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注冊測繪師考試培訓輔導題-單選題及多選題_第1頁
武大注冊測繪師考試培訓輔導題-單選題及多選題_第2頁
武大注冊測繪師考試培訓輔導題-單選題及多選題_第3頁
武大注冊測繪師考試培訓輔導題-單選題及多選題_第4頁
武大注冊測繪師考試培訓輔導題-單選題及多選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注冊測繪師考試培訓復習題一、多項選擇題設A點為后視點,B點為前視點,后視讀數(shù),前視讀數(shù)b=1.428m,則( )。A.; B. 后視點比前視點高; C. 若A點高程,則視線高程為203.140m; D. 若A點高程,則前視點高程為202.320; E. 后視點比前視點低。地面上某點,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六度帶)的坐標為:x=3430152m,y=20637680m,則該點位于( )投影帶,中央子午線經(jīng)度是( )。A 第3帶; B 116; C 第34帶; D 第20帶; E 117北京地區(qū)的地理坐標為:北緯3954,東經(jīng)11628。按高斯六度帶投影,該地區(qū)所在投影帶中央子午線的經(jīng)度為( ),

2、第( )投影帶。A 20; B 117; C 19 ; D 115; E 120微傾式水準儀應滿足如下幾何條件( )。A 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 B橫軸垂直于儀器豎軸; C水準管軸垂直于儀器豎軸; D 圓水準器軸平行于儀器豎軸; E 十字絲橫絲應垂直于儀器豎軸在A、B兩點之間進行水準測量,得到滿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測高差為=+0.005m,=-0.009m。已知A點高程HA=417.462m,則( )。A B的高程為417.460m; B B點的高程為417.469m; C 往、返測高差閉合差為+0.014m,D B點的高程為417.467m E 往、返測高差閉合差為-0.004m。在水準測量時

3、,若水準尺傾斜時,其讀數(shù)值( )。A 當水準尺向前或向后傾斜時增大; B當水準尺向左或向右傾斜時減少; C總是增大; D總是減少; E 不論水準尺怎樣傾斜,其讀數(shù)值都是錯誤的光學經(jīng)緯儀應滿足下列幾何條件( )。A B C D 用測回法觀測水平角,可以消除( )誤差。A 2C B 誤差; C 指標差 D橫軸誤差大氣折光誤差 E 對中誤差方向觀測法觀測水平角的側站限差有( )。A 歸零差 ; B 2C誤差; C 測回差; D豎盤指標差 ; E 陽光照射的誤差。若AB直線的坐標方位角與其真方位角相同時,則A點位于( )上。A 赤道上; B 中央子午線上; C 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縱軸上; D 高斯投

4、影帶的邊緣上; E 中央子午線左側用鋼尺進行直線丈量,應( )。A 尺身放平; B確定好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C丈量水平距離; D目估或用經(jīng)緯儀定線; E進行往返丈量閉合導線的角度閉合差與( )。A導線的幾何圖形無關; B導線的幾何圖形有關; C 導線各內(nèi)角和的大小有關; D導線各內(nèi)角和的大小無關; E 導線的起始邊方位角有關經(jīng)緯儀對中的基本方法有( )。A 光學對點器對中; B 垂球隊中; C 目估對中; D 對中桿對中; E 其它方法對中高差閉合差調(diào)整的原則是按( )成比例分配。A 高差大小; B測站數(shù); C水準路線長度; D 水準點間的距離; E 往返測站數(shù)總和平面控制測量的基本形式有(

5、)。A 導線測量水準測量; B三角測量;C 距離測量; D 角度測量經(jīng)緯儀可以測量( )。A 磁方位角; B 水平角; C 水平方向值; D豎直角; E 象限角在測量內(nèi)業(yè)計算中,其閉合差按反號分配的有( )。A 高差閉合差; B 閉合導線角度閉合差; C 附合導線角度閉合差; D 坐標增量閉合差; E 導線全長閉合差中;水準測量中,使前后視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 )。A 水準管軸不平行視準軸的誤差; B 地球曲率產(chǎn)生的誤差; C 大氣折光產(chǎn)生的誤 D陽光照射產(chǎn)生的誤差; E 估讀數(shù)差下列誤差中( )為偶然誤差。A 估讀誤差; B 照準誤差; C 2C誤差; D 指標差; E 橫軸誤差確定

6、直線的方向,一般用( )來表示。A 方位角; B 象限角; C水平角; D 豎直角; E 真子午線方向?qū)Ь€坐標計算的基本方法是( )。A 坐標正算; B 坐標反算; C坐標方位角推算; D 高差閉合差調(diào)整; E 導線全長閉合差計算四等水準測量一測站的作業(yè)限差有( )。 A 前、后視距差; B 高差閉合差; C 紅、黑面讀數(shù)差; D紅黑面高差之差; E視準軸不平行水準管軸的誤差大比例尺地形圖是指( )的地形圖。A 1:500; B 1:5000 ; C 1:2000; D 1:10000; E 1:100000地形圖的圖式符號有( )。 A比例符號; B非比例符號; C 等高線注記符號; D 測

7、圖比例尺等高線按其用途可分為( )。 A首曲線; B計曲線; C 間曲線; D 示坡線; E 山脊線和山谷線等高線具有哪些特性( )。 A等高線不能相交; B 等高線是閉合曲線; C 山脊線不與等高線正交; D 等高線平距與坡度成正比; E 等高線密集表示陡坡視距測量可同時測定兩點間的 ( )。 A高差; B 高程; C 水平距離; D高差與平距 ; E 水平角平板儀安置包括( )。 A 對點; B 整平; C 度盤歸零 ; D定向; E 標定圖板北方向 在地形圖上可以確定( )。A 點的空間坐標 B直線的坡度 C 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D確定匯水面積 E 估算土方量 下述哪些誤差屬于真誤差( )

8、。A 三角形閉合差; B 多邊形閉合差 C 量距往、返較差 D 閉合導線的角度閉合差 E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測量工作的原則是( )。A 由整體到局部; B 先測角后量距; C 在精度上由高級到低級; D先控制后碎部 E 先進行高程控制測量后進行平面控制測量測量的基準面是 ( )。A 大地水準面; B水準面; C 水平面 ; E 1985年國家大地坐標系高程測量按使用的儀器和方法不同分為( )。A 水準面測量; B閉合路線水準測量; C附合路線水準測量; D三角高程測量 E 三、四、五等水準測量影響水準測量成果的誤差有( )。 A 視差未消除; B水準尺未豎直; C 估讀毫米數(shù)不準; D地球曲率

9、和大氣折光; E 陽光照射和風力太大當經(jīng)緯儀豎軸與仰視、平視、俯視的三條視線位于同一豎直面內(nèi)時,其水平度盤讀數(shù)值 ( )。 A相等; B不等; C 均等于平視方向的讀數(shù)值; D 仰視方向讀數(shù)值比平視度盤讀數(shù)值大 E 俯視方向讀數(shù)值比平視方向讀數(shù)值小影響角度測量成果的主要誤差是 ( )。A 儀器誤差; B 對中誤差 ; C 目標偏誤差 ; D豎軸誤差 E 照準個估讀誤差確定直線方向的標準方向有( )。A 坐標縱軸方向; B真子午線方向; C 指向正北的方向; D 磁子午線方向直線方向光電測距儀的品類分為 ( )。A 按測程分為短、中、遠程測距儀 B按精度分為I、II、III級測距儀C按光源分為普

10、通光源、紅外光源、激光光源三類測距儀 D 按測定電磁波傳播時間t的方法分為脈沖法和相位法兩種測距儀 E 不分品類光電測距成果的改正計算有 ( )。A 加、乘常熟改正計算; B氣象改正計算; C 傾斜改正計算; D三軸關系改正計算; E測程的檢定與改正計算全站儀的主要技術指標有( )。A最大測程; B 測距標稱精度; C 測角精度 ; D放大倍率; E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 全站儀由( )組成。A光電測距儀; B 電子經(jīng)緯儀 ; C多媒體電腦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 D 高精度的光學經(jīng)緯儀全站儀除能自動測距、測角外,還能快速完成一個測站所需完成的工作,包括( )。A計算平距、高差; B 計算三維坐標; C 按

11、水平角和距離進行放樣測量; D 按坐標進行放樣; E 將任一方向的水平角置為00000導線測量的外業(yè)工作包括( )。A 踏選點及建立標志; B 量邊或距離測量; C測角; D連測; E進行高程測量閉合導線和附合導線內(nèi)業(yè)計算的不同點是( )。A方位角推算方法不同; B角度閉合差計算方法不同; C坐標增量閉合差計算方法不同 D導線全長閉合差計算方法不同 ; E 坐標增量改正計算方法不同圓曲線帶有緩和曲線段的曲線主點是( )。A 直緩點(ZH點); B 直圓點(ZY點); C 緩圓點(HY點);D圓直點(YZ點); E曲中點(QZ點)公路中線測設時,里程樁應設置在中線的哪些地方 ( )。A 邊坡點處

12、; B 地形點處; C 橋涵位置處; D 曲線主點處; E交點和轉點處 路線縱斷面測量的任務是 ( )。A 測定中線各里程樁的地面高程; B 繪制路線縱斷面圖; C測定中線各里程樁兩側垂直于中線的地面高程; D 測定路線交點間的高差 ; E根據(jù)縱坡設計計算設計高程橫斷面的測量方法有( )。A花桿皮尺法; B水準儀法; C 經(jīng)緯儀法; D 跨溝谷測量法; E目估法 ; 比例尺精度是指地形圖上0.1mm所代表的地面上的實地距離,則( )。A 1:500比例吃精度為0.05m; B 1:2000比例吃精度為0.20m ; C 1:5000比例尺精度為0.50m; D 1:1000比例尺精度為0.10

13、m ; E 1:2500比例尺精度為0.25m 用正倒鏡分中法延長直線,可以消除或減少誤差的影響( )。A 2C; B 視準軸不垂直于橫軸; C橫軸不垂直于儀器豎軸 ; D水準管軸不垂直于儀器豎軸 ; E 對中工程放樣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角度放樣; B高差放樣; C高程放樣; D距離放樣; E坡度放樣用兩點的平面直角坐標值來反算這兩點所在邊長的坐標方位角時,應給反算角度加一個常數(shù)才能轉化為實際的坐標方位角。即( )。 A.當 B.當 C .當 D .當 E.當二、單項選擇題地面點到高程基準面的垂直距離稱為該點的( B )。.相對高程; .絕對高程;.高差地面點的空間位置是用(C )來表示的

14、。.地理坐標; .平面直角坐標; C.坐標和高程絕對高程的起算面是(B )。.水平面; .大地水準面; .假定水準面某段距離的平均值為100mm,其往返較差為+20mm,則相對誤差為(C )。.; .; .已知直線AB的坐標方位角為186,則直線BA的坐標方位角為(C )。.96 .276 .6在距離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往返較差; .相對誤差; .閉合差坐標方位角是以( C )為標準方向,順時針轉到測線的夾角。.真子午線方向; .磁子午線方向; .坐標縱軸方向距離丈量的結果是求得兩點間的( B )。.斜線距離; .水平距離; .折線距離往返丈量直線AB的長度為:其DAB=1

15、26.72m, DBA=126.76m相對誤差為(A).=1/3100;.=1/3200;.=在水準測量中轉點的作用是傳遞(B)。.方向; .高程; .距離圓水準器軸是圓水準器內(nèi)壁圓弧零點的( B )。.切線; .法線; .垂線水準測量時,為了消除角誤差對一測站高差值的影響,可將水準儀置在(B )處。.靠近前尺; .兩尺中間; .靠近后尺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B )。.儀器校正不完善; .物像有十字絲面未重合; .十字絲分劃板位置不正確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原則為(C)成正比例進行分配。A.與測站數(shù); .與高差的大??;.與距離或測站數(shù)附和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公式為( C )。.=;. ; . -()

16、水準測量中,同一測站,當后尺讀數(shù)大于前尺讀數(shù)時說明后尺點(B )。.高于前尺點; .低于前尺點;.高于側站點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離相等,其目的是為了消除(A)的誤差影響。.水準管軸不平行于視準軸; .圓水準軸不平行于儀器豎軸; .十字絲橫絲不水平視準軸是指( C)的連線。.物鏡光心與目鏡光心;.目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 .物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往返水準路線高差平均值的正負號是以( A )的符號為準。.往測高差; .返測高差;.往返測高差的代數(shù)和在水準測量中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并測得后視點讀數(shù)為1.124m,前視讀數(shù)為1.428m,則B點比A點(B).高; .低; .等高自動安平水準儀的特點

17、是( A )使視線水平。.用安平補償器代替管水準儀;.用安平補償器代替圓水準器;.用安平補償器和管水準器。在進行高差閉合差調(diào)整時,某一測段按測站數(shù)計算每站高差改正數(shù)的公式為(C). . .圓水準器軸與管水準器軸的幾何關系為( A )。.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相交從觀察窗中看到符合水準氣泡影象錯動間距較大時,需(A)使符合水準氣泡影象符合。.轉動微傾螺旋;.轉動微動螺旋;.轉動三個螺旋轉動目鏡對光螺旋的目的是(A)。.看清十字絲;.看清遠處目標;.消除視差。測定一點豎直角時,若儀器高不同,但都瞄準目標同一位置,則所測豎直角(B).相同;.不同;.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等精度觀測的條件下,正方形一

18、條邊a的觀測中誤差為m,則正方形的周長(=4a)中的誤差為(C).m; .2m; .4m丈量某長方形的長為=20,寬為b=15,它們的丈量精度(A )相同;.不同;.不能進行比較衡量一組觀測值的精度的指標是(A).中誤差;.允許誤差;.算術平均值中誤差在距離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標準是(A ).相對誤差;.中誤差; .往返誤差下列誤差中(A)為偶然誤差.照準誤差和估讀誤差;.橫軸誤差和指標差;.水準管軸不平行與視準軸的誤差若一個測站高差的中誤差為,單程為個測站的支水準路線往返測高差平均值的中誤差為(B).;. 在相同的觀條件下,對某一目標進行個測站的支水準路線往返測高差平均值的中誤差為(B)

19、.;.;. 對三角形進行次等精度觀測,其真誤差(閉合差)為:+4;-3;+1;-2;+6,則該組觀測值的精度(B).不相等;.相等;.最高為+1經(jīng)緯儀對中誤差屬(A).偶然誤差;.系統(tǒng)誤差;.中誤差尺長誤差和溫度誤差屬(B).偶然誤差;.系統(tǒng)誤差;.中誤差一條直線分兩段丈量,它們的中誤差分別為和,該直線丈量的中誤差為(C).;. ;. 一條附和水準路線共設站,若每站水準測量中誤差為,則該路線水準測量中誤差為(A).;.;.某基線丈量若干次計算得到平均長為540m,平均值之中誤差為0.05m,則該基線的相對誤差為( C ).0.0000925; .1/11000; .1/10000下面是三個小組

20、丈量距離的結果,只有(B)組測量的相對誤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100m0.025m; .200m0.040m; .150m0.035m對某量進行次觀測,若觀測值的中誤差為,則該量的算術平均值的中誤差為(C). ; .m/n; .m/小三角鎖近似平差主要考慮(A).測角誤差;.基線誤差;.起始邊方位角的誤差在全圓測回法的觀測中,同一盤位起始方向的兩次讀數(shù)之差叫(A).歸零差;.測回差;.互差在兩端有基線的小三角鎖基線閉合差的計算中,傳距角、是用(C).實測角值 B經(jīng)過第二次改正后的角值 C經(jīng)過角度閉合差調(diào)整后的角值在全圓測回法中,同一測回不同方向之間的值為、,其互差應為(A).28.-18

21、.1.5基線丈量的精度用相對誤差來衡量,其表示形式為(A).平均值中誤差與平均值之比;.丈量值中誤差與平均值之比;.平均值中誤差與丈量值之和之比47、在小范圍內(nèi)進行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時,以(D )作為投影面。A參考橢球面 B大地水準面C圓球面 D水平面48、接圖表的作用是(C )。A表示本圖的邊界線或范圍 B表示本圖的代號C表示本圖幅與其它圖幅的位置關系 D都不是49、三幅地形圖的比例尺分別為:11000、12000、15000,則其比例尺精度分別為(B )。A1m;2m;5m; B0.1m;0.2m;0.5m;C0.01m;0.02m;0.05m; D0.001m;0.002m;0.005m

22、;50、在11000的地形圖上,AB兩點間的高差為0.10m,距離為5m,則地面上兩點連線的坡度為(B )。A1% B2% C3% D4%51、在15000的地形圖上,AB兩點連線的坡度為4%,距離為50m,則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為(D )。A0.4m B0.8m C1.2m D2m52、比例尺為1:50萬的地形圖,其分幅的經(jīng)差和緯差分別為( B )A6、4 B3、2 C130、1 D2、353、地形圖中,等高線相交的地貌是( A )A懸崖 B峭壁 C河流 D盤地54、相鄰兩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稱為(A )。A等高距 B等高線平距 C基本等高距 D都不是55、相鄰兩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B )。

23、A等高距 B等高線平距 C基本等高距 D都不是56、在野外進行地形測圖中,為保證測量質(zhì)量,地形點的間距選擇一般是( C )。A隨儀器的精度而定 B隨測繪方法而定C隨比例尺和地形而定 D隨繪圖技巧而定57、下面選項中不屬于地性線的是(D )。A山脊線 B山谷線 C山腳線 D等高線58、下面選項中不屬于等高線的是(C )。A首曲線 B計曲線 C閉合曲線 D間曲線59、同一張地形圖上,等高線平距越大,說明(D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緩60、同一張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說明(B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緩61、用經(jīng)緯儀進行視距測量

24、,已知K=100,視距間隔為0.25m,豎直角為+245,則水平距離的值為(B )。A20.77m B24.94m C25.00m D25.06m62、地形等高線經(jīng)過河流時,應是(D )。A直接相交通過 B近河岸時折向河流下游C近河岸時折向河流上游 D近河岸折向河流上游并與河流正交63、對于等高線而言,下面那種說法是錯誤的( C)。A同一等高線上的點的高程相等 B等高線一定是閉和的連續(xù)曲線C等高線在任何地方都不會相交 D等高線與山脊線、山谷線正交64、加粗等高線是指(C )。A首曲線 B間曲線 C計曲線 D助曲線65、編號為B-46的圖幅,其正西邊的圖幅編號為(C )。AB-47 BA-46

25、CB-45 DC-4666、按照二分之一的基本等高距加密等高線是指(B )。A首曲線 B間曲線 C計曲線 D助曲線67、編號為J-50-14的圖幅,其正東邊的圖幅編號為(B )。AJ-50-13 BJ-50-15 CJ-50-2 DJ-50-2668、按照四分之一的基本等高距加密等高線是指(D )。A首曲線 B間曲線 C計曲線 D助曲線6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地物符號類別的是(D )。A比例符號 B線形符號 C非比例符號 D注記符號70、1:1000的地形圖中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線形符號的是(C )。A高壓線 B通信線 C等級公路 D圍墻71、當按本圖幅的西南角坐標進行編號時,則編號為30.0040

26、.00的圖幅西南角的坐標為(A )km。A30.00 ;40.00 B40.00 ;30.00C40.00 ;40.00 D30.00 ;30.0072、下列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C )。A. 1:1000 B. 1:2000 C. 1:500 D. 1:500073、( A )注記不是地形圖注記。A. 說明 B. 名稱 C. 比例尺 D. 數(shù)字74、在地形圖上,量得A點高程為16.84米,B點高程為21.17米,AB距離為279.5米,則直線AB的坡度為( B )。A. -6.8% B. 1.5% C. 608% D. -1.5%75、( D )也叫集水線。A. 等高線 B

27、. 分水線C. 匯水范圍線 D. 山谷線76、( B )也叫分水線。A. 等高線 B. 山脊線C. 匯水范圍線 D. 山谷線77、下列屬于地性線的是( A ) A分水線 B坐標縱軸方向線 C最大坡度線 D定位線;78、一組閉合的等高線是山丘還是盆地,可根據(jù)( C )來判斷。A. 助曲線 B. 首曲線 C. 高程注記 D計曲線79、已知某圖幅的編號為H-49-133.,則該地形圖的比例尺為( D )A1:100萬 B1:50萬C1:25萬 D1:10萬80、兩不同高程的點,其坡度應為兩點( A )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與其平距 B. 高差與其斜距 C.平距與其斜距 D平距與其高差81、視距

28、測量時用望遠鏡內(nèi)視距絲裝置,根據(jù)幾何光學原理同時測定兩點間的( B )的方法。A距離和高差 B水平距離和高差 C距離和高程 D斜距和高差82、在一張圖紙上等高距不變時,等高線平距與地面坡度的關系是( A )。A平距大則坡度小 B平距大則坡度大 C平距大則坡度不變 D不確定83、地形測量中,若比例尺精度為b,測圖比例尺為1:M,則比例尺精度與測圖比例尺大小的關系為( D )A. b與M無關 B. 不能確定 C. b與M成反比 Db與M成正比84、在地形圖上表示的方法是用( B )A. 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線形符號和地物注記 B. 地物符號和地貌符號 C. 計曲線、首曲線、間曲線,助曲線 D等高

29、線85、測圖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有( A )A圖紙準備、方格網(wǎng)繪制、控制點展繪 B組織領導、場地劃分、后勤供應C資料、儀器工具、文具用品的準備 D外業(yè)觀測與內(nèi)業(yè)處理86、在地形測量中,大小平板儀對中容許誤差為( C)A25mm B3mm C0.05M mm(M為測圖比例尺分母) D1mm87、若地形點在圖上的最大距離不能超過3cm,對于比例尺為1/500的地形圖,相應地形點在實地的最大距離應為( A )。A15m B20m C25m D30m88、在進行平板儀定向時,直線定向時所用圖上的直線長度有關,定向多用的直線愈短,定向精度( B )。A愈精確 B愈差 C不變 D不能確定89、在地形圖上有高程

30、分別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線,則需加粗的等高線為( D )m。A26、31B27、32C29D3090、高差與水平距離之( C )為坡度。A和B差C比D積91、地形圖的比例尺用分子為1的分數(shù)形式表示時,( D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詳細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詳細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詳細92、展繪控制點時,應在圖上標明控制點的( B )。A點號與坐標B點號與高程C坐標與高程D高程與方向93、山脊線也稱( D )。A示坡線B集水線C山谷線D分水線94、將測量模型數(shù)字化、采樣并記入磁介質(zhì),由計算機屏幕編輯

31、,用數(shù)控繪圖儀繪制的地圖為( D )。A數(shù)值地圖 B計算機地圖 C電子地圖 D數(shù)字地圖95、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采用什么分幅方法( C )。A矩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圓形96、我國大比例尺地形圖采用什么分幅方法(A )。A矩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圓形97、在地形圖上,長度依測圖比例尺而寬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號是()A依比例符號 B不依比例符號C半依比例符號 D地物注記98、大比例尺數(shù)字化測圖的作業(yè)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A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據(jù)抽樣及機助制圖 B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據(jù)處理及機助制圖C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據(jù)輸入及機助制圖 D數(shù)據(jù)抽樣、數(shù)據(jù)采集及數(shù)據(jù)輸出99、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是以多大比

32、例尺地形圖為基礎,按規(guī)定的經(jīng)差和緯差劃分圖幅的。()A15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100.等高距是兩相鄰等高線之間的(A )。A. 高程之差; B. 平距; C. 間距101.當視線傾斜進行視距測量時,水平距離的計算公式是( C)。A. D=; B. D= C. D=102.用經(jīng)緯儀觀測某交點的右角,若后視讀數(shù)為2000000,前視讀數(shù)為00000,則外距方向的讀數(shù)為(C )。A. 100 B. 80 C. 280103.公路中線里程樁測設時,短鏈是指( B)。 A.實際里程大于原樁號; B.實際里程小雨原樁號; C.原樁號測錯104.采用偏角法測設圓曲線時,

33、其偏角應等于相應弧長所對圓心角的(B)。A.2倍 B. 1/2; C. 2/3 105.已知某彎道的轉角為a,圓曲線的半徑為80m,查表所得測設元素值為T、L、E、D,則該圓曲線的實際測設元素值應為(A )。、A.0.80T、0.80L、0.08E、0.80D; B.1.25T、1.25L、1.25E、1.25D;C.T、L、E、D,106.公路中線測量在紙上定好線后,用穿線交點法在實地放線的工作程序為(A )。A.放點、穿線、交點;B.計算、放點、穿線;C計算、交點、放點107.復曲線測設時,已知主曲線半徑為,其切線長為T1,基線長為a,則副曲線半徑為( B)。A ; B ; C 108.公

34、路中線測量中,設置轉點的作用是(B )。A 傳遞高程; B 傳遞方向; C加快觀測速度109.路線相鄰兩交點(JD8JD9)間距離是用(A)。A鋼尺丈量,視距校核; B 只用視距測量; C 用皮尺丈量,視距校核110.公路中線測量中,測得某交點的右角為130,則其轉角為(A )。A; B; C 111.路線中平測量是測定路線(C )的高程。A水準點; B轉點; C各中樁112.視線高等于(A )+后視點讀數(shù)。A后視點高程; B轉點高程;。 C 前視點高程113.路線縱斷面水準測量分為( A)和中平測量。A基平測量; B水準測量;C高程測量114.公路基平測量中,其高差閉合差允許值應為( C)。

35、A ; B; C 115.基平水準點設置的位置應選擇在(C )。A 路中心線上; B 施工范圍內(nèi); C 施工范圍以外116.路線中平測量的觀測順序是(C ),轉點的高程讀數(shù)讀到毫米位,中樁點的高程讀數(shù)讀到厘米位。A 沿路線前進方向按先后順序觀測; B 先觀測中樁點, 后觀測轉點; C 先觀測轉點高程后觀測中樁點高程117.橫斷面的繪圖順序是從圖紙的( C)依次按樁號繪制。A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 B右上方自上向下,由左向左; C 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要點名稱面棱頂點長方體有6個面 一般情況下6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況下有

36、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有12條棱(相對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正方體有6個面 是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有12條棱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有8個頂點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 = 長4+寬4+高4 或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 = 棱長12 長方體或正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 + 長高 + 寬高) 2 上面或下面 前面或后面 左面或右面正方體的表面積 = 棱長棱長 6 一個面的面積 6個面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這個容器的容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37、)、(立方米)。 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棱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計量液體的體積,常用( 升 )和( 毫升 )作單位。1立方分米 = 1升 1立方厘米 = 1毫升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 = abh V =a.a.a 或 V=a3 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長方體和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它們的底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的統(tǒng)一公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 = 底面積高 V = sh正方體的棱長擴大縮小若干倍,它的表面積擴大或縮小這個倍數(shù)的平方,體積擴大或縮小這個倍數(shù)的立方。長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

38、縮小若干倍,它的表面積擴大或縮小這個倍數(shù)的平方,體積擴大或縮小這個倍數(shù)的立方。分數(shù)乘法知識要點:分數(shù)與分數(shù)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分數(shù)與分數(shù)相乘的計算方法對于整數(shù)與分數(shù)相乘也適用,因為整數(shù)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分數(sh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計算)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A、求一個分數(shù)的倒數(shù),把它的分子和分母調(diào)換位置。 B、整數(shù)(0除外)的倒數(shù)是 C、 1的倒數(shù)是1 D、 0沒有倒數(shù)。E、真分數(shù)的倒數(shù)都大于1,假分數(shù)的倒數(shù)都小于或等于1。分數(shù)除法知識要點1、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乙數(shù)不為0),等于甲數(shù)乘乙數(shù)的倒數(shù)。2、一個數(shù)(不為0),

39、乘一個小于1的數(shù),得數(shù)比這個數(shù)小; 乘一個大于1的數(shù),得數(shù)比這個數(shù)大。3、被除數(shù)(不為0),除數(shù)大于1,商比被除數(shù)?。怀龜?shù)小于1,商比被除數(shù)大;除數(shù)等于1,商等于被除數(shù)。4、做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的注意點:(1)找出關鍵句,確定單位“1”、比較量,看清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2)單位“1”已知,求比較量,用乘法計算。 單位“1” 分率 = 比較量 單位“1”未知,求單位“1”,用方程或除法計算。 對應量對應分率=單位“1”5、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也用除法計算) 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計算)認識比知識

40、要點1、兩個數(shù)的比表示求兩個數(shù)相除,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與除數(shù)、分數(shù)的聯(lián)系:比前項后項比值除法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分數(shù)分子分母分數(shù)值補充:比的后項不能為0 。 比值不能帶單位名稱。3、比的基本性質(zhì):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 4、化簡比的依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5、化簡比與求比值的區(qū)別化簡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有前項、后項和比號; 求比值:是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認識百分數(shù)知識要點1 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數(shù)叫做百分數(shù),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shù)通常用%來表示。百分號“%”是表示百分數(shù)的符號。 2、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不一定是百分數(shù)。3、分數(shù)既可以

41、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分率),也可以表示具體數(shù)量;百分數(shù)只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分率)。百分數(shù)不能帶單位名稱。4. 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只要把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把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 5. 分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通常先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shù)),再把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 6. 百分數(shù)化成分數(shù):先把百分數(shù)改寫成分數(shù),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7、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也用除法計算。常用的數(shù)量關系式1、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總數(shù)份數(shù)每份數(shù) 2、

42、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3、單價數(shù)量總價總價單價數(shù)量總價數(shù)量單價 4、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5、加數(shù)加數(shù)和 一個加數(shù)和另一個加數(shù)6、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減數(shù)被減數(shù)- 差 7、因數(shù)因數(shù)積 一個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 8、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除數(shù)被除數(shù)商 9、總數(shù)總份數(shù)平均數(shù)10、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運算定律1. 加法交換律: 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即a+b=b+a 。 2. 加法結合律: 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shù);或者

43、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和第一個數(shù)相加它們的和不變,即(a+b)+c=a+(b+c) 。 3. 乘法交換律: 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即ab=ba。 4. 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shù)相乘,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乘,再乘第三個數(shù);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再和第一個數(shù)相乘,它們的積不變,即(ab)c=a(bc) 。5. 乘法分配律: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即(a+b)c=ac+bc 。 6. 減法的性質(zhì):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幾個數(shù),可以從這個數(shù)里減去所有減數(shù)的和,差不變,即a-b-c=a-(b+c) 。 小學數(shù)學圖形計算公式 1、正方形周長邊長4 正方形面積

44、=邊長邊長 長方形周長=(長+寬)2 長方形面積=長寬 2、三角形面積=底高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3、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4、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5、圓的周長=直徑或=2半徑 圓面積=半徑2常用單位換算長度單位換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面積單位換算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體(容)積單位換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

45、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質(zhì)量單位換算1噸=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幣單位換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常用面料知識一、什么是纖維?纖維是面料中最普通的一種纖維,提取自然棉花植物,如果我們將纖維分為歸類,主要可分為天然纖維 ,合成纖維和人造纖維 三大種(1)天然纖維包括: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如:棉、麻、羊毛、兔毛、蠶絲等;(2)合成纖維是:對化工原料單體的聚合物,具有可紡性的熔體,進行紡絲加工制造出的纖維;(3)人造纖維:是植物纖維的重建和化學處理(尼龍)。(

46、一)棉COTTON 優(yōu)點:1.吸濕透氣性好,手感柔軟,穿著舒適;2.外觀樸實富有自然的美感,光澤柔和,染色性能好;3.耐堿和耐熱性特別好。缺點:1.缺乏彈性且不挺括,容易皺性;2.色牢度不高,容易褪色;3.衣服保型性差,洗后容易縮水和走形(縮水率通常在4%12%左右);4.特別怕酸,當濃硫酸沾染棉布時,棉布被燒成洞,當有酸(比如:醋)不慎弄到衣服上,應及時清洗以免醋酸對衣服產(chǎn)生致命的破壞。洗滌方法:1.可用各種洗滌劑,可手洗或機洗,但因棉纖維的彈性較差,故洗滌時不要用大挫洗,以免衣服變型,影響尺寸;2.白色衣物可用堿性較強的洗滌劑高溫洗滌,起漂白作用,貼身內(nèi)衣不可用熱水浸泡,以免出現(xiàn)黃色汗斑。

47、其他顏色衫最好用冷水洗滌,不可用含有漂白成份的洗滌劑或洗衣粉進行洗滌,以免造成脫色,更不可將洗衣粉直接倒落在棉織品上,以免局部脫色;3.淺色、白色可浸泡5-10分鐘后洗滌去污效果更佳。深色不要浸泡時間過長,以免褪色,應及時洗滌,水中可加一匙鹽,使衣服不易褪色;4.深色衣服應與其它衣物分開洗滌,以免染色;5.衣服洗好排水時,應把它疊起來,大把的擠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來擠水,切不可用力擰絞,以免衣服走形。也不可滴干,這樣衣服晾干后會過度走形;6.洗滌脫水后應迅速平整掛干,以減少折皺。除白色織物外,不要在陽光下暴曬,避免由于曝曬而使得棉布氧化加快,從而降低衣服使用壽命并引起褪色泛黃,若在日光下晾曬

48、時,建議將里面朝外進行晾曬。(二)粘膠纖維VISCOSE 粘膠纖維是以木漿、棉短絨為原料,從中提取自然纖維,在把這些自然纖維經(jīng)過特殊工藝處理,最后就制成了粘膠纖維。 粘膠纖維包括:莫代爾纖維、啞光絲、粘纖、人造絲、人造棉(人棉)、人造毛 優(yōu)點:1、粘膠具有很好的吸濕性(普通化纖中它的吸濕性是最強的)、透氣性,穿著舒適感好;2、粘膠織品光潔柔軟,有絲綢感,手感滑爽,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 缺點:1、粘膠纖維手感重,彈性差而且容易褶皺,且不挺括;2、不耐水洗、不耐磨、容易起毛、尺寸穩(wěn)定性差,縮水率高;3、不耐堿不耐酸。 洗滌:1.水洗時要隨洗隨浸,浸泡時間不可超過15分鐘,否則洗液中的污

49、物又會浸入纖維;2.膠纖維織物遇水會發(fā)硬,纖維結構很不牢固,洗滌時要輕洗,以免起毛或裂口;3.用中性洗滌劑或低堿洗滌劑,洗滌液溫度不能超過35度;4.洗后排水時應把衣服疊起來,大把地擠掉水分,切忌擰絞,以免過度走形;5.在洗液中洗好后,要先用干凈的溫水洗一遍,再用冷水洗,否則會有一部分洗滌劑固在衣服上,不容易洗下來,使淺色衣服泛黃;6.洗后忌暴曬,應在陰涼或通風處晾曬,以免造成褪色和面料壽命下降。7.對薄的化纖織品,如人造絲被面、人造絲綢等,應干洗,不宜水洗,以免縮水走樣。 保養(yǎng):1.穿用時要盡量減少磨擦、拉扯,經(jīng)常換洗,防止久穿變形;2.粘纖服裝洗凈、晾干、熨燙后,應疊放平整,按深、淺色分開

50、放,不宜長期在衣柜內(nèi)懸掛,以免伸長變.粘纖服裝吸濕性很強,收藏中應防止高溫,高濕和不潔環(huán)境引起的霉變現(xiàn)象;4.熨燙時要求低溫墊布熨燙,熨燙時要少用推拉,使服裝自然伸展對正。 (三)滌綸POLYESTER滌綸纖維的原料是將從石油、天然氣中提煉出來經(jīng)過特殊工藝處理而得到的一種合成纖維。滌綸包括:聚酯纖維、的確良優(yōu)點:1面料強度高,耐磨經(jīng)穿;2顏色鮮艷且經(jīng)久不褪色;3手感光滑,挺括有彈性且不宜走形,抗褶抗縮;4易洗快干,無須熨燙;5耐酸耐堿,不宜腐蝕。缺點:1透氣性差,吸濕性更差,穿起來比較悶熱;2干燥的季節(jié)(冬天)易產(chǎn)生靜電而容易吸塵土;3滌綸面料在摩擦處很容易起球,一旦起球就很難脫落。洗滌:1用

51、冷水或溫水洗滌,不要強力擰;2洗好后易陰干,不可暴曬,以免因熱生皺;3熨燙時應加墊濕布,溫度不可過高,深色服裝最好燙反面。(四)聚酯纖維最大的優(yōu)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適合做外套服裝。具有以下特點:1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因此,其堅牢耐用、抗皺免燙。2吸濕性較差,穿著有悶熱感,同時易帶靜電、沾污灰塵,影響美觀和舒適性。不過洗后極易干燥,且濕強幾乎不下降,不變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3聚酯面料是合纖織物中耐熱性最好的,具有熱塑性,可制做百褶裙,褶裥持久。同時,聚酯面料的抗熔性較差,遇著煙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著時應盡量避免煙頭、火花等的接觸。4聚酯面料的耐光性較好,除比腈綸

52、差外,其耐曬能力勝過天然纖維織物。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曬能力很好,幾乎與腈綸不相上下。5聚酯面料耐各種化學品性能良好。酸、堿對其破壞程度都不大,同時不怕霉菌,不怕蟲蛀。(五)氨綸SPANDEX 氨綸包括:彈性纖維、萊卡(拉卡)、拉架、斯潘德克斯 優(yōu)點:1.伸闊性大、保型性好,而且不起皺;2.手感柔軟平滑、彈性最好、穿著舒適、體貼合身;3.耐酸堿、耐磨、耐老化;4.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 缺點:1.吸濕差;2.氨綸通常不單獨使用,而是與其他面料進行混紡。(六)錦綸(又叫尼龍)NYLON或POLYAMIND 優(yōu)點:1.結實耐磨,是合成纖維中最耐磨、最結實的一種;2.重量比棉、粘膠纖維要輕

53、;3.富有彈性,定型、保型程度僅次于滌綸;4.耐酸堿腐蝕,不霉不蛀。 缺點:1.吸濕能力低,舒適性較差,但比腈綸,滌綸好;2.耐光、耐熱性較差,久曬會發(fā)黃而老化;3.收縮性較大;4.服裝穿久易起毛,起球。 洗滌方法:1.對洗滌劑要求不高,水溫不宜超過40度,以免溫度太熱而走行;2.洗滌時不要猛搓,以免出現(xiàn)小毛球;3.對淺色織品洗后應多沖幾次,不然日久容易泛黃;4.忌暴曬和烘干,應陰干;5.錦綸耐熱性較差,所以要低溫熨燙,一定要打蒸汽,不能干燙。(七)麻LINEN優(yōu)點:1.透氣,有獨特涼爽感,出汗不粘身;2.色澤鮮艷,有較好的天然光澤,不易褪色,不易縮水;3.導熱、吸濕比棉織物大,對酸堿反應不敏

54、感,抗霉菌,不易受潮發(fā)霉;4.抗蛀,抗霉菌較好。 缺點:1.手感粗糙,穿著不滑爽舒適,易起皺,懸垂性差;2.麻纖維鋼硬,抱合力差。 洗滌方法:1.同棉織物洗滌要求基本相同;2.洗滌時應比棉織物要輕柔,忌使用硬毛刷刷洗或用力揉搓,以免布料起毛,洗后忌用力擰絞;3.有色織物不要用熱水泡,不宜在強烈陽光下曝曬,以免褪色;4.在衣服晾到七八成干時可以進行熨燙,若為干衣服則需要在熨燙前必須噴上水,30分鐘后待水滴勻開再熨燙,可以直接熨燙衣料的反面,溫度可略偏高些,白色或淺色衣服的正面進行熨燙,溫度要略低些,褶裥處不宜重壓熨燙,以免致脆。 (八)毛WOOL 優(yōu)點:1.羊毛是很好的親水性纖維,具有非常好的吸

55、濕透氣性,輕薄滑爽,布面光潔的精紡毛織物最適合夏季穿,派力司、凡立丁等毛織物就屬于這類織物;2.羊毛具天然卷曲,可以形成許多不流動的空氣區(qū)間作為屏障,具有很好的保暖性,所以較厚實稍密的華達呢、啥味呢很適合作春秋裝衣料;3.羊毛光澤柔和自然,手感柔軟,與棉、麻、絲等其它天然纖維相比較,有非常好的拉伸性及彈性恢復性,熨燙后有較好的褶皺成型和保型性,因此它有很好的外觀保持性。 缺點:1.羊毛受到摩擦和揉搓的時候,毛纖維就粘在一起,發(fā)生抽縮反應(就是通常說的縮水,20%的縮水屬于正常范圍);2.羊毛容易被蟲蛀,經(jīng)常磨擦會起球;3.羊毛不耐光和熱,這對羊毛有致命的破壞作用;4.羊毛特怕堿,清洗時要選擇中

56、性的洗滌劑,否則會引起羊毛縮水。洗滌方法:1.如果使用洗衣機來洗,不要使用波輪洗衣機,最好使用滾筒洗衣機來洗,而且只能選擇柔和程序。如果手洗最好輕輕揉洗,不可使用搓衣板搓洗;2.洗滌劑要一定要選擇中性的,如:洗潔凈、皂片、羊毛衫洗滌劑,不易使用洗衣粉或肥皂,否則衣服很容易發(fā)生縮水;3.洗之前最好用冷水短時間浸泡(1020分鐘),這樣洗滌效果會更好,水溫盡可能低,絕對不允許超過40度,否則洗的時候衣服很容易縮水;4.洗滌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以防止縮水,用洗衣機脫水時應用干布包好才能進行脫水,以一分鐘為宜;5.衣服洗好人工排水時,應把它疊起來,大把的擠掉水分或是用毛巾包卷起來擠水,此時用力要

57、適度,絕對不允許擰絞,以免衣服縮絨;6.把過凈后的衣服放入加有23滴醋的水中浸泡5分鐘,再用清水凈12次,中和衣物中的堿,使毛織品顏色鮮明、質(zhì)地柔軟;7.晾曬時應在陰涼通風處晾曬,不可掛曬,只可半懸掛晾干,以免走形,不可以在強烈日光下曝曬,以防止織物失去光澤和彈性從而減低衣服的壽命;8.高檔全毛料或毛與其他纖維混紡的衣物建議干洗,夾克類及西裝類須干洗。日常保養(yǎng):1.穿過的服裝因換季,需儲存時,要洗干凈,以免因汗?jié)n、塵灰導致發(fā)霉或生蟲;2.儲藏時,最好不要折疊,應掛在衣架上存放在箱柜里,以免穿著時出現(xiàn)褶皺,應放置適量的防霉防蛀藥劑,以免發(fā)霉、蟲蛀;3.存放的服裝要遮光,避免陽光直射,以防褪色;4

58、.應經(jīng)常拿出晾曬(不要曝曬),在高溫潮濕季節(jié)晾曬次數(shù)要多些,拍打塵灰,去潮濕,曬過后要涼透再放人箱柜5.如果羊毛衣服變形,可掛在有熱蒸汽處或蒸汽熨斗噴一下懸掛一段時間就可恢復原狀(如:出差住賓館時,褶皺西裝懸掛在有蒸汽的浴室內(nèi)1個小時);6.在整形熨燙時,不可直接用熨斗熨燙,要求墊濕布熨燙,以免起亮光。毛粘混紡是指用羊毛和粘膠纖維混紡制成的織物,目的是為以降低毛紡織物的成本,又不使毛紡織物的風格因粘膠纖維的混入而明顯降低。由于粘膠纖維的混入,將使織物的強力、耐磨、特別是抗皺性、蓬松性等多項性能明顯變差(九)什么是莫代爾,它有什么特性? 莫代爾屬于粘膠纖維的一種,原料采用歐洲的櫸木,經(jīng)過打漿、紡

59、絲而成,原料100%是天然的,對人體無害。莫代爾面料具備棉的柔軟、絲的光澤、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和透氣性都優(yōu)于棉,具有較高的上染率,衣服顏色鮮亮而飽滿。莫代爾纖維可以與其他纖維混紡,如與棉、麻、絲、滌等混紡以提升衣服的品質(zhì),使面料具備柔軟、滑爽的特性。(十)精棉,什么是半精棉?棉有普棉、半精棉、精棉之份,普棉是由棉花紡成棉之后最先得到的叫做普棉;半精棉是經(jīng)過半精紡處理過的棉精棉是經(jīng)過精紡的處理過的棉。經(jīng)過精紡處理得到的精棉具備的特性:外觀精細、平滑、色彩沉穩(wěn)、面料挺括,給人以高擋的感覺。(十一)細旦絲,它有什么特性?細旦絲在傳統(tǒng)的絲綢織造基礎上,經(jīng)強捻及氫氧化納特殊處理,從而制成各種新穎的仿真

60、絲綢,其織物輕柔柔軟、吸水透氣性好、光澤柔和、色澤鮮明、抗折皺回復性好、不需要熨燙、經(jīng)久耐用。隨著單絲纖維長度越來越短:細旦絲超細旦絲超細旦極細旦絲極細旦超極細旦絲超極旦 (十二)絲光棉是棉中極品,比一般棉織物輕薄手感柔軟,穿著舒適不刺激皮膚,變形掉色方面比一般棉好。(十三)再生纖維素纖維,它有什么特性? 以天然纖維素為原料(如:牛奶纖維就屬于天然纖維),經(jīng)過化學處理后進行紡絲,最后就得到了再生纖維素纖維,具有代表性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為粘膠纖維:啞光絲、粘纖、人造絲、人造棉、人棉、天絲、莫代爾纖維都屬于粘膠纖維的范圍。 (十四)什么是天絲,天絲穿在身上掉毛怎么辦?天絲是從優(yōu)質(zhì)木材中提取的高級新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