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及舌下脈絡圖解_第1頁
舌診及舌下脈絡圖解_第2頁
舌診及舌下脈絡圖解_第3頁
舌診及舌下脈絡圖解_第4頁
舌診及舌下脈絡圖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z.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8200 目錄 PAGEREF _Toc8200 2 HYPERLINK l _Toc26256 望舌質(zhì) PAGEREF _Toc26256 2 HYPERLINK l _Toc18740 一 . 舌神 PAGEREF _Toc18740 2 HYPERLINK l _Toc24964 ( 二 ) 無神 ( 枯舌 ) PAGEREF _Toc24964 2 HYPERLINK l _Toc28431 二淡白舌 PAGEREF _Toc28431 3 HYPERLINK l _Toc15723 四絳舌 PAGEREF _T

2、oc15723 5 HYPERLINK l _Toc15890 五青紫舌 PAGEREF _Toc15890 8 HYPERLINK l _Toc18140 三 . 舌形 PAGEREF _Toc18140 11 HYPERLINK l _Toc25198 一老、嫩 PAGEREF _Toc25198 12 HYPERLINK l _Toc11094 二胖、瘦 PAGEREF _Toc11094 13 HYPERLINK l _Toc1396 三點、刺 PAGEREF _Toc1396 15 HYPERLINK l _Toc394 四裂紋 PAGEREF _Toc394 16 HYPERLIN

3、K l _Toc13097 五齒痕舌 PAGEREF _Toc13097 17 HYPERLINK l _Toc7447 四 . 舌態(tài) PAGEREF _Toc7447 18 HYPERLINK l _Toc20891 一痿軟舌 PAGEREF _Toc20891 18 HYPERLINK l _Toc20761 二強硬舌 PAGEREF _Toc20761 19 HYPERLINK l _Toc24492 三歪斜舌 PAGEREF _Toc24492 20 HYPERLINK l _Toc8249 四顫抖舌 PAGEREF _Toc8249 20 HYPERLINK l _Toc8051 五

4、吐弄舌 PAGEREF _Toc8051 20 HYPERLINK l _Toc3608 六短縮舌 PAGEREF _Toc3608 21 HYPERLINK l _Toc12384 五 . 舌下絡脈 PAGEREF _Toc12384 22 HYPERLINK l _Toc9556 1.舌下絡脈青紫 PAGEREF _Toc9556 22 HYPERLINK l _Toc32709 正常人舌脈隱現(xiàn)可見,直徑不超過2.7厘米,其長度不超過舌尖至舌下肉阜連線的五分之三。顏色暗紅。脈絡無怒、緊束、彎曲、增生,排列有序。絕大多數(shù)為單支極少有雙支出現(xiàn)。 望舌下絡脈主要觀察其長度、形態(tài)、色澤、粗細、舌下

5、小血絡等變化。 2.舌下絡脈的觀察方法: PAGEREF _Toc32709 22 HYPERLINK l _Toc7800 先讓病人口,將舌體向上腭方向翹起,舌尖 可輕抵上腭,勿用力太過,使舌體保持自然松弛,舌下絡脈充分顯露。首先觀察舌系帶兩側(cè)的大絡脈粗細、顏色,有否怒、彎曲等異常改變。然后再查看周圍細小絡脈 的顏色、形態(tài)以及有無紫暗的珠狀結(jié)節(jié)和紫色血絡。 3.舌下絡脈異常及其臨床意義: PAGEREF _Toc7800 22-. z.目錄望舌質(zhì)舌質(zhì),即舌的本體,故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和脈絡組織。望舌體主要觀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態(tài)以及舌下絡脈幾個局部。 一 . 舌神( 一 ) 有神 ( 榮

6、舌 ) 【舌象特征】舌色紅活、潤澤,運動靈敏自如。 【臨床意義】榮舌是謂有神,雖病亦屬善候。 【機理分析】榮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氣血充盈,精神健旺。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氣曰:凡舌質(zhì)有光有體,不管黃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紅潤,神氣榮華者,諸病皆吉。 ( 二 ) 無神 ( 枯舌 )【舌象特征】舌色枯槁而晦暗無光、死板而毫無生氣,運動失靈。 【臨床意義】枯舌是謂無神,屬兇險惡候。 【機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匱乏,氣血大虧,精神衰敗。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氣說:假設(shè)舌質(zhì)無光無體,不拘有苔無苔,視之里面枯晦,神氣全無者,諸病皆兇。 二 . 舌色 舌色,即舌體的顏色。一般分為淡紅、淡白、紅、絳、青、紫六種。 一淡紅舌

7、 【舌象特征】舌體顏色淡紅潤澤,白中透紅。 【臨床意義】淡紅舌為氣血調(diào)和的征象,常見于正常人。疾病時見之多屬病輕。 【機理分析】淡紅舌主要反映心之氣血充足,胃氣旺盛的生理狀態(tài)。舌色與膚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紅為血之色,明潤光澤為胃氣之華,正如舌胎統(tǒng)志說:舌色淡紅平人之候,紅者心之氣,淡者胃之氣。 外感病初起,病情輕淺,尚未傷及氣血及臟時,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紅;傷疾病時見之,提示陰陽平和,氣血充盈,多屬病輕,或為疾病轉(zhuǎn)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淺淡,白色偏多紅色偏少,稱為淡白舌。如舌體色白,全無血色,則稱為枯白舌。 【臨床意義】主氣血兩虛、陽虛??莅咨嘀鱾?、脫血奪氣。 【機理分析

8、】氣血虧虛,血不榮舌,或陽氣虛衰,運血無力,無以推動 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淺淡。陽虛則寒,經(jīng)脈收引,使舌的血行減少,也可見舌淡。舌鑒辨證指出,淡白舌是虛寒舌之本色。假設(shè)舌色淡而舌體瘦薄,屬氣 血兩虛;假設(shè)淡白濕潤,舌體胖嫩,多屬陽虛水停。精血耗竭、脫血奪氣、舌失充養(yǎng),故見舌枯白無華。提示病情危重。 淡白舌枯白舌三紅舌 【舌象特征】舌色較正常舌色紅,呈鮮紅者,稱為紅舌?!九R床意義】主實熱、陰虛熱。 【機理分析】血得熱則行,熱使血管擴、血行加速,熱使氣血沸涌, 致使舌體脈絡充盈而舌色鮮紅;或陰虛水涸,虛火上炎于舌絡而舌紅。舌色稍紅或僅見舌邊尖紅,多提示外感表熱證初起。舌尖紅赤破碎,多為心火上炎。舌

9、兩邊紅 赤,多為肝經(jīng)熱盛。舌色紅而有苔者,多屬實熱證;舌色鮮紅少苔或有裂紋、舌體瘦小多為虛熱證。辨舌指南說:舌色鮮紅,無苔點,舌底無津,舌面無液 者,陰虛火炎也。 四絳舌 【舌象特征】較紅舌更深或略帶暗紅色者,謂之絳舌。 【臨床意義】主里熱亢盛、陰虛火旺。 【機理分析】絳舌多由紅舌進一步開展而成。其形成原因一是邪熱亢盛,氣血沸涌,舌部血絡充盈而舌紅絳;二是因熱入營血,耗傷營陰,血液濃縮,血熱充滿于舌而舌絳;三是可因陰虛水涸,虛火上炎于舌絡而舌紅。所以,絳舌比紅舌的病情深重。 舌色紅絳而有苔者,多由外感熱病熱入營血或傷雜病,臟腑陽熱偏盛 所致,屬實熱證;辨舌指南說:絳,深紅色也。心主營、主血,舌

10、苔絳燥,邪已入營中。舌色紅絳而少苔或無苔者,提示胃、腎陰傷,多由熱病后期陰液受 損,或久病陰虛火旺,屬虛熱證。辨舌指南說:絳而光亮者胃陰亡也。舌雖絳而不鮮,枯槁而萎者,腎陰涸也。紅舌:舌邊尖紅:舌紅少苔:絳舌:紅絳而有苔:紅絳而無苔:五青紫舌 【舌象特征】全舌呈均勻青色或紫色,或局部現(xiàn)青紫色斑點,均稱青紫舌。青紫舌還有多種表現(xiàn),舌淡而泛現(xiàn)青紫色,則為淡青紫舌;紅絳舌泛現(xiàn)青紫色,則為紫紅或絳紫舌;舌上局部出現(xiàn)青紫色斑點,大小不一,不高于舌面,稱為瘀斑舌或瘀點舌。 【臨床意義】主氣血運行不暢。 【機理分析】青紫舌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全舌青紫,說明瘀血較重,多是全身性瘀血所致;舌有紫色斑點者,瘀血程

11、度較輕,多見于瘀血阻滯局部,或局部脈絡損傷所致。 紫舌色的深淺與寒熱性質(zhì)有關(guān)。舌色淡紫或紫暗而濕潤,多見于陽虛陰 盛之證。多由陰寒盛,陽氣不宣,氣血不暢,血脈瘀滯而致;舌色青為寒凝血瘀之重證,提示陰寒盛,陽氣受遏,血行凝泣所致。舌色紫暗或絳紫舌而枯槁少 津,舌苔少而干,多見于熱證,提示熱毒熾盛,深入營血,營陰受灼,氣血不暢。舌色泛現(xiàn)青紫或出現(xiàn)瘀斑是由肺失宣肅,或肝氣不疏、血行不暢、或氣虛無以推動 血行而致血流障礙。青紫舌還可見于*些先天性心臟病或藥物、食物中毒等病癥。 此外尚有暴力外傷,損傷血絡,血液溢出而舌現(xiàn)斑點,舌色可無明顯異常。舌色紫暗或舌上有斑點,多為瘀血阻所致。淡青紫舌青紫舌絳紫舌瘀

12、點舌瘀斑舌三 . 舌形舌體的形質(zhì)包括老嫩、胖瘦、點刺、裂紋和齒痕等方面。 一老、嫩【舌象特征】舌質(zhì)紋理粗糙或皺縮,舌體堅斂蒼老,舌色較暗者為老舌;舌質(zhì)紋理細膩,舌體浮胖嬌嫩,舌色淺淡者為嫩舌。 【臨床意義】老舌多見于實證;嫩舌多見于虛證。 【機理分析】舌質(zhì)老嫩是形質(zhì)的綜合表現(xiàn)。老和嫩是疾病虛實的標志之 一。辨舌指南曰:凡舌質(zhì)堅斂而蒼老,不管苔色白、黃、灰、黑,病多屬實;舌質(zhì)浮胖嬌嫩,不拘苔色灰、黑、黃、白,病多屬虛。邪氣亢盛,充滿體, 正氣未衰,邪氣壅滯于舌,故見舌質(zhì)蒼老。氣血缺乏,無以上充于舌;或陽氣虧虛,運血無力,則舌嫩色淡白。精血缺乏,則舌嫩紅少苔。 老舌嫩舌二胖、瘦【舌象特征】舌體比正

13、常的人大而厚,伸舌滿口,稱為胖大舌。舌體脹大滿嘴,舌色鮮紅或青紫,甚則舌腫脹而不能收縮回口中,稱為腫脹舌。舌體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稱為瘦薄舌。 【臨床意義】胖大舌多主水濕停,腫脹舌主心脾熱盛、外感濕熱。瘦薄舌主氣血缺乏、陰虛火旺。 【機理分析】胖大舌多因脾腎陽虛,氣化失常,津液輸布障礙,體水 濕停滯所致。舌色淡白,舌體胖大者多為氣虛、陽虛。舌脹大而色紅者多為里熱。舌腫脹色紅絳,多見于心脾熱盛,熱毒上壅。此外,先天性舌血管瘤患者,可見舌 的局部腫脹色紫,屬于血絡瘀阻的局部病變,多無全身辨證意義。瘦薄舌總由氣血陰液缺乏,舌失濡養(yǎng)所致。舌體瘦薄,舌色淡白者,多見于久病氣血兩虛,血不上 榮;舌體瘦薄,舌

14、色紅絳,舌干少苔或無苔,多見于陰虛火旺,陰液虧虛無以滋養(yǎng)舌體故舌瘦薄,陰虛火旺則舌色紅絳,陰液不能上承則舌干少苔或無苔。 胖大舌:瘦薄舌三點、刺【舌象特征】點,是指突起于舌面的紅色或紫紅色的星點。大者稱星,小者稱點。色紅者稱紅星舌或紅點舌;色白者稱白星舌。刺,是指蕈狀乳頭增大、高突,并形成尖峰,形如芒刺,撫之棘手,稱為芒刺舌。點和刺相似,可以并見,故合稱點刺舌。點刺舌最多見于舌尖部。 【臨床意義】提示臟腑陽熱亢盛,或為血分熱盛等。根據(jù)點刺所在部位,一般可以推測熱在何臟,如舌尖生點刺,多為心火亢盛;舌中生點刺,多為胃腸熱盛;舌兩邊生點刺為肝膽熾熱等等。 【機理分析】點刺是指蕈狀乳頭腫脹或高突的病

15、理特征。點,是蕈狀乳 頭體積增大,數(shù)目增多,乳頭充血水腫,甚至形成尖峰,形如芒刺,多為邪熱蘊、充滿舌絡。點刺數(shù)目的多少與邪熱程度有關(guān),點刺越多,邪熱越盛。觀察點刺 的顏色,可以估計氣血運行情況以及疾病的程度。如點刺鮮紅為血熱盛,或陰虛火旺;點刺色絳紫為熱盛而氣血壅滯。 四裂紋【舌象特征】舌面上出現(xiàn)各種形狀的裂紋、裂溝,深淺不一,多少不等,統(tǒng)稱為裂紋舌。裂紋或裂溝中無舌苔覆蓋者,多屬病理性變化;裂紋可呈現(xiàn)人、 | 、井等形狀,嚴重者可呈腦回狀、卵石狀、或如刀割、剪碎一樣。如溝裂中有舌苔覆蓋,則多見于先天性裂紋。 【臨床意義】多見于精血虧虛,或陰虛火旺,或脾虛氣弱者。 【機理分析】裂紋舌多由舌體失

16、養(yǎng),舌面乳頭萎縮或組織皸裂所致。是 全身營養(yǎng)不良的一種表現(xiàn)。舌色淡白而裂者,是血虛之候,多為血虛血不上榮于舌所致,故辨舌指南認為:有紋者血衰也。紋少,紋淺者衰之微;紋多、紋深 者衰之甚也。舌色紅絳而裂,則由熱盛傷津,或陰虛火旺,陰津耗損,舌失濡養(yǎng)所致。全舌絳色,或有橫直裂紋而短小者,說明陰虛液涸。舌色淡白胖嫩邊有齒痕 又兼見裂紋多為脾虛氣弱,舌體失養(yǎng)所致。 在安康人約有 0.5% 的人在舌面上有縱、橫間深溝,裂紋中有苔覆蓋,且無不適病癥,為先天性舌裂,有別于病理性裂紋舌。 裂紋舌:五齒痕舌【舌象特征】舌邊緣有牙齒壓迫的痕跡,多伴舌體胖大。 【臨床意義】主脾虛、水濕盛證。 【機理分析】舌邊有齒痕

17、,多因舌體胖大受牙齒擠壓所致。故多與胖大 舌同見。舌體不胖大而出現(xiàn)齒痕,是舌質(zhì)嬌嫩的齒痕舌。舌淡胖大而潤,舌邊有齒痕,多由寒濕壅盛體,或陽虛水濕停而致;舌色淡紅,舌邊有齒痕,常見于脾 虛、氣虛;假設(shè)舌紅腫脹滿口,舌邊有齒痕,為濕熱痰濁蘊。 此外,有先天性齒痕舌者,多見舌體不大舌淡紅而嫩,邊有輕微齒痕;病變中見之說明病情較輕,常見于小兒及氣血缺乏患者。 四 . 舌態(tài)舌態(tài),指舌體的動態(tài)。舌體活動靈便,伸縮自如,為正常舌態(tài),提示氣血充盛,經(jīng)脈通調(diào),臟腑健旺。常見的病理舌態(tài)有舌體痿軟、強硬、震顫、歪斜、吐弄和短縮等異常變化。 一痿軟舌【舌象特征】舌體軟弱無力,不能隨意伸縮盤旋。 【臨床意義】多為傷陰或

18、氣血俱虛。 【機理分析】痿軟舌多因氣血虧虛、陰液損傷,無以濡養(yǎng)舌肌與舌脈。 舌痿軟而紅絳少苔,多見于外感熱病后期,邪熱傷陰,或傷久病,陰虛火旺。舌痿軟而舌色枯白無華,多屬于氣血俱虛。多因久病氣血虛衰,舌體失養(yǎng)所致。新病 舌干紅而痿,主熱病津傷;舌紅干而漸痿者,是肝腎陰虧已極之象。 二強硬舌【舌象特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板硬強直,不能轉(zhuǎn)動。 【臨床意義】多見于熱入心包,或為高熱傷津,或為風痰阻絡。 【機理分析】千金要方指出:舌強不能言,病在臟腑。說明舌 強硬一般不是局部病變,而是關(guān)系到臟的病變。強硬舌可見于外感熱病熱入心包時,心神受擾,舌無所主;或高熱傷津,筋脈失養(yǎng),舌體失柔所致;或肝風挾痰

19、, 致風痰阻絡,肝陽上亢,筋脈失養(yǎng),而致舌體強硬不能轉(zhuǎn)動。舌強硬而舌色紅絳少津,多見于熱盛之證;舌體強硬而舌苔厚膩,多見于風痰阻絡;突然舌強語言謇 澀,伴有肢體麻木、眩暈者多為中風先兆。 三歪斜舌【舌象特征】伸舌時舌體偏向一側(cè),或左或右,稱為歪斜舌。一般舌歪在前半部明顯。 【臨床意義】歪斜舌多見于中風、喑痱、或中風先兆。 【機理分析】歪斜舌多由肝風動,挾痰挾瘀,或痰瘀阻滯一側(cè)舌部經(jīng)絡,而致舌收縮無力,不能伸出,故常見病側(cè)舌肌緩和,健側(cè)舌肌如常,伸舌時舌體向健側(cè)歪斜。 四顫抖舌【舌象特征】舌體不自主地顫抖,稱為舌顫抖。其輕者僅伸舌時顫抖;重者不伸舌時亦抖顫難寧。 【臨床意義】為肝風動之象。 【機

20、理分析】舌顫抖是動風的表現(xiàn)之一。凡氣血虛衰,陰液虧損,舌失 濡養(yǎng)和濡潤,無力平穩(wěn)伸展舌體,因而抖動不寧;或為熱極津傷而動風,都可以導致舌顫抖。舌淡白而顫抖者,多見于血虛動風;舌絳紫而顫抖,多見于熱極動風; 舌紅少苔而顫抖,多見于陰虛動風。此外,舌顫抖可見于酒毒蘊者。 五吐弄舌【舌象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縮者,稱為吐舌;伸舌即回縮,或反復舐口唇四周,掉動不寧者,均稱弄舌。 【臨床意義】多為心脾有熱之象。 【機理分析】心熱則動風,脾熱則津耗,以致舌體吐弄不寧。吐舌可見于疫毒攻心,病情危急時見吐舌,多為心氣已絕。弄舌多為熱甚動風的先兆。吐弄舌也可見于小兒智力發(fā)育不全。 六短縮舌【舌象特征】舌體卷短

21、、緊縮,不能伸長,嚴重者舌不抵齒。舌短縮常與舌痿軟并見。 【臨床意義】多為病情危重的征象。 【機理分析】舌短縮,色淡白或青紫而濕潤,多屬寒凝筋脈,或氣血虛衰而致舌脈攣縮或舌體失養(yǎng);舌短縮,色紅絳而干,多屬熱病傷津、筋脈拘急所致;舌短縮而胖大,苔滑膩者,多屬痰濁蘊,風痰阻絡??傊?,短縮舌提示病情危重。 此外,先天性舌系帶過短,亦可影響舌體伸出,稱為絆舌。無辨證意義。 五 . 舌下絡脈舌下絡脈是位于舌系帶兩側(cè)縱行的大絡脈,管徑小于 2.7mm ,長度不超過舌下肉阜至舌尖的五分之三,絡脈顏色為淡紫色。望舌下絡脈主要觀察其長度、形態(tài)、顏色、粗細、舌下小血絡等變化。 1.舌下絡脈青紫 正常人舌下位于舌系

22、帶兩側(cè)各有一條縱行的大絡脈,稱為舌下絡脈。也叫瘀絡, 舌下面的粘膜正中線形成一條連于口腔底的明顯皺襞,叫舌系帶,舌系帶兩側(cè),透過粘膜可見有淺藍色的舌靜脈,中醫(yī)稱謂舌下絡脈,或稱舌脈。正常人舌脈隱現(xiàn)可見,直徑不超過2.7厘米,其長度不超過舌尖至舌下肉阜連線的五分之三。顏色暗紅。脈絡無怒、緊束、彎曲、增生,排列有序。絕大多數(shù)為單支極少有雙支出現(xiàn)。望舌下絡脈主要觀察其長度、形態(tài)、色澤、粗細、舌下小血絡等變化。2.舌下絡脈的觀察方法:先讓病人口,將舌體向上腭方向翹起,舌尖 可輕抵上腭,勿用力太過,使舌體保持自然松弛,舌下絡脈充分顯露。首先觀察舌系帶兩側(cè)的大絡脈粗細、顏色,有否怒、彎曲等異常改變。然后再查看周圍細小絡脈 的顏色、形態(tài)以及有無紫暗的珠狀結(jié)節(jié)和紫色血絡。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