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設計條件和布置要求_第1頁
地下室設計條件和布置要求_第2頁
地下室設計條件和布置要求_第3頁
地下室設計條件和布置要求_第4頁
地下室設計條件和布置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下室設計條件和布置要求地下室設計分享大綱1.2.總平面布置1.3.車位與柱網1.4.停車方式與車道1.5.地下室層高設計1.6.出入口設計1.7.設備用房設計1.8.防火分區(qū)設計1.1.SECTION設計條件方案設計設計條件1、總圖中地下室的退界規(guī)定2、坡道位置、朝向、進出車流線、以及與相鄰建筑間距的規(guī)定。3、需設置地下總停車數量4、綠化覆土的相關規(guī)定5、設備用房面積要求6、人防設計要求1.2SECTION車位與柱網總平面布置停車位尺寸各車型建筑設計最小停車帶、停車位、通車道寬度。車位尺寸是如何計算的?停車位尺寸計算垂直停車平行停車柱網 柱網設計的主要出發(fā)點并非單純的因為停車效率,而是綜合考

2、慮造價成本,及地上功能的使用要求。 何種柱網形式是最經濟使用?8100*8100柱網 不管地面否有建筑,8100*8100柱網結構較為常見。如果以4個車位一個開間,則結構成本不經濟。7800*5100柱網 7800*5100柱網結構比8100*8100柱網結構更實用,造價成本低。停車效率高,適用于地面無建筑的地下室。5400*5100柱網 5400*5100柱網結構比7800*5100柱網結構更經濟。因跨度小,梁柱截面均較小,且不需要次梁,用鋼量最低。柱網經濟效益對比結論:5400*5100柱網結構最經濟(不排除有更經濟柱網結構)柱網參數項目柱網 一般小型車車身大多在5m,但是現很多豪華車型車

3、身都超過5m,車寬也相應增加。如停車位尺寸取5.5*2.5m,則基本能滿足小型車的停車要求。同時柱網結構也要做相應的設計。 8100*8100則需調整為8400*8400 7800*5100則需調整為8100*5400 5400*5100則需調整為5400*5400 如同等條件(車位尺寸)對比分析,經濟效益對比結果一樣。寬扁柱實例SECTION停車方式與車道總平面布置停車方式 停車場車輛停放方式按停車縱軸線與通車道的夾角關系,有垂直式、平行式、斜列式(與通道成30、45、60停放)三種,這三種方式各有特點。垂直式斜列式平行式停車方式 垂直式停車在單位長度內停放的車輛最多。但停車帶占地寬度較寬,

4、且在進出停車位時,需在垂直方向上倒車一次。一般布置時兩邊停車,合用中間一條通道。 平行式停車方式,停車帶最窄,駛出車輛方式、迅速,但占地長度最長,單位長度內停放車輛數量最少。 斜列式停車有利于車輛出入及停車,缺點是單位停車占地面積比垂直停放方式要多。單位停車面積 以小型垂直停車為例,計算單位停車面積。 小型車停車長為5.3米,寬為2.4米。即停車面積S12。 小型車垂直停車中前進停車時通車寬度為9米,后退停車時通車寬度為5.5m。實際使用中,通車道往往兩排停車位共用,以通車寬度一半作為計算單位停車位所需的進出寬度。即前進停車時,S22,后退停車時S32。22 同上計算方法相比較,后進式垂直停車

5、為單位停車面積最小。車道 停車場車道的寬度設置,要根據停車場內所采用的停車方式及存放的車輛車型決定。一般地下室設計都應盡可能減少車道面積。 通過以上結果分析,采用后進式垂直停車為最經濟的停車方式,車道寬度最小可設計為5.5m。同時該停車方式也符合一般駕駛人員的駕駛習慣。 停車庫車道以單行為好,單行可以更好的掌握停車秩序,現大多數停車庫采用單行停車道。而雙向車道,行車方便的同時,易產生停車秩序混亂。所以停車場內建議不宜使用雙車道。車庫模版化設計 停車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柱網設計、停車方式、車道布置。如何在綜合這些因素布置出最高效率的停車方式? 現以4000平方米(一個防火分區(qū))的設計模數單元,分析

6、停車效率最高,及最優(yōu)的車道布置方式。8100*8100柱網模塊設計X=(5.1+6.6)*2+8.1*M ;Y=5.1*2+8.1*N(N為奇數)模塊面積:X*Y4000m2;車位數:W輛;車均面積:Sm2/輛8100*8100柱網模塊一2車位數:W=138輛2/輛8100*8100柱網模塊二22/輛8100*8100柱網模塊三2;2/輛8100*8100柱網總結結論: 在N越小M越大的情況下,即X方向越長,Y方向越短的模塊,則車均面積S越小。 四角預留房間則可靈活利用,可做樓梯或設備用房。8100*8100柱網應用LL=5.1*2+8.1*N(N為奇數)根據以上結果,在總圖規(guī)劃方面,從提高停

7、車效率的原則出發(fā),應盡量使樓間距L滿足Y=5.1*2+8.1*N(N為奇數)7800*5100柱網模設計X=(5.1+6.6)*2+7.8*M ;Y=(5.1*2+6.6)*N模塊面積:X*Y4000m2;車位數:W輛;車均面積:Sm2/輛7800*5100柱網模塊一2車位數:136輛2/輛7800*5100柱網模塊二22/輛7800*5100柱網模塊三22/輛7800*5100柱網總結結論: 在N越小M越大的情況下,即X方向越長,Y方向越短的模塊,則車均面積S越小。 四角預留房間則可靈活利用,可做樓梯或設備用房。7800*5100柱網應用LL=(5.1*2+6.6)*N根據以上結果,在總圖規(guī)

8、劃方面,從提高停車效率的原則出發(fā),應盡量使樓間距L滿足Y=(5.1*2+6.6)*N5400*5100柱網模塊設計X=(5.1+6.6)*2+5.4*M ;Y=(5.1*2+6.6)*N模塊面積:X*Y4000m2;車位數:W輛;車均面積:Sm2/輛5400*5100柱網模塊一2車位數:136輛2/輛5400*5100柱網模塊二22/輛7800*5100柱網模塊三22/輛5400*5100柱網應用LL=(5.1*2+6.6)*N根據以上結果,在總圖規(guī)劃方面,從提高停車效率的原則出發(fā),應盡量使樓間距L滿足Y=(5.1*2+6.6)*N5400*5100柱網總結結論: 在N越小M越大的情況下,即X

9、方向越長,Y方向越短的模塊,則車均面積S越小。 四角預留房間則可靈活利用,可做樓梯或設備用房。停車效率分析停車效率最高的柱網結構是7800*5100(不排除還有更高停車效率柱網結構及車道布置方式)柱網停車面積模塊1.5SECTION地下室層高設計地下室層高設計地下室層高設計地下車庫的層高為設計凈高與設備高度、結構高度之和。在確定層高時,精確計算設備管線預留高度以及結構梁高1、應盡量使“主風道” 靠近車道邊側設置;2、風道寬度盡量控制在米以內,使風道下面不設噴淋;3、電橋架、設備管線盡量與風道平行設置、盡量不要設在風道下方 ;4、各類管線交叉點不要設在主車道處。 地下室層高設計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

10、JGJ100-2015一般車庫層高=車庫凈高米+風道+水噴淋高度+電橋架高度+頂板梁高+預留100余量。(一般水噴淋高度和電橋架計算層高時可不考慮)地下室層高設計附:1.6SECTION出入口設計出入口設計出入口數量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100-2015注:5001000輛停車庫可設兩個出入口a、機動車庫車輛出入口的最小間距不應小于15mb、機動車車輛出入口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4m。出入口數量5001000輛停車庫出入口設置(出入口數量2個,車道4個)2550輛停車庫出入口設置(出入口數量1個,車道2個)出入口數量 停車數量大于100輛的地下、半地下汽車庫,當采用錯

11、層或斜樓板式,坡道為雙車道且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首層或地下一層至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不應少于2個,汽車庫內其他樓層的汽車疏散坡道可設置1個。坡道坡度: 當坡道縱向坡度大于10%時,坡道上、下端均應設緩坡坡段,其直線緩坡段水平長度不應小于,緩坡坡度為坡道坡度的1/2。坡道直坡道平面示意圖直坡道中線剖面展開示意圖坡道組合坡道中線剖面展開示意圖組合坡道平面示意圖坡道最小轉彎半徑和最小環(huán)形車道內半經微型車和小型車道轉彎處的最小環(huán)形道內半經(r0) 機動車最小轉彎半徑(r1):當轉向盤到極限位置時,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滾過的軌跡圓半徑坡道坡道擋水反坡和排水溝 入地下室車庫的坡道端部宜設檔

12、水反坡和橫向通長雨水截水溝,雨水截水溝通常應設兩道,第一道在入口處,第二道一般設在坡道終點,見下圖:SECTION設備用房設備用房給排水水泵房和消防水池 1、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可合建。2、多層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及水池宜都設置在地下室的底層。但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與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m的地下室。3、宜靠近水專業(yè)主管井。4、生活水泵房不應在衛(wèi)生間的正下方。給排水水泵房和消防水池 給排水設計要點 1、消防水泵房疏散門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2、消防水池有效容積的計算。3、消防水池與水泵房相臨面設吸水槽,約1米寬、1米深。4、消防水池需設檢修人口,和內外爬梯。5、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大于500,宜設兩

13、格能獨立使用的消防水池,大于1000,應設置能獨立使用的兩座消防水池。6、水泵房內需設排水溝,集水井。7、水泵房地面不應高于水池底標高。給排水集水井 消防電梯應設集水井,且容量不應小于2m3 。車庫內普通集水井一般尺寸為1200*1200*1500,中距不宜大于40m。消防集水井平面示意圖消防集水井剖面示意圖給排水排水溝一般深250-300,寬300。排水溝做法分為建筑做溝和結構做溝(給結構提資必須明確)排水溝 結構排水溝做法建筑排水溝做法電氣變配電室 1、宜接近用電負荷中心;2、應方便進出線;3、應方便設備吊裝運輸;4、不應設在廁所、浴室或其他經常積水場所的正下方,且不宜與上述場所相貼鄰;裝

14、有可燃油電氣設備的變配電室,不應設在人員密集場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貼鄰和疏散出口的兩旁;5、當配變電所的正上方、正下方為住宅、客房、辦公室等場所時,配變電所應作屏蔽處理。電氣變配電室內設備一般為變壓器和配電柜。布置方式一般為:單排布置、雙排布置、三排布置。單排布置進深約4200雙排布置進深約7600三排布置進深約12000電氣凈高=電纜溝800+配電柜和底座2300+梁底空間600=3700一般變配電室結構標高降800,建筑回填做電纜溝 凈高要求: 電氣消防控制室 1、獨棟建筑均需設一個消防控制室。2、 多棟建筑的項目一般設一個消防控制室,最好與消防水泵房的位置靠近。3、消防控制室宜設置在負一層和首層,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4、如消防控制室做靜電地板,一般結構地面降板300。 暖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