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譯訓(xùn)練_第1頁
文言文翻譯訓(xùn)練_第2頁
文言文翻譯訓(xùn)練_第3頁
文言文翻譯訓(xùn)練_第4頁
文言文翻譯訓(xùn)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板塊一古文翻譯一、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節(jié)選自孟子 寡人之于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譯文: _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譯文: _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譯文: _解析: (1) 樹,種植,名詞用作動詞。衣:穿。 (2) 謹(jǐn):形容詞用作動詞,認(rèn)真興辦。申:反復(fù)陳述。孝:盡心

2、奉養(yǎng)并順從父母。 悌:敬愛兄長。頒:通 “斑 ”。申之以孝悌之義: 介詞結(jié)構(gòu) “以孝悌之義 ”后置。 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省略句,補齊,即 “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 ( 行走 ) 矣” 。(3) 然而:然,這樣;而,卻。王:名詞用作動詞, 稱王,即統(tǒng)一天下。 未之有:賓語前置句式, 即“ 未有之 ”。答案:見 “ 參考譯文 ”畫線處。【參考譯文】五畝大的住宅場地, 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 畜養(yǎng)雞、豬、狗,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種時節(jié), 數(shù)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餓了; 認(rèn)真地興辦學(xué)校教育, 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fù)講給百姓聽

3、, 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fù)或頭頂重物在路上 ( 行走了 ) 。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 吃上肉食,百姓沒有人挨餓受凍,。1。做到這些卻不能統(tǒng)一天下稱王的,還沒有過這種事。二、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熟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

4、者, 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節(jié)選自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譯文: _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熟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譯文: _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譯文: _解析: (1) 瑰怪:珍貴奇特。觀:動詞用作名詞,景象。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阻僻遠的地方。后 “而” :連詞,表因果關(guān)系,因而。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焉:代詞,相當(dāng)于 “之 ”“ 此 ”等。非:不是,表示否定判斷。 (2) 盡吾志:指盡了自己的努力。 而:連詞,表轉(zhuǎn)折。其:難

5、道,加強反問語氣。此也:判斷句,這是 。(3) 于:介詞,對,對于。仆:倒下。以:介詞, “以”后省略 “ 之”,可譯為 “ 因此 ”“ 由此 ” 。悲:感嘆。夫:代詞,表示遠指,那個,那些。謬:使動用法,使 錯。其:代詞,指古書。傳:動詞活用作名詞,流傳的文字。莫:沒有誰。名:名詞用作動詞,說明白。何:副詞,怎么,哪里。勝:盡。2。答案:見 “ 參考譯文 ”畫線處。【參考譯文】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 到達的人就多;地勢險峻并且路程遠, 到達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偉、珍貴奇特、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險阻僻遠的地方,因而人們很少到達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向,也不隨從別人

6、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達。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隨從別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外力來輔助他,也不能到達。但是力量足夠到達那里,結(jié)果卻沒有到達,在別人看來是可嘲笑的,在自己看來也是有所悔恨的; 盡了自己的努力卻不能到達的人, 就可以沒有悔恨了, 難道誰還會譏笑他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心得。我對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 又因此嘆惜那古代文字的失傳, 后代人弄錯了它的流傳,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的事情, 哪能說得完呢! 這就是今天治學(xué)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謹(jǐn)慎地選取的緣故了。三、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

7、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豈惟怠之,又從而盜之。向使傭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盜若貨器,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今天下多類此,而民莫敢肆其怒與黜罰者,何哉?勢不同也。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節(jié)選自柳宗元送薛存義序)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譯文: _向使傭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盜若貨器,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譯文: _(3) 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譯文: _解析: (1) 蓋:承接上文,說明理由和原因,表確定語氣,相當(dāng)于“ 本來。3。是 ”“ 原來是 ” 。役:第一個 “役” 是名詞,

8、仆役;第二個 “ 役”是動詞,役使,驅(qū)使。非:表否定判斷。而已也:三個語氣詞連用,表強調(diào)。 (2) 向使:連詞,假如,假使。傭:雇傭。若:代詞,你。直:通 “值” ,工錢。?。旱÷?。貨:財物。黜:貶退。罰:處罰。補齊省略成分,即 “ ( 其 ) 受若直 則( 若) 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 (3) 勢:情勢。如 何:對 怎么樣。達:通曉。得不 乎:固定結(jié)構(gòu),能不 嗎,表反問。答案:見 “ 參考譯文 ”畫線處?!緟⒖甲g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 你知道自己的職責(zé)嗎?原本是百姓的仆役, 并不是役使百姓的。所有在當(dāng)?shù)貏趧映燥埖娜耍?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來請官吏, 是為了讓官吏公平地為自己辦事。 如今官吏收

9、受了百姓的錢, 怠慢百姓的事, 到處都是這樣。哪里是僅僅怠慢百姓的事,還要偷盜百姓。假如家里雇傭一個仆人, ( 他 ) 收受你的工錢, 怠慢你的事, 又偷盜你的錢財器物, 那( 你) 就一定非常惱怒要趕走處罰他了。如今天下的官吏大多如此, 可是百姓不敢發(fā)泄自己的憤怒并且貶黜處罰他們,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情勢不同啊。 情勢雖不同而道理相同, 能對得起百姓嗎?有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懼嗎?四、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太祖馬鞍在庫,而為鼠所嚙,庫吏懼必死,議欲面縛首罪,猶懼不免。沖謂曰:“待三日中,然后自歸。 ”沖于是以刀穿單衣,如鼠嚙者,謬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問之,沖對曰

10、: “世俗以為鼠嚙衣者,其主不吉。今單衣見嚙,是以憂戚?!碧嬖唬骸按送远?,無所苦也。 ”俄而庫吏以嚙鞍聞, 太祖笑曰: “兒衣在側(cè),尚嚙,況鞍縣柱乎? ” 一無所問。( 節(jié)選自三國志 魏書卷二十 鄧哀王沖 )太祖馬鞍在庫,而為鼠所嚙,庫吏懼必死,議欲面縛首罪,猶懼不免。譯文: _世俗以為鼠嚙衣者,其主不吉。今單衣見嚙,是以憂戚。譯文: _俄而庫吏以嚙鞍聞,太祖笑曰: “ 兒衣在側(cè),尚嚙,況鞍縣柱乎? ”一。4。無所問。譯文: _解析: (1) 為 所:表被動。嚙:咬。面縛:反綁雙手,當(dāng)面請罪。首:自首。罪:用作動詞,請罪。 “ 猶懼不免 ” 是被動句。 (2) 以:認(rèn)為。為、見:均表被動。

11、是以:因此。戚:憂愁,悲哀。 (3) 俄而:不久。以:介詞,把。聞:使動用法,使 聞,報告。尚嚙:被動句??h:通 “ 懸”。答案:見 “ 參考譯文 ”畫線處?!緟⒖甲g文】太祖的一副馬鞍放在庫里, 可是被老鼠咬壞了。 守倉庫的官吏害怕極了, 以為自己死定了,和大家商議想要反綁雙手當(dāng)面向太祖自首請罪, 又怕不能被赦免。曹沖說: “ 你在家里等待三天, 到中午的時候再去自首。 ”曹沖于是用刀戳破了衣服,就像被老鼠咬了一樣,裝出內(nèi)心不快活的樣子,看上去愁眉苦臉的。曹操問他為什么,曹沖回答說: “ 世人認(rèn)為被老鼠咬破衣服, 它的主人不吉祥。 現(xiàn)在,我的衣服被咬破了,因此悲傷。 ” 曹操說: “這只不過是

12、一派胡言,你不必為此煩惱。 ” 不多時守倉庫的官吏就把馬鞍被咬這件事報告給了曹操,曹操笑著說:“ 我兒的衣服放在身邊, 尚且被咬破了, 更何況馬鞍懸掛在柱子上呢? ” 對這件事絲毫不加追究。五、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扁鵲過趙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 “入言鄭醫(y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宮門,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診之。太子遂得復(fù)生。天下聞之皆曰: “扁鵲能生死人。 ”鵲辭曰: “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dāng)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 ” 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 節(jié)選自說苑 辯物 )扁鵲過趙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 “ 入

13、言鄭醫(yī)秦越人能活太子。 ”譯文: _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dāng)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譯文: _。5。_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譯文: _解析: (1) 過:拜訪。暴疾:突然生病。造:到?;睿菏箘佑梅?,使 活,救活。 (2) 生:使動用法,使 生,使 復(fù)活。特:只是。夫:指示代詞,那,那些。藥:名詞用作狀語,用藥物。 (3) 夫:用在句尾,表示感嘆。息:使動用法,使 復(fù)蘇。答案:見 “ 參考譯文 ”畫線處?!緟⒖甲g文】扁鵲拜訪趙王,趙王的太子突然得病身亡。 扁鵲來到宮門說: “你進去稟告,說鄭國醫(yī)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 ”中庶子進宮稟告趙王,趙王光著腳快步走來,出了宮門,話沒說完,眼淚

14、就沾濕了他的衣襟。于是扁鵲就給太子診治。太子于是就活過來了。天下人聽到這件事,都說: “扁鵲能夠使死人復(fù)活。 ”扁鵲告訴大家說: “ 我并不能使死人復(fù)活, 只是使那些應(yīng)當(dāng)活的人讓他活著罷了。 死人是不能用藥物救活的。 ”可悲呀!亂國的君主是不能用藥物使它復(fù)蘇的。六、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武王既伐殷,懸紂首。有泣于白旗之下者,有司責(zé)之。其人曰:“吾冶家 孫也。數(shù)十年間,再易其熔范 矣。今又將易之,不知其所業(yè),故泣。吾祖始鑄田器,歲東作,必大售。殷賦重,秉耒耜者一撥不敢起,吾父易之為工器。屬宮室臺榭侈,其售益倍。民凋力窮,土木中輟,吾易之為兵器。會諸侯伐殷,師旅戰(zhàn)陣興,其售又

15、倍前也。今周用鉞斬獨夫,四海將奉文理,吾之業(yè)必壞,吾亡無日矣。 ”武王聞之,懼。于是包干戈,勸農(nóng)事。治家子復(fù)祖之舊。( 節(jié)選自陸龜蒙冶家子言)【注】 冶家:鐵匠。 熔范:冶煉模具。東作:春耕生產(chǎn)。數(shù)十年間,再易其熔范矣。今又將易之,不知其所業(yè),故泣。譯文: _民凋力窮,土木中輟,吾易之為兵器。會諸侯伐殷,師旅戰(zhàn)陣興,其售。6。又倍前也。譯文: _武王聞之,懼。于是包干戈,勸農(nóng)事。冶家子復(fù)祖之舊。譯文: _解析: (1) 再:兩次。易:更換。其:代詞,指代自己。所業(yè):所,助詞,業(yè):從事某種職業(yè)。 (2) 輟:停止。會:適逢。師旅:軍隊。售:動詞用作名詞,銷售量。倍:加倍。其售又倍前也:省略句,即

16、 “ 其售又倍 ( 于) 前也 ” 。(3) 聞:聽說。包:包裹,收藏。干戈:指兵器。勸:勉勵、獎勵。復(fù):恢復(fù)。舊:形容詞用作名詞,舊業(yè)。答案:見 “ 參考譯文 ”畫線處?!緟⒖甲g文】周武王計伐了殷紂王, 把紂王的頭懸掛示眾。 有一人在白旗下面哭泣, 主事的官員責(zé)問他。這人說: “ 我是鐵匠家的孫子。幾十年里,兩次更換我家的冶煉模具了,如今又要更換它,我不知道自己該以什么為職業(yè),所以哭泣。我的祖父當(dāng)初鑄造農(nóng)具,每年農(nóng)事開始,一定賣出許多。殷朝賦稅加重,手拿農(nóng)具的人連一鋤土也不敢挖,我的父親于是改為制造工匠的器具。 恰逢殷紂王大修宮室樓臺,其銷售量比農(nóng)具增加了一倍。后來民力凋敝,財力窮盡,土木建

17、筑中途停工,于是我便改為鑄造兵器。 正趕上諸侯討伐殷王, 軍隊?wèi)?zhàn)陣擺開, 我的銷售量又比我父親時增加了一倍。 現(xiàn)在周朝用斧鉞斬殺了殷紂王這個獨夫,四海之內(nèi)將循禮而行,我的職業(yè)一定會遭到損害,我的末日不遠了?!敝芪渫趼牭竭@些話,十分驚恐。于是裹藏起兵器,鼓勵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鐵匠家的孫子又恢復(fù)了祖父的舊業(yè)。七、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魏文侯使舍人毋擇獻鵠 于齊侯。毋擇行道失之。 徒獻空籠,見齊侯曰: “寡君徒臣毋擇獻鵠,道饑渴,臣出而飲食之,而鵠飛沖天,遂不復(fù)反。念思非無錢以買鵠也。惡有為其君使, 輕易其弊者乎?念思非不能拔劍刎頸,腐肉暴骨于中野也,為吾君貴鵠而賤士也;念思非不敢走陳

18、、蔡之間也,惡絕兩君之使。故不敢愛身逃死,來獻空籠,唯主君斧質(zhì) 之誅。 ”齊侯大悅,曰: “ 寡人今者得茲。7。言三,賢于鵠遠矣。寡人有都郊地百里,愿獻于大夫以為湯沐邑?!?毋擇對曰:( 節(jié)選自說苑 奉使 )【注】鵠:天鵝。 斧質(zhì):即斧锧,古代刑具。 湯沐邑:周制,諸侯朝見天子,天子賜給國都四周地區(qū)的封邑,以供來朝期間住宿洗沐之用。這里,齊王賜給毋擇湯沐邑,表示尊敬,愿他常來。寡君使臣毋擇獻鵠,道饑渴,臣出而飲食之,而鵠飛沖天,遂不復(fù)反。譯文: _故不敢愛身逃死,來獻空籠,唯主君斧質(zhì)之誅。譯文: _毋擇對曰: “ 惡有為其君使而輕易其弊,而利諸侯之地乎? ” 譯文: _解析:(1) 使:派遣。

19、道:名詞作狀語,在道上。出、飲食:使動用法,使出,使 飲食。而:連詞,可是。反:通 “ 返”。 (2) 故:所以。愛:吝惜。唯:助詞,表希望,請求。 (3) 對:回答。惡:怎么,表疑問。為:介詞,替。輕:輕易,疏忽。易:變動。弊:通 “ 幣”,禮物。而:連詞,表轉(zhuǎn)折,反而。利:得到好處。答案:見 “ 參考譯文 ”畫線處?!緟⒖甲g文】魏文侯派舍人毋擇給齊侯獻一只天鵝。毋擇走在路上時卻讓天鵝給飛跑了。他就只獻給齊侯一只空籠, 拜見齊侯說: “我們國君派臣下毋擇來奉獻天鵝。 路上,天鵝饑餓口渴,臣下將它放出來喂水喂食,可是天鵝高飛沖天,就再也不回來了。我心想不是沒有錢再買一只天鵝, 而是覺得哪有做君

20、主使者的可以隨便改換國君的禮品呢?我心想不是不能拔劍自刎, 使自己的尸體腐爛, 讓骸骨暴露在曠野之中,而是害怕給我們的國君帶來看重天鵝而輕視士人的惡名; 我心想不是不能逃到陳國或蔡國去, 而是害怕由此而斷絕兩國的往來。 所以我不敢吝惜自己而逃避一死,就來獻上空籠,請君主砍我的頭吧! ”齊侯非常高興,說: “我今。8。天聽了你講的三條獻空籠的道理, 遠遠地勝過得到一只天鵝。 我在都城郊外有方圓百里的土地, 愿意獻給先生作為湯沐邑。 ”毋擇回答說: “哪里有替他的國君出使因疏忽大意變動了禮物, 反而得到諸侯賜給土地好處的呢? ”( 毋擇 ) 就走出去,沒有返回了。八、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

21、句子??鬃又慰鬃又?,匡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圍孔子之舍。子路怒,奮戟將下斗??鬃又怪唬?“ 何仁義之不免俗也。夫詩 書之不習(xí),禮樂之不修,是丘之過也。 若似陽虎, 則非丘之罪也,命也夫! 由歌,予和汝。 ”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甲罷。( 節(jié)選自說苑 雜言 )孔子之宋,匡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圍孔子之舍。譯文: _夫詩書之不習(xí),禮樂之不修,是丘之過也。譯文: _若似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命也夫!譯文: _解析: (1) “之”,到; “似”,相像; “以”,因此; “舍”,客館、館舍?!靶?”,修養(yǎng),修行;“之 ”,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詩書之不習(xí) ”,不習(xí)詩書;“過” ,過

22、錯; “是 也 ”,判斷句式,這是 ?!叭簟?,如果; “則”,那么,就; “非”,不是; “也夫 ”,表判斷與強調(diào)。答案: (1) 孔子到宋國去,匡簡子正要殺陽虎,孔子長得很像陽虎,士兵因此包圍了孔子的房舍。不學(xué)習(xí)詩經(jīng)尚書,不振興禮樂,這是我孔丘的過錯。如果我的相貌像陽虎,那不是我的罪過,這是天命呀!。9?!緟⒖甲g文】孔子到宋國去, 匡簡子正要殺陽虎, 孔子長得很像陽虎, 士兵因此包圍了孔子的房舍。子路很生氣,舉起戟要去和他們搏斗??鬃幼柚顾f: “多么講究仁義的人也不能避免世俗習(xí)氣啊。不學(xué)習(xí)詩經(jīng) 尚書,不振興禮樂,這是我孔丘的過錯。如果我的相貌像陽虎,那不是我的罪過,這是天命呀!仲由來唱歌,

23、我來和你。 ”于是子路唱起歌來,孔子跟著唱,唱完三遍,士兵便解圍了。板塊二綜合訓(xùn)練一、 (2013 江西卷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題。村落嫁娶圖記 明 顧彥夫某歲春二月,予從事 京師錦衣 。周君出所謂村落圖示予,觀其色,若甚愛者。請曰: “君必為我記之。 ” 申請再三,遂置巾笥以歸。歸之歲向盡矣, 尚未知是圖之委曲也。 有華生者,世家江北,備諳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圖質(zhì) 之,曰:“ 子之知畫,猶吾之知書。 敢問婦女而跨牛,何也? ” 曰:“此農(nóng)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輿 ,以牛代行也。一蒼頭牽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缗Y|(zhì)矣。 ”“ 乃復(fù)有一蒼頭持蓋以護之,何也? ” 曰:

24、 “ 昏禮宜昏。于昏矣,農(nóng)家苦燈燭之費, 送迎以旦晝, 用蓋以蔽日也, 亦重之也。一嫗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隨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嫗門而望。一童子稍長,攜其幼,指而語之。凡容色皆若欷歔灑泣者, 傷離別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從事迎而導(dǎo)之者也。道旁二驢,次第行,騎之者,村妓 也。尾其驢以掖箏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車之旁者,車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許,將復(fù)經(jīng)一林,二童子踴躍以報。一婦人自籬而出,臂一兒,又一兒牽其裳以行。畝間有二農(nóng)夫,既鋤且止。是皆見其事而談笑者也。 ”“ 去既遠,又有林郁然。竹籬茆茨 ,亦仿佛如女家。門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須,罄折 而立,誰

25、也? ”曰: “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農(nóng)家或然,故壯而須也。立而俟者,將導(dǎo)婦入門也。二婦人咨諏向前,妯娌輩也。將勞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榼,一人持壺,迎勞之需也。一女仆繼之,備使令也。二童子參差以從,其大者指而語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嫗門立以望,察風(fēng)聲以為禮之緩急者也?!庇杪勚瑧蛟唬骸白诱娲迓淙艘仓迓渲疇顬檎嬗璨伙栁乃煲宰又詾閳D為。10。記以償我久逋之文債可乎 ”生笑曰:“此所謂一莖草化丈六金身者也, 何不可之有? ”時天寒,語從游者呵筆書之。( 選自明文海 )【注】錦衣:錦衣衛(wèi)官員。 肩輿:轎子。 妓:歌舞女藝人。 茆茨:茅草屋。 罄折:謙恭的樣子。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

26、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予從事 京師錦衣從事:任職B工 丹青工:主管C予以此圖質(zhì) 之質(zhì):詢問D昏 禮宜昏昏:結(jié)婚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工:擅長。答案: B2下列四組句子中,分別描寫村落嫁娶場面中“送親 ”及“ 迎親 ” 的一組是 ()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嫗門而望A.又其股坐于小車之旁者,車人也一童子稍長,攜其幼,指而語之B.將復(fù)經(jīng)一林,二童子踴躍以報一蒼頭牽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C.一老嫗門立以望,察風(fēng)聲以為禮之緩急者也一女仆繼之,備使令也D.道旁二驢,次第行,騎之者,村妓也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項,前一句寫的是送親,后一句寫的是路人; B

27、 項,前一句寫的是送親,后一句寫的是報信的小孩; C 項,前一句寫的是送親, 后一句寫的是迎親; D項,前一句寫的是迎親, 后一句寫的是路人。答案: C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A子真村落人 / 也知村落之狀 / 為真予不飽文 / 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 / 以償我久逋之文債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 / 知村落之狀為真 / 予不飽文 / 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 / 以償我。11。久逋之文債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 / 知村落之狀為真 / 予不飽文 / 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以償/ 我久逋之文債可乎D子真村落人 / 也知村落之狀 / 為真予不飽文 / 遂以子之言為圖為記以償 / 我久逋之文債可乎解析:

28、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 做此題時, 首先可以根據(jù)語氣詞 “ 也”排除 A 項與 D 項,再結(jié)合語意與語境選出答案。答案: B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有華生者,世家江北,備諳村落者也。譯文: _農(nóng)家苦燈燭之費,送迎以旦晝,用蓋以蔽日也。譯文: _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農(nóng)家或然,故壯而須也。譯文: _答案: (1) 有( 一位 ) 姓華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鄉(xiāng)村的人。農(nóng)家苦于燈燭的花費,送親迎親 ( 都) 在白天, ( 就) 用傘蓋來遮蔽日光。古時候三十歲娶親,近世只有農(nóng)家有的 ( 還是 ) 這樣,所以 ( 新郎 ) 已是壯年,長了胡須?!緟⒖甲g文】某一年春天的

29、二月, 我去京都任錦衣衛(wèi)官員。 周君拿出他所說的村落圖給我看,我看他的神色,好像非常喜歡這村落圖。他請求我說: “您一定要為我寫一篇記。 ” 他請求再三,我于是把圖放在巾箱里帶了回去。從京城回來時已經(jīng)是年末,我還不知道此圖的底細(xì) ( 詳細(xì)情況 ) 。有 ( 一位 ) 姓華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 是十分熟悉鄉(xiāng)村的人。 他擅長畫畫。他來拜訪我,我拿此圖詢問他,說: “你懂得畫,就好比我懂得書一樣。請問 ( 圖中的 ) 婦女騎著牛,這是為什么呢? ” 他回答說: “這是農(nóng)家在嫁女兒,無法準(zhǔn)備轎子,用騎。12。牛來代替行走。一個老人牽著牛走,說明他重視自己的女兒,不讓女兒控制牛。婦女騎著牛就是這么回

30、事兒。 ”“ 而 ( 圖中 ) 又有一個老人手持遮陽避雨的工具來護著她,這是為什么呢? ”他說: “婚禮宜在天剛黑的時候舉行。在夜里,農(nóng)家苦于燈燭的花費, 送親迎親 ( 都 ) 在白天, ( 就 ) 用傘蓋來遮蔽日光, 這也是他們看得很重的。 ( 圖中 ) 一個老婦人貼著牛耳朵走,一個老頭在牛的后面慢慢地跟著,這是父母在送他們的女兒。一個老頭拄著拐杖站著,一個老婦人靠在門邊望著。一個年紀(jì)稍大的小孩兒, 帶著比自己小的孩子, 用手指著 ( 騎牛的女子 ) 說著什么。他們的神情都好像在抽噎哭泣, 那是在為離別悲傷。 牛的前面有四個人敲著鼓吹著嗩吶,他們是迎送引導(dǎo)新娘子的人。路邊上有兩頭驢,它們按次

31、序前行,騎在上面的是鄉(xiāng)里的歌女。 尾隨在驢后面拿著古箏琵琶的, 是歌女的兩個仆人。 另外,那個腿靠著小車邊沿而坐的人是駕車人。 這些都是在路上遇到送親隊伍而回頭去看的人。距離那個樹林一小段路, 將又經(jīng)過一個樹林, 兩個孩子跳著跑著去報告。一個婦人從籬笆門里出來, 胳膊上抱著一個小孩兒, 又有一個小孩兒牽著婦人的衣裳跟著她走。田里有兩個農(nóng)夫,他們鋤完地,正準(zhǔn)備停下來。這些都是看見新娘子而說說笑笑的人。 ”“ 在離這兒更遠的地方, 又有一片茂盛的樹林。 竹籬笆茅草屋,好像是新娘子的家。門外有一個男子,穿戴整齊留著胡須,很謙恭地站著,這是誰呢? ” 他說:“ 這是她的夫婿。古時候三十歲娶親,近世只有

32、農(nóng)家有的 ( 還是 ) 這樣,所以 ( 新郎 ) 已是壯年,長了胡須。他站在這里等待著,將要迎接新娘子進門。 有兩個婦人上前詢問什么, 這是妯娌們。 她們準(zhǔn)備去慰勞那新娘子的父母,并且迎接新娘子。兩人提著盛酒或貯水的器具,其中一個拿著壺,這是迎接慰勞他們用的。 一個女仆跟在后面, 以供使喚。兩個小孩兒一快一慢地跟隨著,其中較大的小孩兒用手指著說著什么, 好像是說新娘子快來了。 一個老婦人站在門邊張望,她是在了解外面的情況以考慮迎接禮節(jié)的緩急。”我聽完這些, 開玩笑說: “你真是鄉(xiāng)村里的人啊, 這么真切地了解鄉(xiāng)村的情況,我學(xué)識不夠豐富,就用您的話為這圖作記,來償還我欠了很久的文債,可以嗎? ”他

33、笑著說: “這就是 ( 佛祖 ) 所說的,借一株草,化作六丈金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當(dāng)時天冷, 我口授跟隨我一起出游的人, 他們用嘴呵著筆將這些寫了下來。二、 (2013 石家莊市高中質(zhì)檢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題。長孫嵩,代人也,太祖賜名焉。父仁,昭成時為南部大人。嵩寬雅有器度,。13。年十四,代父統(tǒng)軍。昭成末年,諸部乖亂,苻堅使劉庫仁攝 國事,嵩與元他等率部眾歸之。晉將劉裕之伐姚泓,太宗假嵩節(jié),督山東諸軍事,傳詣平原,緣河北岸,列軍次于畔城。軍頗失利。詔假裕道,裕于舟中望嵩麾蓋,遺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師。詔嵩厚答之。又敕簡 精兵為戰(zhàn)備,若裕西過者,便率精銳南出彭、沛,如

34、不時過,但引軍隨之。 彼至崤陜間, 必與姚泓相持, 一死一傷,眾力疲弊。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則裕首可不戰(zhàn)而懸。于是叔孫建等尋河趣洛。遂入關(guān)。嵩與建等自成皋南濟,晉諸屯戍皆望塵奔潰。??碎L安,嵩乃班師。太宗寢疾,問后事于嵩,嵩曰: “立長則順,以德則人服。今長皇子賢而世嫡,天所命也,請立。 ”乃定策禁中。于是詔世祖臨朝監(jiān)國,嵩為左輔。世祖即位,進爵北平王,司州中正。詔問公卿,赫連、蠕蠕 征討何先。嵩與平陽王長孫翰、司空奚斤等曰: “ 赫連居土,未能為患,蠕蠕世為邊害,宜先討大檀。及則收其畜產(chǎn),足以富國;不及則校獵陰山,多殺禽獸,皮肉筋角,以充軍實,亦愈于破一小國。 ” 太常崔浩曰: “ 大檀遷徙

35、鳥逝,疾追則不足經(jīng)久,大眾則不能及之。赫連屈丐,土宇不過千里,其刑政殘虐,人神所棄,宜先討之。 ” 尚書劉潔、武京侯安原請先平馮跋。帝默然,遂西巡狩。后聞屈丐死,關(guān)中大亂,議欲征之。嵩等曰: “ 彼若城守,以逸代勞,大檀聞之,乘虛而寇,危道也。 ”帝乃問幽微于天師寇謙之,謙之勸行。杜超之贊成之,崔浩又言西伐利。嵩等固諫不可。帝大怒,責(zé)嵩在官貪污。尋遷太尉。久之,加柱國大將軍。自是,輿駕征伐,嵩以元老多留鎮(zhèn)京師,坐朝堂,平斷刑獄。薨,年八十。謚日宣王。后高祖追錄先朝功臣,以嵩配饗廟庭。( 節(jié)選自魏書,有刪改 )【注】 蠕蠕 (r ) :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即柔然。其第十代君主名大檀。5對下列句子中

36、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苻堅使劉庫仁攝國事攝:代管B又敕簡 精兵為戰(zhàn)備簡:精減C叔孫建等尋河趣洛趣:奔赴D亦愈 于破一小國愈:勝過解析:簡:挑選。答案: B。14。6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長孫嵩受到君主重用的一組是()年十四,代父統(tǒng)軍太宗假嵩節(jié),督山東諸軍事詔嵩厚答之世祖即位,進爵北平王,司州中正太宗寢疾,問后事于嵩后高祖追錄先朝功臣,以嵩配饗廟庭ABCD解析:表現(xiàn)他 “寬雅有器度 ”; 是太宗下詔用厚禮回贈劉裕,體現(xiàn)不了重用; 長孫嵩已死,無所謂重用。答案: C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長孫嵩較有軍事才能。時局亂時,他統(tǒng)領(lǐng)部眾,不使分散而歸附苻堅;趁

37、劉裕無暇相顧,他與叔孫建從成皋南渡,東晉諸屯軍望風(fēng)而潰。B長孫嵩為官清廉。劉裕借道通行時在船上看見了長孫嵩的營帳,派人送去美酒美食,長孫嵩沒有私自留下,全部送到京城,受到了重賞。C長孫嵩有時很固執(zhí)。屈丐死后,關(guān)中大亂,世祖想要征討赫連,寇謙之、崔浩等都支持,而長孫嵩堅決反對,最終惹怒了世祖,遭到責(zé)斥。D長孫嵩恪盡職守。他做了柱國大將軍后,總是在世祖親自外出征討作戰(zhàn)時,以元老身份留守京城,坐鎮(zhèn)朝堂,并且處理日常各種刑獄案件。解析:曲解文意,不是長孫嵩“受到了重賞 ”。答案: B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若裕西過者,便率精銳南出彭、沛,如不時過,但引軍隨之。譯文: _彼若城守,以逸代勞,大檀聞之,乘虛而寇,危道也。譯文: _。15。答案: (1) 如果劉裕從西面通過,便率領(lǐng)精銳部隊向南從彭、沛出擊,如果沒有按時通過,就率領(lǐng)軍隊跟隨他。他們?nèi)绻麍允爻浅夭怀鰬?zhàn),用守城的安閑代替出戰(zhàn)奔襲的勞頓,大檀聽說我們出兵去討伐赫連, 就會趁我們國內(nèi)空虛前來進犯, 攻打赫連是危險的做法。【參考譯文】長孫嵩,代人,太祖賜名焉。父親長孫仁,昭成年間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