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章信息網絡基礎 3.1信息網絡的基本知識 3.1.1信息網絡的基本概述1信息網絡的形成 網絡的形成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一是利用專用的機房,昂貴的設備組成的計算機終端網絡階段。二是以通信子網為中心,資源子網在外圍的計算機通信網絡階段。三是遵循OSI開放系統(tǒng)互連的開放式和標準化,組成全球性信息網絡階段。 2信息網絡的分類 網絡按地域或覆蓋范圍可以分為廣域網WAN、城域網MAN和局域網LAN。按網絡拓撲結構可以分為星形網、樹形網、環(huán)形網、總線形網。按信息交換的方式分為電路交換網、分組交換網、綜合交換網。而按通信介質分為雙絞線網、同軸線網、光纖網、衛(wèi)星網。 3信息網絡標準化組織 (1)國際標準化組
2、織ISO(International Org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電子電器工程師協(xié)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3)美國國家標準局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4)電子工業(yè)協(xié)會EIA/T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Telecomm Industries Association): (5)國際電信聯(lián)盟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 U
3、nion): (6)INTERNET行動委員會IAB(Internet Architectrue Board): 3.1.2信息網絡的功能和服務 1信息網絡的基本功能 (1)資源共享功能(2)終端設備間的通信功能 (3)均衡負荷(4)分布處理功能 (5)集中處理功能 (6)提高可靠性 (7)綜合信息服務功能 (8)提高系統(tǒng)的性能價格比。使網絡維護更方便、擴展更靈活。 2信息網絡的基本服務 (1) 文件服務 (2) 應用服務(3)消息服務 (4)打印服務 (5)數(shù)據庫服務(6)集中式和分布式網絡服務 3.1.3信息網絡結構 1信息網絡的組成 網絡主要由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組成 (1)通信子網 通信
4、子網主要由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組成,不同的網絡會有不同的通信子網組成,其任務是在端節(jié)點之間傳送由信息組成的報文。(2)資源子網 資源子網是數(shù)據處理子網,它是通信服務的使用者。由網上的用戶主機組成。通信子網部分用于主機與通信子網的連接,資源子網部分用于數(shù)據處理和資源共享。 2信息網絡通信方式 (1)點點通信方式 點到點通信有星形、環(huán)形、樹形等拓撲結構(2)廣播通信方式廣播通信方式有總路線形、環(huán)形、任意形等拓撲結構。 3信息網絡性能的指標 帶寬(bandwidth)和延遲(delay)是衡量網絡性能的兩個主要指標。(1)帶寬是描述網絡上數(shù)據在一定時刻從一個節(jié)點傳送到任意節(jié)點的信息量。 (2)網絡的時
5、延(延遲)網絡的時延是節(jié)點間數(shù)據傳送的時間。它定義了網絡把一位數(shù)據從一個網絡節(jié)點傳送到另一個網絡節(jié)點所需要的時間。網絡延遲主要由傳導延遲(propagation delay)、交換延遲(switching delay)、介質訪問延遲(access delay)和隊列延遲(queuing delay)組成。 3.1.4 信息網絡硬件 1服務器和客戶機 2網卡(接口卡、適配卡) 3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是由實心或絞合的銅線為芯線,周圍用紡織的銅網或其它金屬網作為外部屏蔽層。 4非屏蔽雙絞線 雙絞線是由兩股互相絕緣的導線絞合在一起,并封裝在另一個絕緣護套里。 3.1.4 信息網絡硬件5光纜 光導纖維是一
6、種傳輸光速的細微而柔韌的媒質。光纖主要有以下兩種分類方式:一是按傳輸點模數(shù)分類:按傳輸點模數(shù)分類光纖可以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兩類。 6中繼器用于消除噪聲放大并具有重新傳輸信號的能力,以延伸網路的距離。 3.1.4 信息網絡硬件7集線器 集線器從技術上將屬于中繼器,即多端口的中繼器,專門用來延伸網絡。 8防火墻Firewall 防火墻是一種用在相同網段之間的受控的訪問控制點,用來將問題限制在一個網段內。 3.1.4 信息網絡硬件9交換機也稱交換式集線器。它同樣具備許多接口,提供多個網絡節(jié)點互連。 10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種用于網絡互連的計算機設備,為不同的網絡之間報文那么并存儲轉發(fā)。 11網關 網
7、關和多協(xié)議路由器(或特殊用途的通信服務器)組合在一起可以連接多種不同的系統(tǒng)。 3.2局域網技術 3.2.1局域網技術 1局域網的組成局域網的組成元素分為通信鏈路和網絡節(jié)點。通信鏈路是指傳輸信息的信道;而網絡節(jié)點又分為連接節(jié)點和端節(jié)點。 2介質訪問控制方法介質(傳輸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又稱為網絡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網絡中各個節(jié)點間的信息傳輸,局域網的訪問控制方法,按照其控制方式可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控制,采用分布式訪問控制方法包括有:帶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CSMA/CD)、令牌通信、時隙控制法、寄存器延遲插入法等。 (1)CSMA/CDCSMA/CD是一種具有沖突檢測(CD)功能的載波偵聽
8、多路訪問(CSMA)的分布式控制技術 (2)令牌通信 令牌通信控制法,又稱許可證法 (3)時隙控制法 時隙即時間分割中的間隙,俗稱時間槽。時隙控制法是在利用時間為每個節(jié)點預先安排一個特定的時間片段,某節(jié)點要通信時,必須在指定的時間片段范圍內進行 (4)寄存器插入法 寄存器延遲插入法,是用于環(huán)形結構網絡中的介質訪問方法,從任一節(jié)點的交換接口中,利用移位寄存器,可在環(huán)上流通的多個報文分組中隨時插入并發(fā)送一個新的報文分組,也可隨時接收并刪除送來的一個新的報文分組,而且所有的報文分組長度可變,所以說這個控制法是集合了令牌法和時隙法的優(yōu)點,只是增加了環(huán)路接口硬件的復雜程度來作代價。 3局域網的互聯(lián) (1
9、)局域網的互聯(lián)從距離上區(qū)分,有本地局域網互聯(lián)和遠程局域網互聯(lián)方式,即LANLAN和LANWANLAN的方式。從互聯(lián)所采用的介質看,有同軸電纜、雙絞電纜和光纖等連接方式。(2)網絡互聯(lián)設備 網絡互聯(lián)設備包括:中繼器、網橋、路由器、網關。 4局域網的管理和安全 (1)局域網的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 配置管理計費管理安全管理(2) 局域網的安全網絡安全將網絡資源所受到威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安全防范措施一是物理安全防范措施。 二是訪問控制防范措施。 安全性指標現(xiàn)時安全標準,采用“級別”區(qū)別安全等級,一些級別被用于保護硬件、軟件和存儲的信息免遭攻擊。安全防范方法信息加密。 給每個用戶分配兩把密鑰:一把是
10、保密的,稱為私有密鑰;一把是公眾所知的,稱為公共密鑰。防火墻 防火墻是控制兩個不同網絡之間訪問的有效安全技術措施,可稱之為控制進/出兩個方向通信的門檻。 3.2.2以太網基礎 1以太網簡介 其基本思想很簡單:用戶只要有數(shù)據要發(fā)送,就讓他們發(fā)送。由于廣播的反饋性,發(fā)送方只要偵聽信道就可以知道發(fā)出的數(shù)據是否被破壞,如果被破壞,發(fā)送方等待一段隨機的時間再重發(fā)數(shù)據。 CSMA/CD 步驟:(1)監(jiān)視信道直到其空閑。(2)傳輸數(shù)據,并監(jiān)視信道看是否有沖突發(fā)生。(3)如果檢測到沖突發(fā)生,停止傳輸,發(fā)出一個沖突產生信號,再等待一個隨機的時間,再回到第一步。2常用以太網連接方法 3交換技術 傳統(tǒng)的基于共享式集
11、線器的局域網中所有站點都處于同一個“沖突域”中,這里的“沖突域”是指CSMA/CD算法中每個站點所監(jiān)聽的網絡范圍。處于同一個沖突域中的站點在任意時刻只能有一個站點占用信道,這意味著傳統(tǒng)以太網的帶寬是被各個站點在統(tǒng)計意義上均分的,這決定了傳統(tǒng)形式的以太網不具有可伸縮性。 4用交換機構建局域網 交換機對于集線器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提供的可用帶寬高,而且從集線器升級到交換機對終端用戶完全透明,作為連接各共享網段的設備交換機具有智能特性。 外部網絡三層交換機交換機交換機交換機交換機交換機交換機5VLAN簡介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一般稱為虛擬局域網 廣播報文并不需要
12、讓局域網每個站點都知道,事實上,這樣既浪費了大量帶寬,又不利于安全。VLAN出現(xiàn)之后,人們可以通過VLAN為網絡分段,屬于不同VLAN的各個網段屬于不同的廣播域 6快速以太網 快速以太網由IEEE802.3u標準定義,基本與標準以太網相同,但速度比標準以太網快十倍。 快速以太網有自動協(xié)商的功能,能夠自動適應電纜兩端最高可用的通信速率,能方便的與10M以太網連接通信。 7千兆以太網 千兆以太網保留了傳統(tǒng)以太網的大部分簡單特征,以1000Mbps/2000Mbps的帶寬提供半雙工/全雙工通信。千兆以太網對電纜的長度的要求更為嚴格,多模光纖的長度至多為500米,5類雙絞線為100米。IEEE802.
13、3Z標準定義了千兆以太網,IEEE802.3ab標準專門定義了雙絞線上的千兆以太網規(guī)范,兩者都是802.3標準的補充。 3.2.3常用信息網絡接口與線纜 物理接口又分為兩種,一種是LAN(局域網)接口,主要是指以太網接口;另一種是WAN(廣域網)接口,包括同/異步串口、異步串口、CE1/PRI接口、ISDN BRI接口等。1局域網接口及線纜 (1)5類雙絞線的線序 (5)設備連接方式 同級設備用交叉線,不同級設備用直連線SC/STN/AN/ASC/STSC/ST交換機光口N/AN/ANormalN/AN/A交換機級連口N/ANormalcrossnormalnormal交換機普通口SC/STN
14、/Anormalcrosscross路由器SC/STN/Anormalcrosscross主機交換機光口交換機級連口交換機普通口路由器主機SC/STN/AN/ASC/STSC/ST交換機光口N/AN/ANormalN/AN/A交換機級連口N/ANormalcrossnormalnormal交換機普通口SC/STN/Anormalcrosscross路由器SC/STN/Anormalcrosscross主機交換機光口交換機級連口交換機普通口路由器主機3.3廣域網技術 3.3.1廣域網定義及分類 1公用電話網: 2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 3專線DDN 4X.25網 5幀中繼 6ATM網 3.3.2WAN
15、交換模式 WAN通常采用兩種交換模式運行:即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和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技術。3.3.3廣域網連接主要技術 1點到點連接這條連接被兩個連接設備獨占,中間不存在分叉或交叉點。 3.3.3廣域網連接主要技術2分組交換方式 多個網絡設備在傳輸數(shù)據時共享一個點到點的連接,也就是說這條連接不是被某個設備獨占,而是由多個設備共享使用。 Packet Switching3.3.4WAN常用設備 1路由器(Router): 2調制解調器(Modem): 3廣域網交換機 :4接入服務器 :路由器廣域網交換機3.3.5廣域網接口與線纜 物理接口就是真
16、實存在、有對應器件支持的接口。 WAN(廣域網)接口,包括同/異步串口、異步串口、cE1/PRI接口、ISDN BRI接口等,路由器可以通過他們與外部網絡中的網絡設備交換數(shù)據。邏輯接口是指能夠實現(xiàn)數(shù)據交換功能但物理上不存在、需要通過配置建立的接口,包括Dialer(撥號)接口、子接口、備份中心邏輯通道以及虛擬接口模板等 1廣域網的類型 分為窄帶廣域網和寬帶廣域網兩大類 窄帶公共網絡包括PSTN公共交換電話網、ISDN綜合數(shù)字業(yè)務網、DDN、X.25網、幀中繼網等 2異步串口與同步串口 廣域網按照線路類型來分有X.25網、幀中繼網、ATM網、ISDN網等類型。 3V.24接口規(guī)程 通信的雙方相對
17、而言,路由器屬于DTE設備,各種Modem、ISDN終端適配器等則屬于DCE設備。 4V.35接口規(guī)程V.35電纜的接口特性嚴格遵照EIA/TIAV.35標準。路由器端為DB50接頭,外接網絡端為34針接頭,也分DCE和DTE兩種,對應的DCE側為插座(34孔),DTE側為插頭(34針)。 5CEI/PRI接口 該接口可以承載CE1和PRI這兩種不同接口規(guī)程的數(shù)據傳輸任務。 6光接口連接器 不同類型的光纖接頭和光接口連接器是配套使用的 3.4 通信網基礎知識3.4.1數(shù)據通信網 1分組交換數(shù)據網 2數(shù)字數(shù)據網DDN數(shù)字數(shù)據網主要由本地傳輸系統(tǒng)、復用/交叉連接系統(tǒng)、局間傳輸系統(tǒng)、網同步系統(tǒng)和網絡
18、管理系統(tǒng)等5部分組成。 3幀中繼 幀中繼與X.25不同,幀中繼只是使用物理層和鏈路層的一部分執(zhí)行它的交換功能,智能的終端設備把數(shù)據發(fā)送到鏈路層,并封裝在LAPD幀結構中,其包含了幀中繼規(guī)程使用的數(shù)據鏈路連接識別符DLCI。 4ATM技術 ATM交換就是能滿足寬帶業(yè)務對交換要求的交換技術。 ATM的特點是進一步簡化了網絡功能。ATM網絡不參與任何數(shù)據鏈路層功能,將差錯控制與流量控制工作都交給終端去做。 分組交換網、幀中繼網和ATM網的功能比較 5ATM交換機 ATM交換是以信元為單位進行交換,實際上就是VC/VP交換,即實現(xiàn)輸入信元頭中VCI/VPI值的轉換。 6ADSL技術 ADSL又稱為非對
19、稱式數(shù)字用戶線路,ADSL使用普通電話線作為傳輸介質,雖然傳統(tǒng)的MODEM也是使用電話線傳輸?shù)模皇褂昧?K4KHz的低頻段,而電話線理論上有接近2MHz的帶寬,ADSL正是使用了26KHz以后的高頻段才能提供如此高的速度。 6ADSL技術現(xiàn)存的用戶環(huán)路主要由UTP(非屏蔽雙絞線)組成。UTP對信號的衰減主要與傳輸距離和信號的頻率有關,而線路衰減是影響ADSL性能的主要因素,ADSL通過不對稱傳輸,利用頻分復用技術(或回波抵消技術)使上、下、行信道分開減小串音的影響,從而實現(xiàn)信號的高速傳送。 3.4.2智能網 智能網IN是在原有通信網絡的基礎上設置的一種附加網絡。其目的在于:能夠使電信業(yè)務
20、提供者快速、有效地滿足現(xiàn)在和潛在市場對電信業(yè)務的需求;同時能夠使網絡的運營成本和管理費用得以降低;對提高電信服務質量也大有益處。 3.4.3支撐網支撐網是通信網正常運行的基礎,也是保障各種業(yè)務網運行質量的重要手段,它在電信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支撐網包括同步網、電信管理網TMN、信令網三大網絡。其中,同步網負責為各種業(yè)務網定時,以實現(xiàn)各種業(yè)務網的同步;電信管理網TMN是專門進行網絡管理的網絡,它使電信網的運行、管理、維護過程實現(xiàn)了標準化、簡單化和自動化;信令網用以指導終端、交換系統(tǒng)及傳輸系統(tǒng)協(xié)調運行,在指定的終端之間建立臨時的通信信道,并維護網路本身正常運行。3.4.4ISDN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
21、 ISDN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851990年,實現(xiàn)64kbit/s電路交換的ISDN,即由IDN演變形成ISDN。第二階段:19901995年,實現(xiàn)用戶數(shù)字化以及通過數(shù)字接口使得用戶出入口系統(tǒng)能夠和64kbit/s的電路交換網及分組交換網連接。第三階段:19952000年,提供各種已有的和即將出現(xiàn)的新業(yè)務,實現(xiàn)話音、數(shù)據及圖像等三種業(yè)務的融合,形成高速電路交換和高速分組交換的寬帶ISDN。第四階段:2000年之后,ISDN將是能夠提供各種通信業(yè)務,具有智能功能的寬帶綜合業(yè)務通信網。ISDN概念模型 3.4.5寬帶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BISDN 當今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高,除
22、原有的語聲、數(shù)據、傳真業(yè)務外,還要求綜合傳輸高清晰度電視、廣播電視、高速數(shù)據傳真等寬帶業(yè)務。 由ISDN向寬帶ISDN的發(fā)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BISDN結構 第一階段是進一步實現(xiàn)話音、數(shù)據和圖象等業(yè)務的綜合,它是由三個獨立的網構成初步綜合的BISDN 第二階段的BISDN結構 第二階段的主要特征是BISDN和用戶/網絡接口已經標準化,光纖已進入家庭,光纖交換技術已廣泛應用,因此它能提供包括具有多頻道的高清晰度電視HDTV在內的寬帶業(yè)務 第三階段的BISDN結構 由智能網控制中心來管理三個基本網。智能網也稱作智能寬帶ISDN,其中可能引入智能電話、智能交換機及用于工程設計或故障檢測與診
23、斷的各種智能專家系統(tǒng)。 3.4.6用戶接入網 接入網的主要功能是復用、交叉連接和傳輸,一般不具備交換功能,而且獨立于核心網交換機。具體功能分為用戶口功能UPF、業(yè)務口功能SPF、核心功能CF、傳送功能TF和接入網系統(tǒng)管理功能SMF五大類。它們分別分布在交互實體內的同等層中。 3.4.7 移動通信網 1移動通信概況 我國從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網,發(fā)展到第二代的GSM數(shù)字移動通信網,以及第三代的CDMA數(shù)字移動通信網。 2移動通信網的蜂窩網結構 所需最少基站個數(shù) 2134325432611(a)正三角形 (b)正方形(c)正六邊形 面狀服務區(qū)相臨小區(qū)的重疊面積 正六邊形相臨小區(qū)重疊面積是最小的,即各
24、基站之間的相互干擾也最小。因此,采用正六邊形小區(qū)彼此鄰接構成面狀服務區(qū)是最經濟、實用的一種方案。由于正六邊形的網絡形同蜂窩,故稱此種小區(qū)形狀的移動通信網為蜂窩網。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六邊形(2)GSM系統(tǒng)工作頻段 GSM900系統(tǒng)基站接收頻率(手機發(fā)射頻率):890 915MHz基站發(fā)射頻率(手機接收頻率):935 960MHz雙工間隔:45MHz信道間隔:200KHz雙工信道數(shù):124條DCS1800系統(tǒng)基站接收頻率(手機發(fā)射頻率):1710 1785MHz基站發(fā)射頻率(手機接收頻率):1805 1880MHz信道間隔:200KHz(3)GSM系統(tǒng)的多址方式 蜂窩移動通信
25、系統(tǒng)有三種多址方式: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GSM系統(tǒng)采用的多址方式為FDMA和TDMA混合多址方式。 FDMA:不同的MS(主呼或被呼)占用不同的工作頻率。 TDMA:不同的MS(主呼或被呼)占用同一工作頻率,但占用的時間不同。 CDMA:不同的MS(主呼和被呼)占用同一工作頻率,但各帶有不同的隨機碼序。 國內移動通信網絡編號 網絡號運營商網絡種類多址方式90中國移動ETACS模擬900M網絡FDMA130、131中國聯(lián)通GSM數(shù)字900M網絡FDMA和TDMA混合多址133中國聯(lián)通CDMA數(shù)字800M網絡CDMA135、136、137、138、139中國移動GSM數(shù)字900M網絡FDMA和TDMA混合多址(4)GSM系統(tǒng)組成 規(guī)范的GSM體系結構由基站子系統(tǒng)BSS、網路子系統(tǒng)NSS和移動臺MS三大部分組成。其中基站子系統(tǒng)BSS在移動臺MS及交換網路子系統(tǒng)NSS之間提供和管理傳輸通路,特別是包括了MS與GSM系統(tǒng)功能實體之間的無線接口管理。NSS必須管理通信業(yè)務,保證MS與相關的公用通信網或與其它MS 之間建立通信,也就是說NSS不直接與MS互通,BSS也不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出資合同樣本
- cif電匯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合作股合同樣本
- 修路工程安全合同標準文本
- 農用機車租賃合同樣本
- 關于模具合同標準文本
- 信息勞務合同樣本
- 作家采風協(xié)議合同樣本
- 共同投資項目合同樣本
- 養(yǎng)殖庫房收購合同樣本
- 淘寶客服操作流程
- GB 1886.358-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磷脂
- GB/T 31117-2014船用輔鍋爐安全技術要求
- GB/T 12227-2005通用閥門球墨鑄鐵件技術條件
- GA/T 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guī)范
- 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照顧教學課件
- 2021年湖北理工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新版《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講解
- 烏靈膠囊幻燈課件
- DB44∕T 1188-2013 電動汽車充電站安全要求
- 環(huán)網柜出廠檢驗規(guī)范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