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病專題-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獸醫(yī)學部傳染病學講座2_第1頁
魚病專題-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獸醫(yī)學部傳染病學講座2_第2頁
魚病專題-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獸醫(yī)學部傳染病學講座2_第3頁
魚病專題-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獸醫(yī)學部傳染病學講座2_第4頁
魚病專題-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獸醫(yī)學部傳染病學講座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魚病專題日本國立北海道大學獸醫(yī)學部傳染病學講座系列之二三、魚類細菌性疾病 魚類細菌性疾病的研究開始於十九世紀末的歐洲。德國Emmerich和Weibel分別於1890年、1894年從鱒魚孵化場的發(fā)病魚上,首先分離出Furunculosis(癤瘡病)的病原菌。意大利的Canestrini於1893年報告了海水養(yǎng)殖鰻魚的Vibriosis(弧菌癥)。進入二十世紀後,美國的Davis於1922年首先報告了Columnaris diseases,德國的Schaperclans於1930年發(fā)現(xiàn)了淡水養(yǎng)殖鰻魚的Red pest(赤鰭病)。 綜上所述,魚類的細菌性疾病研究自古以來就有。但真正得到科學家重視還

2、是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的事了。由於孵化魚苗放流事業(yè)、人工養(yǎng)殖業(yè)的急速發(fā)展,養(yǎng)殖魚數(shù)量增大,一旦發(fā)生疾病為害甚大。隨著生產(chǎn)地區(qū)的擴大。某個地區(qū)發(fā)生的疾病隨著魚卵及稚魚的移動而擴散,使問題變得深刻、嚴重。表一列舉了目前所知道的主要細菌性疾病。表一 魚 類 主 要 細 菌 性 疾 病病 名病 因疾 病 特 徵注 解英 文中 文Furunculosis癤瘡病Aeromonas Salmonicida主要發(fā)病魚是鮭魚、鱒魚??煞忠韵?種類型:1.急性型:無明顯外部癥狀就死亡。2.亞急性型:癤瘡出現(xiàn)後而死亡。3.慢性型:腸炎和鰻基部出血。4.潛伏型,無癥狀,但可分離出病原菌。1890年,1894年,德國的E

3、mmerich,Weibel分別分離了病原菌。Ulcer diseases潰瘍病Aeromonas(菌未同定)發(fā)病魚主要是金魚。主要特徵是體表潰瘍,肉眼所見是病魚體側(cè)形成洞穴狀。1971年春天,開始在日本發(fā)生,1973年至1975年發(fā)生率最高。Red pest of freshwater eel赤鰭病Aeromonas hydrophila鰻魚被害甚大。病魚臀鰭、胸鰭及其基部,腹側(cè)皮膚,肛門發(fā)赤,出現(xiàn)出血斑。初春發(fā)病率高Red sore diseases赤瘡病Aeromonas hydrophila鯉魚。病魚的皮膚及鰭出現(xiàn)出血斑是本病的主要特徵。Redmouth diseases赤口病Aero

4、monas hydrophila鹺魚。特徵是口唇部發(fā)赤,及其皮膚的糜爛。Red spot diseases赤點病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鰻魚。特徵正如其病名,病鰻皮膚,特別是下顎、腹部及肛門周圍皮膚可見顯著的點狀出血。日本 、臺灣發(fā)生率高。英國也有發(fā)生例。Pseudomonas fluorescens淡水魚,如鯉魚,金魚。病原多由於出血性敗血癥而死亡。Pseudomonas putida鯽魚、鯛魚。稚魚致死率高?;剪~的鰓蓋、幽門垂部出現(xiàn)點狀出血,腸管變色,膨脹。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天魚稚魚發(fā)病率高。日本山梨縣。細菌性白云癥Pseudom

5、onas sp.鯉魚。病魚體表黏液異常分泌,特別是頭部、背部、屠鰭部位被覆厚厚的一層黏液。發(fā)病魚池里的病魚每天死亡數(shù)尾,持續(xù)很長時間是本病的特徵。最高累積死亡率達7080日本長野縣。Vibriosis弧菌癥Vibrio anguillarum鮭魚、鹺魚等。1.急性型:無特殊外表異常而死亡。2.亞急性型:眼球、鰭、肛門及其周圍,體表和內(nèi)臟、腹膜的出血。3.慢性型:體表潰瘍。世界分布。在歐洲稱為red pest。EdwardsiellosisEdwar dsiella terda鰻魚,被害甚大。病魚鰭及腹部出現(xiàn)赤變,癥狀和red pest of freshwater eel病相似。臺灣、日本發(fā)生率

6、高。Pasteurellosis巴斯德桿菌癥Pasteurella piscicida魚。病程迅速,首先病魚失去食欲,然後離開魚群,獨自潛伏水底而死。體色稍微有點變黑,但無明顯外部癥狀。剖檢時,脾臟、腎臟幾乎無一例外,都出現(xiàn)多數(shù)小白點。心臟、肝臟、腸系膜、腹膜、鰾、鰓也出現(xiàn)多點小白點狀病變。日本、美國。Columnaris diseasesFlexibactor columnaris淡水魚等。鰭、鰓先端或體表處首先形成黃白色的病灶,然後患部慢慢擴大。鰓的感染是致死的原因。別名:Cotton wool diseases或mouth fungus。Bacterial Ridney diseases

7、細菌性腎病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鮭魚、鱒魚被害大。癥狀嚴重的病魚腹部膨脹,體色變黑,眼球突出,眼球周圍出血,無力。癥狀輕的病魚幾乎沒有以上病變。開腹時,可見腹水貯留。腎臟病變是感染魚的共通點。腎臟出現(xiàn)數(shù)個白點。同樣的白點有時在肝臟、脾臟上也出現(xiàn)。1930年美國、英國同時發(fā)生。1973年日本也發(fā)生。NocardiosisNocardia Rampachi Nocardia asteroides魚。1.體干結(jié)節(jié)型:體干部皮下脂肪組織、肌肉組織處形成膿瘍、結(jié)節(jié)。2.鰓結(jié)節(jié)型:鰓上出現(xiàn)多數(shù)的結(jié)節(jié)。3.其它:口唇部出現(xiàn)結(jié)節(jié)。南美、歐洲、北美、日本。Bacterial gil

8、l diseases細菌性鰓病Flavobacterium sp.鮭魚。病魚食欲喪失,離群在水面附近泳動。多量黏液分泌使鰓蓋不能關(guān)閉。鰓郁血、腫脹。Davis首先報告。美國、日本。Streptococcicosis鏈球菌癥Streptococcus sp.魚、鹺魚及其它淡水魚。夏秋流行性發(fā)生。病魚眼球突出,眼球周圍出血,鰓蓋內(nèi)側(cè)多量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特徵。日本、臺灣。Cold water disease冷水病Cytophaga psychrophila鮭魚。多在12以下的水溫時發(fā)病。尾柄部變黑死亡或者尾鰭脫落後生存。別名:Peduncle disease Davis於1946年首先報告。Ente

9、ric redmouth disease腸內(nèi)細菌赤口病Yersinia ruckeri鮭魚。病魚頭部,特別是口腔周圍充血、出血而發(fā)赤。鰓及鰭也可見出血。Rucker於1950年首先報告。美國、西德、法國。Ulcer disease潰瘍病Haemophilus piscium鱒魚。病魚皮膚白斑狀糜爛及潰瘍是此病的主要特徵。美國。Fish mycobacteriosis魚結(jié)核病Mycobacterium sp.淡水魚、海水魚都發(fā)生。潛伏期一年以上。病魚食欲不良,體色變黑,腹部膨脹。剖檢時,腎、肝、脾藏上有結(jié)節(jié)。1877年Bataillon等報告了鯉魚結(jié)核病。 魚類細菌性疾病的預防、治療,多是使用化

10、學藥劑。因此開發(fā)新藥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視。但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藥劑的亂用、多用將會影響人體健康。因此,世界各國先後制定了魚的藥劑使用標準。疫苗是預防細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魚的細菌性疾病疫苗主要有Vibrio疫苗,用經(jīng)口法或浸漬法都有顯著的防御效果。此疫苗在美國已有上市,在日本,正準備進入實用化的階段。3.1Vibriosis(弧菌癥) 本病是重要的魚類傳染病之一。病原菌是Vibrio anguillarum,海水魚及淡水魚都會發(fā)生此病,最後死於敗血癥。此病分布廣泛,歐洲很早以前就有本病的報告,美國、加拿大、臺灣、日本都曾發(fā)生過此病 ,漁業(yè)被害甚大。(1)病因:V. anguillarum是屬於Gr

11、am陰性,呈彎曲的桿菌(0.50.712m),具有單鞭毛。普通培養(yǎng)基上呈正圓形、灰白色有透明感的菌落。發(fā)育的溫度范圍是攝氏1035度,最適溫度是25度左右。發(fā)育的鹽份濃度范圍是0.56,最適濃度是1左右。發(fā)育pH值范圍是610,最適pH值是8左右。(2)癥狀:幼魚發(fā)病潛伏期35天,致死率高,病魚運動緩慢,體色變黑。體表和鰭有點狀出血,潰瘍,逐漸轉(zhuǎn)變成膿瘍??谇徊?、眼窩也有點狀出血。剖檢時,急性型病魚的肝、腎及脾臟多郁血、出血斑及不同程度的變化。脾臟常常腫大或融解。肌肉有時也有出血。腸炎也是癥狀之一。慢性型病魚的皮膚患部及內(nèi)臟患部纖維化。(3)診斷:病魚體表的出血及潰瘍是其外觀癥狀,但其癥狀和其

12、它細菌性感染癥之間無法區(qū)分清楚。因此,正確的診斷方法必須藉著細菌學的診斷。即以一般培養(yǎng)基,從疑似病魚的肝、腎、脾臟或者血液來分離細菌,然後同定之。血清學的診斷也是非常簡便的診斷法。從鹺魚分離出來的V. anguillarum只有J-0-1J-0-3 (A-C)三種血清型,因此以上述三種抗血清來同定從鹺魚分離出的細菌血清型已被應用。(4)對策:適當養(yǎng)殖密度,及維持適當養(yǎng)殖環(huán)境是預防此病發(fā)生的有力手段。病苗免疫也是預防此病發(fā)生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國研究成功用高浸透壓法及噴霧法的免疫疫苗,而且已上了市。日本雖有試驗證明疫苗具有預防效果,但尚未達到實用化的程度。各種抗生素,礦胺劑對此病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13、四、魚的病毒性疾病 魚的病毒性疾病隨著組織培養(yǎng)的發(fā)展,而有驚人的發(fā)現(xiàn),近年來,許多細胞株已被建立(如表二),因此,病毒的分離將更方便而確實。表二 常 用 的 魚 類 細 胞 株細 胞 株魚種來源細 胞 形 態(tài)組織來源FHM EPCCHSE-214RTG-2RTL-4鯉 鯉鮭鱒鱒上 皮 細 胞 上 皮 細 胞纖維芽細胞纖維芽細胞上 皮 細 胞尾 部 上皮腫瘍胚 胎卵 巢肝 雖然,目前所被應用的細胞株,絕大多數(shù)來自冷水魚類,但相信溫水魚類的病毒性疾病也可以適合的細胞株(如鯉魚來源的FHM、EPC)來分離。美洲鯰魚病毒(CCV),鯉魚春季毒血癥病毒(SVCV),淋巴腫瘍病毒(LV)及傳染性胰壞死癥病

14、毒(IPNV)都已是由溫水魚類分離成功的例子。 表三列出目前為止已被確定的各種魚類病毒性疾病及簡要發(fā)病特徵,本文將就其中重要的數(shù)個疾病加以說明,其馀部份請參考該表。表三 魚 類 主 要 病 毒 性 疾 病病 名病 因疾 病 特 徵注 解英 文中 文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IPN)傳染性胰壞死癥Birnavirida鮭、鱒魚。急性病毒疾病。高致死率。主要病狀在肝、脾的褪色及胰臟之壞死。腎退行性變化、黏液性卡他性腸炎、胃幽門點狀出血。日本及歐洲多發(fā)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N)傳染性造血器壞死癥Rhabdovi

15、rus鮭、鱒魚。水溫在10以上時致死率高,10以下時稍低。鰓部明顯貧血,脾及前腎出血及壞死,腸上皮壞死,其內(nèi)容物混著血液血色素減少。日本及北美多發(fā)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HS)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Rhabdovirus鱒魚感受性高,低水溫季節(jié),中大魚多發(fā)。急性型:體表暗色,出血斑,內(nèi)臟點狀出血,高致死率。慢性型:貧血為主徵,肝實質(zhì)壞死 。神經(jīng)型:狂奔、不?;匦斡尽V辉跉W洲發(fā)生(日本不發(fā)生)Spring viremia of carp (SVC)鯉魚春季毒血癥Rabdovirus carpio鯉魚。高致死率之急性傳染病。水溫在14前後的春天多發(fā)。眼球突出,異

16、常游泳,以鰓的貧血,肛門部發(fā)炎、腹膜炎及出血性腸炎為主徵。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 (CCVD)鯰魚病毒感染癥屬Herpesvirus Channel catfish virus (CCV)1年內(nèi)的鯰魚。高致死率。急性出血性傳染病。眼球突出、腹鰭、鰓等的出血斑及肌肉、肝、腎、脾等臟器之出血病變?yōu)橹?。高水溫多發(fā)。日本雖有類似報告,仍未確實的分離結(jié)果。Herpesvirus infection in Salmonids鮭魚鶪疹病毒感染癥目前,有以下5個病毒已確定:(1)Herpesvirus salmonis。(2)Oncorhynchus masouvirus

17、(OMV)。(3)H-83。(4)NeVTA。(5)YTV。3個月齡前後幼鮭及幼鱒於感染後有稍高的致死率,存活者稍成長後,口腔周圍,鰓蓋、尾部等處長上皮癌,故被證實該病毒有腫瘍原性。木村於1981分離OMVHerpesvirus infection of carp (Carp pox)鯉魚鶪疹病毒感染癥(俗稱鯉痘)Herpesvirus cypirini錦鯉魚的口腔周圍形成乳頭腫瘍。Sano於1984首次分離Reovirus infection里奧病毒感染癥Chum salmon virus (CSV)鮭魚之慢性疾病,只能從組織病理見到肝的壞死灶,死亡率低,正常的魚,也可分離得到該病毒。Sto

18、matopapilloma (Canliflower disease)口部乳頭腫瘍3種病毒。EV (1965)。EV-1 (1970)。EV-2 (1979)。鰻魚。口腔、頭部、有時體表、乳頭腫瘍形成,春秋較少發(fā),但夏季的腫瘍成長快。歐洲多發(fā)Rhabdovirus infectionRabd病毒感染癥Rabdivurys有 2種。EVA (1976)。EVE (1976)。美洲及歐洲的鰻魚。死亡的幼鰻,其胸、尾鰭及腹部充血明顯。Viral disease of American eels歐鰻病毒性感染癥Rabdovirus屬的EVEX (1976)異常游泳Birnavirus infectio

19、nBirna病毒感染癥Birnavirus蚵、蛤。引起消化不良及發(fā)育遲緩。OvacystisIridoviridae幼蚵。致死率相當高。HTV infectionHTV感染癥Herpes-type virus (HTV)蚵。消化腺褪色,血淋巴竇之細胞浸潤,海水溫度上升時常發(fā)病。北美沿岸發(fā)生Lucke tumor腎腺癌Lucke virus, frog virus 4 (Herpesvirus屬)北美的Renapipiens鮭的皮膚、腎等的癌癥。Baculovirus infection中腸腺壞死癥Baculovirus(尚未同定)蝦。中腸腺的壞死,白濁。Viral erythrocytic n

20、ecrosis (VEN)病毒性紅血球壞死癥Iridoviridae鮭魚。紅血球被破壞,貧血癥狀,紅血球內(nèi)可發(fā)現(xiàn)質(zhì)內(nèi)包涵體。4.1傳染性胰壞死癥(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傳染性胰壞死癥(IPN)是由病毒所感染,致死率非常高的傳染病。1960年由Wood等人首次分離到本癥的病毒,日本在1971年也由虹鱒分離到本病毒確定本癥的存在。除了鮭、鱒魚之外,包括鯉、鰻等溫水魚也能分離到本病毒。(1)病因:具RNA的Birnaviridae病毒,可分為45個血清型,在酸性及4可保持長期的感染力,用RTG-2,F(xiàn)HM及CHSE-214細胞株培養(yǎng)時有獨特的CPE出現(xiàn)。(2

21、)癥狀:本病除了最初發(fā)生的鮭魚之外,後又發(fā)現(xiàn)在鰻魚及貝類也分離到病毒。34月齡的魚有90100致死率,成魚是帶毒者,水溫也是發(fā)病的誘因,最常發(fā)病的水溫是1214。病魚發(fā)病時突然狂奔在水中回游,死亡前體色呈黑變,眼球突出,腹部膨脹,腹鰭基部出血點,解剖時可見肝脾的褪色,消化管殘留食物及乳糜狀液體,幽門垂點狀出血,胰細胞的壞死為本病的主要特徵,也能看到細胞質(zhì)內(nèi)包涵體。(3)診斷:34個月齡的幼魚突然大量死亡,亦有前述之臨床、剖檢癥狀時得懷疑本病。確切的診斷得經(jīng)由病毒分離及組織病理的輔助,一般在病魚乳劑接種細胞株後13天,將會有CPE出現(xiàn),感染細胞變細長如羽毛狀、網(wǎng)狀的外觀、病灶邊緣不整等特徵變化。

22、胰外分泌及藍氏小島組織壞死病變,及其鄰接脂肪組織的壞死,質(zhì)內(nèi)包涵體的存在都是特徵及診斷根據(jù)。(4)對策:為了防止疾病漫延,以下的措施應立即進行;1.受精卵的消毒,2.養(yǎng)魚池及用水的清潔及凈化,3.源自母魚的傳染途徑中斷。雖然碘劑已經(jīng)證實多少有點消毒效果,但飼養(yǎng)的方式,還是宜統(tǒng)進統(tǒng)出,無論如何都在盡量防止污染的擴散。目前為止,疫苗的使用,僅止於研究的階段,實用化恐怕尚有一段距離。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4.2傳染性造血器壞死癥(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傳染性造血器壞死癥(IHN)也是鮭魚類的急性、高致死率的病毒性疾病,1969年Amend等人(加拿大)首先以本病名提出報告。(1)病 因:本病的病毒屬Rhabidoviridae的一種,被認為只有一種血清型,能使魚由來的RTG-2,CHSE-214,F(xiàn)HM,STE-137細胞株的細胞圓形化、集塊等CPE病變。更有趣的是人類由來2倍體細胞系W-18及Hamster由來的BHK-21都可做增殖用。(2)癥 狀:在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