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cloud數據中心虛擬化hyperdp方案交付最佳實踐_第1頁
fusioncloud數據中心虛擬化hyperdp方案交付最佳實踐_第2頁
fusioncloud數據中心虛擬化hyperdp方案交付最佳實踐_第3頁
fusioncloud數據中心虛擬化hyperdp方案交付最佳實踐_第4頁
fusioncloud數據中心虛擬化hyperdp方案交付最佳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FuCloud 數據中心虛擬化HyperDP 備份方案交付最佳實踐文檔版本022014-06-20發(fā)布日期技術非經本公司播。2014。 保留一切權利。技術,任何和個人不得擅自摘抄、本文檔內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傳商標和其他商標均為技術的商標。本文檔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標或商標,由各自的所有人擁有。注意您的產品、服務或特性等應受公司商業(yè)合同和條款的約束,本文檔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產品、服務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或使用范圍之內。除非合同另有約定,公司對本文檔內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或保證。由于產品版本升級或其他原因,本文檔內容會不定期進行更新。除非另有約定,本文檔僅作為使用指導,本文檔中的所有陳述、信息和

2、建議不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技術地址:市龍崗區(qū)坂田總部辦公樓:518129:i前 言前言概述企業(yè)通過數據中心 IT 系統基礎設施逐步云化部署,基于虛擬化技術,實現計算、網絡的虛擬化、資源共享、靈活分配,實現業(yè)務服務器的整合和調配,集中化以及基于策略的管理,以適應快速發(fā)展的業(yè)務需求,降低 IT 總持有成本,聚焦業(yè)務發(fā)展。對于傳統數據中心,如何保護好業(yè)務系統中的重要數據是系統建設中最重要之一,隨著數據中心逐步云化,業(yè)務數據更加集中,數據出現問題后的影響更大更廣,傳統 Guest OS 部署客戶端的備份方案無法適應虛擬化業(yè)務方便部署、集中備份、快速恢復的訴求,所以針對虛擬化環(huán)境的數據備份方案成為云化

3、數據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檔以某媒資企業(yè)云數據中心備份系統設計為例,介紹備份介質為 IPSAN 時,FuCloud 數據中心虛擬化備份方案,從規(guī)劃設計到項目交付進行了關鍵點總結,用于同類項目交付參考指導。讀者對象本文檔(本指南)主要適用于以下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合作伙伴工程師修改修改容。累積了每次文檔更新的說明。版本的文檔包含以前所有文檔版本的更新內文檔版本 01 (2014-06-24)第一次正式發(fā)布。ii目 錄目錄前 言ii1 背景介紹11.11.21.3虛擬化數據中心概況1備份需求3軟硬件配置41.3.1版本41.3.2 備份介質硬件51.4 規(guī)劃流程6HyperDP 備份策

4、略規(guī)劃及配置原則7備份策略設計7備份窗口設計8HyperDP 虛擬機規(guī)劃82.4 備份空間設計103 IPSAN 設計與配置原則123.1 IPSAN配置123.1.1 RAID 組133.1.23.2 數據. 13及虛擬磁盤配置14FuSphere 相關設計及配置原則16HyperDP 備份功能的限制和約束164.2 FuSphere 網絡規(guī)劃175 備份業(yè)務操作實踐195.15.25.3備份實施關鍵點19備份實施操作20恢復實施操作256 交付流程28iii1 背景介紹1背景介紹關于本章1.1虛擬化數據中心概況1.21.31.4備份需求分析項目軟硬件規(guī)劃流程1.1 虛擬化數據中心概況本項目

5、總體架構設計遵循面向業(yè)務需求的設計思路,基于業(yè)務場景化、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實現數據中心 IT 基礎架構模塊與業(yè)務模塊松耦合,保證數據中心業(yè)務動態(tài)擴展和新業(yè)務快速上線。項目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總體架構如下圖所示。11背景介紹移動辦公合作伙伴分社用戶總社用戶公眾用戶互聯網接入內網接入業(yè)務應用層運行支撐管理轉碼網盤全文檢索測試云數據庫中間件PAAS集中監(jiān)控管理資源管理和調度(異構虛擬化)資源管理調度層業(yè)務運營管理IT基礎架構平臺資源池運維管理資源管理數據中心機房總社中心分社中心分社中心使型規(guī)格產品設計,包括硬件、應用規(guī)格化來提供簡單可靠、易于部署和管理、便于擴展和升級的 IT 基礎架構,為用戶提供更好

6、的投資保護,滿足項目新建、升級擴容,以及管控的需求,可實現被集成的場景。如上圖所示,通過適配器,將物理機、虛擬機、網絡設備和設備進行資源整合,建立的資源池,將資源為虛擬計算資源、虛擬資源、虛擬網絡資源等。通過資源調度管理系統,可以將資源池的內容提供給用戶調用()。同時,通過資源、資源調度和資源等接口,為PaaS提供管理和運行環(huán)境。SaaS運行在PaaS 管理之上。運行支持管理,對各個層面進行、統計和資源管理。云基礎架構設備層設備層包括了提供等。云基礎架構資源層硬件支持的服務器、交換機、負載均衡設備、資源層通過云-虛擬化等將硬件服務器上的、計算資源整一個大的虛擬化的、計算資源池。虛擬化的特點:一

7、是可以提供與物理機相同的特征,讓上層應用透明使用系統資源,一是可以通過將多個應用合并在同一臺物理服務器上運行以系統資源利用率,還可以通過調度算法實現虛擬機在物理機宕機、負載過重等情況下遷移,保證上層業(yè)務的連續(xù)性。云基礎架構管理調度層2物理設備服務器網絡云基礎架構設備層虛擬資源池虛擬資源池物理虛擬化VMWare虛擬化資源池云基礎架構資源層1 背景介紹基礎架構層包含的、計算等硬件資源,通過的管理系統進行調度、管理,同時,云基礎架構對上層應用提供了豐富的接口,應用和具體業(yè)務可以通過使用虛擬機、接口等方式調用計算、等資源。本項目建設包括 IT 物理資源(網絡、服務器、統。)、云操作系統和云管理系IT

8、物理資源遵循異構場景下建設云的思路,服務器、網絡等設備需要包含多廠商、。多種型號,建設一個融合的云操作系統部署至少包含兩種云產品。通過云對計算、網絡資源進行虛擬化管理,服務器、和網絡的異構特征,實現基礎 IT 資源的池化和虛擬化,提高 IT 資源利用率,實現上層 PaaS、SaaS 及各類業(yè)務應用的快速部署、按需支撐,提高系統建設的效率。云管理系統要求具有異構虛擬化廠商的支持能力,可以管理多廠商虛擬化系統。實現云計算資源的調度、和管理,實現各類計算資源(包括物理服務器和虛擬服務器)、資源、網絡資源的管理和運維。數據中心運行管理系統建立的運行支持管理,管理傳統 IT 資源和新增虛擬化資源,建立服

9、務目錄,提供服務門戶,實現基于業(yè)務需求的資源規(guī)劃、服務使用計量、報表統計。、數據中心運行管理系統支持多數據中心的管理,支持多級的數據中心管理架構,本期建設總社中心和一個區(qū)域中心,將來隨業(yè)務擴展,支持構建面向全球業(yè)務的分布式云計算體系,建設一個以總社為,多數據中心的分布式部署的全球云計算體系。本期項目除總社中心外再部署一個區(qū)域數據中心,區(qū)域數據中心通過網絡連接到總社數據中心,實現兩個數據中心間的數據交互。在區(qū)域數據中心部署部分服務器資源,區(qū)域數據中心配置相應的云利用當地原有的設備。,云操作系統和必要的云管理,其它資源1.2 備份需求建立覆蓋云虛擬機的備份系統,實現云虛擬機磁盤數據的備份。采用集中

10、管理的方式,提高各主機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要求備份在預定的時間內可以將相關的數據保護起來。簡單易用,以便用戶分別為總社和分社 2 個虛擬化數據中心建立本地備份系統要求對 2 個站點的重要業(yè)務集群中的虛擬機提供數據保護3站點集群名稱備注容量(G)服務器數量/型號總社 生產站點ManagementCluster管理集群374512(RH2288 V2)CommonCluster普通生產集群17323(RH2288 V2)HighDensityCluster高密度生產集群1685628(RH2485 V2)DesktopCluster桌面云集群50225(RH2485 V2)北郊分社站點Comm

11、onCluster普通生產集群346410(RH2288 V2)HighDensityCluster高密度生產集群904410(RH2485 V2)1 背景介紹要求工作日備份時間窗口不超過 8 小時,避免影響正常業(yè)務運行;周末備份時間窗口為全天 24 小時要求備份簡單易用,備份和恢復的策略設置都有專門的向導功能,以便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將相關的數據保護起來要求在虛擬機磁盤發(fā)生故障時 24 小時內能恢復到 1 天前的數據,即客戶對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的要求為 24 小時,對 RPO(Recovery Po的要求為 24 小時Objective)要求VM 發(fā)生

12、故障時,備份系統能夠將 VM 恢復到 7 天之內任意一個備份點的狀態(tài)要求備份可靠要求備份系統的設計要考慮到系統擴展的要求,提供平滑升級的能力要求備份系統自身具備備份和恢復功能力1.3 軟硬件配置版本1.3.1云版本:FuSpherepute ManagerV100R003C10SPC500 V100R003C10SPC500 V100R003C10SPC500N8500 V200R001C91SPC200 版本FuHyperDP41背景介紹1.3.2 備份介質硬件5序號項目型號描述總數1S5500T(V100R005)11.1基本配置1.1.1控制框S5500T-2C32G-01-ACS550

13、0T 控制框(2U,3.5,雙控,交流,32GB 緩存,8*8G FC,4*24G SAS 后端口,為陣列控制系統軟件,SPE31C0212)11.1.2單元可擴展接口模塊LPU4TOE104*10Gbps TOE I/O 模塊(4 端口21.1.3硬盤組件SAS600-15K600GB 15K RPM SAS 硬盤單元(3.5)58eMLC200G-S-3HSSD eMLC 200GB SAS 硬盤單元(3.5),為HSSD控制器系統21.1.4硬盤框DAE12435U4-01-AC硬盤框(4U,3.5 寸,交流,SAS級聯模塊,不包含硬盤單元,為 SAS 帶內管理軟件,DAE12435U4

14、)21.2安裝材料SS-OP-D-LC-M-3光跳線-DLC/PC-DLC/PC-多模-A1B-2mm-3m16mini-SAS-3外購電纜-MiniSAS 外部電纜-3m-(External Mini SAS 26 Pin Plug)-(28AWG*8P 黑 (S)-(External Mini SAS 26 Pin Plug)-Key2,4,611.31背景介紹1.4 規(guī)劃流程數據中心虛擬化場景下使用 HyperDP+IPSAN 實現備份的規(guī)劃建議流程如下圖所示。請在規(guī)劃時參考,本文的書寫順序也是按照該流程圖標準的順序進行的。HyperDP 規(guī)劃IPSAN規(guī)劃網絡規(guī)劃備份空間規(guī)劃6Hype

15、rDP虛擬機規(guī)劃數據規(guī)劃備份窗口規(guī)劃FuSphere網絡規(guī)劃配置規(guī)劃備份方式選擇FuSphere相關規(guī)劃序號項目型號描述總數LIC-S3A-ISM02-BLOC K集成管理-OceanStor S5500T 塊-設備管理使用& HW egrated StorageManager-Device Management License for OceanStor Block S5500T1LIC-UltraPath02-V1R5OceanStor多路徑& OceanStor HW UltraPath Software License1CLOUDSERVIERCloud Service管理1.4S55

16、0T License 包1.4.1SmartCacheLIC-S3A-SCSmartCache12 HyperDP 備份策略規(guī)劃及配置原則2 HyperDP 備份策略規(guī)劃及配置原則關于本章2.1備份策略設計2.22.32.4備份窗口設計HyperDP 虛擬機規(guī)劃備份空間設計2.1 備份策略設計HyperDP 支持快照對比方式備份和CBT 方式備份。支持完全備份和增量備份。其中增量備份方式包括累計增量式備份和差異增量式備份:累計增量式備份:自上次完全備份以來,對已更改的所有數據進行備份。差異增量式備份:指自上次成功執(zhí)行差異增量式備份或完全備份以來,對已更改的數據進行備份。本項目使用的為虛擬化,因

17、此備份方式選擇為CBT 方式備份。虛擬機數據量較大,將虛擬機分為 2 組,每天執(zhí)行 1 組虛擬的全備,分 2 天做完。首次備份為完全備份,后執(zhí)行差異式增量備份,增備周期為 1 天,備份數據保留 7 天,可將虛擬機恢復到 7天之內任一備份點的狀態(tài)。項目中策略設計如下:設計原則:1.HyperDP 支持快照對比方式備份和 CBT 方式備份不支持 CBT 方式,只能采用快照對比方式進行備份。使用 FuStorage時,2.使用虛擬化時,首選CBT 方式備份,不建議使用快照對比方式,CBT 方式僅在備份窗口期間對虛擬機能無影響。備份數據保留周期,需與客戶性能有影響,在不進行備份時,對虛擬機性3.并看實

18、際用于備份的大小決定。如用戶無特殊要求,建議備份數據保留 1 周即可。7備份類型增備周期(天)全備周期(天)備份數據保留時間(天)全備+增備1只做 1 次72 HyperDP 備份策略規(guī)劃及配置原則2.2 備份窗口設計首次備份為完全備份,后執(zhí)行差異式增量備份。增備周期為 1 天,備份數據保留 7天,為不影響客戶正常辦公使用,每天備份的時間窗口如下22:00 第二日 6:00 ,共 8 小時。完全備份可在客戶將業(yè)務系統遷移至云中備份窗口設計如下:后,集中在周末時間進行。項目設計原則:1.備份時間窗和辦公時間窗錯開。由于 HyperDP 對虛擬機進行備份期間會影響虛擬機性能和體驗,故備份窗口設置為

19、凌晨不進行辦公的時間段。首次備份一般為完全備份,數據量大,一般在用戶將將業(yè)務系統遷移至云次 VM 進行完全備份。后,選在周末對一批2.根據現網的網絡和業(yè)務情況,備份時間窗內能將當天需要執(zhí)行的全量備份和增量備份數據全部備份完畢。3.由于備份時,會對虛擬機所在進行大量讀操作,備份時間窗最好和其他掃描等)執(zhí)行時間錯開。消耗型的應用(如庫下發(fā),2.3 HyperDP 虛擬機規(guī)劃項目的 HyperDP 虛擬機數目可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率)/0.8 ,結果向上取整。對于本項目,用戶需要對總社 4 個集群以及分社 2 個集群中的用戶業(yè)務 VM 提供備份,由于設計階段用戶還未明確要遷移的業(yè)務系統數量,所以備

20、份數據量按照集群規(guī)劃的總容量估算。總社站點 4 個集群需要備份,容量約 7.2TB,部署在 48 個 CNA 節(jié)點上。在周末 2天分 2 批執(zhí)行所有虛擬機的全量備份,增量數據按總數據量 0.1%估算,則最大備份數據量為 7.2/2 + 7.2/2*0.1% = 3.6036TB。需要配置的備份服務器數目為 3.6036*1024*1024/(8*3600*50)/0.8 = 4 臺。4 臺備份服務器總帶寬為 4*50=200MB/s,而48 個 CNA 節(jié)點總帶寬約為 20*48 = 960MB/s,CNA 出口帶寬不存在傳輸瓶頸。分社站點 2 個集群需要備份,容量約 2.9TB,部署在 20

21、 個 CNA 節(jié)點上。在周末 2天分 2 批執(zhí)行所有虛擬機的全量備份,增量數據按總數據量 0.1%估算,則最大備份數據量為 2.9/2 + 2.9/2*0.1% = 1.45145TB。需要配置的備份服務器數目為 1.45145*1024*1024/(8*3600*50)/0.8 = 2 臺。2 臺備份服務器總帶寬為 2*50=100MB/s,而 20 個 CNA 節(jié)點總帶寬約為 20*20 = 400MB/s,CNA 出口帶寬不存在傳輸瓶頸。如下表所示是HyperDP 備份服務器規(guī)劃:總社8HyperDP 虛擬機數目 =最大備份數據量/(備份時間窗口 * 單臺備份服務器備份速起始時刻終止時刻

22、總計(小時)22 點次日 6 點82 HyperDP 備份策略規(guī)劃及配置原則分社規(guī)劃原則:1.為避免占用過多主機資源,每臺 CNA 節(jié)點最多部署 1 臺備份服務器,備份服務器數量不要超過CNA 數量。每臺備份服務器最多備份 200 個VM。備份服務器配置數量不小于:VM 總數/200。2.3.備份服務器配置數量不小于:最大備份數據量 / (備份時間窗口 * 單臺備份服務器備份速率) ,結果向上取整。一個備份域中有且僅有一臺備份管理服務器,同時具備備份處理服務器的功能。一個備份域中最多可部署 9 臺備份處理服務器。備份處理服務器與備份管理服務器部署在不同的主機上,且均需要與主機綁定。單臺備份服務

23、器的備份速率,由其所備份的CNA 總傳輸帶寬及備份服務器自身傳輸帶寬共同決定,取兩者中較小的值。4.5.6.針對虛擬機數據為虛擬化的場景,每個CNA 節(jié)點支持同時備份 1 個虛擬機磁盤。針對 V1R3C00 版本單個 CNA 傳輸帶寬最大為 30MB/s,建議按照 15MB/s估算;針對 V1R3C10 版本單個CNA 傳輸帶寬按 20MB/s 估算。9角色主機名IP系統 root綁定主機虛擬機規(guī)格所屬集群備份管理服務器BJ_Backup_M gnt.XX/24XXBJ_A03_R H2288_014VCPU,4G 內存,30G 系統盤普通生產集群備份處理服務器BJ_Backup_S lave

24、1.XX/24XXBJ_A03_R H2288_024VCPU,4G 內存,30G 系統盤普通生產集群角色主機名IP系統 root綁定主機虛擬機規(guī)格所屬集群備份管理服務器ZS_Backup_M gnt.XX/24XXCX_C02_ RH2288_0 24VCPU,4G 內存,30G 系統盤管理集群備份處理服務器ZS_Backup_S lave1.XX/24XXCX_C02_ RH2288_0 34VCPU,4G 內存,30G 系統盤管理集群備份處理服務器ZS_Backup_S lave2.XX/24XXCX_C02_ RH2288_0 44VCPU,4G 內存,30G 系統盤管理集群備份處理服

25、務器ZS_Backup_S lave3.XX/24XXCX_C02_ RH2288_0 54VCPU,4G 內存,30G 系統盤管理集群2 HyperDP 備份策略規(guī)劃及配置原則2.4 備份空間設計對于本項目,用戶需要對總社 4 個集群以及分社 2 個集群中的用戶業(yè)務 VM 提供備份,由于設計階段用戶還未明確要遷移的業(yè)務系統數量,所以備份數據量按照集群規(guī)劃的總容量估算??偵缯军c 4 個集群需要備份,容量約 27.355TB,按照使用 50%空間估算,則需要備份的數據量為 27.355*50%=13.6775TB。增量數據按總數據量 0.1%估算,配置 4臺備份服務器,按照首次全備,后續(xù)增備,備

26、份數據保留 7 天的備份策略,需要配容量為 (13.6775+ 13.6775*0.1%*7)*1024 + 50*4) /0.8 = 17754.7504GB,固置的備份每臺備份服務器分配 17754.7504GB/4 = 4439GB 空間。由于項目中 RAID 組為 4+1 或 5+1的 RAID5(具體配置見第三章 IPSAN 設計與配置原則),實際容量5TB,所以每個備份服務器需要掛載 2 塊虛擬磁盤作為單元,同時掛載一塊 50GB 的虛擬磁盤用作備份服務器自身災備空間??偵鐐浞莘掌鞯囊?guī)劃如下:10主機名對應對應備份單元容量(GB)備份服務器災備空間容量 (GB)備份磁盤名稱(系統

27、掛載點)ZS_Backup_M gntZS_A03_S550 0T_029/102008.8/251150Backup_Mgmt_DISK01(/mnt/sy sbackup) Backup_Mgmt_DISK02(/mnt/ba ckupdata01) Backup_Mgmt_DISK03(/mnt/ba ckupdata02)ZS_Backup_S lave1ZS_A03_S550 0T_0211/122008.8/251150Backup_Slave1_DISK01(/mnt/ sysbackup) Backup_Slave1_DISK02(/mnt/ backupdata01) Bac

28、kup_Slave1_DISK03(/mnt/ backupdata02)ZS_Backup_S lave2ZS_A03_S550 0T_0213/142008.8/251150Backup_Slave2_DISK01(/mnt/ sysbackup) Backup_Slave2_DISK02(/mnt/ backupdata01) Backup_Slave2_DISK03(/mnt/ backupdata02)ZS_Backup_S lave3ZS_A03_S550 0T_0215/162008.8/251150Backup_Slave3_DISK01(/mnt/ sysbackup) Ba

29、ckup_Slave3_DISK02(/mnt/ backupdata01) Backup_Slave3_DISK03(/mnt/ backupdata02)站點集群名稱備注容量(G)服務器數量/型號總社 生產站點ManagementCluster管理集群374512(RH2288 V2)CommonCluster普通生產集群17323(RH2288 V2)HighDensityCluster高密度生產集群1685628(RH2485 V2)DesktopCluster桌面云集群50225(RH2485 V2)北郊分社站點CommonCluster普通生產集群346410(RH2288 V2)

30、HighDensityCluster高密度生產集群904410(RH2485 V2)2 HyperDP 備份策略規(guī)劃及配置原則分社站點 2 個集群需要備份,容量約 12.508TB,按照使用 50%空間估算,則需要備份的數據量為 12.508*50%=6.254TB。增量數據按總數據量 0.1%估算,配置 2 臺備份服務器,按照首次全備,后續(xù)增備,備份數據保留 7 天的備份策略,需要配置的備份容量為 (6.254 + 6.254*0.1%*7)*1024 + 50*2) /0.8 = 8186.11584GB,固每臺備份服務器分配 8186.11584GB/2 = 4094GB 空間。由于項目

31、中 RAID 組為 4+1 或 5+1 的RAID5(具體配置見第三章 IPSAN 設計與配置原則),實際容量5TB,所以每個備份服務器需要掛載 2 塊虛擬磁盤作為單元,同時掛載一塊 50GB 的虛擬磁盤用作備份服務器自身災備空間。分社備份服務器的規(guī)劃如下:設計原則:1.2.用戶的每天變化數據和業(yè)務模型有關,需根據業(yè)務模型估算。puteR3C10 版本中,每天的備份集合并時,需要多余的額外的空間,故必須考慮一定的冗余,一般按照 20%估算。說明對于 R3C00 版本,當虛擬機 HA 或者熱遷移時,將導致 CBT 數據失效,下次備份會為全備,占用額外的數據空間,所以建議的冗余至少能滿足“2 個

32、CNA 上虛擬機全備+用戶每天變化的數據量增加 1 倍時”時需求。3.備份容量為備份數據保留周期內所有虛擬機的備份數據量,同時需考慮為每臺備份服務器預留50GB 空間供服務器災備使用,并預留 20%空間供合并備份集使用。例如,單臺虛擬機磁盤空間為A GB,數據日增長B GB,共 N 臺虛擬機需要備份,全備周期為P,增備周期為 Q,數據保留周期為R,配置M 臺備份服務器,則備份容量為 (A*(R/P+1)+B*R/Q) *N + M*50)/0.8 。采用首次全備、后的備份類型時,R/P 按 0 計算。為增備4.SAN 作為備份介質時,是以虛擬磁盤的形態(tài)分配給HyperDP 備份服務器使用。由于

33、備份/恢復任務對磁盤 I/O 性能要求較高,建議為備份的創(chuàng)建數據時,選擇“非虛擬化”的使用方式,保證虛擬磁盤的 I/O 性能能滿足要求。11主機名對應對應備份單元容量(GB)備份服務器災備空間容量 (GB)備份磁盤名稱(系統掛載點)BJ_Backup_M gntBJ_A03_S550 0T_011/81444.5/251150Backup_Mgmt_DISK01(/mnt/sy sbackup) Backup_Mgmt_DISK02(/mnt/ba ckupdata01) Backup_Mgmt_DISK03(/mnt/ba ckupdata02)BJ_Backup_S lave1BJ_A03

34、_S550 0T_019/102008.8/251150Backup_Slave1_DISK01(/mnt/ sysbackup) Backup_Slave1_DISK02(/mnt/ backupdata01) Backup_Slave1_DISK03(/mnt/ backupdata02)3 IPSAN 設計與配置原則3 IPSAN 設計與配置原則關于本章3.13.23.3IPSAN配置數據配置IPSAN 相關網絡規(guī)劃3.1 IPSAN配置項目共配置 4 套 S5500T拖 4,部分空間用作備份 1 拖 2,業(yè)務和備份:總社站點配置 3 套,2 套為 1 拖 2 用作業(yè)務,1 套 1,部分

35、空間預留供后續(xù)擴容使用;分社站點配置 1 套,為共用。總社備份共配置了 96 塊 600GB SAS 硬盤,做 RAID5,共劃分 12 個RAID 組: 4組 10+1 作為預留空間,每個 RAID 組劃分 2 個;4 組 4+1 和 4 組 5+1 用作備份存儲,每個RAID 組劃分 1 個;共配置 8 個全局熱備盤。規(guī)劃示意圖如下分社備份與業(yè)務共用 1 套 S5500T,共配置 58 塊 600GB SAS 硬盤,做 RAID5,共劃分 10 個 RAID 組:1 組 3+1、4 組 4+1 和 2 組 5+1 用作業(yè)務,每個RAID 組劃123 IPSAN 設計與配置原則分 1 個;2

36、 組 5+1 和 1 組 4+1 用作備份,每組劃分 1 個;共配置 5 個全局熱備盤。規(guī)劃示意圖如下配置原則包括RAID 組和配置原則。請參見如下兩個章節(jié)。3.1.1 RAID 組3.1.213配置子項配置原則原則的大小最大不超過 64TBFencing放在3 個不同的RAID 組除 Fencing,每個RAID組只創(chuàng)建一個數據對于條帶類型文件系統,同一RAID組只劃分一個 (Fencing 除外),有利于發(fā)揮最大性能。分條深度64KB(默認參數)讀寫業(yè)務 1:1 或者寫業(yè)務多時,配64KB。HyperDP 備份以寫業(yè)務為主。讀業(yè)務多時:512KB。配置子項配置原則原則RAID 組級別SAS

37、 盤配置 RAID5 或RAID10SATA 、 NL_SAS 盤配置RAID6RAID5、RAID6 相對其他RAID 級別,在保證數據冗余的基礎上,會有更高的有效數據空間率。SATA、NL_SAS 盤強制要求 RAID6級別,隨著 SATA 盤容量增大,RAID組重構時間增長,導致雙盤失效率增加。RAID6 采 盤校驗, 雙盤失效,大幅 硬盤可靠性:成員盤數量11 盤,RAID 組不建議跨框,1 塊熱備盤。同一 RAID組中應避免包含不同轉速、不同容量的硬盤,以免性能較差的硬盤影響 RAID 組整體性能。驗證,該值可靠性最高、性能最佳。本項目中用戶要求使用5+1與4+1的RAID5。3 I

38、PSAN 設計與配置原則3.2 數據及虛擬磁盤配置IPSAN 作為備份時,需要在主機上將對應的創(chuàng)建為數據,然后再在數據上創(chuàng)建虛擬機磁盤綁定給備份服務器所在虛擬機作為本地磁盤使用。創(chuàng)建數據時有如下 2 個注意事項:1.由于執(zhí)行備份/恢復作業(yè)時,讀寫壓力較大,為滿足對磁盤 I/O 性能的要求,建議創(chuàng)建數據時,使用方式選擇為“非虛擬化”。2.數據已分配容量超過閥值時會上警,建議分配的虛擬磁盤總空間不要超過告警閥值。說明對于 R3C00 版本,數據85%。告警閥值為 85%;對于 R3C10 版本,數據告警閥值可配置,默認為告警閥值配置為 91%,規(guī)劃信息如下:項目中總社的數據14配置子項配置原則原則

39、歸屬控制器不同RAID 組的均分歸屬給A、B 控制器為了兩個控制器負載均衡。高低水位默認值 80/40一般采用默認值,80/40。寫性能需要時:S2600T 使用90/60,S5600T 使用 90/75。寫 Cache 策略回寫鏡像(默認參數)通常都使用回寫鏡像。透寫會嚴重影響性能。不配置鏡像會導致可靠性降低。讀 Cache 策略智能預取通常使用智能預取。3 IPSAN 設計與配置原則在 2790GB 的數據中創(chuàng)建 2 個虛擬磁盤,1 個 2511GB 作單元使用,1 個 50GB作備份服務器災備空間;在 2232GB 的數據儲單元。中創(chuàng)建 1 個 2008GB 的虛擬磁盤,用作存分社的數據

40、告警閥值同樣設置為 91%,規(guī)劃如下:在 2790GB 的數據中創(chuàng)建 2 個虛擬磁盤,1 個 2511GB 作單元使用,1 個 50GB作備份服務器災備空間;在 2232GB 的數據中創(chuàng)建 1 個 2008GB 的虛擬磁盤,用作存儲單元;在 1605GB 的數據中創(chuàng)建 1 個 1445GB 的虛擬磁盤,用作單元。154 FuSphere 相關設計及配置原則4FuSphere 相關設計及配置原則關于本章4.1HyperDP 備份功能的限制和約束4.24.3HyperDP 虛擬機規(guī)劃FuSphere 網絡規(guī)劃4.1 HyperDP 備份功能的限制和約束HyperDP 備份功能的限制和約束如下:1.

41、2.3.只支持虛擬化和FuStorage。不支持對 VRM 虛擬機進行備份。如果系統使用 FuStorage,則不支持采用 CBT 方式進行備份,只能使用快照對比方式進行備份。不支持對模板虛擬機、4.克隆虛擬機進行備份,不支持對帶共享磁盤的 windows系統虛擬機開機狀態(tài)下進行備份。5.FuSphere R3C00 版本約束:采用 CBT 方式實現虛擬機備份時,遵循 CBT 特性的相關約束:不支持累積差量備份。虛擬機運行過程中若發(fā)生以下事件,則CBT備份功能失效,下次備份時將進行完全備份。 虛擬機所在主機故障或斷電 虛擬機熱遷移或故障遷移 向虛擬機掛載新磁盤 虛擬機磁盤遷移 虛擬機磁盤擴容

42、使用快照恢復虛擬機故在啟用 CBT 方式備份時,建議關閉 DRS,DPM 等會引起虛擬機自動遷移的功能和特性。164 FuSphere 相關設計及配置原則FuSphere R3C10 版本約束:采用 CBT 方式實現虛擬機備份時,遵循 CBT 特性的相關約束。虛擬機運行過程中若發(fā)生以下事件,則 CBT 備份功能失效,下次備份時將進行全量備份。 虛擬機所在主機故障或斷電 向虛擬機掛載新磁盤 虛擬機磁盤擴容 虛擬機精簡磁盤離線回收 使用快照恢復虛擬機 HyperDP 備份系統升級對于同一個虛擬機,不支持同時使用快照對比方式和 CBT 方式進行備份,只支持其中一種備份方式。備份過程對業(yè)務 VM 的 I/O 性能有影響,建議業(yè)務空閑時進行虛擬機備份。6.7.4.2 FuSphere 網絡規(guī)劃VRMHyperDP平面網絡平面網絡管理平面網絡CNA備份管理服務器CNA虛擬機使用的虛擬機使用的平面網絡平面網絡管理平面網絡CNACNA備份處理服務器平面網絡平面網絡管理平面網絡CNACNA備份處理服務器如上圖所示,HyperDP 備份時網絡流向為:1.2.3.VM 快照數據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