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級語文上冊 第9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二課時課件 語文_第1頁
人教版九級語文上冊 第9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二課時課件 語文_第2頁
人教版九級語文上冊 第9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二課時課件 語文_第3頁
人教版九級語文上冊 第9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二課時課件 語文_第4頁
人教版九級語文上冊 第9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二課時課件 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課文范讀寫作背景課文研習欣賞品味課堂小結認識魯迅歙縣小洲中心學校方中平2021/8/6 星期五1魯迅”筆名的由來 “民族魂”魯迅2021/8/6 星期五2 魯迅是一位畢生追求中華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戰(zhàn)士。1936年他去世時,上海民眾在他的遺體上覆蓋了寫有“民族魂”三個大字的白布,以表達對魯迅偉大人格的深深敬仰。魯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懊褡寤辍濒斞?021/8/6 星期五3寫作背景1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后期雜文。 魯迅根據(jù)當時中國的現(xiàn)狀,發(fā)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 2021/8/6 星期五4 讀準下列加橫線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詞的含義:

2、 玄(xun)虛 渺(mio)茫 誆(kung)騙 ?。▁ng)悟摧殘(cn) 脊(j)梁 A懷古傷今:思慕古代的人和事,為當今狀況不佳而悲傷。B玄虛:形容神秘莫測,使人摸不透的花招、手段。C渺茫:因遙遠而模糊不清,或沒有把握而難以預期。D為民請命:替老百姓請示保全性命、解除痛苦,也可指替老百姓說話。E脊梁:脊背,文中借此指社會中堅力量。F自欺欺人: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2021/8/6 星期五5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jù)是什么?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lián)”,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

3、現(xiàn)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xiàn)在的事實為證。研習課文(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2021/8/6 星期五6課文結構直接反駁夸地大物博求國聯(lián)求神拜佛發(fā)展“自欺力 ”論點不攻自破正面立論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脊梁間接反駁只有“他信力”2021/8/6 星期五7(1)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么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后,發(fā)現(xiàn)對方要說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jù)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

4、對方論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后“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或因為己方利益或因為認識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撥亂反正。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jù)更能體現(xiàn)智慧的力量。研習課文(二)誦讀第15段,討論探究 2021/8/6 星期五8研習課文(二)誦讀第15段,討論探究 (2)第5段有一段加點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說明什么?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魯迅是個現(xiàn)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后果,這自然觸到

5、了國民黨的痛處,并且,讓他們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所以,檢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于在槍林彈雨中為民眾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2021/8/6 星期五9品讀第69段,討論探究 研習課文(1)“中國的脊梁”指什么人?為什么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明確:“中國的脊梁”是指腳踏實地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梁”,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但由于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tǒng)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

6、宣傳發(fā)動,這樣一來,對于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xiàn)出“看客”的心態(tài),不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對于這一點,文中雖然沒有提到,但結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不能說沒有這個因素。2021/8/6 星期五10品讀第69段,討論探究 研習課文(2)“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么?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tǒng)治階級的御用文人,魯迅曾評述御用文人“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他們的功能就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暗氐紫隆敝缸兏锷鐣姆e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共產黨。他說:“那切切實實,足踏在地上,為這現(xiàn)在中國人的

7、生存而流血奮斗者,我得引以為同志,是自引以為榮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狀元宰相”、“地底下”相對比,可看出魯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2021/8/6 星期五11欣賞品味 1.揣摩第1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為什么? 不能?!翱偂弊屓丝吹絿顸h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同時“總”又寫出夸耀者的底氣不足,因為,夸來夸去只能夸這一樣,且惟恐別人不知,這也暗接“只求國聯(lián)”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zhí)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這三個副詞準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

8、,極富諷刺意味。 2021/8/6 星期五122.揣摩下列加橫線字詞的表達效果: “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是誣蔑。” “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并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梁”屢挫屢戰(zhàn)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欣賞品味 2021/8/6 星期五13 3.閱讀下列一段文字,說說它和本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有什么異同。 多有“不恥最后”的人的民族,無論什么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欣賞品味 2021/8/6 星期五14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駁論文的一種寫作方法,理解了魯迅關于“中國人自信力”的闡述,“中國的脊梁”在當時的社會曾大大鼓舞國人的士氣,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魯迅雜文的語言技巧和諷刺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2021/8/6 星期五15 有人說,中國正以矯健的步伐邁進世界強國之林,申奧成功、加入WTO、載人航天等等,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與驕傲;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的面貌呢?那時的中國人又是怎樣的精神狀態(tài)呢?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