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xué)運算題庫_第1頁
數(shù)學(xué)運算題庫_第2頁
數(shù)學(xué)運算題庫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EQ EQ DB=25 共用的時間為小時答案為B2.相遇問題相遇問題是人才測評考試中經(jīng)??疾榈囊环N問題,解答人才測評中的相遇問題最關(guān)鍵的方法是一定要認(rèn)真想象題目所述的時空概念,將運動體在題目所述過程中的運動狀態(tài)(即速度、路程、時間關(guān)系)分析清楚,從其相互間的可列方程的等量關(guān)系著手解決。解答相遇問題的注意事項:1.相遇問題的基本公式是:相遇路程=(A速度+B速度)相遇時間2.在通常情況下,相遇問題中的相遇時間是相等的。3.如果題目中某方先出發(fā),注意把他先行的路程去掉,剩下的部分依然是相遇問題。4.環(huán)形路上的相遇問題,兩者若同時同地反向出發(fā),則相遇距離一定為環(huán)形路的全長。若兩者第一次相遇時距中點

2、M米,則兩者在第二次相遇時相距2M米。5.折返跑問題中,兩者從兩地出發(fā),第一次相遇路程為M,以后再相遇,相遇路程均為2M。6.解答相遇問題中的“列車錯車”問題時,計算相遇路程時還要注意算上兩列列車本身的長度。7.在解決相遇個數(shù)問題時,(例如乘坐某公交車從一終點站到另一終點站用N小時,全程遇到相向而來的同路線公交車M量,那么這路公交車就每隔小時發(fā)車一輛)尤其要注意對題意時空情境的想象,解答問題。(1)一般相遇問題【例題1】(2006年北京第20題)紅星小學(xué)組織學(xué)生排隊去郊游,每分鐘步行60米,隊尾的王老師以每分鐘150米的速度趕到排頭,然后立即返回隊尾,共用去10分鐘.求隊伍的長度。A.630米

3、 B.750米 C.900米 D.1500米【例題解析】本題可將王老師與隊伍的關(guān)系視作先為對隊首的追及,后為對隊尾的相遇,設(shè)隊伍長度為xx(150-60)+x(150+60)=10 解得x=630米答案為A【例題2】甲、乙兩輛清潔車,執(zhí)行東、西城間的公路清掃任務(wù)。甲車單獨清掃需10小時,乙車單獨清掃需15小時,兩車同時從東、西城相向開出,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多清掃12千米。問: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A.45 B.50 C.55 D.60【例題解析】甲車與乙車的所用時間比為10:15,則速度比為3:2,這樣相遇時所用時間是相同的則所走過的距離比是3:2,這樣甲比乙多走的應(yīng)該是全程的,12=60千米

4、。故應(yīng)選擇D選項。【例題3】A、B兩城相距60千米,甲、乙兩人都騎自行車從A城同時出發(fā),甲比乙每小時慢4千米,乙到B城當(dāng)即折返,于距B城12千米處與甲相遇,那么甲的速度是( )千米。A8 B10 C12 D15 【例題解析】甲乙兩人在距B處12千米處相遇,則乙比甲多走24千米,甲比乙每小時慢4千米,則說明相遇時已走了244=6小時,甲的速度為(60-12)6=8千米/小時。答案為A【例題4】(2007年國家考試第53題) A、B兩站之間有一條鐵路,甲、乙兩列火車分別停在A站和B站,甲火車4分鐘走的路程等于乙火車5分鐘走的路程,乙火車上午8時整從B站開往A站,開出一段時間后,甲火車從A站出發(fā)開往

5、B站,上午9時整兩列火車相遇。相遇地點離A、B兩站的距離比是15:16,那么,甲火車在( )從A站出發(fā)開往B站。A8時12分B8時15分C8時24分D8時30分【例題解析】甲火車4分鐘走的路程是乙火車5分鐘走的路程,甲、乙的速度比為5:4。相遇時離A、B點的距離比是15:16,則甲、乙開過的路程比是16:15,所用時間比則為3:4,乙用1小時,則有甲用45分,所以甲發(fā)車時間為8點15分答案為B【例題5】(2003年浙江一卷14題)甲、乙、丙三人沿湖邊散步,同時從湖邊一固定點出發(fā),甲按順時針方向行走,乙與丙按逆時針方向行走,甲第一次遇到乙后 1 分鐘遇到丙,再過 分鐘第二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

6、甲的,湖的周長為600米,則丙的速度為( )。 A24米分 B25米分 C 26米分 D27米分【例題解析】甲與乙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用了1.25+3.75=5分鐘,所以甲、乙的速度和為6005=120米/分鐘,乙的速度是甲的2/3,所以甲速度是72米/分鐘。甲、乙相遇用5分鐘,則甲、丙相遇一次用5+1.25=6.25分鐘,甲、丙速度和為6006.25=96米/分鐘,丙的速度為96-72=24米/分鐘答案為A【例題6】從甲地到乙地,客車行駛需8小時,貨車需12小時,如果兩列車同時從甲地開往乙地,客車到達(dá)乙地后立即返回,經(jīng)過( )小時與貨車相遇?A9 B9.5 C9.6 D10【例題解析】客

7、車每小時走全程的,貨車每小時走全程的,相遇時兩輛車加起來走完兩個全程,所用時間為2(+)=9.6小時答案為C【例題7】繞湖的一周是20千米,甲、乙二人從湖邊某一地點同時出發(fā)反向而行,甲以4千米/小時的速度每走一小時后休息5分鐘,乙以6千米/小時的速度每走50分鐘休息10分鐘,則兩人從出發(fā)到第一次相遇用( )小時。A2小時 B2小時10分鐘 C2小時15分鐘 D2小時16分鐘【例題解析】甲相當(dāng)于每1小時5分鐘走4千米,乙相當(dāng)于每1小時走5千米,則兩小時10分鐘后,甲走8千米,乙走10+6/6=11千米。2小時10分鐘之后,甲、乙共走了19千米(這已經(jīng)考慮了他們各自的休息了),還剩1千米,將用1(

8、4+6)=1/10小時,所以相遇時走了2小時16分鐘。答案為D【例題8】樊政和一名老先生爬一座小山,樊政比老先生快。二人同時從山下起點出發(fā),到達(dá)山頂后立刻返回,且下山的速度都各是自身上山速度的1.5倍。樊政和老先生相遇時老先生已出發(fā)40分鐘。老先生到達(dá)山頂時,樊政正好在半山腰。求樊政往返用( )分鐘。A120 B90 C60 D50【例題解析】我編寫本題目的是為了拓展同學(xué)們的思路,使同學(xué)們能夠更熟練深入掌握相遇題型的解決方法。近年來公務(wù)員考試題目難度日益增大的趨勢愈發(fā)明顯,練一練難度較大的題目對大家會有一定幫助的。方法一:設(shè)樊政的速度為,老先生速度為,當(dāng)老先生到達(dá)山頂時有: EQ EQ EQ

9、EQ EQ EQ EQ = EQ EQ +解得:x= EQ y從山底到山頂為米,當(dāng)樊政到達(dá)山頂時,老先生應(yīng)該已走,此時用時為,從樊政向山下走到相遇的用時為除以老先生的速度加樊政的速度,這時樊政的速度為下山速度即,老先生速度為,即,則有+=40,整理得: 10/9=40解得: =36 樊政上山用36分鐘,則下山用時為362/3=24分鐘,共用60分鐘。方法二:當(dāng)老先生到達(dá)山頂時,樊政正好在半山腰,這時樊政應(yīng)該走完了上山的全程和下山的半程,如果樊政下山時用的是上山時的速度,那么樊政這時應(yīng)該走半程的,即下山全程的,也就是老先生上到山頂時,如果樊政一直用上山速度走,則走了倍的距離,樊政與老先生的速度比

10、為。相遇的時候,樊政比老先生多走,如果樊政一直用上山時的速度走,則將走CB+2/3CB=5/3,由于樊政上山速度是老先生的倍,則有,解得:CB,則AB=6CB,40分鐘樊政,則樊政上山用時應(yīng)為分鐘,下山速度是上山的1.5倍,則用時為361.5=24分鐘,共計60分鐘。答案為C-(2)特殊相遇問題【例題1】(09黑龍江6題)甲、乙、丙三輛車的時速分別為80公里、70公里和60公里,甲從A地,乙和丙從B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途中甲遇到乙后15分鐘又遇到丙,那么A、B兩地相距多少公里?( )A650公里 B.525公里 C480公里 D325公里【例題解析】甲與乙相遇后15分鐘又遇到丙,這說明這15分

11、鐘甲和丙走的距離就是乙比丙多走的距離,我們可以求出:(80+60)1/4=35,所以從出發(fā)至甲乙相遇,乙車共超丙車35千米,而乙車每小時比丙車快10千米,所以當(dāng)甲車和乙車相遇時他們共走了3.5小時。所以AB兩地相距為(80+70)3.5525答案為B【例題2】(2010年江西省第49題)甲從A地,乙從B地同時以均勻的速度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離A地6千米,繼續(xù)前進(jìn),到達(dá)對方起點后立即返回,在離B地3千米處第二次相遇,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A.10B.12C.18D.15設(shè)為xKm距A地6Km距B地3KmA B 【例題解析】方法一:如圖所示,設(shè)兩次相遇中間部分的路程為x千米。由題目知,甲乙均是

12、勻速行進(jìn),所以甲乙相同時間內(nèi)行進(jìn)的路程的比值是相同的,第一次相遇時,甲行了6千米,乙行了x+3千米;第二次相遇時,甲行了x+3+3千米,乙行了6+6+x千米,由此可列方程:解得x=6所以AB兩地相距6+6+3=15千米答案為D方法二:如圖,從甲、乙第一次相遇到甲、乙在D點第二次相遇,甲、乙應(yīng)該加起來共走了兩個全程。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過程中,甲走了,乙走了,這樣在此過程中乙就比甲多走公里,也就是說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過程中乙比甲多走6公里,這一過程甲、乙共走了兩個全程,則有甲、乙共走一個全程時乙比甲多走3公里。在第一次相遇時,乙比甲多走3公里,甲走了6公里,則全程為公里【例題3】(

13、2006年國考一卷第39題)A、B兩地以一條公路相連。甲車從A地,乙車從B地以不同的速度沿公路勻速率相向開出。兩車相遇后分別掉頭,并以對方的速率行進(jìn)。甲車返回A地后又一次掉頭以同樣的速率沿公路向 B地開動。最后甲、乙兩車同時達(dá)到 B地。如果最開始時甲車的速率為 X米/秒,則最開始時乙車的速率為( )。 A4X米/秒 B2X米/秒 C0.5X米/秒 D無法判斷【例題解析】很明顯,如果甲、乙相遇各自不掉頭,也不“交換”速率,那么,甲、乙會以同樣的時間同時到達(dá)B地。在此過程中,乙車行使兩倍的AB路程,甲車行使一倍的AB路程,所以,乙車的速率是甲車的2倍。答案為B【例題4】有一人乘火車回家,火車早點一

14、個小時。預(yù)定開車接他的家人還未到?;疖囌镜剿抑挥幸粭l路,他決定先步行回家,路上遇到開車的家人后再乘車。結(jié)果到家一看,比原定計劃(火車準(zhǔn)點)提早20分鐘到家?,F(xiàn)假設(shè)他家人事先不知道火車會早點,按計劃準(zhǔn)時離家,路上汽車勻速,問他從火車站出發(fā)步行( )分鐘才遇到家人?A20 B30 C40 D50【例題解析】提早20分鐘到家,說明汽車比原計劃少開20分鐘,這樣從相遇點到車站,汽車往返的時間應(yīng)為20分鐘,也就是說從相遇點到車站汽車單程的時間是10分鐘,如果火車沒有早點,汽車應(yīng)該途經(jīng)相遇點后再開10分鐘到車站,由此可知,相遇時距火車準(zhǔn)點到達(dá)的時間為10分鐘,此人從距火車正點60分鐘開始步行,所以走了5

15、0分鐘答案為D(3)相遇次數(shù)問題 難點【例題1】在一個400米的圓形跑道上,甲、乙二人從同一地點背向出發(fā)各跑5000米。甲每分鐘240米,乙每分鐘160米。問甲、乙二人相遇( )次?A19 B20 C12 D31【例題解析】這道題可能出錯之處是,有人可能認(rèn)為甲每跑一圈會與乙相遇一次,而實際上乙也在跑,甲、乙加起來每跑一圈相遇一次。甲每分鐘240米,乙每分鐘160米,相加正好是400米,也就是說每分鐘相遇一次,甲跑了(取整),所以相遇19次。答案為A【例題】(2011年國考第68題)甲、乙兩人在長30米的泳池內(nèi)游泳,甲每分鐘游37.5米,乙每分鐘游52.5米,兩人同時分別從泳池的兩端出發(fā),觸壁后

16、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計轉(zhuǎn)向的時間,則從出發(fā)開始計算的1分50秒內(nèi)兩人共相遇了多少次?A.2 B.3 C.4 D.5【例題解析】甲、乙兩人速度和為90米/分鐘,1分50秒內(nèi)兩人可游165米。兩人第一次相遇時,兩人須共游30米,而后每次相遇,兩人須共游60米,(165-30)602,2+1=3次,故兩人共相遇了3次。故應(yīng)選擇B選【例題】甲乙兩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來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跑2米。如果他們同時分別從直路兩端出發(fā),10分鐘內(nèi)共相遇幾次?A16 B17 C20 D45【例題解析】甲、乙第一次相遇時所走過的路程和應(yīng)該是90米,從第一次相遇之后,每次相遇之間,甲、

17、乙走過的路程和就應(yīng)該是2倍的90米了所以第一次相遇,是出發(fā)后的90(3+2)=18秒,在此之后每36秒相遇一次(1060-18)3616(取整)這樣10分鐘之內(nèi),甲、乙共相遇16+1=17次。答案為B【例題】樊政坐某路公共汽車從一個終點站到另一個終點站用了1個小時,途中看到過20輛從對面駛來的同一路公共汽車。問這路公共汽車大約每( )分鐘從終點站發(fā)出一輛車?A3 B4 C5 D6【例題解析】從一個終點站到另一個終點站用1小時,這樣樊政在剛剛出發(fā)后看到的第一輛車應(yīng)該是將近1小時前,另一個終點發(fā)出的車,而樊政在快到另一個終點時看到的最后一輛車,應(yīng)該是在樊政出發(fā)將近1小時后發(fā)車的。這樣,樊政看到第一

18、輛與最后一輛的發(fā)車時間的差應(yīng)該是將近2小時,2小時中發(fā)出20輛車,說明正好每6分鐘發(fā)一輛車。答案為D【例題5】(2007年天津第15題)甲乙兩地有公共汽車,每隔3分鐘就從兩地各發(fā)一輛汽車,30分駛完全程。如果車速均勻,一個人坐上午9點的車從甲地開往乙地,一共遇上多少輛汽車? A15 B18 C19 D20【例題解析】首先我們應(yīng)該明白這樣的道理,在9點的時間,路上肯定已經(jīng)有車了。當(dāng)此人人從甲出發(fā)的時候,乙也有個車剛出發(fā),由于每3分鐘發(fā)一輛車,因此,從乙地出發(fā)的車有出發(fā)0分鐘的(也就是在乙點準(zhǔn)備出發(fā)的車),出發(fā)3分鐘,出發(fā)6分鐘出發(fā)27分鐘,出發(fā)30分鐘(也就是此時已經(jīng)到達(dá)甲點的車)因此,對車上的

19、這個人來說,距他最近的還在路上開著的車距甲點有3分鐘的車程由于車速相同,因此,此人和該車1.5分鐘的相遇同樣的,再過1.5分鐘后又與另一輛車相遇,依此類推,每1.5分鐘與一輛車相遇當(dāng)該人在路上行駛了27分鐘后,已經(jīng)與18輛車相遇并且此時乙地又出發(fā)了一輛車,將會在1.5分鐘之后也就是出發(fā)28.5分鐘的時候相遇,這是最后相遇的一輛車所以總共相遇19輛車答案為C【例題6】甲、乙兩個碼頭分居一條大河的上下游。從甲到乙需10個小時,從乙到甲需20個小時。甲、乙兩個碼頭每半小時會不間斷地同時發(fā)出一條客船。問一條客船從乙到甲沿途會遇到幾條從甲發(fā)出的客船?A39 B40 C59 D60【例題解析】客船從乙出發(fā)

20、時,應(yīng)該正好有一條從甲駛來的船進(jìn)入乙港。這條船應(yīng)該是10小時前從甲出發(fā)的。從乙出發(fā)的這條船,經(jīng)20小時后駛?cè)爰赘?,這時也應(yīng)該正好有一條船離開甲港。從乙出發(fā)的這條船,出港時看到的是10小時前從甲出發(fā)的,而從乙出發(fā)的這條船進(jìn)入甲港時看到的是出發(fā)后20小時從甲出發(fā)的,這樣,這條船將看到30小時,從甲港出發(fā)的船,30小時內(nèi)甲港應(yīng)發(fā)出61條船。由于是每半小時甲、乙兩港同時發(fā)船,所以,有兩條船將是在港內(nèi)與之相遇,這樣在途中共應(yīng)看到59條船。答案為C3.追及問題人才測評中的追及問題是考查考生時空情境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種題型,其難點也往往是在題目所述過程中速度、路程、時間關(guān)系的分析上。解答追及問

21、題的注意事項: 1.在一般追及問題中,追及速度等于兩運動體的速度之差(大速度小速度)。追及問題的基本公式為追及路程=(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時間2.環(huán)形路(如跑道)上的追及問題,兩者若同時同地同向出發(fā),大速度者若要追上小速度者一圈,需要追及的路程一定為環(huán)形路的總長。3.間歇追及問題實際上是一般追及問題的變形,重點在于把握過程中間歇次數(shù)不同所造成的新的路程差。4.“追隊伍,追列車”問題中,很多情況下,追及路程還需加上隊伍和列車本身的長度?!纠}1】(2003年國考A類第14題)姐弟倆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鐘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鐘走60米,姐姐帶的小狗每分鐘跑150米。小狗追

22、上了弟弟又轉(zhuǎn)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轉(zhuǎn)去追弟弟,這樣跑來跑去,直到姐弟相遇小狗才停下來。問小狗共跑了多少米?()。 A.600米 B.800米 C.1200米 D.1600米【例題解析】小狗跑的時間就是姐姐追上弟弟所用的時間。從姐姐出發(fā)到姐姐追上弟弟所用時間為80(60-40)=4分鐘【追及路程=(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時間】,則4分鐘內(nèi)小狗跑的距離為1504=600米。答案選A 設(shè)總長為l,則l/60=(l-80)/40 推出l=240,t=4分鐘【例題2】甲乙兩位同學(xué)在環(huán)形跑道上的同一地點同時開始跑步,如果兩位同學(xué)反向而行,3分鐘后相遇,甲比乙多跑50米,如果兩位同學(xué)同向而行,18分鐘后相遇。

23、請問跑道的長度是多少米?A.200米 B.250米 C.300米 D.400米【例題解析】甲3分鐘比乙多跑50米,則1分鐘比乙多跑米。甲18分鐘追上乙,追及距離為18=300米。在環(huán)形跑道上,追及距離就應(yīng)該正好是跑道一圈的長度。答案為C 【重點提示】環(huán)形路上的追及問題,追及路程一定為環(huán)形路的總路程?!纠}3】(2009江西13題)甲、乙二人同時同地繞400米的循環(huán)環(huán)行跑道同向而行,甲每秒跑8米,乙每秒跑9米,多少秒后甲、乙第3次相遇?A400 B800 C1200 D1600【例題解析】由于乙每秒比甲快1米,所以第一次乙追上甲是在400秒后,也即是乙超過了甲一周,同樣乙第二次追上甲是在800秒

24、后,所以1200秒后甲乙第三次相遇。答案為C【例題4】(2006年北京第19題)左下圖是一個邊長為100米的正三角形,甲自A點、乙自B點同時出發(fā),按順時針方向沿三角形的邊行進(jìn)。甲每分走120米,乙每分走150米,但過每個頂點時,因轉(zhuǎn)彎都要耽誤10秒。問:乙出發(fā)后多長時間在何處追上甲? A3分 B4分 C5分 D6分【例題解析】乙欲追上甲,就要比甲多過一個頂點,這樣就要延誤10秒,這10秒鐘甲將走1201/6=20米,這樣追及距離就成了100+20=120米。120(150-120)=4分鐘,而4分鐘內(nèi),乙共走了600米,也即是轉(zhuǎn)彎了6次,要多費60秒,所以共用時間為5分鐘。答案為C【例題5】(

25、2010年河南省第50題)甲、乙兩地相距100千米,張先騎摩托車從甲出發(fā),1小時后李駕駛汽車從甲出發(fā),兩人同時到達(dá)乙地。摩托車開始速度是50千米/小時,中途減速為40千米/小時。汽車速度是80千米/小時。汽車曾在途中停駛10分鐘,那么張駕駛的摩托車減速時是在他出發(fā)后的多少小時?( ) A.1 B. C. D.2【例題解析】由于汽車在中途停了10分鐘=小時,故汽車到達(dá)乙地時共用時間為+小時,摩托車到達(dá)乙地共用+1小時由于摩托車中途減速,設(shè)摩托車以50千米/小時行駛x小時,則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了+1-x小時??闪蟹匠蹋?0 x+40(+1-x)=100解得x=。故選擇C選項?!纠}6】(2

26、009云南13題)在400米環(huán)形跑道上,A、B兩點最近相距100米(如圖)。甲、乙兩位運動員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fā),按逆時針方向跑步,甲每秒跑9米,乙每秒跑7米,他們每人跑100米都停5秒,那么追上乙需要多少秒?( )A70 B65 C75 D80【例題解析】甲每跑100米休息5秒,所以甲每跑100米共用時間為:+5=16秒;乙每跑100米休息5秒,乙每跑100米共用時間為:+5=19秒。比較分析,結(jié)合選項,考慮出發(fā)后75秒時的情況,甲休息了四次,跑了(7545)9=495米;乙跑了420米。甲比乙多跑了75米,甲沒有追上乙。所以甲追上乙的時間應(yīng)大于75秒,只能選擇D。【例題7】一列火車從甲

27、城開往乙城,每小時行48千米,中午12時到達(dá);每小時行80千米,上午10時到達(dá)。如果要上午11時到達(dá),這列火車行駛速度應(yīng)是每小時多少千米A. 50千米 B.52千米 C.55千米 D. 60千米【例題解析】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可以借鑒追及題的思路,以80千米/小時的速度可以提前兩小時到,換言之,如果有一輛80千米/小時的火車比48千米/小時的火車晚發(fā)車2小時,跑完全程正好追上,追及距離是482=96千米,追及速度是80-48=32千米,追及時間是9632=3小時,全程是380=240千米,11點到達(dá)就需要4小時到達(dá)2404=60千米/小時答案為D【例題8】樊政從家步行去某地,每分鐘步行50米,上午

28、11點到達(dá)。第二天樊政還是同一時間出發(fā),每分鐘步行70米,上午9時到達(dá)。第三天樊政同一時間出發(fā),以每分鐘60米的步行速度去該地,則樊政到達(dá)該地時的時刻為( )A.9點40分 B.9點50分 C.10點整 D.10點10分【例題解析】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可以借鑒追及題的思路,以70米/分鐘即4.2千米/小時的速度可以提前兩小時到,換言之,如果有一個4.2千米/小時的人比3千米/小時的人晚出發(fā)2小時,走完全程正好追上,追及距離是32=6千米,追及速度是4.2-3=1.2千米,追及時間是61.2=5小時,則第一次路程所用時間為5+2=7小時,即出發(fā)時間為凌晨4點,全程是54.2=21千米.樊政第三天時速

29、為3.6千米/小時,所以走完全程所用時間為=,即4點出發(fā)歷時5小時50分種到達(dá),在9點50到達(dá)。答案選B4.速度疊加無論是水流問題還是扶梯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一個共同前提就是將水流、扶梯看作勻速,與運動物體的速度關(guān)系是相加或相減的關(guān)系。(1)水流問題解決水流問題的注意事項一、水流問題中,船速和水流速度恒定勻速。順?biāo)俣?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順?biāo)俣?逆水速度=2水流速度二、在水流問題中,沿水流方向的相遇和追及問題同水流速度無關(guān)。當(dāng)A、B兩船在同一河流相向而行時,(A船順?biāo)?,B船逆水而行)A船順?biāo)俣?B船逆水速度=A船船速+B船船速當(dāng)A、B兩船在同一河流同向行駛時,(A船

30、船速B船船速)兩船距離拉大/縮小速度=A船船速-B船船速三、無動力狀態(tài)下,船(木筏、竹排)的航行速度=水流速度【例題1】(2005年浙江一卷22題)一艘游輪逆流而行,從A地到B地需6天;順流而行,從B地到A地需4天。問若不考慮其他因素,一塊塑料漂浮物從B地漂流到A地需要多少天?A12天 B16天 C18天 D24天【例題解析】設(shè)水的速度為,船的速度為,路程為“整體1”。=4 解得:x=,所以需要24天。=6答案為D 【思路點撥】考生應(yīng)抓住“整體1”思想,利用方程求出水流速度進(jìn)而解答該題。無動力狀態(tài)下,物體的航行速度=水流速度【例題2】(2005年國考一卷第43題)某船第一次順流航行21千米又逆

31、流航行4千米,第二天在同河道中順流航行12千米,逆流航行7千米,結(jié)果兩次所用的時間相等。假設(shè)船本身速度及水流速度保持不變,則順?biāo)倥c逆水船速之比是:A.2.5:1 B.3:1 C.3.5:1 D.4:1【例題解析】設(shè)順?biāo)贋閤,逆水船速為y則有解得x:y=3:1故應(yīng)選擇B選項?!纠}3】(2010年黑龍江省第42題)一船順?biāo)?,速度是每小時6千米,逆流而上每小時4千米。求往返兩地相距24千米的碼頭間平均速度是多少?( ) A5 B4.8 C4.5 D5.5順流速度6千米/小時逆流速度4千米/小時水流方向度兩地相距24千米【例題解析】順流而行時,需行駛24千米6千米/小時=4小時,逆流而行

32、時,需行駛24千米4千米/小時=6小時,共用了10小時,平均速度為24210=4.8公里/小時,所以答案為B選項?!舅悸伏c撥】考生在答題此題時,要注意平均速度并非速度的平均。【例題4】(2010年國考54)某旅游部門規(guī)劃一條從甲景點到乙景點的旅游線路,經(jīng)測試,旅游船從甲到乙順?biāo)畡蛩傩旭傂?小時;從乙返回甲逆水勻速行駛需4小時。假設(shè)水流速度恒定,甲乙之間的距離為y公里,旅游船在凈水中勻速行駛y公里需要x小時,則x滿足的方程為: A. = + B. =+C. -=+ D. -=-【例題解析】選擇 D中所列方程-=-有等量關(guān)系,即順?biāo)俣?靜水速度=靜水速度-逆水速度相當(dāng)于水速=水速,有等量關(guān)系,故

33、應(yīng)選擇D選項。【重點提示】流水問題中,水速=水速是一組重要的等量關(guān)系?!纠}5】甲、乙兩船分別在一條河的A、B兩地同時相向而行。甲順流而下,乙逆流而行。相遇時,甲、乙兩船行了相等的航程。相遇后繼續(xù)前進(jìn),甲到達(dá)B地,乙到達(dá)A地后,都立即按原來路線返航。兩船第二次相遇時,甲船比乙船少行1千米。如果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時間相隔1小時20分,則河水的流速為每小時( )千米。A0.375 B0.5 C1.125 D 1.5【例題解析】此題的關(guān)鍵是第一次相遇時,甲、乙二船行了相等的航程,由于兩船是同時出發(fā),這樣就有V甲+ V水= V乙- V水同時,由于第一次相遇時,甲、乙二船行相等的航程,那么,他們到

34、達(dá)A、B地就應(yīng)該是同時到達(dá)。另外我們還應(yīng)該知道,相遇時間是路程除以速度和。而速度和為甲航行距離乙航行距離兩船同時相向出發(fā)在中點相遇,航行距離一樣,所耗時間一樣。AB乙航行距離甲航行距離AB甲乙同時返航,到相遇時所耗時間仍一樣(V甲+ V水)+(V乙- V水)= V甲+ V乙由此可知,甲、乙船的速度和與水流流速無關(guān)。這樣,我們就可以推導(dǎo)出,從出發(fā)到第一次相遇所用的時間與從第一次相遇,到甲、乙行使到B、A點,以及甲、乙從B、A點駛到第二次相遇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都應(yīng)該是2=小時這樣就有從甲、乙到達(dá)B、A開始,甲、乙分別行駛了(V乙+V水)=(V甲-V水)+1則有:(V乙-V甲)=1-V水又由于V甲+

35、V水=V乙-V水V乙-V甲=2V水所以有:(2V水)=1-V水V水=千米/小時答案為A【重點提示】在水流問題中,沿水流方向的相遇和追及問題,由于同時受到水流的影響,故水流速度可以不計。(2)扶梯問題一、扶梯問題與水流問題類似。當(dāng)人步行方向與扶梯運行方向相同時,人在扶梯上運行的速度=人步行速度+扶梯的運行速度當(dāng)人步行方向與扶梯運行方向相反時,人在扶梯上運行的速度=人步行速度-扶梯的運行速度二、扶梯問題與相遇、追及問題的轉(zhuǎn)化扶梯問題相對于水流問題較復(fù)雜,較難理解,在此給大家推介一種較好理解的方法。由于當(dāng)扶梯運行方向與人行走方向同向時,須將扶梯速度與人行走速度疊加,故我們可以將扶梯看做與人相向而行的

36、運動體,將扶梯問題看做相遇問題。由于當(dāng)扶梯運行方向與人行走方向逆向時,須將扶梯速度與人行走速度相減,故我們可以將扶梯看做與人同向而行的運動體,將扶梯問題看做追及問題?!纠}1】商場內(nèi)有一部向下運行的扶梯,一位顧客從上向下走,共走了20級臺階,以同樣的速度從下向上走,共走了60級臺階,問電梯停住時,能看到多少級臺階?A20級 B30級 C40級 D50級【例題解析】顧客是勻速的,所以顧客走60級用的時間應(yīng)該是走20級用的時間的3倍。設(shè)扶梯靜止時為級,當(dāng)顧客每走20級臺階,扶梯運動y級,則有:x-y=20 x+3y=60 解得:x=30 故應(yīng)選擇B選項。顧客和電梯方向均向下,走20級。顧客和電梯方

37、向相反,走了60級?!纠}2】(2005年國考一卷第47題)商場的自動扶梯以勻速由下往上行駛,兩個孩子嫌扶梯走得太慢,于是在行駛的扶梯上,男孩每秒鐘向上走2個梯級,女孩每2秒鐘向上走3個梯級。結(jié)果男孩用40秒鐘到達(dá),女孩用50秒鐘到達(dá)。則當(dāng)該扶梯靜止時,可看到的扶梯梯級有:A80級B100級C120級D140級【例題解析】設(shè)扶梯的速度是每秒級,扶梯上升與男孩、女孩向上走是速度疊加關(guān)系。40秒內(nèi)男孩走的加上40秒內(nèi)扶梯走的是靜止時扶梯總級數(shù)。50秒內(nèi)女孩走的加上50秒內(nèi)扶梯走的是靜止時扶梯總級數(shù)40(2+x)=50(+x) 解得x=代得:扶梯總級數(shù)為100級答案為B選項【思路點撥】這里再向大家推

38、介一種更好理解的方法,輔助考生解答扶梯問題。由于扶梯與兩個孩子同向而行,速度需疊加在一起。故可將電梯看做甲,與男孩、女孩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題目就可看做,兩孩子在A地,甲在B地,三者同時出發(fā),男孩與甲相遇需要40秒,女孩與甲相遇需要50秒,男孩每秒鐘走2個梯級,女孩每秒鐘走1.5個梯級,設(shè)甲的運動速度為x,則根據(jù)相遇路程相等列出等式方程為:40(2+x)=50(1.5+x)解得x=0.5扶梯梯級共有(0.5+2)40=100級對應(yīng)的,當(dāng)扶梯與人逆向而行時,可看做追及問題求解。5.工程問題工程問題是國家及地方公務(wù)員考試中最常見的題型之一,而且近年來在考試中,此類型題目難度有明顯的加大趨勢。其實,

39、工程問題萬變不離其宗,絕大多數(shù)情況都可以采用所謂“整體1”的方法。解答工程問題時,要熟練掌握相關(guān)技巧,靈活作答。本種題型應(yīng)注意事項:1、工程問題中最常見的解題思路是將總量看作整體“1”。若設(shè)整項工程的工作量為“整體1”,那么,如果一個人用n個單位時間完成,則每單位時間的工作量就是,其它技巧往往是在此基礎(chǔ)上的變化。2、近幾年的真題中,工程問題往往出現(xiàn)“交替工作”的情況。遇到此種情況,考生可將N人的工作效率“打包”相加,看做N人合作N天的效率和,大大簡化了題目的復(fù)雜程度。3、在工程問題中,常常會出現(xiàn)多人完成的整項工程,某人“停頓”N天的情況。遇到此類問題,考生可先對這一“停頓忽略不計”,用幾人合作

40、的工作效率和實際工作時間得到一個超過“整體1”的工作量。這一工作量與“整體1”的差值就是某人單獨在N天的工作量。甲完成某項工作需要40天,乙完成某項工作需要30天,兩人合作,共同完成這一工作,由于乙中途休息了一段時間,這項工作最終20天完成,問乙中途休息了多長時間?設(shè)整項工作為“整體1”,則甲的工作效率為,乙的工作效率為,兩人的效率和為+=。若兩人一直合作,則能完成整項工作的20=,比工作量多出-1=。這多出的就是多算的乙休息時間的工作量,故乙休息了=5天。4、工程問題中,當(dāng)出現(xiàn)“水池蓄、放水”問題時,要尤其注意認(rèn)真審題,以避免與隱含其中的“此消彼長”問題(蓄水的同時漏水、放水的同時注水)相混

41、淆?!纠}1】(2007年河北省第17題)甲、乙兩隊從兩端向中間修一條330米的公路,甲隊每天修15米,修2天后,乙隊也來修,共同修了10天后,兩隊還相距30米,乙隊每天修多少米?A16 B10 C15 D12【例題解析】此題由三個階段構(gòu)成,先是甲獨做的兩天,再是兩人同做的10天,最后是尚未做的30米。要求乙隊的工作效率,須從兩人同做的10天入手。由條件“甲隊每天修15米,修2天”,可知甲單獨工作兩天的工作總量為152,兩隊合作的總工作量為330-30-30=270米。合作效率=合作總量合作時間,即27010=27米/天。乙獨做的效率為27-15=12米/天。故應(yīng)選擇D選項?!舅悸伏c撥】作答此

42、題,應(yīng)先將工作總量分段,即分成甲獨做、兩人合作和尚未做三部分,而后各個擊破,輕松作答?!纠}2】(2007江西省第38題)甲、乙、丙共同編制一標(biāo)書,前三天三人一起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第四天丙沒參加,甲、乙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第五天甲、丙沒參加,乙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從第六天起三人一起工作直到結(jié)束,問這份標(biāo)書的編制一共用了多少天?A13 B14 C15 D16【例題解析】設(shè)整項工程為“整體1”,由“前三天三人一起完成了全部工作量的”可知三人合作的工作效率為3=。又可求三人合作狀態(tài)下的工作總量為1-=,則三人合作的總時間為=14天,再加上第四天和第五天,則完成整項工程共用了14+1+1=16天。故

43、應(yīng)選擇D選項。此題的解題步驟,如下圖所示:經(jīng)整理,將題目所描述狀態(tài)簡化將相同的工作狀態(tài)合并,剩余的工作全部在的工作效率下完成。共還需14天。故共需14+2=16天?!局攸c提示】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工程問題題目中往往存在多人多種工作狀態(tài),考生要注意捋順?biāo)悸?,將與所求相關(guān)的工作狀態(tài)過濾出,將其余工作狀態(tài)的影響刨除,從而簡化題意,順利答題。【例題3】(09吉林省第7題)甲、乙一起工作來完成一項工程,如果甲單獨完成需要30天,乙單獨完成需要24天,現(xiàn)在甲乙一起合作來完成這項工程,但是乙中途被調(diào)走若干天,去做另一項任務(wù),最后完成這項工程用了20天,問乙中途被調(diào)走( )天A.8 B.3 C. 10 D. 1

44、2 【例題解析】設(shè)整項工程為“整體1”,甲每天的工作效率則為。甲、乙合作完成整項工程共用20天,甲全程參與了整項工程,故甲完成了全部工程的。剩余的工程是乙的工作總量,根據(jù)比例關(guān)系可知,乙完成這些工作只需24=8天。故乙中途被調(diào)走了20-8=12天。故應(yīng)選擇D選項?!纠}4】(2010廣州市第6題)一項工程交由甲、乙兩人做,甲、乙兩人一起做需要8天,現(xiàn)在甲乙兩人一起做,途中甲離開了3天,最后完成這項工程用了10天,問甲單獨做需要多少天完成?A.10 B.11 C.12 D.13【例題解析】甲、乙合作10天完成全部工程的過程中,甲在中途離開了3天。則甲、乙實際合作了7天。設(shè)工程總量為“整體1”,由

45、于“若甲、乙全程合作需要8天完成”,可知甲、乙合作的7天中,完成了工作總量的。則乙獨做的10-7=3天中,只完成了工作總量的。易求乙的工作效率為3=,甲的工作效率則為-=。故甲單獨做要12天才能完成。故應(yīng)選擇C選項。【重點提示】解答此類“中途被調(diào)走”類工程問題,可從全程參與工程者或共同工程時間入手,將題目條件簡化,達(dá)到巧解、速解的目的?!纠}5】(2011國考第77題)同時打開游泳池的A,B兩個進(jìn)水管,加滿水需1小時30分鐘,且A管比B管多進(jìn)水180立方米,若單獨打開A管,加滿水需2小時40分鐘,則B管每分鐘進(jìn)水多少立方米?A.6 B.7 C.8 D.9【例題解析】“A、B兩管同時加水需1小時

46、30分鐘(90分鐘)加滿,A管比B管多進(jìn)水180立方米”。根據(jù)比例關(guān)系,可知若B管單獨加水2小時40分鐘(160分鐘),還差320立方米的水沒有加滿。設(shè)B管每分鐘進(jìn)水x立方米可有方程290 x+180=160 x+320,解得x=7。故應(yīng)選擇B選項?!局攸c提示】遇到水管加水(水池放水)問題,切忌盲目作答。一定要認(rèn)真理解題意,很多題目會有隱藏其中的“此消彼長”問題(邊放水邊加水或邊加水邊漏水),要求考生引起足夠重視?!纠}6】(2009年國考第110題)一條隧道,甲用20天的時間可以挖完,乙用10天的時間可以挖完,現(xiàn)在按照甲挖一天,乙再接替甲挖一天,然后甲再接替乙挖一天如此循環(huán),挖完整個隧道需要

47、多少天? A.14 B.16 C.15 D.13【例題解析】將工程總量設(shè)為“整體1”,甲獨做1天能完成工程總量的,乙獨做1天能完成工程總量的。每兩天甲、乙可以完成工程總量的,工作到第12天結(jié)束時,二人共完成了全部工程的(122)=。接下來,第13天的工作需甲做,甲工作一天,完成全部工程的。整個工作還剩余1-=,乙再工作一天,整個工程即可完成,故共需14天完成。故應(yīng)選擇A選項?!纠}7】一項工程,甲隊獨做需要20天完成,乙隊獨做需要40天完成?,F(xiàn)在先由甲隊施工一天,然后由乙隊接替甲隊施工2天,第4天再由甲隊接替乙隊施工一天,然后再由乙隊接替甲隊施工2天如此交替,最后乙隊結(jié)束施工,多少天完成任務(wù)?

48、A25天 B30天 C32天 D36天【例題解析】將工程總量視為“整體1”,甲隊單獨做需20天完成。那么,甲隊每天可完成總工程量的。同理,乙隊獨做需要40天完成,乙隊每天即可完成總量的。先由甲隊施工一天,再由乙隊接替甲隊施工兩天,將這一過程“打包”合并(如下圖),于是在這三天中甲、乙兩隊將完成總工程的,完成整項工程共要30天。故應(yīng)選擇B選項。【重點提示】例題6和例題7中出現(xiàn)的工程問題屬于“交替工作”的工程問題。解答此類問題需要采用“打包”的思想,將N個人的工作效率相加,求出N天能完成的工作量,將N天工作量看做一個整體,即可輕松解題?!纠}8】一項工程,現(xiàn)有甲、乙、丙、丁、戊五人。甲、戊同時做需

49、8小時做完。乙、丙同做需10小時完成。乙、丁同做需15小時完成。丙、丁同時做需12小時完成。問五個人同時做,需幾個小時做完?A3B8C6D4【例題解析】工程問題正確做對不難。但是,大家知道,公務(wù)員考試是非常講求作題速度的考試。所以就要求我們深入掌握題型內(nèi)在脈絡(luò),能夠迅速準(zhǔn)確作答出正確答案。本題是我曾經(jīng)編寫的一道題目,旨在能夠幫助大家深入理解。我們發(fā)現(xiàn)在題目中乙、丙、丁的情況都分別出現(xiàn)了兩次,即乙、丙合作需10小時,乙、丁合作需15小時,丙、丁合作需12小時,設(shè)整項工程為“整體1”乙、丙合作一小時可作總體的乙、丁合作一小時可作總體的丙、丁合作一小時可作總體的三者相加就是乙、丙、丁三人合作,兩小時

50、所完成的工作量那么,乙、丙、丁三人合作一小時就能完成總體的,而甲、乙兩人合作1小時也能完成整體的,五人合作1小時完成的量應(yīng)該是。故應(yīng)選擇D選項?!纠}9】(2011國考第67題)甲、乙、丙三個工程隊的效率比為6:5:4,現(xiàn)將A、B兩項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給這三個工程隊,甲隊負(fù)責(zé)A工程,乙隊負(fù)責(zé)B工程,丙隊參與A工程若干天后轉(zhuǎn)而參與B工程。兩項工程同時開工,耗時16天同時結(jié)束,問丙隊在A工程中參與施工多少天?A.6 B.7 C.8 D.9【例題解析】由于“甲、乙、丙三個工程隊的效率比為6:5:4”,我們索性設(shè)三個工程隊的工作效率分別為6、5、4。設(shè)丙隊在A工程中參與了x天,則其在B工程中參與了16

51、-x天。根據(jù)A、B工程量相等可列等式:616+4x=516+4(16-x)解得x=6故應(yīng)選擇A選項。【例題10】樊政、朱雪麟、何維三個人一起校對一套公務(wù)員考試參考叢書,樊政單獨校對需要20工作日,朱雪麟單獨校對需要30工作日,何維單獨校對需要40工作日?,F(xiàn)在由樊政、朱雪麟、何維三人同時校對,在校對期間,朱雪麟停頓了整數(shù)工作日,而樊政和何維一直校對至完成,最后也用了整數(shù)工作日完成。那么朱雪麟停頓了多少工作日。A.8工作日 B.9工作日 C.10工作日 D.11工作日【例題解析】近年來的公務(wù)員考試數(shù)量關(guān)系部分的趨勢難度再日趨加大。所以我選擇了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編入了本書。同時,適當(dāng)作一些難度較大

52、的題目,對于大家深入掌握理解題型也會有一定幫助。我編寫的這道題目有多種解法,以下是最為簡便的解法,供大家參考。設(shè)共用了m工作日,其中朱雪麟停頓了n工作日,m、n為整數(shù),且nm。樊政、朱雪麟、何維三個人一起校對,每工作日進(jìn)程為整體的+=m n = 1 m = (30+n)= (30+n)所以的取值只能是9。=12。答案為B。 【重點提示】對于多人合作工程問題中的停頓工作問題,我們可以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解題??梢韵燃僭O(shè)全部工程都是多人合作完成的,用多人合作的總效率實際的工作時間得到的工作總量一定大于“整體1”,超出部分一定是停頓人的工作效率停頓時間。6.比例問題解決比例問題的核心思想是“份數(shù)思想

53、”,即根據(jù)題目中各數(shù)量間的比例關(guān)系,設(shè)定各個量的份數(shù),將復(fù)雜的比例問題簡單化。解決比例問題的核心思想:“份數(shù)”思想“份數(shù)”思想與我們解題時經(jīng)常使用的“單位1”思想類似。“單位1”思想是將總量視為整體1,而“份數(shù)”思想是將總量視為既定份,視作多少份依據(jù)具體題目而定。所設(shè)份數(shù)的基本原則就是便于計算。在具體應(yīng)用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未知量設(shè)為既定份,亦可以把已知量設(shè)為既定份。往往在無法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的具體比例關(guān)系的時候,將已知量也設(shè)為既定份,通過份數(shù)尋找比例關(guān)系,在計算的時候轉(zhuǎn)換即可。比例問題往往涉及到份數(shù)計算,因此面對一些計算量大,通分、約分不方便的題目時,靈活使用“份數(shù)”思想,能極大程度的簡化比

54、例計算的復(fù)雜程度,節(jié)省大量寶貴時間?!胺輸?shù)”思想的應(yīng)用極其廣泛,不僅在比例問題當(dāng)中,在任何類型的題目當(dāng)中,只要涉及了比例關(guān)系都可以應(yīng)用。在本節(jié),我們將通過具體例題來講解“份數(shù)”思想的應(yīng)用。希望大家靈活掌握,反復(fù)練習(xí)。例如:一個袋子里裝有紅球與白球,紅球與白球的數(shù)量之比是19:13。放入若干只紅球后,紅球與白球數(shù)量之比變?yōu)?:3;再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紅球與白球數(shù)量之比變?yōu)?3:11。已知放入的紅球比白球少80只。那么原來袋子里共有( )只球。A.390 B.570 C.960 D.1040題目當(dāng)中給出“袋子里紅球與白球的數(shù)量之比是19:13。放入若干只紅球后,紅球與白球數(shù)量之比變?yōu)?:3”。這說

55、明,在這個過程當(dāng)中,白球的數(shù)量沒有變化。既然白球可以在兩次中分別與紅球構(gòu)成5:3;19:13的比例關(guān)系,說明白球的數(shù)量肯定可以被39整除。根據(jù)這一點,我們設(shè)原有白球39份。那么,根據(jù)題目當(dāng)中給出的比例關(guān)系,初始應(yīng)該有紅球57份,白球39份。放入一些紅球后,白球不變。應(yīng)該有紅球65份,白球39份。又放入一些白球后,紅球不變。應(yīng)該有紅球65份,白球55份。那么,在這一過程中新放入紅球8份,白球16份,白球比紅球多8份。題中給出白球比紅球多80個,那么,一份球為10個。原有球57+39=96份,每份10個,則原有球960個。這樣一來,計算量大大降低,幾秒鐘即可解得答案。解決比例問題時,除要掌握份數(shù)的

56、思想外,還應(yīng)注意比例關(guān)系間的傳導(dǎo)性,將各比例關(guān)系建立起聯(lián)系,找到統(tǒng)一“參照物”,進(jìn)行比例關(guān)系的轉(zhuǎn)化?!纠}1】(2006年北京考試,第15題)水結(jié)成冰后體積增大1/10,問:冰化成水后體積減少幾分之幾?A、1/11 B、41 C、1/9 D、1/8【例題解析】典型“份數(shù)”思想。假設(shè)固定量的水,體積為10份,那么結(jié)冰后體積變?yōu)?1份。因此,這11份體積的冰化成水后,體積變?yōu)?0份,減少1份,體積減少1/11。A為正確答案。【例題2】(2008國家考試,第52題)5年前甲的年齡是乙的三倍,10年前甲的年齡是丙的一半,若用y表示丙當(dāng)前的年齡,下列哪一項能表示乙的當(dāng)前年齡?( )A5 B.10 C.

57、D.3y5【例題解析】這是比例題當(dāng)中比較簡單的一道,按照題目當(dāng)中給出的比例描述直接求解即可。已知當(dāng)前丙的年齡是y,那么10年前丙的年齡為y-10。10年前甲的年齡為,5年前甲的年齡為+5,那么5年前乙的年齡為(+5)3,則當(dāng)前乙的年齡為(+5)3+5=5A選項為正確答案?!纠}3】原有男、女同學(xué)325人,新學(xué)年男生增加25人;女生減少5%,總?cè)藬?shù)增加16人,那么現(xiàn)有男同學(xué)( )人。A、145 B、160 C、161 D、175【例題解析】本題比較簡單,大家應(yīng)該在30秒內(nèi)將此題準(zhǔn)確解答。男生增加25人,總?cè)藬?shù)增加16人,則女生減少9人, 9=180,女生原有180人,則男生原有325-180=1

58、45,145+25=160人答案為B【例題4】(2009國考114)某公司甲乙兩個營業(yè)部共有50人,其中32人為男性,已知甲營業(yè)部的男女比例為53,乙營業(yè)部的男女比例為21,問甲營業(yè)部有多少名女職員? A.18 B.16 C.12 D.9【例題解析】設(shè)甲營業(yè)部有5x名男職員,3x名女職員,乙營業(yè)部有32-5x名男員工,名女職員則:有方程5x+3x+(32-5x)+ =50解得x=12故應(yīng)選擇C選項?!纠}5】(2006年國考一卷第40題)有甲、乙兩個項目組。乙組任務(wù)臨時加重時,從甲組抽調(diào)了甲組四分之一的組員。此后甲組任務(wù)也有所加重,于是又從乙組調(diào)回了重組后乙組人數(shù)的十分之一。此時甲組與乙組人數(shù)

59、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 )。A甲組原有16人,乙組原有11人 B甲、乙兩組原組員人數(shù)之比為16:11C甲組原有11人,乙組原有16人D甲、乙兩組原組員人數(shù)之比為11:16【例題解析】方法一:答案選項驗算法答案A、C顯然排除,因為A組11人,不可能抽調(diào);從A組16人中調(diào)4人至B組,B組則有15人,不能被10整除答案,不可能抽調(diào)1/10;D也顯然不對,依題意,顯然A組比B組人多,所以只有選擇B。方法二:設(shè)A組x人,B組y人x-+ (y+)=(y+)整理得: =答案為B【例題6】(2003年國考A類,第11題)一種揮發(fā)性藥水,原來有一整瓶,第二天揮發(fā)后變?yōu)樵瓉淼?/2;第三天變?yōu)榈诙斓?/3;第

60、四天變?yōu)榈谌斓?/4,請問第幾天時藥水還剩下1/30瓶? ( )A. 5天 B. 12天 C. 30天 D. 100天【例題解析】實際上,第三天變?yōu)樵械?,第四天變?yōu)樵械?,,因此,第30天變?yōu)樵械腃選項為正確答案【例題7】樊政老師的暑期公務(wù)員備考輔導(dǎo)班有三個班共220人。其中甲班人數(shù)的2/3與乙班人數(shù)的4/5和丙班的2/3共有156人,問乙班有多少人?( )A70人B72人C75人D78人【例題解析】方法一:設(shè)甲、丙班共有人,乙班有人則 x+y=220 x+y=156 解得:y=70 答案為A計算量較大,應(yīng)采用“份數(shù)”思想。方法二:這里我們要采用的“份數(shù)”思想,不是設(shè)既定份,而是按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