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命與健康常識地質社六年級上冊消防安全行消防安全記心間教案_第1頁
小學生命與健康常識地質社六年級上冊消防安全行消防安全記心間教案_第2頁
小學生命與健康常識地質社六年級上冊消防安全行消防安全記心間教案_第3頁
小學生命與健康常識地質社六年級上冊消防安全行消防安全記心間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 防 安 全 記 心 間 古藺縣二郎鎮(zhèn)中心小學校 王領一、 教學目標:1、通過對火災事件的了解,知道發(fā)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明確防火自救的重要性。2、認識各種滅火設備,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學會本領,化險為夷。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培養(yǎng)應變能力。二、 教學重點:通過對火災事件的了解,知道發(fā)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明確防火自救的重要性。三、教學難點:認識各種滅火設備,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四、 教學過程:猜謎:紅彤彤,熱烘烘,見風它就兇,遇水去無蹤(打一自然現象)(一)圖片展示,引入新課。1、展示各種火災現場圖片,師:看了

2、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你在哪里還看到過這樣慘不人睹的場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組交流。)2、小結:是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生命如此美麗,但又是如此脆弱。我們要珍惜寶貴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識,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在我們家里面,最常使用到火的有哪些地方?(廚房做飯、洗澡天然氣、鞭炮、爸爸抽煙的打火機、蠟燭、蚊香)家里還有哪些地方不會直接使用到火,但可能成為火災隱患的地方呢?(5生回答,然后出示) A出門沒有關閉電器開關,拔出插頭。 B電器長時間過度使用,溫度過高。 C打雷時,使用電器產品,如手機、電視、空調等。 D家里存放較多易燃易爆危險品。 E將正在使用的高熱度電器產品放在木桌、木

3、地板等可燃物上。 F插頭損壞,不及時更換,有火花。 G折疊使用電熱毯,或在電熱毯上堆放厚重的被子。(二)學習技能,自救逃生1、引發(fā)思考:發(fā)生火災時,我們該怎么辦?2、小組交流。3、集體探討。教師相機出示圖片。(1)電話報警119。報警時講清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等。(2)鎮(zhèn)定自救。如果火勢不大,迅速尋求家中備用簡易滅火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撲救火災。(3)快速撤離。受到火勢威脅時,要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向安全出口方向撤離。(4)濕巾捂口鼻,低身往前行。(5)身上著火,打滾撲滅。(6)莫乘電梯,安全逃生。(7)浸濕被褥,堵塞門窗。室外著火,門已發(fā)燙時,千萬不要開門,防止大火竄入室內

4、。要用浸濕的衣物、被褥堵塞門窗,并潑水降溫。(8)大聲呼救。(9)千萬不要盲目跳樓。4、校園內發(fā)生火災時如何逃生?(1)緊跟老師,分別從前后門小跑出教室。(2)用一只手捂住口鼻,另一只手保護頭部,身體盡量彎曲。(3)下樓梯時,保持靠右行,不推擠打鬧。(4)出教學樓后,迅速到操場的各班指定地點集合。(三)拓展延伸1、認識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推車式干粉滅火器。2、消防標識。 3、如何預防火災的發(fā)生?(1)小組交流。(2)集體探討,教師相機總結。例如:不玩火、不亂拉電線、不躺床上吸煙(四)競賽活動,游戲鞏固。1、搶答題。(老師提供部分問題,學生可適當補充。)(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引起火災?(2)一旦發(fā)生火災,要迅速撥打什么電話號碼?(3)撲救時是先救人還是救物?先斷電還是先救火?(4)電話報警時要注意報清、報全哪些信息?(5)列舉幾種逃生方法。如:關門求生、從窗戶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2、判斷題。(學生也可補充題目。)(1)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2)有一天,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到某山林去野炊。(3)報警時報警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可以不說明。(4)發(fā)生火災時,不要盲目開窗開門,用濕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頭腦,尤其是口鼻部。(5)家用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