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先秦諸子選讀參考譯文第一單元論語選讀一、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1儀這個地方鎮(zhèn)守邊界的官員請求把自己引見給孔子,說:“到這個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見面的?!彪S行的弟子把他引見給了孔子。這位官員出來,說:“諸位何必為孔子喪失官位擔憂呢?天下沒有德政已經很久了,上天將借夫子來宣揚大道?!?長沮、桀溺(兩個在水洼地里勞動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種,孔子從那兒經過,叫子路去打聽渡口在什么地方。長沮說:“那個手拉韁繩駕御車馬的人是誰???”子路道:“是孔丘?!遍L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道:“是的?!遍L沮說:“這人嗎,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兒啦!”子路又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道:“是仲由?!辫?/p>
2、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弟子嗎?”子路道:“是?!辫钅缯f:“天下到處都是像洪水一樣混亂的情形,你與誰改變它?況且你與其追隨孔子這樣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隨我們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根本就沒停下手中的活兒。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訴了老師。夫子悵然若失地說:“人不可以跟鳥獸同群,我不跟這世間眾生在一起,又跟誰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有德政,我孔丘就不會參與到變革中了。”3楚國狂人接輿唱著歌走過孔子的車子,說:“鳳啊鳳啊!你的德行怎么這么衰微呀?過去的不能挽回、改正了,將來的還可以趕得上。罷了罷了!現(xiàn)在參與政治事務的人很危險??!”孔子下了車,想要跟他說點什么。接輿快步走著躲避孔子,孔子沒法同
3、他說話。4子路跟隨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著除草的農具。子路問道:“您見到我老師了嗎?”老人說:“四肢不勞動,五谷分不清,誰是老師?”把他的拐杖插在田頭,開始鋤草。子路兩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著。老人留子路住下來,殺了雞、做了黍米飯來給他吃,還把他的兩個兒子叫來拜見子路。第二天,子路趕上了,把這事兒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這是位隱士啊?!弊屪勇贩祷厝ヒ娺@位老人。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卻已經走了。子路說:“不出來做官,就違背了臣對君應當秉持的原則。長幼的禮節(jié)不能廢棄,君臣的義又怎么能廢棄呢?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卻破壞了君臣間的根本行為準則。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術。至于道術不能推
4、行,我們已經知道了?!?子路在石門外住了一宵(第二天清早進城)。早晨看守城門的人說:“從哪兒來???”子路說:“從孔家來?!笔亻T人說:“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二、當仁,不讓于師1魯國大夫叔孫武毀謗仲尼。子貢說:“這樣做沒有用??!仲尼是不可毀謗的。別人的才德是丘陵,還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陽月亮,沒有辦法超越。人縱使要自行斷絕跟太陽月亮的關系,那對太陽月亮又有什么損害呢?只顯示出他不自量罷了!”2陳亢(字子禽)對子貢說:“你是謙恭呵,孔子難道比你有才德嗎?”子貢說:“高貴的人一句話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智慧,一句話也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不智慧。言語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們不可能趕得上夫子,就像他
5、們不可能踩著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樣。如果夫子被封為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為卿大夫,那他就像我們所說的:叫百姓立于禮百姓就會立于禮,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著走,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附,發(fā)動百姓百姓就會團結協(xié)力。他活著的時候人人敬愛他,很榮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怎么可能趕得上他呢?”3顏淵感嘆說:“老師之道,往上看越發(fā)覺得高遠,鉆研它越發(fā)覺得堅實。往前看它時在前面,忽然間卻發(fā)現(xiàn)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引導別人,他用各種文獻典籍使我的知識、視野廣博,用禮這種規(guī)范來約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經用盡了我的才能,可老師的學識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東西。即便想追隨他,也沒有辦法了?!?孔子說:“如果說到圣和
6、仁,那我哪里敢當呢?不過我朝著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從不滿足,樂于教誨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這樣說罷了?!惫鞒啵ㄗ肿尤A)說:“這正是弟子學不來的。”5孔子說:“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時候,對老師也不要謙讓?!?孔子說:“諸位認為我有所隱瞞吧?我對你們沒有什么隱瞞的。我沒有什么事情不讓你們知道的,這就是孔丘啊?!?孔子到魯國小城邑武城去,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鬃游⑽⑿χf:“殺雞怎么用得著宰牛刀!”當時在那里做地方長官的言偃(字子游)回答說:“從前我從老師那里聽說:地位高的人學習了道就會愛別人,地位低的人學了道就容易使喚。”孔子說:“諸位!言偃這話對?。∥仪懊娴脑挷贿^是跟他開玩笑罷了!”8孔子去見了南子,
7、子路不高興??鬃訉λl(fā)誓說:“我假如不對的話,天厭棄我吧!天厭棄我吧!”9孔子說:“顏回多么有才德??!一竹筐飯,一瓢子水,住在狹窄的巷子里,別人受不了這種愁苦,可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顏回多么有才德??!”10子路、曾點(字子皙)、冉求(字子有)、公西赤(字子華)陪孔子坐著。孔子說:“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點,你們不要因為我受拘束而不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們平時就說:人們不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們,那你們將怎么做呢?”子路輕率匆忙地回答:“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夾于大國之間,有軍隊來侵凌它,饑荒接著兵災到來;如果我仲由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有勇氣,并且懂得禮義道德?!笨鬃訉λ⑽⒁恍??!叭角?/p>
8、,你怎么樣???”冉求回答:“方圓六七十平方里或者方圓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國,假使讓我冉求來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衣食豐足。至于那禮樂教化,就要等德行高的人了。”“公西赤,你怎么樣呢?”公西赤回答:“不是說我能做什么,愿意學習啊。諸侯祭祀的事情,或者諸侯會盟的事情,我穿上禮服,戴上禮帽,愿意做一個小司儀?。ㄏ嗉磧喯啵侵T侯祭祀、會盟時主持贊禮及司儀的官,有等級差別,所以有大相、小相之說)?!薄霸c,你怎么樣呢?”彈瑟的聲音逐漸稀疏,鏗的一聲(指彈奏終了時最后一聲高音),曾點放下瑟站了起來,回答:“跟三位說的不同。”孔子說:“有什么妨礙呢?不過是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啊?!痹c說:“暮春三月,春
9、天的夾衣已經穿得住了,我跟五六個成年男子,還有六七個男孩兒,在沂水中洗浴,在舞雩臺上吹風,一路唱著歌回來。”孔子長嘆一聲說:“我贊同曾點??!”子路、冉求、公西赤三個人出去了,曾點后來才離開。曾點說:“那三位說的怎么樣?”孔子說:“不過是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罷了!”曾點問:“老師為什么對仲由笑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用禮。他的話不謙讓,所以我笑他?!薄叭角笏v的就不是治理國家的事嗎?”“怎么見得出方圓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國家呢?”“公西赤所說的就不是國家的事嗎?”“在宗廟祭祀,或者會盟,不是諸侯國又是什么呢?公西華做小相,那誰還能做大相呢!”11伯牛得了?。〒f是麻風?。鬃尤?/p>
10、問候他,從窗戶里握著他的手,說:“死亡,這是命?。∵@么好的人卻得了這么惡的病??!這么好的人卻得了這么惡的病?。 ?2顏淵死了??鬃诱f:“唉!老天要了我的命!老天要了我的命!”13顏淵死了,孔子哭得極為悲傷。跟著他的人說:“您哀痛過度了!”孔子說:“真的哀痛過度了嗎?不為這個人哀痛,還為誰哀痛呢?”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1孔子說:“仲由,我教你的你懂了嗎?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這就是聰明?!?孔子說:“不念叨怎么辦,怎么辦的人,我拿他沒辦法了!”3孔子說:“犯了錯誤而不改正,這就是錯誤!”4子貢說:“君子犯錯,就好比日蝕月蝕:犯錯的時候,人們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人們都仰望著他?!?子夏(
11、姓卜名商字子夏)說:“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錯,一定會加以掩飾?!?孔子說:“人能夠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夠使人顯揚?!?孔子說:“嚴于責求自己而少責求別人,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人們就不會怨恨你了)。”8子夏做了魯國莒父這座城邑的長官,請教施政方面的問題??鬃诱f:“做事情不要貪快,不要計較(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貪快就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孔子說:“做人卻沒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車沒有車轅和橫木銜接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杠前端與橫木相銜接的銷釘,它靠什么行走呢?”10子貢請教施政方面的問題。孔子說:“使食糧充足,使武器裝備充足,百姓就會信任政府了?!弊迂?/p>
12、說:“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項,那么對于這三項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說:“先去掉充足的武器裝備?!弊迂曊f:“如果迫不得已一定還要去掉一項,那么對于剩下的兩項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說:“先去掉充足的糧食。自古以來人都是要死的(沒有糧食也不過是死亡而已),但假如人民不信任政府,那政府就不可能站得住腳了?!?1孔子說:“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2孔子在河邊上說:“逝去的時間像這流水,晝夜不停地流淌!”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顏淵問什么是仁??鬃诱f:“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復到禮,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復禮,全天下都會稱許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難道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克己
13、復禮的具體條目?!笨鬃诱f:“不合乎禮的不看,不合乎禮的不聽,不合乎禮的不說,不合乎禮的不做?!鳖仠Y說:“我顏回雖然資質愚鈍,愿意實踐這些話?!?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問什么是仁??鬃诱f:“出門如同接見貴賓一樣恭敬謹慎,使喚百姓就像承當重大祭祀一樣嚴肅莊重。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別人身上。在諸侯國做官、為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敝俟f:“我冉雍雖然資質愚鈍,愿意實踐這些話?!?樊遲(名須字子遲)問什么是仁。孔子說:“愛人。”問什么是智。孔子說:“了解人?!狈t沒明白??鬃诱f:“選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惡的人之上,能夠使邪惡的人變?yōu)檎钡娜??!狈t退下來,去見
14、子夏說:“方才我拜見老師問他什么是智,老師說:選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惡的人之上,能夠使邪惡的人變?yōu)檎钡娜?,這是什么意思?。俊弊酉恼f:“這話說得多么深刻?。ㄟ@句話的含義多么深廣啊)!舜做了天子,從眾人中選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講究仁德的人就疏遠了。湯做了天子,從眾人中選拔人才,任用了伊尹,不講究仁德的人就疏遠了。”4子貢問道:“有一個字而可以拿終身去實踐它的嗎?”孔子說:“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別人身上?!?子貢問:“假如有一個人能夠廣泛地施惠于民眾,并給有需要的民眾以幫助,怎么樣?可以說是仁吧?”孔子說:“這何止是仁呢,必定是圣了!堯、舜大概還擔憂達不到這種境界呢!仁就是,自己
15、想要站得住就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達就使別人通達。能夠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實踐仁的方法?!?孔子說:“仁的境界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的境界,仁的境界就到了!”7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擔當的東西重,而且路程遙遠。把在天下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必須擔當的責任,不是很沉重嗎?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遙遠嗎?”8孔子說:“有高尚志向、節(jié)操的人以及仁義之人,不會貪生而損害仁德,卻會為了成全仁德而犧牲生命。”9孔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處于貧困中,不可以長久處于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實行仁,算計得精明的人利用仁(即如果實行仁能給他帶來好處,他就實行)?!蔽濉⒉涣x而
16、富且貴,于我如浮云1孔子說:“如果求富而不違背道義,即使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違背了道義,我就順從我喜歡的(道義)?!?孔子向公明賈問衛(wèi)國大夫公叔文子這個人,說:“是真的嗎?夫子不說話、不笑、不取財物?”公明賈回答說:“把這事告訴您的人說錯了(即告訴您這話的人弄錯了)。夫子到了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所以人們不討厭他說話;高興了才笑,所以別人不厭惡他的笑;對于財物,符合道義才取,所以人們不討厭他取。”孔子說:“是這樣???難道真的是這樣嗎?”3孔子說:“吃粗糲的飯食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其中也有樂趣啊。干不正當的事而得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好像飄浮在天空的云彩?!?孔子說:“富和貴,
17、這是人想得到的東西;可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富貴,君子不會接受;貧和賤,這是人厭惡的東西;可如果不能用正當的方法擺脫貧賤,君子就不擺脫它。君子如果離開仁,哪里能夠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會在吃一頓飯的工夫內背離仁,急迫倉促中一定這樣(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難挫折時一定這樣(按照仁的要求)做?!?子路問怎樣才算完美無缺的人??鬃诱f:“像臧武仲那樣聰明,像孟公綽那樣清心寡欲,像卞莊子那樣勇敢,像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加上禮、樂的修養(yǎng),也就可以說是完美無缺的人了!”又說:“現(xiàn)在的完美無缺的人哪里一定要這樣呢?見到利益就想到道義,面臨危難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長期處于窮困之中,而不忘記平素的話或諾言,也可以說
18、是完美無缺的人了!”6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考慮:看考慮看得清清楚楚,聽考慮聽得明明白白,臉色考慮溫和,姿態(tài)考慮恭敬,說話考慮忠誠,做事考慮不怠慢、不茍且,遇到疑難問題考慮向別人請教,氣憤的時候考慮發(fā)怒會導致禍害或冤仇,見到得到某種東西考慮是否合乎道義。”7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之事,無可無不可(即無一定之規(guī)),一切按照義去做?!?子路問:“君子推崇勇敢嗎?”孔子說:“君子以義為上。在位者有勇而無義就會作亂,平民有勇而無義就會成為強盜?!?孔子說:“不修養(yǎng)品德,不講習學問,聽到了道義不能變而從之(聽到了合乎道義的事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東西不能改正,這是我的擔憂啊?!?0孔子說:“不是自己
19、祖先的鬼、不是自己應該祭祀的鬼神卻去祭祀他,這是諂媚。見到正義不去做,這是沒有勇氣?!绷?、有教無類1孔子說:“人人我都教育,沒有區(qū)別?!?孔子說:“資質處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的學問和道理;資質處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的學問和道理?!?子路問道:“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孔子說:“有父親兄長活著,怎么能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呢?”冉有問道:“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孔子說:“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有父親兄長活著;冉求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聽到了就去實踐它。我有點糊涂,斗膽問問?!笨鬃诱f:“冉求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
20、這樣回答他)推進他一把;子路敢作敢為有時不夠慎重,所以(我這樣回答他)壓壓他?!?子張問道:“令尹子文三次做官當令尹(為楚國國君之下地位最高的官),沒有高興的臉色;三次罷免了他,沒有生氣的臉色。自己做令尹時候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訴繼任的令尹。這人怎么樣呢?”孔子說:“算得上忠了?!弊訌堈f:“算得上仁了嗎?”孔子說:“不曉得。哪里算得上仁呢?”子張又問:“齊國大夫崔杼殺了齊國的國君,大夫陳文子有馬四十匹,卻拋下這四十匹馬離開了齊國。到了另外一個國家,就說:這里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杼一樣啊。于是離開了這個國家。又到了另外一個國家,又說:這里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杼一樣啊。于是又離開了這個國
21、家。這個人怎么樣?。俊笨鬃诱f:“算得上清了?!弊訌堈f:“算得上仁了嗎?”孔子說:“不曉得。哪里算得上仁呢?”5孔子說:“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個問題卻還沒弄明白,就不去開導他;不是弟子想表達某種意思卻表達不出來,就不去啟發(fā)他。舉一個角給弟子講清楚,而弟子不能觸類旁通推知另外三個角的情況(就是說不能由一件事情類推而弄明白其他許多事情),就不再次去教他?!?孔子說:“我曾經整日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地思考,沒有什么益處,不如去學習啊?!?孔子說:“只是學而不動腦子思考就會上當受騙,只是空想而不學就會陷入危險?!?孔子說:“顏回不是幫助我的人啊,對我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喜歡的。”9子貢說:“貧窮卻不諂媚巴結
22、別人,富有卻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可以啊。但是不如貧窮而安于道,富有而喜好禮啊?!弊迂曊f:“詩三百說:好比加工象牙和骨頭,切了之后還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之后還要打磨。那就是說的這種道理吧?”孔子說:“端木賜啊,從現(xiàn)在開始可以同他討論詩三百了,告訴他以往的事情就能推知道將來的事情!”10子夏(即卜商)問道:“美麗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對酒窩,漂亮的眼睛閃閃轉動,未染色的絲綢變成了艷麗的衣裳,這是說什么啊?”孔子說:“這是說繪畫后于白色的底子?!弊酉恼f:“禮后于人的本性嗎(就是說禮是施于人的本性上面的嗎)?”孔子說:“啟發(fā)我的是卜商啊!從現(xiàn)在開始可以跟他討論詩三百了?!逼?、好仁不好學
23、,其蔽也愚1孔子說:“生下來就知道(生下來就有知識),這種人是上等的;學了然后知道,這種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而去學習,這種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難仍不學習,這種人就是下等的了。”2孔子說:“我不是生下來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歡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孔子說:“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樣忠厚誠實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歡學習啊。”4孔子說:“仲由,你聽說過六種德行、六種弊病嗎?”仲由回答:“沒有啊?!笨鬃拥溃骸白?!我告訴你:一味喜歡仁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愚蠢(不應以仁愛之心對待的,卻以仁愛之心去對待);一味喜歡聰明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沒有準則;一味喜歡誠信
24、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歡梗直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傷害人;一味喜歡勇猛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闖禍;一味喜歡剛強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孔子說:“一味謙恭而不拿禮來作節(jié)制就會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禮來作節(jié)制就會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禮來作節(jié)制就會犯上作亂、闖禍,一味直率而不拿禮來作節(jié)制就會急切而傷害人。在上位的人對父母、親族篤厚(即厚待父母、親族),那么老百姓就會興起仁厚之風;在上位的人不遺棄舊交,那么老百姓就不會不厚道?!?子夏說:“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輕女色;侍奉父母,能夠竭盡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夠貢獻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
25、,說話誠實有信用:這種人雖說沒學,我也一定說他學了?!?孔子說:“有德者吃東西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謹慎于言談,接近有道德的人來匡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8魯哀公問道:“你的學生哪個好學?”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好學,不把自己的怒氣(或者對某人的怒氣)發(fā)泄到另外一個人身上,不重犯早先犯過的錯誤,他不幸短命死了?,F(xiàn)在就沒有好學的了,再沒聽說過好學的人了?!?孔子說:“古代學習的人是為了自己(增加學識、修養(yǎng)道德),現(xiàn)在學習的人是為了向別人賣弄?!?0孔子說:“后生小子進家就要孝順父母,出門就要敬重長上,謹慎而誠實,廣泛地關愛大眾而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幾點以后
26、還有力量,就用來學習禮樂制度和文化知識。”11陳亢問伯魚(孔子的兒子孔鯉)說:“你從夫子那里得到過與眾不同的教導嗎?”伯魚答道:“沒有啊。曾經有一次,(夫子)一個人站著,我孔鯉快步走過庭院(表示恭敬)。夫子說:你學詩了嗎?我回答:沒有啊。夫子說:不學習詩就不會說話(指話說得不漂亮、沒有依循)。我退回便學詩。后來有一天,(夫子)又一個人站著,我孔鯉快步走過庭院。夫子說:你學禮了嗎?我回答:沒有啊。夫子說:不學習禮,就不能立身處世、立足于社會。我退回便學禮。就聽說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問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聽說了學習詩的意義,聽說了學習禮的意義,又聽說了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兒子?!钡?/p>
27、二單元孟子選讀一、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1梁惠王說:“寡人對于國家,真是用盡心思了!黃河以北之地鬧饑荒,寡人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遷移到河東(今山西西南部一帶),把河東的糧食運到黃河以北。河東鬧饑荒也采用這種辦法。觀察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誰像寡人一樣盡心于國家??墒青弴陌傩詹挥由伲讶说陌傩詹挥佣?,這是什么緣故呢?”孟子答道:“王喜歡戰(zhàn)爭,請讓我用戰(zhàn)爭來打個比方。咚咚擊響戰(zhàn)鼓使士兵進攻,敵我雙方的刀劍戈矛等兵器已經接觸,有些士兵卻拋棄了護身衣,拖著兵器逃跑。其中有的跑了一百步以后停了下來,有的跑了五十步以后停了下來。如果拿自己逃跑了五十步來笑話那些逃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樣呢?”梁惠王說:“不行
28、。只不過跑得不夠一百步罷了,可同樣是逃跑啊!”孟子說:“王如果知道這道理,那就不要期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役使百姓不違背農作時令、不妨礙農業(yè)生產(比如在耕耘收獲時不征兵征工等),那就會五谷豐饒,吃都吃不完了;不讓百姓拿網眼細密的魚網到魚塘里去打魚(魚鱉就得以好好繁殖),那么打魚時捕獲的魚鱉就多得吃不完了;讓百姓按時節(jié)拿著斧頭到山林里砍伐樹木(古人常主張等草木零落后再去砍伐),那么木材就會用之不竭了。糧食魚類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就使百姓供養(yǎng)活著的家人或者給死去的家人辦理喪事都沒有遺憾了(財物充足,所以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百姓供養(yǎng)活著的家人或者給死去的家人辦理喪事都沒有遺憾,這就是王道的開端
29、。五畝宅地,在這上面栽上桑樹,五十歲以上的人就可以穿絲棉襖了(他們已經身體衰弱,穿絲棉襖可以保暖)。雞、小豬、狗、大豬的飼養(yǎng)不喪失孵卵或者交配、懷孕、下崽的時機,那么七十歲以上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個成年男子受百畝田地,不要因為徭役等耽擱他的農事,一個幾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小心辦好學校教育,反復向學生講明孝敬老人、順從兄長的道理,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用頭頂著東西在道路上行走了。七十以上的人穿絲棉襖吃肉,庶民不挨餓不受凍,像這樣卻不能成就王業(yè)的人,還不曾有過!現(xiàn)在君王養(yǎng)的豬狗吃著人吃的東西卻不知道約束,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知道開倉去賑濟饑民;人死了,就說:不是因為我啊,是因為年成不好
30、啊。這跟用兵器刺殺人,卻說不能怪罪我啊,只能怪罪兵器啊,有什么不同!王不怪罪年景而從政治上下工夫,那么天下百姓就會爭著到梁國來了?!?齊國有個人有一妻一妾住在一起,她們的丈夫出去,一定會吃飽了酒肉以后回家。他的妻子問他在一塊吃喝的都是些什么人,他說都是些富裕而有顯貴地位的人。他的妻子告訴他的妾說:“丈夫出去,就一定會吃飽了酒肉以后回家;問他跟什么人在一塊吃喝,他說都是些富裕而有顯貴地位的人??墒俏覀兗覐膩頉]有有名望地位的人來過。我將暗中看看丈夫究竟是去什么地方?!钡诙焖缭绲仄饋恚毙懈S丈夫去往他去的地方,整個都城里沒有一個站住跟他說話的。最后他來到外城東邊的墳墓之間,走向祭祀先人的人,向
31、他們乞討祭祀剩下來的酒肉;不夠吃的,又環(huán)視四周走向其他人:這大概就是他吃飽喝足的辦法啊。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訴他的妾說:“丈夫是我們一輩子的指望?,F(xiàn)在竟是這樣!”跟他的妾譏笑怨罵自己的丈夫,并且在庭中面對面哭泣。可是丈夫不知道這事,喜悅自得地從外面回來,在他的老婆和小老婆面前做出傲慢的樣子。由君子看來,那些用齷齪的手段謀求富貴顯達的人,他們的妻妾不為之感到羞恥而相對涕泣于庭中的,是很少見的!3宋國大夫戴盈之說:“讓國君收十分之一的賦稅,讓國君除去交通要道以及貿易地點所征收的商賈稅,今年辦不到;請讓國君減輕賦稅和關市之征,而等來年再完全停止原來的做法,怎么樣?”孟子說:“現(xiàn)在有一個人每天都竊取他
32、鄰居的一只雞,有人告訴他說:這樣做不符合君子的正道。他說:請減少偷雞的數目,每月偷一只雞,而等來年完全不偷。如果你知道國君征收苛重的賦稅不符合道義,就應當(促請他)抓緊終止這種做法,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4孟子謁見了梁襄王,出來,告訴人說:“他看上去沒有國君的威儀,接近他卻看不出有什么叫人敬畏的地方。他突然問道:天下安定于哪里?我回答說:天下安定于統(tǒng)一。他接著問:誰能統(tǒng)一天下?我回答說:不愛好殺人的國君能夠統(tǒng)一天下。他又問:有誰來親附、追隨他呢?我回答說:天下沒有誰不親附、追隨他。王知道那禾苗嗎?七八月間如果天旱,那么禾苗就會干枯了。天突然興起漫天的烏云,降下充沛的雨水,那禾苗就會猛然興起了。
33、那苗像這樣,誰能阻止它呢?現(xiàn)在天下的國君,沒有不愛好殺人的。如果有不愛好殺人的,那么天下的百姓就會伸長脖子殷切地期待他了。果真像這樣,百姓歸附他,就好比大水流向低的地方一樣,氣勢盛大,誰能抵擋得住他們呢?”二、王何必曰利1孟子謁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人家,您不辭長途辛勞前來,將有使我的國家得利的手段吧?”孟子回答說:“王為什么張口就說利呢?只要講仁義就行了。假如王說:用什么使我的國家獲利呢?大夫說:用什么使我的采地食邑獲利呢?士和平民百姓說:用什么使我自己獲利呢?上層下層互相從對方那里謀取財利,國家就危險了!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殺害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
34、殺害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國家有一萬而大臣擁有其中的一千,或者國家有一千而大臣擁有其中的一百,這不能說不多了。但如果以義為后(把義放在后)、以利為先(使利在先),那么大臣不殺掉國君而全部奪取他的財利,就不會感到滿足。沒有一個有仁心卻遺棄父母的人,沒有一個講道義卻把君王擺在次要位置上的人(懷有仁義之心的人不會遺棄父母,不會怠慢君王之所急)。王只講仁義就行了,為什么一開口定要說到利?”2宋將要到楚國去,孟子在石丘這個地方遇到了他,問道:“先生將要去什么地方?”宋說:“我聽說秦、楚兩國交戰(zhàn),我將去謁見楚王,勸說他使他停止戰(zhàn)爭。如果楚王不高興(不聽從我的話),我將去謁見秦王,勸說他使他停
35、止戰(zhàn)爭。楚王、秦王兩人當中,我將有投合的?!泵献诱f:“我孟軻不敢問詳細的情況,希望聽聽您做這件事的大致意向。先生將怎么樣去游說他們?”宋說:“我將向他們說明兩國交兵是不利的?!泵献诱f:“先生的志向是大的,但是先生打著利這一名號卻不行。先生拿利來游說秦國楚國之王,秦王楚王因為有利高興,而撤回軍隊(停止軍事行動),這會使三軍之士樂于休兵,因之喜歡利啊。做臣下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頭來侍奉他的國君(來給國君做事),做兒子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頭來侍奉他的父親,做弟弟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頭來侍奉他的哥哥,這樣君與臣、父與子、兄與弟最終舍棄仁義,懷著私利的目的來互相交往,這樣卻不亡國的,還從未有過。先生拿仁義來游
36、說秦國楚國的國君,秦王楚王因為仁義高興,而撤回軍隊(停止軍事行動),這會使三軍之士樂于休兵,因之喜歡仁義啊。做臣下的存有仁義之心來侍奉他的國君(來給國君做事),做兒子的存有仁義之心來侍奉他的父親,做弟弟的存有仁義之心來侍奉他的哥哥,這樣君與臣、父與子、兄與弟舍棄私利,懷著仁義之心來互相交往,這樣卻不成就王業(yè)的,還從未有過。為什么一定要說利呢?”3孟子說:“雞叫就起來勤勉地行善的人,跟舜是一類。雞叫就起來勤勉地求利的人,跟跖是一類。要想知道舜這一類人跟跖這一類人的區(qū)分,沒有別的,只是為利和為善的差別啊?!比?、民為貴1孟子說:“庶民最重要,土神和谷神居第二位,國君不重要。因此贏得了庶民就做天子,贏
37、得了天子就做諸侯,贏得了諸侯就做大夫。諸侯國的國君如果危害土神和谷神,就重新立一個賢君。用來祭祀社稷的全體的牲畜(如全羊等)已經是又肥又壯合格的祭品了,稻粱已經很潔凈了,并且按時祭祀從來沒有錯過或漏掉,可是國家還是遭受旱災或者水災,那么就毀掉原來的社稷,重立新的社稷?!?齊宣王問道:“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殷紂,有這事嗎?”孟子回答:“在記載中有這些事。”齊宣王說:“臣殺害君,可以嗎?”孟子說:“賊害仁的人叫賊,賊害義的人叫殘。賊害仁和義的人(即賊和殘)叫做獨夫。我聽說周武王誅滅了獨夫紂(商湯誅滅了獨夫桀),沒有聽說他們以臣殺君。”3孟子說:“夏桀、殷紂喪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他們失去了
38、百姓,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有辦法:得到天下的百姓,就得到天下了;得到天下的百姓有辦法:得到百姓的心,就得到百姓了;得到百姓的心有辦法:百姓想要的東西就設法為他們積聚,百姓厭惡的東西就不要加在他們身上,如此而已。百姓歸附有仁德的國君,就像水流向低處、獸跑向曠野一樣(是很自然的)。所以給深水趕魚來的是獺;給叢木趕雀來的是鹯;給商湯、周武王趕百姓來的,是暴虐無道的夏桀和殷紂?,F(xiàn)在天下諸侯暴虐無道,如果有一位國君喜歡施行仁政的話,那么百姓就會在這些暴君的驅使下歸附他。即便不想成就王業(yè),也是做不到的?,F(xiàn)今的國君(以前沒做過贏得民心的事情而想成就王業(yè)),就像人病了七年之久,猝然間去找干了三年的艾草一
39、樣(肯定不會有什么結果的)。久病者如果不事先積攢下一些治病的艾草(而總是猝然間去找三年的陳艾),那么一輩子都不會得到。國君如果平時不施行仁政,那么終身都有喪失天下人民的隱憂,以至陷于被誅殺或者逃亡的境地。詩經大雅桑柔說:這樣怎么可能有好結果呢?只會相繼都掉進水中被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4萬章說:“堯把天下給了舜,有這件事嗎?”孟子說:“沒有。天子不能拿天下給別人?!比f章說:“這樣的話,那么舜擁有天下,是誰授予他的呢?”孟子說:“是天授予他的?!比f章問道:“天把天下給舜這件事兒,是說天耐心懇切地任命他、叮囑他嗎?”孟子回答:“不是的。天不說話,拿行動和事件顯示把天下給了他罷了?!比f章又問:“
40、天拿行動和事件顯示把天下給了舜,是怎么樣一回事兒啊?”孟子說:“天子能把人舉薦給天,但不能使天把天下給這個人;諸侯能把人舉薦給天子,但不能使天子把諸侯的封國和人民給這個人;大夫能把人舉薦給諸侯,但不能使諸侯把大夫的封地和人民給這個人。從前,堯向天舉薦舜而天接受了他,把他顯露給百姓而百姓接受了他。所以說,天不說話,拿行動和事件顯示把天下給了他罷了。”萬章說:“請問:堯向天舉薦舜而天接受了他,把他顯露給百姓而百姓接受了他,是怎么樣的呢?”孟子說:“讓他主持祭祀而百神享用了祭祀,這是天接受了他;讓他主持事情,事情處理得很好,而百姓安于他的治理,這是百姓接受了他。天親附他幫助他,百姓親附他幫助他,所以
41、說,天子不能拿天下給別人。舜幫堯處理國政長達二十八年,堯駕崩以后才即天子之位,不是靠人力能做的,是天幫助他的結果。堯駕崩,三年喪期完畢以后,舜躲避堯的兒子到南河以南(為著使他能夠繼承天下)。但是天下諸侯朝見的不到堯的兒子那里去而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不到堯的兒子那里去而到舜那里去,用歌唱或言辭等贊美歌頌人的不歌頌堯的兒子而歌頌舜,所以說這是天意啊。然后舜回到國都,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如果舜強行住進堯的宮室,逼走堯的兒子,這樣的話就是篡位,而不是天把天下給了舜。泰誓說:天視由我百姓視,天聽由我百姓聽。說的就是這道理啊?!?孟子說:“推揚仁的言論不如具備仁德而產生的聲望更能夠深入人心,好的政治不如好的
42、教化更能夠贏得民心。好的政治(比如實施好的法度禁令等)百姓怕他,好的教化(比如用仁義禮智信教化百姓等)百姓愛它。好的政治贏得了百姓的財,好的教化贏得了百姓的心?!彼摹访裰畼?,憂民之憂1齊國大臣莊暴來見孟子說:“我莊暴被王召見,王告訴我說他喜歡音樂,我莊暴沒有話回答(不知道怎么說才好)?!苯又鴨枺骸跋矚g音樂怎么樣呢?”孟子說:“如果王非常喜歡音樂,那么齊國就會很不錯了!”過了些時候,孟子進見齊王說:“王曾經把自己喜歡音樂告訴莊暴,有這件事嗎?”齊王變了臉色,說:“寡人不能喜歡古代圣帝明王的音樂,只不過喜歡世俗的音樂罷了?!泵献诱f:“如果王非常喜歡音樂,那么齊國就會很不錯了!現(xiàn)在的音樂跟古代的音
43、樂是一樣的?!饼R王說:“這道理可以說給我聽聽嗎?”孟子說:“獨自娛樂的快樂,和人一起娛樂的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齊王說:“不如跟眾人一起娛樂?!泵献诱f:“跟少數人娛樂的快樂,跟多數人一起娛樂的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齊王說:“不如跟多數人一起娛樂?!泵献诱f:“請讓我給王談談娛樂的道理:假使王在這里奏樂,百姓聽到了王這里鳴鐘擊鼓的聲音,聽到了王這里吹簫奏笛的聲音,都頭痛皺眉頭并且互相告訴說:我們王喜歡奏樂,為什么使我們到了這種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見面,兄弟妻子東逃西散。假如王在這里狩獵,百姓聽到王這里車馬的聲音,見到王這里軍旗儀仗的美麗,都頭痛皺眉頭并且互相告訴說:我們王喜歡打獵,為什么使
44、我們到了這種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見面,兄弟妻子東逃西散。這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王不跟百姓同樂(所謂同樂,即王以百姓之樂為樂,百姓以王之樂為樂)。假如王在這里奏樂,百姓聽到了王這里鳴鐘擊鼓的聲音,聽到了王這里吹簫奏笛的聲音,都眉開眼笑地互相告訴說:我們王或許沒病沒災的吧,要不怎么能熱熱鬧鬧地演奏音樂呢?假如王在這里狩獵,百姓聽到王這里車馬的聲音,見到王這里軍旗儀仗的美麗,都眉開眼笑地互相告訴說:我們王或許沒病沒災的吧,要不怎么能打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王跟百姓同樂。如果王跟百姓同樂,那么就能成就王業(yè)了?!?孟子進見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曲池邊,環(huán)視著鴻雁麋鹿,說:“有才有德的人也以此為
45、樂嗎?”孟子回答說:“只有有才有德的人才能夠以此為樂,無才無德的人即便有這些也不能樂。詩經大雅靈臺說:開始營建靈臺,于是反復地量度。百姓筑作,不到一天就把它筑成了。開始營建的時候文王說不要著急,可是百姓十分踴躍,就好像兒子為父親做事一樣跑來。文王在那飼養(yǎng)禽獸的靈囿當中,看到母鹿趴在那里,看到母鹿長得胖嘟嘟的并且有光澤,鳥兒則長著潔白的羽毛。文王在那靈沼旁邊,滿池子里的魚兒在歡喜跳越。文王雖然靠百姓的力量建了高臺深池,可是百姓卻非常高興,把他的臺子叫做靈臺,把他的池沼叫做靈沼,對它有禽獸魚鱉感到高興。古代賢君與民同樂,所以他能真正的快樂。湯誓說:這太陽什么時候消失呢,我們寧愿跟你一起滅亡(暗示他
46、們對桀痛恨到了極點,盼望他早些死掉,即便跟他一同死去也在所不惜)!老百姓寧愿跟夏桀一起滅亡,他縱然有高臺深池飛禽走獸,難道能獨自快樂嗎?”3齊宣王在他的離宮雪宮當中接見孟子。齊宣王說:“有才德的人也有這種快樂嗎?”孟子回答說:“有。百姓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責怪、非難他們的君王。得不到這種快樂而責怪、非難他們的君王,是不對的。做一國之君卻不跟百姓同樂,也是不對的。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的人,百姓也會以他的快樂為快樂。以百姓的憂苦為憂苦的人,百姓也會以他的憂苦為憂苦。以天下人之樂為樂,以天下人之憂為憂,像這樣卻不能成就王業(yè)的,還不曾有過?!薄皬那褒R景公問晏子說:我想去轉附山、朝儛山游覽,沿著海岸南
47、行,一直到瑯邪(或以為邑名,或以為山名,實際上可能并不矛盾)。我做點什么才可以比得上先王的游覽呢?晏子回答:問得好?。√熳拥街T侯的國家去叫巡狩;所謂巡狩,就是巡查諸侯駐守、掌管的疆土。諸侯朝見天子叫述職;所謂述職,就是向天子陳述自己履行職守的情況。這些活動沒有不是國家大事的(沒有不和政事關聯(lián)的)。春天視察耕種的情況,見百姓缺糧就補助他們;秋天視察收獲的情況,見百姓歉收就救濟他們。夏朝的諺語說:“我們的王不巡游,我們如何能夠休息?我們的王不游樂,我們如何能夠得到救助?一巡游一游樂,都可以做諸侯的榜樣?!爆F(xiàn)在可不是這樣。興師動眾而行,并且征集糧食,運轉糧食而食,饑餓的人得不到食物,勞苦的人得不到休
48、息。百姓側目而視,都發(fā)出批評埋怨,于是他們就為非作歹了。違背王應當遵循的政教而殘害百姓,大吃大喝仿佛水流一樣(沒有窮盡)。流、連、荒、亡,成為諸侯的擔憂。順流而下忘記返回叫做流,溯流而上忘記返回叫做連,追趕野獸而不知道滿足或節(jié)制叫做荒,喜歡喝酒而不知道滿足或節(jié)制叫做亡。過去的圣賢之君沒有流、連的歡樂,沒有荒、亡的行為。(一方面是當今君王流、連、荒、亡,一方面是古代賢王無流連之樂、無荒亡之行,勤勤懇懇地省視春耕秋收,補助貧困的百姓)就看您何去何從了。景公聽了很高興,在國都內大力做準備,出去住在都城之郊,在那里開始派人開倉取糧來救濟貧困的百姓。景公又召見樂官說:給我創(chuàng)作君臣同樂的樂曲。這樂曲大概就
49、是徵招角招。歌詞說:畜君有什么過錯?畜君就是喜歡國君?!蔽?、人和1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即有利于攻守的天氣時令方面的條件,比不上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條件以及兵甲、糧食等方面的優(yōu)勢),地利不如人和(即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條件以及兵甲、糧食等方面的優(yōu)勢,比不上上下一心)。邊長三里的內城,邊長七里的外城,敵人包圍了它進攻卻不能取勝。圍攻這樣一個小小的城郭,一定可以選擇有利于戰(zhàn)爭的天氣條件來發(fā)起進攻;可是卻不能取勝,這就是說天時比不上地利。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戈矛弓箭等武器以及甲胄不是不銳利不堅固,糧食不是不多;可城中人(占有如此之多的地利)卻棄城離開它,這就是說地利比不上人和。所以說
50、:限制人民不靠國家的疆界(假如國君不得人心,在國家疆界內的百姓也不會幫助他),使國家堅固不靠山河的險要,威行天下不靠兵器、甲胄的精良。得到道的國君(或者說實行仁政的國君)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喪失了道的國君(或者說不實行仁政的國君)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支持者少到了極點,連父母兄弟等親屬都會背叛他;幫助、支持者多到了極點,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得天下順從的人來攻打遭親屬反叛的人(必定取勝),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無不勝。”2孟子說:“君子之所以跟一般人不同,是因為他的居心。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禮。有仁德的人關愛他人,有禮的人尊敬他人。愛別人的人,人們常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人們常常尊敬他。
51、這里有一個人,他用蠻橫無理的態(tài)度對待我,那么君子一定反躬自問、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仁的,一定是無禮的,不然的話這事怎么會到來呢(不然怎么會遇上這種事呢)?君子反省自己自己是仁的,反省自己自己是有禮的,可那人的橫暴不順理還是老樣子,那么君子一定反躬自問、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忠的(即沒有盡心竭力、沒有盡自己的仁盡自己的禮)。君子反省自己自己是忠的,可那人的橫暴不順理還是老樣子,君子就說:這人不過是個狂妄之徒罷了。像這樣,那么他跟禽獸又怎么區(qū)別呢?我跟禽獸又有什么值得計較的呢?因此君子有一輩子的憂慮,卻沒有一時的擔心。至于這樣的憂慮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給天下樹立了榜樣,可以流傳后世,我還不免
52、是一個鄉(xiāng)里的普通人,這就值得憂慮了。既然擔憂這事,怎么辦呢?像舜那樣就是了。至于君子憂慮的其他事情就沒有了。不合乎仁的不做,不合乎禮的不行。(能這樣的話)假如有一時的憂慮,君子也不會擔心了?!?孟子說:“愛別人別人卻不親近自己,反省自己的仁;治理別人沒治好,反省自己的智;以禮對待別人可別人對待自己無禮,反省自己的敬。一切修為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都要反省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持身端正,天下的人都會歸向他。詩經大雅文王說:永遠不要辜負天命(即行事一直要跟天命相符),幸福都得自己追求?!?孟子回答齊宣王說:“敬重自家的長輩而推廣到敬重別人家的長輩,愛護自家的孩子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天
53、下可以運轉于掌上(成就王業(yè)就像撥弄掌中的東西一樣容易了)。詩經大雅思齊說:給自己的妻子做榜樣,進一步推廣到兄弟,再進一步推廣到全國。說的不過是拿這心思加之于他人罷了。所以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施恩惠于他人就足以保有天下,不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施恩惠于他人連老婆孩子都沒法保護。古代的圣賢之所以遠遠超過世人,沒有別的原因,不過是善于推廣自己的所作所為罷了”孟子說:“現(xiàn)在王如果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站在王的朝廷上(即為王做官效力),使天下耕田種地的人都想在王的田野里耕作,使天下商人都想在王的市集里做買賣,使天下往來的旅客都想走在王的道路上,使天下痛恨本國國君的人們都想到王這里來控訴。假如像這樣,
54、誰能抵擋得住呢?”齊宣王說:“我有些胡涂,不能有比這進一步的體會了(對先生的仁政學說不能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希望先生輔助我達到目的,明明白白地教導我。我雖然資質愚鈍,請讓我嘗試著去實踐它。”孟子說:“沒有穩(wěn)定的財產而有穩(wěn)定的心(即能堅持道德準則),只有士才能做到。像一般百姓,那么沒有穩(wěn)定的財產,于是就沒有穩(wěn)定的心。如果他們沒有穩(wěn)定的心(即不堅持道德準則),那么放縱、邪僻、不正派、作奸犯法以獲取利益等,就無所不為了。等到他們陷入罪網,之后跟著去懲罰他們,這是欺騙陷害百姓。哪里有具有仁德的人當政卻可以做出欺騙陷害百姓的事呢?因此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民眾的產業(yè),一定要使百姓抬頭足以贍養(yǎng)父母,低頭足以養(yǎng)活妻
55、子孩子,收成好的年頭始終吃飽肚子,收成不好的年頭也能免于被餓死;這樣之后再鞭策他們走向善,因此百姓很容易聽從?,F(xiàn)在的君上規(guī)定百姓的產業(yè),使得他們抬頭不能侍奉父母,低頭不能養(yǎng)活妻子孩子;收成好的年頭始終困苦,收成不好的年頭不能免于被餓死的厄運。這樣僅僅保全生命都恐怕來不及,怎么有工夫講究、學習禮義呢?王想要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五畝宅地,在這上面栽上桑樹,五十歲以上的人就可以穿絲棉襖了(他們已經身體衰弱,穿絲棉襖可以保暖)。雞、小豬、狗、大豬的飼養(yǎng)不喪失孵卵或者交配、懷孕、下崽的時機,那么七十歲以上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個成年男子受百畝田地,不要因為徭役等耽擱他的農事,一個八口人的家
56、庭就可以不挨餓了。小心辦好學校教育,反復向學生講明孝敬老人、順從兄長的道理,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用頭頂著東西在道路上行走了。老人穿絲棉襖吃肉,庶民不挨餓不受凍,像這樣卻不能成就王業(yè)的人,還不曾有過!”六、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1公孫丑(孟子徒弟)問道:“請問老師長于哪一方面?”孟子說:“我懂得言辭,我善于培養(yǎng)我的浩然之氣?!惫珜O丑又問:“請問什么叫浩然之氣?”孟子說:“很難說。它作為一種氣,極宏大極剛強,用正義去培養(yǎng)它而不加損害,就會充滿于上下四方。它作為一種氣,跟義和道相配;沒有這義和道,就萎靡不振了。這氣是積累義而產生的(這氣產生于做一件件事情都合乎義),而不是偶然做一件合乎義的事就可以取
57、得的。做一件問心有愧的事,這氣就疲軟了。所以我說,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義,因為他把義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做集義養(yǎng)氣的事,但又不要預期所達到的效果,心中時刻記著它,但不要促使它成長。不要像宋國人那樣。宋國有一個憂慮自己的禾苗不長而去拔苗子的人,很疲倦地回到家中,對他家里的人說:今天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缟L了!他的兒子快步趕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天下之人不幫助禾苗生長的是很少的。以為集義養(yǎng)氣沒有用而放棄它的,是種莊稼而不鋤草的人;促使它生長的人是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用處,而且還損害了它?!?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真是大丈夫嗎?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會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沒有戰(zhàn)事?!泵献诱f:
58、“這些人哪里算得上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訓導她,去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去到了你婆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丈夫!把順從作為正道,是婦女之道。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禮)上,走天下最寬廣的道路(即義);得志的時候,與百姓一同遵循仁義道德,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踐履自己的主張;富裕和顯貴不能惑亂他的心,貧窮和低賤不能改變他的節(jié),權勢和壓力不能屈服他的志:這才叫大丈夫?!?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者中興起,傅說(yu)從筑墻的奴隸中被提拔出來,膠鬲(g)從魚鹽販子或勞動者中被提拔出來,管子從獄官的手中被釋放
59、并且得到提拔,孫叔敖被從海邊提拔出來,百里奚被從做買賣的場所提拔出來。所以上天將要把重任給予這個人,一定先使他的心意和志氣痛苦難受,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肚子饑餓,使他的身子窮困,使他所做的事情不能如意、不能成功,通過這些來驚動他的心,堅韌他的性,增加他以前不具備的能力。人常常犯點過錯,此后能接受教訓,痛改前非。心中困苦,思慮橫塞胸中,然后發(fā)憤振作。表現(xiàn)于臉色,傳達以聲音,然后才能明白。內沒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諫的士,外沒有敵國干涉與侵略的憂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由此可以知道憂慮禍患可以使人生存,安寧快樂可以使人死亡?!逼?、仁義禮智,我固有之1孟子說:“人都有對別人的痛苦、不幸、危難等
60、感覺不忍的心情(即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情、人都有同情心)。先王有憐恤別人的心情,于是就有了憐恤別人的政治。以憐恤別人的心情,實行憐恤別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運轉小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情,(道理就在于)如果忽然看見一個小孩子將要掉到井里面,那么人們都會有恐懼同情的心理,不是為著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結交,不是為著在鄉(xiāng)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那小孩子的哭聲才這樣。由此看來,沒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沒有羞惡(因自身不善而羞恥、見他人不善而憎惡)之心,就不是人;沒有謙讓之心,就不是人;沒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發(fā)端;羞惡之心,是義的發(fā)端;謙讓之心,是禮的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及離職員工離職補償及離職手續(xù)辦理合同
- 2025年度私人租賃住宅租賃合同書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自駕游目的地合作開發(fā)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監(jiān)控解決方案合同
- “我讀書,我快樂”親子共讀活動簡報6篇
- 2025年旅行社稅務合同
- 2025年廉租房合同解除通知書
- 2025年教學資源供應商合同
- 2024-2030年中國自熱火鍋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2020-2025年中國甘草甜素片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集體備課教學案全冊表格式
- 校園保潔培訓課件
- 渠道管理就這樣做
- 大客戶銷售這樣說這樣做
- 精裝修樣板房房屋使用說明
- 喬遷新居結婚典禮主持詞
- 小學四年級數學競賽試題(附答案)
-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教案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學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冊
- 四年級上冊英語試題-Module 9 Unit 1 What happened to your head--外研社(一起)(含答案)
- 子宮內膜異位癥診療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