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_第1頁
高中語文《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_第2頁
高中語文《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_第3頁
高中語文《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_第4頁
高中語文《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課程名稱:五代史伶官傳序年級:高二教材版本: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三單元第11課主講人:鄧文萍主講人單位:坪山高級中學五代史伶官傳序出處:資治通鑒唐紀原文:上問侍臣:“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孰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chuàng)業(yè)難矣!”魏徵對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注釋】上:指唐太宗。草昧;此指開創(chuàng)國家。問:究竟是“創(chuàng)業(yè)難”還是“守成難”呢?那么今天,就讓我們?nèi)フ冶彼问穼W家、文壇泰斗歐陽修去問個明白。教學目標1 .了解歐陽修和唐末五代及北宋的歷史背景,掌握課文重點實詞、虛詞及各種文言現(xiàn)象。2.反復誦讀課文,能讓學生賞析文章的抑揚頓挫的美感,能理解

2、作者的觀點,解讀作者的深刻寓意。3 .能理解文章的論證美及以史鑒今、對比論證的手法并學會在寫作中實踐運用。4 .能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興趣,教給學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寫作背景 歐陽修為何寫伶官傳,還得從五代開始講起。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間的五個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在這短短53年間,先后換了四姓十四個國君,篡位、弒君現(xiàn)象屢見不鮮,戰(zhàn)亂頻繁,后唐莊宗就是被殺的一個。后唐莊宗李存勖稱帝后,迷戀伶人,“常身與俳優(yōu)(雜耍藝人)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敗政亂國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人所惑。后叛亂四起,擁有重

3、兵的伶官拒不發(fā)兵,而莊宗親征又告敗北,眾叛親離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亂,用亂箭射死了莊宗。 100多年后,歐陽修就此事發(fā)表了自己的感慨,寫成了新五代史伶官傳。傳中,作者對為莊宗所寵幸并為非作歹、敗國亂政的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三人予以鞭撻,揭露他們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離心互相猜忌、禍亂不息的罪惡行徑。本文就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 所作的序言。任務活動一:反復詠嘆,品出深沉的情感任務活動二:疑義相析,探索時間的秘密任務活動三:奇片共賞,品評人物的功過任務活動四:學習歐公,領(lǐng)悟?qū)懽鞯姆椒ㄈ蝿栈顒游澹簡⒌嫌^照,厘清古今之共源任務活動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4、。舊唐書魏征列傳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

5、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情之至而風神搖曳任務活動一:反復詠嘆,品出深沉的情感情之至而風神搖曳任務活動一:反復詠嘆,品出深沉的情感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6、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 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一唱三嘆,情之至而風神搖曳1、找出文中開頭、中間、結(jié)尾三個感嘆句2、找出文中重要的感嘆詞“豈非人事哉”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抑本其成敗之跡, 而皆于人歟” “豈獨伶人也哉”嗚呼、哉、矣、也、歟任務活動一:反復詠嘆,品

7、出深沉的情感3、文中主要有哪三種情感贊-惜-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任務活動一:反復詠嘆,品出深沉的情感4、這個句式換成下面句子,品評有何不同?晉王將終,三矢賜莊宗:梁乃吾仇,燕吾所立,丹吾兄弟,背晉歸梁。此之三者,吾所遺恨。與爾三矢,無忘父志!莊宗受而藏廟?!鼻f宗受,藏于廟。后用兵,遣從事,告太廟,請其矢,盛錦囊,負前驅(qū),凱旋納。系燕賊,父子組,函梁讎,君臣首,入太廟,還先王,告成功,意氣盛,何其壯!其后用兵,遣禮告廟,請還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凱旋而納。系燕父子,函梁君臣,入于太廟,還矢先王,告以成功,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世言晉

8、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一唱三嘆,情之至而風神搖曳任務活動一:反復詠嘆,品出深沉的情感二、起伏跌宕的敘議節(jié)奏美三、富于變化的情感節(jié)奏美一、錯落有致的語言節(jié)奏美敘事議論配合十分和諧恰當,行文輕重緩急節(jié)奏得當。波形狀態(tài)的消漲起伏的情緒變化和抑揚頓挫的氣勢流動運駢入散,以散破駢,駢散結(jié)合,使句式豐富多彩,有

9、促有緩,節(jié)奏分明。敘議和諧 疏密緩急 詳略得當消漲起伏 抑揚頓挫 一唱三嘆長短整散 響沉強弱 急徐曲直5、清代沈德潛譽此文為“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你覺得這篇文章美在哪里?“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 南宋學者李耆卿任務活動二:疑義相析,探索時間的秘密 908年,23歲,受命繼志 912年,27歲,系燕父子以組 923年,38歲,函梁君臣之首1、請你根據(jù)課文注解4 后唐莊宗(885-926)來給李存勖列個履歷表926年,41歲,身死國滅15年3年得天下失天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傳任務活動二:疑義相析,探索時間的秘密2、如何理解莊宗的時間的秘密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

10、再陽。晉陸機馬上得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下成業(yè)于戒懼,敗壞于驕恣得天下憂勞失天下逸豫人事?lián)P抑任務活動三:奇片共賞,品評人物的功過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三國志魏書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1、欣賞畫江湖之不良人片段任務活動三:奇片共賞,品評人物的功過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三國志魏書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2、三垂岡戰(zhàn)役 李存勖軍事上有勇有謀,敢作敢為,一往無前,繼位后不久,便在三垂岡戰(zhàn)役中一展雄圖,他主動向后梁發(fā)起攻擊,他說:“后梁聽說我喪父,必定以為我不能出兵,同時以為我少年嗣位,不諳軍事,必有驕怠之心。如果我挑選精干士兵,日夜兼程,出其不意,以我憤激之眾,擊彼驕惰之師,拉

11、朽摧枯,那么定霸便在此一役。 ”他帶領(lǐng)大軍從太原出發(fā),至潞州,在一個大霧天親自率軍埋伏在三垂岡下,平明昏霧,部隊三道齊進,梁軍大恐,向南潰退。這一役,李存勖的軍隊大獲全勝斬首萬余級,俘獲大將三百余人。任務活動三:奇片共賞,品評人物的功過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三國志魏書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3、李存勖與伶官 李存勖不光喜歡看戲,有時還親自登臺過過癮。一次,他與伶人敬新磨同臺演出,自稱扮演的角色為“李天下”,敬新磨上去就給了他兩巴掌,“新磨遽前以手批其頰”。敬新磨解釋道:“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復誰呼邪!”意思是說,只有皇帝才能稱李天下,你一個小小的演員竟敢大言不慚,這不是要謀反嗎?可

12、能是敬新磨太投入了,竟然忘了眼前這位就是皇帝。李存勖一聽,非常高興,看到敬新磨對自己忠心耿耿,不但沒有怪罪,反而“賜與新磨甚厚”,“李天下”的諢名也由此載入史冊。任務活動三:奇片共賞,品評人物的功過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三國志魏書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半截英雄文武雙全 驍勇善戰(zhàn) 膽略過人自矜功伐 寵任伶官 奢侈淫樂4、請問莊宗是英雄嗎?雄才大略的軍事家昏庸無道的皇帝任務活動四:學習歐公,領(lǐng)悟?qū)懽鞯姆椒?(一)謀篇布局,把握論證的結(jié)構(gòu)1段 (總立論)論點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論據(jù)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實議論2-3段 (分論證)史記敘、描寫論議論、抒情2段 分寫莊宗得天下

13、的史實。3段 分寫莊宗失天下的史實。 小結(jié)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4段 (總推論):總結(jié)全文。 推論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起承轉(zhuǎn)合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任務活動四:學習歐公,領(lǐng)悟?qū)懽鞯姆椒ǎǘ┱撟C透辟,把握論證的方法1、例證法3、引證法2、對比論證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盛得天下衰失天下滿招損,謙受益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宋曾鞏任務活動四:學習歐公,領(lǐng)悟?qū)懽鞯姆椒?、請你以莊宗為事例學習用作文五句法來說一段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觀點句闡釋句材料句分析句總結(jié)句(三)它山之石,學習寫作的方法世事紛紜

14、,政權(quán)更迭,我覺得國家的盛衰有其原因。這也就是說。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莊宗。假如莊宗??傊?。任務活動四:學習歐公,領(lǐng)悟?qū)懽鞯姆椒?、請你以莊宗為事例用作文五句法來說一段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觀點句闡釋句材料句分析句總結(jié)句(三)它山之石,學習寫作的方法世事紛紜,政權(quán)更迭,我覺得國家的盛衰有其原因,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這也就是說,國家盛衰的原因很多,但更多的是由于人的作為。歷史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例如莊宗因受父遺命的激勵,奮發(fā)圖強,夙興夜寐,君臣一心,國力日增。及天下已定,莊宗開始寵幸彾臣,沉溺唱戲,荒廢朝政,封賞伶臣,

15、引起武將不滿。 伶官得勢,橫行亂政。 終至“身死國滅”。此之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假如莊宗完成父親的遺愿后能繼續(xù)勵精圖治,厲兵秣馬,也許后唐的歷史就會改寫??傊?,國家的盛衰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有目標,有所作為。任務活動四:學習歐公,領(lǐng)悟?qū)懽鞯姆椒?、如果要以莊宗為事例,請你用引議聯(lián)結(jié)法來整理你的寫作提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三)它山之石,學習寫作的方法引議聯(lián)結(jié)1段:俗話說,再富也富不過三代,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得失,我認為。2段:對人事進行核心概念詮釋3段:以莊宗事例進行闡述(反)4段:以唐太宗事例進行闡述(正)5段:聯(lián)系當今中國進行闡

16、述6段:聯(lián)系青年該如何修養(yǎng)自己7段:小結(jié)全文,重申觀點任務活動四:學習歐公,領(lǐng)悟?qū)懽鞯姆椒?、如果要以莊宗為事例,請你用引議聯(lián)結(jié)法來整理你的寫作提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三)它山之石,學習寫作的方法引議聯(lián)結(jié)1段:俗話說,再富也富不過三代,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得失,我認為。2段:對人事一詞進行核心概念闡述3段:從治國角度闡述(莊宗)4段:從治家角度闡述(曾國藩)5段:從修身角度闡述(個人)6段:聯(lián)系當今社會形勢7段:小結(jié)全文,重申觀點任務活動五:啟迪觀照,厘清古今之共源1、比較閱讀伶官傳序和過秦論,探尋古代史論的解讀路徑。比較分析相同點

17、不同點過秦論伶官傳序背景目的都是對前代盛衰興亡的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概括,其目的也都在于維護當朝的統(tǒng)治。是賈誼按皇帝擬定的題目寫的,是應制之作。思想內(nèi)容論秦(行仁義)布局謀篇都是論述前代興亡,由盛而衰,由敘寫史事到議論說理,最后畫龍點睛,-語破的。以散體寫史論,敘事簡約帶有自發(fā)的性質(zhì),是一種文學的自覺。都是在評說歷史,推究原因,總結(jié)經(jīng)驗,提供鑒戒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以賦體寫史論,鋪張揚厲說唐(慎所溺)任務活動五:披文入理,厘清古今之共源余秋雨:“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 (藝術(shù)創(chuàng)造工程)2、請問后唐莊宗有沒有第4支

18、箭前3支箭第4支箭第4支箭的存在可以推翻前三支箭的努力三箭開天一箭歸天打天下,報家仇和得民心。守住天下和繼續(xù)延續(xù)君王動力。任務活動五:披文入理,厘清古今之共源余秋雨:“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 (藝術(shù)創(chuàng)造工程)3、請問中國共產(chǎn)黨有沒有第四支箭?1921 19491949 至今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進京趕考”第四支箭 任務活動五:啟迪觀照,厘清古今之共源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意大利克羅齊4、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請問歷史上還有哪些禍害國家的“伶人”5、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伶人” 文章總結(jié)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歷史教訓,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的道理。諷諫北宋王朝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這是心憂國事的政治家機智巧妙而又委婉的勸諫藝術(shù)。文章主旨觀點: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論述:得(盛)三矢恭敬;失(衰)伶官寵幸。結(jié)論: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 趙翼 推論: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文章主旨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莊宗三矢何其盛,熱血一泓戛然衰。歷史之鏡源何似,今人謹記人事哉!出處:資治通鑒唐紀原文:上問侍臣:“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孰難?”房玄齡曰:“草昧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chuàng)業(yè)難矣!”魏徵對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