利的保護_第2頁
美國對外觀設計及其相關權利的保護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美國對外觀設計及其相關權利的保護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Trips)都要求對工業(yè)品的外觀設計予以保護,但對于成員國或締約方以何種方式保護,卻未作具體要求。因而,對于外觀設計的保 護,有些國家將之納入專利法,有些國家將之納入版權法。有些國 家既給予專利法的保護,又給予版權法的保護。還有些國家則根據(jù) 外觀設計保護所具有的特殊性,制定了專門的工業(yè)版權法。 美國尚 無專門的外觀設計版權法。 1在美國, 工業(yè)品外觀設計主要由 專利法予以保護。但由于美國的版權法保護 ”實用藝術品”,商標法 及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有識別性的商品外形和裝飾,也涉及了對于 外觀設計的不同角度的保護。這樣,

2、美國對于外觀設計的保護便呈 現(xiàn)出三法并立,并且有重迭的局面。本文將結合有關的法律規(guī)定和 一些典型案例,介紹美國對外觀設計及其相關權利的保護,以期對 我國的相關立法和司法工作有所助益。 一美國對于工業(yè)品外觀設 計的保護,主要規(guī)定在專利法中。早在 1842年,國會即應專利局的 要求,通過了一個外觀設計專利法案,成為專利法的一個組成部 分。2在當時的美國,版權法只保護作者的權利,專利法只保護 技術發(fā)明者的權利,而處于二者之間的既非技術發(fā)明,又非作品的 工業(yè)品外觀設計則難以獲得有效的保護。所以,這部外觀設計專利 法案的通過,填補了專利法與版權法之間的空白。 現(xiàn)行美國專利法 第 16 章為”外觀設計”,

3、共有三條,即第 171 條”外觀設計專利”第 172條”優(yōu)先權”第 173條”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除此之外,專利法 中還有一些規(guī)定也適用于外觀設計專利保護,如關于非顯而易見性 的規(guī)定,關于專利申請和審查的程序性規(guī)定,以及權利內容、侵權 認定等等。結合有關規(guī)定,我們可以將美國專利法中有關外觀設計 專利的內容大致歸納如下。1.保護要求 美國專利法第 171 條規(guī)定:“就產品而發(fā)明的任何新的、原創(chuàng)性的和裝飾性的外觀設計, 其發(fā)明者可依據(jù)本法的規(guī)定和要求獲得專利。 “本法與發(fā)明專利有 關的規(guī)定,適用于外觀設計專利,除非另有規(guī)定。 ”以上第一款點 出了獲取外觀設計專利的三個要求:即產品,裝飾性,新穎性

4、。根 據(jù)第二款的規(guī)定,獲取外觀設計專利,還必須符合發(fā)明專利中的 ”非 顯而易見性”的要求。(1)產品可獲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必須是就 產品而作出的發(fā)明。在美國的司法實踐中,法院對產品作出了最為 廣義的解釋。例如,在1967年哈盧比(Hruby) 案中,3關稅 與專利上訴法院 4 即依據(jù)字典的定義說:”產品是指人的雙手利 用原材料制成的任何物品,不論該物品是直接用手制成的,還是用 機器和工藝制成的?!备鶕?jù)這一定義,產品實際上涵蓋了除自然物之 外的一切物品??色@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包括產品的形狀,表面裝飾,或者形狀與裝飾的結合。高漢姆(Gorham) 案即說:產品的”外表可以僅僅是獨特的形狀,或者僅僅是獨

5、特的裝飾,或者是二 者的結合。”5(2)裝飾性而非功能性 可獲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必須是裝飾性的。早在 1871年的高漢姆一案中,最高法院申述外 觀設計專利法的立法目的說: ”法案的目的顯然是鼓勵發(fā)展裝飾藝 術。法案顯然認為,在產品具有了一些新的原創(chuàng)性的外表以 后,會提高該產品的銷售價值,擴大對它的需求,公眾也可以由此 而獲得優(yōu)質服務?!?這里的裝飾性包括了外觀設計應具有美感 的要求。當然,這種美感的要求不能定得太高。在科林 (Koehring) 一案中,7丨專利局以缺乏裝飾性美感為由,駁回 了一件對混凝土攪拌器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而關稅與專利上訴法 院又推翻了專利局的裁定。法院說: ”對于外觀設

6、計專利中美和裝飾 性的要求,不能定義為在美術品或藝術品中所見的美和裝飾性。 ”法 院認為,國會制定外觀設計法,其目的是鼓勵人們 ”盡可能消除許多 機器或機械裝置上所具有的,不雅觀的和令人厭惡的特征,因為這 些特征使人壓抑而非激起美感。 ”在外觀設計專利的要求方面,要求裝飾性即意味著排除功 能性。早在 1964 年,關稅與專利上訴法院即確認,如果一件外觀設 計主要是功能性的而非裝飾性的,發(fā)明人不能就此項外觀設計獲得 專利。81986年的動力公司(Power) 案又重申了這一原 則。9在阿維阿(Avia) 一案中,10法院還區(qū)分了兩種功能 性。一是物品或其構成部分的功能性,一是該物品或其構成部分的

7、 外觀設計的功能性。顯然,前一種功能性,主要涉及物品或其構成 部分的技術特性,應由發(fā)明專利予以保護。而后一種則是外觀設計 專利的保護對象。法院說: ”如果沒有這種區(qū)別,就不可能有關于實 用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權?!?(3)新穎性 在美國的專利審查實踐 中,采用”單一來源”(Single Source )原則以確定一項發(fā)明是否具 有新穎性。具體說來,在一項發(fā)明專利申請案中, 如果其所有的技 術因素已由發(fā)明日以前的一項原有技術(PriorArt)所披露,則該申 請案喪失新穎性。在這里, 與申請案相比較的只是單一的一項原有 技術,而不參照其他的原有技術。只有在判定非顯而易見性時,才 綜合參考許多項原有

8、技術。這一原則也適用于確定一項外觀設計是 否具有新穎性。(4)非顯而易見性 這是專利法對發(fā)明專利的一項基本要求,也適用于外觀設計專利。其具體做法是,以發(fā)明日為 準,綜合參考此前的原有技術,由一個具有 ”一般能力的”設計同類 外觀設計的設計者來判斷,該申請案中的外觀設計是否具有非顯而 易見性。 112.申請與授權 與發(fā)明專利的申請案一樣,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案也必須由設計人向專利局提交。當然,設計人可以以合同的方式將獲得的外觀設計專利權轉讓給雇主或他人。據(jù)§172,在提交申請案時,設計人有 6 個月的優(yōu)先權。 與發(fā)明專利的申請相 比,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文件較為簡單。設計人不必撰寫詳細的書

9、面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只要向專利局提交足以說明該外觀設計的 圖形即可。專利法所規(guī)定的披露技術信息的要求也由圖形而滿足。 由此特點出發(fā),外觀設計專利的權利要求也只有一項,即由圖形所 示的裝飾性的外觀設計。 專利局收到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后,進行 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如申請案是就產品所作出的具有裝飾性、新 穎性和非顯而易見性的外觀設計。如果專利局認定,申請案符合法 定要求,則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據(jù)美國專利法第 173 條規(guī)定,外觀 設計專利的保護期為 14 年, 從授權之日起算。 12 3.侵權與救 濟 根據(jù)美國專利法第 171 條的規(guī)定, 外觀設計專利權人應享有與 發(fā)明專利權人一樣的權利。又據(jù)專利法

10、第 154 條,這些權利包括制 造權、 使用權、提供銷售權、銷售權、進口權。 專利法中有關發(fā) 明專利的侵權和救濟的規(guī)定,也適用于外觀設計專利。在美國的專 利司法實踐中,有兩種形式的侵權。 一是直接侵權 ( Literal In frimgeme nt),是指被指控侵權的外觀設計與受保護的外觀設計一 樣,即在確認侵權與否時,進行一對一的比較。這相當于判定新穎 性的 ”單一來源 ”原則。例如,在阿維阿一案中, 13專利權人的 外觀設計體現(xiàn)在球鞋上,侵權人雖然將該外觀設計用在了童鞋上, 法庭仍然判定后者侵權。二是實質性侵權( The Infringement under theTheory of E

11、quivale nt),是指被控侵權的外觀設計與受保護的外 觀設計雖然不完全一樣,但在實質上主要因素是同等的。在這里, 被告可能綜合了一些其他的技術因素,對受保護的外觀設計做了并 非實質性的修改。在這種侵權認定中,法庭不僅要比較被控侵權的 外觀設計和受保護的外觀設計,還要參照一些原有技術的要素。這 相當于判定 ”非顯而易見性 ”的方式。關于外觀設計的實質性侵權,早在 1871 年的高漢姆一案 中, 14最高法院就確立了一個 ”一般旁觀者 -購買者 ”的判定方 法。法庭認為: ”如果在一個一般旁觀者的眼里(讓他具有一般購買 者通常所具有的注意力),兩件外觀設計在實質上相同,如果這種 相似性達到了

12、欺騙這個旁觀者的地步,誘使他購買這一外觀設計而 認為它是另一外觀設計,那么,第一個具有專利權的外觀設計即被 另一個所侵犯。 ”顯然,這里的 ”一般旁觀者 -購買者 ”與判定非顯而 易見性中的 ”一般水平的技術人員或設計者 ”一樣,都是假設的。同 時還必須特別注意,在判定外觀設計專利的侵權與否方面,只能涉 及裝飾性而非功能性。1968年的李(Lee ) 一案說明:”與受保護 的外觀設計不一樣的外觀設計中雖然存在著侵權,但兩者必須是在裝飾性方面而非功能性方面同等。 ”15該案還重申了一百多年前 由高漢姆一案所確立的判定裝飾性表面之相似性的方法。 二外觀 設計既有專利權的特征,又有版權的特征。在美國

13、,版權法保護三 維作品,其中包括實用藝術品的藝術裝飾,有時便不免與外觀設計 專利法所保護的對象有所重迭。在立法和司法中,美國國會和法院 一直試圖在二者之間劃一條線,將外觀設計專利法的保護對象與版 權法的保護對象區(qū)分開來。 美國的第一部版權法頒布于 1790 年。 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它基本不保護實用藝術品。直到 1910 年,國會版權局還在依據(jù) 1909 年版權法修改的注冊規(guī)則中宣稱: ” 工業(yè)藝術品,如果其目的和特性是為了實用,不論其制成是藝術性 的或是裝飾性的,都不能獲得版權注冊。 ”16直到 1949 年,版 權局的注冊規(guī)則才在可獲版權保護的 ”藝術品”中加入了”工藝美術 品”。其規(guī)

14、定說: ”(藝術品)包括工藝美術品(只涉及它們的形狀 而非機械的或實用的方面),諸如藝術珠寶、搪瓷、玻璃器皿、掛 毯,以及屬于藝術品的作品,如繪畫、圖形和雕塑。 ”17從此, 實用藝術品的保護才有了明確的版權法律的依據(jù)。 在區(qū)分外觀設計 專利法和版權法的保護對象方面, 1954年的梅澤訴斯坦恩( Mazer v. Stei n)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案件。18根據(jù)案情,原告創(chuàng)作了一個 人體舞蹈造型的小雕像,并將雕像的復制品作為臺燈底座來使用和 出售。原告還依據(jù)版權法,以 ”藝術品”對雕像作了注冊。后來,被 告在沒有原告授權同意的情況下,復制雕像并以之作為臺燈底座出 售。原告訴被告侵犯其版權,最高法院

15、判決原告的版權有效。 在上 訴案中,被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在美國,當版權申請者的主要 目的是將該雕像用為臺燈底座,并大量出售從而實現(xiàn)了其主要目的 時,雕像還能受到版權法的保護嗎? ”最高法院認為,這正是它所面 對和應當予以回答的問題。對此問題,法院明確地裁定說,當創(chuàng)作 者意圖將可獲版權的藝術品用為實用品,而且在事實上也付諸工業(yè) 實施時,該作品并不因此而喪失其可獲版權性。在推理論證的過程 中,法院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雕像的可獲版權的藝術方面,而沒有 理會雕像作為臺燈底座的實用方面。 在梅澤一案中,最高法院還明 確區(qū)分了版權法與外觀設計專利法保護對象的不同。它指出: ”與專 利權不一樣,版權并

16、不賦予被披露的藝術以專有權;版權所保護的 僅僅是觀念的表述,而非觀念本身。版權只保護原創(chuàng)性而非新穎性或創(chuàng)造性。 (二者)保護美感的分界線不在于美和實用 性,而在于版權保護藝術,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有關原創(chuàng)性和裝飾 性的外觀設計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版權法中,我們找不出支持以下觀點 的條文,即一件合于版權保護的物品,當其預期的目的是用于或已 經用于工業(yè)時,就不能獲得版權注冊,或使版權注冊無效?!?梅澤 一案判決以后,版權局相應地修改了當時的注冊規(guī)則,加入了確認 實用品的外觀設計能否獲得版權的判定標準。規(guī)則說: ”如果物品的 唯一內在功能是其實用性,雖然該物品是獨特的并具有吸引人的外 形,也不具有藝術品的資

17、格。然而,如果實用物品的形狀具有一些 諸如藝術雕塑、藝術雕刻、藝術圖形的特征,同時這些外形特征又 能夠作為藝術品被分離出來,并且能夠作為藝術品而獨立存在,那 么,這些外形特征就可以獲得注冊。 ”19這就是著名的”分離特 性與獨立存在 ”的原則( the separate identity,independent existence test)。如果說梅澤一案主要是確認了版權法只保護實用物品的藝術 方面,而不論其是否要適用于或已經適用于工業(yè),那么,版權局的 規(guī)定則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即受保護的藝術性必須能夠與物品的實 用性分離開來,受保護的藝術外形必須能夠作為藝術品獨立于實用 品而存在。把這一標準

18、運用于梅澤一案就會發(fā)現(xiàn),人體舞蹈造型的 臺燈底座具有從實用物品(臺燈)分離出來的特征,而且也可以作 為藝術品而獨立存在。這樣, ”分離特性與獨立存在”標準又似乎是 對梅澤一案的總結。1976 年的美國版權法,一方面在受保護的作品中增加了 圖形、雕刻、雕塑作品,其中包括三維的美術品、雕刻品和實用藝 術品;另一方面又采納了版權局注冊規(guī)則中的 ”分離特性與獨立存 在”的標準,試圖區(qū)分版權法和外觀設計專利法的保護對象。版權法 第 101 條規(guī)定: ”(三維的美術品、雕刻品和實用藝術品)應包括 工藝美術品,但這只涉及工藝美術品的外形而不涉及其機械的或實 用的方面;實用品(本條有定義)的外觀設計,當其所具

19、有的圖 形、雕刻或雕塑的特征能夠從物品的實用性方面分離出來,能夠獨 立于物品的實用方面而存在,而且也只有在這種程度上,該外觀設 計應被視為圖形、雕刻或雕塑作品。 ” 根據(jù)眾議院的說明報告,作 出以上規(guī)定的目的是想”在可獲版權的實用藝術品與不可獲版權的工 業(yè)品外觀設計之間劃一條盡可能清楚的線。 ”該報告還特別指出: ” 盡管工業(yè)品的形狀會有美感的滿足和價值,但委員會的意圖是不對 它提供依據(jù)本法案的版權保護。 ”20為了說明”分離特性與獨立 存在”,眾議院的報告還提出了一個 ”觀念上分離”的概念,但對此未 作任何解釋。 21這又造成了司法實踐中的混亂。事實證明,運 用”分離特性和獨立存在 ”的標準

20、,尤其是運用 ”觀念上分離”的概 念,在可獲版權的實用藝術品和不可獲版權的工業(yè)品外觀設計之間 劃一條清楚的線,并非易事。這里僅以 1987年的布蘭德( Brandir ) 一案為例。 22布蘭德一案的案情大體是這樣:設計人用管形物 制作了一些彩虹形的雕塑品,起初并未想到以之用作??孔孕熊嚨?支架。后來,設計人的一個朋友向他提出了以該雕塑品作自行車支架的建議。據(jù)此建議,設計人又對彩虹形雕塑作了一系列修改,以 期增加實用性,達到實用目的。第二巡回法院裁定,這種裝飾性的 彩虹形自行車支架不受版權保護。 在本案的判決中,法官奧柯斯 (Oakes )采納了一位學者的意見: ”如果外觀設計的因素是美的考

21、慮與功能的考慮的混合,就不能說作品的藝術方面與實用因素在觀 念上可以分離。相反,如果能夠認定,外觀設計的諸因素反映了設 計者的藝術判斷力,并且設計者在行使這種藝術判斷力時未受功能 性的影響,即存在著觀念上的分離。 ”按照這個觀點,法院在審判的 過程中,應依據(jù)與設計過程和作品本質有關的證據(jù),以判定外觀設 計的美學因素是否在實質上受了功能性考慮的影響。根據(jù)這一標 準,法官奧柯斯以缺乏觀念上的可分離性為由,肯定了聯(lián)邦地方法 院關于彩虹形自行車支架不能獲得版權的判決。他說: ”盡管就其獨 特的美感特征來說,彩虹形支架可能值得贊美。但是,它依然是工 業(yè)品外觀設計的產物。在支架中,形式與功能不可分離地混合

22、在一 起,其最終的設計更多地是出于實用性的要求,而非美感的選擇。 ” 在布蘭德一案中,法官溫特( Win ter )發(fā)表了如下不同意見:相關的問題是,實用品的外觀設計,無論它如何與該物品的實用性方 面纏繞在一起,能否使得具有一般理智的觀察者獲得一種與物品的 用途無關的美感。就本案來說,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很清楚的,因 為任何一個理智的觀察者都會把彩虹形支架視為一件裝飾性的雕塑 品。 我的同事們 過多地將注意力集中于彩虹形支架的設計者 所走過的設計過程或設計程序。如果說對于彩虹形支架的版權保 護,取決于設計者是否在最初的雕塑構思中極偶然地選擇了支架的 最終外觀設計,或者取決于最初的設計是否做了輕微

23、的修改使之適 合于??孔孕熊?,對此我不同意。版權保護的目的是以賦予設計者 財產權的方式刺激他們創(chuàng)作,因而版權保護不能僅僅取決于偶然的 事件?;谶@樣的原因,版權法明確宣稱,法定的標準是最終的物 品是如何被感受的,而非它在不同的階段上是如何產生的。 ” 在布蘭德一案中,法庭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一件實用品 中,當它的外觀設計的美感與其實用方面不可分割地纏繞在一起 時,是適用版權法的保護,還是適用外觀設計專利法的保護?以法 官奧柯斯為代表的多數(shù)派,依據(jù)設計過程中的主客觀因素,尤其是 設計者,是出于實用的考慮,還是出于美學的考慮,判定彩虹形自 行車支架不受版權保護。而法官卻主張,以觀察者是否可以獲得與

24、 實用無關的美感來決定該物品是受版權的保護還是受外觀設計專利 權的保護。他反對將注意力集中于設計者的主觀考慮。事實上,在 具體的司法實踐中,法官溫特的標準更難于適用。因為這個標準帶 有很大的主觀性,而每一個觀察者由于其生活閱歷和受教育背景的 不同,對于某一物是否具有與實用性無關的美感可能會有不同的甚 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相反,多數(shù)派的意見,即注重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 意圖和出發(fā)點,倒易于把握。 23由于嚴格的”分離特性與獨立 存在”標準僅僅適用于”實用品”,美國版權法第 101 條對”實用品”也 作了界定。 其定義說: ”實用品是指具有內在的實用功能的物品, 而非僅指摹寫物品的外表或傳達信息。如果某一

25、物品是某實用品的 一個組成部分,通常應被視為實用品。 ”盡管有了這個定義,在司法 實踐中,就什么是”實用品”仍有爭議。在 1983 年的快樂玩具公司(Gay Toys) 一案中,24聯(lián)邦地方法院判定一件玩具飛機是實 用品。它說: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玩具。玩具飛機是實用的, 它具有實用的和功能的特性,它使得一個孩子去夢想,使得他或她 的想象力升華。”第六巡回法院則推翻了地方法院的判決。它說: ” 國會的意圖是排除對于工業(yè)品,諸如汽車、食品加工機、電視機 等,提供版權保護。玩具的功能,更多地與藝術品的功能相似,而非工業(yè)品的內在的實用功能。 ”第六巡回法院還指出: ”事實 上,如果按照地方法院

26、的推理,所有的圖形、雕刻、雕塑作品都會 成為實用品而不能獲得版權。 ”顯然,依據(jù)版權法對于”實用品”的定 義,一件玩具只是摹寫了實用品的外表,如飛機、坦克、汽車的造 型,它本身不具有任何實用品的功能。 此外,法庭的判決總是將服 裝視為實用品,這基本上排除了對于服裝設計的版權保護。在異想 天開公司( Whimsicality )一案中, 25第二巡回法院的判決 說: ”長期以來我 們一直裁定,作 為實用品的服裝 不能獲得版 權。盡管實用品的圖形、雕刻和雕塑方面,當它們能夠在事實 上或觀念上與該實用品分離時,可以獲得版權, 但服裝卻根本 不可能滿足這樣的檢驗標準,因為所有的突出的裝飾性因素都內在

27、于該服裝的裝飾性功能之中。 ” 三在美國,商標法不僅保護平面商 標,也保護立體商標。商標除了兩維的平面設計,還有三維的立體 設計,例如產品包裝的外形和裝飾,甚至產品本身的外形和裝飾。 因而,當一件外觀設計不僅具有裝飾性,而且具有識別性的時候, 還可以受到商標法的保護。在這一點上,商標法的保護又與外觀設 計專利法的保護和版權法的保護纏繞在了一起。 受商標法保護的外 觀設計,是具有識別性或具有 ”第二含義”的外觀設計。從可識別性 的角度來看,美國的商品標記可分為四類,其可受保護性由強到弱 依次是:任意性或奇異性標記(arbitrary and fan ciful marks);指示 性標記(sug

28、gestive marks); 描述性標記(descriptive marks), 包 括人名、地理標記,只有當具有了識別性,即獲得了”第二含義”(sec ondary meaning) 時才 能受至U保護; 通用標記 (gen eric marks),不受保護。外觀設計屬于其中的描述性標記,不具有內在的識別性。只有當它獲得了 ”第二含義 ”,即能夠指示商品的來源 時,才能獲得商標法的保護。 受商標法保護的外觀設計還必須是非 功能性的。在這一點上,商標法與外觀設計專利法和版權法一樣, 都排除了對于產品的功能或其功能性特征的保護。就商標法來說, 如果一件產品的外形或設計是功能性的,即使它具有識別

29、性,也不 能受到商標法的保護。 在戴斯特(Deister) 案中,26申請者 就一種長菱形的洗煤臺面的外形申請商標注冊。關稅與專利上訴法 院指出,盡管長菱形的洗煤臺面在商業(yè)中被公認為是屬于申請者 的, 但它是功能性的, 因而是不能注冊的。 在莫頓一諾威奇 ( MortonNorwich )一案中, 27 關稅與專利上訴法院還指 出:”功能性是由實用性決定的,而實用性又是由設計的主導性決定 的。如果尋求商標注冊的外觀設計是一個已經屆滿的實用性專 利,而且它還披露了該外觀設計的實用性優(yōu)點,那就說明它是功能 性的。 ” 在聯(lián)邦商標法頒布以前,美國對于產品外觀設計的商標權 保護主要存在于普通法的反不正

30、當競爭法中。在這方面,較重要的 有1917年的新月形工具(Crescent Tool) 一案。28根據(jù)案情, 原告先在市場上銷售一種新月形的可調控扳手,稱為”新月形扳手”。后來被告仿造了原告的扳手,也在市場上銷售。但是,被告在 銷售中使用了另外一種名稱,而非 ”新月形扳手 ”。在原告提起的侵 權訴訟中,地方法院發(fā)布了有利于原告的臨時性禁令,禁止被告繼 續(xù)銷售類似工具。在上訴案中,第二巡回法院推翻了地方法院的判 決,認為原告未能證明新月形扳手的造型已經獲得了 ”第二含義 ”。 根據(jù)第二巡回法院,原告的扳手未能向公眾指示它出于那一個制造 者,扳手的任一構成部分也沒有指示扳手的來源。 在新月形工具一

31、 案中,法官漢德(Hand)提出了一個嚴格的”第二含義”的標準。他 說:”僅僅說明它們是如何令人賞心悅目是不夠的,因為從假定上 說,受到大眾喜愛的美的特性或實用的特性早已存在于公有領域 中。只要該物品的 '非功能性 '特征沒有與原告聯(lián)系起來,指示他是 制造商或來源于他,那么,被告就像其他人一樣有權復制這些特 征。從一開始,關鍵的問題就是,公眾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因其來源 而購買該物品,以及該物品表明其來源的特征是什么。 ”法官漢德的 這一意見后來被納入了 1 938年的侵權法重述中,影響了一系列 法院的判決。 1947 年, 美國的聯(lián)邦商標法頒布施行, 這就是現(xiàn) 行的蘭漢姆法(La

32、nham Act )。 29該法將商標的注冊分為兩 類。一類是主注冊(Prin ciple Register),可獲此類注冊的商標是 任意性或奇異性商標、指示性商標、 描述性但具有第二含義的商 標。另一類是從屬注冊(Supplemental Registei),可獲此類注冊的 是不符合主注冊要求, 但又能夠識別商品來源的標記,如姓名、短 語、口號等等。 美國聯(lián)邦商標法( Lanham Act )明確規(guī)定,商品的 包裝和外形只要具有識別性,就可以在 ”從屬注冊 ”中注冊。其第 23 條第 3 款規(guī)定說: ”可獲從屬注冊之注冊的標記包括商品的商標、 記號、符號、包裝、外形,名字,字詞,口號,短語,

33、姓氏,地理 名稱,數(shù)字,或者設計,或者上述之任一組合,但該標記必須能夠 識別申請者的商品或服務。 ”其中的商品的外形,就是指商品的外觀 設計。 那么,商品的包裝和外形能否就 ”主注冊 ”獲得注冊呢?對 此,美國聯(lián)邦商標法未作明確規(guī)定。但在司法實踐中,法院一般將 可注冊于 ”主注冊 ”的商標解釋為包括商品包裝和產品的裝飾及造 型,只要它們具有 ”第二含義 ”或通過使用獲得了 ”第二含義 ”。在摩 根( Mogen )一案中, 30申請人先就一細頸水瓶獲得了外觀設 計專利權。當專利權屆滿時,申請人又就同一外觀設計向專利商標 局申請 ”主注冊 ”之商標注冊。專利商標局以該造型是已經屆滿的外 觀設計專

34、利為由,駁回了申請人的商標申請。關稅與專利上訴法院 則裁定,專利商標局不得以此為由,否認該外觀設計可獲 ”主注冊 ” 之商標注冊,發(fā)回專利商標局重新審議。但在重新審議中,專利商 標局又以申請人未能提供充足的證據(jù),證明該外觀設計具有 ”第二含 義”為由,再次駁回了商標申請。盡管申請人重又上訴,關稅與專利 上訴法院肯定了專利商標局的決定。 在商標權的保護方面,與外觀 設計相關的還有一個聯(lián)邦商標法第 43條第 1款的問題。聯(lián)邦商標法 第 43 條第 1 款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條款。它既包括 禁止商品或服務的虛假來源和虛假標示(如虛假商標、虛假廠商名 稱,虛假地理標記等),也包括禁止虛假廣

35、告宣傳。事實上,第 43 條的標題就是 ”虛假來源標示和虛假描述之禁止。 ”與商標、商品裝 潢、廠商名稱、地理標記及廣告宣傳有關的爭端,絕大多數(shù)都可以 依據(jù)第 43條第 1 款進行起訴和獲得解決。從字面上講,聯(lián)邦商標法第 43 條第 1 款所列出的保護對 象雖然有 ”在商業(yè)中使用的文字、術語、名號、符號、設計,或以上 之組合 ”,但沒有明確列出產品的外觀設計。然而,從 1976 年第八 巡回法院的卡車裝備公司(Truck Equipment) 案開始,31第 43條第1款就被解釋為也保護”商品裝潢”(Trade Dress)。在一開 始, 商品裝潢還只是指產品的包裝,隨后不久即被解釋為也包括產

36、 品本身的外形和裝飾。例如,在1983年的哈蘭德(John H.Harland) 案中,32第一巡回法院說:”商品裝潢'涉及一 個產品的總體形象,可以包括諸如規(guī)格、形狀、顏色、顏色的結 合、結構、雕刻、甚至特別的銷售技巧等特征。大多數(shù)商品裝潢的侵權訴訟都涉及商品的包裝和標記。然而在近來,許多法庭都確認,產品的外觀設計也構成受聯(lián)邦商標法第 43條第 1 款保護 的商品裝潢。 ”與外觀設計注冊為商標的要求一樣,受聯(lián)邦商標法 第 43條第 1 款保護的商品裝潢也必須具有”第二含義”,即能夠向消 費者指示該商品的來源。1991年的公共馬車(Coach) 一案33 即指明:”為了在主張商品裝潢的

37、訴訟中取勝,原告必須表明,該產 品的外表已經獲得了 '第二含義',即消費者大眾能立即將該產品與 其制造者聯(lián)系起來,而且購買者可能將仿造品與原制造品混淆。”聯(lián)邦商標法第 43 條第 1 款為外觀設計的商標性保護提供了最為廣 泛的法律依據(jù)。如果說外觀設計的商標注冊,不論其注冊于 ”主注 冊”或”從屬注冊”,只提供了對于獲準注冊的外觀設計的保護, 那 么,第 43 條第 1款則不僅為注冊之外觀設計, 而且為未注冊之外 觀設計提供了保護依據(jù)。這樣,只要一個產品的外觀設計具有 ”第二 含義”,具有識別性,不論其注冊與否,都可以獲得第 43 條第 1 款 的保護。 萊斯巴茨克(LeSpor

38、tsa© 案即說,34一件商品裝 潢, ”只要它是非功能性的,并且已經在市場上獲得了第二含義,使 產品與其生產者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成為一件未注冊商標,受到聯(lián)邦 商標法第 43 條第 1 款的保護。 ”四在簡要介紹了美國對外觀設計 及其相關權利的保護以后,我們可以作出以下幾點歸納: 第一,不 論是外觀設計專利法,還是版權法或商標法,對于物品的功能性和 實用性都不予以保護。 35就外觀設計專利法而言,不保護工業(yè) 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只保護非功能性、非實用性的裝飾性外觀設 計,正是它與發(fā)明專利法的區(qū)別之處。一般說來,發(fā)明物的功能性 和實用性,或者說決定發(fā)明物的功能性和實用性的技術因素,是由

39、發(fā)明專利法保護的。就版權法來說,它只保護思想觀念的表述,包 括思想觀念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但它不保護依據(jù)思想觀念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 出的實用物品,也不保護物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從梅澤一案以 來,美國版權法確認了 ”分離特性與獨立存在”的原則,即受版權保 護的藝術性要能夠從物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中分離出來,能夠獨立 于物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而存在。根據(jù)布蘭德一案,當藝術性與功 能性和實用性不可分離地混合在一起的時候,版權法甚至拒絕對于 藝術性提供保護。就商標法而言,它雖然強調商品外觀設計的可識 別性,但也明確排除了對商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的保護。戴斯特一 案說明,盡管一件外觀設計具有識別性,如果它是功能性的和實用 性的,也不能獲得商標法的保護。 在這里,發(fā)明專利法與版權法和 商標法的立法目的也是截然不同的。一件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