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本建筑為某八層商業(yè)寫字樓,框架結構,總投資45萬元,建筑面積為6408m2為50度設防設計,建筑度設防設計,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墻體為加氣混凝土砌塊。本建筑坐北朝南,分區(qū)比較合理,采用大空間辦公,采光較好,辦公區(qū)集中在南邊,而會議室和展廳集中于北邊,適用于中小型企業(yè)、公司租賃。建筑柱網(wǎng)尺寸縱向2.46.6m,橫向4.8m,底層及各層層高均為3.6m。二層以上各層能分別獨立使用,首層為公共部分,樓梯采用板式樓梯,全部為防火樓梯,基礎為樁基礎,采用端承樁基礎。在框架結構計算時,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地震作用,采用彎矩分配法對框架進行分配,在計算過程中對梁的彎矩進行了調(diào)幅,對柱的軸力進行了折減。對建筑中出現(xiàn)的墻體均直接放在梁上,墻、板的重量傳給梁,梁再傳給柱,傳力路線明確。關鍵詞:商業(yè)寫字樓;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框架結構;樁基礎
1.1.1建筑層次現(xiàn)今社會高層建筑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城市中的高層建筑是反映這個城市經(jīng)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建造高層建筑可以獲得更多的建筑面積,這樣可以部分解決城市用地緊張和地價高漲的問題;建造高層建筑能夠提供更多的休閑地面,將這些休閑地面用作綠化和休息場地,有利于美化環(huán)境,并帶來更充足的日照、采光和通風效果;從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角度來看,建筑物向高空延伸可以縮小城市的平面規(guī)模等等這些高層建筑的優(yōu)點使其應用廣泛,所以本次設計為高層建筑。
1.2建筑方案本建筑的高寬H/5,抗震設防烈度度,所以選用框架結構體系??蚣芙Y構體系一般用于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由梁和柱通過節(jié)點構成承載結構框架形式可靈活布置建筑空間使用較方便。但是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構件的彎矩和剪力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將給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間處理帶來困難,影響建筑空間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價方面也趨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層數(shù)受到限制??蚣芙Y構抗側剛度較小,在水平力作用下將產(chǎn)生較大的側向位移。由于框架構件截面較小抗側剛度較小在強震下結構整體位移都較大,容易發(fā)生震害。此外,非結構性破壞如填充墻、建筑裝修和設備管道等破壞較嚴重。因而其主要適用于非抗震區(qū)和層數(shù)較少的建筑。
2建筑設計建筑設計是在總體規(guī)劃的前提下,根據(jù)任務書的要求綜合考慮基地環(huán)境,使用功能,結構施工,材料設備,建筑經(jīng)濟及建筑藝術等問題。著重解決建筑物內(nèi)部各種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間的合理安排,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與各種外部條件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內(nèi)部和外表的藝術效果。各個細部的構造方式等。創(chuàng)造出既符合科學性又具有藝術的生產(chǎn)和生活環(huán)境。建筑設計在整個工程設計中起著主導和先行的作用,除考慮上述各種要求以外,還應考慮建筑與結構,建筑與各種設備等相關技術的綜合協(xié)調(diào),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勞動力,投資和時間來實現(xiàn)各種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適用,經(jīng)濟,堅固,美觀,這要求建筑師認真學習和貫徹建筑方針政策,正確學習掌握建筑標準,同時要具有廣泛的科學技術知識。建筑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個體設計兩部分。
使用功能1人體尺度人體尺度及人活動所占的空間尺度是確定民用建筑內(nèi)部各種空間尺度的主要依據(jù)。我國中等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為1670mm,女子1560mm。在建筑設計中,確定人們活動所需的活動空間,應照顧到不同的性別,年齡,身高的要求,對于不同情況按以下三種考慮:⑴應按較高人體考慮空間尺度,應采用男子人體身高幅度的上限1740mm,另加鞋厚20mm。⑵應按較高人體考慮空間尺度,應采用女子人體平均身1560mm,另加鞋厚20mm。⑶一般建筑內(nèi)使用空間的尺度應按照我國成年人的平均高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1670mm,及1560mm,另加鞋厚20mm。
2家具、設備尺寸和使用他們所需的必要空間房間內(nèi)的家具設備的尺寸,以及人們使用他們所需的空間尺寸,加上必要的面積,基本上確定了房間內(nèi)部空間尺寸的大小。
2自然條件氣象條件建設地區(qū)的溫度、濕度、日照、雨雪、風向、風速等是建筑設計的重要依據(jù),例如:炎熱地區(qū)的建筑應考慮隔熱、通風、遮陽、建筑處理較為開敞;在確定建筑物間距及朝向時,應考慮當?shù)厝照涨闆r及主要風向等因素。地形、地質及地震烈度
基地的地形地質及地震烈度直接影響到房屋的平面組織結構選型、建筑構造處理及建筑體型設計等。地震烈度,表示當發(fā)生地震時,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壞的程度。烈度在6度以下時,地震對建筑物影響較小,一般可不考慮抗震措施,度以上地區(qū),地震破壞力很大,一般應尺量避免在該地區(qū)建筑房屋,建筑物抗震設防的重點時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區(qū)。水文水文條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質,直接影響到建筑物基礎及地下室。一般應根據(jù)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底下水位性質確定是否在該地區(qū)建筑房屋或采用相應的防水和防腐措施。技術要求設計標準化是實現(xiàn)建筑工業(yè)化的前提。因為只有設計標準化,做到構件定型化,使構配件規(guī)格,類型少,才有利于大規(guī)模采用工廠生產(chǎn)及施工的機械化,從而提高建筑工業(yè)化的水平。除此以外,建筑設計應遵照國家制定的標準,規(guī)范以及各地或各部門頒發(fā)的標準執(zhí)行。如:建筑放火規(guī)范,采光設計標準,住宅設計規(guī)范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等。
4建筑設計文件的深度根據(jù)國家城鄉(xiāng)建設環(huán)境保護部門批準試行的《建筑設計文件縮制深度》的規(guī)定,現(xiàn)將有關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的編制深度簡述如下:1圖紙目錄先列新繪制的圖紙,后列選用的標準圖或重復利用圖。
2首頁(包括設計說明)⑴施工圖設計依據(jù)。
⑵本3項的相對標高雨總圖絕對標高的關系。
⑶本3項的設計規(guī)模和建筑面積。
⑷號,墻身防潮層,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墻、勒腳、散水、臺階、斜坡等作法,可用文字說明或部分文字說明,部分直接在圖上引注或加注索引號。⑸腐蝕、防爆等。⑹對采用新技術、新材料的作法說明。
⑺門窗表。3平面圖
⑴名稱或編號。軸線編號等。
⑵柱距(開間、跨度(進深)尺寸、墻身厚度、柱、墩寬、深和軸線關系尺寸。
⑶軸線間尺寸,門窗洞口尺寸,分段尺寸,外包尺寸。⑷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等位置尺寸。
⑸衛(wèi)生器具、水池、臺、櫥、柜、隔斷位置。
⑹電梯、樓梯位置及樓梯上下方向示意及主要尺寸。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⑺尺寸與標高,重要設備位置尺寸與標高等。⑻駛范圍、吊車梯位置,天窗位置及范圍。⑼陽臺、雨蓬、踏步、斜坡、散水、通氣豎管、管線、豎井、煙囪、垃圾道,消防梯,雨水管位置及尺寸。⑽室內(nèi)外地面標高,設計標高、樓層標高(地層地面為±0.000。⑾剖切線及編號(一般只注在底層平面。
⑿有關平面墻上節(jié)點祥圖或祥圖索引號。
⒀指北針(畫在底層平面,盡量取上北下南。
⒁平面圖尺寸和軸線如系對稱平面可省略重復部分尺寸樓層平面除開間跨度等主要尺寸及軸線號外與底層相同的尺寸可省略。樓層標準層可共用亦平面,但需注明層次及標高。⒂平頂、留洞等局部放大平面圖。⒃建筑平面圖長度較大可采用分段繪制并在每各分段平面的右側繪出整個建筑外輪廓的縮小平面,表示出該段所在部位。⒄屋面平面圖可適當縮小比例繪制一般內(nèi)容有墻檐口梯間、天窗、屋面上人孔、室外消防樓梯及其它構筑物、祥圖索引號等。4立面圖各個方向的立面應繪全,但差異極小,不難推定的立面可以省略,對于內(nèi)部院落的局部立面,也可附帶在相關剖面圖上表示,圖剖面圖未能完全表示時,則需要單獨繪出。⑴建筑物兩端及分段軸線編號。
⑵消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窗、門口、雨水管、其他裝飾構件和粉刷分格線示意圖等;外墻的留洞應注尺寸與標高(寬×高×深及關系尺寸。⑶門窗可適當?shù)湫褪痉兑恍┚唧w形式與分格在平面圖上表示不出的窗編號,應在立面圖上標注,平、剖面圖未表示出來的窗臺高度,應在立面圖上分別注明。⑷各部分構造、裝飾節(jié)點祥圖索引、用料名稱或符號。剖面圖剖面圖應選在有樓梯、層高不同、層數(shù)不同、內(nèi)外空間比較復雜,最有代表型的部位,必須充分表達清楚。如局部情況有不同,可繪制局部剖面。⑴墻、柱、軸線、軸線編號,并標注其間距尺寸。
⑵屋平臺、陽臺、雨蓬、留洞、墻裙、踢腳板、雨水管及其他裝修等能見的內(nèi)容。
⑶高度尺寸外部尺寸門窗洞(包括洞口上頂和窗臺層間高度、總高度(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兒墻頂。內(nèi)部尺寸地坑深度、隔斷、留洞口、平臺,墻裙等。⑷±0.000檐口、女兒墻頂、煙囪頂標高、高出屋面的水箱間、樓梯間、電梯機房頂部標高、室外地面標高、底層以下地下各層標高。⑸節(jié)點構造祥圖索引號。6地溝平面圖供水、暖、電氣管線的地溝比較簡單、內(nèi)容較少、不致影響建筑平面圖的清晰程度時可附帶繪于建筑平面圖上,否則必須單獨繪制地溝平面圖。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⑴描繪建筑平面的墻柱、門洞、主要軸線、軸線編號。
⑵采用通用圖節(jié)點時,需標注索引號,若地溝蓋板型號較多者,應做地溝蓋板及過梁統(tǒng)計明細表。7詳圖當上列圖紙對有些布局構造、藝術裝飾處理未能表示清楚時。應分別繪制祥圖。祥圖應構造合理,用料作法相宜,位置尺寸準確,交代清楚,方便施工,并編號注明比例,注意與祥圖索引號一致,需要時,對特殊節(jié)點繪1:1祥圖。8計算工作有關采光、視線、音響、防護等建筑物理方面的計算數(shù),應作為技術文件歸檔,不外發(fā)。
5建筑構造1基礎A基礎的定義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與土層直接接觸的部分稱為基礎;支撐建筑物重量的土層叫地基?;A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它承受者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將它們傳給地基,而地基則不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土壤層。B基礎的埋深室外設計地面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稱為基礎的埋置深度,簡稱基礎的埋深建筑物上部結構荷載的大小地基土質好壞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土壤冰凍深度等均影響基礎的埋深。一般要求基礎埋置深度的不同有深基礎淺基礎荷部埋基礎之分。C樁基礎的適用范圍a天然地基土質軟弱若遇天然地基土質軟弱,設計天然地基淺基礎部滿足地基強度或變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形的要求或采用人工加固處理地基不經(jīng)濟或時間不允許時則可以采用樁基礎。B高層建筑高層建筑:尤其超高層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必須滿足地基基礎穩(wěn)定性要求。在地震區(qū),基礎埋置深度d(不應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6,采用淺基礎,難以滿足要求,只能用樁基礎。2墻根據(jù)墻體平面上縮處位置的不同,有內(nèi)墻和外墻之分,外墻又稱圍護墻,內(nèi)墻主要是分隔;內(nèi)墻主要是分隔房間之用;凡沿建筑物段軸方向布置的墻稱為橫墻,橫向外墻稱山墻,沿建筑物長軸方向布置的墻稱為縱墻,縱墻有內(nèi)縱墻和外縱墻之分;在一片墻上,窗與窗或窗與門之間的墻稱為窗間墻;窗間下部的墻稱為下墻又稱窗肚墻。非承重的隔墻的內(nèi)墻通常稱為隔墻,主要功能是分隔房間。作為隔墻,要求也具有自重輕,隔聲及放火等性能。砌塊隔墻常采用粉煤灰及硅酸鹽,加氣混凝土,混凝土或水泥煤渣空心砌塊等砌筑。墻厚由砌塊尺寸而定,由于墻體穩(wěn)定性較差,亦需對墻身進行加固處理,通常沿墻身豎向和橫向配以鋼筋。3墻面裝修本工程采用水刷石飾面。
構造及材料配合比1、15厚1:3水泥砂漿打成,2、10厚1:1、2—1、4水泥石渣抹面。主要特點及操作要點:材料質感粗,耐久性號,裝飾效果佳。施工時,面層用鐵抹子壓平,待到七成干燥時,用棕刷子粘水洗去表面的水泥漿,使石渣外露骨3左右。注當面層用白水泥并加入水泥量5%的顏色后即成彩色水刷石。4樓板層與地面樓板層是多層建筑樓層間的水平分隔構件,它一方面承受著樓板層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上的全部靜、活荷載,并將這些荷載連同自重傳給墻或柱;另一方面還對墻體起著水平支撐作用。幫助墻體抵抗由于風或地震等所產(chǎn)生的水平力,以增強建筑物的整體剛度。作為樓板層,還應未人們提供一個美好而舒適的環(huán)境,此外,建筑物重的各種水平設備官線,也都安裝載樓板層內(nèi)。1樓板層的設計要求
為了保證樓板層的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樓板層的設計有如下要求:從結構上考慮,樓板層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以確保安全;同時,還應有足夠的剛度,使其在荷載作用下的彎曲撓度不超過許可范圍。剛度以撓度來控制,通?,F(xiàn)澆混凝土的撓度F<l/250?l/350。設計樓板層時,根據(jù)不同的使用要求,要考慮隔聲,防水,防火等問題。在多層或高層建筑中,樓板結構占相當大的比重,要求在樓板層設計時,盡量為建筑工業(yè)化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多層建筑中,樓板層的造價約占建筑造價的20-30%,因此,在樓板層設計時,應力求經(jīng)濟合理。2樓板層的做法
樓板層的做法:
瓷磚地面找平層水泥砂漿20mm厚
混凝土板120mm厚
石灰砂漿粉刷20mm厚
地面構造
地面構造為:
水磨石地面
80厚鋼筋混凝土整澆層
80厚C10級混凝土10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吊頂或粉底4屋面做法屋面做法為:二氈三油防水層冷底子油瑪蹄脂二道20mm厚保溫層水泥蛭石20m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80mm厚鋼筋混凝土整澆層吊頂或粉底5踢腳線其重要功能是保護墻面,防止墻面因受外界的碰撞損壞,或在清洗地面時,臟污墻面。
踢腳線的高度100m為施工方便和與地面協(xié)調(diào)起見,踢腳線的材料基本上與地面材料一致。6雨蓬雨蓬是建筑物入口處位于外門上部用以遮擋雨水,保護外門免受雨水侵害的水平構件,采用混凝土懸臂板
懸挑長度:大門約為1.8m 側門約為1.0m雨蓬的板面梁作防水砂漿抹面,厚20mm,為了防止雨水沿墻邊滲入墻面,除盡量將過梁或圈梁與雨蓬整澆在一起并作在板的上部外,尚須將防水砂漿抹面沿墻身粉刷到雨蓬面上200mm處,以形成泛水。樓梯
本工程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開間4.2m,進深8.4m。樓板段作為一塊整板,斜擱在梯段的平臺梁上,梯段跨度為3.6300mm,踏高150mm。欄桿采用鋼管,扶手采用木扶手。
8臺階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室外臺階的平臺與室內(nèi)地坪的高差為50mm,表面內(nèi)外稍微傾斜,以免雨水流向室內(nèi)。9電梯電梯由轎箱,電梯井道及運載設備等三部分組成構成:電梯轎箱應造型美觀,經(jīng)久耐用,轎箱采用金屬框架結構,內(nèi)部用光潔有色鋼板壁入口處則采用鋼材或堅硬鋁材制成的電梯門檻。電梯井道設計必須考慮防火要求,井道四周,應為防火結構,同時當井道內(nèi)超過兩部電梯時,需用防火圍護結構予以隔開。0屋頂屋頂設計要求屋頂設計要求應從功能、結構、建筑藝術三方面考慮。
⑴功能要求屋頂是建筑物的維護結構,應能抵抗自然界各種惡劣環(huán)境的影響。首先是能抵抗風雪雨霜的侵襲,其中雨水對雨水的威脅最大,故防水是屋頂設計的核心。在房屋建筑中,屋頂漏水非常普通,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⑵結構要求屋頂不僅是房屋的維護結構,也是房屋的承重結構。所以屋頂結構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作到安全可靠,并因防止因結構變形防水開裂漏水。⑶建筑藝術要求屋頂?shù)男问綄ㄖ脑煨陀兄匾挠绊?。變化多樣的屋頂外形,裝修精美的屋頂細部,是傳統(tǒng)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現(xiàn)代建筑中,如何處理好屋頂和細部也是設計不可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排水方式
采用無組織排水,排水方案為女兒墻外排水。12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3結構計算說明本建筑的結構設計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以下的一些優(yōu)點:第一:合理的利用了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的受力性能特點,可以形成強度較高、剛度較大的結構構件。這些構件在有些情況下可以用來代替鋼構件,因而能夠節(jié)約剛材,降低造價。第二:耐久性和耐火性較好,維護費用低。第三:可模性好,結構造型靈活,可以根據(jù)使用需要澆注成各種形狀的結構。第四: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好,又具備必要的延性,適于用作抗震結構同時它的防震性和防輻射性也好亦適于用作防護結構。第五:混凝土中占比例較大的砂、石材料便于就地取材。隧道、鐵路等土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炷烈猿蔀楫斀袷澜缟嫌昧孔畲蟮慕ㄖ牧?。但是,鋼筋混凝土也存在一些缺點,如自重過大,抗裂性能較差,隔熱隔聲性能不好,澆注混凝土時需要模板和支撐,戶外施工受到季節(jié)條件限制,補強修復比較困難。這些缺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鋼筋混凝土的應用范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鋼筋混凝土的這些缺點正在逐步的得到克服和改善。所以考慮到本建筑的層高不是很高,所以通過提高混凝土的強度來改善混凝土的這些缺點。框架結構體系一般用于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由梁和柱通過節(jié)點構成承載結構,框架形式可靈活布置建筑空間,使用較方便。但是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構件的彎矩和剪力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將給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間處理帶來困難,影響建筑空間的正常使用,在13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材料用量和造價方面也趨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層數(shù)受到限制,正是因為本設計采用的是小高層,建筑的高寬H/小5,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高度小于55m,所以選用框架結構體系。1框架結構設計工程概況該商業(yè)寫字樓為七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建筑面積約6408m2建筑平面為一字形,受場地限制,寬度15.6m,長度58.1m。建筑方案確定,房間開間4.8m,進深6.6m,走廊寬2.4m。層高均為為3.6m,室內(nèi)外高差0.45m。框架梁柱及板均為現(xiàn)澆,框架平面柱網(wǎng)布置如圖1所示:A圖1設計資料
⑴氣溫:冬季室外計算溫度過-10o,凍土深40cm,夏季室外計算溫度+33oC。
⑵年降雨量700cm。⑶擬建地段勢平坦,地層分布較為規(guī)律,地基承載力120~140KN/m2計,持力層為輕亞粘土。⑷速速為。⑸雪載:最大積雪厚度為20cm,0.25KN/m。14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⑹地下水位:常年地下水位深約7m左右,水質對混凝土無浸蝕。⑺設計烈度按6度,結構按7度設計。⑻屋面及樓面做法屋面做法:二氈三油防水層;冷底子油熱瑪蹄脂二道;200厚水泥卵石保溫層;20m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40厚鋼筋混凝土整澆層;預應力混凝土多孔板;粉底(或吊頂)樓面做法:水磨石地面;50mm厚鋼筋混凝土整澆層;預應力混凝土多孔板;粉底(或吊頂)
⑼材料: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縱筋Ⅱ級,箍筋Ⅰ級??蚣芙Y構設計計算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子高度的確定
初估截面尺寸:
柱子:1~5層柱截面尺寸相同,均采用截面:b×h=450mm×450mm
6、7層柱截面尺寸相同,均采用截面:b×h=400mm×400mm梁:梁編號見圖2。框架梁截面的確定:L1:b×h=250mm×600mmL2:b×h=250mm×400mm15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L3:b×h=250mm×600mmL4:b×h=250mm×450mm圖中括號內(nèi)為底層梁編號括號外為其他層梁編號若只有一個編號,表示底層與其他層梁相同。L4 L4 L4 L4
(L3)(L3)(L3)L4 L4 L4 L4 L4 L4 L4 L4
(L3)(L3L4 L4 L4 L4
(L3)(L3)(L3)A圖2梁的計算跨度框架梁的計算跨度以柱形心線為準,由于建筑軸線與墻軸線重合,故建筑軸線與結構計算跨度不同,如圖3所示:(aA B C D(bA BC6D圖316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柱高度
底層柱高度h=3.6m+0.45m+0.5m=4.55m中3.6m為底層高為室內(nèi)外高差0.5m為基礎頂面至室外地坪的高度。其他層柱高等于層A B C D高,即為3.6m。由此得框架計算簡圖及柱編號如圖4圖4荷載計算屋面均布恒載:按屋面做法逐項計算均布荷載:
二氈三油防水層0.35kN/ ㎡冷底子油熱馬蹄脂二道0.05KN/ 200mm厚水泥卵石保溫層0.2 ×6.5=1.3kN/2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0.02 ×20=0.4kN/40厚鋼筋混凝土整澆層0.04 ×25=1.0kN/預應力混凝土多孔板0.12 ×25=3.0kN/共計 5.5kN/17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屋面恒載標準值:(8 ×4.8+0.24)×(6.6×2+2.4++0.24)×5.5=3366kN樓面均布恒載按樓面做法逐項計算:
水磨石地面0.65kN/ ㎡50厚鋼筋混凝土整澆層0.05 ×25=1.25kN/預應力混凝土多孔板1.9kN/ 吊頂或粉底0.5kN/ 共計4.3kN/ 樓面恒載標準值:
(8×2.4+0.24)×(6.6×2+2.4+0.24)×4.3=2632kN屋面均布活載計算重力荷載代表值時,要考慮雪荷載和施工荷載。雪荷載標準值為:0.2×(8×4.8+0.24)×(6.6×2+2.4+0.24)=122kN樓面均布活載:
樓面均布活載對于辦公樓一般房間為1.5kN/㎡,會議室、走廊、樓梯、門廳等為2kN/㎡。為了方便計算,統(tǒng)一取為2kN/㎡。樓面均布活載標準值為:
2.0×(8×4.8+0.24)×(6.6×2+2.4+0.24)=1224kN梁柱自重(包括梁側、梁底、柱抹灰重量)計算見表1。墻體自重:墻體均為240厚,兩面抹灰,近似按加厚墻體考慮抹灰重量。單位面積上墻體重量為:(0.24+0.04)×19=5.22kN/㎡墻體自重計算見表2。18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表118×7=1269×7=6318×7=1269×7=638×4=328×4×6=192
9×4=36編號L1L2L3L4Z1Z2Z3截面
b×h(㎡)0.25×0.60.25×0.40.25×0.60.25×0.450.45×0.450.45×0.450.40×0.40長度l(m)6.442.164.304.304.553.63.6根數(shù) 每根重量(KN(0.25+0.04)0.6×6.44×25=28.01(0.25+0.04)0.4×2.16×25=6.26(0.25+0.04)0.6×4.30×25=18.71(0.25+0.04)0.454.3025=14.03(0.45+0.04)(0.45+0.04)×4.55×25=27.31
9×4×4=144(0.45+0.04)(0.45+0.04)×3.69×4×4=144×25=21.61
9×4×2=72(0.40+0.04)(0.40+0.04)×3.69×4×2=72×25=17.42表222 28133211墻體底層縱墻底層橫墻其他層縱墻其他層橫墻每片面積(m4.35×3.956.04×3.954.35×3.156.04×3重量(kN2560165023331060荷載分層總匯頂層重力荷載代表值包括:
屋面恒載+50%活載+縱橫梁自重+半層柱自重+半層墻體自重其它層重力荷載代表值:
樓面恒載+50%樓面均布活載+縱橫梁自重+樓面上下各半層的柱及縱橫墻體自重。將前述分項荷載相加,得集中于各層樓面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如下:第七層G 7=3366+122×50%+1009.5+314+1697=6447.5KN第六層G 6=2632+1224×50%+1009.5+627+3393=8273.5KN第五層G 5=2632+1224×50%+1009.5+786+3393=8432.5KN第四層G 4=2632+1224×50%+1009.5+945+3393=8592KN19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第三層G 3=8592KN第二層G 2=8592KN第一層G 1=2632+1224×50%+1159.2+1069+4210=9682KN建筑物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為:1GG1質點重力荷載值見圖5。圖5質點重力荷載值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側移計算橫梁線剛度:
采用混凝土C25,E=2.8×107kN/㎡在框架結構中,有現(xiàn)澆樓面或預制板樓面。但是有現(xiàn)澆板的樓面,可以作為梁的有效翼緣,增大梁的有效剛度,減少框架側移。為考慮這一有利作用在計算梁的截面慣性矩時對現(xiàn)澆樓面的邊框架取=1.5(0為梁的截面慣性矩取=2.00樓面,則邊框架梁取=1.20,對中框架取=1.50。橫梁線剛度計算結果見表3。20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表3Kbb=(m4Kbb=(m4b=(m4 Kb(kN·m(kN·m
4.19×10
9×101 0.25× 6.442.564.56.75×梁 截面 跨度號 bh (㎡)(mL0.6慣性矩 邊框架梁 中框架梁bh3012(m4)-33.14×2 0.250.41.31.95×2.71×4 2.6×3.61×3 0.250.64.354.56.75×4.66×109×6.21×104 0.250.454.351.9102.85×101.97×103.8×102.62×10線剛度線剛度
Kcc(kNmh2橫向框架柱的側移剛度D值
柱線剛度列于表4,橫向框架柱側移剛度D值計算列于表5表412
3.42×1012
3.42×103.42×10
2.13×10ZZ0.45×0.45
0.45×0.45
0.40×0.404.55
3.6
3.6
Z截面柱高度h(m)0慣性矩
bh3(m4KK DK2.25×2.85×Z2 1.78×表5橫向框架柱側移剛度D11層Kb一般層2K
Kb底層K2+K
05K 底2+K12 Nm
h2 邊架柱底 柱
層 中框架邊柱中框架中柱3255
314224225
41932230.56 7303 40.67 8738 40.61 7956 140.73 9521 14D 30884221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續(xù)表柱3142210.3559368 4柱31427228520.50613353 4柱41922D
邊框
架邊
柱
邊框
架中六 柱七 中框層 架邊柱
中框
架中
柱
D10.424 15253 141柱41936223178
314220.578 15253 144610720.468 7713 40.622 10251 421
4178
41931340.540 8900 140.687 11323 14354978橫向框架自振周期按頂點位移法計算框架的自振周期頂點位移法是求結構基本頻率的一種近似方法。將結構按質量分布情況簡化為無限質點的懸臂直桿導出以直桿頂點位移表示的基頻公式。這樣,只要求出結構的頂點水平位移,就可以按下式求得結構的基本周期:0 式中:
——基本周期調(diào)整系數(shù)??紤]填充墻使框架自振周期減少的影響,取0.6。
T——框架的頂點位移在未求出框架的周期前無法求出框架的22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地震力及位移T是將框架的重力荷載視為水平作用力求得的假象框由T求出1用1求出框架結構的底部剪力。進而求出框架各層剪力和結構真正的位移。橫向框架頂點位移計算見表6。表6(kN)i(kN)(kN/m) 層間相對位移 層次7層次76543210.01826447.58273.58432.5859285926447.58273.58432.5859285928592968264481472123154317464033848930586123549783549784610724610724610724610723088420.56420.54600.50450.45430.38540.29590.18980.05020.06890.08950.10610.1898
0 T=1.7×0.6 0=0.766(s)4橫向地震作用計算
在Ⅱ類場地,7度設防區(qū),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情況下:結構的特征周期和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ma(7度,多遇地震)為:=0.03s ma=0.08由于1=0.766>1.4=1.4×0.3=0.42(s,應考慮頂點附加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求得的基底剪力,若按EK H
EK1分配給各層,則水平地震作用呈倒三角形分布。對一般層,這種分布基本符合實際。但對結構上部,水平作用小于按時程分析法和振型分解法求得的結果,特別對于周期比較長的結構相差更大。地震的宏觀震23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害也表明,結構上部往往震害很嚴重。因此,即頂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數(shù)考慮頂部地震力的加大。考慮了結構周期和場地的影響。且修正后的剪力分布與實際更加吻合。=0.081+0.01=0.08×0.766+0.01=0.071結構橫向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Tg 0.9 7E=( )×max×0.85TT1 103 0.9=(0766)×0.08×0.08×58612=1561kN頂點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n=nE=0.071×1561=111kN
各層橫向地震剪力計算見表7,表中GH
7 i i E1nGH表7i Hi i Hi H(m) (m) (kN) (kN)GH1(kN(kN76543213.63.63.63.63.63.64.5526.1522.5518.9515.3511.758.154.55644882748433859285928592968216861518657915980513188710095670025440530.1960.2160.1850.1530.1170.0810.051395.23313.24268.28221.88169.67117.4673.96395.23708.47976.751198.631368.31485.761559.72注:表中第7層中加入了n,其中n=111kN。橫向框架各層水平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見圖6橫向框架抗震變形驗算多遇地震作用下,層間彈性位移驗算見表8。24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a) 水平地震作用 地震剪力圖6 表8橫向變形驗算層 層間剪力i 層間剛度i i (kN) (kN) i (m) (m(kN) (kN) i (m) (m7654321395.23708.47976.751198.631368.31485.761559.72354978354978461072461072461072461072461072層間相對彈性轉角1112001112002122603003225053.63.63.63.63.63.65.151/32431/18001/16981/13851/12001/11181/901注:層間彈性相對轉角均滿足要求<[]=1/450(若考慮填充墻抗力作用為1/550。水平地震作用下橫向框架的內(nèi)力分析本設計取軸線②上的橫向框架為KJ—1代表進行計算,柱端彎矩
—1表925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見表10,結果見圖7、圖8圖7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彎矩圖(單位:圖8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端剪力及柱軸力(N26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表9軸線②橫向框架2層 層高 層間剪力
次 hi(m)Vi(kN)層間 B軸柱(中柱)剛度 Dim VimDi(kN)(kN) (kN)y(m)M上 M下(kNm)(kNm)7653.63.63.6385.23708.47976.753549781132313354978113232346107215253324.384.382.740.450.500.5035.7441.462.9725.7441.457.643213.63.63.64.551198.6346107215253401368.3 46107215253451485.7646107215253491559.723088429521 482.742.742.743.470.500.500.500.5575.2483.1189.66120.81728188.2120.12注:表中y=0+y1+y23; Vim=ViDim/Di;M =Vimyhi;M =Vim(y)hi表9軸線②橫向框架27層高 層間 層間剪力 剛度 Dimhi(m)Vi(kN)Di(kN)(kN)3.6 385.233549788900D軸柱(邊柱)Vim k y M上 M下(kN) (m)(kNm)(kNm)10 2.350.45 19.8 16.26543213.6 708.4735497889003.6 976.75461072111893.6 1198.63461072111893.6 1368.3461072111893.6 1485.76461072111894.551559.7230884279561825303538402.350.471.470.471.470.471.470.501.470.501.860.5534.3447.757.246368.481.930.4642.350.766368.4100.127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表10Vb LVb L(m)LMAB跨MBCM左 M右 Vb柱軸力
NA NB(m)(KN (KN ·m)·m)(KN (KN ·m)·m)(KN) 76.4419.8 19.2 6.062.5616.5416.5412.92-6.06-6.8666.4456.4446.4436.4426.4416.4450.5433.5578.1653.2399.5369.62113.7 82.196131.485.52150.3713.0620.4026.2730.4333.6838.892.5628.9128.9122.5922.5645.8745.8735.8422.5659.9859.9846.8692.5670.8170.8155.3222.5673.6873.6857.5692.5686.3186.3167.4379-16.39-31.83-52.42-77.3193注:表中y=0+y1+y23; Vim=ViDim/Di;M =Vimyhi;M =Vim(y豎向荷載作用下橫向框架的內(nèi)力分析仍?、谳S線上的中框架計算分析。荷載計算A B C D圖9經(jīng)判斷知該設計中的屋(樓)面板均為雙向板,屋面均布恒載及活載均為梯形分布及三角形分布傳給梁,計算如下:28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第7層梁的均布線荷載B跨:
屋面均布恒載傳給梁5.5 ×4.8×0.8=21.12kN/m橫梁自重(包括抹灰)0.29 ×0.6×25=4.35kN/m恒載:25.47kN/mBC跨:
屋面均布恒載傳給梁5.5 ×2.4×0.625=8.25kN/m橫梁自重(包括抹灰)0.29 ×0.4×25=2.9kN/m恒載11.15kN/m
第7層活荷載:B跨:1.5×4.8×0.8=5.76kN/m
BC跨:1.5×2.4×0.625=2.25kN/m第6層梁的均布線荷載B跨:
屋面均布恒載傳給梁4.3 ×4.8×0.8=21.12kN/m橫梁自重(包括抹灰)0.29 ×0.6×25=4.35kN/m恒載:20.86kN/mBC跨:
屋面均布恒載傳給梁4.3 ×2.4×0.625=8.25kN/m橫梁自重(包括抹灰)0.29 ×0.4×25=2.9kN/m恒載:9.35kN/m第6層活荷載:B跨:2×4.8×0.8=7.68kN/mBC跨:2×2.4×0.625=3.0kN/m第6層集中荷載:梁傳荷載:
0.6254324240843122413kN29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縱梁自(包括抹灰0.29 ×0.45×4.8×25=10.44kN縱墻自重0.28 (3.6-0.45×4.8×19=80.44kN柱自重0.44 ×0.44×3.6×25=17.42kN總計154.85kN
第2、3、4、5層梁均布線荷載B跨:
屋面均布恒載傳給梁4.3 ×4.8×0.8=21.12kN/m橫梁自重(包括抹灰)0.29 ×0.6×25=4.35kN/m恒載:20.86kN/mBC跨:
屋面均布恒載傳給梁4.3 ×2.4×0.625=8.25kN/m橫梁自重(包括抹灰)0.29 ×0.4×25=2.9kN/m恒載:9.35kN/m
第2、3、4、5層活荷載:B跨:2×4.8×0.8=7.68kN/mBC跨:2×2.4×0.625=3.0kN/m第2、3、4、5層集中荷載:梁傳荷載:
0.6254324240843122413kN0.29 ×0.45×4.8×25=10.44kN縱墻自重0.28 (3.6-0.45×4.8×19=80.44kN柱自(包括抹灰0.49 ×0.49×3.6×25=21.61kN/m總計159.04kN第1層梁的均布線荷載B跨:
屋面均布恒載傳給梁4.3 ×4.8×0.8=21.12kN/m橫梁自重(包括抹灰)0.29 ×0.6×25=4.35kN/m30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恒載20.86kN/mBC跨:
屋面均布恒載傳給梁4.3 ×2.4×0.625=8.25kN/m橫梁自重(包括抹灰)0.29 ×0.4×25=2.9kN/m恒載:9.35kN/m第6層活荷載:B跨:2×4.8×0.8=7.68kN/mBC跨:2×2.4×0.625=3.0kN/m第6層集中荷載:梁傳荷載:
0.6254324240843122413kN0.29 ×0.60×4.8×25=20.88kN縱墻自重0.28 (3.6-0.45×4.8×19=80.44kN柱自重0.49 ×0.49×3.6×25=21.61kN總計164.26kN
中框架恒載及活荷載見圖10、圖11
2用彎矩分配法計算框架彎矩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的內(nèi)力分析,除活荷載較大的工業(yè)廠房外,對一般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可以不考慮活荷載的不利布置。這樣求得的框架內(nèi)力,梁跨中彎矩較考慮活荷載不利布置法求得的彎矩偏低,但當活荷載在總荷載比例較小時,其影響很小,若活載占總荷載例較大,可在截面配筋時,將跨中彎矩乘1.1~1.2的放大系數(shù)予以調(diào)整。A固端彎矩計算:
將框架視為兩端固定梁,計算固端彎矩。
計算結果見表11:31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A BC D圖10A BC D圖32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表77567422
2
2
913512
1106412
15612
22
B分配系數(shù)計算:見圖9,圖10;圖12斷的橫梁線剛度為原來的一倍,分配系數(shù)按與節(jié)點連接的各桿的轉動剛度比值計算。A柱頂層節(jié)點:
4Kc 4178下柱 02894K4Kb 417844194Kc 4419梁 07024K4Kb 41784419
其他層的分配系數(shù)見圖13、圖1433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A B圖12半框架梁柱線剛度示意KN.圖13恒載彎矩分配表(KN.上柱 下柱 右梁00.2980.702
-88.03
26.2361.808.29-22.084.11 9.68-0.66-6.652.18 5.1340.15-40.15左梁 0.53988.03-44.1730.90
-13.304.840.2166.52下柱 右梁0.2290.232-6.09
-18.76-19.01-6.23-5.65-5.72
-0.390.09 0.09-30.94-30.73上柱 下柱 右梁0.230.23 0.5416.5816.5838.9313.127.28-14.67左梁0.43872.09
-29.3419.46上柱 下柱 右梁0.1860.1860.189
-5.11
-12.46-12.46-12.66-9.38-5.8934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1.32-1.32-3.092.06-0.55-0.92
-0.13-0.13-0.3230.3021.86-52.16-1.83-0.78-0.78-0.79
-1.55-2.82-0.242.02 0.86 0.86 0.8760.86-24.59-18.51-17.69上柱 下柱 右梁0.2020.3230.47514.5623.2934.248.2910.38-13.20
-1.11-1.77-2.60
-0.66-1.44-0.540.530.85 1.2521.6231.30-52.93上柱 下柱 右梁0.2880.2880.42420.7620.7630.5711.6410.38-11.99
-2.89-2.89-4.25
-0.88-1.26 0.330.520.52 0.7729.1527.51-56.66上柱 下柱 右梁0.2880.2880.42420.7620.7630.5710.3810.38-11.99
-2.53-2.53-3.72
-1.44-1.36 0.190.750.75 1.1127.9328.01-55.93左梁0.39472.09
-26.3917.12
-1.07
-1.300.5861.03左梁0.35872.09
-23.9815.280.67
-2.130.8562.78左梁0.35872.09
-23.9815.280.38
-1.860.5262.43上柱 下柱 右梁0.1760.268 0.17
-5.11
-11.79-17.95-11.39-6.23-8.17-0.48-0.73-0.46
-0.39 0.230.26 0.39 0.25
-18.63-26.23-16.71上柱 下柱 右梁0.2440.2440.154
-5.11
-16.34-16.34-10.31-8.98-8.170.45 0.45 0.29-0.36 0.130.58 0.58 0.36
-24.65-23.35-14.77上柱 下柱 右梁0.2440.2440.154
-5.11
-16.34-16.34-10.31-8.17-8.170.26 0.26 0.160.23 0.180.35 0.35 0.22
-23.67-23.72-15.04上柱 下柱 右梁0.2880.2880.424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0.3580.2440.2440.15435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20.7620.7630.5710.3811.07-11.99
-2.72-2.72-4.01
-1.260.35 0.270.190.19 0.2727.3429.64-56.9872.09 -5.11-23.98-16.34-16.34-10.3115.28-8.17-8.610.54 0.36 0.36 0.23-2.00 0.13-1.041.04 0.71 0.71 0.4562.97-23.31-24.91-14.75上柱 下柱 右梁0.3070.2420.451
-72.09
22.1317.4532.5110.38 0.700.55 1.03
-1.36 -1.530.890.70 1.3032.7418.70-51.439.35左梁0.37872.09
-25.3216.26
-3.060.51
-0.2660.22上柱0.257-17.21
-8.17
-2.080.18
-0.18
-27.46下柱0.203-13.60-1.64-0.14
-15.38-7.69右梁0.163-5.11
-10.92-1.32-0.11
-17.46圖14活載彎矩分配圖(KN.m上柱 下柱 右梁00.2980.702
-19.91
13.98 -5.03 1.39-0.02-1.26 0.90 -9.94上柱 下柱 右梁0.230.23 0.54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0.539 00.2290.23219.91 -1.23-10.07 -4.28-4.336.99 -2.32-2.52 -1.07-1.080.70 -0.260.14 0.06 0.0615.15 -7.87-6.59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0.438 0.1860.1860.18936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6.106.1014.332.972.68-5.45
-0.04-0.04-0.100.30-0.20-0.620.120.12 0.289.448.66-18.10上柱 下柱 右梁0.2020.3230.4755.368.5712.613.053.82-4.91
-0.40-0.64-0.94
-0.02-0.53-0.190.150.24 0.358.1411.47-19.61上柱 下柱 右梁0.2880.2880.4247.647.6411.254.293.82-4.46
-1.05-1.05-1.55
-0.32-0.46 0.130.190.19 0.2710.7510.14-20.89上柱 下柱 右梁0.2880.2880.4247.647.6411.253.823.82-4.46
-0.92-0.92-1.35
-0.53-0.50 0.080.270.27 0.4010.2910.32-20.6226.54
-10.917.17
-1.24
-0.050.2921.80左梁0.39426.54
-9.816.30
-0.37
-0.470.2522.44左梁0.35826.54
-8.915.630.27-0.770.3023.05左梁0.35826.54
-8.915.630.16-0.680.1822.92-1.64
-4.63-4.63-4.71
-2.14-2.19-0.53-0.53-0.54
-0.54-0.080.12 0.12 0.13
-7.71-7.31-6.76上柱 下柱 右梁0.1760.268 0.17
-1.64
-4.38-6.67-4.23-2.32-3.04-0.17-0.25-0.16
-0.26 0.090.11 0.17 0.11
-7.02-9.70-5.93上柱 下柱 右梁0.2440.2440.154
-1.64
-6.08-6.08-3.83-3.34-3.040.18 0.18 0.12-0.13 0.050.21 0.21 0.13
-9.15-8.67-5.23上柱 下柱 右梁0.2440.2440.154
-1.64
-6.08-6.08-3.83-3.04-3.040.11 0.11 0.070.09 0.070.12 0.12 0.08
-8.79-8.80-5.3337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上柱 下柱 右梁0.2880.2880.4247.647.6411.253.824.07-4.46
-0.99-0.99-1.46
-0.460.14 0.110.060.06 0.0910.0810.92-21.00上柱 下柱 右梁0.3070.2420.4518.156.423.82 -4.710.270.21 0.40
-0.50 -0.560.320.25 0.4712.076.89-18.963.45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0.358 0.2440.2440.15426.54 -1.64-8.91 -6.08-6.08-3.835.63 -3.04-3.200.22 0.15 0.15 0.09-0.73 0.05-0.380.38 0.26 0.26 0.1623.12 -8.65-9.25-5.22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0.378 0.2570.2030.16326.54 -1.64-9.41 -6.40-5.05-4.065.98 -3.04-1.11 -0.76-0.60-0.480.20 0.07-0.10 -0.07-0.06-0.0422.09-10.19-5.71-6.22-2.85C傳遞系數(shù):
遠端固定,傳遞系數(shù)為1/2;遠端滑動鉸支,傳遞系數(shù)為-1。
D彎矩分配:
恒荷載作用下框架的彎矩分配計算見圖13框架的彎矩圖見圖14活荷載作用下,框架的彎矩分配計算見圖15,框架的彎矩圖見圖16。豎向荷載作用下,考慮框架梁端的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取彎矩調(diào)幅系數(shù)0.8,調(diào)幅后,恒荷載及活荷載彎矩圖見1及1中括號內(nèi)數(shù)值。38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圖15恒載作用下框架彎矩圖(KN.圖16活載作用下框架彎矩圖(KN.39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梁端剪力及柱軸力的計算梁端剪力:qm式中:q——梁上均布荷載引起的剪力,式中:q——梁上均布荷載引起的剪力,MM右
——梁端彎矩引起的剪力,m 左 柱軸力:P式中:——梁端剪力;P——節(jié)點集中力及柱自重;
以B跨,六七層梁在恒載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軸力計算為例。由圖11查得梁上均布荷載為:第六層:q=20.86kN/m集中荷載:154.85kN柱自重:17.42kN第七層:q=25.47kN/m由圖16查得六層梁端彎矩:M=52.16kN·m(41.73kN·m)M=60.85kN·m(48.68kN·m)七層梁端彎矩:
=40.15kN·m(32.12kN·m)=66.52kN·m(53.22kN·m)
括號內(nèi)為調(diào)幅的數(shù)值。
qA=q= qA=q= q=1/2×25.47×6.44=82.01kN調(diào)幅前: =(40.15-66.52/6.44=-4.09kNVA=qA+q=82.01-4.09=77.92kNVB=qA-q=82.01+4.09=86.1kN調(diào)幅后: =(32.12-53.22/6.44=-3.28kNVA=qA+q=82.01-3.28=78.73kNVB=qA-q=82.01+3.28=85.79kN同理可得六層梁端剪力:
調(diào)幅前: VA=1/2×20.86×6.44+(52.16-60.85)/6.44=65.82kNVB=1/2×20.86×6.44-(52.16-60.85)/6.44=68.52kN調(diào)幅后: VA=1/2×20.86×6.44+(41.73-48.68)/6.44=66.09kN40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VB=1/2×20.86×6.44-(41.73-48.68)/6.44=68.25kN七層A柱柱頂及柱底軸力: N=P=78.73kNN=78.73+17.42=96.15kN六層A柱柱頂及柱底軸力: N=78.73+66.09+154.85=299.67kNN=299.67+17.42=317.09kN其他層梁端剪力及柱軸力計算見表14,表15。表14BC跨BC跨Vmb=
Vmc
(KN)-4.09荷載引起彎矩引起剪力AB跨 BC跨 AB跨層
次 Vq= Vq= Vm=-VAB跨CDVB=ABVq Vq mb(KN)(KN) (KN)V(KN)V(KN)VC(KN)N頂N底N頂N底(KN)782.1014.270(-3.28)
-1.3577.92 86.10 65.82 65.8286.1 667.1711.97567.1711.97467.1711.97367.1711.970(-1.08)
-1.260(-1.01)
-0.950(-0.76)
-1.010(-0.81)0.9365.91 68.4366.22 68.1266.16 68.1866.24 1000.36267.1711.97167.1711.970(0.74)-1.360(-1.09)65.81 68.5311223.311141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表15BCBBCBCVmb=Vmc(KN)24.16 荷載引起剪力AB跨層
次 Vq彎矩引起剪力AB跨Vm=-VAB跨CD24.28 25.18ABB(KN)VqB=Vq(KN)mb(KN)V(KN)V(KN)VB=V(KN)N頂N(KN)N頂N底(KN)7618.552.8824.733.840.81(0.65)0.57(0.45)0.450017.7419.36 2.88(19.20) 17.95432124.733.8424.733.8424.733.8424.733.8424.733.84(0.35)0.34(0.27)0.36(0.29)0.98(0.78)0.49(0.39)0000024.39 25.0924.37 25.0923.75 25.7124.24 25.22內(nèi)力組合
1框架內(nèi)力組合在恒載和活載作用下,跨間Mma可以近似取跨中的代替1 MMMx 左
8 2式中:M、M右 ——梁左、右端彎矩,見10、1括號內(nèi)的數(shù)值跨中q應取Mq2跨中在豎向荷載與地震組合時,跨間最大彎矩MG采用數(shù)解法計算,1742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圖17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圖
圖中:MGA、MG——重力荷載作用下梁端的彎矩;ME、ME——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的彎矩;
R、——豎向荷載與地震荷載共同作用下梁端反力;作用點取矩 R= -作用點取矩 R= -(MG-MGA+ME+ME)2
X處截面彎矩為 =R qx2A- -MGA+MEA2d由M=0,可求得跨d由M=0,可求得跨間Mma的位置為1dx q將1代入任一截面x處的彎矩表達式,可得跨間最大彎矩為2 Mma=MG=RA -MGA+ME= -MGA+MEA2q 當右震時公式中ME、ME反號
MG及1的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6,表中R、MG、1均有兩組數(shù)據(jù)43
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表16MGE及X11.2(恒+0.5)MGA MGB(kNm) (kNm)1.3MEA
(kNm)MEB
(kNm)q)76AB 5跨 4321BC 7跨 654321跨層次743.3158.7660.2064.4363.5964.7858.4732.6630.2318.8916.6916.6916.6719.75l
(m)6.4471.1468.8869.5371.3370.9375.1232.4232.6630.2318.8916.6916.6916.6719.75RA(kN)97.35/113.1025.7465.70101.61129.39147.89170.82195.3921.5037.5859.6377.9792.0595.18112.2x1(m)2.86/3.3224.9643.6269.2090.51106.85111.18130.2221.5037.5859.6377.9792.0595.18112.2MGE
(kNm)121.56/118.44
134.0229.6414.7313.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播續(xù)約合同范本
- 公路單車出租合同范本
- 與政府物業(yè)合同范本
- 分公司人員合同范本
- 第1單元第5課 《歌聲嘹亮-子程序設計和機器人發(fā)音》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清華大學版(2012)初中信息技術九年級下冊
- 個人運輸公司合同范本
- 加盟針織合同范本
- 制作平臺合同范本
- 出租婚紗租賃合同范本
- 出售移動混凝土合同范本
- 無人機警用解決方案樣本
- 健康體檢項目目錄
- 現(xiàn)代交換原理與技術課件:第5章 分組交換技術
- 學校傳染病報告處置流程圖
- 大小嶝造地工程陸域形成及地基處理標段1施工組織設計
- 物理化學(全套427頁PPT課件)
- 肺斷層解剖及CT圖像(77頁)
- LeapMotion教程之手勢識別
- 靜脈導管的護理與固定方法
- word上機操作題
- 房地產(chǎn)公司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