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如何識別存在心理問題風險的學生_第1頁
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如何識別存在心理問題風險的學生_第2頁
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如何識別存在心理問題風險的學生_第3頁
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如何識別存在心理問題風險的學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主要問題心理特征(一)焦慮1、生理性焦慮是正常的,但病理性焦慮需要處理。學生自控和自律能力有限,家長或老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目標提出適度的期望值和要求。正常的、中等的焦慮水平有助于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識別病理性焦慮要注意三個特征:2、痛苦體驗:學生反復傾訴很煩躁,或者表現(xiàn)為獨處時經常發(fā)呆,莫名落淚,超過兩周。3、軀體反應:有身體的一些變化,如頭疼、頭昏、胸悶、心慌、胃痛、渾身沒力氣等,生理上查不出任何問題。4、警覺性增加:整天處于緊張狀態(tài),容易驚嚇,特別是出現(xiàn)入睡困難、淺睡、睡不醒等睡眠障礙。(二)抑郁識別病理性抑郁要注意四個特征:1、情緒低落:情緒持續(xù)低落超過兩周。2、

2、興趣減退:原本感興趣的東西現(xiàn)在不感興趣了。自我否定,學習成績下降:否定自己的能力,指向學習能力和人際處理能力,“我根本沒這個能力”“我不是讀書的料”。3、失眠早醒:無緣無故凌晨醒來就無法再次入睡,一周出現(xiàn)三次以上失眠,持續(xù)一個月以上。(三)強迫癥分強迫思維和強迫動作。反復做或者想一些事情,明知沒必要這么做,自己卻無法控制,感到痛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例如反復洗手、反復關門、反復檢查試卷等。(四)厭學情緒1、日常表現(xiàn):上課低頭,逃避老師的眼神;上課東張西望、魂不守舍;作業(yè)完成質量差;家長送來學校時哭鬧,不進校園;人際關系較差;在家一切正常。2、時間:持續(xù)2周以上不去上學;或者間斷性不去上學的情況

3、持續(xù)2個月一定要重視。3、軀體反應:學生主觀反應頭痛、腹痛、胸悶、牙痛、甚至有的學生出現(xiàn)皮膚過敏現(xiàn)象,去醫(yī)院檢查并無發(fā)現(xiàn)器質性病變。(五)人際交往問題孩子平時多由爺爺奶奶照顧,隔代教養(yǎng)寵溺為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zhí)、依賴性強的特點。當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后,在集體中的位置已改變,但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去與人交往,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從而致使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在與他人接觸中常出現(xiàn)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范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老師多關注轉學、隔代教養(yǎng)、頭胎、離異家庭學生。

4、二、發(fā)現(xiàn)警告訊號的途徑學生呈現(xiàn)的警告訊號或癥狀存在個別差異。即使面對同樣的壓力,有些學生會表現(xiàn)出來,將問題“外化”,而有些學生則可能會顯得退縮而“內化”他們的問題。這就需要班主任及任課老師了解學生和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以便判定學生是否出了什么問題。(一)日常觀察:做有心人學校的輔導需要做到個體化,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可能會遇到自己的心理問題,每位老師都有輔導的責任。作為學校的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做一位有心人。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需要樹立安全防范意識。比如注意觀察學生:是否上課時間不在教室內,而是在校園內游蕩?神情是否正常?是否悲傷哭泣,神情凝重。察覺到異常后主動上前詢問,表達關注,細心觀察

5、。(二)察覺信號:做守門員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每天與班上學生互動,他們可以成為察覺學生警告訊號及支援學生的重要守門員。1.考勤關注。上課的時候關注:比如課前堅持查考勤,對于缺席的同學一定要跟蹤,確保其沒有異常情況,或者可以請同事幫忙解決。是否有去校醫(yī)室或者找某位老師聊天,到廁所哭泣等。2.留意學生作業(yè)、作文內、朋友圈的訊息。3.與學生的閑談中發(fā)現(xiàn)其是否有一些危險舉動的打算。4.從同學、家長的反映中察覺跡象。(三)危險信號:做護衛(wèi)員上述情況中如有以下訊號,需要引起高度關注:1.在言談、文章或美術作品中表達死亡或自殺的意念。直接或間接表達尋死、逃避或永別的念頭,例如“我沒用,沒有我一切會更好。”“我想一了百了?!薄拔覅捑脒@一切?!薄澳銈兒芸炀筒挥脫奈伊?。”2.尋找自殺方法。從不同渠道(例如朋輩、互聯(lián)網等)探索各種自殺方法(例如服食安眠藥等)。3.安頓個人事務,訂下計劃或臨終安排,例如轉送心愛物品,像要訣別般向家人或朋友說再見。4.嚴重的情緒波動,2周以上的失眠和哭泣,有明顯的自傷行為出現(xiàn)。此項一定要列入心理危機事件、高風險事件去處理。(四)家庭情況、心理普查:做聯(lián)絡員注意建立有效的學校家庭溝通模式,通過掌握家庭情況例如家庭結構、成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