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華《愛山廬夢影》閱讀練習及答案_第1頁
凌叔華《愛山廬夢影》閱讀練習及答案_第2頁
凌叔華《愛山廬夢影》閱讀練習及答案_第3頁
凌叔華《愛山廬夢影》閱讀練習及答案_第4頁
凌叔華《愛山廬夢影》閱讀練習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第 頁凌叔華愛山廬夢影閱讀練習及答案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愛山廬夢影節(jié)選 凌叔華 “不識年來夢,如何只近山?!币淮螣o意中讀到石濤這兩句詩,久久未能去懷,大約也由于這正是我心中常想到的詩句,又好像是大自然給我的一個啟示。 我常想對山水最富情感與抱負的民族,中國人唯恐可算數(shù)一數(shù)二了。我們都是從孩提時就受過愛山水的訓練。很多中國孩子很小就讀過“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或“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我們的詩人高士,卻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假如用近來的統(tǒng)計方法去算古今詩集里關于山水的詩句,唯恐字數(shù)可過千萬吧?陸放翁由于自己愛山,又怕人不懂得看山,便指出一

2、個有趣的看法說“愛山只合倒騎驢”。辛棄疾也由于自己嗜好山水,卻怕年輕人像自己那樣失掉觀賞山水的機會,所以他寫“只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fā)多”。這兩句詞卻不知曾害得多少暮年詩人落淚。 我時常想起,當我初學山水畫時,我的老師王竹林師專畫山水蘭竹再三說過:“你學畫山水,第一要懂得山水的性情脾氣,等到你懂得它的性情脾氣到了家,你就會猜到了什么時候它要笑,什么時候它發(fā)愁,什么時候它裝扮起來,什么時候它像是生氣,什么時候它會假裝正經(jīng)不理人。到你真的懂得山水的脾氣,你就會下筆瀟灑自然了。就算是畫得不照古人畫法,你也可以自成一家的?!痹谀菚r我只有七八歲,我只覺得他說得“好玩”,卻未想到這原是中國畫的超群微妙

3、道理。這在我單純凈白的靈府,永久留下了一個神的啟示。 山近看如此,遠數(shù)里看又如此想是如彼之誤,遠數(shù)十里又如此,每遠每異,所謂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側面又如此此處如此仍是如彼之意,背面又如此,每看每異,所謂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數(shù)十百之外形,可得盡悉乎?山春秋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謂四時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陰晴看又如此,所謂朝暮之改變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數(shù)十百山之意態(tài),可得不究乎? 中國詩人對山真是多情,他們不論在哪種心境,都會聯(lián)想到山。想到他的愛人,也會想到一抹淡淡的遠山,別離時吟出“帶汝眉峰江上看”令人意銷之句。姜白石的“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我們會意味著“

4、水仙曲”的瀟灑縹緲的意境。 除了北京的西山,與我相依最久的,要算湖北的珞珈山了。在日寇將侵入武漢時,我們急著要離開住過三年的珞珈山,山坡上手植的兩株紫白木筆,在別離前幾天,竟開了好多朵花,那時正是六月,誰能不說這是奇跡呢?誰能不相信這是珞珈山多情的表示呢?我那時真體驗到了李后主悲涼的詞句“最是倉皇辭廟日垂淚對宮娥”了。 不知為什么,歐洲的山,在我印象中,殊為漠漠。我雖傾慕過瑞士少女峰近旁的高山,留巒過翡冷翠的平山,但相別后,從來沒有再夢見。英格蘭湖區(qū)詩人那里的山,詩人華茲渥斯的故里的“草?!?,我也非常流連過。 不知又是何因緣,我住到裕廊山上來了。 裕廊山上的十一月早晚有雨。一場夜雨后,處處流著

5、山泉,淙淙潺潺。愛山廬對面,青山被雨洗過,更顯得青翠欲滴。近幾日突然放晴,天空分外蔚藍高遠,令人不禁懷想到北京的秋日。這時正是大家上西山看紅葉,或要去陶然亭看葦花的季節(jié)了。街上處處有各色菊花擺出來賣,果攤上有紅的柿子棗子,白的鴨梨秋梨了。 寓前階畔新的梔子花,早上開了兩朵,它的芳香,令人惦念江南。坡上的相思花開,尤其令我憶念祖國的桂花飄香,假設不有對山的山光嵐影依依相伴,我會掉在夢之谷里,醒不過來的。 這時山下的鳥聲忽起,它們忽遠忽近地呼喊著。這悅耳熟識的聲音,使我記起五個月前在倫敦的一夜,在我半醒半夢中,分明聽見的一樣。這些鳥聲,是山喜鵲、鷓鴣和喚雨的鳩,飛天的云雀吧,除了在夢中,寒冷的倫敦

6、,它們是不會飛去的。想到這一點,我更覺得對面的山谷對我的多情了。 有刪改 6以下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A文章開頭引用古詩詞中有關于山的內容是為了佐證自古以來,中國文化中就鐫刻著對山水的深厚情感,也說明白自己對山的喜愛有著悠久的文化淵源。 B文章中所述小時候學習中國畫,老師留下的一個“神的啟示”是說只要了解了山的性情,就能在畫山水畫時自成一家。 C文章化用李后主“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的詞句,承接前文戰(zhàn)亂時期離開珞珈山時的情景,意在描繪山河破裂,人際飄落時的無盡感傷。 D文章中在星洲的裕廊山上賞景,心中懷想的卻是北京的西山和江南的風景,意在借山景的懷想

7、傳達對祖國深切的思念。 7以下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A文章以“不識年來夢,如何只近山”開頭,引出全文對山的描寫,用“山”串起了對自己人生過往的回想,也串起了中國人對山的情感。 B文章一再引用有關“山”的詩詞,為散文的語言增加了濃郁的文化韻味,讓整篇文章都氤氳著美妙的古典氣息,雋永而又回味悠長。 C文章的行文結構大致以“緣山”“戀山”“愛山”為線索,把飽滿細膩的感情滲進其筆下精美的景致中,讓人賞心悅目。 D文章結尾寫到北京的秋景、江南的梔子花、夢中的鳥鳴,為文章更加增加了一種詩化的效果,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8在文章中寫到對歐洲的山雖也曾“非常流連”,但總體卻“殊為

8、漠漠”,請結合詳細內容分析這種情感。 9文章的最末三段,是本篇的點睛之筆,請結合詳細內容分析其藝術效果。 答案: 6B 7C8在眼中,歐洲的山再好再美,究竟是異國情調,沒有移植在東方人的心坎上,因此相別后很少再想起來。長年客居他鄉(xiāng),心中難以忘卻的是祖國的山水,對異國的山水感情平淡,這是由游子的思鄉(xiāng)心切帶來的疏遠。9情感表達濃烈纏綿,蘊藉深厚。眼前是裕廊山淙淙潺潺的山泉,但卻懷想著遙遠的北京和江南,字里行間流露著濃郁的游子思鄉(xiāng)之情,灌注著對祖國的相思之情、眷戀之緒,讀來令人動容。呼應題目,結構嚴謹。結尾多次提到“夢”,照應題目“愛山廬夢影”,行文結構圓融緊湊。詩化的語言風格,清婉雋永,渲染了濃郁的古典文化氛圍,讀來意蘊悠長?!窘馕觥?此題考查同學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