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二_第1頁
中國古代文學二_第2頁
中國古代文學二_第3頁
中國古代文學二_第4頁
中國古代文學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代文學、名詞解釋1、貞觀詩風:貞觀時期宮廷詩風較之前代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首先是詩歌意境的拓展,表現(xiàn)出對“大”的事物的普遍興趣;其次,詩歌中體現(xiàn)了南朝宮廷詩所缺少的強烈個性色彩;第三,不少大臣開始自覺地用詩歌來干預政治。2、上官體:也稱龍朔變體,是高宗龍朔年間,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體。(指高宗龍朔年間以上官儀為代表的宮廷詩風,題材以奉和、應制、詠物為主,內容空泛,重視詩的形式技巧、追求詩的聲辭之美。舊唐書本傳:“工五言,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儀既貴顯,故當時頗有學其體者,時人謂之上官體。”)3、文章四友:指高宗武后朝的四位宮廷詩人,即李蟒、蘇味道、崔融、杜審言。他們都工于律詩。4、“初唐四杰”:指

2、初唐詩壇上的四位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他們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滿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積著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氣。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有著共同的追求:反對纖巧綺靡,提倡剛健骨氣。詩中始見壯大的氣勢,具有一種慷慨悲涼的感人力量。擴大了詩歌的題材,推動了律詩的發(fā)展。5、“漢魏風骨”:即主張詩歌創(chuàng)作要繼承建安文學的傳統(tǒng),要有“風骨”,有“興寄”(34頁)6、“興寄”:它的實質是要求詩歌發(fā)揚批判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要求詩歌有鮮明的政治傾向。7、“風骨”:它的實質是要求詩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剛健充實的現(xiàn)實內容。8、盛唐氣象:是后人對盛唐詩歌時代特征的一種概括,盛唐詩歌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形式完美,

3、技巧精純,風格明朗,詩歌洋溢著昂揚進取、積極振奮的時代氣息,回蕩著熱烈奔放、樂觀浪漫的青春旋律。9、大歷詩風:承盛唐余緒,缺少新變?!皻忸D衰頹”多追求冷寂閑談,低回感傷的情調。10、大歷十才子:“十才子”之名,最初見于中唐詩人姚合編的極玄集,即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翊、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炯、耿漳、夏侯審。因大歷初年在長安參加重要的唱和活動而為世人所矚目,創(chuàng)作傾向和詩風相近而齊名。他們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歌頌升平、吟詠山水和稱道隱逸;擅長寫送別詩和隱居的詩歌。講究格律辭藻,追求清雅閑淡,工于白描寫景。11、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近體,尤工五律,曾自稱為“五言長城”。(126頁)12、新樂府:一種用

4、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詩。(136頁)13、新樂府運動:唐代貞元,元和年間,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李紳等一批詩人,繼承了杜甫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傳統(tǒng),“重通俗,尚寫實”,本著“文章合為文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chuàng)作原則,敢于面對生活,自覺地把生活源泉中覓取詩材,寫下大量賦詠新題材,運用新語言,標以新詩題的樂府詩,這就是新樂府運動。14、韓孟詩派:中唐貞元、元和時期,以韓愈、孟郊為核心的一群詩人,在理論上提出“不平則鳴”之說,強調內心不平情感的抒發(fā),特重詩歌的抒情功能;筆補造化,既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詩思,又要對物象進行主觀裁奪。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積極創(chuàng)新,追求雄奇怪異之美,后人稱之為韓孟詩派。15、元白詩派:指

5、中唐時期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的詩歌流派。他們重寫實、尚通俗。發(fā)起新樂府運動,強調詩歌懲惡揚善、補察時政的功能,語言方面則力求通俗易懂。16、古文運動:從貞觀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間,古文逐漸壓倒了駢文,成為文壇的主要風尚。(159頁)17、唐代傳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民間說唱藝術而形成的小說文體。后人稱為唐人傳奇,或稱唐傳奇。18、“變文”:是唐代明間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文體,其體裁是有說有唱的,為佛教俗講所借用。所謂“變文”之“變”,當時指變更了佛經(jīng)的本文而成為“俗講”之意。變文的體制是散文與韻文相結合而成。散文為講述之用,韻文用來歌唱。變

6、文分為三類:一是演說佛經(jīng)故事的宗教性作品;二是演說歷史故事講史作品;三是演說明間傳說題材的作品。、簡答題1、初唐承襲綺靡詩風的原因(1) 歷史的積習與傳統(tǒng)的惰性(2) 與這一時期作家隊伍的構成有關(3) 和帝王的審美趣味有關2、唐文學繁榮的諸因素(1) 國家的統(tǒng)一,經(jīng)濟的繁榮(2) 政治的開明,思想的活躍(3) 統(tǒng)治者的提倡與重視(4) 南北文化的交流(5) 文學本身的發(fā)展演進3、宮廷詩與宮體詩的區(qū)別宮廷詩:多應制奉和、宴飲賦詠之作,內容多以歌功頌德、寫景詠物為主、辭藻華美,講求對仗。但更多地去掉了宮體的浮艷淫靡。宮體詩:以艷麗華美的語言寫艷情以及女子的容貌神態(tài),風格浮艷輕薄。4、盛唐山水田園

7、詩繁榮的原因(1) 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為文人提供了優(yōu)閑生活的物質條件。(2) 統(tǒng)治階級提倡佛老,造成了隱逸之風的盛行。(3) 游學觀賞的風氣和集會的普及產生了大量的山水詩和送別詩。(4) 晉宋到初唐的山水詩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jīng)驗,為盛唐山水詩的繁榮做好了準備。(文學自身發(fā)展的結果)5、邊塞詩派產生的原因(1) 戰(zhàn)爭的頻繁(2) 統(tǒng)治者重視邊功,尚武之風盛行,土人關心邊塞戰(zhàn)爭(3) 從軍入幕風氣盛行(4) 前代邊塞詩的有益借鑒。6、邊塞詩派的詩歌特點(1)主要是描寫邊塞戰(zhàn)爭和邊塞風土人情,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各種矛盾如離別、思鄉(xiāng)、閨怨等。(2)形式上多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絕句。(3)詩風慷慨而悲壯、

8、氣勢雄渾、豪邁遒勁,最足以表現(xiàn)盛唐氣象。7、試述高適、岑參邊塞詩內容風格的異同相同點:高岑作為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有著對邊塞生活的親身體驗和深刻感受,在內容上,都極其關注邊塞題材;風格上,有著一致的慷慨悲壯、激昂豪邁的詩風;形式上,都善長使用七言歌行體。不同點:高詩充滿深沉厚重的現(xiàn)實感和真實性,渾厚質實;岑詩則雄放飄逸,充滿浪漫色彩。高詩多直抒胸臆,真情實吐,飽含強烈感情,好用賦筆,敘述與議論相結合;岑詩則多委婉曲折,善用奇特的邊塞景物描寫,造成絢麗的詩句,抒發(fā)強烈的感情,標新立異,意奇語奇。內容上,高詩多對邊帥的指責和士卒的同情;岑詩則多對將帥的歌頌和鼓勵。試論高適、岑參的邊塞詩在表現(xiàn)內容及

9、表現(xiàn)手法方面有何不同。表現(xiàn)內容上的不同:(1)高適反映現(xiàn)實問題要超過岑參。他的詩歌在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方面超過同時許多詩人,應時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氣,與冷峻直面現(xiàn)實的悲慨相雜糅,使其詩歌創(chuàng)作頗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渾厚,有一種感慨悲壯的美。(2)描寫邊塞風光,民域風情上,岑參超過高適。在立功邊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詩人印象中的軍旅生活、邊塞風物、民域風情,全都變得神奇瑰麗起來,并熱情地加以歌頌,突破了以往征戍詩寫邊地苦寒和士卒勞苦的傳統(tǒng)格局,極大地豐富拓寬了邊塞詩的描寫題材和內容范圍。藝術上的不同:(1)高適將自己的個人邊塞見聞,觀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為遺一體,蒼涼悲慨中帶有理智的冷靜,但基

10、調是慷慨昂揚的。(2)岑參的詩歌中帶有感性的色彩,講究感覺印象,浪漫的想象,飄逸的描寫,寓情于景。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雪夜風吼、飛沙走石,這些邊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惡劣氣候環(huán)境,在詩人印象中卻成了襯托英雄氣概的壯觀景色,是一種值得欣賞的奇?zhèn)ッ馈?3)高適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駢語,但并不繁于文采華麗,而是以縱橫頓宕,氣質深雄和渾厚的骨力取勝。岑參七言歌行縱橫頓宕、舒卷自如體勢十分靈活。8、談談王維山水詩的藝術特點:(1) 最突出的特色是“詩中有畫”,“構圖美”、“色彩美”、“層次美”、“線條美”。(2) 注重音響處理,使詩歌具有音樂美。(3) 以禪入詩,富于禪意與禪趣。(4) 情景交融,含蓄

11、蘊藉的意境創(chuàng)造。9、為什么說“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因為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李白才高八斗,狂傲不羈,所寫詩歌以飄逸著稱,李白的詩歌可以稱得上是唐詩的代表作。而盛唐又是處于極度發(fā)達的時期,在文學、經(jīng)濟發(fā)展等各方面都有成就,唐詩又是諸多成就中較為突出的一個。因此,盛唐在歷史上的輝煌成就好比李白在詩歌上的造詣一樣光彩奪目。所以說:“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10、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 個性化的形象,強烈的主觀色彩(2) 大膽的夸張、驚人

12、的幻想、瞬息萬變的感情(3) 語言質樸、清新、豪放,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字句11、杜甫的詩歌為什么被人稱為“詩史”?(1)史的認識價值:它反映時代的迅速性、真實性和思想性。反映時代,反映安史之亂帶來的國家災難和人民痛苦的作品很多。如三吏三別等。(2)文學一生:它真實地表現(xiàn)了當時的各類人物的思想狀況。如贈寄李白的作品達15首之多,為研究李白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它廣泛地反映各地的山川、物產、風俗和人情。杜甫晚年漂浮不定,寫下許多紀行登臨之作。它是詩人一生的生活寫照。不同時期的作品反映詩人不同的遭遇、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說是自傳。杜甫流下的1400多首詩歌,是一部國家動亂史,人民痛苦史,山川形勝史和個人流

13、離史的綜合體。12、怎樣理解杜詩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文學史上一般指杜甫的風格特征為“沉郁頓挫”。沉郁頓挫的風格的基調是悲慨。杜甫詩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於感情的強烈,這種強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動讀者的所在。就杜甫的詩歌藝術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強烈是第一位的。他的詩,蘊含著一種厚積的感情力量,每欲噴薄而出時,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養(yǎng)所形成的中和處事的心態(tài),便把這種噴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變得緩慢,低沉,回環(huán)起伏。幾欲噴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緩急回環(huán),跌宕起伏,是為沉郁頓挫。13、劉柳詩風比較a)劉詩昂揚,柳詩沉重b)劉詩外擴,柳詩內斂c)劉詩氣雄,柳詩骨峭d)劉詩風情朗麗,柳詩淡泊簡古14、唐傳奇

14、的成就(1)注重作品的審美價值和小說愉悅性情的功用,全方位地展示紛紜復雜的人世生活。(2)善于虛構、想象,又致力于細節(jié)描寫以求真,從而在小說這一文體的獨立歷程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3)構思奇異新穎、富于變化,情節(jié)曲折委婉。(4)人物形象生動傳神。(5)敘事事件簡潔明快,人物對話生動傳神,詞匯豐富,句式多變。三、詩人簡介1、隋及初唐王績:野望“初唐四杰”:王勃一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楊炯從軍行盧照鄰駱賓王一一詠鵝創(chuàng)作成就:(1)詩歌基調的初建:其詩風變革的努力,促使昂揚之氣與壯大之美的“唐音”之初立。健朗的風格,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的面貌;(2)詩歌題材的開拓:從宮廷走上市井,從風花雪月走上江山寒漠

15、,詩歌內容上代表了當時文學革新的方向;(3)詩歌體式的發(fā)展:盧、駱擅長七言歌行,其歌行體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王、楊工于五律,為五律的重要奠基人,五律至二人有了初步定型。另外,“七古正式成立之功應該歸之四杰”(陸侃如語)。四人的杰作大半是七言。“四杰”也奠定了五律的基礎,他們的集子里,五律多者占二分之一,少者也在四分之一以上。(4)詩歌風格的形成: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盧照鄰“清藻”,駱賓王“坦易”(明陸時雍)。個性各異,自成一格。四杰吸取并改造六朝詩歌,他們繼承六朝的藝術實踐,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纖巧輕靡的詩風,為唐詩高潮的到來作出了重要貢獻。揭開了唐詩繁榮的序幕。陳子昂: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16、詩歌的特點(1) 大都有感于政事而發(fā),是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重大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而作的,是詩歌走向了反映重大社會現(xiàn)實題的道路。(2) 感慨身世,抒發(fā)抑郁不平之氣,呈現(xiàn)出一種昂揚壯大的感情基調與慷慨悲歌的豪俠氣概。杜審言:他才高而狂傲,是一個恃才傲物、極為夸誕的人。他使五律的創(chuàng)作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2、盛唐邊塞詩人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孟浩然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1) 行旅山水詩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宿建德江(2) 田園詩過故人莊風格特征:(1) 意境渾融完整(2) 以沖淡為主調,境界清淡恬遠(3) 多為五古和五律,篇幅大都比較短王維: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終南山、使至塞上、烏鳴

17、澗、鹿柴、竹里館、送元二使安西內容:(4) 山水田園詩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終南山、烏鳴澗、鹿柴、竹里館、辛夷塢(5) 游俠邊塞詩使至塞上、觀獵(6) 鄉(xiāng)情友情愛情詩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7) 政治感遇詩寓言其一、偶然作其五特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山水詩的藝術特點:(1) 最突出的特色是“詩中有畫”、“構圖美”、“線條美”、“(2) 注重音響處理,使詩歌具有音樂美。(3) 以禪入詩,富于禪意與禪趣。(4) 情景交融,含蓄蘊藉的意境創(chuàng)造。3、盛唐邊塞詩人高適:特點:(1)以政治家的眼光冷靜分析邊塞形勢,深刻地揭示邊防政策的弊病,以議論的筆調表示自己對戰(zhàn)爭的意見,議論戰(zhàn)爭的得失,

18、同時流露自己對士兵的同情。(5) 將敘事、描寫與議論、抒情熔為一爐,尚質主理,兼有氣骨,風格凝重深沉,蒼勁古樸,雄渾悲壯。(6) 形式方面,長于七言歌行。岑參(雄奇壯麗):逢入京使藝術特點:(1) 奇特峭拔,無論是寫景、記事、立意造語,都很奇特(2) 豪邁雄壯(3) 色彩瑰麗(4) 在體裁形式上擅長七言歌行比較:(1)風格:高適雄渾悲壯,岑參雄奇壯麗。(2)抒情方式:高詩多夾敘夾議,直抒胸臆;岑詩則長于寫景,多寓情于景?!案哌m尚質主理,岑參尚巧主景?!蓖醪g:從軍行、出塞王之渙:登鸛雀樓、涼州詞4、李白:靜夜思、贈汪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渡荊門送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思想

19、內容:(1) 表現(xiàn)對理想的追求和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苦悶。(2) 揭露、抨擊朝政的昏暗,表現(xiàn)為對功名富貴的蔑視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3) 表現(xiàn)為對勞動者和廣大婦女的尊重和同情。(4) 歌詠祖國的自然山川。詩歌特點:(1) 善創(chuàng)造理想的藝術形象和神奇瑰麗的境界。(2) 善用歷史、神話題材(3) 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強烈主觀色彩(4) 奇特的想象(5) 結構騰挪跌宕,似無邏輯聯(lián)系,實則以情相連(6) 語言自然形象,雄健豪放(7) 以歌行體與絕句最為出色地位及影響:5、杜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秋興八首、登高、登岳陽樓思想內容:(1) 反映現(xiàn)實,諷喻時事,關心國家前途命運。(2) 同情人民、

20、熱愛人民,關心人民疾苦。(3) 對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諷刺與批判。(4) 懷贈親朋友人,描寫自然山水,紀游詠物。藝術成就:(1) 善于對現(xiàn)實生活作高度的藝術概括。(2) 善于敘事,往往寓論斷于敘事之中,寄情感于言辭之外。(3) 語言凝練含蓄,準確生動,而又通俗自然。(4) 風格多樣,但其基本風格是沉郁頓挫。(5) 形式多樣,可謂集前人之大成,尤其是擅長五古與七律。一。試述杜詩寫實手法的表現(xiàn)。(即寫實手法的特點)杜甫以時事入詩,直面社會現(xiàn)實,確實是杜詩很突出的特點,在他創(chuàng)作的新題樂府和古體詩中體現(xiàn)得尤為充分。寫實手法的特點有:(1)杜甫的詩歌主要反映社會人生,取材多是當代時事和自己經(jīng)歷。以時事入詩而含

21、熱淚深情。他的樂府古體詩,將“歌”與“行”在表現(xiàn)職能上分開來,一“行”詩寫時事,自立新題,另外獨創(chuàng)格調,如兵車行。(2)寫自己的真實見聞、感受,也就成為人民的代言人。不管自己多苦,也踏踏實實地在憂國憂民,所以才會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是由于有對亂離生活的切身體會,他才能含血淚寫出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生動描寫現(xiàn)實生活畫面的杰出詩篇。(3)形象的畫面中包含對祖國、人民、親人深切的感情。如無家別言“人生無家另L何以為蒸黎”,民不聊生,則國將不國,他對于國家的命運的真摯關心,對于人民災難的深切同情,全融入一幅幅活生生的歷史畫卷里,具有感人的力量。(4)家事詩、自傳詩和紀行詩里,觀

22、察仔細,能融入個人的生死之感,做到國事、家事、人事的融合。杜詩以家庭細事和日常生活為題材“家事詩”,如月夜月夜憶舍弟里。家愁與國恨互為因果,國恨而使家恨愈重,因家愁而將國恨具體化了。紀行詩,如旅夜書懷里,使山水草木都充滿著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和遲暮飄零之感。地位及影響:6、中唐前期詩人李益:7、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詩歌類型:(1)諷喻詩(2)閑適詩(3)感傷詩(4)雜律詩前期:“兼濟天下”后期:“獨善其身”理論核心:(1)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要諷喻現(xiàn)實(2)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希望詩歌能更接近社會現(xiàn)實,以至于干預政治(3) “根情,苗言,華聲,實

23、義”,形式應服務于內容特色:重現(xiàn)實、尚通俗、強調諷喻諷喻詩的特點:(4) 廣泛地反映人民的痛苦,并表示極大的同情。(5) 對統(tǒng)治階級的“荒樂”以及于此密切關聯(lián)的各種弊政進行揭露。(6) 愛國主義思想。諷喻詩的藝術特點(7) 主題的專一和明確(8) 運用外貌和心理等細節(jié)刻畫來塑造人物形象。(9) 鮮明的對比,特別是階級對比。(10) 敘事與議論結合。(11) 語言的通俗化。閑適詩的特點:多寫個人閑居獨處時的生活感悟,詩風淺近平淡。如問劉十九感傷詩的特點:為受外界事物所感、清理動于內而形諸詠嘆者,以長恨歌和琵琵行最為有名,代表著白詩的最局成就。8、散文韓愈的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變化,而又流暢明

24、快。思想主張:(12) 道合一,以道為主(13) 法先秦,兼取諸家(14) 對因襲,強調創(chuàng)新(15) 強修養(yǎng),為文養(yǎng)氣(16) 平則鳴,抒寫真情(17) 去陳言,文從字順(18) 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試論韓愈古文成就的表現(xiàn)?!肮盼摹备拍畹奶岢鍪加陧n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單行、上繼先秦兩漢文體的散文稱為古文。古文成就主要表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1)韓愈的古文在各類文體的上都有創(chuàng)新。1 .碑志。他的碑志雖然也有溢美隱惡的“諛墓”之作,但有不少作品巧于摹寫,注意剪裁,把精辟的議論,真摯的感情運用于其中,加之善于刻畫人物,突出中心,使其成為“一人一樣”的生動傳記文。如柳子厚墓志銘形象鮮明,

25、感慨深長,很有感染力。2 .贈序。融抒情、記事和議論為一體的雜文問題。如送孟東野序3 .雜文中的“雜說”,短小精悍而內容豐富,行文尤為不拘一格。如雜說四(2)創(chuàng)作了一種簡潔精辟,清晰流暢,富于美感的新型散文。(3)可以用各種體裁,在各種題目下,根據(jù)現(xiàn)實的需要和自己的意思自由地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如進學解祭十二郎文(4)語言接近口語化,通俗明白,能把口語推敲成新的詞語。提煉出一些生動的語言,如一些成語:“不平則鳴”、“落井下石”、“坐井觀天”等。句式的結構也靈活多變,文從字順,也雜以駢儷句法。韓愈古文總的風格是雄深雅健、猖狂恣睢。柳宗元的散文:著名的是山水游記。文筆清新秀美,富有詩情畫意。思

26、想主張:(1)具有先進的政治思想。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民本思想。(2)還具有樸素唯物論思想。韓柳散文的比較為人個性不同,文風不同,體現(xiàn)在具體的散文藝術上。9、中唐詩人韓孟詩派:韓愈:(1)在詩的內容上,通過“狠重奇險”的境界,追求奇崛之美(2)在詩的形式上,通過以文入詩,以議論為詩,追求詩文合一。詩歌上的創(chuàng)新:(1)以文為詩(2)構思、想象、意象都很特別,在藝術上蓄意追求恨重、怪奇、險勁的境界。如其陸渾山火和皇甫混用其韻(3)著意搜羅奇語,但因有真情實感貫穿,所以仍然不失詩的感染力。如八月十五液贈張功曹(4)以丑為美,將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寫入詩中,如答柳柳州食蝦蟆。孟郊:游子吟最突出的特點

27、是幽僻、清冷、苦澀的意象,凄愴寒苦的生活。詩境狹窄,風格峭硬。賈島:詩歌的特點:語言清淡樸素,以鑄字煉句取勝,刻意求工.題材窄狹,缺少社會內容,多為寫景、送別、懷舊之作,情調偏于荒涼凄苦.(郊寒島瘦)“不平則鳴”(1)強調內心不平情感的抒發(fā),既是對創(chuàng)作原因的揭示,也是對一種特定創(chuàng)作心理的肯定。(2)強調詩歌抒情功能?!肮P補造化”:強調既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詩歌思想,又要對人物形象進行主觀裁奪。尚雄奇怪異“劉柳”:劉禹錫:竹枝詞、酬樂天揚州處逢席上見贈柳宗元:江雪劉柳詩風比較劉詩昂揚,柳詩沉重劉詩外擴,柳詩內斂劉詩氣雄,柳詩骨峭劉詩風情朗麗,柳詩淡泊簡古李賀:李憑箜篌引10、晚唐五代詞詞的起源:興起于隋

28、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發(fā)展到高峰。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所以又稱“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歌詞”等。溫庭筠:溫庭筠:開創(chuàng)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領導了五代詞的發(fā)展趨向。注重藻飾以艷麗見長,具有密麗的風格。李煜:烏夜啼、虞美人試論李煜前期詞與后期詞的不同。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個皇帝,世稱李后主。(1)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聲色、縱情逸樂的宮中生活為主要內容。描寫精細、生動、且富有情趣。如專詠美人口的一斛珠。他的艷情詞并未脫“花間”舊格,但寫得較為真切率真,如相傳寫與小周后偷情的菩薩蠻,用直白淺露的敘說,把熱戀女子約會的情態(tài)和放縱心理寫得淋漓盡致。(2)李煜后期詞的主要內容是寫

29、亡國之痛,故國之思。純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內心極度悲痛,詞中時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發(fā)的感情以哀傷真實為主,能引起歷代讀者的共鳴。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庇冒酌璧氖址ㄊ惆l(fā)了對江山、故國的懷戀,充滿了悔恨、悲憤和哀愁等復雜的情感,感慨極深,詞境也極為闊大。四、詩歌賞析1、王維山居秋暝首聯(lián),總寫山的秋色,同時點出山居的幽靜空曠。頷聯(lián)寫景,視聽結合,造就出極為幽靜的意境。頸聯(lián)動靜相生,突出人的活動,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尾聯(lián)以山居感受作結,表示了詩人決心遠離官場,放情山水,以求潔身自好的志向。2、簡述李白絕句佳作獨坐敬亭山的創(chuàng)作特點。此詩寫獨坐敬

30、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前二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云,卻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氨M”“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薄云離散之后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李白坐在那里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他眼看著眾鳥、孤云漸漸飛去,眾鳥和孤云都離開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舊坐在那里欣賞著它,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lián)“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三、四兩句相看兩

31、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盡管鳥飛云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么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跋嗫磧刹粎挕北磉_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跋唷薄皟伞倍滞x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lián)在一起,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jīng)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叭松靡恢鹤阋印?,鳥飛云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

32、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xiàn)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本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里,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誠如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3、簡述杜甫七律代表作登高的藝術特色。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

33、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此詩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lián)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huán)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lián),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里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jīng)注江水)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jié)奏感。經(jīng)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

34、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盁o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領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兩聯(lián)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lián),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臺”,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鞍倌辍?,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獨愛登臺的感情,概括進一聯(lián)“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lián)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lián)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xiāng)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xiāng)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尾聯(lián)對結,并分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