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語文《離騷》教案_第1頁
選修語文《離騷》教案_第2頁
選修語文《離騷》教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選修語文《離騷》教案表現(xiàn)了詩人為實現(xiàn)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鬧追求和不屈的斗爭?!半x”——憂愁,“離騷”即遭受憂愁而寫成的詩句。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憂國之思的作品,今日我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選修語文《離騷》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選修語文《離騷》教案

學問目標

1、了解《離騷》是《詩經(jīng)》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是“楚辭”體的代表作品。

2、通過學習《離騷》,了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詩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抱負及情懷。

3、學會吟誦古詩詞,留意節(jié)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樂觀浪漫主義和創(chuàng)作手法: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力量目標

1、培育通過把握詩文形象,深化體會的思想感情的力量。

2、把握文言實詞、虛詞,培育同學閱讀古詩文的力量。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離騷》,理解詩人喜愛祖國、憂國憂民的情懷,培育同學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詩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執(zhí)著追求抱負的高尚節(jié)操。

教學重點

1、通過鑒賞《離騷》的美麗詩句,學習屈原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

2、品嘗、鑒賞詩歌的比興藝術(shù)手法,藝術(shù)價值。

教學難點

1、引導同學對詩作中疑難的字、詞及表達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誦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

1、運用講讀法、逐節(jié)誦讀、講講背背,教導難字讀音、難字詞義。

2、運用爭論法,讓同學理解詩中的愛國憂民感情及他為追求抱負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過比較閱讀法,延展課堂內(nèi)容,開闊同學的視野,充實對作品的理解。

教具預備

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時支配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屈原的《離騷》及他的政治抱負。

2、了解《離騷》在詩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辭”體。

3、學習詩歌的1-7節(jié),解決其中的疑難字、詞,能夠熟讀并基本背誦下來。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感嘆古代帝王們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我們知道,風是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騷即《楚辭》中的《離騷》?!对娊?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詩經(jīng)》《楚辭》分別開創(chuàng)了我國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風,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古代帝王們需補充一點風騷,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我們更應注意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離騷》,以求在文學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題

1、簡介“楚辭”

“楚辭”這一名稱最早見于西漢前期,上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它淵源于中國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謠,吸取民間文學特殊是楚聲歌曲的新形式,把《詩經(jīng)》三百篇特殊是“雅”、“頌”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塊詩改為參差不齊,長短不拘的騷體詩,建立一種詩歌的新體裁,標志著我國文學史的詩歌的新進展,是《詩經(jīng)》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主要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離騷》

屈原,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上個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宏大詩人屈原,生活在時代大動蕩,社會大變革的戰(zhàn)國中期。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殘余勢力,在宗國內(nèi)部和宗國之間進行著內(nèi)外交叉的簡單斗爭。據(jù)《史記屈原列傳》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義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來賓,應付諸侯。王甚任之?!边€曾“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這就突破了貴族階級的局限,而適應了新興階級的政治要求。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他一生為之奮斗呼號的政治抱負不能得到實現(xiàn)。他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纏綿悱惻的心情。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可與日月爭光”的一篇浪漫主義杰作,是詩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辭”體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此來統(tǒng)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常將“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jīng)》,用“騷”來概括《楚辭》。

《離騷》的主題表現(xiàn)了詩人為實現(xiàn)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鬧追求和不屈的斗爭。“離”——憂愁,“離騷”即遭受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結(jié)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憂國之思的作品,本課便是選于其中的20-32節(jié)。

三、誦讀課文

1、放錄音:

第一遍,要求同學留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的節(jié)奏。

其次遍,讓同學輕聲跟讀。

第三遍,讓同學大聲朗讀。

2、指名同學朗讀,指正生字的讀音及句子的節(jié)奏。

3、老師總結(jié)騷體詩的誦讀節(jié)奏:

騷體詩一般是三四個節(jié)拍,隨文切分。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4、請同學們集體讀一遍課文,要讀出語氣。

四、整體把握課文

1、要求同學借助課下的注解,疏通課文的句子,留意生字、生詞及常用字、詞的特別用法。

2、要求同學以四人為一小組,爭論課文內(nèi)容,梳理課文思路。

明確:1-7節(jié)自述受屈遭貶的緣由,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節(jié)表現(xiàn)了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節(jié)操,抒發(fā)憂國憂民,獻身抱負的愛國感情。

五、重、難點解決過程學習1-7節(jié)

1、要求同學集體朗讀這一部分。

2、提問:第一節(jié)中,詩人“太息”“掩涕”,為什么?這一節(ji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詩人是由于“哀民生之多艱”,即憐憫人民生活困難。這兩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給我們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詩人形象。“余雖好修姱以羈鞿兮,謇朝誶夕替”兩句啟下。

3、提問: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羈鞿兮”,卻為什么“謇朝誶而夕替”?有哪三個緣由?

明確:小人投機(“眾女”“謠諑”);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對待這種不公正的待遇?(用詩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態(tài)度?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現(xiàn)了屈原實施“美政”,振興楚國的政治抱負和愛國熱忱,以及修身潔行的高尚節(jié)操和嫉惡如仇的斗爭精神,并對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做了無情的揭露和斥責

《離騷》譯文

原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苣?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惟夫國家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譯文:

炎帝啊,我是你的遠代子孫,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輝大名。歲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從天上翩然降落。敬重的先祖啊,認真揣度我剛剛下凡的時辰和啼聲,通過占卜賜給了我相應的美名。給我取的大名叫正則啊,給我取的別名叫靈均。

上天既給予我這么多內(nèi)在的美質(zhì)啊,又加之以我留意修養(yǎng)自己的品性。我披著噴吐暗香的江離和白芷啊;又聯(lián)綴起秋蘭作為自己的佩巾。光陰似箭,我惟恐抓不住這飛逝的時間,讓歲月來塑造我美妙的心靈。早晨,我浴著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蘭,傍晚,我背著夕陽在洲畔采摘宿莽來潤德潤身。太陽與月亮相互交迭,未嘗稍停,新春與金秋相互交替,永無止境。想到樹上黃葉紛紛飄落,我可怕美人啊,您頭上也添上絲絲霜鬢!為什么,為什么你不任用風華正茂的賢者,廢棄污七八糟的小人?為什么,為什么你不轉(zhuǎn)變已經(jīng)過時的法度?駕著龍馬,飛速地向前猛奔!來!我給你充當向?qū)?。沿著康莊大道走向幸福與光明。

憶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善精純,一叢叢芳草鮮花分散著他們。那季節(jié)啊,花椒與桂樹層層相間,哪里只是蕙草與白芷散發(fā)芳芬?哦!唐堯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們遵循著正道,向著光明邁進。夏桀和商紂是多么狂亂啊,只想走捷徑,抄小路,結(jié)果使自己走向逆境。那些國家人是這樣茍且偷安,他們一步步走向死胡同而不思反省。莫非我擔憂自己會患病災禍?不,我擔憂的是楚國的車輪將要覆傾!

《離騷》教學反思

我固執(zhí)地認為:體會詩歌作品的美,是必需借助朗讀的,所以,我將誦讀作為一個重點。楚辭在語言上的特點可以通過誦讀給同學以感性的熟悉。在讀的時候,肯定要強調(diào)感情,應當給同學示范。由于這篇《離騷》中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意義,所以讀來較生澀難懂,但通過誦讀也能體會到那種不一樣的美。我的反思如下:

一、老師素養(yǎng)方面

這是我第一次教授這篇課文,在授課閱歷上難免不足。但在課前也做好了充分的預備。在課堂上能夠聯(lián)系現(xiàn)在與過去,聯(lián)想到古詩詞句,在適當?shù)臅r候“出口成章”。另外,我還能注意誦讀,充分調(diào)動同學的情感。當然,疏通詩句也是必不行少的環(huán)節(jié),楚辭的語言有許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對這些無需關(guān)注太多,只要同學能結(jié)合解釋翻譯詩句即可,對于比較重要的文言字詞,我認為教學時候還是不能放過,例如古今異義詞,通假字,本課消失得較多且比較常見,應當指導同學歸納積累。至于實詞的一詞多義我覺得不用過多強調(diào),包括特別句式,“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我考慮可以暫且放過,留待以后解決。只要同學翻譯是能將詞語翻譯精確,句式能調(diào)整語序即可。作為高一的同學我覺得此時講太多不太合適,且本課是詩歌,重點不應放在此。疏通詩句是為了整體感知詩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詩的情感比較簡單,提示同學找關(guān)鍵句,然后總結(jié),我覺得同學比較好理解。詩歌是節(jié)選的,只有三段詩,我覺得沒有必要將屈原“美政抱負”的內(nèi)容加進來,在這兩部分詩中,能把握住主要的感情即可。

二、誦讀的基本要求與方式

每次誦讀都會確定目標,讓同學的閱讀有明確的目標、詳細的任務。誦讀有多樣的形式,比如:老師范讀,同學齊讀,同學默讀等。誦讀也有不同的層次:從通順到流利到有感情;從初讀感知到細讀探究;從一般了解到深化理解;從有所感受到情感升華。

三、同學素養(yǎng)方面

由于同學是屬于層次比較低的一個班,基礎相對薄弱一些。但也能樂觀協(xié)作,仔細思索且擅長思索,敢于回答問題。例如:在解答“離騷”二字的含義時,同學就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學到通假字“錫—賜”時,同學也能聯(lián)系自己學過的歷史學問,答出“賜”的意思。在組織誦讀時,同學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得有聲有色。

四、存在問題

在《離騷》一課的教學中,我雖然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順當?shù)赝瓿闪诉@堂課的教學,但也存在幾點不足:

首先,課前預備過于充分,雖然也有不少的閃光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