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 易錯題(解析)_第1頁
華師大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 易錯題(解析)_第2頁
華師大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 易錯題(解析)_第3頁
華師大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 易錯題(解析)_第4頁
華師大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 易錯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華師大版科學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 易錯題(解析)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易錯題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Ca-40 Cl-35.5 Mg-24 Na-23 Fe-56 Zn-65 Ag-108Ba-137 Cu-64學校:_ 班級:_ 姓名:_ 學號:_一、單項選擇題(共27小題)1.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的容器內(nèi)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物質(zhì) X Y Z W反應前質(zhì)量(g) 10 3 90 0反應后質(zhì)量(g) 3.2 3 待測 3.2AW可能是單質(zhì) 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CX一定是化合物 D反應

2、后Z物質(zhì)的質(zhì)量為86.4g2.如圖表示治理汽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單質(zhì)的化學式為O2 B該反應使有毒氣體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該反應分子個數(shù)發(fā)生了改變,不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3.某純凈物3g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中O2和CO2的質(zhì)量比為14:11B該純凈物中C、H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4C該反應中O2和H2O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7:6D該純凈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4.濃鹽酸、濃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共同的變化是()A溶質(zhì)的質(zhì)量變小 B溶劑的質(zhì)量變小 C溶液的質(zhì)量變小 D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變小5.

3、將濃硫酸滴在濾紙上,濾紙很快變黑這說明濃硫酸具有的特性是()A酸性 B吸水性 C脫水性 D氧化性6.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名稱或俗稱和化學式表示的是同一種物質(zhì)的是()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鐵銹、氫氧化鐵、Fe(OH)3C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燒堿、火堿、NaOH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質(zhì)不屬于鹽類的是()A調(diào)味用的食鹽 B莊稼用的碳酸氫銨 C洗滌用的純減 D砌墻用的熟石灰8.相同質(zhì)量的Mg、Fe分別與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鹽酸作用,產(chǎn)生H2的質(zhì)量m(H2)與加入稀鹽酸的體積V(稀鹽酸)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AB CD9.相同質(zhì)量的Zn、Fe分別與足量稀鹽酸作用,產(chǎn)生H2的質(zhì)量與反應

4、時間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ABCD10.如圖所示,錐形瓶中盛有氣體X,膠頭滴管中盛有液體Y若擠壓膠頭滴管使液體滴入瓶中,振蕩一段時間后可見小氣球a膨脹鼓起下列各組X、Y物質(zhì)不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是()X YA CO2 Ca(OH)2B CO2 NaOHC CO Ba(OH)2D SO2 NaOHAA BB CC DD11.下列除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的方法不正確的是()AN2(O2)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 BNaCl(KNO3)降溫結(jié)晶CCaO(CaCO3)高溫煅燒 DCO2 (CO)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12.某溶液含有Fe(NO3)2和AgNO3,現(xiàn)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加

5、入鋅粉后,溶液中一定有Zn2+B若最終溶質(zhì)種類為兩種時,其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Fe2+C若最終溶質(zhì)種類為1種時,不溶物中可能只有一種金屬D從加入鋅粉到硝酸銀剛好反應完全之前,溶液中Fe(NO3)2的質(zhì)量分數(shù)變大13.將一定量的鋅粉和鐵粉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為無色下列有關說法分析正確的是()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和Ag+B濾渣中一定含有Cu,一定不含AgC反應后溶液的質(zhì)量一定減小D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14.下列物質(zhì)在溶液中組內(nèi)兩兩之間都能互相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是()A硫酸銅 氯化鈣 硝酸鈉 B氯化鈣 碳酸鈉 氫氧化鉀C硫酸 碳酸

6、鉀 氫氧化鋇 D鹽酸 硝酸鉀 氫氧化鋅15.常溫時,下列物質(zhì)在pH1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無色溶液的是()ACuCl2 NaCl Ba(NO3)2 BCaCl2 KNO3 HClCK2SO4 BaCl2 NaNO3 DNaCl KOH KNO316.如圖所示,用一根細繩將一木條懸掛起來,并在A、B兩點分別掛有3個和2個相同的鉤碼,木條恰好水平平衡。測得A、B兩點距懸點O的距離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左右再各加一個相同的鉤碼,木條仍能水平平衡B若左右各去掉一個鉤碼,木條的左端下沉C若將左右兩邊的鉤碼均向O點靠近相等的距離(但沒有移到O點),木條的左端下沉D若將左右兩邊的鉤碼均向兩端移動

7、相等的距離(但沒有脫離木條),木條的右端下沉17.如圖所示,分別用始終豎直向上的力F1,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F2,始終水平的力F3,將杠桿緩慢地由圖示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2、F3逐漸變大、F1大小不變BF1、F2逐漸變大、F3大小不變CF1、F3逐漸變大、F2大小不變D這三個力都逐漸變大18.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上掛砝碼A、B后恰好靜止(輪和繩子的重及摩擦不計)若再在A、B下面各掛上一個質(zhì)量相等的小砝碼,將出現(xiàn)的情況是()A.下降BA上升C保持靜止D砝碼質(zhì)量未知,無法確定19.用水平力F1拉動如圖所示裝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勻速運動,物塊B在木板A上表面相對地面靜止,

8、連接B與豎直墻壁之間的水平繩的拉力大小為F2不計滑輪重和繩重,滑輪軸光滑。則F1與F2的大小關系是()AF1F2 BF2F12F2 CF12F2 DF12F220.如圖所示的滑輪裝置,重為5牛的物體掛在繩端,力F作用在滑輪的軸上,滑輪在力F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勻速向上運動。若不計滑輪重及摩擦,則拉力F的大小和物體向上運動的速度為()A10牛,4米/秒 B2.5牛,4米/秒C10牛,2米/秒 D2.5牛,2米/秒21.如圖,同一個物體G,分別沿光滑斜面BA、CA勻速提升。若沿斜面拉動的力分別為F1、F2,各過程中拉力做功分別為W1、W2,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W1W2,F(xiàn)1F2BW1

9、W2,F(xiàn)1F2CW1W2,F(xiàn)1F2DW1W2,F(xiàn)1F222.如圖所示,將一小球從A點豎直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經(jīng)過B點到達最高點C時速度為零。圖中h1h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小球在AB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在BC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B小球從A運動到B的時間等于它從B運動到C的時間C小球拋出后向上運動是由于一直受到向上的力D小球運動到最高點C時所受的合力為零23.如圖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可以使重20N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10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且不變。若不計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軸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

10、為19NB滑輪移動的速度為0.4m/sC水平拉力F的功率為4.8WD在2s內(nèi)繩子對物體A所做的功為4.8J24.如圖所示,利用滑輪組勻速拉動放在水平地面上重為G的物體,物體移動的距離為S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2,A點的拉力為F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A2FB有用功為GS1C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2FD額外功為FS2GS125.如圖所示裝置,閉合開關,如果將導體ab水平向右移動,則導體cd將隨之運動起來。下列設備中,與實驗裝置右側(cè)產(chǎn)生現(xiàn)象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電動機B發(fā)電機C電磁鐵D電磁繼電器26.如圖所示,將兩只額定電壓相同的小燈泡L1,L2串聯(lián)在電路中,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燈L1較暗,

11、燈L2較亮,其原因是()A燈L2的電流較小B燈L2的電阻較小C燈L2的額定功率較小D燈L2的額定功率較大27.小洪家火線上的熔絲熔斷,小洪檢查時,斷開所有開關,將一只完好的白熾燈L接到圖所示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閉合S、S1,若燈L正常發(fā)光,說明L1支路短路B只閉合S、S2,若燈L正常發(fā)光,說明L2支路無故障C只閉合S、S2,若燈L發(fā)光較暗,說明L2支路斷路D只閉合S、S1,若燈L不發(fā)光,說明L1支路短路二、計算題(共2小題)28.運用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現(xiàn)取某種僅含氯化鈉雜質(zhì)的純堿樣品26.5g,全部溶解在350g水中,再加氯化鋇溶液72.9g,恰好完全反應生成

12、碳酸鋇沉淀過濾出沉淀并干燥后,稱得質(zhì)量為39.4g(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1)求該純堿樣品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2)求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3)求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29.圖中AOB是可繞O點無摩擦轉(zhuǎn)動的輕桿,A端掛重400N的物塊,AO與OB長度分別為50cm和40cm重為600N的人始終沿豎直方向拉掛在B端的輕環(huán)。(1)要使輕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求人應施加的拉力F;(2)輕桿處于水平位置時,要使此人不被拉起,求A端所掛物塊的最小物重G;(3)當輕桿轉(zhuǎn)至在圖中虛線位置平衡時,與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相比,人的拉力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3、,你的理由是:。三、填空題(共4小題)30.如圖所示,繞過定滑輪的繩子,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10kg的物體A,另一端被人握住,最初繩沿豎直方向,手到滑輪距離為3m。之后人握住繩子向前運動,使物體A勻速上升,則在人向前運動4m的過程中,對物體A作的功。(繩的質(zhì)量、繩與輪摩擦、空氣阻力均不計)31.如圖所示電路中,已知R1R2,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四個電路中總共放出的熱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32.如圖甲所示,R1的阻值是20滑動變阻器R2消耗的功率P與其電阻R2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當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由最左端向右端移動時,R2消耗的電功率P大小變化情況是,由題中信息,可知電源電壓是V,

14、R2消耗的最大功率是W。33.小睿家電能表表頭如圖所示,該電能表允許接入用電器的最大功率W;他將家里其他用電器斷開,只將一個900W電飯煲接入電路中,當電飯煲正常工作1h,電能表的表盤轉(zhuǎn)了轉(zhuǎn)。九年級上冊期末復習易錯題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27小題)1.【分析】 本題可分析X、Y、W三種物質(zhì)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變化情況,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然后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確定Z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進而可以確定反應類型 【解答】 解:由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反應前后X的質(zhì)量減少了10g3.2g6.8g,故X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zhì)量為6.8g;同理可以確定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質(zhì)量為3.2g0g3.2g;Y的質(zhì)量

15、反應前后不變,Y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Z應是生成物,且生成的Z的質(zhì)量為6.8g3.2g3.6g,故待測的數(shù)值為90g+3.6g93.6g;該反應的反應物為X,生成物是Z和W,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A、W是該反應的生成物,可能是單質(zhì),故選項說法正確。B、該反應的反應物為X,生成物是Z和W,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C、該反應的反應物為X,生成物是Z和W,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則X中至少含有2種元素,一定是化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D、反應后Z物質(zhì)的質(zhì)量為90g+3.6g93.6g,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p>

16、知識點】質(zhì)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2.【分析】 分析微觀過程圖可知,反應前由1個C原子和1個O原子構(gòu)成的一個CO分子與由1個N原子和1個O原子構(gòu)成的NO分子發(fā)生反應,生成了由2個N原子構(gòu)成的N2分子和由2個O原子與1個C原子構(gòu)成的CO2分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CO+2NON2+2CO2。 【解答】 解:由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知,該反應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了氮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是:2CO+2NON2+2CO2。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圖中單質(zhì)的化學式為N2,故A不正確;B、該反應的生成物為N2和CO2,兩種氣體均不是有毒氣體,該反應使有毒氣體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故B正確

17、;C、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該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故C不正確;D、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故D不正確。故選:B?!局R點】反應類型的判定、單質(zhì)和化合物的判別、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zhì)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3.【分析】 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氫、氧三種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氫元素一定來自于純凈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來自于氧氣,也可能部分來自于氧氣,另一部分則來自于3g物質(zhì),可根據(jù)元素的質(zhì)量不變進行判斷;根據(jù)生成物CO2和H2O中C、H元素質(zhì)量,讓碳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別除以各自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再相比,就可以得到該物質(zhì)中碳氫兩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

18、【解答】 解:A、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zhì)量為8.8g+5.4g3g11.2g,則該反應中O2和CO2的質(zhì)量比為11.2g:8.8g14:11,故說法正確;B、該純凈物中C、H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3,故錯誤。C、反應中O2和H2O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7:6,故說法正確;D、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保持不變;說明該物質(zhì)一定含有氫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又因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等于8.8g2.4g,水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等于5.4g0.6g,因此氫元素和碳元素的質(zhì)量之和是2.4g+0.6g3.0g,說明該物質(zhì)僅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故說法正確。故選:B?!局R點】質(zhì)

19、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4.【分析】 根據(jù)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則溶液中的溶質(zhì)減少的快,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減小,而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則溶質(zhì)不變,溶劑增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減少來解答 【解答】 解:A、濃鹽酸揮發(fā)出溶質(zhì)氯化氫而導致溶質(zhì)減少,濃硫酸溶質(zhì)不變,故A錯誤;B、濃鹽酸溶劑質(zhì)量不變,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使溶劑質(zhì)量增加,故B錯誤;C、濃鹽酸揮發(fā)出溶質(zhì)而導致溶液質(zhì)量減小,濃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質(zhì)量增加,故C錯誤;D、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易揮發(fā)出溶質(zhì)氯化氫而導致溶液變稀,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使溶液變稀,故D正確。故選:D?!局R點】酸的物理性質(zhì)及用途5.【分析】 根據(jù)濃

20、硫酸的性質(zhì)進行分析,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將木材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按2:1比例脫去 【解答】 解:將濃硫酸滴在濾紙上,濾紙很快變黑。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脫水性。故選:C?!局R點】濃硫酸的性質(zhì)及濃硫酸的稀釋6.【分析】 了解常見物質(zhì)的名稱和俗稱,并能正確書寫化學式 【解答】 解:A、熟石灰、消石灰指的是氫氧化鈣而不是氧化鈣,故A不正確;B、Fe(OH)3的名稱是氫氧化鐵,但不是鐵銹,故B不正確;C、生石灰是氧化鈣,而不是消石灰、Ca(OH)2,故C不正確;D、燒堿、火堿氫氧化鈉的俗名,化學式為NaOH,故D正確。故選:D?!局R點】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7.【分析】 鹽是由金屬離子(或

21、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據(jù)此結(jié)合熟悉常見的物質(zhì)的組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食鹽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gòu)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錯誤。B、碳酸氫銨是由銨根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錯誤。C、純減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錯誤。D、熟石灰是由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堿,故選項正確。故選:D?!局R點】常見的氧化物、酸、堿和鹽的判別8.【分析】 由于兩種金屬都能和鹽酸反應,但是當相等質(zhì)量的金屬完全反應時得到的氫氣不同但是當酸的質(zhì)量相同時,生成的氫氣應該是相等的(本題不要考慮金屬活動的強弱,也就是不要理解坡度越大,金屬越活潑,

22、因為橫坐標不是時間,而是鹽酸的體積) 【解答】 解:由于兩種金屬都能夠與鹽酸反應,所以都能得到氣體。當相同質(zhì)量的金屬完全反應時,得到的氫氣應該是鎂對應的更多,這樣就排除了BD同時當加入的酸不能將金屬完全反應時,也就是金屬完全反應之前,消耗等量的酸則對應等量的氫氣生成,所以在其中金屬完全反應掉之前,兩金屬的曲線是重合的。當由于金屬完全反應時,鐵消耗的鹽酸的質(zhì)量小,所以就先完全反應,且得到氫氣要少。而鎂繼續(xù)反應至完全反應,這樣消耗的酸多,對應的氫氣也多。則為C。故選:C。【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9.【分析】 相等質(zhì)量的鋅和鐵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由于稀鹽酸過量,因此充分反應后放出氫氣的質(zhì)量大小由

23、金屬決定;根據(jù)金屬活動性強弱關系鋅鐵,可判斷鋅與稀鹽酸反應快,鐵與稀鹽酸反應慢,即金屬與鋅的反應時間最短最先完成、鐵完成的反應消耗時間長。 【解答】 解:由于稀鹽酸過量,因此充分反應后放出氫氣的質(zhì)量大小由金屬決定,根據(jù)化學方程式Fe+2HClFeCl2+H2知每56g鐵生成2g氫氣,根據(jù)化學方程式Zn+2HClZnCl2+H2知每65g鋅反應生成2g氫氣,所以相等質(zhì)量的鐵和鋅與足量稀鹽酸反應鐵生成氫氣多,對于圖象鐵的終點縱坐標應該大于鋅,可排除選項AB;根據(jù)金屬活動性強弱關系鋅鐵,可判斷鋅與稀鹽酸反應快,鐵與稀鹽酸反應慢,即金屬與鋅的反應時間最短最先完成、鐵完成的反應消耗時間長。對于圖象又可排

24、除選項D。故選:C?!局R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10.【分析】 利用四選項涉及的物質(zhì)的特點分別進行探討,由題目的現(xiàn)象可知x氣體只有能與y反應使燒瓶內(nèi)氣壓減小,才會出現(xiàn)小氣球a膨脹鼓起來的現(xiàn)象,進而對題目進行判斷 【解答】 解:A、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能使瓶內(nèi)氣壓減小,小氣球a膨脹鼓起來,故A錯誤。B、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與水,能使瓶內(nèi)氣壓減小,小氣球a膨脹鼓起來,故B錯誤。C、一氧化碳不能與氫氧化鋇反應,不會出現(xiàn)小氣球a膨脹鼓起來的現(xiàn)象,故C正確。D、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與水,能能使瓶內(nèi)氣壓減小,小氣球a膨脹鼓起來,故D錯誤

25、。故選:C?!局R點】堿的化學性質(zhì)11.【分析】 根據(jù)原物質(zhì)和雜質(zhì)的性質(zhì)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zhì),同時被提純物質(zhì)不得改變除雜質(zhì)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zhì)反應,不能與原物質(zhì)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解答】 解:A、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時可與銅發(fā)生反應生成氧化銅,而氮氣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同,硝酸鉀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而氯化鈉受溫度影響較小,所以可采取加熱水溶解配成飽和溶液、冷卻熱飽和溶液、使KNO3先結(jié)晶出來、再過濾、蒸發(fā)的方法;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26、。C、碳酸鈣在高溫下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D、CO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故選:B?!局R點】物質(zhì)除雜或凈化的探究12.【分析】 鋅比鐵活潑,鐵比銀活潑,向一定量的AgNO3與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鋅先和硝酸銀反應,如果硝酸銀完全反應后鋅有剩余,則鋅再和硝酸亞鐵反應。 【解答】 解:A、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因此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該選項說法正確;B、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因此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鋅

27、,若最終溶質(zhì)種類為兩種時,為鋅與硝酸銀完全反應,與硝酸亞鐵部分反應或沒有反應,濾液中含有硝酸鋅、硝酸亞鐵,其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Fe2+,該選項說法正確;C、若最終溶質(zhì)種類為1種時,只能為硝酸鋅,不溶物中一定有銀、鐵,可能有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每65份質(zhì)量的鋅置換出216份質(zhì)量的銀,溶液的質(zhì)量減小,溶液中Fe(NO3)2的質(zhì)量不變,溶液中Fe(NO3)2的質(zhì)量分數(shù)變大,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13.【分析】 根據(jù)金屬活動順序表可知:鋅鐵銅銀,所以加入鋅粉和鐵粉,鋅會置換出硝酸銅中的銅,會置換出硝酸銀中的銀;鐵會置換出硝酸銅

28、中的銅,也會置換出硝酸銀中的銀,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為無色,所以鐵沒有參加反應,鋅和硝酸銅、硝酸銀完全反應進行分析 【解答】 解:由金屬活動順序表可知:鋅鐵銅銀,所以加入鋅粉和鐵粉,鋅會置換出硝酸銅中的銅,會置換出硝酸銀中的銀;鐵會置換出硝酸銅中的銅,也會置換出硝酸銀中的銀,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為無色,所以鐵沒有參加反應,鋅和硝酸銅、硝酸銀完全反應,所以A、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故A錯誤;B、濾渣中一定含有Cu、Ag、Fe,可能含有Zn,故B錯誤;C、每65份質(zhì)量的鋅會置換出64份質(zhì)量的銅,或216份質(zhì)量的銀,硝酸銅、硝酸銀的質(zhì)量不能確定,所以反應后溶液的質(zhì)量變化不能確定,故C錯誤;

29、D、通過推導可知,濾渣中一定含有鐵,滴加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故D正確。故選:D。【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14.【分析】 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若兩種物質(zhì)相互交換成分有水、氣體、或沉淀生成,則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若沒有水、沉淀或氣體生成,則反應沒有發(fā)生 【解答】 解:A、硫酸銅、氯化鈣均與硝酸鈉相互交換成分沒有水、氣體、或沉淀生成,則不能反應,故A錯誤;B、氯化鈣、氫氧化鉀相互交換成分沒有水、氣體、或沉淀生成,則不能反應,故B錯誤;C、硫酸能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硫酸、碳酸鉀均與氫氧化鋇相互交換成分有白色沉淀生成,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故C正確;D、鹽酸、硝酸鉀相互交換成分沒有水、氣體

30、、或沉淀生成,則不能反應,故D錯誤。故選:C?!局R點】復分解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15.【分析】 pH為12的水溶液顯堿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可知,若物質(zhì)之間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水、氣體、沉淀,則能夠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題還要注意能得到無色溶液,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 【解答】 解:pH為12的水溶液顯堿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CuCl2中的銅離子和堿性溶液中的OH在溶液中能結(jié)合生成氫氧化銅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B、HCl中的氫離子和堿性溶液中的OH在溶液中能結(jié)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C、K2SO4、BaCl2在

31、溶液中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D、三者之間不反應,能在堿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故選項正確。故選:D?!局R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離子或物質(zhì)的共存問題16.【分析】 杠桿原來平衡,力臂相同,兩邊的力不同,說明杠桿的重心不在O點,因為左邊受到的力大于右邊受到的力,所以杠桿的重心在O點的右側(cè)。設杠桿的重心在D,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求出杠桿重力和其力臂的乘積;再根據(jù)題意分別求出杠桿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判斷。 【解答】 解:由題知,A、B兩點距懸點O的距離相等,設AOBOL,兩邊的力不同,說明杠桿的重心不在O點,因為右邊受到的力小于左邊受

32、到的力,所以杠桿的重心在O點的右側(cè)。設杠桿的重心在D點,杠桿自重為G0,一個鉤碼重為G,如圖:杠桿原來平衡,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左LF右L+G0OD,即:3GL2GL+G0OD,整理可得:G0ODGL,A、若左右再各加一個相同的鉤碼,則: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4GL,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3GL+G0DO4GL,可見,增加鉤碼后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所以杠桿仍平衡,故A正確;B、左右各去掉一個鉤碼,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2GL,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GL+G0DO2GL,可見,左右各去掉一個鉤碼后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所以杠桿仍平衡,故B錯誤;C、將左右兩邊的鉤碼均向O點靠近相等的距離L1后,左

33、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3G(LL1)3GL3GL1,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2G(LL1)+G0DO3GL2GL1,可見,將左右兩邊的鉤碼均向O點靠近相等的距離L后,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不相等,且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大于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所以杠桿右端下沉,故C錯誤;D、若將左右兩邊的鉤碼均向兩端移動相等的距離L2后,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3G(L+L2)3GL+3GL2,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為2G(LL2)+G0DO3GL+2GL2,可見,將左右兩邊的鉤碼均向兩端移動相等的距離L后,兩邊力和力臂的乘積不相等,且右邊力和力臂的乘積小于左邊力和力臂的乘積,所以杠桿左端下沉,故D錯誤。故選:A?!局R點】杠桿的動

34、態(tài)平衡分析17.【分析】 解答此題,首先要判斷杠桿的五要素中,有哪些要素發(fā)生了變化,然后再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分析。 【解答】 解:(1)對F1而言,杠桿原來位置的動力臂為LOA,阻力臂為LOD;杠桿在水平位置時,動力臂為LOC,阻力臂為LOB;如下所示:根據(jù)直角三角形中邊的關系可知,LOD:LOALOC:LOB;由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F1G;由于力臂的比值不變,重力不變,因此拉力F1始終不變。(2)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將當用始終垂直杠桿的力F1將物體提升至水平位置的過程中,動力臂不變,阻力不變,阻力力臂變大,所以動力F2變大;(3)將杠桿緩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阻力G的

35、力臂變大,而阻力不變;力F作用在杠桿一端且始終是水平方向,即方向不變,所以動力臂變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得出動力F3變大。綜上,A正確,BCD錯誤。故選:A。【知識點】杠桿的動態(tài)平衡分析18.【分析】 在使用滑輪組使,由幾段繩子承擔物重,提起繩子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解答】 解:由圖知,此滑輪組由兩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繩端拉力是物重的二分之一。又不計輪重,所以物體靜止時,GBGA,若A和B處各掛上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時,GBGA,所以A將上升。故選:B。【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19.【分析】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對動滑輪

36、、物塊B和木板A進行受力分析,明確各自受哪些力,方向如何,確定大小關系。 【解答】 解:由圖知,(1)動滑輪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1,墻壁對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墻,木板A對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木板,由于木板向右勻速運動,所以F1F墻+F木板,由于同一根繩子各處的拉力相等,所以F木板F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動滑輪對木板A的拉力為F動F木板F1;(2)物塊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兩個力的作用:繩子對它向左的拉力F2,木板A對它向右的摩擦力fA對B;由于物塊B保持靜止,所以F2fA對B;木板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動滑輪對木板向右的拉力F動,物體B對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B

37、對A,地面對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由于木板向右勻速運動,所以F動fB對A+f地面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對AfA對BF2由可得F動F2+f地面,即F1F2+f地面,也就是F12F2+2f地面,所以F12F2。故選:D。【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20.【分析】 解決此題要知道輪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是動滑輪,如圖拉動滑輪時,拉力的大小是物重的2倍,但移動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一半,所以使用這樣使用動滑輪費力但可以省距離。 【解答】 解:由圖可知,該滑輪是動滑輪,當滑輪在力F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勻速向上運動,重物的速度為22m/s4m/s。此時拉力應該是物重的2倍,因此拉力為F2G2

38、5N10N,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局R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21.【分析】 (1)斜面傾斜角度越大,越費力。斜面AB的傾斜角度小于斜面AC,所以斜面AB更省力,(2)斜面光滑說明摩擦力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沒有額外功。 【解答】 解:(1)斜面BA的傾斜角度小于CA,所以物體沿BA運動時拉力較小,即F1F2;(2)斜面光滑說明摩擦力為0,沒有做額外功,則兩次做的功都等于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兩次分別把同一物體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相同,所以拉力做功也相同,即W1W2。故選:B?!局R點】功的大小比較22.【分析】 (1)影響克服重力做功的因素是物體的重力和在重力反方向上

39、移動的距離,距離和重力都相同,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相同;(2)速度越來越小,路程相同,故時間越來越長;(3)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4)對小球在最高點時進行受力分析。 【解答】 解:A、影響克服重力做功的因素是物體的重力和在重力反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距離和重力都相同,故AB段和BC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相同;故A正確;B、小球拋出后向上運動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小,路程相同,故時間越來越長,故B錯誤;C、豎直向空中拋出一個小球,雖然失去了向上的推力,但小球由于慣性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繼續(xù)向上運動,故C錯誤;D、不計空氣阻力,小鋼球運動到最高點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受的合力不為零。故D錯誤;故選:A。【

40、知識點】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慣性、速度與物體運動、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23.【分析】 A、物體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加上B的摩擦力,B對A的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據(jù)此求地面受到的摩擦力;B、滑輪為動滑輪,滑輪移動的速度等于物體移動速度的二分之一;C、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D、利用速度公式求物體A在2s移動的距離,利用WF左s求做功大小。 【解答】 解:A、圖中使用的是動滑輪,拉力F2F左,物體A受到向左的拉力:F左F24N12N,而fBF示5N,物體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f地加上B的摩擦力fB,即F左f地+fB,所以地面受到的摩擦力:f地F左fB12N5N7N,故A錯;

41、B、滑輪移動的速度v輪V物0.2m/s0.1m/s,故B錯;C、拉力做功功率PFv輪24N0.1m/s2.4W,故C錯;D、拉力F移動距離svt0.2m/s2s0.4m,對A做功:WF左s12N0.4m4.8J,故D正確。故選:D?!局R點】功率的計算、功的計算、摩擦力的大小24.【分析】 使用滑輪組水平拉動物體,拉力F所做的功為總功,克服物體摩擦力所做的功為有用功,從圖可知,由2段繩子與動滑輪相連,則s拉2s物,可利用公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計算出摩擦力;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繩子的拉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一道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解答】 解:A、由圖可知,n2,輕質(zhì)滑輪組說明不

42、計滑輪的重力;若不計繩重、繩和輪之間的摩擦(理想情況下),拉力F,但繩重、繩和輪之間的摩擦是存在的,所以,F(xiàn),即FA2F,故A錯誤;B、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拉力FA和摩擦力f是一對平衡力,即FAf,該滑輪組的有用功是克服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做功,即W有用fs1FAs1,跟重力G無關,故B錯誤;C、由圖可知,有2段繩子與動滑輪相連,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2s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所以f2F故C正確;D、額外功等于總功減去有用功,W額W總W有用Fs2fs1,跟重力G無關,故D錯誤。故選:C?!局R點】有用功和額外功、摩擦力的大小25.【分析】 掌握電磁感應現(xiàn)象,以及直流電動機原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43、;由題干中電路的結(jié)構(gòu)和特點可以看出實驗的原理和目的。 【解答】 解:由圖可知:閉合開關,將導體ab水平向右移動,此時相當于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故導體中會有感應電流產(chǎn)生,此時導體ab相當于電源;cd相當于放入磁場中的通電導體,故cd受力運動;據(jù)上可知實驗裝置左側(cè)是利用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原理制成的,發(fā)電機就是該原理的典型應用;實驗裝置右側(cè)運用的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電動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A正確。故選:A。【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26.【分析】 兩燈泡串聯(lián)時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根據(jù)燈泡的亮暗取決于實際功率的大小可知它們實際功率之間的關系,根據(jù)PI2R

44、可知兩燈泡電阻之間的關系,兩燈泡的額定電壓相等,根據(jù)P可知兩燈泡額定功率之間的關系。 【解答】 解:將兩只額定電壓相同的小燈泡L1,L2串聯(lián)在電路中時,因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通過兩燈泡的電流相等,故A不正確;因燈泡的亮暗取決于實際功率的大小,且L1較暗,燈L2較亮,所以,由PI2R可知,L2的實際功率較大,電阻較大,故B不正確;因兩燈泡的額定電壓相等,所以,由P可知,燈L2的額定功率較小,故C正確,D不正確。故選:C?!局R點】實際功率27.【分析】 當檢驗燈泡正常發(fā)光時,該燈泡兩端的電壓應為220V,則此時一定是燈泡的一端與火線相接,另一端與零線相接。燈泡發(fā)光而亮度不夠,則加在燈

45、泡上必有電壓,但此電壓應小于220V,則此時應該是檢驗燈泡與另一電阻(如另一燈泡)串聯(lián)接在火線與零線之間。 【解答】 解:A、只閉合S、S1,若燈L正常發(fā)光,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電源電壓,說明L1支路短路,故A正確;B、只閉合S、S2,若燈L正常發(fā)光,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電源電壓,說明L2支路短路,故B錯誤;C、只閉合S、S2,若燈L發(fā)光較暗,表示檢驗燈泡與另一燈泡串聯(lián)接在火線與零線之間,這是一正常現(xiàn)象,故C錯誤;D、只閉合S、S1,若燈L不發(fā)光,表示該電路中有斷路現(xiàn)象,說明L1支路斷路,故D錯誤。故選:A?!局R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二、計算題(共2小題)28.【分析】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利用沉

46、淀的量求反應物碳酸鈉的量,利用原來氯化鈉的質(zhì)量加上生成的量,求濾液中的總量,溶液的量可通過反應前物質(zhì)的總和減生成沉淀的量得到 【解答】 解:設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是x;生成的氯化鈉的量為yNa2CO3+BaCl2BaCO3+2NaCl106 197 117x 39.4g yx21.2gy23.4g該純堿樣品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26.5g21.2g5.3g;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23.4g+5.3g28.7g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0%7%答:(1)該純堿樣品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5.3g;(2)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23.4g;(3)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7%【知識點】有關溶質(zhì)質(zhì)量

47、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29.【分析】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知道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系,以及在A點施加大小,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計算出杠桿B點人應施加拉力。(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杠桿對人的拉力等于人對杠桿施加的拉力,人對地面的壓力是由人的重力產(chǎn)生的,故壓力F壓GF。(3)當輕桿在圖中虛線位置平衡時,兩力臂的比值不變,A的重力不變,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人的拉力大小。 【解答】 解:(1)已知,G400N,OA50cm,OB40cm,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F(xiàn) OBG OA代入數(shù)據(jù) F40cm400N50cm解得:F500N(2)輕桿處于水平位置時,要使此人不被拉起,壓力F壓GF0N,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