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維設計基礎第篇1第一章 理論篇第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第一章理論篇概述1.1 點、線、面1.2 體積1.3 空間1.4 結構1.5 材料2第一章 理論篇第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概述 三維設計基礎,主要是以立體構成相關的知識為主,研究三維形態(tài)的基本構成法則及其構成要素如體積、空間、結構、材料等在不同形態(tài)構成中的規(guī)律與可能性,培養(yǎng)學生對三維構成基本形態(tài)要素中的點、線、面、體積、空間以及材質的宏觀與微觀的綜合分析,并提高對這些要素的組織結構、形式法則、空間形態(tài)塑造規(guī)律與表達能力的理解與把握。最終通過三維造型基礎的課題實
2、踐,使我們在形式法則的應用上,以及對體積、空間、結構、材料等的把握上得心應手。 對形態(tài)要素的研究非常重要。在三維設計基礎中,點、線、面、體積、空間是設計構成的基本形態(tài)要素。本章的學習目標是了解三維形態(tài)中基本要素的不同特征,并學習研究形態(tài)創(chuàng)造的形式法則;接觸三維形態(tài)中涉及到的基本表現方法與技能;掌握對三維造型基本的審美判斷力;從感性到理性、靈活有效地把握三維造型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準確地表達功能形態(tài)的造型表現關系。3第一章 理論篇第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概述圖11 產品設計中的三維形態(tài)4第一章 理論篇第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
3、,星期日概述 設計基礎教學關鍵在于課程的結構,確切地說是提出一個問題與尋找解決方法的過程,這需要首先對課程的內容進行了解,深入的了解就是成功的一半,其目的并不是對一個問題進行徹底的思考,也不是對一個目標做出反應,而是對這些問題和概念做出補充。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尋找、發(fā)現及認識這些問題,并從中發(fā)展其概念。 圖12 金屬線材的彎曲方式/ 摘自Paolo and Giuseppe Ulian 5第一章 理論篇第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概述“尋找感覺、研究邏輯、掌握方法”,把學生從普通的理念模式中解放出來,并向他們提供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方法。學生必須具有良好與
4、敏銳的造型意識和積極恰當的方法,此外,在加深理解的同時,必須持實踐的態(tài)度,積極探索要素、材料、技法造型的可能性。圖13 金屬板材的彎曲方式6第一章 理論篇第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概述圖14有機形體的組合 / 摘自Maria Berntsen 圖15 形體鑲嵌組合7第一章 理論篇第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三維設計的基本要素 “一維”只有長度,是一種相對線形狀態(tài)。 “二維”有長度和寬度,是一種相對面形狀態(tài)。 “三維”則有長度、寬度與高度,是一種體積或空間狀態(tài)。我們所涉及到的造型行為均在三維范圍中即:體積與空間形態(tài)造型活動
5、的基礎問題。 三維設計基礎的基本要素:體積、空間、結構、材料等。 在二維設計基礎中,點、線、面是平面造型的三個重要要素,而三維設計基礎則重點研究體積、空間、結構、材料等。點、線、面這三個二維設計的基本形態(tài)元素,在三維設計基礎中表現為各種點、線、面狀態(tài)的造型,也可作為一種獨特的形式表現語言。8第一章 理論篇第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三維設計的基本要素圖16 點線構成/考爾德9第一章 理論篇第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1)點 點標志著空間中的位置,它沒有長度、寬度或深度,因此是靜態(tài)、無方向性和中心化的。在
6、平面造型中,點的造型作品較少,而在三維造型領域的純粹點造型,更是非常稀少。這是由于為了將點的形態(tài)固定在空間中,必須依賴支撐物,如繩索、棍棒或其他形態(tài)的物體。10第一章 理論篇第10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2)線 人們將長度遠遠大于寬度的形稱為線。線材是指相對細長的直體形態(tài)。線可以用來連接、支撐、包圍或切斷其他視覺元素,可以描繪面的邊界,賦予面形狀。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能夠在視覺上表現方向、運動和增長,線可以指向任意方向,可以是幾何形,也可以是非幾何形。直線與曲線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感覺,并對造型整體形成較大的影響。直的棱線、邊線可表現男性的特
7、征:冷漠、嚴肅、明確、挺拔而有力。曲線,可表現女性的特征:柔軟、飄逸、優(yōu)美、輕松、富有旋律。 線在三維造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線能夠決定形的方向,能將輕淺的物象濃重地表現出來;線可以形成形體的骨架,成為結構體的本身;線還可成為形體的輪廓而將形體從外界分離出來;線具有速度感,也可以體現動態(tài)。11第一章 理論篇第1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線材構成的特點 線材,是以長度為特征的型材。分為軟質線材和硬質線材兩種。軟質線材包括棉、麻、絲、化纖等軟線(或軟繩),還有鐵、銅、鋁絲等金屬材料。硬質線材包括木、塑料及其他金屬條材等。 線材本身不具有占據空間表
8、現形體的功能。但可通過線群的集聚,表現出面的效果,再運用各種面加以包圍,形成一定封閉式的空間立體造型。還可以通過線的彎曲角度、方向、位置、差異的變化構成產生不同的視覺、觸覺效果。線材所包圍的空間立體造型,也必須借助于框架的支撐??刹扇∧究蚣?、金屬框架或能起支撐作用的材質作框架。 不同材質的線材構成,應注重其連接方式與結點的處理。12第一章 理論篇第1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圖17a 13第一章 理論篇第1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圖17b 圖17a-b 線材的切割、拉伸、懸吊造型/摘自
9、Arad 14第一章 理論篇第1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線材構成的要素 線材的構成要素包括線的斷面、線的形態(tài)和線的質感。線的斷面:線的斷面形狀,對作品的性質及風格會帶來很大的影響。使用斷面尺寸較大的線材形成的立體構成,會產生堅實的和強而有力的感覺,形成圓形,角度轉動會產生不同的形態(tài)。相反地,如果使用斷面較小的線材做立體構成,則有纖細的感覺,或產生效果銳利的立體造型。 線的斷面形狀,不僅限于圓形,還可有各種不同的形狀,不同斷面的形狀,會給造型帶來很大的影響。采用壓扁的線材制作的造型,并沒有尖銳的感覺,相反,會產生優(yōu)雅的感受。極粗的金屬線材中
10、,斷面為實心的較少,多數是中空的環(huán)狀(管材)結構。15第一章 理論篇第1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 線的形態(tài):用直線制作的三維造型,使人產生堅硬、呆板的感覺。與此相比,如果使用曲線形成的結構,便會令人產生舒適、優(yōu)雅的感覺。三維造型的設計制作,必須比二維構成更注意“結構”上的問題。圖18 金屬線材的形態(tài)構成16第一章 理論篇第1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圖19 線條規(guī)則排列曲面構成/匹夫斯奈 圖110 金屬線材的無序構成線的質感:盡管是同樣的線材,卻既有表面光滑的鐵絲,又有表面粗糙的麻繩等
11、,線表面的質感,對造型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此外,同一性質的線材,通過造型處理方法的微妙變化,也可使作品產生特殊的情感和感覺。在三維造型中,“線”同樣具有顯示外部形的作用。可以借助于抽象和象征的手法,使無量感的造型量感化。17第一章 理論篇第1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 課題1課題名稱:概念首飾設計課題內容:點與線的構成課題要求:(1)合理利用材料(材料可以選擇木材、塑料、金屬、玻璃、紡織材料、纖維、復合材料等);(2)方法、工藝的選擇(可運用排列、折曲、榫接、焊接、堆積、插接、層疊、組合、貫穿等形體結構形式,使結構與造型有機結合);(3)充分
12、表達點、線的組合特征;(4)體現材料構成的表面質感。圖111 金色的浪漫金屬材料點線構成設計 趙華平/指導教師 王瑞華18第一章 理論篇第1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課題1:概念首飾設計圖112 耳環(huán)與戒指(廢棄材料點線構成)張蕾、賈亞培/指導教師 王瑞華19第一章 理論篇第1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課題1:概念首飾設計圖113 變廢為寶(點線構成首飾設計)王超、孫紹磊、鄧逸群、張曼 /指導教師 王瑞華20第一章 理論篇第20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課題1:概念首飾設計圖114
13、夢幻(點線構成首飾設計)馬曉華/指導教師 王瑞華21第一章 理論篇第2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課題1:概念首飾設計圖15 狂野西部(項鏈設計)蘇曉劍/指導教師 王瑞華22第一章 理論篇第2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圖16 大珠小珠落玉盤(項鏈、戒指、頭飾手鐲設計) /徐娜娜 /指導教師 王瑞華23第一章 理論篇第2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課題1:概念首飾設計圖17 五彩的夢(軟質線材首飾設計)24第一章 理論篇第2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課
14、題1:概念首飾設計圖18 華彩(軟質、硬質線材組合首飾設計)楊瑞杰/指導教師 王瑞華25第一章 理論篇第2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課題1:概念首飾設計圖19 奇思妙想(點線組合首飾設計)常守軍、王超、趙華平、張濤、張磊、馬曉華/指導教師 王瑞華26第一章 理論篇第2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27第一章 理論篇第2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課題1:概念首飾設計圖20 點線構成(概念首飾設計展示效果)賈亞培/指導教師 王瑞華28第一章 理論篇第2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
15、,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課題課題名稱:曲別針的功能延伸課題內容:線形重構課題要求:(1)聯想(需保持原有形態(tài)的初衷);(2)重構(彎曲、轉折、改型、組合等);(3)創(chuàng)意使抽象功能可延伸到日常生活用品的某個功能形態(tài)上;(4)每人設計30幅草圖,效果圖幅:聯想、重構及創(chuàng)意。29第一章 理論篇第2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曲別針的功能延伸圖21 曲別針的聯想構成張丹、張艷周、陳全日、陳芳/指導教師 宗明明30第一章 理論篇第30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曲別針的功能延伸圖22 曲別針的聯想構成佟魏31第一章
16、 理論篇第3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曲別針的功能延伸圖23 曲別針的重構馬玲、趙菲菲、張楠32第一章 理論篇第3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曲別針的功能延伸圖24 曲別針的重構張敏、王永、于美娜、趙新輝、余勛明 /指導教師 宗明明33第一章 理論篇第3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曲別針的功能延伸圖25 曲別針的功能延伸韓德杰、趙新輝/指導教師 宗明明34第一章 理論篇第3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曲別針的功能延伸圖126 曲別針的功能延伸
17、 /劉超、馬玲、鮑朝盛、徐娜娜 /指導教師 宗明明35第一章 理論篇第3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曲別針的功能延伸圖27 曲別針的功能延伸餐具系列宋佩科/指導教師 宗明明36第一章 理論篇第3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曲別針的功能延伸圖28 曲別針的功能延伸餐具系列余勛明/指導教師 宗明明37第一章 理論篇第3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3) 面 面是由線過渡而成的,是相對薄的形體,在三維形態(tài)的造型中,“線”與“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面材具有阻隔、遮擋和分割的作
18、用。隨著材料的開發(fā),面材已成為主要的造型材料,例如:大尺寸的平板玻璃、各種塑料、品種豐富的紙材和布料、厚實的多層板、鋁及鋁合金等輕金屬板材的開發(fā)也日益發(fā)達。由于加工技術的發(fā)達,不僅能輕易地將面材彎曲成曲面或鉆孔,而且也可以將塑料板或鐵板等面材加工成型,成為復雜的曲面立體。線過渡到面,可采用材質過渡及排列、組合等方式。38第一章 理論篇第3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常見面材構成的方法 貼面淺浮雕:又可稱為“浮雕”。如在石壁或木版上保持其平面狀態(tài)的雕刻,就是浮雕。不過,即使不雕刻而采取其他的方法,也能產生浮雕的效果。例如在墻壁或平板上貼上其他材
19、料,形成浮雕效果,這種將平面稍稍浮起而形成立體化的作品,能產生快捷的感覺,其陰影也頗具美感。圖29 各種浮雕構成的面/摘自Erwin Hauer39第一章 理論篇第3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包裹:在面材的構成中,包裹的功能最重要,如同平面造型中的輪廓線一樣,它能在空間中分割出立體的造型來??臻g的分割:面可以分割空間,房間與房間的界限是以墻壁隔開的,加上拉門則成為可動式的隔間。不同面的組合可以營造不同的空間狀態(tài)。彎曲、剪裁與折疊:對一些軟質面材,通過彎曲、剪裁或折疊等手段,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三維空間形態(tài),創(chuàng)造一種造型的語言。常見面材構成的方法
20、圖30 面材的彎曲構成/摘自Paarweise40第一章 理論篇第40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面材構成的特點面材構成,也就是板材的組合構成。它是以長、寬兩度空間的素材所構成的立體造型。面材所表現的形態(tài)特征,具有平薄和擴延感。用面材構成的空間立體造型,較線材有更大的靈活性,其功能也較線材更強。在二維空間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深度空間,便可形成三維空間的立體造型。圖31 由線的旋轉過渡成面的玻璃制品/摘自DOMUS (Monthly Magazine of Architecture Design,Art)41第一章 理論篇第41頁,共107頁,20
21、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課題課題名稱:紙的切割構成課題內容:從平面到半立體課題要求: (1)材料:紙材料;(2)選擇切割、折疊、拉伸等構成方法;(3)注重形態(tài)構成形式,完成從平面到立體的二維半肌理形態(tài)設計;(4)規(guī)格數量:在1212cm正方形卡紙上完成四幅作品。42第一章 理論篇第4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紙的切割構成圖32 面材的切割、折曲構成/樸吉花、 胡畔、 盧景艷 、閆苗苗、 韓笑、 柳倩/指導教師 包淑芳43第一章 理論篇第4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課
22、題課題名稱:紡織面料再造課題內容:二維到二維半空間訓練課題要求:(1)材料:紡織面料(本課題選擇亞麻面料);(2)用單色亞麻面料,進行有計劃的設計,采取縫、扎、抽、編等方法,進行從二維到二維半的材質肌理的塑造,注重形式美及肌理效果所營造的視覺美感。注重手工縫制工藝,完成亞麻面料的再造;(3)規(guī)格數量:在3030cm面料上完成一幅作品。44第一章 理論篇第4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紡織面料再造圖33a45第一章 理論篇第4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紡織面料再造圖33a-b不同風格的亞麻面料再造肌理展示/王知言、
23、 張金玲、 底虎光、 楊紀群、 付娟、 趙俊丹、 曹凱、 李玲瓏、 李麗菲、 蔡文潔、 宋建輝/指導教師 張珣46第一章 理論篇第4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1 點、線、面課題課題名稱:從平面到立體課題內容:簡易的包裝課題要求:(1)材料:大16開卡紙一張,顏色不限;(2)選擇被包裝物品:乒乓球;(3)采用剪、刻、切、插接等手法,使被包裝物被取出后,限定材料能恢復到完整如初的狀態(tài);(4)要求此包裝具有展示、安全、便攜及放取自如的功能47第一章 理論篇第4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從平面到立體圖34a 48第一章
24、理論篇第4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圖34b圖34c圖34a-c 乒乓球簡易包裝/江南大學學生作業(yè)/指導教師 宗明明 49第一章 理論篇第4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2 體積(1)體積概述體積是一個物體占有空間的量,是三維形態(tài)最基本的體現形式,它由長度、寬度和高度三個要素組成。三維造型的魅力之一是它堅實的形體感覺。將線材或面材變粗或加厚,使其具有三度空間的量感,體積也就產生了。具有一定體積的三維形態(tài)由于材料的不同,所表現的堅實感也不同。例如,石材造型具有堅硬、厚重、內部充實的感覺,塑料材質造型則具有輕快明朗的量感。體積
25、的基本形態(tài)包括球體、立方體、圓柱體、椎體等?;拘螒B(tài)的加工方法很多,如鉆孔、切削、組合等,如將球體均等地切開,保持其對稱性的同時,在球體外切削一些平面,則會產生球形多面體。50第一章 理論篇第50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2 體積(2)體積的基本形態(tài)當人們追求明快的結構以及視覺的形體強度時,會選擇球體、立方體等基本形態(tài)造型。這些基本形體的特征是簡潔的外觀和豐富的對稱性,加工后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新造型,因此,對基本形態(tài)的研究非常重要。例如:豆腐切成立方體,箱子做成長方體,沙子堆成圓錐體等等。金字塔是用巨大的石塊堆成的,也是同樣的方法。圖35 /36 有機形態(tài)
26、設計/SOPHIA VARI圖37 面材的體積形態(tài)表現 /摘自Ron Arad51第一章 理論篇第5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2 體積(3)體積組合方式 體積組合方式表現為塊材構成。由于塊材具有明顯的空間占有性,在視覺上有著比面材與線材更強烈的表現力,其所特有的連續(xù)的面,能提供更多塑造的可能,產生更多視覺上的變化。塊材的形態(tài)可以是實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因此其構成方式差異很大,具有很強的豐富性。常用的方式有添加法和削減法,如疊加法中的粘合法、鑲接法和串接法,削減法中的切割法和雕刻法。 單體集合的方法比較多地利用有規(guī)律的幾何體集合,相同或相似的塊材用集合手
27、段組合起來,在位置上、數量上或方向上進行調整,或進行重復排列、漸變排列及對比排列等,可產生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這種方法是現代造型設計的一大特色。在人為造型當中,有許多形似磚塊的幾何形體,這是構筑較大造型時所必要的形體。此外,在感覺上或生理上給人以舒適感的有機形態(tài),也廣泛地被應用于工業(yè)設計中。如梅田翰博(日)的立體分割作品(下圖),就是正方體變化較為豐富的動物造型。52第一章 理論篇第5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2 體積圖38 源于正方體的動物形態(tài)/梅田翰博(日)53第一章 理論篇第5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54第一章 理
28、論篇第5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2 體積圖39 20種動物變形/梅田翰博(日)55第一章 理論篇第5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2 體積課題6課題名稱: 石膏形體綜合訓練課題內容:體積構成課題要求:(1)材料:石膏;(2)以方體或圓柱體為基本形態(tài),進行組合、相加、相減、支撐、過渡、融合、分割等形體訓練,并使立體造型體現出堅實的形體感覺及厚重、強有力及內部充實的感覺;(3)要注意對整體造型的推敲和表面處理,造型應簡潔、現代、明朗、量感,并注重工藝。圖40 人體軀干 (以圓柱體為基本元素的體積構成) /指導教師:張澤佳
29、56第一章 理論篇第5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6: 石膏形體綜合訓練圖41 石膏形體的綜合構成/指導教師:張澤佳57第一章 理論篇第5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2 體積課題7課題名稱:布藝軟雕塑課題內容::體積構成課題要求:(1)材料:紡織面料、填充輔料(2)用各色紡織邊腳料,進行立體仿生設計。注重整體型,采取縫、補、繡、抽、卷、編等裝飾方法進行肌理表現,完成從二維到三維的形體塑造,注重造型的形式感及面料的肌理感,體現手工縫制工藝。圖42 大吉系列/王瑞華58第一章 理論篇第5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
30、0日,17點33分,星期日圖43 大吉系列/王瑞華 59第一章 理論篇第5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3 空間 空間可以分成三類,正空間、負空間、灰空間。正空間是形所包圍的部分。負空間是包圍形的部分。灰空間是部分被包圍、部分不包圍的形。 由形與形之間所包圍的空氣的“形”,若與固體形態(tài)比較,很難明確地界定其形態(tài)。建筑物外側的空間形態(tài)設計是很重要的,而雕塑家則重視立體形態(tài)內部包圍的空間??臻g是相對于實體形態(tài)的虛形,盡管它是看不到、抓不著的,但作為一個“形”,在視覺上是可以肯定的。 重視空間的造型效果,是現代三維造型的一個特色。60第一章 理論篇第60頁,共10
31、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3 空間(1)形體與空間兩組相對的要素:正要素感知為形體,負要素形體的背景。引人注意的形體(正要素)不能脫離背景而存在,因此形體與背景不僅僅是相反的要素,而且共同構成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整體,如同形與空間共同構成建筑一樣。在相應的構圖中,形的負空間和灰空間以及參考框架都成為背景,這時形被看作“形體”。構圖是圖形與背景交互作用構成的視覺效果。 圖44 形體與空間圖例61第一章 理論篇第6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3 空間(2)空間的塑造方法 間隙空間:如果造型與造型之間相鄰得十分接近,則夾在其間的空間使
32、人感到生動活躍。這是由于相對配置的造型之間強有力的引力增強了緊張感的原因。巧妙地利用這種空間造型的效果是造型家的重要任務之一。 透明:透明是“空間”加工的有效手段。所謂“透明”是指觀看某個造型的同時,也看到背后的形體。近年來,這方面的材料開發(fā)得很快,玻璃、塑料、特種紙、半透明膜等種類非常多。窗戶的玻璃雖然只是為了能夠直接看到外面的景象,但是玻璃工藝卻能把玻璃加工成各種不同的造型。 其他非實體形態(tài):利用“影”或“像”,也可以創(chuàng)作出許多造型。虛擬空間的造型效果,使單純的圖案立即立體化,成為出人意料、頗為有趣的造型。62第一章 理論篇第6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33、1.3 空間圖45 托尼克拉克作品 63第一章 理論篇第6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3 空間圖46 鏤空板材形成的正負空間/摘自 Letter openerBird Annink圖48 祥云/宗明明64第一章 理論篇第6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3 空間圖47 空間正負形/摘自Sam Buxton65第一章 理論篇第6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3 空間圖49 和諧/宗明明66第一章 理論篇第6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3 空間課題8課題
34、名稱:戶外餐具系列便攜燒烤架課題內容:空間的正、負形構成課題要求:(1)材料:2030cm板或耐火材料(模型選擇卡紙代替);(2)通過對形的割、折、插、編等方法,構成具有支撐及便攜功能的形體;(3)產品要求耐火、安全、便攜、不變形、導熱、控溫;(4)整個產品用材不可加附件,不可增減材料,并能恢復成初始狀態(tài);(5)采用限定材料,通過空間構成,設計出具有一定功能的形態(tài)。圖52 直線切割、折曲構成的便攜式燒烤架/成強/指導老師 宗明明67第一章 理論篇第6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8:戶外餐具系列便攜燒烤架圖50 用卡紙做的燒烤架模型/徐娜娜、于美娜、張宗、陳
35、全日、張敏、劉傳來 68第一章 理論篇第6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8:戶外餐具系列便攜燒烤架圖51 便攜式燒烤架(空間正負形構成)/翟偉東、徐娜娜、周貴廷、張丹、趙新輝、南綠葉、柳欽增69第一章 理論篇第6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圖53插接構成的便攜式燒烤架/韓德杰/指導老師 宗明明圖54 切割、折曲構成的便攜式燒烤架及使用效果圖/馬玲/指導老師 宗明明70第一章 理論篇第70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圖55 板材切割、彎曲構成的便攜式燒烤架/劉超/指導老師 宗明明71第一章 理論
36、篇第7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1)對結構的認識 在牛津詞典中對“結構”是這樣定義的:構造法,支撐構架或主要部件,用于建筑物或任何構造整體;結構的,主要構架的。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性成為人生活的基本屬性,人類社會所存在和需要的一切都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這個物質世界又是由兩類基本形態(tài)即自然形態(tài)和人工(人為設計的)形態(tài)組成,無論何種形態(tài)最終都要通過一定的組合方式來體現。在形體的結合中,結構無疑是核心的要素,可以說,結構是形態(tài)內在的表達方式。 結構是一種方法,同時也是一個結果。結構能使物體產生視覺上的差異,有的結構還富有表現力,具有表達情感的特征。在
37、設計中,結構是實用的,構造物的大小、形態(tài)、色彩和材料等是根據空間的不同用途來確定的。任何結構都只有處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才有意義,因而成為環(huán)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很多設計中,視覺關系往往并不是設計的唯一方面,結構才是最重要的。72第一章 理論篇第7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圖56 燈具/多面照明功能/摘自Raviv Lifshitz圖57 匹夫斯奈作品73第一章 理論篇第7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 梁思成先生在中國建筑史一書中談到:“建筑顯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兩個因素,有屬于事物結構技術上之取法及
38、發(fā)展者,有源于環(huán)境思想之趨向者。”可見結構對于建筑特征的形成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元素。結構不僅可以表現在使用功能上,隨著人類駕馭結構能力的提高,結構在一定意義上被解脫出來,開始成為藝術觀賞的內容。 同時,作為結構的設計不是完全獨立的,它不但要與人類社會的適用性有關,還要與自然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物質世界的大結構統(tǒng)一起來。任何一種結構都是以一定的形式和量感出現的。當結構的形式因素如線條、空間界面、空間體量、材料質地、色彩、節(jié)點構成方式等等處于結構之中,形成一個被塑造的整體形象時,它自身的生長力和向外的張力就會有一種視覺上的流動感、跳躍感和騰躍力,對人的精神產生某種感染力。74第一章 理論篇第74頁,共10
39、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圖58 盛蛋器/摘自Paolo and Giuseppe Ulian75第一章 理論篇第7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圖60形體的分割支撐結構/摘自Jakob+McFcrlane圖59 線材結構支架/摘自Tomny Larsen76第一章 理論篇第7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2)結構訓練方法在空間結構形式中,絕大多數結構都是與基本的幾何體的集合有關的。通過對構成結構的基本幾何形體及其集合方式的解析,我們可以發(fā)現一些基本的結構規(guī)律。如在建筑
40、設計中,相當多的結構在形態(tài)塑造時會向幾何體靠攏。長方體是出現最多的一種形態(tài),其次是圓柱體、球體、半球體或金字塔式的四方錐體等。當我們從二維空間進入真正的三維空間就會感到,設計的語言豐富了很多。多視角的形態(tài)變化、內外形態(tài)的變化、光影的錯視效果,都使得我們構成的途徑變得多樣而難以把握,在這個意義上說,掌握一種方法,也就獲得了開啟構成之門的鑰匙。圖61 有機形態(tài)與形的彎曲結構77第一章 理論篇第7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圖62 托尼克拉克作品圖63 框架支撐結構服裝78第一章 理論篇第7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
41、.4 結構在結構訓練中,建議采取“調查認識分析重構”的方法來達到對結構的完整認識。調查:收集各種自然形體和物化形體的結構。完善結構是為了體現形體功能這一目的。認識:了解其結構的功能屬性及它與整體形體之間的內在本質聯系。分析:強調各種形體結構的成因和作用,認識形體與結構的特殊性及其背景是運用理性因素深化設計思維的一種重要手段。重構:通過調查、認識、分析,將抽象的具有共性的形體結構進行重構,著重研究形體的功能、材質、結構,強調認識、分析、重構因素的訓練過程,可通過具體課題完成。79第一章 理論篇第7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 1.4 結構圖64a-b 奔馳博物館
42、內廳80第一章 理論篇第80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圖65 火柴奧登伯格圖66 結構中的形體插接展示81第一章 理論篇第8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4 結構課題9課題名稱:穩(wěn)定的多面體此課題來自于德國克勞斯雷曼(KlausLehmann)教授的教學案例課題內容:結點和結構課題要求:(1)可用不同材料、相同單元(基本形體)組成一個穩(wěn)定多面體。這個造型,應由相同單元件組裝而成,核心是各種形體間的聯接方式及結點的處理。(2)穩(wěn)定是抽象的功能凝聚,相同單元是對工業(yè)化生產中標準化的概括。通過材料的選擇,變換材質解決構
43、造中工藝及形式的矛盾。82第一章 理論篇第82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圖67 不同材料及結點構成的穩(wěn)定的多面體/指導教師 裴立波課題983第一章 理論篇第8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課題9:穩(wěn)定的多面體圖69 (右)紙材插接方式形成的穩(wěn)定的多面體/指導教師 裴立波圖68(左) 木材插接方式形成的穩(wěn)定的多面體/指導教師 裴立波84第一章 理論篇第8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材料概述人類造物離不開材料,而設計是人類造物的活動。正是材料的發(fā)現、發(fā)明和使用才使人類與自然相融合。現代科
44、技的發(fā)展,開闊了材料的領域。工業(yè)產品是時代的產物,映射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經濟和生活方式,更是體現了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fā)展水平。從設計的角度來講,對材料開發(fā)和利用的過程,既是對物質世界的認識過程,又是對人類自身的完善和提升過程。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性,同樣,產品因材料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視覺肌理,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效果及心理感受,不同的材料加工工藝和成型工藝,也會改變產品的形態(tài)及使用方式。 在造型藝術設計中,造型材料是構成藝術的物質基礎,材料作為設計的表現主體,除具有材料的功能特性外,還具有其特有的質感特征,其本身隱含著與人類心理對應的情感信息,體現出不同的材質美感。認識、感悟并掌握材料的材
45、質特性,賦予造型材料以生命,是藝術設計的重要原則。85第一章 理論篇第85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圖70a-c 各種材料三維形態(tài)表現 86第一章 理論篇第8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在三維造型構成實踐中,選擇使用“材料”有兩種方式:一是先完成造型計劃,然后再選擇符合造型目的的材料;二是先從材料的特性入手,透過其造型的可能性完成三維形體的塑造。當前,后一種方式比較常用,因此,平時就必須多了解各種材料的性質及特征,具備有關材料的知識,并學習如何應用到造型上。同時,由于加工手段決定造型的樣式,對加工手段的研究也相當重
46、要。如何開發(fā)新的材料及新的加工手段也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在創(chuàng)作中,通過改變素材,往往能喚起新的創(chuàng)意,帶來新鮮的感覺。在三維設計領域,材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里所談的材料,除了木材、金屬等傳統(tǒng)材料外,也包括塑料或纖維等較為新穎的材料。87第一章 理論篇第87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2) 幾類常見典型材料的三維形態(tài)表現木材木材是較容易加工的材料,它同石材、金屬等其他材料相比,具有質地柔軟、體輕等較易加工的性質,其拉伸強度比鐵大三倍。不過,由于木材是有機體,因此有扭曲、干裂、變形的缺點,而且,由于木材的種類及生產環(huán)境不同,其性質也有差異,可以說世上沒有兩
47、塊完全相同的木材,所以,采用木材為材料時,重要的是造型應適應木材的特性。88第一章 理論篇第88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木材圖71/72 木質材料有機形態(tài) 89第一章 理論篇第8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金屬遠古時代以來,金屬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人類的生活中了,今后,對人類來說,金屬仍然是最為重要的材料,這是因為金屬具有許多比其他材料優(yōu)越的特性,而且能夠大量生產,在造型領域里,金屬造型的形式最富變化,這是因為金屬本身的種類繁多,加工技術多種多樣。金屬的種類很多,各具不同特性。如物理特性:通常情況下,
48、金屬重量較重,可在高溫中熔解,遇熱膨脹,是電與熱的良導體,有光澤;化學特性:可腐蝕;機械特性:耐拉伸、彎曲、剪切,具有延展性,通常較堅硬。金屬材料的加工,可分為塑性加工、鑄造及焊接。金屬材料通常制成線、棒、條、管、板、原坯等形狀?;诓煌慕饘俨牧虾图庸ぜ夹g,金屬制品具有不同的造型特征。90第一章 理論篇第90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圖73a-d 金屬材料三維構成產品展示91第一章 理論篇第91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金屬圖74 金屬材質剪刀設計/摘自Francesco Filippi92第一章 理論篇第92
49、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金屬圖75 金屬材質餐具設計/摘自Paolo and Giuseppe Ulian93第一章 理論篇第93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塑料人們生活在無數塑料產品圍繞的環(huán)境中,到處可見使用塑料外殼的產品。早在19世紀以前,人們就已經利用瀝青、松香、琥珀、蟲膠等天然樹脂制作產品。1909年出現了第一種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塑料。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相繼出現了聚氯乙烯、丙烯酸酯類、聚苯乙烯和聚酰胺等塑料。塑料的使用范圍涉及到建筑、車輛、醫(yī)療、娛樂、包裝、流通等所有的生活領域。塑料在成
50、型性、加工性、裝飾性、絕緣性、耐水性、耐腐蝕性、耐化學藥品性、絕熱性等方面具有優(yōu)良的特性,并且是具有現代材料質感的輕質材料。隨著人們對塑料材料認識的提高,一些不夠經濟環(huán)保,對人們健康和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塑料品種被廢棄,如PVC等,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新型塑料。塑料的種類非常多,性質與用途也各不相同,從成型觀點上考慮,大致可分為熱塑性塑料與熱固性塑料兩類。94第一章 理論篇第94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塑料圖76 塑料材質系列用品設計/摘自Materials And Ideas For The Future95第一章 理論篇第95頁,共107頁
51、,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塑料圖77 塑料材質線軸設計/摘自Flex Development B.V圖78 托尼克拉克作品96第一章 理論篇第96頁,共107頁,2022年,5月20日,17點33分,星期日1.5 材料陶瓷陶瓷材料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非天然材料。陶瓷有八千到一萬年的歷史,是人類最早的手工制品,瓷器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傳統(tǒng)概念的陶瓷是指以黏土為主,混合其他天然礦物原料,經過煉選、粉碎、混煉、成型、煅燒等工序而制成的作品。如今,隨著科技水平的發(fā)展與提高,陶瓷這一古老的人造材料,以其優(yōu)異的物理化學性能,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繁衍、生產力水平的進步和產品設計理念的日益發(fā)展而提升。按照陶瓷材料的性能功用,可將陶瓷分為普通陶瓷和特種陶瓷兩種。與金屬材料相比較,大多數陶瓷的硬度高、彈性模量大、性脆,幾乎沒有塑性。陶瓷材料的化學穩(wěn)定性高,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抵抗強腐蝕介質和高溫的共同作用。大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人投資合同范本
- 副總入職合同范本
- 加盟裝修公司合同范本
- 化工煤炭采購合同范本
- 關鍵崗位用工合同范本
- 產權車位交易合同范本
- 乙方專利合同范本
- 企標編制合同范本
- 業(yè)主施工安全合同范例
- 代加工木門合同范本
- 二人合伙開寵物店協(xié)議書(5篇)
- 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專題練習
- 汽車維修競標報價表格范本
- 2023年3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聽力天津卷A(聽力音頻+試題+答案+聽力原文)
- 坐標紙(A4紙直接打印就可用)
- OGC網絡服務公共執(zhí)行規(guī)范課件
- 抖音博主在線寫電腦配置同款表格
- 中央空調基礎知識及發(fā)展史
- 品質基礎及品質意識培訓資料
- 《金融科技學》教案全套及習題答案(李建軍版)
- 電力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