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建筑課程_第1頁
房地產建筑課程_第2頁
房地產建筑課程_第3頁
房地產建筑課程_第4頁
房地產建筑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 22/22房地產建筑課程 日期:房地產建筑課程學習第一章 緒論本章主要了解建筑材料的分類和建筑材料技術標準、建筑材料特點。一、建筑材料的定義和分類人類賴以生存的總環(huán)境中,所有構筑物或建筑物所用材料與制品統(tǒng)稱為建筑材料。本課程的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地基、基礎、地面、墻體、梁、板、柱、屋頂和建筑裝飾的所有材料。建筑材料的分類:1、按材料的化學成分分類,可分為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三大類:無機材料又分為金屬材料(鋼、鐵、鋁、銅、各類合金等)、非金屬材料(天然石材、水泥、混凝土、玻璃、燒土制品等)、金屬非金屬復合材料(鋼筋混凝土等);有機材料有木材、塑料、合成橡膠、石油瀝青等;復合材

2、料又分為無機非金屬有機復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等)、金屬有機復合材料(輕質金屬夾芯板等)。2、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可分為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兩大類:結構材料用作承重構件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材料;功能材料所用材料在建筑上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防水、裝飾、隔熱等功能。二、建筑材料的特點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必須有以下特點:具有工程要求的使用功能;具有與使用環(huán)境條件相適應的耐久性;具有豐富的資源,滿足建筑工程對材料量的需求;材料價廉。建筑環(huán)境中,理想的建筑材料應具有輕質、高強、美觀、保溫、吸聲、防水、防震、防火、無毒和高效節(jié)能等特點。三、技術材料的類型我國常用的標準有如下三大類:1、國

3、家標準國家標準有強制性標準(代號GB)、推薦性標準(代號GB/T)。2、行業(yè)標準如建筑工程行業(yè)標準(代號JGJ)、建筑材料行業(yè)標準(代號JC)等。3、地方標準(代號DBJ)和企業(yè)標準(代號QB)。標準的表示方法為:標準名稱、部門代號、編號和批準年份。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本章主要了解材料的組成、結構和構造對性質的影響;重點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質和力學性質。一、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構造對性質的影響材料的組成:包括化學組成和礦物組成。它是決定材料各種性質的重要因素。材料的結構可分為宏觀結構、細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它是決定材料各種性質的最重要因素。1、宏觀結構(構造):用肉眼或放大鏡能夠分辨的毫米級以上

4、的粗大組織稱為宏觀結構,可分為:(1)致密結構如鋼材、有色金屬、玻璃、塑料、致密的天然石材等,其特點是強度和硬度較高,吸水性小,抗?jié)B和抗凍性較好。(2)多孔結構如加氣混凝土、泡沫塑料等,其特點是強度較低,吸水性大,抗?jié)B和抗凍性較差,絕緣性較好。(3)微孔結構如普通燒結磚、建筑石膏制品等,其特點與多孔結構材料特點一樣。(4)纖維結構如木材、竹材、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石棉制品等,其特點是平行纖維方向與垂直纖維方向的各種性質具有明顯差異。(5)片狀或層狀結構如膠合板、紙面石膏板、各種夾心板等,其特點是平面各向同性,同時提高了材料的強度、硬度等,綜合性能好。(6)散粒結構如砂子、石子、膨脹珍珠巖等,其特

5、點是顆粒之間存在大量空隙,其空隙率大小主要取決于顆粒級配、顆粒形狀與大小等。2、細觀結構:用光學顯微鏡所觀察到的微米級組織結構稱為細觀結構。材料的細觀結構對其力學性質、耐久性等影響很大。3、微觀結構:用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等手段來研究材料原子、分子級的微觀組織稱為微觀結構,分為晶體與非晶體。二、材料的物理性質(一)密度、表觀密度與堆積密度1、密度():是指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干質量。2、表觀密度(o):是指材料在自然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干質量。3、堆積密度(o):是指粒狀或粉狀材料在堆積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質量。重點比較三者之間的區(qū)別。(二)材料的密實度與孔隙率密實度(D):是指材

6、料體積被固體物質充實的程度,也就是固體體積占總體積的比例。2、孔隙率(P):指材料體積,孔隙體積占總體積的百分率。 D+P=1(三)材料的填充率與空隙率1、填充率(D):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積體積中,被其顆粒填充的程度。2、空隙率(P):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積體積中,顆粒之間的空隙體積占堆積體積的百分率。 D+P=1(四)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1、材料的親水性與憎水性材料在空氣中與水接觸時,能被水濕潤者為親水性,具有親水性的材料稱為親水材料;否則為憎水性,具有憎水性的材料稱為憎水性材料。2、材料的吸水性與吸濕性(1)含水率(Wh):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質量占其干質量的百分率。(2)吸水性:指材料與水接觸吸收水

7、分的性質,其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分為體積吸水率和體積吸水率。一般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吸水性愈強;開口而連通的細小孔隙愈多,吸水性愈強;閉口孔隙,水分不易進入;開口的粗大孔隙,水分容易進入,但不能存留,故吸水性較小。材料的吸水性會對其性質產生不利影響。如材料吸水后,使其質量增加,體積膨脹,導熱性增加,強度和耐久性下降。3、材料的耐水性耐水性是指材料長期在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質的能力。結構材料的耐水性主要指強度的變化,用軟化系數(shù)(KR)來表示。KR的大小,說明材料吸水飽和后其強度下降的程度。KR越大,表明材料吸水飽和后其強度下降越少,其耐水性越強;反之則耐水性越差。一般認為KR0.85的材料,稱為耐

8、水性材料。經常位于水中或受潮嚴重的重要結構物,應選用KR0.85的材料;受潮較輕的或次要結構物,應選用KR0.75的材料。4、材料的抗?jié)B性抗?jié)B性是指材料抵抗壓力水或其他液體滲透的性能。用抗?jié)B系數(shù)K表示。5、材料的抗凍性抗凍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飽和狀態(tài)下,能經受多次凍融循環(huán)而不破壞,其強度也不嚴重降低的性質。用抗凍等級表示??箖龅燃壥且栽嚰谖柡蜖顟B(tài)下,經凍融循環(huán)作用,質量損失和強度下降均不超過規(guī)定數(shù)值的最大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來表示。(五)材料的熱性質1、導熱性材料傳遞熱量的性質稱為材料的導熱性。用導熱系數(shù)表示。導熱系數(shù)越小,材料的隔熱保溫性能越好。2、熱容量材料受熱時吸收熱量、冷卻時放出熱量的性質,

9、稱為熱容量。用Q表示3、熱變形性材料隨溫度的升降而產生熱脹冷縮變形的性質,稱為材料的熱變形性。用線膨脹系數(shù)表示。線膨脹系數(shù)越大,表明材料的熱變形量越大。4、耐燃性材料在空氣中遇火不著火燃燒的性能,稱為材料的耐燃性。按照遇火時的反應將材料分為非燃燒材料、難燃燒材料和燃燒材料三類。三、材料的力學性質1、強度:是指材料在外力(荷載)作用下不破壞時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根據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強度有抗拉、抗壓、抗彎(抗折)、抗剪強度等。2、強度等級:根據其極限強度的大小,劃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級,稱為材料的強度等級。脆性材料主要根據其抗壓強度來劃分;塑性材料和韌性材料主要根據其抗拉強度來劃分。3、比強度:

10、材料的強度與其表觀密度的比值,稱為比強度。它是衡量材料輕質高強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比強度越大,則材料的輕質高強性能越好。4、彈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取消外力后,能完全恢復到原形狀的性質。5、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取消外力后,仍保持變形后的形狀和尺寸的性質。6、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直到破壞前并無明顯的塑性變形而發(fā)生突然破壞的性質。7、韌性:材料在沖擊或震動荷載的作用下,能吸收較大能量,并產生較大變形而不發(fā)生破壞的性質。四、材料的裝飾性建筑裝飾材料的作用主要起裝飾作用、保護作用和其他特殊作用(絕熱、防潮、防火、吸聲、隔音等),而裝飾效果主要取決于裝飾材料的色彩、質感和線型

11、。五、材料的耐久性材料在使用過程中,能抵抗周圍各種介質的侵蝕而不破壞,也不失去其原有性能的性質。第三章 氣硬性膠凝材料本章主要了解石灰、石膏、菱苦土、水玻璃的特性、技術性能要求和應用。一、膠凝材料概念和分類在建筑工程中,將散粒材料(如砂子、石子)或塊狀材料(如磚或石塊)粘合為一個整體的材料,統(tǒng)稱為膠凝材料。膠凝材料可分為有機膠凝材料和無機膠凝材料。有機膠凝材料又分為瀝青類、天然樹脂類、合成樹脂類;無機膠凝材料又分為氣硬性膠凝材料(如石膏、石灰、水玻璃、菱苦土)、水硬性膠凝材料(如硅酸鹽水泥、鋁酸鹽水泥與其他水泥)二、建筑石膏的特性與應用特性:1、凝結硬化快;2、微膨脹性;3、孔隙率大;4、耐水

12、性差;5、抗火性好;6、塑性變形大。應用:一般用于室抹灰與粉刷、裝飾制品、石膏板等。三、石灰的特性1、石灰的熟化:生石灰(CaO)加水生成氫氧化鈣的過程,稱為石灰的熟化或消解過程。生石灰中常含有過火石灰,過火石灰表面有一層深褐色熔融物,熟化很慢,當石灰已經硬化后,其中過火顆粒才開始熟化,體積膨脹,引起隆起和開裂。為了消除過火石灰的危害,石灰漿應在儲灰池中“伏“兩周以上,”“伏”期間,石灰漿表面應留有一層水,與空氣隔絕,以免石灰碳化。2、石灰特性:石灰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凝結硬化慢、強度低,耐水性差;體積收縮大的特性。四、菱苦土的應用菱苦土地板具有保溫、無塵土、耐磨、防火、表面光滑和彈性好等特性,

13、若摻入耐堿礦物顏料,可將地面著色,是良好的地面材料。菱苦土板有較高的緊密度與強度,而且具有吸音、隔熱的效果,可做墻板和其他建筑材料之用。加筋的菱苦土具有較高的強度,可以代替木材制成墊木、柱子等構件。菱苦土耐水性較差,故這類制品不宜用于長期潮濕的地方,菱苦土制品中不宜配置鋼筋。五、水玻璃1、特性:水玻璃溶液可與水按任意比例混合,不同的用水量可使溶液具有不同的密度和粘度;水玻璃具有很強的酸腐蝕性,能抵抗多數(shù)無機酸、有機酸和侵蝕性氣體的腐蝕;水玻璃硬化時析出的硅酸凝膠能堵塞材料的毛細孔隙,起到阻止水分滲透的作用;水玻璃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水玻璃對眼睛和皮膚有一定的灼傷作用,使用時應注意安全防護。2、

14、應用:用于配制耐酸材料、耐熱材料、涂料、灌漿材料、防水堵漏材料。第四章 水泥本章主要了解六種常用水泥的組成、特性與選用。一、硅酸鹽水泥1、概念:由硅酸鹽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郀t礦渣、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分為不滲加混合材料的型硅酸鹽水泥(代號P)和摻加不超過水泥質量5%石灰石或?;郀t礦渣混合材料的型硅酸鹽水泥(代號P)2、主要熟料礦物:硅酸三鈣(3CaOSiO2,簡寫為C3S),含量37%60%;硅酸二鈣(2CaOSiO2,簡寫為C2S),含量15%37%;鋁酸三鈣(3CaOAl2O3,簡寫為C3A),含量7%15%;鐵鋁酸四鈣(4CaOAl2

15、O3Fe2O3,簡寫為C4AF),含量10%18%。3、水泥熟料礦物的水化特性硅酸三鈣(C3S)硅酸二鈣(C2S)鋁酸三鈣(C3A)鐵鋁酸四鈣(C4AF)水化、凝結硬化速度快慢最快快28d水化熱多少最多中強度高早期低、后期高低低4、水泥的凝結硬化:水泥用適量的水調和后,最初形成具有可塑性的漿體,隨著時間的增長,失去可塑性(但無強度),這一過程稱為初凝,開始具有強度時稱為終凝。由初凝到終凝的過程稱為水泥的凝結。此后,產生明顯的強度并逐漸發(fā)展而成為堅硬的石狀物水泥石,這一過程稱為水泥的硬化。影響硅酸鹽水泥凝結硬化的主要因素:(1)水泥組成成分;(2)石膏摻量;(3)水泥細度;(4)養(yǎng)護條件(溫度、

16、濕度);(5)養(yǎng)護齡期;(6)拌和用水量;(7)外加劑;(8)貯存條件。5、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 (1)細度:指水泥顆粒的粗細程度,它直接影響著水泥的性能和使用。凡水泥細度不符合規(guī)定者為不合格品。(2)凝結時間:分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從加入拌和用水至水泥漿開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時間,稱為初凝時間。自加入拌和用水至水泥將完全失去塑性,并開始有一定結構強度所需的時間,稱為終凝時間。國家標準規(guī)定硅酸鹽水泥的初凝時間不得早于4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于6.5h。凡初凝時間不符合規(guī)定者為廢品,終凝時間不符合規(guī)定者為不合格品。(3)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結硬化過程中,水泥體積變化的均勻性。體積安定性不良的

17、水泥作廢品處理。(4)強度與強度等級:水泥強度是表明水泥質量的重要技術指標,也是劃分水泥強度等級的依據。按標準方法制作的一組試件,分別測定3d和28d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根據測定結果,查表確定硅酸鹽水泥的強度等級。(5)堿含量:指水泥中Na2O和K2O的含量。國家標準規(guī)定:水泥中堿含量不得大于0.60%或由供需雙方商定.國家標準中還規(guī)定:凡氧化鎂、三氧化硫、安定性、初凝時間中任一項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時,均為廢品。凡細度、終凝時間、強度低于規(guī)定指標時稱為不合格品。廢品水泥在工程中嚴禁使用。若水泥僅強度低于規(guī)定指標時,可以降級使用。二、摻混合材料的硅酸鹽水泥1、摻混合材料的作用:在水泥熟料中加入混合

18、材料后,可以改善水泥的性能,調節(jié)水泥的強度,增加品種,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擴大水泥的使用圍,同時可以綜合利用工業(yè)廢料和地方材料。根據摻入混合材料的數(shù)量和品種不同有: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2、混合材料種類:(1)活性混合材料:能與水泥水化產物氫氧化鈣起化學反應,生成水硬性膠凝材料,凝結硬化后具有強度并能改善硅酸鹽水泥的某些性質。常用有?;郀t礦渣、火山灰質混合材料和粉煤灰。(2)非活性混合材料:與水泥礦物成分不起化學作用或化學作用很小,將其摻入水泥熟料中僅起提高水泥產量、降低水泥強度等級和減少水化熱等作用。材料有:磨細石英砂、石灰石

19、、粘土、慢冷礦渣與各種廢渣。3、普通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代號PO。特點:與硅酸鹽水泥相比,早期硬化速度稍慢,3d的抗壓強度稍低,抗凍性與耐磨性也稍差。4、礦渣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爐礦渣、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代號PS。特點:與硅酸鹽水泥相比,有以下特點:(1)凝結硬化慢;(2)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增長較快;(3)水化熱較低;(4)抗碳化能力較差;(5)保水性差,泌水性較大;(6)耐熱性較好;(7)硬化時對濕熱敏感性強。5、火山灰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質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

20、材料。代號PP。特點:水化凝結硬化慢,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增長率較大,水化熱低,耐蝕性強,抗凍性差,易碳化,干縮較礦渣水泥顯著,具有較高抗?jié)B性。6、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和粉煤灰、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代號PF。特點:干縮性比較小、抗裂性好;吸水率小、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較好。7、復合水泥: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兩種或兩種以上規(guī)定的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代號PC。8、六種常用水泥的特性和常用水泥的選用詳見教材表4.6和表4.7。第五章 混凝土本章主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的組成材料、主要技術性能和影響性能的因素,重點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方法。一、概述混凝土

21、是由膠凝材料、顆粒狀的粗細骨料和水(必要時摻入一定數(shù)量的外加劑和礦物混合材料)按適當比例配制,經均勻攪拌、密實成型,并經過硬化后而成的一種人造石材。土木建筑工程中,應用最廣的是以水泥為膠凝材料,以砂、石為骨料,加水拌制成混合物,經一定時間硬化而成的水泥混凝土。1、混凝土的分類:按膠結材料分: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瀝青混凝土與聚合物混凝土等。(2)按表觀密度分: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輕混凝土與特輕混凝土。(3)按性能與用途分:結構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裝飾混凝土與特種混凝土。(4)按施工方法分:泵送混凝土、噴射混凝土、振密混凝土、離心混凝土等。(5)按摻合料分:粉煤灰混凝土、硅灰混凝土、磨細高爐

22、礦渣混凝土、纖維混凝土等。2、混凝土的特點:優(yōu)點:(1)使用方便;(2)價格低廉;(3)高強耐久;(4)性能易調;(5)有利環(huán)保。主要缺點:自重大、抗拉強度低、呈脆性、易裂縫。二、組成材料 基本材料是:水泥、水、砂子和石子。砂石主要起骨架作用;水泥加水形成的水泥漿,在硬化前起潤滑作用,硬化后起膠結作用。水泥:根據工程性質、部位、施工條件、環(huán)境狀況等,依據水泥特性選擇水泥品種。一般水泥強度等級標準值為混凝土等級標準值的1.52.0倍。2、骨料:按骨料粒徑分為粗骨料(粒徑大于5mm)和細骨料(粒徑小于5mm)。在行業(yè)標準中,從泥和泥塊含量、有害物質含量、堅固性、堿含量、級配和粗細程度、骨料的形狀和

23、表面特征和強度等方面對砂石提出了明確的技術質量要求。3、混凝土用水基本質量要:不能含影響水泥正常凝結與硬化的有害雜質;無損于混凝土強度發(fā)展與耐久性;不能加快鋼筋銹蝕;不引起預應力鋼筋脆斷;保證混凝土表面不受污染。4、混凝土外加劑是指在拌制混凝土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要求,為改善混凝土性能而摻入的物質。其摻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質量的5%(特殊情況除外)。外加劑按其主要功能,一般有減水劑、引氣劑、早強劑、緩凝劑、速凝劑、膨脹劑、防凍劑、阻銹劑等。四、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術性能1、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新拌混凝土是指將水泥、砂、石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但尚未凝結硬化時的拌合物。和易性是一項綜合技術性質,包括流動性、粘

24、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含義。流動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機械振搗作用下,能產生流動,并均勻密實地填充模板各個角落的性能。粘凝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過程中其組成材料之間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發(fā)生分層和離析的現(xiàn)象,能保持整體均勻的性質。保水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能力。影響和易性的主要因素:(1)水泥漿的數(shù)量和水灰比;(2)砂率;(3)組成材料的性質;(4)時間和溫度。2、混凝土強度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簡稱抗壓強度)是指按標準方法制作的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件,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溫度203,相對濕度大于90%或置于水中)下,養(yǎng)護至28天齡期,經標準方法測試、計算得到的抗壓強

25、度值。用fcu表示。非標準試件的立方體試件,其測定結果應乘以換算系數(shù),換成標準試件強度值:邊長100mm的立方體試件,應乘以0.95;邊長200mm的立方體試件應乘以1.05。普通混凝土劃分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11個等級。強度等級表示中的 “C”表示混凝土強度,“C”后邊的數(shù)值為抗壓強度標準值。影響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1)水泥強度等級和水灰比;(2)骨料的影響;(3)齡期與強度的關系;(4)養(yǎng)護溫度和濕度的影響。3、混凝土的變形性化學收縮:混凝土硬化過程中,水化形起的體積收縮。收縮量隨混凝土硬化齡期的延長而增加,但收縮率

26、很小,一般在40d后漸趨穩(wěn)定。(2)溫度變形:溫度變化形起的。對大體積混凝土極為不利。(3)干縮濕脹:處在空氣中的混凝土當水分散失時會引起體積收縮,稱為干縮;在受潮時體積又會膨脹,稱為濕脹。(4)荷載作用下的變形短期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彈塑性變形和彈性模量:混凝土是一種非勻質材料,屬彈塑性體。彈性模量反映了混凝土應力應變曲線的變化。徐變:混凝土在持續(xù)荷載作用下,隨時間增長的變形。徐變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影響混凝土徐變的主要因素是水泥用量多少和水灰比大小。4、混凝土的耐久性即保證混凝土在長期自然環(huán)境與使用條件下保持其使用性能。常見的耐久性問題有:抗?jié)B性、抗凍性、抗侵蝕性、碳化、堿骨料反應等。五

27、、混凝土的質量控制與強度評定1、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原材料與施工方面的影響因素:(1)水泥、骨料與外加劑等原材料的質量和計量的波動;(2)用水量或骨料含水量的變化所引起水灰比的波動;(3)攪拌、運輸、澆筑、振搗、養(yǎng)護條件的波動以與氣溫變化等。試驗條件方面的影響因素:取樣方法、試件成型與養(yǎng)護條件的差異、試驗機的誤差和試驗人員的操作熟練程度等。2、強度評定混凝土配制強度:設計要求的混凝土強度保證率為95%時,配制強度fcu,ofcu,k+1.645。取值:設計強度等級低于C20時,取4.0;強度等級為C20C35時,取5.0;強度等級高于C35時,取6.0。六、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

28、凝土中各組成材料數(shù)量之間的比例關系。1、設計基本要點(1)設計的基本要求:A、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B、滿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C、滿足與使用環(huán)境相適應的耐久性;D、在滿足以上三項技術性質的前提下,盡量做到節(jié)約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符合經濟性原則。(2)、三個重要參數(shù):水灰比、單位用水量和砂率。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方法和步驟分三步進行:(1)初步配合比計算A、確定配制強度(fcu,o) fcu,ofcu,k+1.645B、初步確定水灰比值(W/C) fcu,o=afce(C/W-b)變?yōu)椋?W/C=afce/(fcu,o+ab fce)當計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規(guī)定

29、的最大水灰比值(表5.14)時,應取規(guī)定的最大水灰比值。C、確定1m3混凝土的用水量(mwo)根據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值和已知的粗骨料種類與最大粒徑,查表5.15,選取單位用水量。根據已選定的每1m3混凝土用水量(mwo)和已確定的水灰比(C/W)值,求出水泥用量(mco)D、計算混凝土的單位水泥用量(mco)再根據結構使用環(huán)境條件和耐久性要求,查表5.14中規(guī)定的1m3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最后取兩值者確定為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E、確定砂率(s)主要應根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粘聚性與保水性等特征來確定。一般應通過試驗找出合理砂率,或根據本單位對所用材料的使用經驗選用合理砂率。如無使用經驗,可

30、按表5.16選取。F、計算1m3混凝土的砂、石用量(mso,mgo)用質量法和體積法計算。詳見教材81頁。(2)實驗室配合比的確定A、和易性調整調整原則:若流動性太大,可在砂率不變的條件下,適當增加砂、石用量;若流動性太小,應在保持水灰比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適量的水和水泥;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時,實質上是混凝土拌合物中砂漿不足或砂漿過多,可適當增大砂率或適當降低砂率,調整和易性滿足要求時的配合比。B、強度復核C、混凝土表觀密度的校正(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確定按工地上砂、石的實際含水情況進行修正后的混凝土配合比。七、其他品種混凝土1、高強混凝土強度等級達到C60和超過C60的混凝土稱為高強混凝土。

31、2、輕混凝土是指干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包括輕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3、防水混凝土(抗?jié)B混凝土)是通過各種方法提高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其抗?jié)B等級等于或大于P6級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按其配制方法大體可分為四類:富水泥漿法防水混凝土、引氣劑防水混凝土、密實劑防水混凝土、膨脹水泥防水混凝土。4、聚合物混凝土在混凝土組成材料中摻入聚合物的混凝土。一般可分為三種: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膠結混凝土、聚合物浸漬混凝土。5、纖維混凝土以普通混凝土為基材,將短而細的分散性纖維,均勻地撒布在普通混凝土中制成的混凝土。其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與抗沖擊等性能與降低混凝土的脆性。第六章 建筑

32、砂漿本章主要了解建筑砂漿的技術要求,砌筑砂漿的配合比設計方法,掌握砂漿的主要技術性質和砌筑砂漿的配合比設計。一、建筑砂漿概念建筑砂漿是由膠凝材料、細骨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根據不同用途,建筑砂漿可分為砌筑砂漿、抹灰砂漿(普通抹灰砂漿、防水砂漿、裝飾砂漿等)、特種砂漿(如隔熱砂漿、耐腐蝕砂漿、吸聲砂漿等)。按所用的膠凝材料不同,建筑砂漿分為水泥砂漿、石灰砂漿、石膏砂漿、混合砂漿和聚合物水泥砂漿等等。常用的混合砂漿有水泥石灰砂漿、水泥粘土砂漿和石灰粘土砂漿。二、砂漿的組成材料膠凝材料:主要膠凝材料是水泥。一般水泥強度等級應為砂漿強度等級的45倍為宜。2、細骨料:砂是建筑砂漿的細骨料

33、。用于毛石砌體的砂漿,砂子最大粒徑應小于砂漿層厚度的1/41/5;對于磚砌體使用的砂漿,宜用中砂,其最大粒徑不大于2.5mm;抹面與勾縫砂漿,宜選用細砂,其最大粒徑不大于1.2mm。為保證砂漿質量,應選用潔凈的砂,砂中粘土雜質的含量不宜過大,一般規(guī)定為:M10與M10以上的砂漿應不超過5%;M2.5M7.5的砂漿應不超過10%。砂中硫化物含量應小于2%。三、砂漿的主要技術性質新抹砂漿的和易性:是指砂漿易于施工并能保證質量的綜合性質。包括流動性和保水性。流動性是指砂漿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動的性能。大小用“沉入度”表示。保水性是指砂漿能夠保持水分的能力。好差用“分層度”表示。硬化砂漿的強度和強度等

34、級:砂漿的強度等級是以邊長為70.7mm的立方體試件,一組六塊在標準條件下養(yǎng)護28d后,用標準試驗方法測得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來確定,用fmu表示。(1)不吸水基層:砂漿強度主要取決于水泥強度和水灰比。 fmu=0.29fce(C/W-0.4)式中:fmu砂漿28d的抗壓強度(MPa); fce水泥實際強度(MPa); C/W水灰比。吸水基層:砂漿強度主要決定于水泥強度等級和水泥用量,而與水灰比無關。 fmu=(fceQc/1000)-式中:fmu砂漿28d的抗壓強度(MPa); Qc每立方米砂漿的水泥用量(kg);,砂漿的特征系數(shù),其中=3.03,=15.09;fce水泥實測強度,精確至0.1M

35、Pa。砂漿的粘結力:砂漿粘結力一般與抗壓強度、磚石表面狀態(tài)、清潔程度、濕潤情況以與施工養(yǎng)護條件等都有相當關系。4、砂漿的變形性:砂漿在承受荷載或溫度情況變化時,容易變形。5、硬化砂漿的耐久性:是指砂漿在各種環(huán)境條件作用下,具有經久耐用的性能。如砂漿的抗凍性、抗?jié)B性。四、砌筑砂漿將磚、石、砌體等粘結成為整個砌體的砂漿稱為砌筑砂漿。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用于吸水基層的砂漿配合比設計步驟:1、確定砂漿配制強度;2、計算水泥用量;3、確定摻加料用量QD;4、砂的用量Qs;5、用水量Qw;6、配合比試配、調整與確定。五、其他建筑砂漿抹灰砂漿: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普通抹面砂漿、防水砂漿、裝飾砂漿和具有特殊功能

36、的抹面砂漿等。特種砂漿:有絕熱砂漿、吸聲砂漿、耐腐蝕砂漿、聚合物砂漿、防輻射砂漿等。第七章 墻體與屋面材料本章重點熟悉普通粘土磚的主要技術性質。一、燒結磚、瓦1、燒結普通磚:(1)標準尺寸:240mm115mm53mm;(2)根據所用原料不同,可分為:燒結粘土磚(N)、燒結頁巖磚(Y)、燒結煤矸磚(M)和燒結粉煤灰磚(F)。燒結普通磚的技術要求:包括尺寸偏差、外觀質量、強度等級、抗風化性、泛霜和石灰爆裂等??癸L化性能合格的磚,根據尺寸偏差、外觀質量、泛霜和石灰爆裂分為優(yōu)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個質量等級。強度等級:根據抗壓強度將燒結普通磚分為MU30、MU25、MU20、MU1

37、5、MU10五個等級。2、燒結多孔磚、空心磚和空心砌塊燒結多孔磚:為大面有孔洞的磚??壮叽巛^小而數(shù)量多,其孔洞率等于或大于15%,使用時孔洞垂直于受壓面,主要用于建筑物承重部位。分兩種型號:M型(190mm190mm90mm)和P型(240mm115mm90mm);根據抗壓強度、抗折荷重分為30、25、20、15、10、7.5六個強度等級。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為頂面有孔洞的磚或塊,孔尺寸大而數(shù)量少,其孔洞率一般可達30%以上,主要用于建筑物非承重部位。尺寸有290mm190mm90mm和240mm180mm115mm兩種;根據體積密度分級為800、900、1100三個密度級別;每個密度級別根

38、據孔洞與其排數(shù)、尺寸偏差、外觀質量、強度等級和物理性能分為:優(yōu)等品(A)、一等品(B)和合格品(C)三個等級。3、燒結瓦:是以粘土為原料,經模壓(或擠出)成型、干燥、焙燒而成的制品,是一種用于屋面的防水材料。按顏色分為青瓦和紅瓦,按使用部位分為平瓦和脊瓦等。二、墻用砌塊砌塊是用于砌筑的,形體大于砌筑磚的人造塊材,按產品主規(guī)格的尺寸可分為大型砌塊(高度大于980mm)、中型砌塊(高度為380980mm)和小型砌塊(高度大于115mm,小于380mm)。砌塊的分類:1、按用途分:承重砌塊和非承重砌塊;2、按有無孔洞分:實心砌塊(無孔洞或空心率小于25%)和空心砌塊(空心率25%);按材質分:硅酸鹽

39、砌塊、輕骨料混凝土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混凝土砌塊等。三、墻用板材與屋面板材水泥類墻用板材: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主要缺點是表觀密度大、抗拉強度低。有預應力混凝土空心墻板、GRC空心輕質墻板、纖維增強水泥平板(TK板)、水泥木絲板、水泥刨花板等類型。石膏類墻用板材:主要紙面石膏板、石膏纖維板、石膏空心板、石膏刨花板等。3、植物纖維類板材:主要有稻草(麥秸)板、稻殼板、蔗渣板、麻屑板等。四、復合墻板主要由承受(或傳遞)外力的結構層和保溫層與面層組成。優(yōu)點是承重材料和輕質保溫材料的功能都得到合理利用,實現(xiàn)物盡其材,開拓材料來源。有混凝土夾心板、泰柏墻板、輕型夾心板等。五、屋面板材第八章 建筑鋼

40、材本章重點掌握建筑鋼材的力學性能、鋼材的冷加工強化以與鋼材的標準與選用。一、鋼材的概念與分類鋼材是以鐵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建筑鋼材是指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種鋼材,包括鋼結構用各種型材(如圓鋼、角鋼、工字鋼、鋼管)、板材,以與混凝土結構用鋼筋、鋼絲、鋼鉸線。鋼材的分類:1、按冶煉方法分為轉爐鋼、平爐鋼和電爐鋼三種。2、按脫氧方法分為沸騰鋼、鎮(zhèn)靜鋼和半鎮(zhèn)靜(半脫氧)鋼。3、按壓力加工方式分為熱加工鋼材和冷加工鋼材。4、按化學成分分為非金屬鋼、低合金鋼和合金鋼。5、按主要質量等級分為普通質量鋼、優(yōu)質鋼和高級優(yōu)質鋼。6、按用途分:建筑鋼材一般分為鋼結構用鋼和混凝土結構

41、用鋼兩種。二、鋼材的性質1、鋼材的性質:包括強度、彈性、塑性、韌性以與硬度等容。(1)抗拉強度:建筑鋼材的抗拉強度包括:屈服強度、極限抗拉強度、疲勞強度。屈服強度(屈服極限):是指鋼材在靜載作用下,開始喪失對變形的抵抗能力,并產生大量塑性變形時的應力。屈服強度是確定鋼材容許應力的主要依據。極限抗拉強度(抗拉強度):是鋼材在拉力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拉應力。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是鋼材力學性質的主要檢驗指標。疲勞強度:鋼材承受交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可能在遠低于屈服強度時突然發(fā)生的破壞。(2)彈性:鋼材在靜荷作用下,受拉初始階段,應力與應變成正比例變化,具有這種變形特征的性質稱為彈性。其比值就是彈性模量E

42、。彈性模量是衡量鋼材低抗變形能力的指標。(3)塑性:常用伸長率(或斷面收縮率)和冷彎來表示。伸長率是衡量鋼材塑性的重要指標,伸長率越大,鋼材塑性越好。冷彎是鋼材在常溫下承受彎曲變形的能力。(4)沖擊韌性:是指鋼材抵抗沖擊荷載而不破壞的能力。(5)硬度:是在表面局部體積,抵抗其他較硬物體壓入產生塑性變形的能力。2、鋼材組成對其性質的影響:(1)鋼材的基本組織有鐵素體、滲碳體和珠光體三種。鐵素體:它賦予鋼材以良好的延展性、塑性和韌性,但強度、硬度很低。滲碳體:性質硬而脆,是碳鋼的主要強度成分。珠光體:強度較高,塑性和韌性介于鐵素體、滲碳體之間。(2)化學成分對鋼材性質的影響:碳:隨著含碳量增加,鋼

43、材的強度和硬度相應提高,而塑性和韌性相應降低。磷、硫:磷能使鋼的屈服點和抗拉強度提高,塑性和韌性下降,顯著增加鋼的冷脆性。磷是降低鋼材可焊性的元素之一。硫使鋼材產生熱脆性,大大降低了鋼的熱加工性和可焊性;硫偏析較嚴重,降低了沖擊韌性、疲勞強度和抗腐蝕性。氧、氮:嚴重降低鋼的韌性,促進時效,降低可焊性。硅、錳:當含量較低時(小于1%),可提高鋼的強度,對塑性、韌性影響不大。三、冷加工、時效與焊接冷加工:是鋼材在常溫下進行的加工。常見方式有冷拉、冷拔、冷扭、刻痕等。在一定圍,冷加工變形程度越大,屈服強度提高越多,塑性和韌性降低得越多。時效:是鋼材隨時間的延長,強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韌性下降的現(xiàn)象

44、。因時效而導致鋼材能改變的程度稱為時效敏感性。承受振動、沖擊荷載作用的重要性結構(如吊車梁、橋梁等),應選用時效敏感性小的鋼材。3、焊接:焊接質量取決于焊接工藝、焊接材料與鋼的可焊性能。四、建筑鋼材的標準與選用1、鋼結構用鋼:品種主要是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1)碳素結構鋼:牌號與其表示方法:牌號由代表屈服點的字母Q、屈服點數(shù)值(195、215、235、255和275MPa五種)、質量等級符號(A、B、C、D)、脫氧方法等四部分按順序組成。選用:主要應用的是Q235;Q215鋼強度低、塑性大、受力產生變形大,經冷加工后可代替Q235鋼使用;Q275鋼雖然強度高,但塑性較差,有時軋成帶

45、肋鋼筋用于混凝土中。(2)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牌號的表示方法:由屈服點字母Q、屈服點數(shù)值、質量等級(A、B、C、D、E五級)三個部分組成。應用:合金元素加入后,提高了鋼材的屈服點,同時具有良好的塑性、沖擊韌性、可焊性與耐低溫、耐蝕性等,可節(jié)約用鋼量?;炷两Y構用鋼:主要有熱軋鋼筋、冷拉熱軋鋼筋、冷拔低碳鋼絲、冷軋帶肋鋼筋、熱處理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與鋼絞線。(1)熱軋鋼筋:有較高的強度,具有一定的塑性、韌性、冷彎和可焊性。主要有用Q235軋制的光圓鋼筋和用合金鋼軋制的帶肋鋼筋。(2)冷拉熱軋鋼筋:將熱軋鋼筋在常溫下拉伸至超過屈服點小于抗拉強度的某一應力,然后卸荷,即制成的鋼筋。冷軋帶肋鋼筋

46、:是用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經冷軋或冷拔減徑后,在其表面冷軋成三面有肋的鋼筋。熱處理鋼筋:是指將鋼材按一定規(guī)則加熱、保溫和冷卻,以改變其組織,從而獲得需要性能的一種工藝過程。(5)冷拔低碳鋼絲:是將直徑6.58mm的Q235(或Q215)圓盤條通過截面小于鋼筋截面的 合金拔絲而制成。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與鋼絞線:是鋼廠用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經冷加工、再回火、冷軋或絞捻等加工而成的專用產品。五、鋼材的防火保護1、鋼結構的防火保護:(1)根據不同的耐火極限要求,選用不同的保護方法;(2)給鋼柱加做箱形外套,在套注入水;(3)涂刷防火涂料。2、鋼筋的防火保護:增加保護層,或涂刷防火涂料。六、鋼材的腐蝕與防止1、鋼

47、材腐蝕原因: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防止主要方法:保護膜法、電化學保護法、合金化、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堿度、足夠的保護層厚度。第九章 木材本章主要了解木材的構造、物理力學性能。一、木材的優(yōu)點優(yōu)點:比強度大,輕質高強;有彈性韌 ,承受沖擊和振動作用好;導熱性能低,隔熱,保溫性能好;適當?shù)谋pB(yǎng),具有較好的耐久性;便于加工;紋理美觀,色調溫和,風格典雅,裝飾效果好;其彈性,隔熱性和暖色調的結合,給人以溫馨感;絕緣性能強,無毒性。缺點:構造不均勻,呈各向異性;自然缺陷多,影響了材質和使用率;具有濕脹干縮的特點,使用不當容易產生干裂和翹曲;養(yǎng)護不當,易腐朽,霉爛和蟲蛀;耐火性差,易燃燒。二、木材的分類和構

48、造1、分類:分針葉樹和闊葉樹兩類。2、構造:宏觀構造:木材主要由樹皮、木質部和髓心組成。微觀構造:木材是由無數(shù)管狀細胞緊密結合而成。三、木材的物理和力學性質1、含水量:木材中的水:部有大量的自由水和吸附水,當自由水蒸發(fā),不影響木材的尺寸變化和力學性質,當自由水完全蒸發(fā)后,吸附水開始蒸發(fā),木材的體積和強度均勻發(fā)生變化。纖維飽和點:當木材中沒有自由水,而細胞壁充滿吸附水,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稱為纖維飽和點。平衡含水率:當木材的含水率與周圍空氣相對濕度達到平衡時,稱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2、濕脹干縮(變形):木材細胞壁吸附水含量的變化會引起木材變形,即濕脹干縮。3、木材的強度:木材按受力狀態(tài)分為抗拉、抗壓

49、、抗彎和抗剪四種強度。木材強度除由本身組成構造因素決定外,還與含水率、疵病(木節(jié)、斜紋、裂縫、腐朽與蟲蛀等)、外力持續(xù)時間、溫度等因素有關。四、木材的防護1、木材的干燥:分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兩種。2、木材的防腐:干燥法、防腐劑法、涂料覆蓋三種方法。3、木材的防火:防火浸劑浸漬木材、防火涂料涂刷或噴灑木材表面二種。五、木材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較多采用人造木材,常用的有: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木絲板、木屑板、細木工板等。第十章 防水材料本章主要了解石油瀝青的組成、結構與技術性質的關系,掌握各種新型防水材料的應用。一、防水材料的分類防水材料按狀態(tài)可分為防水涂料(如高聚物改性瀝青涂料、合成高分子涂料等

50、)、建筑密封防水材料(如瀝青嵌縫油膏、丙烯酸密封膏、聚氨酯密封膏、聚硫密封膏、硅酮密封膏等)、防水粘結材料以與防水卷材(如SBS、APP、EPDM、PVC等)。防水材料按其組成可分為瀝青材料、瀝青基制品防水材料、改性瀝青防水材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二、瀝青石油瀝青:是石油經蒸餾等工序提煉出各種輕質油(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與潤滑油后得到的渣油,或再經加工而得到的物質。(1)石油瀝青的組分主要有油分、樹脂和地瀝青質。油分是決定瀝青流動性的組分;樹脂是決定瀝青塑性和粘結性的組分;地瀝青質是決定瀝青粘性和溫度穩(wěn)定性的組分。石油瀝青的結構是以地瀝青質為核心,周圍吸附部分樹脂和油分的互溶物而構成膠團,

51、無數(shù)膠團分散在油分中而形成膠體結構。膠體結構形式有溶膠結構、凝膠結構、溶-凝膠結構。(2)石油瀝青的技術性質:防水性: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粘滯性(粘性):是指瀝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變形的能力。塑性:是指瀝青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而不破壞,除去外力后,仍保持變形后形狀的性質。溫度敏感性:是指石油瀝青的粘滯性和塑性隨溫度升降而變化的性能。大氣穩(wěn)定性:是指瀝青在熱、氧氣等大氣因素的長期綜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2、改性瀝青:瀝青不能滿足工程實際需要,對瀝青進行改性后的瀝青。有礦物填充料改性、聚合物改性(SBS、APP)和其他改性(再生橡膠改性瀝青橡膠和樹脂共混改性瀝青)。三、瀝青防水材料瀝青防水涂料

52、:是指以瀝青為基料,礦物膠體為乳化劑,在機械強制攪拌下將瀝青乳化制成的水性瀝青基厚質防水涂料。主要用于級和級防水等級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屋面防水、地下混凝土的防水防潮以與衛(wèi)生間的防水等。建筑防水瀝青嵌縫油膏:是以石油瀝青為基料,加入改性材料、稀釋劑與填充料等混合制成的膏狀材料。廣泛用于各種屋面板、空心板和墻板的接縫處防水密封;也可以用于混凝土跑道、道路、橋梁與各種構筑物的伸縮縫、施工縫等的嵌縫密封材料。四、新型防水材料1、新型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APP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元乙丙(EPDM)橡膠防水卷材、聚氯乙烯(PVC)塑料防水卷材、氯化

53、聚乙烯橡膠共混防水卷材。2、新型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再生橡膠改性瀝青防水涂料、水乳型氯丁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和SBS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氯酯防水涂料、石油瀝青聚氯酯防水涂料、硅橡膠防水涂料。3、新型建筑密封材料:建筑密封材料是能承受位移以達到氣密、水密目的而嵌入建筑接縫中的材料。按性能分為彈性密封材料和塑性密封材料;按使用時的組分分為單組分密封材料和多組分密封材料;按組成材料分為改性瀝青密封材料和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品種有:丙烯酸脂密封膏、聚氨酯密封膏、聚硫密封膏、硅酮密封膏。第十一章 建筑塑料本章主要了解塑料的主要技術性質和建筑塑料制品的應用。一、塑料的概念、組

54、成、分類概念:塑料是以合成樹脂為主要組成材料,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可塑制成各種形狀,且在常溫、常壓下能保持其形狀不變的有機合成材料。2、組成:合成樹脂、添加劑。合成樹脂:是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簡稱樹脂。按生產時合成方法不同,分為加聚樹脂和縮聚樹脂;按受熱時發(fā)生的變化不同,分為熱塑性樹脂和熱固性樹脂。添加劑有填充劑、增塑劑、穩(wěn)定劑、潤滑劑等。3、分類:按樹脂的合成方法分為聚合物塑料和縮合物塑料。按受熱時所發(fā)生的變化不同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二、塑料的性質與常用品種1、主要性質:優(yōu)點:質量輕、比強度高、保溫絕熱性好、加工性能好、富有裝飾性。缺點:易老化、易燃、耐熱性差、剛性差等。常用品

55、種: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塑料(PVC)、聚苯乙烯塑料(PS)、聚丙烯塑料(P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酯樹脂(PR)、酚醛樹脂(PF)、有機硅樹酯(Si)。三、建筑塑料制品的應用1、塑料門窗:可分為全塑門窗、復合門窗和聚氨脂門窗。特點:具有耐水、耐腐蝕、氣密性、水密性、絕熱性、隔聲性、耐燃性、尺寸穩(wěn)定性、裝飾性好等。2、塑料管材:可分為硬管和軟管;按主要原料可分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ABS管、聚丁烯管、玻璃鋼管等。特點:與金屬管材相比,具有質輕、不生銹、不生苔、不易積垢、管壁光滑、對流體阻力小、安裝加工方便、節(jié)能等。3、塑料壁紙:壁紙按材料不同分為:紙面紙底壁紙、紡織物壁紙、天然材料壁紙、塑料壁紙。塑料壁紙可分為三大類:普通壁紙、發(fā)泡壁紙和特種壁紙。4、塑料地板:特點:與傳統(tǒng)的地面材料相比,具有質輕、美觀、耐磨、耐腐朽、防潮、防火、吸聲、絕熱、有彈性、施工方便、易于清洗與保養(yǎng)。按所用樹脂可分為聚氯乙烯塑料地板、氯乙烯醋酸乙烯塑料地板、聚乙烯塑料地板、聚丙烯塑料地板;按形狀可分為塊狀與卷狀;按質地可分為半硬質與軟質;按產品結構可分為單層與多層復合;此外,還有無縫塑料地面(塑料涂布地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