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手術的基本理論_第1頁
肛腸手術的基本理論_第2頁
肛腸手術的基本理論_第3頁
肛腸手術的基本理論_第4頁
肛腸手術的基本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肛腸手術的基本理論第1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肛門手術的基本理論一、肛門直腸局部解剖:(一)、肛門:以兩坐骨結節(jié)為連線,向后至尾骨的三角形區(qū)域稱為肛門三角,習慣上亦稱為周。

1、肛門時消化道末端的開口,即肛管的外口。位于臀部正中線、在minor三角之中。肛門周圍有很多放射狀皺褶,糞渣和細菌極易卷入皺褶內(nèi)藏匿起來,所以手術前消毒必須徹底。肛緣向后至尾骨尖之間,形成一個縱溝,即臀溝,深淺不一,深者易潮濕感染。

第2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2、肛門三角和尿生殖三角,合稱會陰區(qū)。其前方皮下有會陰淺筋膜和會陰體肌,如果切斷,則肛門向后移位。其后方臀溝下,肛緣向后至尾骨之間,有肛尾韌帶,起固定肛門的作用。肛門后膿腫或肛瘺手術切開時,若切斷肛尾韌帶,可造成肛門向前移位,影響排便。因此,手術時盡量做放射狀切口,以免損傷這些組織及皺皮肌纖維。肛門皮膚比較松弛而富有彈性,手術時容易牽起,因而切除過多皮膚易造成肛門狹窄。肛門不神經(jīng)豐富,感覺敏銳,手術時疼痛明顯。第3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二)、肛管肛門緣到直腸末端的一段狹窄官腔稱肛管。成人肛管平均長3-4cm。而外科通常將肛管的上界擴展到齒狀線上1.5cm處,即肛管直腸環(huán)平面。手術中要特別注意保護肛管皮膚。我國成人肛管周長約10cm,至少應保留2/5,否則會造成肛門狹窄、粘膜外翻、腺液外溢。第4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

1、肛管分類:肛管分為解剖肛管何外科肛管。解剖肛管是指齒狀線到肛門緣的部分,又稱皮膚肛管或固有肛管。臨床較常用,前壁較后壁稍短,成人長3——4cm,無腹膜遮蓋,周圍有外括約肌和肛提肌圍繞;外科肛管是指肛門緣至肛管直腸環(huán)平面(肛直線)的部分,又稱肌性肛管或臨床肛管。臨床較少用,成人長4.2cm。認為應把肛提肌內(nèi)側緣至齒狀線的一段稱為直腸頸,把齒狀線至肛門一段稱為解剖肛管(固有肛管),把直腸與直腸頸交界處稱為直腸頸內(nèi)口,肛管外口稱肛門。我們認為這種新分界方法比較合理,既反映了解剖特點,又指導臨床。第5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2、肛管分四線、三帶:

四條線:肛皮線、肛白線、齒狀線及肛直線。

三帶:皮帶:位于肛白線與肛皮線之間;痔帶:位于齒狀線與肛白線之間;柱帶:位于肛直線與齒狀線之間。第6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四線:

1)、肛皮線:平常稱肛門口、肛門緣,是胃腸道最低的界線。

2)、肛白線:是肛管中下部交界線,正對內(nèi)括約肌下緣與外括約肌皮下部的交界處。指診可觸到一個明顯的環(huán)形溝(亦稱肛白線)。溝的寬度約0.6——1.2cm,距肛門口上方約1cm,肉眼不能辨認。行內(nèi)括約肌松解術時,以此溝為標志,切開肛管移行皮膚,挑出內(nèi)括約肌在明視下切斷。肛管移行皮膚,切除過多,易致肛門狹窄,須注意。臨床上常用此溝來定位內(nèi)括約肌的分界,其意義十分重要。第7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

3)、齒狀線:在白線上方,距肛門緣2——3cm。在肛管皮膚與直腸粘膜的交界處,有一條鋸齒狀的環(huán)形線,叫齒狀線或梳狀線。齒狀線上、下部結構的比較

齒狀線以上(直腸)齒狀線以下(肛管)臨床應用來源內(nèi)胚層外胚層 直腸肛管分界覆蓋上皮單層柱狀上皮復層扁平上皮 粘膜皮膚分界動脈來源直腸上、下動脈肛門動脈與痔的好發(fā)部位有關靜脈回流腸系膜下動脈(屬門靜脈系)陰部內(nèi)靜脈(屬下腔靜)與直腸癌轉移至肝有關淋巴回流入腰淋巴結入腹股溝淋巴結與直腸癌轉移至腹股溝、肛管癌轉移至腹腔內(nèi)有關神經(jīng)支配自主神經(jīng)(無疼痛感)

脊神經(jīng)(疼痛敏感)齒狀線上為無痛區(qū)。齒線下為有痛區(qū)。第8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

4)、肛直線:又稱直腸頸內(nèi)口,是直腸柱上端水平線,是直腸頸內(nèi)口與直腸壺腹部的分界線,在肛管直腸環(huán)的平面上,又是肛提肌的附著處。通常是臨床上擴展了的肛管,它將肛管的上界延至齒狀線以上1.5cm處。這一水平正是肛管直腸環(huán)水平,對于肛瘺手術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第9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3、肛管皮膚:肛管皮膚特殊,上部是移行上皮,下部是鱗狀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沒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即“三無”皮膚。手術中被切除后,會行成肛管皮膚缺損、你們外翻和腺液外溢。4、肛管毗鄰:肛管兩側為坐骨直腸窩,其前方男性有尿道和前列腺,女性有陰道,后方有尾骨。第10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

5、肛管內(nèi)壁形態(tài)結構:

1)、肛柱:直腸下端縮窄,腸腔內(nèi)壁垂直的粘膜折成隆起的縱行皺襞,皺襞突出部分叫肛柱,又稱直腸柱,有8——10個,長1-2cm,寬0.3——0.6cm,兒童比較明顯。直腸柱是括約肌收縮的結果,在排便或直腸擴展時此柱可消失。

2)、肛瓣:兩直腸柱低之間有半月形粘膜皺襞,叫肛瓣。有6-12個瓣,肛瓣比較厚的較化上皮,它沒有“瓣”的功能。

3)、肛竇:是肛瓣與兩柱低之間形成的凹陷隱窩,又稱肛隱窩。即在肛瓣之后呈漏斗狀的凹窩,口朝上向直腸腔內(nèi)上方,竇底伸向外下方,深0.3——0.5cm,有導管與肛腺相連,是肛腺分泌腺液的開口,在肛竇內(nèi)儲存,排便時直腸收縮腺液與直腸粘膜下腸腺液混合,潤滑糞便,易于排出肛外。所以肛竇又是感染的門戶,有85%的肛竇炎放生在后部。第11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4)、肛乳頭:是肛管與肛柱連接的部位,沿齒線排列的三角形上皮突起,多為2——6個,基底部發(fā)紅,尖端灰白色,大小不一,系纖維結鍗組織。當肛管處有感染,損傷及長期慢性刺激時,肛乳頭可增生變大,形成肛乳頭肥大或肛門乳頭瘤,有人認為息肉和外痔。正常的肛乳頭無須治療,肛乳頭肥大會肛門乳頭瘤應積極治療,肛裂手術時應一并切除。第12頁,共16頁,2022年,5月20日,21點9分,星期五5)、肛腺:是一種連接肛竇下方的外分泌腺體。連接肛竇與肛腺的管狀部分叫肛腺導管。個體差異和自身變異很大,不是每一個肛竇都有肛腺,一般約有半數(shù)肛竇有肛腺,半數(shù)沒有。成人4——10個,新生兒可達50個。多數(shù)肛腺都集中在肛管后部,兩側較少,前方缺如。肛腺處常有存積糞屑雜質(zhì),容易發(fā)生感染,引起肛竇炎。許多學者強調(diào)指出,肛竇炎是繼發(fā)一切肛周疾病的禍根。95%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