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共享第一章_第1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共享第一章_第2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共享第一章_第3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共享第一章_第4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共享第一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重要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05年4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1996年3月17日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2003年8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通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1999年4月29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九次會議通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1989年4月4日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

2、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999年11月24日通過,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2002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24次會議通過,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1994年5月12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網(wǎng)絡資源指引北大法律信息網(wǎng): /法律思想網(wǎng):/中國公法論壇:/calaw/中國憲政網(wǎng):/中國公法網(wǎng):/公法評論:/憲行天下:/webfile/index.asp/大松行政法網(wǎng):/公法律師網(wǎng):/hm50/谷歌搜索引擎:/百度搜索引擎:/幾句可以改變我們傳統(tǒng)理念的諺

3、語: 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禁止即自由;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之。 這四句法諺表明,私權利可以推定,公權力只能法定。法律對公民與對政府的要求不同,對公民寬,而對政府嚴。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知識體系:以行政法律關系為核心,涉及三個基本方面:一、行政的概念行政的本意“執(zhí)行、管理的活動”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國家行政主體對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決策、組織、管理和調控活動。(1 )是一種國家的活動是國家行政主體的活動(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要樹立的第一個行政法思維:有(法律)授權,才有行政第二個行政法思維:法律的授權是對行政主體的授權,而不是對個人。因此公務員沒有行政法上的主體資格(2)執(zhí)

4、行的是對公共生活的管理公共事務的表現(xiàn)形式是公共物品與公共服務,公共物品與公共服務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不能只為供給方單獨享有,而是會使社會成員普遍受益。因此,從形式上看,公共事務的受益對象是一定范圍的社會公眾。(公益性)(3)是行政主體的部分活動而不是一切活動某些行為雖然是行政主體作出,但也不是行政活動。如政府捐贈,買賣、租賃公行政與私行政公行政須通過行政方式來解決,私行政屬民法的調整范圍 私行政:是指企業(yè)、社會組織、社會團體針對其內部事務的執(zhí)行和管理活動。私行政是屬于組織在自己部門的事務上行使職能 二、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規(guī)范和控制行政權以及對行政權進行監(jiān)督和對其后果予以補救

5、的法律規(guī)范和原則的總稱。三、行政法的特點(1)國內公法(2)控制與保障法(3)無行政法典(4)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綜合P7案例分析第二節(jié)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一、依法行政原則民事活動:法無禁止即自由行政活動:無法律則無行政即職權法定,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原則具體包括: 1、法律優(yōu)先原則 (對“法律”概念的理解) 2、 法律保留原則 (一些事項只能由“法律”加以規(guī)定;“法律”無規(guī)定,但可由“法律”授權行政機關行使) 3、越權無效原則 (包括無權限,即沒有法定的權力來源;超越了權力的行使界限)二、行政合理性原則(一)基本含義: 是指行政行為應當具有基本的理性、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及立法目的。 為什么要規(guī)定合

6、理性原則?有 限 的 法 律()法律不可能規(guī)范全部行政活動。()法律對行政活動的規(guī)范不可能面面俱到,詳細無疑。如: 偷一輛自行車,既可以治安拘留15天也可以罰款100元了事,取舍之間,警察在行使自由裁量權。 比例原則是合理性原則的核心 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當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xiàn)和確保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如果為了實現(xiàn)行政目標必然會對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某種不利影響時,行政主體應把這種不利影響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使實現(xiàn)行政目標所帶來的公共利益與由此給行政相對人造成的不利影響二者之間處于一個適度的比例。比例原則包括以下三個要求:(1)必要性(大炮打蚊子,阻礙交通,一律拘留?。?)適當性(應有利于目的的實現(xiàn))(3)均衡性 (行政管理的收益應大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