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2003課標版-選修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2003課標版-選修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2003課標版-選修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2003課標版-選修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2003課標版-選修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 水 情 懷陸 游過小孤山大孤山1、通過賞析文本重點寫景內容,把握作者所寫的景物特點。2、結合景物特點和文中抒情、議論等語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目標 朗讀課文 整體感知 師讀第一段 生讀第二段 師生合讀第三段作者行舟的線索過烽火磯過彭浪磯、小孤山遂行泛舟彭蠡口始見廬山及大孤山 晚抵江州,泊湓浦賞析美景1、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默讀課文,找出原文語句加以賞析)烽火磯: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巨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裝屏風。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tài)萬變。彭浪磯:舟過磯,雖無風,亦浪涌。大孤山: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

2、水面。2、毛澤東詩云:“江山如此多嬌”,陸游筆下的這些景也是江山景,那你認為這是一幅 的江山圖景。壯 麗理解情感1、作者在記述山川景物的過程中,隨時融合抒情和議論,還寫了有關的傳聞逸事,并引用了很多前人詩句。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小組討論交流,找出相對應的內容,并分析作用)抒情 議論凡江中獨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類,皆名天下,然峭拔秀麗皆不可與小孤比。但祠宇極于荒殘,若稍飾以樓觀亭榭,與江山相發(fā)揮,自當高出金山之上矣。作用:表現(xiàn)小孤山的峭拔秀麗,抒發(fā)喜愛之情。作用:抒發(fā)對小孤山荒寒的嘆惋之情。傳聞逸事紹興初,張魏公自湖湘還,嘗加營葺,有碑載其事。傳者因謂小孤廟有彭郎像,澎浪廟有小姑像,實不然也

3、。作用:點出抗金名將張駿,暗示作者的抗金胸懷。作用:增添神話色彩,使文章更加引人入勝。前人詩句杜老所謂“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也。昔人詩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乃知太白“開帆入天鏡”之句為妙。東坡先生所謂“舟人指點岸如赪”者也。作用:豐富作品內容,增強文學色彩,同時也為景物添彩生色,使景物帶有詩的靈氣,文的雅致。2、結合前面的景物特點、抒情和議論等內容,試分析文章抒發(fā)了作者哪些情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對抗金英雄的敬嘆志在抗擊金人、收復中原的情思 課堂小結這是一則游記,又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通過對小孤山、大孤山一帶景色的描寫,抒發(fā)了他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流露出了他志在抗擊金人、收復中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