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賀裳品詞之爭及其詠物觀的差異_第1頁
姜夔、賀裳品詞之爭及其詠物觀的差異_第2頁
姜夔、賀裳品詞之爭及其詠物觀的差異_第3頁
姜夔、賀裳品詞之爭及其詠物觀的差異_第4頁
姜夔、賀裳品詞之爭及其詠物觀的差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姜夔、賀裳品詞之爭及其詠物觀的差異達祖的詠物名作?雙雙燕?詠燕?,姜夔稱賞其“柳昏花暝,清人賀裳那么賞其“軟語商量,認為姜夔未領(lǐng)略此詞神髓。實際上,二人分歧的本質(zhì)是對這首詞上片的正面描繪之法和下片的側(cè)面襯托之法各有取舍。見微知著,以此為線索,透過二人所欣賞的詠物詞范型和他們自己的詠物詞創(chuàng)作,可以看出其詠物觀的差異。賀裳推崇“形神俱似,而姜夔那么推崇從虛處造境,側(cè)寫傳神,以意脈貫串。姜、史一派詠物詞的特點,由此亦能略見輪廓。關(guān)鍵詞:?雙雙燕?;姜夔;賀裳;詠物;側(cè)面襯托中圖分類號:i207.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04(2022)03?0216?05一、姜、賀品評史達祖?雙雙燕

2、?的爭論及其本質(zhì)史達祖的?雙雙燕?詠燕?是詠物詞的千古名篇,不僅當時就已播送詞林,而且后世亦有詞人競相追和、詞選紛紛載錄、詞論者表揚有加的盛況,“雙雙燕這一詞牌也幾乎成為詠燕的專用詞調(diào),是詞體開展過程中少數(shù)能根本保持詞牌名即詞題、詞詠本調(diào)名的詞調(diào)之一,這無疑都是這首詠燕詞的奉獻。此詞是否為佳作,已經(jīng)沒有爭議,而何以成為佳作、好在何處,卻是有爭議的,對于這一問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曾言及之:賀黃公謂姜論史詞,不稱其“軟語商量,而稱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項羽學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歐秦輩句法,前后有畫工化工之殊,吾從白石,不能附和黃公矣。1(4261)對于欣賞此詞的角度,王國維提到了兩種不同

3、的說法,一為姜夔所言,見于?玉林詞話?,曰“姜堯章極稱賞柳昏花暝之句2;一為清人賀裳所言,他認為?雙雙燕?之妙不在此,見其所著?皺水軒詞筌?,曰“嘗觀姜論史詞,不稱其軟語商量,而賞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項羽學兵法之恨。3(704)認為此詞固佳,但姜夔并未解得其中三昧,正如項羽學兵法不能透悟。為了更加直觀地分析二者的分歧,需要細細品讀史達祖原詞: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浚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wěn)。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此詞詠燕,而詞人所詠

4、之燕有兩個主要特點:一為“春燕,二為“雙燕。燕子四季常在,而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的燕子,卻往往與春天有親密關(guān)系,甚至已經(jīng)成為詩化世界中構(gòu)成春天旖旎景象的重要因素。清人洪亮吉自言最喜歡二月,“以春事方半,百草怒生,萬花方蕊,物物具發(fā)生氣象故也4,故亦最喜歡燕子。確實,燕子這一意象所挾帶的是萬物初生時欣榮勃發(fā)的活力,故而往往成為暌違的春風重拂凡塵的使者,因此詠燕必然是詠“春燕。而自然意象中,除了交頸的鴛鴦、并宿的鶼鰈,燕子也往往成雙成對出現(xiàn)于詩詞中。這首先來源于現(xiàn)實中燕子確實雙棲雙宿,其次那么是因為詩詞中反復地用成雙的燕子來寫孤棲女子境況的窘迫、內(nèi)心的苦悶,因此燕必“雙燕亦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現(xiàn)象。史達祖

5、此詞寫春日雙飛的燕子,對象并不新穎,而詞人構(gòu)思巧極天工,上片為燕子造出初春重回故巢的場景,以寫雙燕穿簾度幕、軟語呢喃的情態(tài),雖只寥寥數(shù)筆,已勾勒得形神兼?zhèn)洌伤济钫Z,難以復加,所以下片宕開一筆,不再直接收稿日期:2022?02?24;修回日期:2022?03?28作者簡介:彭潔明(1984?),女,湖南長沙人,南京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詞學.著眼于燕子本身,而是從它在詩詞中往往作為勾起離人思婦愁緒的角色展開,從燕子愛“貼地爭飛留連于花叢之中,引出其沉浸于自身的歡愉,而不稱人們一廂情愿賦予的“信使之職,使得憑闌遙望之人日日寂寥傷懷,無所依憑。這種轉(zhuǎn)承變化非常巧妙,筆致由

6、實而轉(zhuǎn)虛,意脈似斷而實連,一切皆出于詞人的意匠經(jīng)營,又終不離所詠之物。張炎?詞源?云:“詩難于詠物,詞為尤難。體認稍真那么拘而不暢,模寫差遠那么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lián)密,用事合題。此語素來被視為評析詠物詞的提綱挈領(lǐng)之言,以此觀史達祖之?雙雙燕?,那么其詞遠近、虛實之間的尺度把握極佳,所以?詞源?也贊其“所詠了然在目,且不留滯于物,不愧為詠物的上佳之作。如上所述,此詞的上下片在用筆上有明顯差異簡而言之,上片主要是白描刻畫,是實寫,下片主要是寫意傳神,是虛寫;上片句句不離燕子,是正面描繪,下片那么拉來“思婦為賓以陪“雙燕之主,是側(cè)面襯托。以此看來,賀裳、姜夔所分別稱賞的,與其說是“軟語商量、“柳昏花

7、暝等一二字句,不如說是上片的正面描繪之法和下片的側(cè)面襯托之法,這才是二人真正的分歧所在。謂予不信,且看賀、姜二人的相關(guān)闡述。賀裳在?皺水軒詞筌?中論詠物時曰:稗史稱韓幹畫馬,人入其齋,見幹身作馬形,凝思之極,理或然也。作詩文亦必如此始工。如史邦卿詠燕,幾于形神俱似矣。次那么姜白石詠蟋蟀:“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又云:“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xù),相和砧杵。數(shù)語刻劃亦工。蟋蟀無可言,而言聽蟋蟀者,正姚鉉所謂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然尚不如張功甫“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寶釵樓外秋深。土花沿翠,螢火墜墻陰。靜聽寒聲斷續(xù),微韻轉(zhuǎn)、凄咽悲沉。爭求侶,殷

8、懃勸織,促破曉機心。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任滿身花影,猶自追尋。攜向華堂戲斗,亭臺孝籠巧妝金。今休說,從渠床下,涼夜聽孤吟。不惟曼聲勝其高調(diào),兼形容處心細如絲發(fā),皆姜詞之所未發(fā)。3(704)韓幹是唐代著名畫家,其畫馬之技名動一時。賀裳取韓幹畫馬“身作馬形取譬,以傳達他認為詠物應該極盡形容以求“形神俱似的主張,并非偶然。杜甫曾以?丹青引?寫韓幹之師、當時另一位擅長畫馬的畫家曹霸,其中有一段寫他為御馬“玉花驄寫真:“先帝天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意謂曹霸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寫物傳神,著重于氣骨

9、,故卓爾不群。同時杜甫對韓幹是頗為微詞的“幹唯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認為“形似并非寫物的上乘境界。但“似字正是賀裳論詠物的核心所在,雖然他也成認,詠物不應該僅僅只著意于事物表層或本身,“正姚鉉所謂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但他所推重的作品,仍以形容深細為最高標準,這從他對所引的姜夔、張鎡二人的詠蟋蟀詞的評騭中,亦能窺見一斑。姜夔的?齊天樂?、張鎡的?滿庭芳?二詞都是詠蟋蟀的佳作,但姜夔的?齊天樂?享名之高、用筆之精、用意之深,比之張鎡之詞應較勝之,而賀裳反而斷言前者不如后者,除了認為張詞腔調(diào)婉轉(zhuǎn)、情辭相稱之外,關(guān)鍵就在于他認為張詞“形容處心細如絲發(fā),而這正符合他推重的詠物“形神

10、俱似的主張。,姜夔注重的那么是“詠物而不滯于物的騰挪之妙,關(guān)于這點,從姜夔推重的詠物詞來分析,也許更能把握他的觀點。沈雄?古今詞話?引姜夔語曰:“牛嶠?望江南?,一詠燕一詠鴛鴦,是詠物而不滯于物者也,詞家當法此。5先看牛嶠為姜夔所稱道的兩首詞:銜泥燕,飛到畫堂前。占得杏梁安穩(wěn)處,體輕惟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紅繡被,兩兩間鴛鴦。不是鳥中偏愛爾,為緣交頸睡南塘。全勝薄情郎。6姜夔所拈出的是“詠物而不滯于物,順著這一綱領(lǐng),可以發(fā)現(xiàn)牛嶠這兩首詞的共同特點是詠燕、詠鴛鴦但均不從體物的形似落筆,而一以雙飛穩(wěn)宿、人羨其“好因緣落筆,一以女子稱其交頸燕好勝卻“薄情郎為賓,無論是“占得杏梁安穩(wěn)處,體輕惟有主人憐

11、,還是“不是鳥中偏愛爾,為緣交頸睡南塘,都意不在描摹,不滯于物。再看姜夔對史達祖的其他詠物詞的評賞情況。據(jù)黃昇所言,姜夔還很欣賞史達祖的?東風第一枝?詠春雪?和?綺羅香?詠春雨?,“春雪詞結(jié)句尤為姜堯章拈出,“春雨詞臨斷岸以下數(shù)語,最為姜堯章稱贊7。我們先看?東風第一枝?詠春雪?: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欲障新暖。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松纖軟。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紅欲斷、杏開素面。舊游憶著山陰,后盟遂妨上苑。寒爐重暖,便放慢、春衫針線??著P靴、挑菜歸來,萬一灞橋相見。再看?綺羅香?詠春雨?: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

12、欲飛還祝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他、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8這兩首詞和?雙雙燕?一樣,也是史達祖的詠物名篇。?東風第一枝?上片寫雪落于花間、草叢、屋瓦,飛舞于天空,巧捷輕盈,飄飛不定;下片那么引入與雪有關(guān)的典故,一句一事,以春雪之中的情愫思致為針線貫穿,皆已不留滯于雪本身了。?綺羅香?上片狀春雨之情態(tài),突出它迷濛潤物、淅瀝難休的特點,花柳在雨中,燕蝶在雨中,萬物皆覆蓋在一片迷濛中。下片寫春雨之神韻,春潮似是春雨,因為它因雨而漲,亦使得煙霧溟濛,困人

13、望眼;薄霧是春雨,因為它覆蓋遠山,如同淚掩紅妝;而當日雨打梨花深閉門、剪燭夜語的情形,在詞人眼中更與春雨嚴密相關(guān)。略加體味,可以看出這兩首詞和?雙雙燕?在構(gòu)造上有相似之處都是上片以正面描摹為主,下片以側(cè)面勾勒為主。而姜夔所尤為欣賞的?東風第一枝?結(jié)句“恐鳳靴、挑菜歸來,萬一灞橋相見和?綺羅香?中的“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等詞句,都是詞中側(cè)寫傳神而非描摹形似之處,這已經(jīng)足以說明問題了。二、姜、賀的詠物作與詠物觀眾所周知,在理論和創(chuàng)作之間,往往有一間之隔,有時二者不一定完全契合。那么對于詠物有如此分歧的賀、姜二人在創(chuàng)作詠物詞時,是否也能踐行自己的觀點呢?筆

14、者以賀裳的一首同樣詠燕的?綺羅香?和姜夔詠蟋蟀的?齊天樂?詞來稍加探尋,先看賀裳的?綺羅香?詠歸燕?:巢燕將歸,軟語低飛,似向窗前分訴。月冷云陰,難禁幾朝風露。思斜日、曲徑拖花,憶微風、橫塘撲絮。賴情多、高卷珠簾,深院里往來無阻??针A蛩語促去。整夜叨叨不住,料伊庭宇。落照昏黃,惟見烏棲檐樹。勤拂拭、藻井雕梁,好收藏、玉筐紅縷。聽囑付、紅杏開時,再入伊門戶。9(2419?2420)再看姜夔的?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單獨甚情緒。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xù),相和砧杵。候館吟秋,溪橋吊月,別有傷心無數(shù)。豳詩

15、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姜夔的這首?齊天樂?亦是詠物的千古名篇,這首詞頗能代表姜、史一派詠物詞的風貌,如小序所言,詞人本以聞蟋蟀之聲而起興,所以將詠蟋蟀與詠蟋蟀之聲暗相聯(lián)絡,寫蟋蟀之聲,又不專從其聲著筆,而“采用六種聲音,即吟聲、私語聲、機杼聲、雨聲、砧杵聲、琴聲來描繪和襯托蟋蟀的鳴聲,這幾種聲音多數(shù)哀怨消沉,與蟋蟀鳴聲為同調(diào),惟有“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是從反面來映襯這種正面照應與反面映襯都是靠其聲與蟋蟀鳴聲的內(nèi)在聯(lián)絡相聯(lián)接,而非以蟋蟀所處的真實環(huán)境的白描寫實來安排思路、塑造詞境。正如許昂霄?詞綜偶評?所說:“將蟋蟀與聽蟋蟀者,層層夾寫,如環(huán)無端,真化工之筆也。10(

16、166)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姜、史一派詠物詞的重要特點在于詞人強勢的意匠經(jīng)營在詞中非常突出,“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蘇軾此言正可用來概括他們詠物詞構(gòu)思造境的特點詠物能透悟“物作為意象、文學符號的內(nèi)涵和精華,從這一內(nèi)涵延展把握住情思取向,又以此取向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隨起興之境而造虛化之境,虛化之境中又有高于細枝末節(jié)的真實感。對于這一特征,劉熙載的?藝概?也把握得非常準確:東坡?水龍吟?起云:“似花還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詞評語。蓋不離不即也。時有舉史梅溪?雙雙燕?“詠燕、姜白石?齊天樂?“賦蟋蟀令作評語者,亦曰“似花還似非花。11劉熙載巧妙地拈出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的首句“似花還似非花作為

17、全詞評語,亦作為史達祖?雙雙燕?和姜夔?齊天樂?的評語,正是中國傳統(tǒng)詩學批評中慣用的以喻譬喻之法。?水龍吟?詠“楊花即柳絮,詞云“似花還似非花,本是因為飄飛的柳絮舞風之形與飛花近似,但它又并非一般意義的“花。用這句詞來形容寫作詠物詞側(cè)寫造景、虛處傳神的方法,非常之熨帖。賀裳的?綺羅香?詠在乍暖尤寒的初春歸來的燕子,上片以燕子的行跡為線索,朱戶簾幕,檐下窗前,曲徑花叢,飛絮橫塘,都是燕影穿梭之處。下片以擬人的手法從燕子的視角來著筆,中有多層時空的轉(zhuǎn)換穿插:正因燕子將歸未歸,故而繡戶珠簾無非昏黃落照、寒蛩夜語,令人凄斷。而待彼時紅杏盛開,自有歸燕重入門戶。這里對“料伊庭宇凄涼場景的構(gòu)筑,亦是用以賓

18、陪主、造境寫意的方法,而下片的兩個“伊字,也似乎是用燕子的口吻來指代等待巢燕歸來的“主人??梢娂词故琴R裳本人的詠物詞作,也受姜、史詠物詞作法的影響,以實境、虛境的互融,正寫、側(cè)寫的兼?zhèn)鋪順?gòu)造整體情境。者寫作某一類作品的方法、途徑或者評騭某一類作品的目光、標準,自然受制于其整體的文學觀,換言之,詳細到這個問題上,姜夔、賀裳二人詠物觀的差異,也是因為二人文學觀的差異。賀裳的?皺水軒詞筌?所透露出來的詞學觀,推崇本色自然、強調(diào)對環(huán)境的真實復原,亦欣賞艷冶有情致的作家作品。如下面二那么所云:少游能曼聲以合律,寫景極凄惋動人。然形容處,殊無刻肌入骨之言,去韋莊、歐陽炯諸家,尚隔一塵。3(696)詞家須使

19、讀者如身履其地,親見其人,方為蓬山頂上。如和魯公“幾度試香纖手暖,一回嘗酒絳唇光,賀方回“約略整鬟釵影動,遲回憶步佩聲微,歐陽公“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無名氏“照人無奈月華明,潛身卻恨花陰淺,孫光憲“翠袂半將遮粉臆,寶釵長欲墜香房,晏幾道“濺酒滴殘羅扇字,弄花薰得舞衣香,真覺儼然如在目前,疑于化工之筆。3(700)從這兩那么詞話的表達用語和賀氏所推崇的詞人詞作可以看出,他側(cè)重那種狀物寫情能真切直達胸懷的作品,形容處能“刻肌入骨“使讀者如身履其地,親見其人,如在目前,方是他所認為的“化工之筆。而姜夔雖無專門的詞論著作,從他論詩法的?白石道人詩說?中,也能窺其孔竅,關(guān)于體物,他指出“體物不欲寒乞

20、,結(jié)合“雕刻傷氣,敷衍露骨,假設(shè)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過,拙而無委曲,是不敷衍之過之語,可以看出他認為體物不能窮形盡相、刻意求似,這樣反而有損氣骨,亦不能粗拙鄙俗,仍要精心鍛煉,要在把握尺度。那么這一尺度如何把握呢?他說: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自不俗。難說處一語而盡,易說處莫便放過。僻事實用,熟事虛用,說理要簡切,說事要圓活,說景要微妙。12“人所易言等數(shù)語,后世論者引用闡發(fā)頗多,而姜夔此語,確實道出了詩中三昧。所謂的“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并非一味地以求新為要務而特意反常理而行之,而應是在自有境界、運筆自如之后,對生熟、難易的取舍和把握。在后人對姜夔此語的

21、闡發(fā)中,朱庭珍的?筱園詩話?所言甚為精微:詩家之用筆,須如庖丁之用刀,官止神行,以無厚入有間,循其天然之節(jié),于骨肉理湊肯綮處,銳入橫出,那么批卻導竅,游刃恢恢有余,無不迎鋒而解矣。人所難言,累百言而不能了者,我須一刀見血,直刺題心,以數(shù)精湛語了之,那么人難我易,倍覺生色。人所易言,娓娓而道之處,彼不經(jīng)意而平鋪直敘,我轉(zhuǎn)難言之慘淡經(jīng)營,加以凝練,平者側(cè)行逆出使之奇,直者曲折回環(huán)使之曲,單者夾寫迸層使之厚,淺者剝進翻入使之深。那么人易我難,無一敗筆,自臻精妙完美之詣。如正言不能警動,那么反言之,或譬喻言之,或借賓以陪,而主自定。正寫不見透徹,那么左右側(cè)寫,或?qū)γ嬷P以返照之。實寫不覺玲瓏,那么虛處

22、傳神,或傍敲側(cè)擊,以射注挑剔之。本位無可著力,那么前后上下兩邊襯托,或四面烘染,以逼取之與。夫斷而遙連,補出妙意,連而中斷,插入奇峰。13此處同樣是闡述詩法,他提到的“借賓陪主“反言“左右側(cè)寫“對面著筆“虛處傳神“傍敲側(cè)擊“前后上下兩邊襯托等諸法,無不合于筆者所討論的姜、史詠物詞的特征。法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覃思精微,乃有佳作。而透過對作品的評論,我們又能反觀論者對法度的不同理解。姜夔、賀裳二人關(guān)于?雙雙燕?中“軟語商量和“柳昏花暝的分歧,也正透露二人詠物詞的宏大差異。也許二人并無上下之分,但賀裳武斷地說姜夔“不免項羽學兵法之恨,那么有失公允。面對這段公案,王國維說明,自己贊同姜夔而非

23、賀裳,前此的清人林昌彝的論詞絕句也寫道:“雕梁軟語足形容,柳暝花香意態(tài)中。項羽不知兵法誚,也應還箸賀黃公14,同樣持論如此。參考文獻:1王國維.人間詞話/詞話叢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22.2武陵逸史.類編草堂詩余.卷三.明嘉靖刻本.3賀裳.皺水軒詞筌/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22.4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洪北江全集.清光緒授經(jīng)堂刻本.5沈雄.古今詞話/詞評卷上.清康熙刻本.6趙崇祚.花間集(卷四)/四部叢刊.景明萬歷刊巾箱本.7謝朝征.白香詞譜箋(卷三)/半廠叢書.清光緒刻本.8史達祖.梅溪詞/宋名家詞.明刻本.9全清詞編纂研究室.全清詞?順康卷.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10陳書良.姜白石詞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22.11劉熙.藝概(卷四)/古桐書屋六種.清同治刻本.12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歷代詩話.清刻本.13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清光緒刻本.14林昌彝.射鷹樓詩話(卷二十三).清咸豐元年刻本.thedebateanddifferenesftheviepintnthing-depit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