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15)_第1頁
草船借箭 (15)_第2頁
草船借箭 (15)_第3頁
草船借箭 (15)_第4頁
草船借箭 (15)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草船借箭教學設計南昌市高新區(qū)陽門小學 趙 娜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9課 【設計理念】 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本堂課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讀而思,思而疑,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窘虒W要求】 1了解本課的情節(jié),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fā)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jīng)過及結果,并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學習本課“妒、督、魯”等ll個生字,以及妒忌、商議、推卻、探聽等8個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

2、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從赤壁之戰(zhàn)故事引入。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一個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戰(zhàn),那個故事是以周瑜、黃蓋為主的。今天我們又學一篇以諸葛亮與周瑜為主的課文。 揭題、讀題。 2審題。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再讀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引導學生質疑】 出示:誰草船借箭?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樣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沒有?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這些問題實際上要我們回答什么?

3、請用陳述句表達。 草船惜箭的原因、經(jīng)過、結果。 2我們把草船借箭的經(jīng)過看成借箭前的準備和借箭的過程。 (出示課后題1/(2) 3自學課文字詞,標好節(jié)號,讀通課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準備:草船、軍士 草船借箭的過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嘆服 4據(jù)此提綱給文章分段:一(l、2節(jié))、二(3-5節(jié))、三(6-9節(jié))、四(10) 這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借助課后習題,給課文分段,讓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為學文作好鋪墊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l句。 什么叫“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

4、怨恨。) 2從第二節(jié)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1)指名2生分角色讀課文第2節(jié),師讀旁白。 大家聽2人對話共幾輪,為每一輪編上序號。 (2)每一輪對話中,都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學習第一輪對話。 (1)齊讀,邊讀邊根據(jù)老師提的問題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師問:周瑜是大都督,難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問。 (2)那周瑜這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兩人一組討論。 交流:2人一組,一人讀周瑜說的話,一個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可發(fā)揮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這樣就落入了我的陷阱?!?生:“你一定

5、會說是弓箭,那樣就正合我意” (3)過渡:顯然,周瑜正在設計想陷害諸葛亮,那他怎樣一步一步進行下去的呢? 4學習第二輪對話。 (1)指名2人讀對話,師在其間提問讓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動。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卻”又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推卻? (周瑜以公事來壓諸葛亮,使諸葛亮無法不答應。) (2)同桌一起像剛才一樣討論周瑜的心理活動。 交流:“我用公事來壓你,你想推也推不了?!?5學習第三-六輪對話。 (1)分四組討論六輪對話,學著剛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對話,再說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最后一輪,周瑜沒有問話但有動作 (2)討論、交流。 6. 小結,我們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

6、置的圈套。從每一次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 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計劃得逞了。真的是這樣嗎? 思考:諸葛亮在與周瑜對話時心理活動怎樣? 他為什么答應周瑜如此難辦到的任務? 默讀12節(jié),思考這些問題。 (諸葛亮其實已識破了周瑜的計劃,但他以國家大計為重,為水戰(zhàn)勝利考慮,不顧個人恩怨,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 分組分角色,指名一生讀旁白,朗讀第1、2節(jié),體會人物內心活動。通過閱讀、分析人物的對話、動作、心理,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而諸葛亮更是立下軍令狀,那么事情又是怎么發(fā)展的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

7、、說說課文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2、說說你對諸葛亮和周瑜的印象。對前一課時的內容整體回顧二、學習69節(jié)(一)教師指導學習諸葛亮神機妙算-知天文教師引入:“請同學們自由讀霧中借箭這部分內容,把你認為最能表現(xiàn)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劃出來,再用心體會,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以“諸葛亮知天文”為例,教學過程設想如下:1“誰來說說,你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保ㄖ该诖穑哼@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體會體會,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魯肅會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霧,船要是誤進了曹軍的水寨怎么辦?”“魯肅會大吃一驚

8、:前兩天還是好好的,怎么現(xiàn)在會有這樣大的霧?”) “假如你是魯肅,怎么讀這個句子?”(引導學生讀出害怕、吃驚的語氣。) “那么,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諸葛亮會暗自高興。這場大霧,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假如你是諸葛亮,怎么讀這個句子?”(引導學生讀出暗喜、得意的語氣。) 2“但是,光讀這句話,就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嗎?不能!為什么?因為這場大霧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讀一讀,你得聯(lián)系聯(lián)系上文。誰找到了可以聯(lián)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引導學生

9、反復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學法引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不過,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啰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么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為什么?”(組織學生議論。)3“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周瑜的一聲嘆息:“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二)觸類旁通,自主研讀學習諸葛亮神機妙算識人心、曉地理剛才,我們通過抓住前后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真正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

10、妙算。同學們,用聯(lián)系的方法來研究問題,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讀書能力。請大家用這種方法,再次研究霧中借箭這部分內容,看看你還能從哪些句子的聯(lián)系中讀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睂W生研讀,教師巡視。讀后組織交流。1以“識人心”為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l)“誰來說說,你從哪兩個句子的聯(lián)系中讀懂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指名口答: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薄安荽杓@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

11、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聯(lián)系魯肅的吃驚,指出他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寬厚的笑、幽默的笑;聯(lián)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輕易中計,這是諷刺的笑、輕蔑的笑;聯(lián)系“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陰謀落空,這是瀟灑的笑、勝利的笑。)抓住“笑”字,分析人物特點,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2)“老師覺得諸葛亮的話并沒有說完。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寫出來嗎?”(學生練筆,寫后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例示: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

12、;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箭一定會像下雨一樣;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這10萬枝箭我是借定了?!澳銈冋媸侵T葛亮的知音??!既然如此,那課文為什么不把這些話寫出來呢?”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2以“懂地理”為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引導學生找出:(1)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jīng)飛一樣地放回20多里,追也來不及了。)三、學習第10節(jié)1、默讀。2、用自己的話說說主要的內容。3、體會周瑜的心情:既佩服又無可奈何。4、

13、出示討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諸葛亮呢?(提示后討論交流)生:我覺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諸葛亮,因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諸葛亮,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諸葛亮寬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生:諸葛亮考慮問題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勝過周瑜。教師提示:根本區(qū)別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得失什么,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覺得兩個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一步體會人物形象四、回顧總結1、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有霧的天氣,其借箭的妙計才能實施。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大霧滿天,曹操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得放箭??紤]周全,安排巧妙,諸葛亮用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2、請同學們自己組織語言,要求用四個字來概括諸葛亮的才干。(足智多謀 智慧超群 精明能干 知識淵博 神機妙算)3、題目“草船借箭”,箭是借來的嗎?題目說“草船借箭”合適嗎?用草船騙箭合適嗎?為什么?再次回到課題,感悟文章布局謀篇的巧妙4、出示后人借這件事贊美諸葛亮的一首小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