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3課《唐詩五首-使至塞上》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使至塞上 王維1、了解詩人和詩歌寫作背景,能夠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并默寫。2、品味雄渾遒勁的語言特色,學習融情于景、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3、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古代將士戍守邊疆的艱苦。 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朝著名詩人。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曾任尚書右丞等官職,世稱“王右丞“。人稱“詩佛” ,著有王右丞集。王維是個多才多藝并有較高藝術(shù)修養(yǎng)的作家,他能詩能畫,精通音樂。他創(chuàng)作的山水田園詩對后世影響深遠。宋朝蘇軾曾贊道: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作者簡介寫作背景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發(fā)兵攻打唐屬小國小勃

2、律(在今克什米爾北)。737年春,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番軍。王維奉命出塞慰問將士、察訪軍情 ,并為河西節(jié)度使幕府兼判官。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是一首詩作于赴邊途中,寫沿途的景色的詩。 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唐詩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詩歌。參與人數(shù)之多,詩作數(shù)量之大,為前代所未見。貫穿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是初唐寫作邊塞詩較多的詩人。 邊塞詩代表人物,王昌齡,岑參,李賀。 邊 塞 詩文化常識 邊塞詩以邊塞軍旅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或描寫奇異的塞外風光,或反映戍邊的艱辛以及表達戍邊將士的思鄉(xiāng)之情的詩作稱之為邊塞詩。 邊塞詩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將領(lǐng)或隨軍文官之手。

3、通過對古戰(zhàn)場的艱辛生活和自然風光的描寫表達思鄉(xiāng)之情以及保家衛(wèi)國的高尚情操。 在唐代邊塞詩中,多以漢朝喻唐朝的類型。征蓬( ) 蕭關(guān)( ) 候騎( ) 燕然( )歸雁(yn ) 都護( d )pnxiojyn讀準字音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sihuqyn使至塞上王維理解詞語單車:屬國:征蓬:煙:候騎:都護:燕然:一輛車,這里形容這次出使時隨從不多。典屬國簡稱。唐代人有時以“屬國“代指使臣。這里“屬國”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維奉使問邊,所以自稱屬國。飄飛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隨風遠去。烽

4、煙,報警時點的煙火。騎馬的偵察兵。當時邊疆重鎮(zhèn)都護府的長官、首將。山名,今蒙古三音諾顏汗中部的杭愛山,代指邊防前線。結(jié)合注釋,讀通大意。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選自王維集校注卷二(中華書局1997年版)。使,出使;至,到;塞上,邊境地區(qū),也泛指北方長城內(nèi)外。一輛車,表明此次出使隨從不多慰問邊關(guān)守軍典屬國的簡稱。漢代稱負責少數(shù)民族事務(wù)的官員為典屬國,詩人在這里借指自己出使邊塞的使者身份。地名,在今甘肅張掖北。這里泛指遼遠的邊塞地區(qū)。詩意:(我)輕車簡從,出使邊疆去慰問守邊官兵,出使途中路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飄飛的蓬草,古詩中常用來比喻遠行之人。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

5、名詞作狀語,像征蓬那樣名詞作狀語,像歸雁那樣詩意:像飄飛的蓬草越過邊塞,如歸雁飛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指烽煙。據(jù)說古代邊關(guān)烽火多燃狼糞,因其煙輕直且不易為風吹散。指黃河。詩意:浩瀚的沙漠中,一股青煙孤然直上,黃河盡頭,西下的太陽正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古關(guān)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負責偵察、巡邏的騎兵。官名,漢代始置,唐代邊疆設(shè)有大都護府,其長官稱大都護。這里指前線統(tǒng)帥。詩意:在蕭關(guān)遇上騎馬的偵察兵,得知前敵統(tǒng)帥正在燕然前線鎮(zhèn)守。詩詞詳解 譯文:(我)輕車簡從,出使邊疆去慰問守邊官兵,出使途中路過居延。像飄飛的蓬草越過邊塞,如歸雁飛入胡人居住的地方。浩瀚的沙漠中,一

6、股青煙孤然直上,黃河盡頭,西下的太陽正圓。 在蕭關(guān)遇上騎馬的偵察兵,得知前敵統(tǒng)帥正在燕然前線鎮(zhèn)守。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币痪錇槿朔Q道,請說說這句有何妙處?2.宋朝蘇軾曾稱贊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鳖i聯(lián)就是一幅美妙的圖畫,更被譽為“獨絕千古” ,被國學大師王國維贊嘆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說說這幅畫的美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獨絕”又體現(xiàn)在哪里?(提示:從詩句意思,描繪畫面,煉字,修辭,表現(xiàn)手法,蘊含感情等角度進行賞析)3.回顧詩歌內(nèi)容,結(jié)合寫作背景背景說說這首詩流露了

7、詩人哪些思想感情?思考探究 一方面描繪了塞外景色,以征蓬喻萬里行程;以歸雁點出出使的季節(jié)春天,側(cè)重表現(xiàn)行程的艱苦遙遠。詩人以“蓬”、“雁”自喻,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又像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飛蓬常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示詩人在朝廷受到排擠,仕途不順的苦悶心情以及遠離家鄉(xiāng)異地飄泊的愁緒,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 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币痪錇槿朔Q道,請說說這句有何妙處?(內(nèi)容、手法、煉字、情感等)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紅樓夢 第四十八回,對于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香菱說:“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

8、字似無理, 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蹦阏J為香菱對這兩句詩的體味有沒有道理,為什么?宋朝蘇軾曾稱贊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鳖i聯(lián)就是一幅美妙的圖畫,更被譽為“獨絕千古” ,被國學大師王國維贊嘆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說說這幅畫的美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獨絕”又體現(xiàn)在哪里?(提示:從詩句意思,描繪畫面,煉字,修辭,表現(xiàn)手法,蘊含感情等角度進行賞析) 首先,有畫一樣的構(gòu)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畫面上的景物不多,但空間闊大,層次很豐富。賞析: 其次,有畫一樣講究的線條,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的是煙,橫的

9、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就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狀,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第三,這兩句在色彩上也很豐富。廣闊無垠的大漠上,黃沙漫漫,黃昏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靜靜地居于天際,輝映著波瀾不驚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難怪王國維譽為:“千古壯觀。”詩中有畫。有線條、有構(gòu)圖、有色彩。大 漠 孤 煙 直長 河 落 日 圓構(gòu)圖美:線條美:色彩美:近處烽煙、遠處夕陽、大漠無邊、長河奔流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黃沙漫漫、夕輝橘紅、白煙一縷、河水閃閃空間闊大層次豐富鮮明優(yōu)美 這句話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煉字用

10、一個“大”字形容沙漠浩瀚無邊?!肮隆弊謱懗隽司拔锏膯握{(diào),邊塞荒涼。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一個“直”字突出了狼煙的勁拔、堅毅之美。“長”字,表達出黃河橫貫其間給人的感覺。“圓”字,襯托出大漠的蒼茫,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表現(xiàn)手法:映襯一“長”一“直”一“圓”,似幾何圖形展現(xiàn)在天地間,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互相映襯,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奇特壯美的塞外邊關(guān)圖。情感:詩人寓自己堅毅挺拔的人格和悲涼孤寂之情于壯美景色之中,從側(cè)面烘托了守邊將土凄涼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借以表現(xiàn)他們不畏艱苦,積極保衛(wèi)邊疆的精神,也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孤寂之感,也表達對邊關(guān)景致的贊嘆之情?;仡櫾姼鑳?nèi)容,結(jié)合寫

11、作背景背景說說這首詩流露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對奇特壯美塞外風光的贊美之情對守邊將士愛國精神的贊美被排擠出朝廷后內(nèi)心難以言喻的抑郁之情。主旨歸納 作者通過敘述出使邊塞的經(jīng)歷和描繪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表現(xiàn)了對守邊將士愛國精神的贊美,抒發(fā)了被排擠出朝廷后內(nèi)心的激憤抑郁和孤獨寂寞。拓展延伸 閱讀下面的詩,比較它與使至塞上的異同。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王維 火山六月應(yīng)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 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1、詩歌首聯(lián)寫塞外酷熱難耐、人跡罕至的惡劣環(huán)境,有什么作用?2、說說該詩與使至塞上在表達情感上的異同。相同點:都表達

12、了對于邊關(guān)將士的贊美之情。不同點:使至塞上中還表達了詩人被排擠出朝廷后內(nèi)心的激憤抑郁和孤獨寂寞思考: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艱苦、奔赴邊關(guān)的豪邁氣概。本詩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守邊將士愛國精神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出使邊塞的悲壯情懷和難以排遣的孤寂之情。主旨歸納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A.這首五言律詩主要寫的是王維出使邊塞途中的所見所感。B.全詩通過“歸雁”“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候騎”等自然景物,向我們展示了邊塞的神壯麗。C.頸聯(lián)運用對偶手法,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奇觀”,其中“圓”“直”兩字極富神韻。D.這首詩意境雄渾,與王維晚年寫竹里館那種清幽意

13、境形成鮮明的對比。B下列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A第一、二句敘事,寫詩人以使者的身份,輕車簡從,要到遙遠的西北邊塞去慰問將士。B第三、四句敘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寫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飄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 圓”兩字精煉傳神,線條簡約,描繪的景物不多,但畫面開闊、意境雄渾。D第七、八句寫詩人經(jīng)過長途跋涉到達邊塞,偵察兵蕭關(guān)卻騎馬來報:“長官正在燕然前線?!盌(“蕭關(guān)”是古關(guān)名,而非人名。)對這首詩字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說附屬國直到居延(地名)以外,點明邊塞的 遼闊,路途的遙遠。B三、四兩句,寫眼前景物,并以“蓬”“

14、雁”自比。從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 塞的。C五、六兩句繼續(xù)寫詩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長河”指黃河。D最后兩句寫詩人在邊疆的蕭關(guān)見到了候騎(偵察兵),得知都護正帶兵在燕然前線。B下列各項中,對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重點筆墨在于寫景,以大漠秋景為背景,用征、歸雁、孤煙、長河、落日等景物,組成一幅塞外風光圖。B.第二聯(lián)用“出”“入”描繪動態(tài)景物,第三聯(lián)“直”“圓”描繪靜態(tài)景物,動靜結(jié)合,使畫面富于變化,意境深遠。C.黃河橫貫大漠,望不到盡頭。一個“長”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達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感受。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雄渾開闊,詩中有畫,堪稱千古絕句,體現(xiàn)這首詩歌哀婉消沉的藝術(shù)特色。D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征蓬”兩句,既表述了詩人前往邊境慰問將士之事,又描寫了邊塞獨特之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自己被排擠出朝廷的幽微難言的內(nèi)心情感 。 B.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明媚秀麗的塞外風光,其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更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詩中的“圓”字與“直”字,都用得逼真?zhèn)魃?,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 D.“都護在燕然”和前面的“屬國過居延”遙相呼應(yīng),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