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2021-2022學年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2021-2022學年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2021-2022學年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2021-2022學年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2021-2022學年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 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 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與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是大量開墾森林、草地等B.外來物種入侵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引人其天敵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C.水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霧霾等都屬于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D.我國實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調整

2、年齡組成.下列關于新物種形成的敘述,與事實不相符的是()A.異地的物種形成需要種群間遺傳差異的積累B.四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得到的三倍體是新物種C.新物種可以在親本物種所在地區(qū)產生D. 一個新物種可以擴展形成多個基因庫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重要的價值觀、發(fā)展觀。下列有關生態(tài)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然保護區(qū)的功能是接納各地遷移和捕來的野生動物并加以保護B.定期焚燒落葉,有利于促進物質循環(huán),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C.利用性引誘劑改變種群的性別比例,可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D.許多野生生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間接價值4.在培育耐旱轉基因黃瓜過程中,研究人員

3、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些植株體細胞中含兩個目的基因(用字母A表示,基因間無 累加效應)。為了確定這兩個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研究人員單獨種植每株黃瓜,將同一植株上雄花花粉授到雌花 柱頭上,通過子一代表現(xiàn)型及其分離比進行分析。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若E中耐旱植株:普通植株=15 : 1,則兩個基因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B.若E中耐旱植株:普通植株=3 : 1,則兩個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C.若用全為耐旱植株,則兩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適于進行推廣種植的是兩個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植株5.果蠅的翅形圓形、鑲刀形和橢圓形分別由復等位基因R、S和T控制,基因不位于Y染色體上,多只圓翅雌果蠅 和多只橢

4、圓翅雄果蠅進行了隨機交配,F(xiàn),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圓翅雌果蠅:橢圓翅雌果蠅圓翅雄果蠅:橢圓翅雄果蠅: 鑲刀翅雄果蠅=2 :2:2: 1 : 1.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果蠅翅形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B.雌、雄果蠅翅形基因型各有6種C. R對T為顯性,T對S為顯性D. Fl橢圓翅雌果蠅的基因型有2種.在生物教材當中出現(xiàn)了很多有關小泡的敘述,下面說法錯誤的是()A.內質網(wǎng)膜會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包裹起來,隨后小泡離開內質網(wǎng)向高爾基體移動并最 后與之融合B.在動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細胞中,含有一些由高爾基體斷裂形成的,由單位膜包被的小泡,稱為溶酶體C.在植物有絲分裂的前期,核膜開始解

5、體,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絲分裂的末期,這些小泡會聚集成一個細胞板, 進而形成新的細胞壁D.剛分裂形成的植物細胞中只有很少幾個分散的小液泡,隨著細胞的長大,這些小液泡就逐漸合并發(fā)展成一個大液 泡.錐栗是我國南方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冬季修剪枝條對其增產有效??茖W家開展了修剪強度對錐栗葉片生理特性的 研究,結果如下:單葉面積/cm?葉片厚度/mm相對葉綠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pmol . m 2.S-1處理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對照61.6069.6575.680.420.400.3945.350.651.99.40輕修剪66.7372.0873.620.430.410.3945.349.952.210.

6、34中修剪72.9276.8478.580.430.430.4149.253.256.212.03重修剪70.5575.2381.540.450.430.4248.152.153.911.05注:“上”指距地面3米以上;“中”指距地面1.53米;“下”指距地面1.5米以內。敘述錯誤的是()A.上層葉片通過降低厚度和葉綠素含量以保護細胞結構免受強光破壞.下層葉片通過增大單葉面積和葉綠素含量提高弱光條件下的光合速率C.應選取多株生長旺盛且長勢基本相同的植株,修剪時需注意枝條的合理分布D.推測中修剪對錐栗增產最為有效(10分)下圖為初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示意圖,圖中18表示基因。不考

7、慮突變的情況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261 A.精原細胞有絲分裂也含有基因18,后期有兩條Y染色體但不在圖示中1與2、3、4互為等位基因,與5、6、7、8互為非等位基因1與2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分離,1與3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分離1分別與6、7、8組合都能形成重組型的配子二、非選擇題(10分)徒步探險是一種驚險、刺激的戶外運動.在戶外復雜條件下,人體內環(huán)境依靠“信息傳遞和反饋調節(jié)”維持 各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在高寒山區(qū)徒步探險中,下丘腦的神經分泌細胞加強分泌 激素,最終使甲狀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產熱抵御寒冷,此過程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屬于 調節(jié)。(2)在叢林探險中,人體容易

8、感染森林腦炎病毒,它是一種嗜神經性較強的病毒.其遺傳物質RNA進入細胞在 的催化下合成DNA并在細胞中增殖后大量釋放引發(fā)病毒血癥。某些位于突觸間隙的病毒與突觸結構中的 上 受體識別后進入神經末梢,在細胞中移動方向與反射活動中興奮的傳遞方向反向進行,最終入侵到神經中樞。(3)正常人體水平衡調節(jié)和體溫調節(jié)中激素含量能夠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原因是存在 調節(jié)。在缺少水源的荒漠戈 壁中,若頭部受傷失血且下丘腦水平衡中樞受損,從激素調節(jié)角度分析傷者血量恢復正常更難的原因是 o(14分)已知高粱(兩性花)的A和a、B和b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回答下列問題:(1)現(xiàn)有基因型為AAbb、aaBB的兩個高粱品種,欲培

9、育出基因型為AABB的高粱品種,較為簡單的方法是雜交育 種。利用此育種方法得到的子代中應該在第代開始選擇,然后使其連續(xù),經過選擇,淘汰掉不合要求的植株,直至不出現(xiàn)。(2)研究發(fā)現(xiàn)高粱的莖稈中可用于榨取蔗糖,A基因存在時莖稈中可合成較多的蔗糖;B基因存在時可催化蔗糖合成 淀粉,提高高粱籽粒的產量?,F(xiàn)用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兩個植株雜交,子一代中適于榨取蔗糖的植株占,適于獲取高粱籽粒的植株占.(3)若高粱的A和a、B和b這兩對基因分別控制高莖矮莖、抗病和易感病,現(xiàn)用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植株雜 交,子代中出現(xiàn)了矮莖抗病植株,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在形成配子時發(fā)生

10、了基因突變, 也可能是由于處理不當,使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發(fā)生了部分自交。為了探究這種現(xiàn)象是上述哪種原因造成的,請設 計一個較簡單的雜交實驗進行探究(要求:寫出探究方法和預期結果)探究方法:.預期結果:。(14分)小家鼠毛色的黃色與灰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尾與短尾由等位基因R、r控制。從鼠群中選取多 對黃色正常尾的雌鼠與黃色正常尾的雄鼠交配,子代雌雄鼠黃色與灰色比例均為2: 1;且子代雌雄鼠均為正常尾,雌 性與雄性比例為2: 1。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控制毛色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理由是.(2)控制尾長的基因在染色體上。根據(jù)雜交的結果分析,子代雄鼠不出現(xiàn)短尾的原因是(3)選取子代中的一

11、只黃色正常尾的雄鼠和一只灰色正常尾雌鼠雜交,后代中出現(xiàn)灰色正常尾雄鼠的概率為(4)現(xiàn)有一只黃色正常尾雌鼠,欲通過雜交實驗探究這只雌鼠的基因型。實驗方案:用該只黃色正常尾雌鼠與 雜交,統(tǒng)計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預期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若,則該只黃色正常尾雌鼠的基因型為AaXRX5若,則該只黃色正常尾雌鼠的基因型為AaXRX、探究環(huán)境因素對小麥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達量相對值D 一蛋白分解送因 發(fā)達地相時值達量相對值D 一蛋白分解送因 發(fā)達地相時值組別及處理方法:CK:水、25 H:水、36P:黃體渤、25 P i H:黃體的、36(1) D1蛋白位于葉綠體的上,參與水的分解,產物用于

12、 反應中CO2的還原。(2)研究高溫對小麥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機制,測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達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達量, 結果如圖。據(jù)圖甲、乙的CK組和H組分析:高溫下光合作用速率,推測可能與 有關。據(jù)圖丙、丁結果進一步推測高溫引起H組D1蛋白含量變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轉化成中轉形式D1蛋白,進而避免被分解。依據(jù)是CK組D1蛋白合成量與分解量大致相同,而H組D1蛋白合成量分解量。(3)進一步研究黃體酮對高溫下小麥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機制,結果如圖中P、P+H組所示。圖甲表明黃體酮能 高溫對光合作用的抑制。據(jù)圖乙、丙、丁推測,黃體酮作用的分子機制是 o依據(jù)是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

13、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大量開墾森林和草原會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不能用這種方式來解決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糧食短缺的問題。引入外來物 種可能會導致當?shù)厣锏亩鄻有允艿酵{,進而導致生物多樣性銳減。二孩”政策的最終結果是調節(jié)人口年齡結構,緩 解人口老齡化?!驹斀狻看罅块_墾森林、草地,發(fā)展糧食生產,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A錯誤;控制外來物種入侵不能盲目引入其天敵,引種不當 會造成新的生態(tài)災難,B錯誤: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包括土地荒漠化、溫室效應、水資源短缺等,霧霾不屬于全球生態(tài) 環(huán)境問題,C錯誤;一孩政策調整為二孩政策,提高了人口出生率,使幼年個體增多,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調節(jié)年 齡組成

14、,延緩人口老齡化的進程,D正確。故選D。2、B【解析】物種是生物最小的分類單位,判斷生物是否屬于同一個物種,關鍵看它們是否存在生殖隔離,即能夠交配并且后代可 育的,屬于同一個物種。種群,是指同一時間和空間同一物種的集合體,是物種的具體存在單位,也是進化和繁殖的 單位。物種的形成方式有同地和異地之分,異地即地理隔離,同地如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變?yōu)樗谋扼w,也可以產生 新的物種?!驹斀狻緼、異地的物種形成需要種群間遺傳差異的積累,致使兩種群基因庫差異較大,再也無法進行交流,即產生新的物種,A正確;B、四倍體和二倍體雜交得到的三倍體不育,不能稱為一個物種,B錯誤;C,新物種可以在親本物種所在地區(qū)產生,

15、如二倍體加倍變成四倍體,四倍體即是一個新的物種,C正確;D、一個新物種在不同的區(qū)域可以形成不同的種群,可以擴展形成多個基因庫,D正確。故選B。3、C【解析】1、生物多樣性的價值:(1)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yè)原料等實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等非實用意 義的;(2)間接價值: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價值(生態(tài)功能);(3)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2、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的保護措施:(1)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qū)):就地保護是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護:如建立動物園、植物園.易地保護是就地保護的補充,它為行將滅絕的物種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機會;(3)

16、利用生物技術對生物進行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保護,如建立精子庫、種子庫等;(4)利用生物技術對生物進行瀕危物種進行保護,如人工授精、組織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等?!驹斀狻緼、自然保護區(qū)的功能是保護當?shù)氐纳鷳B(tài)系統(tǒng)或物種,A錯誤;B、定期焚燒稻稈可促進物質循環(huán),但不能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B錯誤;C、利用性引誘劑誘捕有害昆蟲,可通過改變種群的性別比例來降低有害昆蟲種群密度,這屬于生物防治,C正確;D、許多野生動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由此說明生物具有潛在的使用價值,D錯誤。故選C。4、D【解析】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 減數(shù)分

17、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 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驹斀狻緼、若Fi中耐旱植株:普通植株=15 : 1,是9 : 3 : 3 : 1的變式,說明這兩個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則兩個基 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正確;B、若力中耐旱植株:普通植株=3: 1,則這兩個基因遵循分離定律,兩個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B正確;C,若用全為耐旱植株,所以的配子都含有耐旱基因,

18、可以將其理解為親代是純合子,所以兩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 色體上,C正確;D、適于進行推廣種植的品種是子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則需要兩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錯誤。故選D?!军c睛】本題需要考生將轉入的基因理解成染色體上的基因,結合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進行解答。5、B【解析】多只圓翅雌果蠅和多只橢圓翅雄果蠅進行了隨機交配,E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圓翅雌果蠅:橢圓翅雌果蠅:圓翅雄果 蠅:橢圓翅雄果蠅:鐮刀翅雄果蠅=2 :2:2: 1 : 1,表現(xiàn)型與性別相關聯(lián),推導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R對T為顯性,T對S為顯性,親本雌蠅的基因型為XRX XRXS,比例為1:1,雄蠅的基因型為*T丫,F(xiàn)

19、i橢圓翅雌 果蠅基因型有2種;該果蠅群體中,雌果蠅翅形基因型有6種,雄果蠅翅形基因型有3種?!驹斀狻緼、由分析可知,果蠅翅形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說明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A正確;B、結合分析可知,該群體中關于翅形的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故雌果蠅翅形基因型有6種,分別為XRXR, XRXXTXT, XsXTx XRXS, XSXS,雄果蠅翅形基因型有3種,即為XRY、XsY, XtY, B錯誤;c、后代雌蠅的表現(xiàn)型中無鐮刀型出現(xiàn),且在親本雄蠅表現(xiàn)為橢圓的情況下,故可知圓翅對橢圓為顯性,橢圓對鐐刀 翅為顯性,即R對T為顯性,T對S為顯性,C正確;D、由分析可知,F(xiàn)i橢圓翅雌果蠅的基因型有2種,

20、即XTXS、XTXr, D正確。故選B。6、C【解析】A、分泌蛋白合成與分泌過程:核糖體合成蛋白質一內質網(wǎng)進行粗加工T內質網(wǎng)“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 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A正確;B、高爾基體斷裂形成的,由單位膜包被的小泡,稱為溶酶體,B正確;C,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現(xiàn)細胞板,細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細胞壁,而植物細胞壁的形成與高爾基 體有關,因此赤道板附近聚集的小泡是由高爾基體形成的,C錯誤;D、植物細胞中的大液泡是由很少幾個分散的小液泡長大,逐漸合并發(fā)展而來,D正確。故選Co【點睛】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細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7、A【解析】分

21、析題中表格:與對照組相比,隨著修剪程度的加重,葉面積逐漸增加,葉片厚度逐漸增加;在三種修剪中,中修剪 的葉綠素相對含量最多,最大光合速率最大;單獨分析每組,下部分葉片面積最大,相對葉綠素含量最多,上部葉片 厚度最厚?!驹斀狻緼、上層葉片受到陽光的直接照射,光照強,實驗結果顯示上層葉片厚度較大,厚度沒有降低,A錯誤;B、下層葉片由于被上層遮擋處于陽光相對較弱的條件下,下層葉片單葉面積較大,受光面積較大,相對葉綠素含量較高,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光照,B正確;C、本實驗中,實驗材料為無關變量,為保證單一變量,需選擇多株生長旺盛且長勢基本相同的植株,修剪時需注意 枝條的合理分布,C正確;D、中修剪的最大

22、光合速率較其它修剪強度大,推測中修剪對錐栗增產最為有效,D正確。故選A。8、A【解析】分析題圖:圖中為初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示意圖,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其中1和2、3和4、5和6、7和8都應該是相同基因.【詳解】A、精原細胞中X和丫是一對形態(tài)、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體,圖示中兩條染色體形態(tài)、大小相同,應為一對常染色體, 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后也含有基因18, A正確;B、1與2應為相同基因,1與3、4可能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1與5、6, 7、8互為非等位基因,B錯誤;C、1與2為姐妹染色單體上的相同基因,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離,1與3為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在減

23、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C錯誤;D、交叉互換發(fā)生在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且5與6是相同的基因,1與6不屬于重組配子,D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9、促甲狀腺激素釋放(TRH) 分級 逆轉錄酶突觸前膜反饋調節(jié)下丘腦(水平衡中樞)受損導 致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尿量增加,失水較多【解析】下丘腦中有滲透壓感受器,是體溫調節(jié)、水平衡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的中樞,還與生物節(jié)律等的控制有關;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運輸?shù)酱贵w,促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 隨血液運輸?shù)郊谞钕?,促使甲狀腺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驹斀狻浚?)寒冷條件下,下丘腦分泌

24、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釋放促甲狀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狀腺,促進甲狀腺激 素的分泌,從而加快物質的氧化分解,增加產熱量來維持體溫恒定。該過程中,甲狀腺激素的調節(jié)方式是分級調節(jié)。(2) RNA指導DNA合成的過程為逆轉錄過程,需要逆轉錄酶的催化。根據(jù)題意分析,病毒進入神經細胞移動的方向 與興奮傳導的方向相反,說明該病毒是與突觸前膜上的受體結合,進入神經末梢,最終入侵到神經中樞。(3)水鹽平衡的中樞和體溫調節(jié)中樞都在下丘腦;下丘腦(水平衡中樞)受損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尿量增加, 失水較多,所以頭部受傷失血且下丘腦水平衡中樞受損,傷者血量恢復正常更難?!军c睛】本題考查神經體液調節(jié),綜合考查了

25、反射弧、體溫調節(jié)、水平衡調節(jié)內容,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 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10、2 自交性狀分離1/83/8讓該矮莖抗病植株自交,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若子代出現(xiàn)抗病植株:易感病植株=3: 1 (或出現(xiàn)易感病植株),則是因為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在形成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若子代全是 抗病植株,則是因為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發(fā)生了部分自交)【解析】1、基因型為AAbb、aaBB的兩個高粱品種雜交,子一代為雙雜合子(AaBb),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基因型及其 比例為A_B_:A_bb:aaB_:aabb=9:3:3:1,從子二代中選擇雙顯性個體進行連續(xù)自交,淘汰掉后代發(fā)生

26、性狀分離的個體, 后代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即基因型為AABB的高粱品種。2、適于榨取蔗糖的植株的基因型為A_bb,適于獲取高粱籽粒的植株的基因型為A_B_。3、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植株雜交,子代中出現(xiàn)了矮莖抗病植株(aaBb),如果AAbb的植株在形成配子時發(fā)生 了基因突變即Ab配子突變成ah的配子,產生矮莖抗病植株基因型為aaBb,自交后代發(fā)生抗病植株:易感病植株=3:1 的性狀分離:如果AaBB的植株發(fā)生了部分自交,則產生的矮莖抗病植株基因型為aaBB,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詳解】(1)基因型為AAbb、aaBB的兩個高粱品種雜交,子一代為雙雜合子(AaBb),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

27、代中開始出 現(xiàn)性狀分離,在得到的子代中,應該從第2代開始進行選擇雙顯性個體,使其連續(xù)自交,淘汰掉不合要求的植株,直 至不再出現(xiàn)性狀分離。(2)適于榨取蔗糖的植株的基因型為A_bb,適于獲取高粱籽粒的植株的基因型為A_B_?;蛐蜑锳aBb和aaBb的 兩個植株雜交,子代中基因型為A_bb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72x1/4=1/8,基因型為A_B_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2x3/4=378,(3)如果產生題中現(xiàn)象是因為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在形成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則子代矮莖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其自交后代會出現(xiàn)抗病植株:易感病植株=3:1的性狀分離比:如果是因為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發(fā)生了部

28、分自 交,則子代矮莖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其自交后代不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军c睛】本題考查雜交育種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意在考查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以及獲取信息的 能力。11、常 子代雌雄鼠黃色與灰色的比例均為2: 1,與性別無關 X 短尾雄鼠致死 1/4或1/6 灰色正常 尾雄鼠 子代黃色正常尾雌鼠:黃色正常尾雄鼠:灰色正常尾雌鼠:灰色正常尾雄鼠=1 : 1 : 1 : 1 子代黃色正 常尾雌鼠:黃色正常尾雄鼠:灰色正常尾雌鼠:灰色正常尾雄鼠=2 : 1 : 2 : 1【解析】由“子代雌雄鼠黃色與灰色比例均為2: 1”可知,后代性狀表現(xiàn)與性別無關,說明控制毛色的基因位

29、于常染色體,黃毛 為顯性且顯性純合基因型RR致死。由“子代雌雄鼠均為正常尾,雌性與雄性比例為2: 1”可知,后代性狀與性別有關, 控制尾長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正常尾為顯性,短尾雄鼠致死。因此親本基因型為AaXRX1、AaXRY.【詳解】(1)因子代雌雄鼠黃色與灰色的比例均為2: 1,與性別無關,說明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2)因子代雌雄鼠均為正常尾,雌性與雄性比例為2: 1,與性別有關,說明控制尾長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短尾 雄鼠致死,子代雄鼠不出現(xiàn)短尾。(3)由題分析基因型,子代黃色正常尾的雄鼠(AaX1) x子代灰色正常尾雌鼠(aaXRX-)一灰色正常尾雄鼠(aaXRY), 若子代

30、灰色正常尾雌鼠基因型為aaXRxR,其后代出現(xiàn)灰色正常尾雄鼠的概率為l/2xl/2=l/4,若子代灰色正常尾雌鼠 基因型為aaXRxr,其后代出現(xiàn)灰色正常尾雄鼠的概率為l/2xl/3=l/6。(4)黃色正常尾雌鼠基因型為A_XRX-與灰色正常尾雄鼠(aaXRY)雜交,如果黃色正常尾雌鼠的基因型為AaXX) 則子代黃色正常尾雌鼠:黃色正常尾雄鼠:灰色正常尾雌鼠:灰色正常尾雄鼠=1 : 1 : 1 : 1,如果黃色正常尾雌鼠的基 因型為AaXRXr,子代黃色正常尾雌鼠:黃色正常尾雄鼠:灰色正常尾雌鼠:灰色正常尾雄鼠=2 :l:2:lo【點睛】答題關鍵在于判斷基因位置和基因型,注意致死情況。12類囊體(類囊體薄膜、基粒、基粒片層)暗(碳) 降低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