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傳輸的雙向性-試論“中國文化失語現象”_第1頁
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傳輸的雙向性-試論“中國文化失語現象”_第2頁
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傳輸的雙向性-試論“中國文化失語現象”_第3頁
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傳輸的雙向性-試論“中國文化失語現象”_第4頁
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傳輸的雙向性-試論“中國文化失語現象”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傳輸的雙向性試論“中國文化失語現象論文摘要當前外語教學過多地側重目的語文化的學習,強調對目的語文化的適應,忽略了母語及母語文化對外語教學的影響。學生只會用英語表達目的語文化,而對母語的英語表達才能較低,跨文化交際才能沒有得到平衡開展,從而導致跨文化交際的不平等,出現了文化單向性傳輸。要改變現狀,必須從進步思想認識、改編英語教材、注重教學過程、進步老師素質等方面入手,實現跨文化傳輸的雙向性。論文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文化傳輸;中國文化失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學術界對語言、文化、交際三方面關系的深化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越來越受

2、到重視,文化教學的研究也獲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容無視的問題,文化教學僅僅關注目的語文化的輸入,輕視了母語文化的輸出。在外語教學過程中,過多地側重目的語文化的學習,強調對目的語文化的適應,無視了本族語文化的學習,忽略了母語及母語文化對外語教學的影響。因此,學生只學會了用英語表達目的語文化,而對母語的英語表達才能較低,跨文化交際才能沒有得到平衡開展,從而導致跨文化交際的不平等,出現文化單向性傳輸。一、文化傳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跨文化交流是指處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們之間的交流活動,是一種雙向性的交流。語言做為人們進展交流的工具,與文化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表述、承載、象征著

3、文化。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著交際雙方文化的吸納與傳播。然而,在文化領域,我國目前出現了較嚴重的文化逆差現象,對西方文化引入較多,中國文化輸出少,這主要表如今兩個方面。(一)文化傳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廣。但是,不管是在文化領域還是在教育領域,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流都出現了逆差現象。大量反映西方文化、思想、理論、價值觀等的文學作品被迅速傳人中國,而中國人懷著一種崇拜的激情全盤照搬西方文化,甚至還曾經出現過提倡將中國“全盤西化的觀點。作為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大國,我們的文化當中也有很多珍品,它反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是中華民

4、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組成局部。但是,這些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卻鮮有能被充分介紹并傳人西方的。因此,以英語為媒介來傳播我們的母語文化應當與傳播西方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文化教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長期以來,無論是外語教學大綱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寫者還是外語教育工作者都一味地強調目的語文化的輸入,對母語及母語文化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都缺乏足夠的認識。文化教學中,僅有目的語文化的傳人而沒有母語文化的傳出,導致了目的語文化與母語文化傳輸的單向性,沒有真正實現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變成了西方文化的引進。目前的教材幾乎全部選自英美原版出版物,大量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與風俗。幾乎每所大學都開設了以英美文化為背景

5、和核心內容的必修課和選修課。而有關中國文化與風俗的內容微乎其微,幾乎不涉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只強調學習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價值取向、審美觀點、道德理念、世界觀、人生觀,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也是掌握英語的交際才能,沒有將英語的學習提升到傳輸中國文化的高度,漠視甚至拋棄了中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文化。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出現了一些讓人痛心的現象。大多數英語學習者對于西方文化了如指掌,他們可以用流利的英語議論西方的各種文化風俗,如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等,而對于西方人比擬感興趣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卻知之甚少。許多有相當英文程度的中國青年學者,在與西方人交往過程中,始終顯示不出文化大國學者所應具有的深沉文化素養(yǎng)和

6、獨立的文化人格。諸多現象的產生,不僅反映了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同時也是我國當前學界中國文化精神嚴重缺失的明顯表征。二、英語教學中文化單向性傳輸的原因(一)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文化輸出相對滯后改革開放前,由于20世紀初的“五四文化運動以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兩次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全盤否認和徹底顛覆,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幾乎喪失殆荊而且我國閉關自守的文化政策也阻礙著中國文化的對外交流。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施行和深化,西方文化猶如潮水一般涌人。這些不但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及文化觀、價值觀產生了深化的影響,也使得中國文化的輸出受到較大沖擊,在跨文化交際中,甚至出現了中國文化失語現象。(二)

7、在思想上,人們對于跨文化交際的理解錯誤跨文化交際撇開了母語及母語交際,成了西方文化傳人中國的“一邊倒式交際。他們認為跨文化交際就是理解西方的文化知識,用英語與西方人交際,過分地重視西方文化的輸入,無視甚至是摒棄了中國文化的輸出。大多數學者們在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時所使用的話語、所運用的理論,幾乎都來自西方。西方的經典名著被翻譯成中文版本傳人中國的比比皆是,這種重視西方文化、無視外鄉(xiāng)文化的現象,不僅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而且也是外語教學領域的痼疾。在教育界,不少人士提倡在學習西方文化時要完全“浸入式學習,拋棄母語,用西方的思維方式、西方的話語習慣來學習語言。(三)經濟上的弱勢是導致跨文化單向傳輸

8、的重要因素近代以來,由于西方的政治軍事強權和經濟霸權,西方文化也在世界文化中獲得了話語霸權,成為強勢文化,凌駕于弱勢文化之上。經濟全球化也為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大肆推銷其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tài),進展文化征服,提供了便利條件。在此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平等性遭到顛覆,人們缺乏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識,對交流的互動概念認識缺乏,外鄉(xiāng)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平臺上漸漸失去了話語權,中西文化交流失衡。在中國,外語教學成為英美社會文化統(tǒng)治的工具,西方國家的人生觀、世界觀漸漸滲入到中國,以英語為載體的西方文化在中國任意橫流,建立英語霸權,吞沒了中國文化。三、弘揚中國文化,實現平等的跨文化交際(一)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長

9、久以來,人們對西方文化的一味盲從,是造成跨文化交際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在思想上改變錯誤的認識才能徹底解決目前的文化單向輸入問題。這就要求制定者在制定教學大綱時,從宏觀上進展政策引導,將中國文化提升到與西方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作為英語教學的一個組成局部納入教學方案。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也應該將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分層次、分階段系統(tǒng)地編人大學英語教程。通過對外鄉(xiāng)文化的學習,讓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防止外語教學成為英美社會文化統(tǒng)治的工具。讓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樹立平等的交際意識,培養(yǎng)和加強學生的“中國文化輸出意識,保證文化傳輸的雙向性。(二)改編教材,提升中國文化地位英語教材的編

10、寫直接影響教學內容的施行和教學目的的實現。當前的大學英語教材只注重對西方文化的介紹,無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輸出??缥幕涣髦薪涣鳌皍niatin一詞所表示的交際行為都是雙向的??缥幕涣鳑Q不能局限于對交流對象的理解方面,而且還有與交際對象的文化共享和對交際對象的文化影響方面。在某些情況下,后兩者對于成功交際更為重要。因此,加大教材中中國文化內容的含量,結合中國學生的實際生活開發(fā)外鄉(xiāng)文化英語教材,是我國外語教學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介紹時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編寫教材時應該選擇一些經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系統(tǒng)地編入英語教材。同時,采取多樣的編寫方式,既可以把中國文化作為正文編寫,也

11、可以安排在閱讀課文里,或是作為口語交際的內容。通過各種方式合理地編撰好教材,讓英語教材真正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弘揚民族文化、進步學生語言才能的作用。(三)在英語教學中滲入中國文化長期以來,英語教學過分強調學生聽說讀寫才能的培養(yǎng),使得老師把英語課上成了單純的語言技能訓練課。這種課不能滿足當前提升學生文化才能的需要。因此,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目前的教學形式,盡快把單角度的語言技能教學改變成多角度的語言才能教學。同時,還應該與語言環(huán)境結合起來,實現文化教學。老師還應該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根據學習者的特點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方法,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

12、文化素養(yǎng)。讓英語學習者學會用英語向其他國家的人講述、解釋中國文化,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理解中國。(四)進步老師素質,保障中國文化的傳承進步老師的素質是實現中國文化傳輸的重要保障。要想在英語教學中融人中國文化,就需要大學英語老師有深沉的文化功底,既要有豐富的西學知識,還要具備深沉的中學修養(yǎng);既要有文學欣賞才能,又要熟諳教育學原理。這樣才能勝任教學任務,完成教學方案,實現教學目的。但是,目前我國大學英語老師的跨文化交際才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對跨文化知識的認識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才能欠缺;跨文化交際策略、經歷及應變才能都有待進步。這些都會影響到老師的課堂教學。因此,要真正實如今大學英語課堂中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英語老師就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