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沉醉東風·漁父》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1頁
白樸《沉醉東風·漁父》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2頁
白樸《沉醉東風·漁父》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3頁
白樸《沉醉東風·漁父》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4頁
白樸《沉醉東風·漁父》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樸沉醉東風漁父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導讀:沉醉東風漁夫是元曲作家白樸的散曲作品。這支小令塑造了一個理想的漁民形象,通過對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釣生活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不與達官貴人為伍,甘心淡泊寧靜的生活情懷,也流露出對社會不平的憤慨。此曲意象艷麗、境界闊大,給人以美的享受?!倦p調(diào)】沉醉東風漁夫白樸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那刎頸交,卻有幾個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咀ⅰ堪讟阋簧朴尾皇恕M鼨C友:機,機巧、機心。忘機友即相互不設機心、無所顧忌、毫無機巧算計之心的朋友。(1)這首元曲抒發(fā)哪兩種情感,請加以簡析。(4 分) (2)“點秋江白鷺沙鷗”意味醇厚,請結合全

2、曲加以賞析。(4 分) 參考答案一是不與達官貴人為伍,二是甘心淡泊寧靜的生活。作者先借江景之美,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點秋江白鷺沙鷗”,表達對漁民生活的向往之情;再直抒胸臆“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忘”,表達不愿與達官貴人為伍之情。(情感、分析各 2 分)“點秋江白鷺沙鷗”一是圖畫之美(色彩),以江之“青”和天之“藍”為底,襯托鷺之“白”;二是以靜寫動,“點”字,由形容詞“點點”變?yōu)閯釉~“點綴、飛翔”,由靜變?yōu)閯?,顯現(xiàn)生機,以示喜愛之情;三是意境之美,以無限的秋之天空、江之無際來襯托“點點”之小鳥,境界闊大,營造了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意境;四是以“白鷺、沙鷗”自況,抒發(fā)了

3、作者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的神往。(任寫兩點得 4 分)二: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3 分)本詩描寫了一個怎樣的漁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3分)參考答案答案:用“黃蘆”“白蘋”“綠楊”“紅蓼”等自然景物組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畫面,提供了漁夫遠離塵囂的生活環(huán)境,從而表現(xiàn)了漁夫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情致;同時點出此時的時令是秋天,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筆。(每點 1 分)答案:詩歌描寫了一個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漁夫形象。詩中漁夫生活在遠離塵囂的環(huán)境中,過著像鷗鷺那樣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自己厭棄功名、鄙棄官場、流連ft水甘心淡泊寧靜、

4、追求自由的品格情操。(每點 1 分)三:這首元曲開頭兩句采用了 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 的秋景。(2 分)有人說漁夫的“忘機友”就是下一句中的“白鷺沙鷗”,你認為呢?試做具體分析。(4 分)參考答案 (1)對偶 明麗(2)是。白鷺沙鷗點水而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恰可做漁夫毫無機巧之心的朋友,正可襯托出漁夫侶白鷺而友沙鷗,甘心恬淡寧謐生活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塵濁的厭棄和對自由安謐生活的向往。情與景自然的融為一體。(4 分)不是?!巴鼨C友”應是同為漁夫的其他人?!包c秋江白鷺沙鷗”與開頭兩句一樣,是在描繪漁夫所處的優(yōu)美寧靜的環(huán)境:秋江澄澈、沙鷗點水而飛,以此來襯托漁夫平靜、安適的形象

5、,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塵濁的厭棄和對自由安謐生活的向往。情與景自然的融為一體。(3 分)四:下列對這首小令的分析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開頭兩句選用“黃”“白”“綠”“紅”這樣色彩鮮明的字眼,展現(xiàn)了漁父生活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引發(fā)讀者豐富的想象。小令中的漁父雖然沒有生死之交,卻能以在秋江上自在來去、心地單純的白鷺沙鷗為友,讓人感到其心靈世界的潔凈美好。C.“煙波釣叟”就是詩人在這首小令中著力表現(xiàn)的漁父,因為漁父不識字,沒文化,所以在萬戶侯面前驕傲不起來。D. 這首小令語言平實自然,風格清新質(zhì)樸,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像白鷺沙鷗那樣生活自由自在、行動無拘無束的漁父形象。與“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

6、所表現(xiàn)的意境相近的兩項是(4 分)江碧鳥逾白,ft青花欲燃。(杜甫絕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杜牧悵詩)青ft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天凈沙秋)有人認為,“釣叟”是小令作者白樸用以自比的形象,這和下面“鏈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樣的。請問:我們可以從“釣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兩作者怎樣的相同情懷與不同情懷?(5 分)參考答案C(對“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的準確理解應是:漁父雖然不識字,但他自在美好的生活足以讓人間的萬戶侯羨慕。)A E(題干中兩句詩的意境優(yōu)美恬

7、適,A、E 兩項的詩句亦然。)答案要點:相同情懷遠離世事(遠離紛擾、遠離塵囂、不滿于現(xiàn)實),崇尚自然(鐘情自然、寄情ft水)。(1 分)不同情懷白樸有不與達官貴人為伍,甘于淡泊寧靜、崇尚逍遙自在生活的情懷;(2 分)柳宗元雖孤寂郁憤,但卻仍有著清高而孤傲的情懷。(2 分)評分建議:按要點給分。注釋黃蘆:與綠柳等均為水邊生長的植物。白蘋(pn):一種在淺水中多年生的植物。紅蓼(lio):一種水邊生的草本植物,開白色或淺紅色的小花。刎頸交:刎,割;頸,脖子。刎頸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為了友誼,雖刎頸也不后悔的朋友。忘機友:機,機巧、心機。忘機友即相互不設心機、無所顧忌、毫無算計技巧之心的朋友。點:點

8、點、數(shù),這里是形容詞作動詞用。傲殺:鄙視。萬戶侯:本意是漢代具有萬戶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顯貴。叟:老頭。譯文金黃的蘆葦鋪滿江岸,白色的浮萍飄蕩在渡口,碧綠的楊柳聳立在江堤上,紅艷的野草渲染著灘頭。雖然沒有生死之交,卻有毫無機巧算計之心的朋友,數(shù)那些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鷗鷺。鄙視那些達官貴人們的,正是那些不識字的江上釣魚 翁。賞析:這支曲子一二兩句,對仗工麗,寫景如畫,點染出一幅清麗無比的秋江圖。然而僅僅看出這一層,未免辜負了作者的苦心。作畫的顏料是精心選擇的,所畫的景物是精心選擇的,整個環(huán)境也是精心選擇的。選取“黃”“白”“綠”“紅”四種顏料渲染他精心選擇的那四種景物,不僅獲得了色彩明艷的效

9、果,而且展現(xiàn)了特定的地域和節(jié)令??吹健包S蘆”“白蘋”“綠楊”“紅蓼”相映成趣,就會想到江南水鄉(xiāng)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釣的黃金季節(jié)。讓“黃蘆”“白蘋”“綠楊”、“紅蓼”搖曳于“岸邊”“渡口”“堤上”“灘頭”,這又不僅活畫出“漁夫”活動的場所,同時“漁夫”在那些場所里怎樣活動,以及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在活 動,也不難想象了。在那么優(yōu)雅的環(huán)境里打魚為生,固然很不錯,但如果只是一個人,就未免孤 寂,所以還該有朋友。三四兩句,便給那位“漁夫”找來了情投意合的朋友。“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也是對偶句,卻先讓步,后轉進,有回環(huán)流走之妙。為了友誼,雖刎頸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頸交”?!皾O夫”與人無爭,沒有這

10、樣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寧靜,毫無機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機友”。對于“漁夫”來說, 他最需要這樣的朋友,也正好有這樣的朋友,令人羨慕。一二兩句寫了“岸”、“堤”、“渡口”和“灘頭”,意味著那里有江,但畢竟沒有正面寫江,因而也無法描繪江上景。寫“漁夫”應該寫出江上景,對此,作者不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時候寫最適宜。寫了“卻有忘機友”之后,他便寫江上景了?!包c秋江白鷺沙鷗”,寫景美妙生動。用“秋”字修飾 “江”,點明了季節(jié)。一個“點”字,尤其用得好。如果平平淡淡地說,那不過是:江面上有點點鷗鷺。如今變形容詞為動詞,并且給鷗鷺著色,便出現(xiàn)了白鷺沙鷗點秋江的生動情景。僅就寫景而言,這已經(jīng)夠高明了。但更

11、高明之處還在于借景寫人。前面寫漁夫有“忘機友”,那“忘機友”正是指 “點秋江”的“白鷺沙鷗”。以鷗鷺為友,既表現(xiàn)“漁夫”的高潔,又說明真正的“忘機友”,在人間無法找到。古代詩人往往贊揚鷗鷺“忘機”。正由于他們認為只有鷗鷺才沒有“機心”,所以愿與鷗鷺為友。李白就說:“明朝拂衣去,永與白鷗盟。”黃庚的漁隱詩,則用“不羨魚蝦利,惟尋鷗鷺盟”表現(xiàn)漁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為這只曲子的注腳。結尾點題,點出前面寫的并非退隱文人,而是“傲殺人間萬戶侯”的“不識字煙波釣叟”。元代社會中的漁夫不可能那樣悠閑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視統(tǒng)治他的 “萬戶侯”。不難看出,這只曲子所寫的“漁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樸幼年經(jīng)歷了蒙古滅金

12、的變故,家人失散,跟隨他父親的朋友元好問逃出汴京,受到元好問的教養(yǎng)。他對元朝的統(tǒng)治異常反感,終生不仕,卻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凈土。因 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漁夫”身上,贊賞那樣的“漁夫”,羨慕那樣的“漁 夫”。說“漁夫”“傲殺人間萬戶侯”,正表明他鄙視那些“萬戶侯”。說“漁 夫”“不識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讀書識字的文人。古話說:“人生憂患識字始?!痹谌魏魏诎瞪鐣铮钡闹R分子比“不識字”的漁夫會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難,更何況在“九儒”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這句的“傲”字,既有堅決不向黑暗社會妥協(xié),保持高風亮節(jié)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風波千丈擔驚怕”,希圖逃世的思想。雖有其消極避世的一面,卻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識分子的骨氣和那個時代投射在他們心靈上的暗影,抒發(fā)了他們的不平之慨。這首小令語言清麗、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