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腦復蘇進展以及指南解讀_第1頁
心肺腦復蘇進展以及指南解讀_第2頁
心肺腦復蘇進展以及指南解讀_第3頁
心肺腦復蘇進展以及指南解讀_第4頁
心肺腦復蘇進展以及指南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心肺腦復蘇進展及指南解讀第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肺復蘇( 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定義:是針對呼吸和循環(huán)驟停所采取的一切搶救措施;即胸外按壓、電除顫、人工呼吸,努力恢復心臟的自主搏動和自主呼吸。 在心肺復蘇的早期即加強腦保護措施,強調維持腦組織的灌流是心肺復蘇的重點,以最大程度地恢復腦的功能,力爭腦功能的完全恢復即腦復蘇術(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 心肺腦復蘇(CPCR) : 心肺復蘇 + 腦復蘇 概述第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

2、年6月一、心跳驟停的原因引起心跳驟停的原因可分為心臟性和非心臟性兩大類;前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后者如窒息、觸電、溺水、藥物過量和藥物不良反應等。均由于直接或間接地引起冠脈灌注量減少、心律失常、心肌收縮力減弱或心排血量下降等機制而致心跳驟停。 概述第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跳呼吸驟停的原因(Causes)嬰幼兒:呼吸道感染、意外為主;青壯年:創(chuàng)傷、心肌疾病為主;老年人:冠心病、腦卒中為主;1)心血管病 急性冠脈綜合征、辨膜病、心肌疾病2)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窒息、肺栓塞3)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 顱內出血、腦疝4)意外或

3、災難 嚴重創(chuàng)傷、電擊、溺水、窒息5)疾病終末 臟器功能衰竭、休克、 電介質及酸堿平衡失調6)藥物中毒或過敏7)手術及麻醉意外8)原因不明猝死第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搏驟停不同于病程晚期臨終前的心跳停搏,而是意外發(fā)生的非預期死亡。慢性病病程晚期的心臟停搏預后差,復蘇存活率很低,僅為1020%復蘇倫理學問題:晚期癌腫,疾病終末期病人是否予以心肺腦復蘇,尚有爭論。概述心跳呼吸驟停第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腦的重量雖僅占體重的2,但卻接受15的心排血量,其靜息耗氧量約占人體總耗氧量的20,且腦組織無后備毛細血管供血,腦組織將較其他臟器更易遭受缺血缺氧

4、性損害。大腦能耐受循環(huán)停止的“安全時限”僅46分鐘,超過此時限則發(fā)生不可逆腦損害。循環(huán)停止的時間是指自病人發(fā)生心跳驟停起到開始實施有效CPR的時間間隔;絕不是指病人發(fā)生心跳驟停到自主心跳恢復的時間,此二概念不能混淆。概述心肺腦復蘇(CPCR)第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成功的關鍵是時間: 循環(huán)停止后4-6min,否則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害: (無氧代謝的腦細胞只能維持46分鐘即開始死亡)。只有心肺功能復蘇而沒有腦功能的恢復,復蘇沒有意義。心肺腦復蘇重點是:維持腦組織的灌流; 復蘇越早,存活率越高 。CPR是搶救CPCR重要措施,瞬間決定病人生死變幻。因此,CPR是每個醫(yī)務工作者

5、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四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社會化、專業(yè)化概述第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病理生理臨床死亡: 病人心跳和呼吸已經停止,猝死即突然、意外的臨床死亡; 是有可能逆轉的,應考慮為接近或表面上的死亡; 如心跳先停,呼吸可能維持20-30秒鐘 如呼吸先停,生理性心跳(年輕創(chuàng)傷病員)可能維持10分鐘; 當心跳停止 4秒鐘,黑蒙 5-10秒鐘,昏厥 15-20秒鐘,抽搐、昏迷(腦氧儲備耗盡) 20-30秒鐘,腦電活動消失 45-60秒鐘,瞳孔散大并眼球固定 第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生物學死亡(或稱分子性死亡): 病人由于缺氧而致的永久性腦死亡

6、,是最終而且不可逆的心臟停搏4-6分鐘以上,腦細胞死亡,功能永久性停止,即進入生物學死亡;復蘇成敗與開始搶救的時間極為密切:現(xiàn)場搶救非常重要病理生理第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心跳驟停的1、室顫(ventricular fibriliation,VF) 心肌纖維失去協(xié)調一致的有力收縮,呈現(xiàn)不規(guī)則快速蠕動、但無排血功能的狀態(tài)稱為室顫。凡張力弱,蠕動幅度小者為“細顫”,張力強,蠕動幅度大者為“粗顫”。 2、心搏完全停止(asystole又稱心搏停頓或心室停頓ventricular standstill) 心臟大多處于舒張狀態(tài),心肌張力低,心電圖呈等電位。 3、心電機械分離

7、(electric mechanical dissociation,EMD) 心電圖仍有低幅的心室復合波,但心臟并無有效的泵血功能,血壓及心音均測不到。心電圖示寬而畸形、振幅低的QRS-T波,頻率每分鐘在2030次。 類型第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突然意識喪失、呼之不應 (多發(fā)生于心跳停止30秒內)抽搐(多發(fā)生于心跳停止20秒內)2、大動脈(頸、股動脈)博動消失3、呼吸斷續(xù),呈嘆息樣(多發(fā)生于心跳停止30秒內)自主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多于心跳停止45秒,12分鐘固定)5、心電圖證實為停搏或室顫1、2條標準最為重要,憑此即可確診心跳驟停的發(fā)生 ;瞳孔散大雖是心跳驟

8、停的重要指征,但反應滯后且易受藥物等因素的影響;在全麻和肌松條件下,神志消失和呼吸停止已非心跳驟停的指征; 心跳呼吸驟停的診斷(Diagnosis)第十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復蘇成功的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生存鏈的概念 Chain of survival , 1991, AHA 四個早期 判斷 呼救 啟動EMS CPR 電除顫 ACLS第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lián)尵确椒ǎ喝诰挪椒ǎㄒ唬┗A生命支持期(初期復蘇) (BLS basic life support)的任務和步驟主要任務是迅速有效地恢復生命器官(特別是心臟和腦)的血液灌流和供氧。歸納為ABC

9、三步驟: A 保持氣道通暢 (Airway Control ) B 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 Breathing Support ) 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huán) (Circulation Support )第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lián)尵确椒ǎ喝诰挪椒?二)進一步生命支持期即后期復蘇(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是初期復蘇的繼續(xù),是借助于器械設備及先進的復蘇技術和知識以爭取最佳療效的復蘇階段。繼續(xù)BLSD:藥物和液體(Drug and Liquid)E:心電圖監(jiān)測(EKG)F:除顫治療(Defibrillation) 第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

10、,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lián)尵确椒ǎ喝诰挪椒?三)長程生命支持期即復蘇后處理(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PRT): 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促進腦功能恢復。G:判斷和治療心跳驟停的原因,判斷病 人存活的可能性(Gauge )H:人的精神行為,腦復蘇后腦功能的恢 復情況(Human mentation ) I:對全身生命支持的加強醫(yī)療護理 (Intensive care)第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C P C R 的步驟、措施:現(xiàn)場呼救第十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初級復蘇或基礎生命支持A 保持氣道通暢 airway con

11、trol 三步氣道暢通法 氣管內插管B 恢復呼吸 breathing support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氣囊-面罩(插管)人工呼吸; 呼吸機人工呼吸C 恢復循環(huán) circulation support 心臟按壓; 止血;抗休克體位第十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一)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暢(1)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2)頭后仰,托下頜:舌根后墜是造成呼吸道梗阻最常見的原因: 仰頭抬頜法(保護頸髓)、仰頭舉頦法; 解開衣扣和褲帶以免妨礙呼吸動作 ; (3)口咽和鼻咽通氣道 氣管插管 (4)只要不影響呼吸道通暢, 不要因清理呼吸道而影響B(tài)LS的開始口咽和鼻咽通氣道第十九張,

12、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救助者一手放在 頸后方,另一手 扶住病人右肩, 使病人按縱軸整 體翻轉,防止頸 椎損傷加重安置復蘇體位:第二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BLS:打開氣道的三步手法比較正常與窒息氣道第二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開放氣道: 仰頭抬頜(頦)法 (頭后仰、頦上提、嘴張開)第二十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無頸部外傷:仰臥抬頸法下頜前推法 改良式抬下巴法(b 類,證據(jù)水平3級)第二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手指清除口腔異物:現(xiàn)有的指南建議用指套或紗布保護手指以清除患者口中

13、的分泌液體,清除固休物時可用另一只手分開舌和下領,用食指鉤出。有報道用此法分別存在患者氣道或急救者手指受傷的情況。將頭部后仰并轉向一側,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溺水者排水法(俯臥位法)第二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壓頭抬頦后,隨即耳貼近嘴鼻眼看(胸部起伏)、耳聽(氣流) 面感(氣息)5 Sec內完成判斷沒有胸部起伏、氣息、氣流感覺沒有呼吸,即可人工呼吸第二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口對口呼吸七個要素吹氣方法:深吸氣、口包口密閉緩慢吹氣吹入氣量:7001000ml有效標準:吹入時間1秒、胸部抬起 吹氣/按壓比例2:15,現(xiàn)為2:30!緩慢吹氣,減小胃

14、膨脹:防止反流、誤吸、膈上升,擴張蔞縮的肺有心跳或插管后人工呼吸1012次/分(45秒1次呼吸)第二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人工呼吸分類: 1、徒手人工呼吸(無需借助器械或儀器) : 適用于現(xiàn)場復蘇.吹氣量一般為潮氣量的1.52倍,在成人每次吹氣時間約l2.0秒,每分鐘吹氣1012次(小孩則為每分鐘20次) a口對口人工呼吸 b口對鼻人工呼吸 c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2、便攜人工呼吸器:呼吸囊活瓣面罩 多功能呼吸器 3、機械人工呼吸(利用器械或特制的呼吸器所做的人工呼吸): (牙關緊閉或口唇有創(chuàng)傷的病人 ;嬰幼兒) 用于后期復蘇和復蘇后處理 . 第二十七張,PPT共一百

15、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開放氣道與呼吸支持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 深吸氣,向病人吹氣二次,每次1.02.0秒(700 1200 ml)。每分鐘10-12次,即56秒一次 有效:見胸廓抬起如與心臟按壓同時進行,按壓 / 通氣:30:2(原15:2) (原 雙人為 5:1)復蘇時盡快作氣管插管的優(yōu)點: 效果確切; 牙關緊閉或口唇有創(chuàng)傷的病人 預防食物返流入氣管; 便于清除呼吸道異物與應用呼吸器呼吸。第二十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人工呼吸:口對口人工呼吸:最初緩慢吹氣時間應達2s以上,并見胸部抬高(a類),按壓/通氣時方法相同。口對鼻或口對氣道插管呼吸:同口對口呼吸(a類

16、)。無氧源的球囊一面革通氣:潮氣量大致為10 ml/kg (700-1 000 ml),或成人球囊2/3體積被擠壓陷,時間達2s以上( a類)。攜氧(吸氧濃度0.40,氧氣流量從812 L/min到30 L/min )球囊一面革通氣:較小的潮氣童為67 ml/kg(約400600 ml),或成人球囊1/2休積被擠壓陷,時間1-2s(b類)。無人工通氣的CPR:目前,尚無資料支持僅做按壓的CPR較按壓配合通氣的CPR是同樣有效的,故認為僅做按壓的CPR并不是適宜的方法。只有當急教者不愿意為患者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時。開放氣道與呼吸支持第二十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口對口人工呼

17、吸:可致胃擴張 第三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關于口對口人工呼吸以 前: 為院外現(xiàn)場標準ABC步驟之一目 前:單人實施心肺復蘇時不再強求。 可用于兒童、有過氣道病變和氣道梗阻者、溺水者。理由:單人難以 兼顧胸外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標準要求; 心跳驟停早期的自發(fā)性氣喘優(yōu)于口對口人工呼吸 。 單純胸外按壓無輔助呼吸,在心跳驟停 4分鐘內仍可維持有效的血氧濃度。 急救者吹出的氣體含O2 為17%,但CO2 為3.8% (空為0.03%), 高CO2 抑制心臟功能。第三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成人CPR最初612分鐘,并非一定需要正壓通氣。 比利時腦

18、復蘇研究小組研究表明,CPR期間,接受口對口通氣和單行胸外按壓的復蘇效果無區(qū)別。 也有研究認為,在CPR期間,隨胸廓按壓起伏時的自動通氣,可維持接近正常時每分通氣量、PaCO2和PO2而勿須正壓通氣,因為胸外按壓時的心排出量只有正常的25%,因而,也減低了維持通氣灌流比例所需的通氣量。 每一個院前急救執(zhí)行者都應掌握適當?shù)那蚰颐嬲质饺斯ず粑赡芘c氣管插管式人工呼吸同樣有效。2000指南:必須熟練掌握氣囊-面罩給氧這種有效的“人工呼吸”方式; 是否行氣管插管按患者情況和救治者經驗而定 關于口對口人工呼吸第三十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胸外心臟按壓的指征:心跳驟停:突然昏迷伴大

19、動脈搏動消失或心音消失。心動過緩或嚴重循環(huán)不足:心率小于30次/分。胸外心臟按壓的相對禁忌癥 :重度二尖瓣狹窄和心臟瓣膜置換術后;心包壓塞;嚴重張力性氣胸;胸廓或脊柱嚴重畸形;晚期妊娠或有大量腹水者 第三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一)基礎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C:循環(huán)支持(Circulation Support) 初期復蘇時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huán)對病人的預后產生顯著影響: 有效的心臟擠壓能維持心臟的充盈和搏出; 可能誘發(fā)心臟的自律搏動; 可使生命重要器官(其中最重要的是腦) 在較長時間內不致發(fā)生不可逆的改變。胸外心臟擠壓開胸心臟擠壓 第三

20、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循環(huán)支持免除CPR之前檢查頸動脈搏動;急救人員判斷的準確率僅為60%;無脈搏的判斷為有搏動:假陰性率10%;初期復蘇時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huán)。第三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胸外心臟擠壓機制 心泵學說 當胸骨受壓下陷時,則左右心室受胸骨和脊柱的按壓而心臟受擠壓,瓣膜開閉,泵出血流,使血流向前。放松按壓后,心室舒張,血液回流,形成人工循環(huán),此即所謂“心泵機制”。胸泵學說 胸內壓升高時,肺循環(huán)內血液被逼出,經左心系統(tǒng)流向體循環(huán),胸內腔靜脈血被壓至右心系統(tǒng);停止按壓后,胸內壓降低,血流經右心徑路流向肺循環(huán),起預充胸泵的作用,此即所謂

21、“胸泵原理” 。循環(huán)的動力是胸腔內外的力壓差在心跳驟停早期,心泵機制可能占主導地位;但隨缺血時間延長,胸泵機制逐漸占主導地位。在兒童因胸廓的解剖特點,心泵機制占主導地位。第三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按壓點:手掌根 劍突以上4-5cm,即胸骨中下1/3的交接處;頻率: 100次/分,按壓與松開的時間為11;判斷: 心臟按壓有效是可以觸及頸動脈或股動脈的搏動。正確操作時,動脈壓可達10.7kPa(80mmHg)胸外心臟按壓第三十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按壓點:手掌根 劍突以上4-5cm,即胸骨中下1/3的交接處;兩乳頭連線水平第三十八張,PPT共一

22、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方法病人去枕仰臥于硬板或平地上,頭部與心臟處于同一平面,兩下肢抬高15,以利于靜脈回流和增加心排血量;施救者位置:站或跪在病人一側;手掌交叉重疊,垂直下壓 ;部位:劍突與胸骨交界點向上二橫指( 平乳頭線)第三十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手指不接觸肋骨,手不離開胸壁幅度:胸骨下降4-5 cm(成人需2530kg的力量按壓)頻率:100 次/分 (原 60-80次/分,1986 開始80-100次/分)時間:向下壓持續(xù)的時間0.3-0.5秒,占總時間的50- 60%(按壓期/非按壓期 1:1)按壓 / 通氣:30:2(原為 1

23、5:1)每2分鐘判斷一次病人心跳和呼吸是否恢復 胸外心臟按壓第四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成人 兒童 嬰幼兒 深度 4-5cm 3cm 2cm 頻率(次分) 80-100 100 100 按壓 雙手掌根 單手 2手指或大拇指 部位 胸骨中下 1/3交界處 胸骨中下 1/3交界處 乳頭連線與胸骨交界下1cm部位 3、按壓方法 仰臥,背墊木板,按壓期/非按壓期(1:1)胸外心臟按壓第四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胸外心臟擠壓:操作步驟胸外心臟按壓時兩手交插互扣,指尖翹起,避免接觸肋骨防止肋骨骨折,肺刺傷,肝破裂,出血等并發(fā)癥(老年人更要注意)第四十二張

24、,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Changes of EKG during CPRVF 5minPC 4minPC 7min0.5 mV0.5 mV0.5 mV第四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Chain of survival Guidelines 2005部位:不必過分強調精確,只要把雙手放在劍突上方即可時間:向下壓持續(xù)的時間占總時間的50%幅度:4-5 cm頻率:100次/min按壓 / 通氣:30/2 原2000年為 15:1 氣管插管后5:1 關于“按壓方法”第四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

25、2022年6月第四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Chain of survival Guidelines 20001) 不應強調ABC2) CAB理由更充分: 腦對缺氧耐受力缺血 對動物僅進行心臟按壓4分鐘, SaO2仍90% 心臟按壓和自主氣喘可以維持早期血氣水平 血流動力有利于代謝毒物排泄 首次胸前按壓/扣擊可終止室顫/阿-斯征發(fā)作3) 對窒息所致者:可用ACB ,亦可用 CAB; 但無需以腹式沖擊( Heimlich)或盲目用手指清除口中異物。關于“ABC順序”第四十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循環(huán)支持方法 Guidelines 2000有許多

26、新興的CPR技術可改善血液灌流包括:插入性壓腹CPR(類似于體外心臟反搏 -IACCPR):腹部按壓的速率與胸部按壓相等(即1:1),按壓力為10020mmHg。高頻(快速按壓率)CPR:平均動脈壓、冠脈灌注壓、呼氣末CO2以及成活率均增高。 主動性加壓減壓CPR(ACDCPR)、同步通氣按壓CPR(SVCCPR)、階段性胸腹加壓減壓CPR(PTACDCPR)、氣背心CPR、機械(活塞)CPR和有創(chuàng)CPR。標準的胸外心臟按壓時,動脈壓峰值最高可達l00mmHg,但舒張壓一般不超過l0mmHg,所產生的心肌和腦血流灌注量遠不能滿足心、腦在常溫下代謝的需要。第四十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

27、2022年6月改善按壓方法評價 心跳驟停CPR早期,應用輔助方法益處最大,因此輔助方法的使用應限于醫(yī)院內;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有哪一種輔助措施在院前BLS救治中的應用效果優(yōu)于標準CPR;胸外機械壓胸器 :根據(jù)胸外心臟按壓原理設計 第四十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開胸心臟按壓優(yōu)點:可能使心腦的灌流接近正常。部位:開胸切口位于左側第4肋間,距離胸骨左緣22.5cm處起,止于左腋中線。 按壓頻率:80100次/分地點:宜在急診室施行操作技術:注意無菌操作第五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開胸心臟按壓適應癥開胸手術病人發(fā)生心跳驟停;胸部穿透傷;胸廓畸形等有胸外心臟按壓禁

28、忌癥的病人;多次體外除顫失敗、常規(guī)胸外心臟按壓無效,舒張壓小于40mmHg,且胸內心臟按壓條件已準備就緒者;常規(guī)胸外心臟擠壓1015min,最多不超過20min無效時。由于低溫、肺動脈栓塞、心臟壓塞引起的心搏驟停。腹腔內出血、腹部穿透傷并病情惡化者。第五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單手按壓法:右手四指并攏平放置于心臟后面(左心室),拇指和大魚際在心臟前面(右心室),有節(jié)奏地按壓心臟。雙手按壓法:雙手分別置于左、右心室,雙手協(xié)調用力按壓心臟。向胸骨推壓法:右手四指并攏平放在心臟的后面,將心臟向胸骨方向按壓。 開胸心臟按壓方法第五十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

29、6月胸內心臟按壓注意事項以拇指和四指指腹均勻用力按壓;在按壓中,不要壓迫心房、瓣膜口和冠狀動脈主干;胸內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是5:l;心臟復跳后應繼續(xù)觀察20分鐘左右,因有時可能再次停跳。術畢心包引流;胸腔留置引流或水封引流瓶;一般在3648小時后拔除。 第五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表30-2 心臟按壓術的CBF和MBF與正常值比較 CBF() MBF()正常跳動的心臟 100 100胸外心臟按壓 030(平均為9) 34 IAC-CPR 1330 2030開胸心臟按壓 60 50 CBF=腦血流;MBF=心肌血流量;占對照值的百分比; IAC-CPR=插入壓腹心肺

30、復蘇第五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五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高級心臟生命支持 ACLS,CLS 即在ABC程序基礎上使用藥物或電治療,恢復自主循環(huán)D (Drug)藥物治療 通路 靜脈,氣管、支氣管樹,心腔內注射 藥物 腎上腺素、利多卡因、溴芐胺、阿托品 碳酸氫鈉等E( Electrocardiography )心電監(jiān)護F( Fibrillation ) 室顫處理:電擊除顫 細顫時用腎上腺素使其變粗顫; 電擊除顫 200、200-300、360J,相隔35分鐘 焦耳 = 電壓(伏特)電流(安培)時間(秒)第五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

31、2022年6月(二)進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1、呼吸道的管理 (1)各種類型的導氣管:如口咽和鼻咽導氣管 (2)氣管內插管 (3)氣管切開術 (4)纖維支氣管鏡氣管插管 最有效、最可靠的開放氣道方法第五十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喉罩插入方法:選擇合適型號的喉罩,并在通氣密封罩和管下端涂上潤滑劑;病人頭處后仰位,左手使病人開口,右手持喉罩順病人舌正中插至咽喉部遇阻力處。插入喉罩后即行充氣,然后加壓通氣,以判斷有無漏氣及位置是否正確:聽診呼吸音及觀察胸部起伏。注意:喉罩不能防止反流和誤吸等意外,飽食病人應避免應用喉罩; 置入喉罩后

32、不能再托下頜:喉罩壓迫喉頭。 第五十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操作步驟2、呼吸器的應用 (1)便攜式簡易呼吸器(由一個有彈性的橡皮囊、三通呼吸活瓣、銜接管和面罩組成 ) (2)便攜式呼吸器 (3)多功能呼吸器供氧側孔處通以1015L/min的氧氣,可使吸入氣氧濃度增至75以上。 第五十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E:(EKG)心電圖監(jiān)測及其它監(jiān)測1心電圖的監(jiān)測:明確心律失常的性質,為治療提供依據(jù)。如室性停搏,電機械分離,室顫。心電靜止電機械分離室顫第六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心跳驟停VF 或無脈搏VT 除顫x 3腎上腺素再次

33、除顫 持續(xù)的或復發(fā)的VT/VF 研究藥物 標準的ACLS治療 安慰劑 胺碘酮 穩(wěn)定節(jié)律 停搏或無 脈搏的電 生理活動 從研究中排除心跳驟停流程圖第六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F( Fibrillation )電擊除顫早期電擊除顫最為關鍵除顫成功率過1min下降78%;室顫在數(shù)分鐘內轉為心臟停搏,復蘇成功率低適應癥:室顫、室撲;藥物無效或血流動力學障礙的室速,稱緊急電復律。第六十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Early Defibrillation Improves SurvivalEarly Defibrillation Improves Surviv

34、al100100808060604040202000Survival Rate(percent)Time to Defibrillation(minutes)0 0 5 10 15 20 5 10 15 20 Survival reduced by10% per minuteICCM, WT, 11/2000第六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關于“早期除顫”心臟驟停: 1 min 內開始作 CPR,存活率達 40-64 % 1 min 內開始電除顫, 存活率可達 90 % 4-6 min 內開始電除顫,存活率可達60% 10 min 開始電除顫,存活率低于5%心室顫動:

35、是心臟驟停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占90%) 每延遲 1 min除顫, 成功率下降 7-10 % 早期除顫:院外5 min完成,院內31 min完成 Chain of survival Guidelines 2000第六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電極的位置:1、右側為鎖骨下方(胸骨右緣第2肋間), 左側為左乳頭左下方(心尖部)。 2、左心前區(qū)背部左肩胛下區(qū) 3、胸骨上切跡處左腋前線 4、開胸條件下:電極直接放在心肌上。方法:室速為同步電復律:100150200J; 室顫、室撲為非同步:200J、300J、360J。 (小兒為 2 J/kg):重復電擊除顫可使胸壁電阻下降50。

36、 目前雙相波除顫:新趨勢。 關于“除顫”第六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除顫電極板的安放位置電除顫器及其使用兩電極間距應10cm;切不可接觸病人或病床。第六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雙相波除顫的意義心肌損傷小同樣除顫效果下所需能量小,電容小,輕便。第六十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六十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基礎生命支持自動體外除顫和公眾啟動除顫 自動體外除顫(AED)使復蘇成功率提高了23倍,非專業(yè)救護者30分鐘就可學會。AED適用于無反應、無呼吸和無循環(huán)體征(包括室上速、室速和室顫)的患者。 公眾

37、啟動除顫(PAD)要求受過訓練的急救人員(警察、消防員等),在5分鐘內使用就近預先準備的AED對心搏驟?;颊邔嵤╇姄舫潱墒乖呵凹本壬媛拭黠@提高(49%)。第六十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自動體外除顫 :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已成為BLS的一部分;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及紅十字會倡導更廣泛使用AED,在有滅火器的公共場所就能有AED的急救設備第七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連續(xù)電擊除顫三次,之后如仍有室顫,應繼續(xù)CPR,建立 靜脈通道,應用腎上腺素1-10mg/次,再電擊36

38、0J。如無效,利多卡因1mg/kg靜注,再電擊360J。無效,溴芐胺5-10mg/kg靜注,再電擊360J。如室顫持續(xù),碳酸氫鈉1mEq/kg,再電擊360J。洋地黃引起的室顫,應以苯妥英鈉代替利多卡因,100mg/次;利多卡因和奎尼丁雖對除顫效果無顯著影響,但可使室顫閾值升高;溴卞胺可提高室顫閾值,但其通過交感神經阻滯可影響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 電擊除顫第七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新推薦的BLS操作流程國際復蘇聯(lián)合會(OLCOR)在2005復蘇指南會議上推薦了新的BLS操作流程(圖1),供專家們討論。 患者無反應開放氣道檢查生命指征CPR 2:30直到電擊或監(jiān)測 需除顫

39、電擊 1次 再連續(xù)做5組2:30 CPR圖1 BLS的人員操作流程圖第七十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新推薦的BLS操作流程指南2000中制定:心臟按壓頻率應為100次/min,無論單人或雙人CPR,按壓/通氣比例均為15 : 2。2005會議上提出:用于人工通氣(2次用16s)時間太長,實際操作中很難完成按壓頻率達100次/min的規(guī)定目標。新建議將按壓/通氣比例定為30 : 2,并認為其優(yōu)于通氣/按壓比例2 : 30的順序。按壓/通氣方式或通氣/按壓方式順序的不同確實存在按壓頻率上的差別,如果將其看作連續(xù)的過程,首尾相繼,差別意義不大。第七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

40、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05年心肺復蘇指南心臟驟停處理流程圖第七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BLS的變化(一)更加強調早期除顫的重要性 對先前“先呼救還是先復蘇”的原則作了修正 對氣道通氣管理的內容作了大量的補充和更新 對非醫(yī)務人員不要求會“檢查脈搏” 對不實施口對口呼吸的CPR的態(tài)度第七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對非醫(yī)務人員簡化急性上呼吸道異物梗阻的處理程序 簡化了確定胸外按壓點的方法 明確新的胸外按壓速率 新的胸外按壓通氣比率按壓舒張比率為50BLS的變化(二)第七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單人心肺復蘇步驟(1)判斷意識,有

41、無反應(1)呼救、啟動EMS、獲得AED(2)患者仰臥位、放在地上或硬板上開放氣道、檢查呼吸(3)沒有呼吸、吹氣2次,使胸廓起伏(4)沒有反應,檢查頸動脈搏動,能確定?(5)第七十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單人心肺復蘇步驟(2)有脈搏,可僅作人工呼吸,每56秒吹氣1次,每隔2分鐘檢查1次脈搏(5a)無脈搏,立即在正確定位下作胸外按壓每做30次按壓,2次通氣,反復進行,直到AED到達/專業(yè)救護者趕來,按壓頻率100次/分,減少干擾(6)除顫器到達,檢查心律,除顫?(7、8)除顫1次,立即CPR,5個周期(9)不除顫, CPR5個周期,后每5個周期檢查1次心律,直至專業(yè)救護者

42、接手或患者恢復意識(10)第七十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雙人心肺復蘇步驟有脈搏,可僅作人工呼吸,每分鐘10-12次無脈搏,立即在正確定位下作胸外按壓每做30次按壓,行2次通氣,反復進行,直到協(xié)助者趕來,按壓頻率100次/分,不需被通氣打段,通氣頻率810次/分兩人配合默契,吹氣盡可能在胸外按壓的松弛時間內完成如不除顫,立即開始CPR,每 5個周期檢查1次心律,直至專業(yè)救護者接手第七十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高級生命支持A氣道管理和呼吸支持(如氣管插管)血管活性藥物(如腎上腺素)抗心律失常低溫療法第八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43、D: (Drug and Liquid)藥物和液體藥物治療復蘇的目的:1、提高心臟按壓效果,激發(fā)心臟復跳,增強心肌收縮力;2、降低室顫閾值,為除顫創(chuàng)造條件;防治心律失常;3、提高心、腦灌注壓,增加心、腦血流量 ;4、調整急性酸堿失衡減輕酸血癥,有利于血管活性藥物發(fā)揮作用,并維持臟器功能;5、補充體液和電解質。 2常用藥物 (1)腎上腺素:首選 (2)阿托品:竇緩 (3)氯化鈣:高鉀 (4)利多卡因:室顫 (5)碳酸氫鈉:代酸 (6)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第八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關于心肺復蘇時給藥途徑靜脈給藥安全、可靠,為首選給藥途徑;心肺復蘇時必須行上腔靜脈系統(tǒng)給藥

44、 外周靜脈:以大孔徑的肘中靜脈插管最合適。 藥物在體循環(huán)達高峰時間為1.5-3min 以20ml液體稀釋推注,循環(huán)時間可縮短40% 稀釋液體宜用生理鹽水,避免用糖水。中心靜脈:頸內或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最好 ,藥效佳;(但插管時影響按壓,有并發(fā)癥;) 第八十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氣管內滴入法 氣管: 藥量應大2-3倍;僅為靜脈途徑不能建立時的替代途徑; 可給腎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溴芐胺、 納洛酮、地西泮;方法:用10ml生理鹽水或蒸餾水稀釋。氣管插管后,通過一條細長導管插入并超出氣管導管前端開口后用力推注。停止胸外按壓,迅速向氣管噴藥,經過幾次快速噴藥形成可吸收的

45、藥霧后,氣管內注藥后要立即進行正壓通氣幾次,再重新行胸外按壓。其作用維持時間約為靜脈給藥的25倍 ;碳酸氫鈉液、鈣劑及去甲腎上腺素禁止從氣管內滴入。 第八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腔內給藥:慎用在胸骨左緣第4肋間垂直穿刺,回抽見血后注藥。需中斷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穿刺時易誤傷左肺而發(fā)生氣胸、血胸,或穿刺損傷冠狀動脈,藥物誤注入心肌內等;在開胸心臟按壓時,直視下在心臟無血管區(qū)穿刺直接向左心腔內注藥,起效快,安全可取;禁止注入碳酸氫鈉藥液。 第八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臨床應用100年;作為復蘇基本用藥40年。腎上腺素是CPR首選的最古老、有效、

46、應用最廣泛的藥物:機制:激動外周血管1受體,增高平均動脈壓,增加心腦血液灌注;激動心肌受體,增強心肌收縮力和擴張冠狀動脈,以改善心肌血供;使心肌的細顫轉為粗顫,有利于電除顫。 心血管主要效應:全身循環(huán)阻力、SBP 、DBP 、HR 、心肌收縮力、 CO 、傳導 、自律性 、室顫易被電復律、冠脈和腦血流 ;適用于心臟驟停、顯著的心動過緩、過敏性休克等。 關于腎上腺素 第八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關于腎上腺素 標準劑量:1mg/次;較大劑量:2-5mg/次,能增加腦灌注壓,增加冠脈灌注壓超大劑量:0.10.2mg/kg (5mg/次),增加自主心跳的復跳率,自主循環(huán)改善

47、,出院存活率無改善; 副作用增加(心、腦);最佳劑量:目前尚不清楚,應考慮個體化國內 停跳時間短 - 首次用標準量 停跳時間長 - 首次用較大量 反對每次超大量必須盡早用,在整個復蘇過程中,至少每3-5min靜注一次或者持續(xù)靜滴。未建立靜脈通道,可將腎上腺素溶于10ml的液體中滴入氣管內。 第八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992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的CPR指南推薦首次標準劑量為1mg,時間間隔為35min;如1mg腎上腺素無效,應逐漸增加劑量(1、3、5mg),或直接使用中等劑量(每次5mg),也可根據(jù)體重增加劑量(0.1mg/kg)。大劑量可增加冠狀動脈(冠脈)血

48、流量,增強血管緊張度以利于促使ROSC。但增加心肌耗氧量,增高心室內壓力,減少心內膜血流量,增加心功能不全的發(fā)生,導致高腎上腺素狀態(tài)等副作用。但有8個隨機臨床研究(9000多例心搏驟?;颊呷脒x試驗)結果表明,與標準劑量組相比,初始大劑量組對患者出院存活率和神經系統(tǒng)恢復均無明顯改善作用,故是否需要使用大劑量腎上腺素至今尚難定論。 關于腎上腺素 第八十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腎上腺素仍作為復蘇的一線選擇用藥;臨床首次標準劑量為 1mg iv ,35分種重復;如果需要氣管內給藥時初始劑量至少應為2.02.5mg或0.3mgkg。 指南不推薦使用大劑量腎上腺素(0.1mg/kg

49、) 關于腎上腺素 第八十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八十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九十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嚴重酸中毒(pH7.2)時,各種酶活性降低,心肌收縮力明顯減弱,心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也明顯降低。碳酸氫鈉:進入體內離解為HCO3-和Na+. HCO3- 與細胞外液的H+ 化合為H2CO3 ,分解為H2 O和CO2 ,糾正代謝性酸中毒。在CPR時需在通氣足夠的條件下使用NaHCO3,否則反而引起CO2蓄積而加重酸中毒。 關于碳酸氫鈉第九十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堿血癥并不能提高除顫成功率和最終

50、存活率;造成高鈉血癥和高滲透血癥,并使血紅蛋白氧離曲線左移而抑制血紅蛋白釋氧;NaHCO3解離出的HCO3與H結合產生大量的CO2,CO2可以自由通過血腦屏障和細胞膜,進入腦和心肌細胞形成“反常性”細胞內酸中毒;堿血癥使K從細胞外向細胞內轉移造成低鉀血癥,誘發(fā)心律失常;可使同時攝入的兒茶酚胺失活。關于碳酸氫鈉注意事項第九十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關于碳酸氫鈉60年代:早給、給夠70年代中期以后:過量的危害(CO2增加、高滲等)原則:宜晚不宜早、宜小不宜大、宜慢不宜快停跳時間明確,若通氣充分和事先無酸中毒,復蘇5-10min內不給;心肺復蘇15分鐘以上;停跳時間不明確,且

51、有酸中毒,給適量;原有代酸,高血鉀,特殊中毒(如三環(huán)類),應早期應用(5min )第九十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關于鈣劑 :慎用適用于血漿高鉀或低鈣引起的心跳驟停,或心跳已恢復但心肌收縮無力、血壓不升時。鈣離子是心肌應激性離子,能增加心肌的張力和收縮力,并延長心臟的收縮期;高鈣誘發(fā)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梗死- “石頭心”。對洋地黃化的病人:有中毒的危險。葡萄糖酸鈣不易游離,起效慢;復蘇時宜選擇易游離的氯化鈣注射液,可靜脈推注5的CaCl2510ml。第九十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抗心律失常藥 心律失常是冠狀循環(huán)供血不良的結果;重點應放在改善心肌供血供

52、氧平衡方面,并注意排除缺氧、二氧化碳蓄積、低溫、低血容量、酸堿平衡失常和電解質紊亂以及興奮藥滴注過快等不利因素。 第九十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000年心肺復蘇國際指南中可達龍的適應癥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寬QRS心動過速 (單形性或多形性) 作為初始治療,胺碘酮(b級) 優(yōu)先于利多卡因和腺苷,特別是心功能不全心室纖顫或無脈搏室性心動過速第九十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目前胺碘酮在心肺復蘇中的位置 胺碘酮 利多卡因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國際指南 2000年 IIb類 未確定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建議 2001年 首選 次選心臟猝死的防治建議 2002年 首

53、選 次選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治指南 2004年 IIa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 2004年 首選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國際指南 2005年 首選 IIb 未確定類 (胺碘酮無效時)第九十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用法用量1、靜脈注射胺碘酮要求10分鐘給予150mg,隨之以1mg/min靜脈滴注共6小時,然后以0.5mg/min靜脈滴注。對復發(fā)性或耐藥性心律失??芍貜徒o予150mg補充劑量直至最大總日用量2g。2、由無脈搏的VT或VF引起的心臟驟停,靜脈胺碘酮起始用藥以2030ml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稀釋300mg快速靜脈注入。3、對復發(fā)或頑固性VT或VF,可以補充劑量1

54、50mg快速注入,隨后以1mg/min靜脈滴注共6小時,然后以0.5mg/min到每日最大劑量2g。第九十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胺碘酮說明書注意事項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鉀血癥:與低鉀血癥有關的情況必須考慮,因為后者可促進致心律失常效應的發(fā)生,在給藥前應糾正低鉀血癥肝功能受損,建議定期檢查肝功能靜脈用胺碘酮必須在ICU內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下使用可達龍注射液盡可能通過中央靜脈導管滴注??蛇_龍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濃度超過3mg/ml時,會提高引發(fā)外周靜脈炎,如果濃度在2.5mg/ml或以下,出現(xiàn)上述情況較少。所以如需靜脈滴注超過1小時的,胺碘酮注射液濃度不應超過2mg/ml

55、即使緩慢注射給藥,本品可加重低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嚴重呼吸衰竭第九十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可降低心肌應激性、提高室顫閾、抑制心肌異位起搏點。對室性異位起搏最為有效。發(fā)生AMI時,預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可減少早期VF的發(fā)生,但并不能降低病死率。作為其它藥物(胺碘酮、普魯卡因酰胺和索他洛爾)無效時的第二選擇: (1)電除顫和給予腎上腺素后仍表現(xiàn)為VF或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VT) ; (2)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的PVC; (3)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單形性或多形性VT利多卡因 Guidelines 2000第一百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中毒劑量和治療劑量接近;成

56、人劑量為1mg/kg,兒童減半??稍?0min后再給首次劑量的1/2。半衰期較短(8分鐘),為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1.56.0g/m1),應以14mg/min連續(xù)靜滴。(一般可將1g利多卡因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此溶液每毫升含利多卡因2mg)利多卡因在肝內降解:故老年人、肝功能障礙、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腫以及休克病人應按上述半量給予。利多卡因 Guidelines 2000第一百零一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可提高室顫閾值,延長心室浦肯野纖維的不應期,增加房室結的自律性,使細顫變?yōu)榇诸?。主要用于治療室顫、對抗高血鉀誘發(fā)室顫等。成人首次劑量為5mg/kg,繼而電除顫。持

57、續(xù)室顫時,可每1530分鐘追加10mg/kg,總量可達30mg/kg??蓪⒃撍?0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內,按l2mg/min持續(xù)靜滴。易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 溴卞胺:交感神經節(jié)后纖維的阻滯劑第一百零二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癥狀性心動過緩的藥物治療一線藥物:阿托品(IIa 級) 備選藥物:腎上腺素(IIb 級) 多巴胺(IIb 級) 胰高血糖素第一百零三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加快竇房結激發(fā)沖動的速率和改善房室傳導。主要用于治療有癥狀的竇性心動過緩,也可用于治療房室傳導阻滯、心臟停搏等。治療劑量是0.51.0mg靜注,35分鐘后可重復??偭窟_0.04

58、mg/kg。氣管內藥:12mg/NS10ml。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時慎用阿托品。 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經第一百零四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一百零五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肺復蘇指南中對癥狀性心動過緩的處理2005(新):對高度阻滯應迅速準備經皮起搏。在等待起搏時給予阿托品0.5mg IV。阿托品的劑量可重復至總量達3mg。如阿托品無效,就開始起搏。在等待起搏器或起搏無效時,可以考慮輸注腎上腺素(2-10g/min)或多巴胺(2-10g/kg.min)。2000(舊):治療癥狀性心動過緩的阿托品劑量范圍為0.5-1mg IV??梢钥紤]使用多巴胺(5

59、-20g/kg.min)、腎上腺素或異丙腎上腺素(2-10g/min)。原因:研究表明:阿托品治療癥狀性心動過緩的有效劑量為0.5mg IV。異丙腎上腺素從這個指南里被去除了,因為沒有證據(jù)顯示其有效性。 第一百零六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動過速的分類室上性心動過速規(guī)整的寬QRS波心動過速 不規(guī)整的心動過速 第一百零七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指南中對心動過速的分類處理2005(新):心動過速的處理被概括為一個簡單的流程。對不穩(wěn)定的患者仍然推薦立即同步電轉律。對穩(wěn)定病人,利用12導聯(lián)心電圖能夠區(qū)分窄或寬QRS波心動過速,還可再分為節(jié)律規(guī)整和不規(guī)整。20

60、00(舊):根據(jù)患者心功能正常與否,流程圖將處理措施相應分為幾類。原因:目的在于簡化處理并保留必要的信息以便于在最初的幾小時內穩(wěn)定及評估患者。流程圖是基于心電圖的最顯著的特征(QRS波的寬度和節(jié)律)。它不需要了解患者的基礎心臟功能。第一百零八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一百零九張,PPT共一百五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應用目的:終止惡性心律失常、有利于電除顫、預防室速或室顫復發(fā)。利多卡因:抗室性心律失常,預防室顫,但不利于電除顫 溴芐胺: 抗室性心律失常,提高室顫閾值,降低除顫閾值胺碘酮: 抗室性心律失常,有報告對自主循環(huán)持久不恢復病例有效 難治性室顫: 電除顫-腎上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