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一般用多長時間_第1頁
古代打仗一般用多長時間_第2頁
古代打仗一般用多長時間_第3頁
古代打仗一般用多長時間_第4頁
古代打仗一般用多長時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古代打仗一般用多長時間張嵚

在各類古裝影視劇里,千軍萬馬大戰(zhàn)的場面,常叫“軍事粉〞看得沖動人心。但以古代士兵的體能水平,這種強烈的戰(zhàn)斗,到底能持續(xù)多久?南宋英雄部隊岳家軍的穎昌之戰(zhàn),就是生動說明。

公元1140年,剛剛取得郾城大戰(zhàn)勝利的岳飛北伐大軍,又遭到了嚴峻考驗:剛吃了血虧的金兀術,又率領十三萬大軍直撲穎昌,岳飛聞訊后急命長子岳云率岳家軍增援。七月十四日,岳家軍與十三萬金軍在穎昌展開大戰(zhàn):在己方兵力嚴重劣勢的狀況下,岳家軍憤然亮劍,岳云親自率領八百騎兵向敵人發(fā)起沖鋒,步卒從兩翼向敵包抄,強烈的戰(zhàn)斗從早晨開打,前后血戰(zhàn)幾十個回合,到中午時十三萬金軍終究崩潰,再次被岳家軍殺得大敗。

以不完全統(tǒng)計,在兵力劣勢的狀況下,岳家軍此戰(zhàn)繳獲金軍戰(zhàn)馬三千匹,擊斃金兀術的女婿夏金吾,俘虜金軍各級軍官七十五人,陣斬金軍士兵五千多人,俘虜兩千多人。這樣一場過程強烈且戰(zhàn)果頗豐的大戰(zhàn),攏共打了一上午。

而關乎唐朝國運的香積寺之戰(zhàn),戰(zhàn)斗時間也差不離:公元757年九月二十七日,集合了郭子儀、仆固懷恩、李嗣業(yè)等XX名將的十五萬唐軍,在長安城外的香積寺,與十萬叛軍進行殊死搏殺,意在一仗收復長安。雙方從當天中午開打,戰(zhàn)局也一波三折,兇悍的叛軍一度打亂唐軍前陣,幸虧悍將李嗣業(yè)率領長刀兵殊死拼殺,才驚險穩(wěn)住陣腳,仆固懷恩則率領騎兵繞道叛軍后方?jīng)_殺,終究將叛軍打垮,一仗殲滅六萬叛軍。

這樣一場雙方都傷亡慘烈的大戰(zhàn),從中午打到黃昏,基本打了一下午,和穎昌大戰(zhàn)的時間長度類似。

乍一看去,古代這些千軍萬馬的決戰(zhàn),時間遠比好多軍事迷想象的短。但假如看看古代戰(zhàn)爭的體能要求,就知道打這么長時間,已是真不簡單。古代的戰(zhàn)爭,并非武俠片里的“單挑〞,相反卻是千軍萬馬排成各類陣勢,以整齊的隊列和嫻熟的協(xié)同投入戰(zhàn)斗。一萬兩千人規(guī)模的唐軍,要配備七千五百領甲、一萬兩千五百條長槍和一萬口佩刀,普通宋朝步卒的盔甲也在五十斤以上,穿這么重的裝備在一上午完成這么多戰(zhàn)術動作,沒有好體能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大量強大的虎師,都是靠體能制勝。譬如潁昌之戰(zhàn)里被岳家軍打崩的金軍,之前就一直以“可怕體能〞著稱。岳飛同時期的另一位抗金名將吳璘,就曾親口描述過金軍的體能水平:他與兄長吳玠早年與西夏軍作戰(zhàn)時,往往一個回合就能與對手分出輸贏,但遇到“體能爆表〞的金兵卻不同。這些金軍個個吃苦耐勞,戰(zhàn)場上向你反復發(fā)起進攻,擅自退后的人會被處死。宋軍為什么老擊敗仗?就因“不及金人之堅耐〞。

可是,就是這樣一支以“堅耐〞著稱的軍隊,面對意志力與體能更加強大的岳家軍,卻還是無奈敗下陣來,發(fā)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理解這一幕,也就能理解為何這幾仗打完后,金軍那邊已是“此間震恐〞,不但想放棄中原,還冒死把藏在燕京的珍寶北運。更不難理解岳飛蒙冤遇害六十年后,金國皇帝還在慨嘆岳飛“威名戰(zhàn)功暴于南北〞。更不難理解為什么秦檜一伙,要大肆焚棄與岳飛有關的檔案文件。

看看體能差距就知道,他們畢竟在怕啥。

而在沙場的決勝階段,體能也在好多時候,扮演了輸贏手的角色。譬如西漢“飛將軍〞李廣的右北平之戰(zhàn):當時李廣與“活地圖〞張騫帶兵從右北平出擊,可出發(fā)就狂奔的李廣,陷入了四萬匈奴左賢王大軍的合圍。李廣率軍苦戰(zhàn)一天一夜,面對十倍于己的對手,硬是頂住了匈奴的猛攻,成功等來了張騫的援軍??纱藭r李廣部已精疲力盡,匆促趕來的張騫部也人困馬乏,無力發(fā)起追擊,只能眼睜睜看著匈奴人撤退,痛失聚殲左賢王的最好機遇。

而好多經(jīng)驗豐富的主帥,也都高度重視體能的作用。安史之亂時,唐將李光弼鎮(zhèn)守太原,即將迎擊來犯的叛軍,有人主張趁叛軍到來前加緊搶修城墻,李光弼卻全力反對,認為這樣做白白消耗了體力,等著敵人打來后,就根本沒有抵擋能力了。而后在李光弼的細心運籌下,養(yǎng)精蓄銳的唐軍奇招迭出,成功擊敗兵力占絕對優(yōu)勢的安史叛軍,取得了太原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

明初戰(zhàn)神徐達與元軍的定西之戰(zhàn),更是消耗體能的妙筆。當時明軍與元軍隔著定西的峽谷對峙,雙方相持不下。徐達就有意安排明軍晝夜不停擂鼓,令元軍無法休息。然后在元軍人困馬乏時發(fā)起進攻,一口氣俘虜近十萬元軍,打贏了明朝西征戰(zhàn)役里的關鍵一戰(zhàn)。明軍當時強大的體能水平和意志品質,才是這場勝利的關鍵。

正由于體能有著這么重要的意義,所以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軍隊,都把加強體能作為訓練重點:《墨子》里記載,春秋晚期稱霸天下的吳國軍隊,一個重要的練兵絕技,就是全副武裝的士兵,一口氣奔跑七百里再宿營。明朝大英雄戚繼光,還對體能訓練進行了細化:訓練時傻跑不行,必需要學會負重跑,而且要循序漸進增加重量,假如士兵能做到跑一里地臉不紅氣不喘,那就是合格好兵。

也正是由于這一代代軍事家的聰慧,令古代中國軍隊的體能訓練越來越規(guī)范化,然后有了大量驚艷歷史的沙場奇跡。但同樣需要說的是,僅僅有嚴格的訓練規(guī)范制度是不夠的,有時再好的制度,也攔不住一支軍隊的衰敗速度。

典型就是北宋軍隊。北宋的禁軍,號稱“國家養(yǎng)兵〞,訓練制度也同樣嚴格,基本每天都要操練。早期的宋軍,也以體能爆表著稱,甚至在宋遼戰(zhàn)爭里,創(chuàng)下過十天急行軍后馬上投入戰(zhàn)斗,迅速暴打遼軍的奇跡。為了讓宋軍體能狀況保持在巔峰,宋朝還曾有過奇葩規(guī)定:每月禁軍領糧食時,城東的兵去城西領,城西的兵去城東領,而且不許雇人雇車,就要靠各人肩扛背馱,把兩石重的糧食繞城領回來——就為了練體能。

可到了北宋末期,這嚴絲合縫的訓練制度,還是變成了笑話:訓練稀松的宋軍們,有的馬不會騎弓不會開,領糧食都干脆找苦力代扛。如此聰明操作,日常能過安逸日子,等金軍打來后就抓了瞎:金軍南下時,大量奔赴前線的宋軍禁軍士兵,走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