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三視圖的繪制學(xué)習(xí)教案_第1頁
AutoCAD三視圖的繪制學(xué)習(xí)教案_第2頁
AutoCAD三視圖的繪制學(xué)習(xí)教案_第3頁
AutoCAD三視圖的繪制學(xué)習(xí)教案_第4頁
AutoCAD三視圖的繪制學(xué)習(xí)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會計(jì)學(xué)1AutoCAD三視圖的繪制三視圖的繪制(huzh)第一頁,共31頁。第1頁/共31頁第二頁,共31頁。圖5-1 組合體三視圖(一)本例介紹如圖5-1所示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主要(zhyo)涉及“構(gòu)造線”、“射線”命令。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2頁/共31頁第三頁,共31頁。 繪制過程 : 第1步: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操作過程略。 第2步:繪制底板俯視圖。 (1)繪制底板70mm的圓; (2)利用(lyng)“自動追蹤”功能繪制上下兩條水平輪廓線及中心線; (3)以兩條水平輪廓線為邊界,修剪70mm圓多余的圓弧,如圖5-2所示 圖5-2繪制(huzh)外形輪廓及

2、中心線 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3頁/共31頁第四頁,共31頁。 (4)捕捉上述(shngsh)中心線交點(diǎn),水平向左追蹤27mm,得到圓心,繪制9mm小圓及其中心線,如圖5-3所示; (5)以中間的垂直中心線為鏡像軸,鏡像復(fù)制9mm小圓及其中心線,如圖5-4所示。圖5-3繪制(huzh)小圓及中心線 圖5-4鏡像復(fù)制小圓及中心線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4頁/共31頁第五頁,共31頁。 第3步:繪制底板主視圖。 (1)用“構(gòu)造線”命令(mng lng)通過點(diǎn)1繪制一條垂直的線條,用“射線”命令(mng lng)通過點(diǎn)2向上繪制一條垂直的射線,用以保證主

3、、俯視圖長對正,如圖5-5所示。圖5-5繪制(huzh)構(gòu)造線、射線 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5頁/共31頁第六頁,共31頁。 (2)用直線命令采用“極軸追蹤”的方法繪制(huzh)底板主視圖和對稱中心線、繪制(huzh)底板主視圖上左側(cè)9mm小圓的中心線和轉(zhuǎn)向輪廓線,再通過變換圖層將其改到相應(yīng)的點(diǎn)畫線和虛線圖層上;鏡像復(fù)制,如圖5-6所示 圖5-6 繪制(huzh)底板主視圖 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6頁/共31頁第七頁,共31頁。第4步:繪制鉛垂圓柱(1)在俯視圖上捕捉(bzhu)中心線交點(diǎn)作為圓心,繪制鉛垂圓柱及孔的俯視圖30mm、18mm的圓

4、,如圖5-7所示; (2)采用對象捕捉(bzhu)結(jié)合極軸追蹤的方法繪制主視圖上鉛垂圓柱及孔的輪廓線,如圖5-8所示。圖5-7繪制(huzh)鉛垂圓柱俯視圖 圖5-8繪制(huzh)鉛垂圓柱主視圖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7頁/共31頁第八頁,共31頁。第5步:繪制(huzh)U形凸臺及孔繪制(huzh)U形凸臺及孔的主視圖,并修剪多余線條如圖5-9所示; 繪制(huzh)U形凸臺及孔的俯視圖,如圖5-10所示。 圖5-9繪制(huzh)U形凸臺及孔的主視圖 圖5-10繪制(huzh)U形凸臺及孔的俯視圖 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8頁/共31頁第九頁,

5、共31頁。第6步:繪制左視圖 (1)復(fù)制并旋轉(zhuǎn)俯視圖至適當(dāng)位置(旋轉(zhuǎn)時要注意前后方位關(guān)系),作為輔助(fzh)圖形,如圖5-11所示; (2)利用對象“捕捉追蹤”功能確定左視圖位置,如圖5-12所示,繪制底板和圓柱左視圖;圖5-11復(fù)制(fzh)和旋轉(zhuǎn)俯視圖 圖5-12確定底板左視圖位置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9頁/共31頁第十頁,共31頁。 (3)繪制底板、鉛垂圓柱、U形凸臺左視圖,如圖5-13所示; (4)繪制相貫線,用“圓弧”命令(mng lng)的“三點(diǎn)”完成各相貫線的繪制,如圖5-14所示。圖5-13繪制底板、鉛垂圓柱(yunzh)、U形凸臺左視圖圖5-14繪制

6、截交線與相貫線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返回目錄第10頁/共31頁第十一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知識點(diǎn)一 構(gòu)造線 利用“構(gòu)造線”命令可以(ky)繪制通過給定點(diǎn)的雙向無限長直線,常用于作輔助線。調(diào)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單:【繪圖】【構(gòu)造線】 工具欄:繪圖構(gòu)造線 鍵盤命令:XLINE或XL 第11頁/共31頁第十二頁,共31頁。 該命令可重復(fù)執(zhí)行,繪制多條構(gòu)造線,各選項(xiàng)介紹如下:1、“點(diǎn)”選項(xiàng) 繪制一條通過(tnggu)選定兩點(diǎn)(點(diǎn)1和點(diǎn)2)的構(gòu)造線,如圖5-15所示。2、“水平(H)”選項(xiàng) 繪制一條通過(tnggu)選定點(diǎn)1的水平構(gòu)造線,如圖5-

7、16所示。圖5-15 “點(diǎn)”選項(xiàng) 圖5-16“水平(shupng)”選項(xiàng) 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第12頁/共31頁第十三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 圖5-17 “垂直(chuzh)”選項(xiàng) 圖5-18“角度”選項(xiàng) 3、“垂直(V)”選項(xiàng) 繪制一條(y tio)通過選定點(diǎn)1的垂直構(gòu)造線,如圖5-17所示。4、“角度(A)”選項(xiàng) 以指定的角度繪制一條(y tio)構(gòu)造線。(1)輸入構(gòu)造線的角度:直接輸入構(gòu)造線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創(chuàng)建如圖5-18所示的構(gòu)造線。(2)參照:指定一條(y tio)已知直線,通過指定點(diǎn)繪制一條(y tio)與已知直線成指定

8、夾角的構(gòu)造線。第13頁/共31頁第十四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5、“二等分(B)”選項(xiàng) 創(chuàng)建一條參照線,它經(jīng)過選定的角頂點(diǎn)(dngdin),并且將選定的兩條線之間的夾角平分。 6、“偏移(O)”選項(xiàng)創(chuàng)建平行于另一個對象的參照線。返回(fnhu)目錄第14頁/共31頁第十五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一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一)知識點(diǎn)二 射線 利用“射線”命令可以創(chuàng)建單向無限長的線,與構(gòu)造線一樣,通常作為輔助作圖線。調(diào)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單(ci dn)命令:【繪圖】【射線】 鍵盤命令: RAY返回(fnhu)目錄第15頁/共31頁第十六頁,共31頁。任務(wù)(r

9、n wu)二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二) 本例介紹如圖5-24所示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huzh)方法和步驟,除用到前面講過的知識外,還涉及“樣條曲線”、“圖案填充”等命令。圖5-24組合體三視圖(二)第16頁/共31頁第十七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二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二)繪制(huzh)過程 :第1步: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操作過程略。第2步:完成主、俯視圖。(1)繪制(huzh)主、俯視圖,如圖5-25所示。(2)在主視圖中畫樣條曲線,如圖5-26所示。圖5-25 繪制(huzh)主、俯視圖 圖5-26 繪制(huzh)樣條曲線 第17頁/共31頁第十八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二組合體

10、三視圖的繪制(二)(3)繪制(huzh)剖面線。結(jié)果如圖5-30所示。 第3步:繪制(huzh)左視圖。(1)用極軸追蹤功能繪制(huzh)一條45輔助線,如圖5-31所示;(2)用參考點(diǎn)捕捉追蹤方式(“臨時追蹤點(diǎn)”和“對象捕捉追蹤”)確定參考點(diǎn),如圖5-32所示;圖5-30 繪制剖面(pumin)線5-31 繪制45輔助線 圖5-32 指定臨時追蹤點(diǎn)第18頁/共31頁第十九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二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二)(3)利用對象捕捉追蹤確定底板左視圖的位置(wi zhi),如圖5-33所示;(4)采用同樣操作,利用對象捕捉追蹤得到各點(diǎn),完成左視圖,如圖5-34所示。圖5-33

11、 追蹤(zhuzng)確定底板左視圖的位置 圖5-34 完成左視圖第19頁/共31頁第二十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二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二)第4步:刪除(shnch)45輔助線。第5步:標(biāo)注三視圖尺寸,完成后如圖5-24所示。第6步:保存圖形文件。返回(fnhu)目錄第20頁/共31頁第二十一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二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二)知識點(diǎn)一 樣條曲線 樣條曲線是經(jīng)過或接近一系列給定點(diǎn)的光滑曲線,樣條曲線通過首末兩點(diǎn),其形狀受擬合點(diǎn)控制(kngzh),但并不一定通過中間點(diǎn),曲線與點(diǎn)的擬合程度受擬合公差控制(kngzh)。機(jī)械制圖中經(jīng)常用“樣條曲線”命令繪制波浪線。調(diào)用命

12、令的方式如下:菜單命令:繪圖】【樣條曲線】工具欄:繪圖樣條曲線鍵盤命令: SPLINE返回(fnhu)目錄第21頁/共31頁第二十二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二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二)知識點(diǎn)二 圖案(t n)填充及編輯圖案(t n)填充 1.圖案(t n)填充 利用“圖案(t n)填充”命令,可以將選定的圖案(t n)填入指定的封閉區(qū)域內(nèi)。機(jī)械制圖常用于繪制剖面線。該命令可以使用預(yù)定義填充圖案(t n)填充區(qū)域、使用當(dāng)前線型定義簡單的線圖案(t n),也可以創(chuàng)建更復(fù)雜的填充圖案(t n)。調(diào)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單命令:【繪圖】【圖案(t n)填充】工具欄:繪圖圖案(t n)填充鍵盤命令:

13、 BHATCH、HATCH、BH或H第22頁/共31頁第二十三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二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二)2.圖案填充(tinchng)的編輯 創(chuàng)建圖案填充(tinchng)后,如需修改填充(tinchng)圖案或修改填充(tinchng)邊界,可利用“圖案填充(tinchng)編輯”對話框進(jìn)行編輯修改。調(diào)用命令的方式如下:菜單命令:【修改】【對象】【圖案填充(tinchng)】工具欄:修改編輯圖案填充(tinchng)命令:HATCHEDIT返回(fnhu)目錄第23頁/共31頁第二十四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三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三) 本例介紹如圖5-40所示組合體三

14、視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bzhu),新增“多段線”命令。 圖5-40組合體三視圖(三)第24頁/共31頁第二十五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三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三)繪制過程 :第1步:設(shè)置(shzh)繪圖環(huán)境,操作過程略。第2步:完成主、俯、左基本視圖,如圖5-41。第3步:在主視圖中采用“樣條曲線”命令完成波浪線,左視圖中完成重合斷面圖的繪制,如圖5-42所示。圖5-41繪制基本圖形(txng)圖5-42繪制波浪線及重合斷面圖 第25頁/共31頁第二十六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三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三)第4步:用“圖案填充”命令填充剖面線,如圖5-43。第5步:繪剖切符號。(1)

15、用“多段線”命令繪制左側(cè)的剖切符號,并鏡像;(2)用“多行文字(wnz)”命令或“單行文字(wnz)”命令,注寫剖視圖的名稱,如圖5-44所示。圖5-43 填充剖面線 圖5-44 繪制(huzh)剖切符號及剖視圖名稱第26頁/共31頁第二十七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三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三)第6步:標(biāo)注三視圖尺寸(ch cun),完成后如圖5-40所示。第7步:保存圖形文件。 圖5-40組合體三視圖(三)返回(fnhu)目錄第27頁/共31頁第二十八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三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三)知識點(diǎn) 多段線 多段線是作為單個對象創(chuàng)建的相互連接的序列線段。可以由直線段、弧線段或兩者的組合線段組成(z chn),是一個組合對象??梢远x線寬,每段起點(diǎn)、端點(diǎn)的線寬可變,如圖5-45所示。圖5-45由直線段和弧線段組成(z chn)的不同線寬的多段線圖名稱第28頁/共31頁第二十九頁,共31頁。任務(wù)(rn wu)三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三)1.繪制多段線 調(diào)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