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2017_第1頁
腰椎間盤突出癥2017_第2頁
腰椎間盤突出癥2017_第3頁
腰椎間盤突出癥2017_第4頁
腰椎間盤突出癥201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腰椎間盤突出癥濰坊市中醫(yī)院 針灸科 朱海亮定義 是椎間盤發(fā)生退行變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或血管等組織而出現一系列腰痛并常伴坐骨神經痛等臨床癥狀的一種病變。腰椎間盤的結構腰椎間盤的結構病因(1)內因:椎間盤本身退變(髓核脫水、韌帶松弛)(2)外因:損傷(急性損傷、勞損、腰骶部持續(xù)震動),風寒侵襲。(3)其他因素:遺傳因素,吸煙、飲酒、妊娠等。機械性刺激 化學性無菌性炎癥 (壓迫、牽張) 自家免疫反應 ( 髓核突出) 神經根內損傷 (缺血、水腫、纖維化及脫髓鞘) 神經功能改變 神經功能減低 神經根痛敏疼痛 (肌肉無力、感覺障礙) (異位沖動)病機1、向

2、椎體內突出;多發(fā)于青年期。臨床分型2、向前突出;不引起癥狀3、向前下方突出臨床分型4、向后方突出5、向側后方突出;與神經根關系密切,可引起放射痛。臨床分型二、根據向后突出的部位不同分型1、中央型2、單側型3、雙側型臨床分型肩上型腋下型肩前型臨床分型三、根據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分型四、根據椎間盤破裂病理分型:臨床分型1、腰痛 腰間盤突出癥的常見癥狀,也是早期癥狀,以持續(xù)性鈍痛為多見,也有腰痛急性發(fā)作,呈痙攣性劇痛,難以活動,各種活動均受影響。臨床表現2、坐骨神經痛 由于50%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生在L4/L5及L5/S1椎間隙,故多有坐骨神經痛。疼痛多為鈍痛,并逐漸加重,呈發(fā)射痛臨床表現3、間歇性

3、破行 由于腰及下肢的疼痛及麻木突然加重所致。多出現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繼發(fā)腰椎管狹窄,或原發(fā)性腰椎管狹窄的表現。行走時腰椎管內受阻的叢靜脈逐漸擴張,加重了對神經根的壓迫,引起缺氧而引起。臨床表現4、腹股溝及大腿前內側痛 高位腰椎間盤突出時,突出的腰椎間盤可壓迫2、3、4神經根,導致支配區(qū)域疼痛。臨床表現根據體征推算椎間盤突出的部位第第5腰椎、第腰椎、第1骶骶椎間隙椎間隙(骶(骶1神經根)神經根) 第第4、5腰椎間隙腰椎間隙(腰(腰5神經根)神經根)第第3、4腰椎間隙腰椎間隙(腰(腰4神經根)神經根)感覺感覺小腿后側改變小腿后側改變小腿外側改變小腿外側改變 大腿前部改變大腿前部改變 運動運動踝趾屈力

4、減弱踝趾屈力減弱 踝背伸力及拇趾踝背伸力及拇趾背伸力減弱背伸力減弱伸膝力量減弱伸膝力量減弱 反射反射踝反射減弱或消踝反射減弱或消失失 膝、踝反射均存膝、踝反射均存在在膝跳射減弱或消膝跳射減弱或消失失 5、馬尾綜合征 主要表現在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巨大突出時,可壓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馬尾神經,出現嚴重的雙側或左右交替的坐骨神經痛、會陰區(qū)麻木、排尿排便不利、雙下肢的不全癱瘓等。6、其他 有的患者的患肢可出現發(fā)涼、尾骨痛、小腿水腫等。臨床表現1、腰部畸形 由于髓核向后突出,腰部被動前屈可緩解神經根所受的壓迫,腰椎側屈發(fā)生較晚。查體2、活動受限 急性期因保護性腰肌緊張,腰椎各方向活動受限。慢性期主要以

5、腰部前屈和向患側側屈受限明顯,強制彎曲時加重放射痛。查體3、椎旁壓叩痛并向同側下肢放射痛 腰椎間隙棘突旁有深壓痛,壓痛點對診斷定位有重要意義。查體4、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 直腿抬高30度以下為強陽性,4050度為中等陽性,60度以上為弱陽性。查體5、健側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若健側直腿抬高活動誘發(fā)患側坐骨神經痛,表明有椎間盤較大的中央型突出或為腋下型突出,肩上型突出常呈陽性。查體 患側6、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為上腰部椎間盤突出癥的陽性體征?;颊吒┡P,膝關節(jié)完全屈曲,足跟觸及臀部,后伸髖關節(jié),則L2-L4神經根張力增加,股神經受牽拉,患者感覺到腹股溝及大腿前方疼痛者為陽性。查體7、屈頸試驗陽性

6、 頭頸部被動前屈,使硬膜囊向頭側移動,牽張作用使神經根受壓加劇,而引起受累的神經痛者為陽性。查體8、腱反射異常 腱反射減弱說明L5、S1神經根受壓。查體9、皮膚感覺異常 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根出現相應神經支配區(qū)域皮膚感覺減退或麻木。10、肌力減弱 L3/L4椎間盤突出,股神經受累時,股四頭肌肌力減弱,肌肉萎縮;L4/L5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受累時,腓腸肌肌力減弱,趾伸肌肌力減弱;L5/S1椎間盤突出,骶神經受累時,足跖屈力減弱,病程久者常有足背伸肌群萎縮。查體診斷及鑒別診斷輔助檢查1、X線片表現:正位片可顯示腰椎側彎;椎間隙變窄或左右不等,患側間隙較寬。側位片顯示腰椎生理前屈減少或消失,發(fā)生椎

7、間盤突出的椎間隙后方寬于前方;后期椎體邊緣有骨贅形成,關節(jié)突關節(jié)退變,上、下關節(jié)突交錯,下關節(jié)突變尖插入椎間孔,使椎間孔變小。2、CT、MRI檢查可清晰顯示椎間盤的影響。輔助檢查椎間盤突出(中央型) 椎間盤膨出(較嚴重,向后有突出) 椎間盤突出癥在MRI上的表現診斷要點1、有腰部扭傷后突發(fā)的腰腿痛病程,咳嗽、打噴嚏時加重。2、有典型的直腿抬高試驗加重的體征、足腿麻木區(qū)、膝與跟腱反射減弱及伸踝、伸足拇趾無力等體征。3、影響學檢查支持診斷,實驗室檢查無特殊發(fā)現,排除腰椎結核、強直性脊柱炎、脊髓與馬尾腫瘤引起的腰腿痛。鑒別診斷1、急性腰扭傷 有明顯外傷史,病程短,局部壓痛明顯,痛點進行封閉后,疼痛明

8、顯減輕或消失,無放射性坐骨神經痛。CT檢查無腰椎間盤突出。2、腰椎結核 可有腰腿疼征象,病程長,常伴有全身癥狀,如低熱、盜汗、消瘦、乏力、血沉加快,下腹部有時可觸及冷性膿腫。X線片可顯示椎間隙模糊、變窄,椎體相對邊緣有骨質破壞。3、馬尾神經瘤 腰腿疼呈持續(xù)性,無間歇緩解;白天稍活動可減輕,夜間臥床時感疼痛加劇。脊柱無側屈,腰部功能尚好。腦脊液檢查示總蛋白量增高,脊髓造影有站位性病變。4、腰椎椎管狹窄 多見于中老年人,以長期慢性腰腿疼和間歇性破行為主要表現。臥床休息時癥狀可明顯減輕或消失,CT、椎管造影可明確診斷。鑒別診斷5、強直性脊柱炎 病變?yōu)檫M行性,早期腰痛伴坐骨神經痛,病變逐漸向上,血沉加

9、快;晚期脊柱呈竹節(jié)樣變、關節(jié)融合。6、梨狀肌綜合征 以臀腿痛為主要表現,壓痛點位于環(huán)跳穴處,腰部無明顯壓痛。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腰部功能正常,直腿抬高試驗陽性。鑒別診斷治 療1.非手術治療2.微創(chuàng)治療3.手術治療Company Logo治療保守治療保守治療1手術治療手術治療2保守治療適應征:1.年輕、初次發(fā)作或病程較短者2.休息后癥狀可自行緩解者3.影象學檢查無椎管狹窄者保守治療中西藥內治中藥外治牽引推拿治療針灸理療治療其它治療中藥內治腰腿痛如刺,痛有定處,痛處拒按,日輕夜重,腰部僵硬,活動受限。舌暗紫或有瘀斑,脈弦緊。治則:行氣活血,舒筋止痛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藥組:柴胡9g 枳殼6g 桃仁

10、6g 紅花6g 當歸9g 赤芍9g 川芎9g 牛膝12g 杜仲12g 川斷12g 狗脊12g 炙甘草6g中成藥:骨寧丸片1、氣滯血瘀型2、寒濕閉阻型 腰腿痛重著,轉側不利,靜臥痛不減,受寒及陰雨加重,肢體發(fā)涼,畏寒喜溫,舌質淡,苔白膩治則:祛寒除濕,宣痹止痛方藥:獨活寄生湯加減組方:獨活9g 川芎9g 秦艽12g 桑寄生15g 杜仲12g 桂枝9g 細辛3g 防風9g 當歸9g 赤芍9g 熟地18g 黨參9g 茯苓9g 炙甘草9g中成藥:祛風除濕膠囊中藥內治3、濕熱型 腰腿疼痛,痛處伴有熱感,遇熱或雨天痛減,活動后痛減,肢體困重,萎軟無力,惡熱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治則:清熱除濕,

11、通痹止痛治法:當歸拈痛湯加減組方:茵陳15g 當歸12g 黃柏9g 知母10g 薏苡仁24g 木瓜12 g 防己9 g 赤芍9g 丹皮9g 銀花15g 姜黃9g 杜仲12g 懷牛膝12g中成藥:宣痹活血膠囊中藥內治4、肝腎陰虛 腰腿酸痛,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咽干口渴,面色潮紅,心煩失眠,多夢盜汗,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治則:滋陰補腎方藥:鹿角膠丸加減組方:鹿角膠9g(烊化) 鹿角霜12g 熟地24g 川牛膝12g 菟絲子12g 人參6g 白術9g 茯苓9g 當歸9g 杜仲12g 虎脛骨3g(研末沖服) 龜板12g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中藥內治中藥外治中藥熱敷方法:將中藥用醋浸濕,用布包好

12、,放入鍋中蒸透,拿出待溫度身體可以承受,放在腰部上熱敷。常用藥物:劉寄奴15g,獨活20g,秦艽20gg,川斷20gg,川烏10g,草烏10g,大黃20g,花椒20g,白附子20g,干姜20g,紅花20g,艾葉30g,當歸20g中藥熏蒸將熏蒸藥物分置于蒸鍋內,加水浸泡,然后打開加熱開關,藥液煮沸后,調節(jié)加熱開關處方1溫度42度,時間40 min取掉腰背部皮墊,患者更換熏蒸服后平躺于熏蒸床上,上蓋床單,加熱的藥液蒸汽通過熏蒸床上的圓孔作用于腰背部中藥外治牽引治療 牽引是通過力學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對腰椎施加牽引力,達到制動、緩解肌肉痙攣和調節(jié)腰椎后關節(jié)微細變化的目的。同時還能恢復腰椎正常生

13、理曲度,調節(jié)椎間隙和椎間孔,減輕椎間盤壓力,使神經根所受刺激和壓迫得以解除。方法: 患者平臥于牽引床上胸部和骨盆分別用牽引床兩端的固定帶固定,牽引力量視患者體重而定,一般先以1/3患者體重的牽引力根據耐受情況逐漸增加,最大牽引力一般不超過患者的體重。每次牽引20min, 1次/1d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3d,可治療2個療程 牽引治療推拿治療作用緩解肌肉痙攣、擴張血管、增快血液循環(huán)。手法:以滾法、推摩法為主,拿法、摩法為輔。取穴:脊中、腰陽關、命門、腎俞、八髎、環(huán)跳、殷門、承扶、委中、承山、陽陵泉。針灸療法主穴:患側椎間盤突出所在的華佗夾脊穴及其上下相鄰的夾脊穴。 配穴:腰痛明顯配患側腰

14、眼,臀部肌肉緊張配環(huán)跳、秩邊,股后肌緊張配承扶、殷門、委中,股外側麻木配風市,小腿麻痛配委陽、承山、陽陵泉、足三里、懸鐘,足部麻木乏力配太溪、解溪、俠溪其他療法平臥硬板床休息23周,減輕腰椎負擔,避免久坐。臥床休息法其他療法松解突出椎體附近軟組織,解除脊神經和脊髓的刺激與壓迫,達到椎體內外平衡。小針刀療法椎間盤內封閉與骶管封閉 可用曲安奈德或潑尼松龍行封閉治療,對慢性療效尚可。其他療法藥物治療l1、靜脈給藥:l(1)急性期用甘露醇250ml靜脈快速滴注,qd或bid。l(2)地塞米松注射液515mg靜脈滴注。l(3)七葉皂甘鈉注射液515mg靜脈滴注。l2、口服:l(1)NASIDS藥物:l芬

15、必得:300600mg,bid;雙氯芬酸納緩釋片:75mg,bid;l(2)選擇性抑制劑:賽來昔布膠囊100mg,bid;l(3)營養(yǎng)神經藥物:甲鈷胺片:0.5mg,tid微創(chuàng)治療臭氧消融 射頻熱凝 等離子消融椎間盤鏡椎間孔鏡臭氧消融術臭氧對于椎間盤突出的作用機理主要有四個方面:l1.氧化作用:氧化髓核內的蛋白多糖,使突出的髓核回縮,達到機械性減壓的目的;l2.抗炎作用:通過拮抗炎癥反應中的免疫因子釋放、擴張血管、改善靜脈回流、減輕神經根水腫及粘連,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微創(chuàng)治療l3.抑制免疫反應:纖維環(huán)斷裂后釋放的糖蛋白和蛋白等作為抗原物質,使機體產生免疫反應,臭氧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l4

16、.鎮(zhèn)痛作用:臭氧的鎮(zhèn)痛作用直接作用于椎間盤表面、鄰近韌帶、小關節(jié)突及腰肌內廣泛分布的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因被炎癥因子和突出髓核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如P物質或磷酸酶A2等)激活而產生疼痛臭氧消融術微創(chuàng)治療適應癥 1、腰椎間盤突出癥,(包容性) 2、腰盤源性疼痛 臭氧消融術禁忌癥1、椎間盤巨大突出、脫出、游離的2、明顯的椎間隙狹窄、骨性椎管狹窄3、椎體滑脫(大于2度)4、血壓160/100、空腹血糖10臭氧消融術臭氧消融術2、椎間盤靶點射頻熱凝術射頻熱凝術適應癥 1、腰椎間盤突出癥,(包容性) 2、腰盤源性疼痛 射頻熱凝術禁忌癥1、椎間盤巨大突出、脫出、游離的2、明顯的椎間隙狹窄、骨性椎管狹窄3、

17、椎體滑脫(大于2度)4、使用心臟起搏器、心臟支架者、電極片附 近有內置金屬5、血壓160/100、空腹血糖10 射頻熱凝技術的優(yōu)點: 療效確切:射頻熱凝靶點治療是直接把突出致病部分的髓核凝固、收縮,減少體積,以解除壓迫,達到對椎間盤周圍組織神經根、動脈、脊髓等的減壓目的,從而消除和緩解臨床癥狀。 微創(chuàng)、安全:我們使用的射頻套針直徑僅0.7mm,創(chuàng)傷極小,熱凝時90一95的高溫使感染的幾率極低。治療前和治療中可以反復多次的做電阻抗監(jiān)測和電刺激定位,測定出被治療組織的性質,不會造成神經根的熱損。術后平臥6小時后就可以下床,護理簡單。3、等離子髓核消融術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的原理:通過等離子刀將射頻

18、能量作用于椎間盤內部,汽化消融部分椎間盤髓核組織,然后再利用精確的熱皺縮技術將刀頭接觸到的髓核組織加溫至約70度,使髓核體積縮小,降低椎間盤內的壓力,從而緩解椎間盤突出對神經根的壓迫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微創(chuàng)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的優(yōu)點:1.安全性高:等離子工作溫度在40-70度,低溫安全,不開刀創(chuàng)傷小、最大限度保護纖維環(huán)壁,不破壞正常椎間盤組織;術中對骨性結構無破壞,對脊椎穩(wěn)定性影響小。2.創(chuàng)傷小,術中幾乎不出血,局部皮膚只有1mm針孔疤痕,不影響美觀,恢復快,術后3-5天即可下床活動出院。3.如果微創(chuàng)治療效果不理想,患者仍適合于實施外科其他治療手段,以有利于疾病療效的最終改善。適應癥 腰椎間盤突

19、出癥:反復發(fā)生的腰、腿痛,疼痛比較劇烈,沿坐骨神經走行的方向放射,咳嗽或用力大小便時可使疼痛加劇,伴麻木,經CT或MRI證實相應間隙間盤突出,及椎間盤源性下腰痛。禁忌癥 CT或MRI檢查結果顯示骨性椎管狹窄,骨贅或后縱韌帶為主要致壓因素;巨大的椎間盤突出或脫出;脊髓型頸椎病或僅以麻木癥狀為主者;有明顯的進行性神經學癥狀或馬尾癥狀者。4、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術(MED)l后路椎間盤鏡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脊柱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之一,它革新了傳統(tǒng)手術方式,推動了脊柱外科技術的發(fā)展,是侵入性脊柱外科手術最安全、最有效的一場的技術革新。 顯微內窺鏡下椎間盤切除術(MED)(為手術方法和先進科技的完美結合)結

20、合了開放式手術的可靠性和微創(chuàng)手術的優(yōu)勢切口小電視下視野放大,術野清晰。(64倍)擴大器的應用減少了組織牽拉和出血療效確切可靠(95-98%),并發(fā)癥少手術過程同開放式手術一致,醫(yī)生較易上手技術特點l采用微創(chuàng)技術,皮膚創(chuàng)口僅1.5cm左右,不剝離椎旁肌,保留棘上、棘間韌帶和大部分上、下關節(jié)突以及未破損的纖維環(huán)和后縱韌帶,盡可能保持脊柱的穩(wěn)定性。去除了突出的髓核組織、肥厚的黃韌帶及增生內聚的關節(jié)突等神經致壓因素,從而使患者獲得根治的療效 適應癥l單純椎間盤突出,經過反復保守治療無效,伴有根性疼痛的中央偏一側型突出適應癥l合并有側隱窩狹窄、關節(jié)突增生、黃韌帶肥厚的椎間盤突出,癥狀體征較為明顯者l多節(jié)

21、段突出,手術只處理有癥狀的一個節(jié)段,也是它的適應癥。禁忌癥l腰椎明顯不穩(wěn),滑脫l中央椎管狹窄l復發(fā),或經過手術治療的患者l多節(jié)段l中央型突出優(yōu)點l切口小,大大減少了軟組織的損傷l術中出血明顯減少l住院時間縮短l加速病人的康復側椎板切除,黃韌帶切除椎間孔鏡技術優(yōu)勢l1、微創(chuàng):無論盤內還是盤外,均可通過側方入路到達目標區(qū)域。避免傳統(tǒng)后路手術對椎管和神經的干擾,不咬除椎板,不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對脊柱穩(wěn)定性無影響。l2、目的直接: 手術效果與椎間盤手術的黃金標準-顯微鏡下椎間盤切除術相一致;3、適應癥廣:能處理幾乎所有類型椎間盤突出,部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鈣化等骨性病變。4、并發(fā)癥低:創(chuàng)傷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幾率低;術后不會在后方重要結構處留下瘢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