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熟語復習教案(共11頁)_第1頁
成語熟語復習教案(共11頁)_第2頁
成語熟語復習教案(共11頁)_第3頁
成語熟語復習教案(共11頁)_第4頁
成語熟語復習教案(共11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2009屆高三語文成語熟語復習教案復習目標:1、了解成語(熟語)的特點;2、辨析成語(熟語)誤用的原因;3,歸納正確使用成語(熟語)的方法。教學重點:教師重在分析學生判斷和使用成語(熟語)的失誤原因,并針對其確定正確學習成語(熟語)的方法,進而指導判斷和使用成語(熟語)。讓學生明確考查的重點一般是常見、常用、常錯的成語。教學難點:成語(熟語)的量非常大,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特別是對我們這些平時積累不多的學生而言。掌握方法,學會分析是本專題需要突破的難點。因此必須要求學生進行分析歸納。難點在于具體語境中成語的理解和應用教學要點一、 解讀考綱 “正確使用熟語”是從2004

2、年始高考語文考試大綱新增加的一項內(nèi)容。熟語是語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語或句子。“短語”指成語、慣用語和歇后語,“句子”指諺語和格言。將富有時代氣息的慣用語、歇后語、諺語、格言等熟語納入考試范圍,體現(xiàn)了高考語文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人生的特點。多年來,高考對熟語的考查僅限于成語,每年都有1題,分值3分,從歷年試題來看,它都是以選擇題型出現(xiàn),但從高考統(tǒng)計來看,得分情況并不理想。二:成語的特點:1、什么是成語?成語是指語言中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而成的固定短語(詞組),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于一個詞的語言單位。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2、成語的來源: 古代寓言例、守株待兔揠苗助長 歷史故事例、破釜沉舟樂不思蜀 詩

3、文語句例、老驥伏櫪萬馬齊喑 口頭俗語例、一言為定三教九流3、成語的特點:意義的整體性。成語的詞義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義。例、水落石出 三頭六臂 泥牛入海結(jié)構(gòu)的凝固性。一般不能變動詞序或更換其中的成分。例、“千方百計”不能作“百計千方”;“銅墻鐵壁”不能作“鋼墻鐵壁”。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詞和文言語的格式例、草菅人命(草菅,意動用法);富國強兵(富、強,使動用法)。感情的褒貶性。含有褒貶色彩例、無所不至(貶)無微不至(褒)結(jié)構(gòu)的豐富性。例、(1)聯(lián)合式, 披堅執(zhí)銳 苦盡甘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承接式, 見異思遷 先斬后奏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3)主謂式, 胸有成竹 杞人憂天 葉

4、公好龍 毛遂自薦 (4)動賓式, 不見經(jīng)傳 莫名其妙 如數(shù)家珍 如喪考妣 (5)動補式, 退避三舍 逍遙法外 荒謬絕倫 輕如鴻毛 (6)動賓補式, 問道于盲 貽笑大方 拒人千里 入木三分 (7)因果式, 水滴石穿 繩鋸木斷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8)連動式, 畫蛇添足 抱薪救火 亡羊補牢 指桑罵槐 (9)目的式, 削足適履 守株待兔 殺一儆百 越俎代庖 (10)兼語式, 引狼入室 請君入甕 令人生畏 化險為夷 (11)偏正式, 衣冠禽獸 扶搖直上 孜孜不倦 一丘之貉三、考試方式預測 1、作為選擇題中的錯別字選項出現(xiàn)。 例: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夢魘春風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競成 B、

5、置喙如日中天輕歌曼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C、忤逆毛骨聳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荊棘叢生天隨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應選B項。項書寫全部正確。項“有志者事竟成”應為“有志者事竟成”;項“毛骨聳然”應為“毛骨悚然”;項“天隨人愿”應為“天遂人愿”) 2、成語、熟語的互換使用。 例:把下列句子中畫線的俗語換成一個意義相當?shù)乃淖指癯烧Z 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孫大人動輒橫挑鼻子豎挑眼,當即駁回。(吹毛求疵) “豪強”和“官家”,歷來一個鼻孔出氣,狼狽為奸。(沆瀣一氣) 本人一介書生,而且無家室之累,打開天窗說亮話,又有何妨?(直言不諱) 況且列強虎視眈眈,吃著碗里瞧著鍋里,正是蠶食鯨

6、吞的時候。(貪得無厭) 3、作為語言綜合運用題出現(xiàn),寫一段話,要求用到某個成語、熟語。 例:根據(jù)下面句子的語境,寫出兩個適用于句中括號的熟語(歇后語、俗語或成語均可),答在序號后面。 劉剛說完了,轉(zhuǎn)過身去喝水??赏跣踊ㄆ袀€()的習慣,就又追問了一句:“這個消息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打破沙鍋問(紋)到底追根究底 4、作為名言名句默寫形式出現(xiàn)。(略) 5、最常見的考察方式選擇題。 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005年浙江卷) A、“書山有路勤為徑”,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我們更要努力攀登書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們的某些規(guī)章制度還不很健全,有的“聰明人”便打起了擦邊球,以此謀取

7、私利。 C、時下,網(wǎng)絡(luò)文學蓬勃發(fā)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數(shù)的網(wǎng)絡(luò)寫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巖,雖然崖壁陡峭,我們?nèi)匀荒缃吁?,奮力攀登。 (正確選項B。擦邊球:比喻做在規(guī)定的界限邊緣而不違反規(guī)定的事。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無法企及。屈指可數(shù):形容寥寥無幾,與“網(wǎng)絡(luò)文學蓬勃發(fā)展”矛盾。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擁擠。解答這道題可以從分析這些成語內(nèi)部的詞或語素開始,還要看在句中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 總結(jié):正確運用成語(熟語)首先要在平時苦下功夫,要懂得一些基本知識,以了解成語(熟語)的含義、出處、感情色彩,同時還要注意它在使用中的變通情況。成語(熟語)運用的背后,蘊含的是一個人的語言文化修養(yǎng),

8、因此,高考中考查成語(熟語)運用的這道題也就不僅僅是一道純粹的知識性題目。高考正是要通過這一道題考查考生綜合的語言修養(yǎng),從92年到05年連續(xù)十二年都設(shè)置了這道題。 四、成語使用的十大誤區(qū) (一)望文生義 成語的意義是約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來歷,加之有些成語中某個語素還含有生僻的古義,這就造成了成語理解和使用上的困難,如果不仔細辨析,不追根溯源,一瞥而過,就容易造成望文生義,曲解成語的錯誤。 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我們更要努力攀登書山,而不能高山仰止。(2005年浙江卷)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仰止,指仰望、向往。成語的意思是指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而此題中

9、將“高山仰止”誤解為“面對書山,停止不前”,因而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 (二)斷詞取義 成語的意義具有整體性、凝固性,一經(jīng)形成,就不輕易改變,如果在使用時,只選取成語中個別詞素的意義,而拋開成語其他詞素的意義,就會導致成語意義與句子語義相悖的錯誤。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zhàn),于是使用水聲設(shè)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 (“首當其沖”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種勢力的攻擊或遭受到某種災難。而該句在使用的過程中,只擇取了成語中“首”的意思,拋開了“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之意,使之與語境中“要解決”之意相悖。)(三)詞意重復 成語一般精練警策,使用得當,可以收到言簡意賅

10、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語和句子中語義的比較對照,就容易造成成語隱含意義與句子義的重復。如:時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引外來詞時,追求時髦,嘩眾取寵,令人費解。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稱,只能讓人貽笑大方。、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zhàn)爭使我國人民生靈涂炭。(句中“貽笑大方”是被內(nèi)行人笑話的意思,已含有“讓人”之意,與句中的“讓人”重復。句中“生靈涂炭”的“生靈”是“百姓”之意,與前面的“人民”重復。)(四)形近混淆有的成語與其它成語由于讀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使用時極易混淆。如:在這次比賽中,中國隊運用靈活的攻換轉(zhuǎn)換戰(zhàn)術(shù),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勝局。(2005年北京春招卷) “權(quán)錢交易”“權(quán)

11、權(quán)交易”等時下的腐敗病癥,在文藝界雖不說樣樣俱全,但該領(lǐng)域遭受“感染”卻是不容置喙的事實。(2005年江西卷) 對于孩子的毛病,他總是不以為然,覺得這些毛病無關(guān)緊要,不必大驚小怪。(2005年江西卷) (“事倍功半”形容花費的勞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中把它與語素完全相同,但語素位置不同,且語意相反的成語“事半功倍”混淆了。不容置喙:喙,指鳥獸的嘴,借指人的嘴;整個成語是不讓人有(插嘴)說話的機會的意思,與成語“不容置疑”(不容許懷疑,形容非常真實可靠)相差一字。句應改為“不容置疑”。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與成語“不以為意”(不必在意,不把有關(guān)的事放在心上)相差一字。

12、句應改為“不以為意”。)(五)褒貶顛倒 成語從感情上色彩上可分為褒義、中性、貶義三類,在使用過程中,必須辨明褒貶,否則就容易造成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的錯誤。如:他善于讀書,常常能從書中斷章取義,并恰如其分地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2005年北京春招卷) 辯論會上,選手們唇槍舌戰(zhàn),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場面贏得了現(xiàn)場觀眾的陣陣掌聲。(2005年江蘇卷) (斷章取義,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nèi)容,而只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選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是貶義詞,句誤當褒義詞用。巧舌如簧:形容假話說得很動聽,多用于言論,含貶義,不能用來贊美選手們的辯論技巧,句誤當褒義詞用。) (六)對象誤用 有些成語有特定的使用對

13、象,如果把握不準,就容易擴大成語的使用范圍或誤作它用。如:我們不要被眼前這幾十噸重的龐然大物所嚇倒,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畢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這部機器裝上車。(2005年廣東卷) 小李新買的房子裝修得十分豪華,鋼絲紗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燈,真是琳瑯滿目。(2005年湖北卷) 他們到底扶持了多少畜牧企業(yè)沒有人記得清,只記得他們所到之處,大量畜牧企業(yè)脫穎而出。(2005年山東卷) (句中的“畢其功于一役”意思是“經(jīng)過一場戰(zhàn)斗就取得全部的勝利”,對象指“戰(zhàn)斗”,而句中用來指“工人裝車”,對象不當。句中的“琳瑯滿目”比喻各種美好的東西很多(多指書籍或工藝品),不能用來形容“鋼絲紗窗”、“大理石地面

14、”和“漂亮的吊燈”。句中的“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顯示出來,對象指人才,而非“企業(yè)”。) (七)謙敬錯位 有些成語是謙詞,只能對己;有些成語是敬詞,只能對人。如果辨別不準,就會導致謙敬錯位。如:小王同學站起來說:“陳教授剛才那番話是拋磚引玉,我下面將要講的只能算是狗尾續(xù)貂”(2005年廣東卷) 我總結(jié)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做到了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拋磚引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只能對己,句卻把它用在“陳教授”身上,犯了“謙詞敬用”的錯誤?!疤搼讶艄取毙稳莘浅Vt虛,表示對人的敬贊,只能對人,句卻把它用在“我”身上,犯了敬

15、詞謙用的錯誤。) (八)功能混亂 每個成語由于自身的詞義和詞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準,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亂。如:這次來美國參加國際會議,要積極參加活動,既能向各國同行學習,又能走馬觀花地感受美國的生活。(2005年山東卷) 公安干警的包圍圈越縮越小,這群罪大惡極的歹徒已成了甕中捉鱉。 (句中的“走馬觀花”是一個動詞性成語,在句中應作謂語,而該句由于對它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誤把它當作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充當“感受”的狀語。句中的“甕中捉鱉”是一個動詞性成語,只作謂語,而在該句中誤把它當作名詞性成語,充當“成了”的賓語,不妥,應改為名詞性成語“甕中之鱉”。) (九)特定用法 有

16、些成語只適用于特定的句式,有些成語既有固定的常用義,又有使用較少的本義,使用時,如果不辨明清楚,也容易出錯。如:成都五牛俱樂部的雄厚財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1998年全國卷) 本來還不錯的一篇文章,讓你們這樣改來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2001年北京春招卷) (句中的“望其項背”意思是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背脊,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這個成語必須用于否定句式,在該句中就使用得不恰當。句中的“不三不四”本義是不像樣子,后來多比喻行為不正派,在該句中用的是本義,是正確的。) (十)輕重失度 有些成語詞義較輕,有些成語詞義較重,這就要求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選用詞義輕重適度的成語,以避免大詞小用或

17、小詞大用的毛病。如:有缺點錯誤就要及時改正,否則就會養(yǎng)虎遺患,鑄成大錯。(2005年湖北卷) 李老師當班主任20年,勤勤懇懇,日理萬機,積勞成疾仍堅持工作。 (“養(yǎng)虎遺患”比喻縱容敵人,給自己留下后患,在句中形容缺點錯誤,既對象不當,又程度過重。句“日理萬機”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處理上萬件事務,常指君王或國家領(lǐng)導人每天忙于繁多的政務,這個成語詞義很重,用在“李老師”身上,就犯了“大詞小用”的錯誤。)五、解題規(guī)律提示1、成語的使用其實就是成語的各個方面和句子的各個方面是否協(xié)調(diào)問題。這種協(xié)調(diào)就是成語的意思、范圍、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個方面協(xié)調(diào)。2、成語的考查著重于使用-“使用”意味著要動態(tài)

18、地掌握成語的意思,即必須結(jié)合句子的具體語境來考察成語的使用。3、成語的正確使用有兩個前提:一、準確而全面地掌握成語。二、準確而全面地分析語境。4、成語中的語境是經(jīng)過命題者強化了的語境,是命題者根據(jù)所考的成語的一些特殊點設(shè)計的,所以要詳審語境,注意到其整體性和聯(lián)系性。要能從句子中找到語境(命題者)的暗示點,找到解題的突破口。5、從歷年高考的情況來看,試題中出現(xiàn)的成語除個別(如美侖美奐、 薪盡火傳、不孚眾望、等量齊觀、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頭如新、高山仰止、頭角崢嶸等)較生僻外,絕大部分是在報紙雜志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且容易用錯的成語。所以,我們在進行成語復習時,不能見難就鉆,應當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見而易

19、錯的成語,這樣才會取得比較好的復習效果。6、復習要特別留心有幾個意義的成語,不要因熟知一種含義而出現(xiàn)另和種含義導致判斷失誤。以前考過的,后來的高考題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過的,在第二年的另一個省市的試題中仍可出現(xiàn),所以高考題中出現(xiàn)的成語或熟語仍是重要積累內(nèi)容。掌握高考試題錯誤用法的規(guī)律對答題大有幫助。六、復習對策1、高度重視積累2、確實掌握意義理解通過引申或用本意作比喻產(chǎn)生的整體意義;注意成語中某些字的古意;注意成語的出處。3、仔細辨析差異加強近意成語的辨析;注意對似是而非的成語的辨識;注意特殊類型的成語。4、巧扣語境選用附:(一)最近十年高考出現(xiàn)過的成語和熟語:2007年甘之若飴 蠢蠢欲

20、動 滄海桑田 無足輕重 等量齊觀 間不容發(fā) 鳳毛麟角 喜出望外富甲一方 恪盡職守 心有余悸 含英咀華 輕車熟路 得心應手 粉墨登場 洋洋灑灑完美無缺 酣暢淋漓 間不容發(fā) 妄自菲薄 名噪一時 南轅北轍 耳提面命 獨出心裁對號入座 虛懷若谷 不可名狀 魚目混珠 饒有興味 匪夷所思 未可厚非 水乳交融改弦更張 推波助瀾 一孔之見 釜底抽薪 休養(yǎng)生息 不堪設(shè)想 情不自禁 薪盡火傳無可置疑 刮目相看 等閑視之 猝不及防 慷慨解囊 自相矛盾 僧多粥少 鬼斧神工不言而喻 摩肩接踵 遇人不淑 推波助瀾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按下葫蘆又起瓢 大人不見小人怪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 馬尾

21、巴串豆腐2006年洛陽紙貴 不容分說 巧立名目 追本溯源 首當其沖 買櫝還珠 耳熟能詳 無所顧忌無所不至 不堪設(shè)想 冰山一角 繪聲繪色 捉襟見肘 應接不暇 噤若寒蟬 評頭論足感同身受 苦心經(jīng)營 珠光寶氣 一念之差 樂此不疲 拍手稱快 功敗垂成 不足為訓卓爾不群 彪炳千古 捉襟見肘 潛移默化 剛?cè)嵯酀?篳路襤縷 不期而遇 卓爾不群彪炳千古 捉襟見肘 潛移默化 剛?cè)嵯酀?篳路襤縷 不期而遇 應運而生 熟視無睹撲朔迷離 栩栩如生 精妙絕倫 完美無缺 不勝其煩 宛然在目 胼手胝足 毛遂自薦猝不及防 睚眥必報 投桃報李敲門磚 眾人拾柴火焰高 替古人擔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2005年再接再厲 緊鑼密鼓 取而代之 琳瑯滿目 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