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_第1頁
小學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_第2頁
小學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_第3頁
小學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_第4頁
小學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小學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 教案的作用有好多,作為新的老師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覷的,首先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參和作業(yè),其次寫教案的過程也是思維連貫發(fā)散的過程,再者經(jīng)過不斷的修改和試講進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最終,隨著教案的完成,對于教材和知識點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將來的講課。下面是這里的我為您帶來的3篇小學三年級語文古怪的大石頭教案,在大家參考的同時,也可以共享一下這里給您的好友哦。 小學三年級語文古怪的大石頭教案 篇一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古怪、地質(zhì)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3、讀懂課文,體會李四光勤于思考、擅長動腦、不懈追求的難得品質(zhì),并學習這種品質(zhì)。 1、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摸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2、體會是怎樣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圖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詞卡片。 3、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透露課題 1、你見過大石頭嗎?假如你見到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我國的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chǎn)生了濃重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古怪的大石頭。 2、過渡: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同學們想知道的好多問題,我們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

3、、李四光簡介(結(jié)合課后的資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資料,說一說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各自輕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預習狀況。 (1)認生字:教師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2)指導生字書寫: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測總結(jié)應當怎樣寫。 (3)教師點撥下面的詞語。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jīng)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zhì)較多或全部為石質(zhì)的隕星。 地質(zhì)學家:從事地球物質(zhì)形成和地殼構(gòu)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 第四紀:地質(zhì)歷史的最終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

4、或積雪溶化,下滲凍結(jié)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zhì)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十分寒冷,世界上的大量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限。 3、教師播放課文范讀,學生聽讀,思考:課文圍繞大石頭寫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懙模?三、自由朗讀課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業(yè)設計 1、教師點擊課件,學生隨堂完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 其次課時 一、穩(wěn)定新詞,朗讀課文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并組詞。 2、分組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感受體悟 1、感知巨石

5、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他往往和小伙伴們一起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一起前往現(xiàn)場,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請大家自學其次自然段,要求如下: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 (2)李四光和伙伴們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3)小伙伴圍著石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找不到李四光,這是為什么? 2、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是怎么問的?老師是怎樣回復的?李四光聽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間對問對答。 引導學生思考:聽了老師的回復,李四光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3、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最終這個疑

6、問得到解決嗎?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終兩自然段。 讀后交流: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巨石之謎的? 教師主要引導: (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大量年; (2)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zhì)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究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大成果? 帶著問題朗讀課文。 三、總結(jié)全文,適度拓展 1、總結(jié):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的地質(zhì)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似乎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巨大價值。愿小朋友們保持猛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

7、問,多思考,不懈追求,去揭開一個個奇妙之謎。 2、我們知道李四光和大石頭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這方面的知識? 教師點擊小閱讀,補充兩則小故事。 小學三年級語文古怪的大石頭原文 篇二 李四光是我國的地質(zhì)學家。 小時候,他喜歡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每次他都愛藏在一塊大石頭的后面。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聽到小伙伴的腳步聲,他就靜靜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也找不到他。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fā)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李四光跑去問老師,老師想了想,說:“這塊石頭生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是誰把它放在

8、哪兒的呢? “聽說天上往往掉下來隕石,可能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十分大。它應當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這我可說不上來了。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明了。 這塊突兀的大石頭畢竟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大量年。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zhì)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終究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經(jīng)過進一步的考察,他發(fā)現(xiàn)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他的這一

9、研究成果,震驚了全世界。 小學三年級語文古怪的大石頭教案 篇三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生字卡片,關(guān)于李四光的資料。 一、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 假如你見到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我國的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chǎn)生了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怪的大石頭(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學生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段指名讀課文。 三、檢查預習 1、結(jié)合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nèi)容質(zhì)疑,師生共同解疑。 四、指導寫字,完成作業(yè)。 1、認讀要寫

10、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哪幾個字簡單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共十七畫,第六畫為“。 臥: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其次課時 1、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問與他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間的關(guān)系。 2、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穩(wěn)定生字的詞語。 二、感知巨石的形象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其次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老師在黑板上畫石頭探討: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 (2)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三、感受好問精神 1、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石頭有了疑問。 他產(chǎn)生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演。 2、同桌讀后,挑揀學生上臺表演。 四、解開巨石之謎 1、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清。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終兩個自然段。 2、讀后探討:李四光是怎么解開巨石來歷這一謎團的? 3、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1)這個問題使李四光思考了二十多年。 (2)長大后,李四光到英國學習了地質(zhì)學,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