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_第1頁
淺談-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_第2頁
淺談-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_第3頁
淺談-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_第4頁
淺談-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本科生(業(yè)余)畢業(yè)論文(設計)題 目 論互聯網的發(fā)展與隱私權保護辦學學院 大學 校外學習中心專 業(yè) 法學 年 級 0909指導教師學生學 號 2011年 6月 5 日論互聯網的發(fā)展與隱私權保護摘 要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擴展了人們的生活空間,使網絡空間的個人隱私權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網絡技術為侵害隱私權提供了技術可能,使侵權頻率更高,后果更為嚴重,阻礙了電子商務和網絡經濟的健康發(fā)展。本文從隱私權涵義入手,闡述網絡空間個人隱私權新特點,網絡隱私侵權及其法律適用,建議我國網監(jiān)部門提高網絡隱私權保護意識,通過網上監(jiān)管,依法保護公民隱私權,并對網上相關立法進行積極研究和探

2、討?!娟P鍵詞】互聯網隱私權對策保護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privacyStudent:YanYushan Supervisor:LiuChangAbstractsputer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pansion of peoples living space, so that individual privacy in cyberspace by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tech

3、nology to infringe on privacy may make infringement more frequently and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 hindering e-merce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Starting from the privacy implications of this paper to e*plain the new features in cyberspace privacy, online privacy infringemen

4、t and its application of law, the proposed network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of China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Internet privacy protection, monitor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to protect citizen privacy, and Internet-related legislation to actively study and discussion.Keywords:InternetPrivacyStrategyProt

5、ection朗讀顯示對應的拉丁字符的拼音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網絡走進了千家萬戶,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生存方式。然而,網絡在給我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網絡環(huán)境地域性的淡化、用戶接觸面的無限擴大,信息無限的復制和傳播,使得互聯網上個人隱私權隨時面臨著被侵犯的危險,個人數據被多方主體非法收集、儲存、使用和傳播的現象層出不窮,個人隱私被泄露和被侵犯的事件時有發(fā)生。2007年12月29時,31歲的白領女子巖從的24層的家中跳樓身亡。 .doc88./p-49628050736.html 網絡隱私權的保護現狀與措施巖自殺之前曾寫下兩個

6、多月的死亡日記,將自殺的原因歸結為丈夫的出軌,08年1月初,巖的死亡日記被網友到各大論壇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網友們紛紛譴責巖的丈夫王先生和第三者”,并迅速搜查出王先生和第三者”的工作單位、MSN等資料。有激憤的網友開始采取騷擾”、登門涂字”等做法,王先生的生活受到極大干擾,也迅速被原工作單位辭退,第三者也因為壓力被迫辭職、二人甚至長時間找不到新的工作。2008年3月,王先生將三家告上法庭,首次將網絡暴力”和網絡隱私”推向司法領域,催生出中國網絡隱私保護第一案。還有08年的艷照門事件、06年的銅須門事件”等等, 參看論文網在線 .e*am8./lunwen/jisuanji/wangluo/2

7、00910/1243154.html這些通過網絡而發(fā)生的事件不得不讓我們有所反思,人們越來越擔心網絡對個人隱私無孔不入的入侵,因此,通過立法將網絡隱私權確立為一項實在的權利,并逐步構建一整套完善的網絡隱私權法律保護制度,已成為我國一項緊迫的重要任務。一、隱私權與網絡隱私權(一)隱私權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一般認為,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自身秘密為商業(yè)秘密,相關法律對此也予以保護。隱私權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權利:第一、公民在法律圍有獨立行為而不受他人干涉,公民享有安寧平靜生活的權利,不受非法

8、干擾。例如,私人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私人空間不受非法窺探、攝影、刊登報道,私人生活不受非法跟蹤、干涉、監(jiān)視、報道。第二、公民對自己的身體秘密和個人事實有控制的權利,主要有:身體隱秘部位不受非法窺視、暴露、攝影、刊登。對有關個人的信息、資料以及個人經歷的收集、儲存、傳播及利用享有決定權。對錯誤和不實的個人信息有要求更正的權利。第三、公民享有利用或許可他人利用自己隱私的權利。例如,公民可以利用或許可他人利用自己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傳記小說,利用或許可他人利用自己的形體容貌進行繪畫、攝影等。第四、當公民的隱私權受到非法侵害時,通過請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損害賠償等手段,以阻止權利受到進一步侵害,并使權利恢復其

9、被侵害前的狀態(tài)。*新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群眾.1997(二)網絡隱私權網絡空間的隱私權主要是指公民在網絡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復制、公開和利用的一種人格權;也指禁止在網上泄露*些與個人有關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實、圖像、以及毀損的意見等?!本W絡隱私權是隱私權在網絡空間中的體現,與傳統(tǒng)隱私權相比,它伴隨著因特網的普及而產生的新的難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比傳統(tǒng)隱私權保護更為困難。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秀蘭.網絡隱私權保護研究.圖書館.2001 第一、任何個人和單位在收集他人的個人數據之前,必須向資料的擁有者進行及時準確的告知,

10、包括將有哪些資料會被收集、收集到的資料準備派何用場、資料收集人的辨識以及數據資料擁有人的相關權利等等。 第二、數據資料的主體享有是否進行信息披露的決定權,有權阻止任何未經許可的資料收集和使用行為。 第三、資料的收集使用者必須保證所收集的信息準確無誤,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第四、數據主體有權要求資料的收集使用者提供有關聯系信息,有權瀏覽自己被收集的信息資料并要求使用者提供副本。 第五、數據主體有權對被收集的個人資料進行必要的更新和修改,并有權以其他方式利用自己的這部分信息資料。 第六、未經數據主體許可,資料收集者不得擅自通過因特上自己或他人的主頁,將特定的他人隱私公之于眾,或擅自通過向第三人

11、、第四人、眾多其他人發(fā)送的方式揚特定他人的隱私”。二、加強網絡隱私權保護的必要性 (一)加強對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是維護用戶網絡隱私權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的迫切需要。 非法收集、持有個人資料的行為:不通過合法的程序收集、持有的個人資料,構成侵權。如個人的身份情況,網絡用戶在申請上網開戶、免費以及申請服務商提供、購物、醫(yī)療、交友等服務事項,服務商往往要求用戶登錄、年齡、住址、單位等身份信息,服務商有義務保守這些合法獲得的用戶個人隱私,未經授權不得泄露;個人的信用和財產狀況,包括信用卡、電子消費卡、上網卡、上網和密碼、交易和密碼等均屬于網絡隱私。非法使用個人資料的行為:服務商或不經網絡用戶的同意或者超

12、出承諾的圍,公開或利用自己掌握的網絡用戶個人資料牟利,或者錯誤發(fā)布用戶的個人資料,給網絡用戶造成困擾或損害用戶的合法利益。 因此,在我國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及消費發(fā)展”的倡議下,從完善立法的角度對用戶的網絡隱私權予以確認,并制定、完善網絡空間法律制度,對用戶的網絡隱私權予以有力、有效的保護則顯得尤為迫切。 (二)加強對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是維護誠實信用和加強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網絡空間是一個虛擬的空間,每一個網民都是平等的,他們擺脫了現實世界中社會地位、經濟條件、政治參與條件等限制。在這樣一個無拘無束的自由的環(huán)境里,在缺乏系統(tǒng)的監(jiān)督約束的條件下,很容易產生一些不符合社會公德的言論和行為。網

13、絡黑客一般有兩個原則:不惡意的破壞數據和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為了顯示自己高超的計算機知識。因此,應該對于他們進行教育改變他們這種認識上的偏差,使他們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為網絡造福。因此,在我國現階段對于隱私權的保護更應該注重加強網絡道德建設。作為誠實信用和道德至上的國家立法,應當加快此方面的立法進程,懲治網絡隱私侵權行為,保護用戶網絡隱私合法權益。三、網絡空間隱私侵權的表現形式 (一)對個人通訊容的侵害網絡出現后,電子憑其廉價快捷的優(yōu)勢成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通訊手段。每天網上穿梭的電子難以計數,這些的容可能事關商務、公務或私人生活。一些人還以為使用電子可免除書信被他人開拆之尷尬,但實際上電子尚不如一明信片

14、。在網上傳遞過程中,可能會被他人偷看,甚至面臨被篡改、毀損的厄運。1996年4月一名牌大學學生就截獲國外*大學寄給其同學的錄取通知電子,并冒用該同學的名義回復拒絕錄取。美國人力資源協(xié)會1996年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有電子設施的機構中有36%的由于業(yè)務需要或安全原因有辦法檢索雇員的電子記錄,7.7%的可任意瀏覽雇員的電子。但是公司查看雇員的電子不應都歸于侵權,有學者主公司已明確告知其雇員禁止用公司電子系統(tǒng)發(fā)送私人的應不屬侵權,因為公司的電子系統(tǒng)只用于公司業(yè)務,而且實行監(jiān)控有利于保護商業(yè)秘密,筆者贊同此觀點。北大法律信息網 .chinalawinfo.(二)侵入他人計算機系統(tǒng)個人的計算機系統(tǒng)構成了

15、個人的信息空間,個人對系統(tǒng)資料享有隱私權,屬信息禁區(qū)。他人未經同意而進入屬于侵權行為。實施此種侵權行為的多為黑客,他們通過非授權的登錄(如讓特洛伊木馬”程序打著后門程序的幌子進入你的電腦)等各種技術手段攻擊他人計算機系統(tǒng),竊取和篡改網絡用戶的私人信息,被侵權者幾乎無法發(fā)現黑客身份,從而引發(fā)了個人數據隱私權保護的法律問題。楊立新.關于隱私權及其法律保護的幾個問題”.人民檢察.2000其侵權行為具體表現在:破壞他人通信容的安全(如截獲用戶發(fā)送的,瀏覽個人信息)、個人數據資料的安全(侵入系統(tǒng)進行破壞行為致使系統(tǒng)癱瘓、數據丟失)、個人生活的安寧(用戶不得不費時費力進行檢查維修,支出原本不必要的費用)。

16、同時,儲存用戶個人信息的自身安全管理方面的松懈也縱容了黑客在互聯網上肆意妄為,竊取冒用他人身份資料,給用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三)非法收集和利用他人的個人隱私網絡個人信息資料是網絡用戶隱私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的大都配有監(jiān)視用戶上網習慣的軟件,甚至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就制作了用戶的檔案,記錄用戶的電子地址和網上購物習慣。這無疑是對公民私人信息的一種侵犯。另外許多破產時往往違背以前所作的關于合理利用顧客個人資料以及不與任何第三方共享顧客個人信息的承諾,通過出售顧客的隱私資料狠賺最后一筆。有人認為這些能夠合法建立顧客個人資料檔案的是對個人隱私的最大威脅,這些資料很可能受到無法預計后果的監(jiān)控或

17、被一些不道德的公司和個人利用。雖然為數不少的在要求訪問者提供私人信息時附有信誓旦旦的隱私權保護聲明,但只有極少數做到了網絡安全專家的要求,向顧客說明數據的搜集方法、圍、獲取信息的途徑、保障數據的安全措施以及信息的使用權限。而即使這樣的隱私權保護策略也往往形同虛設,一些不但無視其保護隱私權的規(guī)定,非法搜集用戶的個人資料,甚至還與第三方共享用戶的敏感信息,以牟取暴利。上網者和已對私人資料的歸屬和使用權限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但另一方面,大部分人為了獲取的免費服務和商品,往往主動將個人信息泄漏給,這會導致許多無法預料的后果,而可以以受害人同意為抗辯理由阻斷其獲取個人信息的性。魏振瀛.民法.大學高等教育.

18、2006.第二版(四)擅自在網上宣揚和公布他人隱私網絡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和自由性。在這樣一個虛擬的空間里,人們可以自由的與他人交流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而對后果少有顧忌。在互聯網上,公布他人隱私的途徑有發(fā)送電子、 通過 BBS 聊天室、論壇、個人主頁等方式非法將他人隱私暴露等。與傳統(tǒng)的方式相比,網絡中的技術手段使個人隱私的波及圍更廣,傳播速度更快, 后果更為嚴重, 所以個人數據的合法使用者以及其他個人數據的持有者應在技術以及其它措施上保證他人的個人數據的安全性,否則泄露他人的個人數據造成數據主體物質或精神上的損害,要承擔侵權的責任。上述幾類侵權行為的頻頻發(fā)生對人們隱私權構成極大威脅,根據來自美國的一項

19、調查,在美國80的人們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被調用,90的人擔心自己隱私權被侵犯。 來源:中國律師網 網絡空間隱私權侵權的民法對策寧立標 刊載日期:2002-4-4許多珍視自己隱私權者紛紛將一些侵權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網絡廣告公司告上法庭。我國現在鮮有網絡空間隱私權侵權的訴訟,但這并非說明我國的網絡空間就是一塊沒有隱私侵權行為發(fā)生的凈土。在我國這樣一個對于樹立尊重個人隱私意識缺少文化本土資源”的國家,一個網絡法規(guī)有待健全、許多網絡使用者們叫囂網絡無法治”的國家,網絡空間沒有隱私權侵權發(fā)生是絕不可能的。沒有隱私權訴訟的原因,只是由于幾千年封建文化積淀的影響和十年文革”無法無天的摧殘而造成的中國國民隱私

20、權意識相對薄弱,而且網絡技術的復雜性使一般使用者對侵權行為難以察覺和難以訴諸法律,因而放棄為權利的斗爭。 四、我國網絡隱私權的法律現狀(一)法律意識和法律文件上缺乏網絡隱私權的概念和觀念。我國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將隱私權和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權利逐步開始規(guī)定在我國的憲法和其它的法律部門里。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我國關于隱私權的立法,至今沒有相應直接的規(guī)定。對隱私權的保護,散見于一些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中?,F行民法通則頒行以前,公民的很多民事權利都未能受到法律的明文保護,更不用說隱私權。而現在我國民法作為最基本保護公民各項人身權利的法律卻沒有將隱私權作為公民的一項獨立的人格權加以保護,而只是

21、簡單地規(guī)定了與公民的隱私權有關的肖像權、名譽權。而事實上,隱私權、肖像權和名譽權同屬于人身權中不同性質的權利,這樣所帶來的結果是法律保護隱私權的實際效力減少,隱私權尋求法律保障的實際可訴性、可操作性降低,不利于受害者請求司法救濟。因此,造成網絡隱私權的立法空白,更導致在現實司法事務中相關受到侵害的權利無法得到救濟。(二)對網絡隱私權未出臺相關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在生活中,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網絡隱私權的糾紛程上升趨勢,但我國對于網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幾乎是一片空白,在實際的法律操作中往往適用傳統(tǒng)隱私權的保護規(guī)則,將網絡隱私權歸入名譽權加以間接保護。侵犯隱私權的構成要件與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不

22、同。私下或小圍傳播他人隱私一般是很難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犯,這卻是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如果對侵犯隱私權行為的懲罰以是否給名譽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前提,則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侵犯了他人隱私權而同時又沒有對他人名譽權造成侵害的行為將逃脫法律的制裁,從本質上降低了民法保護公民隱私權的效力。因此,要改變這種病態(tài)的現象,加快制定關于網絡隱私權的的專項法律法規(guī)勢在必行。 曹亦萍.社會信息化與隱私權保護”. 政法論壇.1998 (三) 側重于搞運動式專項打擊,缺乏長效的法律保護機制。針對我國網絡低俗之風的蔓延和大量侵犯網絡隱私權案件的涌現,多個部門聯合開始了打擊網絡低俗之風的專項整頓活動,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受

23、到社會的好評和肯定。但是,運動式專項打擊治標不治本,只有將運動式專項打擊長期化,制度化,常抓不懈,才能起到真正的標本兼治。這就要求相關立法部門要從法律法規(guī)入手,建立自中央到地方科學嚴密合理的網絡隱私權長效法律保護機制。五、網絡隱私權保護之立法建議(一)在民事基本法律中對隱私權的法律地位做出規(guī)定 目前我國正在抓緊制定民法典, 在將來民法典中對隱私權獨立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確規(guī)定,更有利于加大對隱私權侵害的救濟程度。民法作為民事活 動和保護公民民事權益的基本法律依據, 我們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民法中構建 出較為合理及完善的隱私權保護制度。首先,明確隱私權為獨立的人格權, 確定隱私、隱私權的定義以及隱私權的

24、保護圍,明確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方 式。其次,明確侵害隱私權所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具體方法有以下三種: 第一是停止侵害:受害人對于正在進行的侵害,可以請求停止侵害。第二是 賠禮道歉:受害人對于侵權人侵犯其隱私權的行為給其造成一定損害的,可 以要求侵權人向其賠禮道歉。第三是賠償損失。這里的損失賠償既包括物質方面的損害賠償,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損害賠償。(二)制定專門的網絡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 從目前國際社會對網絡隱私權保護的立法現狀來看, 大多數國家都提倡 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個人信息的保護進行單獨立法。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 看,這方面的法律基礎較為薄弱,各個網絡服務商所采取的自律措施也不是 很到位, 網絡

25、侵權現象又頻頻出現, 所以制定相應的法律就顯得尤為迫切了。比如對侵犯隱私權行為的調整不只限于宣揚”、公開”等傳統(tǒng)觀念,并應結合網絡時代的隱私權特點來規(guī)定,比如把未經授權的他人非法提取、竊取、竊聽個人信息資料也規(guī)定為屬于侵犯隱私權,以建立順應時代特點的隱私權保護法律體系,并明確保護個人信息的圍,收集和處理程序,網絡經營者和用戶對個人信息的權利和義務,個人數據的使用、披露和公開,以及侵權救濟方式等。2008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王明雯提出了關于制定網絡隱私保護法的議案,有45位全國人大代表在議案上簽名,并得到了很多專家學者的支持。 .sina. 正義網檢察日報2008年03月24日(三)刑法層面

26、的立法完善 目前,在有些網絡隱私權案件中,已經需要刑法加以規(guī)制。如一些黑客軟件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控制,侵入連在網上的另一臺計算機,對儲存在 其硬盤中的資料任意瀏覽、復制、刪除。這已經不再僅僅是侵犯隱私權的問 題,而是對公民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嚴重侵犯的一種新型犯罪,刑法對此類的 規(guī)定還不夠全面,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網絡的發(fā)展情況,對刑法層面進行立 法完善。首先,可以考慮設立侵犯公民隱私權罪,甚至是可以考慮設立侵犯 公民網絡隱私權罪。其次,雖然刑法第 252 條和第 286 條第 2 款規(guī)定了 有關攔截計算機數據犯罪的容, 但是沒有專門的非法攔截數據犯罪的法律條文,因此我們可以在這個方面進行進一步地立法完善,在刑法中完善關于侵犯網絡隱私權的刑事責任。 (四)加強國際間網絡隱私權立法保護的交流與合作 從各國的立法現狀中可以看出,國際社會對隱私權的保護已經十分重 視,并將其提升到基本人權的高度,同時,各國在保護國際隱私權問題上也 達成了共識,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標準更是日漸漸趨一致,隨著網絡的發(fā)展, 積極融入全球電子商務的市場是一種必然趨勢。這種情況下,如果缺乏國家 間在保護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