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有一個驚人的現象,開天辟地的人類智能大師們,都誕生在2500年前:孔子、釋迦牟尼和亞里士多德。于是,我們看到,希臘哲人在海邊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印度哲人在恒河邊思考人與神的關系,中國哲人在黃河邊思考人與人的關系。因此西方自然科學特別發(fā)達,印度神學特別發(fā)達,中國人際關系特別發(fā)達。這在當時沒什么不好,相反,清新、健康、務實是孔子思想的特點??鬃硬惶胱匀坏臇|西,更不愿談鬼神,他認為先把人的事搞清楚再說。這種思想一直傳下來,討論人與人的關系討論了2500年,使得人際關系終于成為中華民族的重大包袱。 余秋雨中華文明一定是21世紀文明圖譜中的主角開天辟地的人類智能大師們,都誕生在2500年前,這一個驚
2、人的現象的出現是偶然的嗎?思考的問題為什么會不一樣?有哪些不一樣? 第二單元1.人類文明出現巨變的時期 中國:奴隸社會瓦解與封建社會形成時期 雅典:民主政治的沃土2.理性和真理的意識覺醒的年代??鬃影乩瓐D亞里士多德 時代: 特征: 代表人物:BC6世紀和BC5世紀第1課 儒家文化創(chuàng)始人孔子 他被尊奉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光榮,他被后人尊稱為至圣、萬世師表,一已之力,鑄就華夏子民的心理模式.考點點撥1、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及其相互關系2、作為教育家孔子有何創(chuàng)新之處?請逐一點評之。(1)“禮中有仁,仁中有禮”,互為表里,維護既貴賤分明又社會安定的統(tǒng)治秩序。(有禮無仁
3、,激化矛盾;有仁無禮,模糊尊卑界線)仁(核心)、禮(基礎)、中庸(方法)(2)中庸思想是協(xié)調仁禮關系的方法(和而不同)(1)教育思想上:提出“有教無類”,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2)教育形式上:創(chuàng)辦私學,擴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圍;保證了中國文化的延續(xù)。(3)教育目標上:培養(yǎng)“成人”、“君子”,提高教育對象的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治國能力。(4)教育方法上:因材施教,言傳身教,對后世影響深遠。3、為何說孔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整理和修訂的六經,成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容考點點撥4、為什么說孔子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tǒng)政治理論基礎?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緩和矛盾,維
4、護一統(tǒng),因而,得到中國古代歷朝封建統(tǒng)治者的重視。 儒家思想滲透到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中,對塑造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道德觀和價值觀生產了深遠的影響,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淵源之一。注意:六經與論語的不同孔子雖非帝王,但歷代帝王皆以孔子的思想治國,故敬奉為先帝,特做帝王像。考點點撥5、孔子儒家的現實意義?(中國、世界)對世界:(1)孔子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和為貴”原則及仁愛、和諧相處,與人為善、以鄰為善思想,有助于化解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矛盾,有助于世界和諧。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為基本準則,孔子學說成為全世界人類的為人處世原則。(3)儒學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對中國:(1)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
5、家思想,經后世發(fā)展,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紀念孔子,宣揚儒學,對傳承、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2)儒家思想,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儒家倡導的道德規(guī)范利于培養(yǎng)現代公民意識;大一統(tǒng)思想利于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以人為本治國思想利于今天政治建設;民本思想利于三農問題解決;義利觀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從孔子那里尋找智慧。”瑞典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文博士 考點點撥6、“在中國的王道,看上去雖然好象是和霸道相對立的東西,其實卻是兄弟。”魯迅關于中國的二、三事結合所學知識解釋此話,并結合史實論證之。7、孔子的思想既有超脫其階
6、級局限性又不可避免帶有階級特點,如何理解?(1)魯迅提示無論儒家思想還是法家思想都是體現統(tǒng)治階級意志,鎮(zhèn)壓人民反抗的工具。兩者在實質上是一致的。(2)孔子的儒家思想宣揚仁、禮和中庸,根本目的是為穩(wěn)定社會秩序,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超脫階級局限性體現在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上,打破貴族壟斷教育文化的局面,有利于平民接受教育。不可避免帶有階級特點體現在他的政治思想上,主張仁、禮,都是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tǒng)治?!镜淅?】時世造英雄,英雄影響時世。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河中,有無數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動影響著歷史發(fā)展的進程。請回答:(1)概述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說明孔子思想在中
7、國歷史上的地位?(2)以贏政亡秦,太宗興唐的史實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孔子思想的正確性核心是“仁”、“禮”和中庸,主張統(tǒng)治者要為政以德。經過后世的發(fā)展,逐步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主流思想)。秦始皇(贏政)施以暴政。賦斂、兵役、徭役太重,嚴刑峻法,焚書坑儒。導致秦短暫而亡。唐太宗以“存百姓”的思想,勵精圖治。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發(fā)展科舉制;采取“去奢省費,輕徭薄賦”的措施,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廣開耳目,求訪賢哲”,知人善任,虛懷納諫。出現了貞觀之治。綜合運用第3課 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馬克思: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古代最博學的人物黑格爾:人類的導師羅 素:第一個像教授一樣著書
8、立說的人 領 域亞里士多德孔 子敬鬼神而遠之思想來源于具體事物,物質精神世界不可分割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社會環(huán)境影 響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優(yōu)于人治思想中道理論中庸理論以禮治國,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刑殺、人治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春秋時期的社會變革是世界公認的古代社會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成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奴隸制城邦民主體制教學方法別具一格考點點撥1、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思想比較2、關于中西方思想 “中庸”的比較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亞里士多德主張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處有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都主張適度,不走極端都反對將“過”和“不及”簡單的調和或折中其標準都是“正確的理性”
9、A B C D相同:都強調“恰到好處”,反對兩極。不同: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學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禮法,沒有更多的哲學思考。 亞里士多德認為“中庸之道”是相對的,孔子從圣人的角度出發(fā),強調要有度,“過猶不及”。亞里士多德主張舍兩端而取其中,孔子沒有否認兩端是不好的??键c點撥A考點點撥3、孔子和亞里士多德地位影響比較1.對中國:孔子亞里士多德孔子是世界公認的古代社會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影響深遠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對后世影響深遠(1)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2)大教育家:改變了以往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 (3)文化傳承者。編撰“六經”。其中五經奠定中國封建社會傳統(tǒng)政治的理論
10、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容。2. 對亞洲 3. 對歐洲 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 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fā) 1.建立了多個學科的學科體系。 在邏輯學、政治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中都留下了許多 開創(chuàng)性的著作,留下了豐富的遺產。2.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以“三段論”為核心的邏輯學成為一切科學的工具;倫理學中的“中庸”理論成為人類和諧社會的潤滑劑;這些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3.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 科學探索精神和對真理的追求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積極進取、探求新知。 材料一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
11、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闭撜Z.陽貨 材料二: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亞里士多德 (1)主要內容包括“恭、寬、信、敏、惠”五個方面的內容。主要目的是調節(jié)和協(xié)調社會人際關系,并促進人自身的發(fā)展。 孔子的理想是建立有等級但不過分對立、行仁愛但仍有差別的社會。 (1)材料一中孔子所說的“仁”的主要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孔子強調“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構想的“禮”“仁”和諧的理想社會又是怎么樣的? 材料一 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澳苄形逭哂谔煜聻槿室??!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材料二: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亞里士多德(2)材料二體現了亞里士多德怎樣的精神?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他對老師思想的突破。(3)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孔子、亞里士多德在個人經歷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他們的人生又各具有怎樣的特色?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析2025年工程項目管理考試高頻試題及答案
-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知識總結與測試卷
- 企業(yè)人才培訓合同詳細
- 畜牧養(yǎng)殖技術服務與購銷合同
- 學校圖書館采購合作協(xié)議
- 課堂參與與互動方式創(chuàng)新計劃
- 移動線路l2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肺炎英語試題及答案
- 西班牙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音樂節(jié)安保工作總結與經驗分享計劃
- 2025年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中考一模數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注冊測繪師考試測繪地理信息數據處理與應用試題
- 二手車貨車合同協(xié)議書
- 2024-2025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 測井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外貿英語詞匯
- 中級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職業(yè)資格2025年筆試題庫附答案
- 山東某年產10萬噸甲醇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土建 安裝)
- 江蘇南通2025年公開招聘農村(村務)工作者筆試題帶答案分析
- 東南地區(qū)周代冶金考古研究新進展
- 中南大學畢業(yè)答辯學術論文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