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中職PPT課件_第1頁
生理學中職PPT課件_第2頁
生理學中職PPT課件_第3頁
生理學中職PPT課件_第4頁
生理學中職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章 目 錄1肺通氣肺通氣(tng q) 2氣體氣體(qt)的交換和運輸的交換和運輸3呼吸呼吸(hx)運動的調節(jié)運動的調節(jié)第1頁/共47頁第一頁,共47頁。重點重點(zhngdin)與難點與難點重點重點(zhngdin)v肺通氣肺通氣(tng q)(tng q)的動力的動力v胸膜腔負壓形成的原理和生理意義胸膜腔負壓形成的原理和生理意義v肺內壓的周期性變化肺內壓的周期性變化v血液中血液中POPO2 2、PCOPCO2 2和和H H+ +變化對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變化對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難點難點v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來源、作用和生理意義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來源、作用和生理意義v胸膜腔負壓形成的原理和生理意義胸膜

2、腔負壓形成的原理和生理意義v血液中血液中POPO2 2、PCOPCO2 2和和H H+ +變化對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變化對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第2頁/共47頁第二頁,共47頁。v呼吸的生理意義呼吸的生理意義 維持維持(wich)機體內環(huán)境機體內環(huán)境O2和和CO2含量的相對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保證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穩(wěn)定,保證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v呼吸的概念呼吸的概念 機體機體(jt)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過程。過程。v呼吸由三個連續(xù)的環(huán)節(jié)呼吸由三個連續(xù)的環(huán)節(jié)(hunji)(hunji)組成組成1.1.外呼吸:包括肺通氣和肺換氣外呼吸:包括肺通氣和肺換氣2.2.氣體在血液中的

3、運輸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3.3.內呼吸又稱組織換氣內呼吸又稱組織換氣第3頁/共47頁第三頁,共47頁。呼吸呼吸(hx)全過全過程:程:第4頁/共47頁第四頁,共47頁。第一節(jié) 肺通氣(tng q)v肺通氣肺通氣(tng q):氣體經呼吸道進出肺的過:氣體經呼吸道進出肺的過一、肺通氣一、肺通氣(tng q)的原理的原理取決于兩個因素: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推動氣體流動的動力;一是推動氣體流動的動力;二是阻止其流動的阻力,二是阻止其流動的阻力,前者必須克服后者才能實現肺通氣。前者必須克服后者才能實現肺通氣。第5頁/共47頁第五頁,共47頁。 (一)肺通氣(一)肺通氣(tng q)的動力的動力直接直接(

4、zhji)(zhji)動力動力肺內壓與大氣壓之差肺內壓與大氣壓之差肺內壓肺內壓大氣壓大氣壓肺內壓肺內壓大氣壓大氣壓肺的擴張肺的擴張(kuzhng)(kuzhng)和縮小和縮小胸廓的擴大和縮小胸廓的擴大和縮小胸膜腔負壓的耦聯(lián)胸膜腔負壓的耦聯(lián)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原動力原動力呼氣呼氣吸氣吸氣呼吸運動呼吸運動第6頁/共47頁第六頁,共47頁。1.1.呼吸運動呼吸運動; ;呼吸肌節(jié)律性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的擴大和縮小。呼吸肌節(jié)律性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的擴大和縮小。包括吸氣包括吸氣(x q)(x q)運動和呼氣運動。運動和呼氣運動。呼吸肌呼吸肌吸氣吸氣(x q)肌肌 肋間外肌和膈肌肋間外肌

5、和膈肌呼氣呼氣(h q)肌肌 肋間內肌腹肌肋間內肌腹肌第7頁/共47頁第七頁,共47頁。(1 1)平靜)平靜(pngjng)(pngjng)呼吸和用力呼吸呼吸和用力呼吸v安靜狀態(tài)安靜狀態(tài)(zhungti)(zhungti)下的呼吸運動稱為平靜呼吸。下的呼吸運動稱為平靜呼吸。v頻率為每分鐘頻率為每分鐘12181218次。次。平靜平靜(pngjng)呼吸呼吸吸氣運動吸氣運動 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 主動過程主動過程呼氣運動呼氣運動 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 被動過程被動過程v人在勞動或劇烈運動時,呼吸運動加深加快,稱為用人在勞動或劇烈運動時,呼吸運動加深加快,稱為用力呼吸

6、或深呼吸。力呼吸或深呼吸。用力呼吸用力呼吸吸氣運動吸氣運動 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外,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外, 輔助吸氣肌收縮才能完成輔助吸氣肌收縮才能完成 呼氣運動呼氣運動 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外,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外, 呼氣肌收縮才能完成呼氣肌收縮才能完成 都為主動過程都為主動過程第8頁/共47頁第八頁,共47頁。(2 2)胸式呼吸)胸式呼吸(hx)(hx)和腹式呼吸和腹式呼吸(hx)(hx)胸式呼吸:以肋間外肌舒縮為主,導致胸壁起伏胸式呼吸:以肋間外肌舒縮為主,導致胸壁起伏(qf)(qf)明顯的明顯的 呼吸運動方式呼吸運動方式腹式呼吸腹式呼吸(hx)(hx):以膈肌舒縮為主,導致腹壁起伏明顯的:

7、以膈肌舒縮為主,導致腹壁起伏明顯的呼吸呼吸(hx)(hx)運動方式運動方式混合式呼吸:正常成人均為混合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正常成人均為混合式呼吸第9頁/共47頁第九頁,共47頁。v人工呼吸人工呼吸(rngnghx)(rngnghx)的原理:人為的方法造成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的壓力差的原理:人為的方法造成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的壓力差v來維持肺通氣。來維持肺通氣。第10頁/共47頁第十頁,共47頁。2.2.胸膜胸膜(xingm)(xingm)腔和胸膜腔和胸膜(xingm)(xingm)腔內壓腔內壓v胸膜腔胸膜腔: :胸膜的臟層和壁層在肺門處相互延續(xù)形成的胸膜的臟層和壁層在肺門處相互延續(xù)形成的密閉的、潛在

8、的腔隙。密閉的、潛在的腔隙。v特點特點(tdin)(tdin):密閉、無氣體,但有少量漿液。:密閉、無氣體,但有少量漿液。v胸膜腔內壓胸膜腔內壓: :胸膜腔內的壓力。通過測量發(fā)現,胸膜腔內的壓力。通過測量發(fā)現,在平靜呼吸在平靜呼吸(hx)(hx)過程中,始終低于大氣壓,過程中,始終低于大氣壓,稱為負壓。并隨呼吸稱為負壓。并隨呼吸(hx)(hx)過程發(fā)生周期性變過程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平靜吸氣末為化。平靜吸氣末為-10-10-5mmHg,-5mmHg,平靜呼氣末為平靜呼氣末為-5-53mmHg.3mmHg.第11頁/共47頁第十一頁,共47頁。(1 1)胸膜腔負壓形成原因)胸膜腔負壓形成原因(yun

9、yn)(yunyn):與作用于胸膜腔:與作用于胸膜腔上的兩種力有關上的兩種力有關 :一是肺內壓:一是肺內壓; ;二是肺回縮力。二是肺回縮力。胸膜腔內壓胸膜腔內壓= =肺內壓肺內壓- -肺回縮力肺回縮力= =大氣壓大氣壓肺回縮力肺回縮力=肺回縮力肺回縮力(吸氣(吸氣(x q)(x q)末和呼氣末肺內壓等于大氣壓,以大氣壓為零。)末和呼氣末肺內壓等于大氣壓,以大氣壓為零。)(2 2)胸膜腔負壓的生理)胸膜腔負壓的生理(shngl)(shngl)意義:意義:維持肺擴張狀態(tài),有利于肺通氣。維持肺擴張狀態(tài),有利于肺通氣。降低中心靜脈壓,促進靜脈血和淋降低中心靜脈壓,促進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巴液回流. .氣

10、胸氣胸第12頁/共47頁第十二頁,共47頁。3.3.肺內壓:呼吸運動肺內壓:呼吸運動(yndng)(yndng)過程中肺內壓的周期性變化過程中肺內壓的周期性變化吸氣初:肺內壓吸氣初:肺內壓 大氣壓大氣壓氣體氣體(qt)(qt)出肺出肺呼氣末呼氣末: : 肺內壓肺內壓= =大氣壓大氣壓第13頁/共47頁第十三頁,共47頁。(二)肺通氣(二)肺通氣(tng q)(tng q)的阻力的阻力非彈性非彈性(tnxng)(tnxng)阻力阻力 占占30%30%彈性彈性(tnxng)(tnxng)阻力阻力 占占70%70%1.1.彈性阻力:彈性阻力:彈性物體在外力作用下變形時所產生的對抗變形的力彈性物體在外

11、力作用下變形時所產生的對抗變形的力稱為彈性阻力。肺通氣的彈性阻力來自胸廓和肺,一般情況下主要稱為彈性阻力。肺通氣的彈性阻力來自胸廓和肺,一般情況下主要來自于肺。來自于肺。v肺的彈性阻力(肺回縮力)產生原因:肺的彈性阻力(肺回縮力)產生原因:肺泡表面張力肺泡表面張力 占占2/32/3肺組織彈性纖維產生的彈性回縮力肺組織彈性纖維產生的彈性回縮力 1/3 1/3第14頁/共47頁第十四頁,共47頁。(1)(1)肺泡肺泡(fipo)(fipo)表面張力:表面張力:v在肺泡內壁覆蓋有一薄層液體,由于液體分子間的吸引力,在肺泡內壁覆蓋有一薄層液體,由于液體分子間的吸引力,使液體表面積有盡量縮小的傾向使液體

12、表面積有盡量縮小的傾向(qngxing)(qngxing),從而產生表面張,從而產生表面張力。力。v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肺泡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肺泡型細胞可合成和釋放一種脂蛋白混合型細胞可合成和釋放一種脂蛋白混合物,分布在肺泡壁液體分子層表面,物,分布在肺泡壁液體分子層表面,v作用作用(zuyng)(zuyng):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避免肺毛細血管中液體滲入肺間質和肺泡,防止肺水避免肺毛細血管中液體滲入肺間質和肺泡,防止肺水腫的發(fā)生腫的發(fā)生生理意義生理意義減小了肺的彈性阻力,使肺容易擴張,保證肺通減小了肺的彈性阻力,使肺容易擴張,保證肺通氣的順利進行。氣的順利進行。第15頁/

13、共47頁第十五頁,共47頁。(2)(2)肺的彈性肺的彈性(tnxng)(tnxng)回縮力回縮力 v肺組織含彈性纖維,肺擴張時彈性纖維會產生肺組織含彈性纖維,肺擴張時彈性纖維會產生(chnshng)(chnshng)回回縮力。在一定范圍內,肺被擴張得越大,彈性回縮力越大,肺縮力。在一定范圍內,肺被擴張得越大,彈性回縮力越大,肺彈性阻力也越大。反之,就越小。彈性阻力也越大。反之,就越小。v肺和胸廓彈性阻力的大小通常肺和胸廓彈性阻力的大小通常(tngchng)(tngchng)用順應性來表示,順應性與彈用順應性來表示,順應性與彈v性阻力成反比關系。性阻力成反比關系。2.2.非彈性阻力非彈性阻力:主

14、要指氣道阻力。其大小與呼吸道口徑、氣流速度和氣主要指氣道阻力。其大小與呼吸道口徑、氣流速度和氣流形式有關,但主要取決于呼吸道的口徑。它與呼吸道半徑的流形式有關,但主要取決于呼吸道的口徑。它與呼吸道半徑的4 4次方成反次方成反比。比。第16頁/共47頁第十六頁,共47頁。二、肺容量二、肺容量(rngling)(rngling)和肺通氣量和肺通氣量(一)肺容量(一)肺容量(rngling)(rngling)1.1.潮氣量潮氣量(qling)(qling)(TV)TV):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稱為潮氣量: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稱為潮氣量(qling)(qling)。平靜呼吸時正常

15、成人的潮氣量平靜呼吸時正常成人的潮氣量(qling)(qling)為為400400600ml600ml,平均,平均500ml500ml。2.2.補吸氣量補吸氣量(qling)(IRV)(qling)(IRV):平靜吸氣末,再盡力吸氣所增加的氣量:平靜吸氣末,再盡力吸氣所增加的氣量(qling)(qling),稱補吸,稱補吸氣量氣量(qling)(qling)。正常成人為。正常成人為1.51.52.0L2.0L。3.3.補呼氣量補呼氣量(qling)(ERV)(qling)(ERV):平靜呼氣末,再盡力呼氣所增加的氣量:平靜呼氣末,再盡力呼氣所增加的氣量(qling)(qling),稱補呼,稱補

16、呼氣量氣量(qling)(qling)。正常成人為。正常成人為0.90.91.2L1.2L。4.4.殘氣量殘氣量(qling)(RV)(qling)(RV)和功能殘氣量和功能殘氣量(qling)(qling):最大呼氣末肺內殘余的氣體量,稱為:最大呼氣末肺內殘余的氣體量,稱為殘氣量殘氣量(qling)(qling)。正常成人為。正常成人為1.01.01.5L1.5L。平靜呼氣末肺內存留的氣體量,稱為功能。平靜呼氣末肺內存留的氣體量,稱為功能殘氣量殘氣量(qling)(qling)。5.5.肺活量:最大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成為肺活量。肺活量:最大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

17、氣體量成為肺活量。第17頁/共47頁第十七頁,共47頁。6.6.肺總量:肺所能能容納的最大氣體量,稱為肺總量。肺總量:肺所能能容納的最大氣體量,稱為肺總量。正常值:成年男性約為正常值:成年男性約為3.5L3.5L,女性約為,女性約為2.5L2.5L。臨床意義:反映了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臨床意義:反映了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nngl)(nngl),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評,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評價肺通氣功能的指標。價肺通氣功能的指標。第18頁/共47頁第十八頁,共47頁。v用力呼氣量又稱時間用力呼氣量又稱時間(shjin)(shjin)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氣后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力盡快呼氣,在

18、一定時間再盡力盡快呼氣,在一定時間(shjin)(shjin)內所能呼出的氣體量占內所能呼出的氣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數。肺活量的百分數。v正常值:正常人第正常值:正常人第1 1、2 2、3 3秒末分別呼出秒末分別呼出83%83%、96%96%、99%99%。其中。其中第第1 1秒末的用力呼氣量意義最大,低于秒末的用力呼氣量意義最大,低于60%60%為不正常。為不正常。v臨床意義:肺彈性降低或阻塞性肺疾患,用力呼氣量可顯著降臨床意義:肺彈性降低或阻塞性肺疾患,用力呼氣量可顯著降低。用力呼氣量是評價肺通氣功能的較好指標。低。用力呼氣量是評價肺通氣功能的較好指標。第19頁/共47頁第十九頁,共47頁。

19、肺容量肺容量(rngling)第20頁/共47頁第二十頁,共47頁。 (二)肺通氣(二)肺通氣(tng q)(tng q)量量1.1.每分通氣量: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體每分通氣量: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體(qt)(qt)總量,稱為總量,稱為每分通氣量。等于潮氣量乘以呼吸頻率。每分通氣量。等于潮氣量乘以呼吸頻率。正常值:平靜呼吸時約為正常值:平靜呼吸時約為6.06.09.0L9.0L。最大通氣量一般可達最大通氣量一般可達150L150L第21頁/共47頁第二十一頁,共47頁。2.2.無效腔和肺泡通氣量:每次吸入的氣體,一部分將留在鼻腔至無效腔和肺泡通氣量:每次吸入的氣體,一部分將留在鼻腔至終末細支

20、氣管之間的呼吸道內,這部分氣體不能與血液之間進行終末細支氣管之間的呼吸道內,這部分氣體不能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故將這部分呼吸道的容積稱為氣體交換,故將這部分呼吸道的容積稱為(chn wi)(chn wi)無效腔,正無效腔,正常成人約為常成人約為150ml150ml。真正有效的氣體交換量應以肺泡通氣量為準。真正有效的氣體交換量應以肺泡通氣量為準。第22頁/共47頁第二十二頁,共47頁。不同不同(b tn)呼吸頻率、潮氣量時的肺通氣量及肺泡通氣量呼吸頻率、潮氣量時的肺通氣量及肺泡通氣量深慢呼吸深慢呼吸(hx)(hx)比淺快呼吸比淺快呼吸(hx)(hx)的氣體交換效的氣體交換效率高。率高。 v

21、肺泡肺泡(fipo)(fipo)通氣量是指每分鐘吸入肺泡通氣量是指每分鐘吸入肺泡(fipo)(fipo)的新鮮空氣量。其計的新鮮空氣量。其計算公式為:肺泡算公式為:肺泡(fipo)(fipo)通氣量(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通氣量(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第23頁/共47頁第二十三頁,共47頁。第二節(jié) 氣體的交換(jiohun)和運輸一、氣體一、氣體(qt)(qt)的交換的交換v肺換氣:肺泡與肺毛細血管血液之間進行的氣體肺換氣:肺泡與肺毛細血管血液之間進行的氣體(qt)(qt)交交換換v組織換氣: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組織換氣: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一)氣體交換的動力

22、(一)氣體交換的動力氣體分壓差氣體分壓差第24頁/共47頁第二十四頁,共47頁。安靜安靜(njng)(njng)時肺泡、血液和組織內時肺泡、血液和組織內O2O2和和CO2CO2的分壓的分壓(mmHg)(mmHg)氣體總是由分壓高處氣體總是由分壓高處(o ch)(o ch)向分壓低處向分壓低處擴散擴散(二)氣體(二)氣體(qt)(qt)交換的過程交換的過程1.1.肺換氣過程肺換氣過程呼吸膜:呼吸膜: 由六層組成,約由六層組成,約0.2 1.0m 面積:約面積:約7070,安靜狀態(tài)下,用于氣體擴散,安靜狀態(tài)下,用于氣體擴散的呼吸膜面積約的呼吸膜面積約4040第25頁/共47頁第二十五頁,共47頁。

23、O O2 2COCO2 2v在分壓差作用下在分壓差作用下,O2,O2由肺泡由肺泡(fipo)(fipo)血液擴散,血液擴散,CO2CO2則由血液則由血液肺泡肺泡(fipo)(fipo)擴散擴散使血中使血中Po2Po2升高,升高,Pco2Pco2降低降低靜脈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血變成了動脈血。第26頁/共47頁第二十六頁,共47頁。v在分壓差作用下在分壓差作用下O2O2由動脈血由動脈血組織擴散,組織擴散,CO2CO2則由組織則由組織血液血液(xuy)(xuy)擴散擴散使血液使血液(xuy)(xuy)中中Po2Po2降低,降低,Pco2Pco2升高升高動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脈血變成了靜脈血。2.2

24、.組織組織(zzh)(zzh)換氣過程換氣過程 第27頁/共47頁第二十七頁,共47頁。(三)影響肺換氣(三)影響肺換氣(hun q)(hun q)的因素的因素1.1.氣體擴散速率氣體擴散速率(sl)(sl):受氣體分壓差、氣體分子量和溶解度等因素:受氣體分壓差、氣體分子量和溶解度等因素影響。與氣體分壓差和氣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與氣體分子量影響。與氣體分壓差和氣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與氣體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將的平方根成反比。將O2O2與與CO2CO2的各項參數代入計算,的各項參數代入計算,CO2CO2的擴散速率的擴散速率(sl)(sl)約為約為O2O2的的2 2倍。倍。因此臨床上

25、肺部疾患,氣體交換障礙時,一般首先表現因此臨床上肺部疾患,氣體交換障礙時,一般首先表現(bioxin)(bioxin)為缺氧。為缺氧。2.2.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積: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積:病理情況下如肺炎、肺水腫和肺纖維化時病理情況下如肺炎、肺水腫和肺纖維化時呼吸膜呼吸膜的厚度的厚度氣體交換速率氣體交換速率肺換氣效率肺換氣效率;肺不張、肺氣腫時;肺不張、肺氣腫時均使呼吸均使呼吸膜擴散面積膜擴散面積導致氣體交換導致氣體交換肺換氣效率肺換氣效率。第28頁/共47頁第二十八頁,共47頁。 3. 3.通氣通氣/ /血流比值:指肺泡血流比值:指肺泡(fipo)(fipo)通氣量與每分鐘肺血流量的比值。通氣量與

26、每分鐘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為正常值為0.840.84。此時通氣量與血流量配比最適合,肺換氣效率最高。比。此時通氣量與血流量配比最適合,肺換氣效率最高。比值增大或減小均可使肺換氣效率降低。值增大或減小均可使肺換氣效率降低。二、氣體在血液二、氣體在血液(xuy)(xuy)中的運輸中的運輸v兩種形式:物理溶解、化學兩種形式:物理溶解、化學(huxu)結合(為主)結合(為主)(一)氧的運輸(一)氧的運輸1.1.物理溶解:僅占血液運輸物理溶解:僅占血液運輸O O2 2總量的總量的1.5%1.5%。2.2.化學結合:指化學結合:指O O2 2與與HbHb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H

27、bOHbO2 2)。是)。是O O2 2在血液中在血液中運輸的主要形式,占血液運輸運輸的主要形式,占血液運輸O O2 2總量的總量的98.5%98.5%。第29頁/共47頁第二十九頁,共47頁。 Hb + O2 HbO2POPO2 2高的肺部高的肺部PO2PO2低的組織低的組織(zzh)(zzh)(1 1)O2O2與與HbHb結合的特征:結合的特征:迅速、可逆、不需要酶催化,決定迅速、可逆、不需要酶催化,決定(judng)(judng)反應方向的因素是反應方向的因素是Po2Po2。該反應是氧合而不是氧化。該反應是氧合而不是氧化。100ml100ml血液中血液中HbHb所能結合的最大所能結合的最

28、大O2O2量稱為量稱為HbHb氧容量。而氧容量。而100ml100ml血液中血液中HbHb實際結實際結合的合的O2O2量稱為量稱為HbHb氧含量。氧含量。HbHb氧含量占氧含量占HbHb氧容量的百分比稱為氧容量的百分比稱為HbHb氧飽和度。氧飽和度。HbO2HbO2呈鮮紅色,去氧呈鮮紅色,去氧HbHb呈紫藍色。血液中去氧呈紫藍色。血液中去氧Hb50g/LHb50g/L時,則皮膚、黏膜呈時,則皮膚、黏膜呈青紫色,這種現象稱為發(fā)紺。發(fā)紺通常是人體缺氧的標志。青紫色,這種現象稱為發(fā)紺。發(fā)紺通常是人體缺氧的標志。HbHb還可與還可與COCO結合,生成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結合,生成一氧化碳血紅蛋白(HbC

29、OHbCO),呈櫻桃紅色。),呈櫻桃紅色。HbHb與與COCO結結合能力是合能力是O2O2的的210210倍,倍,第30頁/共47頁第三十頁,共47頁。(2)(2)氧解離氧解離(ji l)(ji l)曲線:表示血液曲線:表示血液Po2Po2與與HbHb氧飽和度關系的曲線,稱氧飽和度關系的曲線,稱為氧解離為氧解離(ji l)(ji l)曲線。呈曲線。呈S S型型第31頁/共47頁第三十一頁,共47頁。氧解離曲線的主要特點氧解離曲線的主要特點(tdin)(tdin)和意義和意義: :v上段:相當于血液中上段:相當于血液中Po2Po2為為6060100mmHg100mmHg之間的區(qū)段,比較平坦。反映

30、了之間的區(qū)段,比較平坦。反映了HbHb與與O2O2結合的結合的特點,即特點,即Po2Po2在這個范圍內變化在這個范圍內變化(binhu)(binhu)時,對血氧飽和度的影響不大。時,對血氧飽和度的影響不大。只要只要PO2PO2不低于不低于60mmHg60mmHg,血氧飽和度仍維持,血氧飽和度仍維持(wich)(wich)在在90%90%以上。以上。v中段:相當于中段:相當于PoPo2 2為為404060mmHg60mmHg之間的區(qū)段,比較陡直,反映了之間的區(qū)段,比較陡直,反映了HbOHbO2 2釋放釋放O O2 2的特點。的特點。即即PoPo2 2在這個范圍內稍有降低,血氧飽和度出現較明顯的下

31、降,釋放出的在這個范圍內稍有降低,血氧飽和度出現較明顯的下降,釋放出的O O2 2供供組織代謝利用。組織代謝利用。v下段:相當于下段:相當于PoPo2 2為為151540mmHg40mmHg之間的區(qū)段最陡,也是之間的區(qū)段最陡,也是HbOHbO2 2釋放釋放O O2 2的部分,表明的部分,表明PoPo2 2稍有降低,血氧飽和度將大幅度下降,釋放出更多的稍有降低,血氧飽和度將大幅度下降,釋放出更多的O O2 2以滿足機體活以滿足機體活動增強時對動增強時對O O2 2的需要。的需要。第32頁/共47頁第三十二頁,共47頁。v影響氧解離曲線的因素影響氧解離曲線的因素(yn s)(yn s):受血液:受

32、血液Pco2Pco2、pHpH值和溫度等影值和溫度等影響響pH pH 或或 Pco2 Pco2 ,溫度,溫度(wnd)(wnd),氧解離曲線左移(氧解離曲線左移(A A圖)圖)正常正常(zhngchng)(zhngchng)(B B圖)圖)PcoPco2 2、pHpH和溫度和溫度,使氧解離曲線右移(使氧解離曲線右移(C C圖)圖)第33頁/共47頁第三十三頁,共47頁。(二)(二)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r yng hu tn)(r yng hu tn)的運輸的運輸1.1.物理物理(wl)(wl)溶解溶解: :約占約占5%5%。2.2.化學結合化學結合:CO2:CO2的化學結合形式有兩種的化學結合

33、形式有兩種(1 1)碳酸氫鹽占)碳酸氫鹽占88%88%(2 2)氨基甲酸)氨基甲酸(ji sun)(ji sun)血紅蛋白占血紅蛋白占7%7%第34頁/共47頁第三十四頁,共47頁。第三節(jié) 呼吸(hx)運動的調節(jié)一、呼吸一、呼吸(hx)(hx)中樞中樞v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產生和調節(jié)呼吸運動的神經細胞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產生和調節(jié)呼吸運動的神經細胞(shn jn x (shn jn x bo)bo)群所在的部位。分布于大腦皮質、腦干和脊髓等各級中樞部位。群所在的部位。分布于大腦皮質、腦干和脊髓等各級中樞部位。(一)脊髓(一)脊髓 實驗證明,只保留脊髓時動物的呼吸運動立即停止。這提示實驗證明,只保留脊髓時動

34、物的呼吸運動立即停止。這提示脊髓不能產生節(jié)律性的呼吸運動。它是聯(lián)系腦和呼吸肌的中轉脊髓不能產生節(jié)律性的呼吸運動。它是聯(lián)系腦和呼吸肌的中轉站,支配呼吸肌的運動神經元位于脊髓灰質前角。站,支配呼吸肌的運動神經元位于脊髓灰質前角。(二)延髓(二)延髓呼吸運動基本中樞:延髓呼吸運動基本中樞:延髓第35頁/共47頁第三十五頁,共47頁。延髓有吸氣神經元和呼氣神經元,其軸突纖維下行支配脊髓前角的呼吸肌運動神延髓有吸氣神經元和呼氣神經元,其軸突纖維下行支配脊髓前角的呼吸肌運動神經元。實驗證明,保留動物的延髓和脊髓時,動物可存在節(jié)律性的呼吸運動,但呼經元。實驗證明,保留動物的延髓和脊髓時,動物可存在節(jié)律性的呼

35、吸運動,但呼吸節(jié)律不規(guī)則,呈喘息樣呼吸。說明延髓是產生節(jié)律性呼吸運動的基本吸節(jié)律不規(guī)則,呈喘息樣呼吸。說明延髓是產生節(jié)律性呼吸運動的基本(jbn)(jbn)中中樞。但正常呼吸節(jié)律的形成,還有賴于上位呼吸中樞的作用。樞。但正常呼吸節(jié)律的形成,還有賴于上位呼吸中樞的作用。(三)腦橋(三)腦橋v在腦橋前部有呼吸調整中樞,該中樞的神經元與延髓呼吸中樞在腦橋前部有呼吸調整中樞,該中樞的神經元與延髓呼吸中樞之間有雙向聯(lián)系。之間有雙向聯(lián)系。v作用:限制吸氣,促使吸氣向呼氣轉換。作用:限制吸氣,促使吸氣向呼氣轉換。v正常呼吸節(jié)律正常呼吸節(jié)律(jil)(jil)是腦橋和延髓呼吸中樞共同活動形成的。是腦橋和延髓呼

36、吸中樞共同活動形成的。第36頁/共47頁第三十六頁,共47頁。v人在一定人在一定(ydng)(ydng)范圍內可以有意識地暫時屏氣,或隨意控范圍內可以有意識地暫時屏氣,或隨意控制呼吸運動的深度與頻率,也可由條件反射或情緒改變而引起制呼吸運動的深度與頻率,也可由條件反射或情緒改變而引起呼吸運動變化,這些都是在大腦皮質的控制下進行的。呼吸運動變化,這些都是在大腦皮質的控制下進行的。(四)大腦皮質(四)大腦皮質(d no p zh)(d no p zh)二、呼吸二、呼吸(hx)(hx)運動的反射性調節(jié)運動的反射性調節(jié)(一)化學感受性呼吸反射(一)化學感受性呼吸反射第37頁/共47頁第三十七頁,共47

37、頁。第38頁/共47頁第三十八頁,共47頁。1.1.化學化學(huxu)(huxu)感受器感受器第39頁/共47頁第三十九頁,共47頁。(1)(1)外周化學感受器:指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可感受動外周化學感受器:指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可感受動 脈血脈血Po2Po2、Pco2Pco2及及H+H+濃度的變化。沖動分別沿竇神經(舌咽神經濃度的變化。沖動分別沿竇神經(舌咽神經(shyn-shnjng)(shyn-shnjng)的分支)和主動脈神經(迷走神經分支)傳的分支)和主動脈神經(迷走神經分支)傳入延髓。入延髓。第40頁/共47頁第四十頁,共47頁。(2)(2)中樞化學感受中樞化學感受(gnshu)

38、(gnshu)器:位于延髓腹外側器:位于延髓腹外側淺表部位淺表部位只感受只感受(gnshu)(gnshu)腦脊液和局部細胞外液中腦脊液和局部細胞外液中H+H+濃度濃度的變化的變化血液中的血液中的H+H+不易通過血不易通過血- -腦屏障,故血液中腦屏障,故血液中H+H+濃濃度的變化對中樞化學感受器的直接作用較小。但度的變化對中樞化學感受器的直接作用較小。但血液中的血液中的CO2CO2則易于通過血則易于通過血- -腦屏障進入腦脊液,腦屏障進入腦脊液,與水結合形成與水結合形成H2CO3H2CO3,H2CO3H2CO3進一步解離進一步解離(ji l)(ji l)出出H+H+來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來刺激

39、中樞化學感受器。第41頁/共47頁第四十一頁,共47頁。2.CO22.CO2、O2O2和和H+H+對呼吸運動對呼吸運動(yndng)(yndng)的的調節(jié)調節(jié)(1 1)CO2CO2對呼吸運動對呼吸運動(yndng)(yndng)的調節(jié)的調節(jié)結論:結論:動脈血中一定水平的動脈血中一定水平的CO2CO2對維持呼吸中樞正常興奮性是必須的。對維持呼吸中樞正常興奮性是必須的。CO2CO2是調節(jié)呼吸運動是調節(jié)呼吸運動(yndng)(yndng)最重要的體液因素。最重要的體液因素。v因此,在臨床上給病人吸氧時不能吸純氧。因此,在臨床上給病人吸氧時不能吸純氧。第42頁/共47頁第四十二頁,共47頁。v動脈血中

40、動脈血中PCO2PCO2過高時過高時延髓呼吸中樞(延髓呼吸中樞(- -)呼吸困難,頭暈、頭呼吸困難,頭暈、頭v痛、昏迷甚至痛、昏迷甚至(shnzh)(shnzh)呼吸停止。稱呼吸停止。稱CO2CO2麻醉效應。麻醉效應。(2 2)缺)缺0202對呼吸運動對呼吸運動(yndng)(yndng)的調節(jié)的調節(jié)(3)H+ 3)H+ 對呼吸對呼吸(hx)(hx)運動的影響運動的影響v動脈血中動脈血中HH+ + 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延髓呼吸中樞(延髓呼吸中樞(+ +)呼吸運動加深加快呼吸運動加深加快第43頁/共47頁第四十三頁,共47頁。(二)肺牽張反射(二)肺牽張反射(fnsh)(fns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