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歷年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綜合能力測試)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匯編4_第1頁
2009-2022歷年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綜合能力測試)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匯編4_第2頁
2009-2022歷年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綜合能力測試)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匯編4_第3頁
2009-2022歷年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綜合能力測試)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匯編4_第4頁
2009-2022歷年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綜合能力測試)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匯編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住在富人區(qū)的她2009-2022歷年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綜合能力測試)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第一卷一.歷年真題薈萃(共30題)1.大學畢業(yè)的張、王、李、趙4人應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負責一項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銷售,一人做研發(fā),另一人做安保。已知:

①張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發(fā);

③如果張沒有做研發(fā),那么趙也沒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趙不做研發(fā),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A.張做銷售,李做研發(fā)

B.趙做研發(fā),李做銷售

C.李做銷售,張做研發(fā)

D.李做研發(fā),趙做安保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

題干中“行政管理”出現(xiàn)了四次,為最大信息,以此作為突破口。

根據①②④得出:行政工作不可能由張、王、李做,那么只能是趙做行政管理工作,排除B、D兩項;

又根據趙做行政管理工作和條件“?張研發(fā)→?趙行政管理”,可得張做研發(fā)工作,排除A項。

因此,選擇C選項。

2.四個房間,每個房間里不少于2人。任何三個房間里的人數不少于8人。這四個房間至少有(

)人。

A.9

B.11

C.10

D.12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屬于最不利構造,用公式法解題。

第二步,根據“至少……保證……”,可知本題為最不利構造問題,可根據固定步驟:答案=最不利值+1求解。本題的最不利情況為:有三個房間的人數為7人。根據“每個房間里不少于2人”,可知最不利時四個房間人數分別為:3、3、2、2,最不利值為3+3+2+2=10。

第三步,答案=10+1=11。

因此,選擇B選項。

3.土壤是巖石在風化作用下破碎,物理化學性質改變后形成結構疏松的風化殼,風化殼在氣候與生物的作用下,經歷很長時間形成的地表物質。與土壤自然形成過程無關的外來物質被稱為土壤侵入體。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土壤侵入體的是:

A.戈壁灘中大量的沙礫

B.河床上存在的大量鵝卵石

C.考古發(fā)掘中挖出的磚瓦

D.巖縫中生長的野草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土壤侵入體”,其關鍵信息如下:

(1)土壤的關鍵信息:①巖石在風化作用下破碎,②在氣候與生物的作用下,③地表物質;

(2)土壤侵入體的關鍵信息:與土壤自然形成過程無關的外來物質。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沙礫是“巖石在風化作用下破碎”形成的,與土壤自然形成過程相關,不符合定義;

B項:鵝卵石是巖石的一種,可經風化作用形成土壤,與土壤自然形成過程相關,不符合定義;

C項:磚瓦是人工制品,“與土壤自然形成過程無關”,屬于土壤侵入體,符合定義;

D項:巖縫中野草屬于生物范疇,可加速巖石的風化作用,與土壤自然形成過程相關,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C選項。

4.網絡主權概念的提出,意味著國家行使主權去維護網絡安全,但網絡空間的特殊性決定了政府作用有限。政府決策者應關注如何在維護網絡主權的同時________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并且在維護網絡主權與行業(yè)發(fā)展之間尋求恰當的________

。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保證

平衡

B.保護

轉換

C.保障

立場

D.保持

時機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網絡主權概念的提出……決定了政府作用有限”“維護網絡主權的同時”“維護網絡主權與行業(yè)發(fā)展之間尋求恰當的”可知,“維護網絡主權”是政府應盡的責任,但“管束過緊”又會影響“市場的調節(jié)作用”,進而影響“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所以,政府維護網絡主權既要做到“監(jiān)管得當”又不影響其“健康發(fā)展”,即兩方面都需要顧及,不能偏倚。A項“平衡”指同等,不傾斜,符合文意。B項“轉換”指改變,改換;C項“立場”指認識和處理問題時所處的地位和所抱的態(tài)度;D項“時機”指具有時間性的客觀條件(多指有利的)。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C項和D項。答案鎖定A選項。

第二步,驗證第一空?!氨WC”指擔保負責做到,“保證健康發(fā)展”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A選項。

保證:①擔保;②起決定性作用或作為擔保的事物。保護:盡力照顧,使不受損害。保障:保護(生命、財產、權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壞。保持:維持(原狀),使不消失或減弱。平衡:①對立的各方面在數量上相等或相抵;②哲學上指矛盾暫時的、相對的統(tǒng)一。

5.一個箱子中有若干個玩具,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去一個玩具,這樣共拿了5次,箱子里還有5個玩具。箱子原有玩具的個數為(

)個。

A.76

B.98

C.100

D.120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代入排除法解題。

第二步,代入A項,76÷2=38,結果為偶數,再放回一個定為奇數,不滿足能“再拿出其中的一半”,排除A項;同理,C、D兩選項拿走一半后也為偶數,可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

第二步,本題從正面入手可考慮用方程法求解,但計算量較大,故考慮從反面入手。箱子里第5次拿完剩5個玩具,那么第5次拿之前還剩(5-1)×2=8個,第四次拿之前還剩(8-1)×2=14個,同理第三次拿之前還剩26個,第二次拿之前還剩50個,第一次拿之前有98個,即原有玩具98個。

因此,選擇B選項。

6.屬于地震“次生災害”的是:

A.橋梁斷裂

B.管道破裂

C.山體滑坡

D.通訊中斷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按紊鸀暮Α背霈F(xiàn)在第二段倒數第三句?!按紊鸀暮Α睂啊斐赏K?、停電和通訊受阻,……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B項和C項在次生災害中未涉及,屬無中生有。D項“通訊中斷”屬次生災害。

因此,選擇D選項。

7.在文字還不普及的時代,民間故事承擔了培養(yǎng)人生觀、道德觀、倫理觀的職能,聽故事是人們學習傳統(tǒng)文化、自然知識、人生哲學等的重要渠道。然而,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科技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接受習慣和審美趣味。當下的年輕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是通過影視作品、網絡小說、電子游戲等途徑,年輕人對傳統(tǒng)民間故事中的一些經典形象越來越陌生,不少專家學者表示,打撈“失落”的民間故事刻不容緩。

接下來最可能講的是:

A.民間故事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關系

B.年輕一代對民間故事的了解狀況

C.現(xiàn)代科技對民間故事傳播的沖擊

D.讓民間故事為現(xiàn)代人接受的途徑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重點分析尾句,判別文段話題落腳點。文段先強調“民間故事的重要性”,然后通過“然而”指出“現(xiàn)代科技對民間故事接受渠道及審美趣味的沖擊”。最后通過“專家學者表示”提出對策——打撈民間故事刻不容緩。文段話題落腳在尾句上。接下來應圍繞“如何打撈民間故事”這一話題進行闡述。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與最后一句話的話題一致。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B項和C項:均在前文有所論述,且均不屬于“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

8.“微創(chuàng)新”,這個概念正在成為中國企業(yè)嘗試的新方向。今天的技術革新在很多時候已經不再是顛覆性的更新?lián)Q代,任何針對用戶體驗的微小改變,都可能引爆整個市場。微博是在博客基礎上的微創(chuàng)新,用140個字拉低了用戶門檻,迅速引發(fā)了全民微博對于習慣了模仿的企業(yè)來說。如何不讓微創(chuàng)新成“山寨”的代名詞,是問題的關鍵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領城,像團購這樣的一窩蜂現(xiàn)象屢見不鮮,然而其中很難看到“微創(chuàng)新”在發(fā)揮作用。

這段文字用“團購”來說明:

A.盲目從眾的現(xiàn)象

B.更新?lián)Q代的趨勢

C.復制與模仿的做法

D.集體相約采購的行為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由“像團購這樣的一窩蜂現(xiàn)象屢見不鮮”可知,這是舉例,舉例一般針對的是其證明對象。這里具體分析,團購形容的是“一窩蜂現(xiàn)象”?!耙桓C蜂”形容很多人同時說話或行動,與前文“對于習慣了模仿的企業(yè)”相呼應,可知“團購”是為了說明復制與模仿的做法。

第二步,辨析選項。C項符合文段意思。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盲目從眾”指別人做什么自己做什么,而文段強調要“創(chuàng)新”。B項:“更新?lián)Q代”體現(xiàn)的是一種良好趨勢,而文段“團購”用來說明不良的現(xiàn)象,感情傾向與文段不符。D項:“集體相約采購的行為”是“團購”一詞的本義,不是在文段語境中的意思。

9.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中道路旁出現(xiàn)的地裂縫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關

B.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是橫波產生的大振幅晃動

C.地震中發(fā)生的火災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

D.地震中噴沙冒水的現(xiàn)象也是地震晃動產生的結果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第二段第四句“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lián)系”,屬于偷換語氣,錯誤。B項對應第一段第四句“橫波接著產生……的晃動,是……主要原因”,符合文意,正確。C項對應第二段倒數第三句“……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符合文意,正確。D項對應第二段第六句“地震的晃動使……,形成噴沙冒水現(xiàn)象”,符合文意,正確。

因此,選擇A選項。

10.超過一半的人要求將有意義和創(chuàng)意的網絡詞匯收入詞典,代表的是對網絡詞匯的肯定與重視。但在今天,重視網絡詞匯,是否非得要通過將之納入詞典的方式來表現(xiàn)?畢竟,相較于傳統(tǒng)詞匯的變化速度和路徑,網絡詞匯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不少網絡詞匯可能火過一陣就開始被遺忘;比如傳統(tǒng)漢語中的新詞一般是通過入選詞典而被加以確認,從而逐漸被推廣、使用。但網絡詞匯卻無需詞典這類官方力量的“加冕”,而更多源自自發(fā)式生長。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網絡詞匯是否納入詞典,無關緊要

B.我們對網絡詞匯需要有開放的態(tài)度

C.網絡詞匯相較于傳統(tǒng)詞匯沒有生命力

D.將某些詞匯納入詞典,確有必要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表明一些人要求將一些網絡詞匯收入詞典,接著以轉折詞“但”提出問題,即重視網絡詞匯是否非得要通過將之納入詞典的方式來表現(xiàn),隨后對該問題進行了回答。通過說明網絡詞匯火一陣就被遺忘;與傳統(tǒng)漢語新詞對比,網絡語言無需“加冕”,而是自發(fā)式生長。因此概括整個文段的重點就是“網絡詞匯沒大有必要納入詞典”。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對網絡詞匯需要有開放的態(tài)度”屬于無中生有。C項:“網絡詞匯相較于傳統(tǒng)詞匯沒有生命力”說法過于絕對,且屬于例子部分內容,偏離重點。D項:“確有必要”與作者觀點相反。

11.矩陣對策是指處于利益競爭的兩個關系主體,各自可選的策略有限,且在一局對策中雙方得失和為零的現(xiàn)象,即要不成功、要不失敗。對策中,一方真正成功的措施應該是,針對對方所采取的行動相應地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應對策略,各方選擇的策略必定是自己對對方策略預測的最佳反應。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矩陣對策的是:

A.在進入奧運女子排球決賽后,某國家隊重新安排隊員陣容和出場順序

B.齊王和田忌按原條件重新賽馬,并約定每局比賽須用同等級的馬參賽

C.勞資雙方進行薪資談判,經過反復的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都作出讓步

D.丈夫要去踢球,妻子要去看電影,兒子要去游樂園,最后三人去郊游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利益競爭的兩個關系主體;

②針對對方的行動采取有利于己方的應對策略;

③雙方中必有一方成功、一方失敗。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比賽涉及了利益競爭的兩個主體,必定有成功一方,也有失敗一方,“根據決賽情況調整陣容和出場順序”屬于“針對對方的行動采取有利于己方的應對策略”,符合定義;

B項:“約定每局比賽須用同等級的馬”不屬于“有利于己方的應對策略”,不符合定義;

C項:“勞資雙方”不屬于“利益競爭的兩個關系主體”,不符合定義;

D項:三個人涉及了三個主體,不屬于“利益競爭的兩個關系主體”,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12.一位科學家用玻璃板把大鯊魚和小魚隔開,大鯊魚欲捕食小魚但屢屢撞到玻璃隔板;一段時間后悄悄移開隔板,大鯊魚卻不再攻擊小魚了。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是:

A.不同種族之間完全可以和諧相處

B.因循守舊者,只會一再品味失敗

C.固化的經驗對我們的思維影響不大

D.適應新環(huán)境,把握新機遇需要要新思維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判別文段話題落腳點。文段開始談到由于隔板的緣故,大鯊魚欲吃小魚屢屢碰壁,但是后來沒有隔板了,大鯊魚卻裹足不前不再攻擊小魚。文段通過一則故事,話題落腳在大鯊魚因為思維被固化而錯失機遇上,接下來應圍繞“如何突破思維定勢把握機遇”這一話題進行論述。

第二步,對比選項。只有D項與此話題一致。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不同種族和諧相處”無中生有。B項:“因循守舊”為前文敘述的內容,不會重復論述。C項:“影響不大”與文意矛盾。

13.報紙∶新聞∶時效

A.飯店∶食物∶口感

B.電視∶廣告∶效果

C.車站∶汽車∶速度

D.展會∶照片∶像素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報紙”是傳播“新聞”的載體,二者屬于載體對應關系,“時效”是衡量“新聞”價值的標準,二者屬于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飯店”是“食物”加工與售賣的場所,而不是載體,排除;

B項:“電視”是傳播“廣告”的載體,二者屬于載體對應關系,“效果”是衡量“廣告”價值的標準,二者屬于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車站”是“汽車”??康牡攸c,而不是載體,排除;

D項:“展會”是“照片”展覽的地點,而不是載體,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14.成本最大的企業(yè)是:

A.甲企業(yè)

B.乙企業(yè)

C.丙企業(yè)

D.丁企業(yè)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簡單比較中的讀數比較。

第二步,定位柱狀圖。

第三步,根據柱狀圖越“高”,數據越大。容易發(fā)現(xiàn)成本最大的企業(yè)為甲企業(yè)(1500萬元)。

因此,選擇A選項。

15.食堂買來5只羊,每次取出兩只合稱重量。得到10種不同重量(單位:千克):47,50,51,52,53,54,55,57,58,59,最重的一只羊是多少千克?

A.25

B.28

C.30

D.32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

第二步,5只羊的重量從小到大排列為:①<②<③<④<⑤;分析可知每只羊在稱重過程中均稱重四次,可得5只羊的重量和為:(47+50+51+52+53+54+55+57+58+59)÷4=134(千克),根據題意可得最輕的兩只羊重量和為:①+②=47(千克),最重的兩只羊重量和為:④+⑤=59(千克),所以第三重的羊其重量為:③=134-47-59=28(千克)。

第三步,分析可知,第三重的羊與最重的羊的重量和是稱出重量第二大的數據,即③+⑤=58(千克),則最重的羊的重量為:⑤-③=58-28=30(千克)。(此外,本題可以根據此方法推知每只羊的重量。)

因此,選擇C選項。

16.我們已經目睹,那些科幻小說中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未來科技逐一實現(xiàn),并且改變了真實的世界。也許有一天,科幻小說不再思索和模擬技術的實際作用,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敘事者的主題,人類宿命甚至宇宙命運之上,我們仍要感謝它們幫助我們幻想過未來世界。只是,但愿永遠可以有人像儒勒?凡爾納在一百多年前那樣由衷地發(fā)問:難道人們真的不可能用更短的時間環(huán)游地球嗎?

根據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希望科幻作品:

A.能夠繼續(xù)激勵和啟發(fā)未來科技的創(chuàng)新

B.盡可能想象科技發(fā)展對人類的影響

C.更加關注科幻故事情節(jié)本身的發(fā)展

D.應努力探討未來科技應用的具體表現(xiàn)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科幻小說中描寫的未來科技在當下得到了實現(xiàn)”,然后提出“科幻小說可能不再關注技術,但我們仍會感謝它們曾經做出的貢獻”,最后通過轉折詞“只是”引出文段重點,并通過“但愿”引導出作者的期望,即希望科幻小說家仍舊能夠啟發(fā)人們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文段為“分—總”結構,主要論述了希望科幻小說可以繼續(xù)幫助人們實現(xiàn)科技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文段論述的是希望科幻作品能夠啟發(fā)人類創(chuàng)新,而非“想象科技發(fā)展對人類的影響”。C項:“更加關注故事情節(jié)”與文意相悖。D項:“具體表現(xiàn)”為無中生有。

17.雖然現(xiàn)在用戶對于不明來歷的電子郵件普遍存在戒心,但是黑客________________。如今,誘人產生好奇心的誘餌已經出現(xiàn)在網絡、社交軟件、移動設備上,而且誘餌已經不限于色情、驚奇的信息,而是包括諸如“工資單”“對賬單”等。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已經把重點放在其他媒介上

B.正在不斷地開辟新的戰(zhàn)場

C.更善于抓住人們的興趣點

D.絕對不會就此偃旗息鼓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橫線處的上下文語境。由橫線之前的轉折詞“但”可知,橫線處的內容重在強調黑客對用戶存有戒心這一問題采取的新做法。橫線后用“如今”具體闡述了黑客的方法,即一方面誘餌出現(xiàn)在其他媒介上,另一方面誘餌包含的內容更多。所以橫線處的句子應該概括這兩方面內容。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開辟新的戰(zhàn)場”概括了兩方面的內容,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和C項:“媒介”和“興趣點”分別是橫線后內容的一部分,概括不全面。D項:與后文銜接不緊密,不能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18.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極震區(qū)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動

B.山區(qū)發(fā)生地震就會造成掩埋村鎮(zhèn)的慘劇

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變既有隆起也有下降

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第一段第二句“極震區(qū)的人……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將原文“有時”偷換成“必定”,屬于偷換語氣,錯誤。B項對應第二段倒數第二句“在山區(qū)……常造成掩埋村鎮(zhèn)的慘劇”,將原文“常造成”偷換成“就會”,屬于偷換語氣,錯誤。C項對應第二段倒數第四句“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符合文意,正確。D項對應第二段尾句“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地震湖形成位置為“在上游形成”而非“在山下形成”,屬于偷換概念,錯誤。

因此,選擇C選項。

19.此刻,我們經歷的時光,將來都會變成從前。時光如落花,盛開時我們忽略它的美,反而在它凋落之時嗅到它的余香。不只是愛情,所有的事,都是如此。我們擁有的時候,往往是漠然的,等到一切成為從前,才恍然覺得珍貴。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恰當的是:

A.舊事物,總是被詩化

B.因為失去,所以珍惜

C.偏是人間留不住,只恨當時作尋常

D.逝水流年,擁有不如懷念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兩句把時光比作落花,進而指出“面對當下的事物我們的態(tài)度是不珍惜的”,最后一句引出作者的觀點,即“當事物在眼前時我們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時候才追悔莫及”,意在強調我們應珍惜眼前擁有的。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偏是人間留不住”可以體現(xiàn)文中“等到一切成為從前”,強調的是應當珍惜,“只恨當時作尋?!笨梢泽w現(xiàn)文中“我們擁有時是漠然的”。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對舊事物的詩化”,不能體現(xiàn)要珍惜當時。B項:“因為失去,所以珍惜”強加了因果關系,在文段中并未體現(xiàn)。D項:文段強調的是“珍惜”,并非“擁有不如懷念”。

20.倫理信用是指人們交往中由一定的預先約定、契約、承諾、誓言等引發(fā)的一種倫理關系,其蘊涵的合理秩序則凝結為遵守諾言、履行約定的道德準則,人們基于對信用倫理關系合理秩序的理解和規(guī)則的踐行便形成了相應的道德品行。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涉及倫理信用的是:

A.趙某答應了丈夫的臨終請求,在丈夫去世后,對丈夫前妻留下的兩個孩子視如己出,將他們撫養(yǎng)成人

B.陳某看到一群人在圍毆鄰居的孩子,他一邊報警,一邊跑上前去大聲喝止

C.王某父親曾借給張某10萬元,王父去世后,王某要求張某還錢

D.李某家鄉(xiāng)發(fā)生洪澇災害,不少農民顆粒無收,父親要求他發(fā)動其公司員工和微信圈朋友捐錢捐物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由一定的預先約定、契約、承諾、誓言等引發(fā)的;

②凝結為遵守諾言、履行約定的道德準則。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趙某答應了丈夫的臨終請求,屬于“預先承諾”,丈夫去世后趙某將兩個孩子撫養(yǎng)成人,屬于“遵守了諾言”,符合定義;

B項:陳某報警并喝止毆打孩子的人是在看到一群人圍毆鄰居的孩子時發(fā)生的,不符合“預先約定”,也不涉及“遵守諾言、履行約定”,不符合定義;

C項:王某要求張某還錢,并未體現(xiàn)張某“遵守諾言”,不符合定義;

D項:李某父親要求李某發(fā)動捐款,是因為洪澇災害使不少農民顆粒無收,但對于這件事父子倆人并未“預先約定”,也不涉及“遵守諾言、履行約定”,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21.某法院的職工到郊外種樹。其中有男職工,也有女職工,并且有一半的職工各帶一個小孩子參加,一共種了99棵樹。男職工每人種13棵樹,女職工每人種10棵樹,每個孩子種4棵樹,則男職工有(

)人。

A.1

B.3

C.5

D.7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

第二步,設有男職工x人,女職工y人,根據有“一半”的職工,可知職工總數為偶數,即x+y為偶數,則孩子有

人,根據題意可得方程:

13x+10y+4×

=99,化簡為不定方程:5x+4y=33。

第三步,代入A選項,當x=1時,y=7,則x+y=8為偶數,符合題意。

因此,選擇A選項。

22.家風是具有鮮明特征的家庭文化,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________。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良好的家風是人生幸福生活的“第一組密碼”?!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敝挥惺刈『蚠_______好溫暖的家庭,才能有人生的成功。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基點

庇護

B.基準

保護

C.基礎

愛護

D.基石

呵護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結合選項與語境可知,良好的家風是每個家庭成員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本。B項“基準”泛指標準,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只有守住和________好溫暖的家庭”可知,該空搭配“家庭”。A項“庇護”指包庇,保護,常用作貶義,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C項“愛護”指愛惜并保護,常搭配公物、花草樹木,不與“家庭”搭配,排除C項。D項“呵護”指愛護和保護,常搭配朋友、家人、家庭,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D選項。

基點:①中心,重點;②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基礎。基準:①在測量工作中用作起始尺度的標準;②泛指標準。基礎:①埋墻基為基,立柱墩為礎,建筑物的地下部分;②事物發(fā)展的根本或起點;③指經濟基礎?;褐赣糜诮ㄖ锏撞康拇笫瘔K,常用于比喻。

23.在某公司中,李明幫助了王剛,而王剛幫助了趙賢。李明納稅比趙賢多。

由此可以推出:

A.王剛的納稅比趙賢多

B.李明納稅和王剛一樣多

C.有人幫助了一個納稅比他多的人

D.有人幫助了一個納稅比他少的人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

題干的條件如下:(1)李明幫助了王剛;(2)王剛幫助了趙賢;(3)李明納稅比趙賢多。

題干只提到李明比趙賢納稅多,沒有提到王剛納稅的情況,因此,王剛納稅多少無法與李明、趙賢作比較,排除A、B項;

由題干僅知:李明納稅比趙賢多(李>趙),王剛的納稅多少不明,所以,需要分3種情況討論:

①王剛納稅不低于李明,此時三人納稅的順序為:王≥李>趙

王和李的情況有兩種可能,不確定,但是王一定大于趙,而且王剛幫助了趙賢,由此可得:有人幫助了一個納稅比他少的人;

②王剛納稅介于李明和趙賢之間,此時三人納稅的順序為:李>王>趙

由王>趙,王剛幫助了趙賢,可得:有人幫助了一個納稅比他少的人;

由李>王,李明幫助了王剛,可得:有人幫助了一個納稅比他少的人;

③王剛納稅不高于趙賢,此時三人納稅的順序為:李>趙≥王

趙和王的情況有兩種可能,不確定,但是李一定大于王,而且李明幫助了王剛,由此可得:有人幫助了一個納稅比他少的人。

綜上所述,不管哪種情況,均一定能推出:有人幫助了一個納稅比他少的人,排除C項。

因此,選擇D選項。

24.創(chuàng)新∶僵化

A.發(fā)展∶前進

B.開放∶閉塞

C.計劃∶秩序

D.革新∶失敗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創(chuàng)新”與“僵化”屬于反義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發(fā)展”是指一種連續(xù)不斷的變化過程,“前進”是向前行進,二者不屬于反義關系,排除;

B項:“開放”與“閉塞”屬于反義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計劃”是對于未來的規(guī)劃,“秩序”是整齊而有條理的狀態(tài),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D項:“革新”是改革、更新之意,“失敗”的反義詞為成功,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25.當炫耀式旅游成了目的,扎堆往知名景點擠,也就在意料之中。其實旅游作為一種現(xiàn)代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樣化的功能。如果是為了教育,可以帶孩子去看看名山大川、古城遺跡,幫助他們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如果是為了休閑放松,可以去海邊、深山,或者就近選擇市郊的農家小院,能短暫逃避塵世喧囂就是休閑所在。理性面對旅游目的,尋找合適的度假所在,才是健康的旅游觀念,才能更好地享受旅游的快樂。旅游觀念轉型升級,旅游市場分化,人滿為患的現(xiàn)象才可能消失,旅行中的快樂亦會更加醇厚。

根據這段文字,旅游觀念的“轉型升級”指的是:

A.實現(xiàn)多樣化的功能

B.賦予旅游實際意義

C.理性面對旅游目的

D.享受旅行中的快樂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轉型升級”出現(xiàn)在最后一句。分析“轉型升級”的上下文語境。前文講“理性面對旅游目的的好處”。后文講“旅游觀念轉型升級帶來的好處”。由此可知,前后文是并列關系,因此“旅游觀念轉型升級”對應“理性面對旅游目的”。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旅游觀念“轉型升級”所指的內容。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和D項:“實現(xiàn)多樣化功能”“享受旅行中的快樂”是“轉型升級后”的結果,而非“轉型升級”本身。B項:“賦予旅游實際意義”屬于無中生有。

26.本文主要討論的問題是:

A.地震產生的原因

B.地震的次生災害

C.地震的各種現(xiàn)象

D.地震造成的危害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篇章。文章首先介紹地震發(fā)生時的現(xiàn)象,然后闡述地震在自然景觀、現(xiàn)代城市以及山區(qū)引起的各種表現(xiàn)。文章結構為“分—分”,主要描述地震發(fā)生所引起的不同表現(xiàn)。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能概括文章內容。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B項和D項:表述片面,不能全面概括文段內容。

27.某服裝店購進襯衫和背心總共24件,總進價為400元。已知襯衫和背心每件的單價分別為90元和10元。問襯衫總進價比背心總進價(

)。

A.低40元

B.高40元

C.低120元

D.高120元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用方程法解題。

第二步,設襯衫有x件,根據共24件,可得背心為(24-x)件。由總進價為400元,可得90x+10×(24-x)=400,解得x=2。襯衫的總進價為90×2=180(元),背心的總進價為10×(24-2)=220(元)。

第三步,故襯衫總進價比背心總進價低220-180=40(元)。

因此,選擇A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

第二步,若購進的都是背心,需花費24×10=240(元),比現(xiàn)在少花400-240=160(元)。由襯衫和背心每件差價為90-10=80(元),可知襯衫進了160÷80=2(件),背心進了24-2=22(件)。故襯衫總進價比背心總進價低10×22-90×2=40(元)。

因此,選擇A選項。

解法三:

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