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全面養(yǎng)護方案寧夏地區(qū)匯總知識交流_第1頁
綠化全面養(yǎng)護方案寧夏地區(qū)匯總知識交流_第2頁
綠化全面養(yǎng)護方案寧夏地區(qū)匯總知識交流_第3頁
綠化全面養(yǎng)護方案寧夏地區(qū)匯總知識交流_第4頁
綠化全面養(yǎng)護方案寧夏地區(qū)匯總知識交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化工程養(yǎng)護方案一、養(yǎng)護目的在園林綠化工程當中,養(yǎng)護工作是一項具有持續(xù)性和長效性的工作,對整個工程的質(zhì)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園林綠化的養(yǎng)護工作有整體面貌的維護、幫扎修剪、植物保護、環(huán)境保潔、澆水施肥、日常管理等等。園林綠地的完工并不能說明園林景觀的完工,因為“三分種,七分養(yǎng)”,只有對綠化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養(yǎng)護工作,才能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提高苗木成活率,達到理想的園林景觀效果。二、常用工具器械.種植類。常用工具通常以手動工具為主。手動工具:鐵鍬、鐵鎬、鋤、耙子、手鏟等。.修剪類。手動工具:(1)剪刀類。一般用于修剪較小的枝條,常見工具有綠籬剪、修枝手剪、高枝剪、花剪等。綠籬剪:也叫平枝剪,用于修剪花灌木、綠籬、色塊和造型植物。修枝手剪:用于修剪直徑在2CM以下的各類喬、灌木、木本花卉植物枝條。高枝剪:用于修剪距離地面較高,人手夠不著的樹木枝條?;簦阂话阌糜谛藜糁睆皆?.5CM以下的花梗等細小枝條。(2)鋸子類:一般修剪較粗的枝條或主干,常見有手鋸、高枝鋸等。手鋸:一般用于修剪直徑在215cM的枝條。高枝鋸:用于修剪距離地面較高,人手夠不著直徑在215cM的樹木枝條。通常與高枝剪配合使用。機械器具:高枝油鋸、綠籬機、割灌機、油鋸、草坪機(割草機)等。高枝油鋸:用來修剪一些比較高的枝梗,作用和高枝剪相同,只是效率更高,多用于工程量較大的情況下使用。但它是單人操作難度大、危險性強的一種機械,所以相較于其他油鋸,高枝油鋸的使用危險性更高。綠籬機:目前綠籬機分單刃綠籬機,與雙刃綠籬機。作用和綠籬剪相同,效率高,主要用于大面積色塊及造型植物,綠籬的整形,修剪。割灌機:一般用于修剪灌木或干枯的硬質(zhì)雜草,也可以修剪狹長地帶或坡度較大的草坪。油鋸:也稱為鏈鋸,以汽油機為動力的手提鋸,主要用于伐木和切割較為粗壯枝干。草坪機(割草機):割草機是一種用于修剪草坪、植被等的機械工具,多用于修剪坡度在20度以內(nèi)的平坦開闊地帶的草坪。.灌溉類主要包括水桶,水泵,水管等。.施肥打藥類主要包括噴霧器,打藥機,施肥器等。手動工具的日常保養(yǎng):一定要注意將園林工具清洗干凈,防止園林工具的生銹。其次,在保存的時候,一定要將園林工具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進行貯藏。另外,對于比較鋒利的園林工具,比如說剪刀或者鏈鋸之類的工具。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一定要注意在貯藏之前要對刀刃進行維護,可以在刀刃上面涂抹一些潤滑油。潤滑油可以讓刀刃與空氣隔絕開來。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刀刃生銹導致的損壞。園林機械的日常保養(yǎng):如果3個月以上不使用園林機械,則要按以下方法保管。.在通風處放空汽油箱,并清潔。.放干化油器,否則化油器泵膜會粘住,影響下次啟動。.取下種類機械的鋸鏈和導板或刀片,涂抹潤滑油,清潔并檢查。.徹底清潔整臺機器,特別是汽缸散熱片和空氣濾清器。.如使用鏈條潤滑油,要將潤滑油箱灌滿。.機器放置在干燥安全處保管,以防無關人員接觸(如小孩)。機械操作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穿工作服和戴相應勞保用品,如頭盔、防護眼鏡、手套、工作鞋等,還應穿顏色鮮艷的背心。.機器運輸中應關閉發(fā)動機。.加油前必須關閉發(fā)動機。.起動前檢查高枝鋸的操作安全狀況。.起動機械時,須注意周邊人員及設施安全,與人員,物品保持適當?shù)陌踩嚯x。.不要在使用機器時或在機器附近吸煙,防止產(chǎn)生火災。.工作時一定要用兩只手抓穩(wěn)機具,必須站穩(wěn),注意滑倒危險。三、養(yǎng)護內(nèi)容:.澆水澆灌時間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長期(4--8月),以15--20天左右澆水一次為宜。具體可以根據(jù)天氣,氣候特點、土壤墻情等情況,適時進行澆水,促其正常生長。澆水前應根據(jù)土壤墻情決定澆水時間。在11月初進行冬灌。特別注意4月份的返青水,應早灌、灌足,為整個冬季及來年春季解凍提供充足的水份。炎熱的夏季最忌中午前后澆水,因為這時土壤溫度高,與水溫的溫差大,此時澆水會使土壤溫度驟然降低,花木根系受低溫刺激,就會立即阻礙水分的正常吸收。所以炎熱的天氣應在早上十點以前或下午五點以后澆水。反之,冬季無凍土的地帶,露地栽培的苗木冬季需要澆水時,應在中午前后進行。春、秋季宜在上午十時以后至下午四時以前澆水為好。要點:為防止水壓過大,沖毀幼小苗木,須在出水口放置編織袋、草簾等柔軟物品,起到緩沖作用。.施肥:喬木和花灌木施肥方法:土壤施肥是綠化苗木中,人工施肥的主要方式,有機肥和多數(shù)無機肥化肥)用土壤施肥的方式。土壤施肥應施人土表層以下,這樣利于根系的吸收,也可以減少肥料的損失。有些化肥是易揮發(fā)性的;不埋入土中,損失很大。如碳酸氫銨,撒在地表面,土壤越干旱損失越大。硫酸銨試驗,施人,土表層以下1厘米、2厘米、3厘米,比施在土層表面減少的損失分別為36%、52%和60%。生草園特別是全園生草條件下的土壤施肥,應當施人土壤表層以下,或全園撒施,隨即灌溉,以減少肥料的損失。土壤施肥,在清耕園或帶狀生草園的非生草地段,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①環(huán)狀(輪狀)施肥。環(huán)狀溝應開于樹冠外緣投影下,施肥量大時溝可挖寬挖深一些。施肥后及時覆土。適于幼樹和初結(jié)果樹,太密植的樹不宜用。②放射溝(輻射狀)施肥。由樹冠下向外開溝,里面一端起自樹冠外緣投影下稍內(nèi),外面一端延伸到樹冠外緣投影以外。溝的條數(shù)4?8條,寬與深由肥料多少而定。施肥后覆土。這種施肥方法傷根少,能促進根系吸收,適于成年樹,太密植的樹也不宜用。第二年施肥時,溝的位置應錯開。③全園施肥。先把肥料全園鋪撒開,用耬耙與土混合或翻人土中。生草條件下,把肥撤在草上即可。全園施肥后配合灌溉,效率高。這種方法施肥面積大,利于根系吸收,適于成年樹、密植樹。④條溝施肥。樹木行間順行向開溝,可開多條,隨開溝隨施肥,及時覆土。此法便于機械或畜力作業(yè)。國外許多果園用此法施肥,效率高,但要求果園地面平坦,條溝作業(yè)與流水方便。.喬木和花灌木:根據(jù)樹木生長習性,全年土壤施肥2次,6、7月份結(jié)合澆水各施一次尿素,施肥量按苗木品種及大小不同施肥量也不同。.地被植物:全年施肥量參照標準:40g/m?尿素。3.病蟲害防治:原則: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防止擴散,造成更大的苗木損傷。常見蟲害有:.食葉害蟲(主要為蚜蟲):敵敵畏(800倍)+樂果(800倍)+洗衣粉(少許)比例配噴灑樹木葉面;滅蚜菌200-300倍液噴霧。.蛀干害蟲(主要為天牛、透翅蛾等):插毒簽、蟲孔用針管注射、6月下旬-8月中旬用綠色威雷農(nóng)藥按配方集中防治。常見病害有:立枯病、白粉病、灰霉病,溫度低和濕度大是主要原因。防治措施:前期發(fā)現(xiàn)病葉、病枝及時清除;后期用百菌清或多菌靈等殺菌劑進行噴霧或灌根處理。除此以外,還有以下常見病害:(1)葉斑病多為害葉片,是球根秋海棠類植物普遍發(fā)生的一種葉部病害,也為害白蘭、魚尾葵、美人蕉、紫薇、貼梗海棠、日本海棠、桂花、杜鵑、鳳仙花、天竺葵、雞冠花等多種花木。病狀為葉片上局部細胞壞死,因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斑點癥狀,常見的有角斑、條斑、圓斑,呈灰、黑、褐等色。嚴重時葉片變黃、焦枯、脫落。(2)白粉病多為害花木的嫩梢、嫩芽、嫩葉和花蕾。主要為害薔薇、玫瑰、月季、梅花等植物。發(fā)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現(xiàn)褪綠斑點,以后逐漸變成白色粉斑,猶如覆蓋一層白粉;后期病斑變成灰色。受害植株日漸矮小,嫩梢彎曲,葉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綻放或花形畸變。嚴重時葉片卷縮、干枯,甚至整株枯死。應適當增施磷、鉀肥,停止噴葉面水。(3)炭疽病主要為害葉片,也能侵染莖、嫩梢、花蕾和果實等部位,多為害蘭花、君子蘭、三色堇、仙客來、金魚草、白蘭、玉蘭、八仙花等多種植物。大多數(shù)植株受害后,從葉頭和葉邊緣開始發(fā)病,葉面上出現(xiàn)近圓形斑點,病斑邊緣多呈紫褐色或暗褐色,中央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有黑色小點,常排列成輪紋狀,發(fā)病嚴重時葉片枯死。應加強通風透光,停止噴葉面水。(4)灰霉病主要為害葉、莖、花和果實,多為害牡丹、仙客來、四季報春、翠菊、山茶等多種植物。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水漬狀斑點,以后逐漸擴大,變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氣潮濕時病斑上長出灰色茸毛,發(fā)病嚴重時整株死亡。(5)細菌性軟腐病細菌侵染根莖、球莖、鱗莖、塊根等營養(yǎng)器官,多為害馬蹄蓮、百合、唐菖蒲、鳶尾、仙客來、風信子、君子蘭、大麗花等花卉。通常受害部位初呈水漬狀,后變成褐色,隨即粘滑軟腐,并在濕度大的情況下變成一包腐臭的漿湯,在干燥情況下變成粉狀干癟的東西。(6)根癌病病菌多侵染根須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腫瘤。多為害梅花、菊花、月季、香石竹、櫻花、丁香、紫薇、大麗花、天竺葵等植物。腫瘤初期為淡褐色,粗糙、柔軟或呈海綿狀;期顏色變深,內(nèi)部組織木質(zhì)化,成為堅硬的瘤狀物,甚至整株死亡。(7)線蟲病線蟲侵入根部、葉子、花芽和花朵,從而引起病害,多為害菊科、報春花科、薔薇科、鳳仙花科、秋海棠科的植物。當線蟲侵入幼苗根部,在主根和側(cè)根上產(chǎn)生大小不等的瘤狀物,表面粗糙而呈褐色;受害嚴重時,細根腐爛,葉子枯黃而死。當線蟲鉆入葉片內(nèi)部組織,受害葉片變成淡綠色,并帶有淡黃色斑點,后期斑點變黃褐色,葉片干枯變黑;受害嚴重時,花細小畸形,且易枯萎。防治花木的病蟲害,應著重預防,并把預防工作貫徹到日常栽培管理的各個方面。例如:重視盆缽、盆土的消毒,通過熱蒸、冰凍、暴曬或用藥等方法消除其中的病菌和害蟲;選用抗性強而無病蟲害的苗株來栽培;栽植環(huán)境要通風透光,保持清潔,以防病菌、害蟲滋生;不用生肥,污水澆花,要注意合理施肥與澆水;發(fā)現(xiàn)病害植株后,除隨時將病害除去外,傷口要用多菌靈消毒,病害嚴重的還應及時燒毀,以免傳染別的植株。如有條件時,最好每周或每半月給莖、葉、枝噴1次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做到以上幾點,就可起到預防和保護的作用。(8)櫻花褐斑穿孔病櫻花褐斑穿孔病是櫻花葉部的一種重要病害,在我國櫻花種植區(qū)均有發(fā)生。癥狀:病害主要發(fā)生在老葉上,也浸染嫩梢,感病葉片最初產(chǎn)生針頭狀紫褐色小點,不久擴展成同心輪紋狀圓斑,直徑5毫米左右,病斑邊緣幾乎黑色,易產(chǎn)生離層,后期在病葉兩面有褐色霉狀物出現(xiàn),病斑中部干枯脫落,形成圓形小孔,幾個病斑重迭時,穿孔不規(guī)則。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為核果尾抱菌(Cercosporacircumscissa),是一種真菌。病菌在落葉、枝梢病組織內(nèi)越冬。子囊抱子在春季成熟,翌年氣溫適宜便借風雨傳播。一般從6月開始發(fā)病,8?9月為發(fā)病盛期。風雨多時發(fā)病嚴重。當樹勢生長不良時,也可加重發(fā)病。該病除為害櫻花外,還可為害桃、李、梅、榆葉梅等植物。防冶方法:①加強栽培管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多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②秋季清除病落葉,結(jié)合修剪剪除病枝,減少來年浸染源。③展葉前噴施1.02-1.04千克/升石硫合劑,發(fā)病期噴灑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9)貼梗海棠銹病癥狀:感病的葉片初期在葉片正面出現(xiàn)黃綠色小點,逐漸擴大,表面為橙黃色斑,6月中旬病斑上生出略呈輪狀的黑點,即性抱子器,后期背面生出黃色粉狀物,即銹抱子器,內(nèi)產(chǎn)生銹抱子,秋冬季為害松柏。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為山田膠銹菌(Gymnosporangiumyamadai)。病菌在松柏上越冬,3月下旬冬抱子形成,4月遇雨產(chǎn)生小抱子,借風雨傳播,浸染海棠,7月產(chǎn)生銹抱子,借風傳播到松柏上,侵入嫩梢,雨水多是該病發(fā)生的主要條件。防治方法:①避免將海棠、松柏種在一起。②于3月下旬冬抱子堆成熟時,往松柏上噴施1:2:100的波爾多液。③海棠發(fā)病初期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10)月季枯枝病癥狀:通常發(fā)生于枝干部位,病斑最初為紅色小斑點,逐漸擴大變成深色,病斑中心變?yōu)闇\褐色,病斑周圍褐色和紫色的邊緣與莖的綠色對比明顯,病茵的分生抱子器在病斑中心變褐色時出現(xiàn),隨著分生泡子器的增大,莖表皮出現(xiàn)縱向裂縫,發(fā)病嚴重時,病部以上部分枝葉萎縮枯死。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為薔蔽盾殼霉(ConiotnyriillnfUckelii)。病菌以菌絲成分生抱子器在病枝上越冬,翌年產(chǎn)生分生抱于借風雨傳播,該病茵一般從傷口侵人,嫁接及修剪時的切口易感染此病。防冶方法:①秋未收集病枯枝集中燒毀。②修剪應在晴天進行。③發(fā)病時可噴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11)月季黑斑病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為害十分嚴重,病菌為害葉片,引起大量落葉,致使植株生長不良。癥狀:葉片受浸染后,葉面出現(xiàn)圓形紫黑色病斑,或不規(guī)則狀斑,病斑邊緣呈紅褐色或紫褐色,放射狀。逐漸病斑連在一起,形成大斑,周圍葉肉大面積變黃。病葉易于脫落,嚴重時整個植株下部葉片全部脫落,變?yōu)楣飧蔂睢2≡鞍l(fā)病規(guī)律:病原菌屬薔薇雙殼菌①iplocarponrosac)。黑斑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抱子盤在病殘體上越冬。借助雨水或噴灌水飛濺傳播,昆蟲也可傳播。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特別是多雨的季節(jié)。寄主植物發(fā)病嚴重。特別是新移植的植株,根系受損、長勢衰弱極易發(fā)病。一般淺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種易于感病。防治方法:①及時清除枯葉、殘枝,集中燒毀,減少浸染源。②加強栽培管理,多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③及早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代森銨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1:1:200)。(12)月季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國各地均有發(fā)生。該病對月季為害較大,病重時引起月季早落葉、花蕾畸型或完全不能開放,溫室發(fā)病比露地嚴重。癥狀:發(fā)病部位為葉、嫩梢和花,明顯的特征是感病部位出現(xiàn)白色粉狀物。生長季節(jié)感病的葉片出現(xiàn)白色的小粉斑,逐漸擴大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狀的白粉斑,嚴重時白粉斑相互連接成片。老葉比較抗病。葉柄及皮、刺上的白粉層很厚,難剝離?;ɡ偃静r,表面被滿白粉,花朵畸型。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為薔蔽單絲殼菌(Sphaerothecapannosa),屬子囊菌亞門,無性階段為白塵粉抱(Oidiumleucoconium)。病原茵以菌絲體在芽中越冬,翌年,病菌隨芽萌動而開始活動,浸染幼嫩部位,產(chǎn)生新的病菌泡子,借助風力等方式傳播。露地栽培月季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發(fā)生較多,北方地區(qū)主要在春季為害,溫室栽培可周年發(fā)生。當室溫為2-5℃以上時,便可發(fā)生自粉病夜間溫度較低(15-16℃)、濕度較高(90%-99%)有利于抱子萌發(fā)及侵入,白天氣溫高(23-27C)、濕度較低(40%-70%)有利于抱子的形成及釋放。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小葉、無毛的蔓生多花品種較抗病;芳香族的多數(shù)品種,尤其是紅色品種均易感病。防治方法:①改善種植條件,溫室要通風透光,降低濕度,避免施過多的氮肥,適當多施磷鉀肥,②結(jié)臺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葉,減少浸染源。③發(fā)病初期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噴施1千克/升的石硫合劑。(13)桃流膠病癥狀:發(fā)生于主干及主枝,滲出膠質(zhì)物,引起葉色變黃,長勢衰弱甚至枯死。病原:各種原因都可引起桃流膠病,如生理失調(diào)、細菌寄生、傷害(包括霜施肥。②及時防治桃經(jīng)常發(fā)生的病蟲害。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病落葉和枯枝,加強水肥管理,注意通風透光。②可在發(fā)芽前噴1:1:120倍波爾多液,10天左右噴1次,共噴3-4次。(14)玫瑰銹病癥狀:該病可浸染玫瑰的芽、葉片花托、嫩枝等部位,春季感病的芽呈淡黃色,芽腫大,病芽陸續(xù)枯死。秋季腋芽感病后,少數(shù)能長出葉片,冬后枯死。感病葉片正面為淺黃色不規(guī)則病斑,葉背為黑色泡子堆,葉片提早脫落。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為玫瑰多抱銹(Phragmidliumrose-rugosae)。病菌以菌絲在芽內(nèi)越冬,而且是來年的主要浸染源。本菌為單主寄生。不同玫瑰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保加利亞紅玫瑰、白玫瑰和前蘇聯(lián)香水玫瑰較抗病。發(fā)病適溫為24-26℃,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導因素。防治方法:①及時清除、燒毀枯枝敗葉,以減少浸染源。②一般在6月下旬和8月中旬發(fā)病盛期前噴藥,每隔8-10天噴1次,連續(xù)2?3次。藥劑有75%百菌清800倍液,50%代森銨800?1000倍液。(15)萱草時枯病癥狀:感病的葉片最初在葉尖或葉緣處出現(xiàn)褪綠的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病部產(chǎn)生許多黑色小點粒,發(fā)病嚴重時,病斑相連形成大病斑,使全葉枯死。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為大莖點屬的真菌和炭疽菌屬的真菌。病菌主要在病殘體上越冬,借風雨傳播,翌年5-6月發(fā)病,8月發(fā)病嚴重。通風條件差、排水不良均有利于此病的發(fā)生。防冶方法:①及時清除病殘體并銷毀,減少浸染源。③發(fā)病初期用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也可噴1%波爾多液。(16)芍藥紅斑病芍藥紅斑病又稱芍藥褐斑病。是栽培芍藥中最常見的重要病害,我國各地均有發(fā)生。紅斑病使芍藥葉片早枯,連年發(fā)生能削弱植株的生長勢,使植株矮小,花少、花小直至植株枯死。癥狀:此病主要為害葉片,也浸染枝條?;ê凸麣さ炔课唬胁∪~片初期在葉背出現(xiàn)綠色針頭狀小點,后擴展成直徑4-25毫米左右的紫褐色近圓形的小斑。葉片正面病斑上有不明顯淡褐色輪紋,病斑相連成片,嚴重時整葉焦枯,葉片常破碎。在潮濕氣候條件下,病部背面會出現(xiàn)墨綠色霉層,當病害浸染莖時,在莖上出現(xiàn)紫褐色長圓形小點,有些突起,病斑擴展慢,長為3?5毫米,中間開裂并下陷,嚴重時也可相連成片。葉柄感病的癥狀與綠色莖同。萼片、花瓣上的病斑均為紫紅色小斑點。病原菌及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菌是牡丹枝抱霉(Cladosporiwmpaeoniae),屬半知茵亞門絲抱菌綱叢梗抱目枝抱菌屬,病原菌主要以茵絲體在病葉、病枝條、果殼等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季產(chǎn)生分生抱子浸染為害。下部葉片最先感病,該病菌再浸染次數(shù)極少,初次浸染的程度決定了發(fā)病是否嚴重,在北京地區(qū)4-5月開始發(fā)病,7-8月為發(fā)病盛期。不同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如東海朝陽、小紫玲、蘭盤銀菊、鳳落金池等品種抗病性強,紫芙蓉、胭脂點玉、娃娃面等品種易感病。防冶方法:①減少浸染源,即秋季齊地面將地上部分的枝葉割去,以不傷土中芽為原則,將病殘體集中燒毀。②加強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發(fā)生。種植密度要合理。以利通風透光,株叢過大要及時移栽。③在芍藥展葉之后開花之前,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落花后可交替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及1%波爾多液,7?10天噴1次。預防措施(1)注意園圃衛(wèi)生:及時收集園圃中的病蟲害殘體、草坪的枯草層,并加以處理,深埋或燒毀。生長季節(jié)要及時摘除病、蟲枝葉,清除因病蟲或其它原因致死的植株。園藝操作過程中應避免人為傳染,如在切花、摘心、除草時要防止工具和人體對病菌的傳帶。溫室中帶有病蟲的土壤、盆缽在未處理前不可繼續(xù)使用。無土栽培時,被污染的營養(yǎng)液要及時清除,不得繼續(xù)使用。(2)加強肥水管理:合理的肥水管理不僅能使植物健壯地生長,而且能增強植物的抗病蟲能力。觀賞植物應使用充分腐熟且無異味的有機肥,以免污染環(huán)境,影響觀賞。使用無機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等營養(yǎng)成分的配合,防止施肥過量或出現(xiàn)缺素癥。澆水方式、澆水量、澆水時間等都影響著病蟲害的發(fā)生。噴灌和“滋”水等方式往往容易引起部病害的發(fā)生,最好采用溝灌、滴灌或沿盆缽邊緣澆水。澆水量要適宜,澆水過多易爛根,澆水過少則易使花木因缺水而生長不良,出現(xiàn)各種生理性病害或加重侵染性病害的發(fā)生。多雨季節(jié)要及時排水。澆水時間最好選擇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時地降低葉片表面的濕度。(3)改善環(huán)境條件:改善環(huán)境條件主要是指調(diào)節(jié)栽培場所的溫度和濕度,尤其是溫室栽培植物,要經(jīng)常通風換氣,降低濕度,以減輕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的發(fā)生。種植密度、盆花擺放密度要適宜,以利通風透光。冬季溫室的溫度要適宜,不要忽冷忽熱。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數(shù)、時間也要合理,否則,也會加劇病害的發(fā)生。(4)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僅可以保持地力,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促進花木健壯生長,提高抗逆能力,還可以清除許多病蟲害的發(fā)源地及潛伏場所。如馬齒莧等雜草是唐菖蒲花葉病的中間寄主,鏟除雜草可以起到減輕病害的作用;扁刺蛾、黃楊尺蛾等害蟲的幼蟲、蛹或卵生活在淺土層中,通過中耕,可使其暴露于土表,便于殺死。(5)翻土培土:結(jié)合深耕施肥,可將表土或落葉層中越冬的病菌、害蟲深翻入土。公園、綠地、苗圃等場所在冬季暫無花卉生長,最好深翻一次,這樣便可將其深埋于地下,翌年不再發(fā)生危害。此法對于防治花卉菌核病等效果較好。對于公園樹壇翻耕時要特別注意樹冠下面和根頸部附近的土層,讓覆土達到一定的厚度,使得病菌無法萌動,害蟲無法孵化或羽化。5、球莖等器官的收獲及收后的管理許多花卉是以球莖、鱗莖等器官越冬的,為了保障這些器官的健康貯藏,在收獲前避免大量澆水,以防含水過多造成貯藏腐爛;要在晴天收獲,挖掘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傷口;挖出后要仔細檢查,剔除有傷口、病蟲及腐爛的器官,必要時進行消毒和保鮮處理后入窖。貯窖須預先清掃消毒,通氣晾曬。貯藏期間要控制好溫濕度,窖溫一般在5℃左右,相對濕度宜在70%以下。有條件時,最好單個裝入尼龍網(wǎng)袋,懸掛于窖頂貯藏。四、病蟲害的物理機械防治利用各種簡單的器械和各種物理因素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稱為物理機械防治。這種方法既包括古老、簡單的人工捕殺,又包括近代物理新成就的應用。(1)捕殺法:利用人工或各種簡單的器械捕捉或直接消滅害蟲的方法稱捕殺法。人工捕殺適合于具有假死性、群集性或其它目標明顯易于捕捉的害蟲,如多數(shù)金龜甲、象甲的成蟲具有假死性,可在清晨或傍晚將其震落殺死。榆藍葉甲的幼蟲老熟時群集于樹皮縫、樹疤或枝杈下方化蛹,此時可人工捕殺。冬季修剪時,剪去黃刺蛾繭、蓑蛾袋囊,刮除舞毒蛾卵塊等。在生長季節(jié)也可結(jié)合園圃日常管理,人工捏殺卷葉蛾蟲苞、摘除蟲卵、捕捉天牛成蟲等。(2)阻隔法:根據(jù)害蟲的活動習性,人為設置各種障礙,切斷病蟲害的侵害途徑,這種方法稱為阻隔法,也叫障礙物法。如對有上、下樹習性的幼蟲可在樹干上涂毒環(huán)或涂膠環(huán),阻隔和觸殺幼蟲;早春在樹干基部綁扎塑料薄膜環(huán),可以有效地阻隔草履蚧、棗尺蠖上樹危害或產(chǎn)卵;在溫室及各種塑料拱棚內(nèi),可采用40-60目的紗網(wǎng)覆罩,不僅可以隔絕蚜蟲、葉蟬、粉虱、薊馬、斑潛蠅等害蟲的危害,還能有效地減輕病毒病的侵染。(3)誘殺法:利用害蟲的趨性,人為設置器械或餌物來誘殺害蟲的方法,利用此法還可以預測害蟲的發(fā)生動態(tài)。如燈光誘殺即利用害蟲對燈光的趨性,人為設置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納米汞燈等來誘殺害蟲;食物誘殺即利用害蟲的趨化性,在其所喜歡的食物中摻入適量毒劑來誘殺害蟲。(4)高溫處理法:任何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害蟲對熱有一定的忍耐性,超過限度生物就會死亡。害蟲和病菌對高溫的忍受力都較差,因此通過提高溫度來殺死病菌或害蟲的方法稱為高溫處理法,也稱熱處理法。在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中,熱處理有干熱和濕熱兩種。五、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謝物質(zhì)來控制病蟲害稱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特點是對人、畜、植物安全,害蟲不產(chǎn)生抗性,天敵來源廣,且有長期抑制作用。但往往局限于某一蟲期,作用慢、成本高、人工培養(yǎng)及使用技術要求比較嚴格。因此必須與其它防治措施相結(jié)合,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生物防治可分為: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病等。六、病蟲害的化學防治化學防治是指用各種有毒的化學藥劑來防治病蟲害、雜草等有害生物的一種方法。化學防治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法簡單、不受地域限制、便于大面積機械化操作等優(yōu)點;但也具有容易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環(huán)境,殺傷天敵,引起次要害蟲再猖獗,并且長期使用同一種農(nóng)藥,可使某些害蟲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等缺點。當病蟲害大發(fā)生時,化學防治可能是惟一的有效方法。今后相當長時期內(nèi)化學防治仍然占重要地位。至于化學防治的缺點可通過發(fā)展選擇性強、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以及通過改變施藥方式、減少用藥次數(shù)等措施逐步駕解決,同時還要與其它防治方法相結(jié)合,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化學防治的優(yōu)越性,減少其毒副作用。.松土、鋤草、翻樹盤.喬木、常青樹:澆水后,結(jié)合翻樹盤,清楚樹盤雜草,以提高地溫和保墻,增加透氣性,有利于樹木生長;.花灌木:清除雜草、疏松土壤,保溫保墻。要點:宜與澆水相結(jié)合,一般在澆水后5—7天除草松土為最佳時機。.整形修剪修剪時最忌無次序不加思索地亂剪。應先繞樹看好樹冠的整體,需整成何種形式,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從“冠內(nèi)到冠外,冠下到冠上”的順序來修剪,這樣就會避免差錯或漏剪,既可保證修剪質(zhì)量又可提高修剪速度。不管是喬木還是灌木,一般修剪要去掉病蟲枝,枯死枝,重疊枝,交叉枝,逆生枝,小枝盡量不動。但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不同,在修剪方法上也會有所差異。.喬木的修剪原則:無形不亂,有形不死,以美觀為主。(1)一般自然生長樹形(如塔形、圓錐形、圓球形等)的落葉植物和松柏類常綠植物,順其自然,基本不用進行人為修剪,重點保護各級延長枝,出現(xiàn)缺失或多余時,選留角度合適、生長旺盛的枝條進行培養(yǎng)。(2)人工整形(如球形、方形、開心形、杯狀形,籬墻形等)植物,修剪量相對較大。①先繞樹三圈,根據(jù)樹形確定要培養(yǎng)的主枝和必須去掉的大枝。②延長枝的處理:一般在夏季就注意培養(yǎng),盡量減少競爭枝;冬季修剪時,頂芽飽滿的枝頭可以不動,一般采用中短截,注意留芽生長方向和枝條方向基本一致,保持強壯生長勢。③修剪方法:要綜合使用短截、回縮、疏剪等方法。(3)偏冠樹的修剪: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樹冠的一側(cè)枝條多,另一側(cè)枝條少的現(xiàn)象,可以通過冬季短截修剪,使枝條少的一側(cè)多發(fā)新枝,2—3年后逐漸培養(yǎng)成理想的樹形。(4)不同發(fā)育階段植物的修剪幼樹期以短截為主,促進新樹發(fā)育;中年樹以疏剪為主,改善通風透光;老年樹以回縮為主,更新復壯,延長壽命。要點:主側(cè)枝分布均勻,內(nèi)膛不空、且通風透光,剪口要平,不留樹樁,干枯枝及時剪除。另外,針對新植和幼小落葉喬木,為了使樹型整齊、美觀,要對落葉喬木進行抹芽。主要樹種有:新疆楊、白蠟、香花槐、刺槐、絲棉木、旱柳、垂柳、河北楊、棗樹、梨樹等落葉喬木。方法:抹去其主干的萌芽。要點:抹的時間要盡早,自上而下,抹干凈,對于個別較大芽,應拿手剪進行剪除,不得大力撕扯,以免撕裂樹皮,造成樹木損傷。在4—8月的生長期內(nèi),均可進行。.花灌木的修剪花灌木的整形修剪方法:1、因樹勢修剪與整形。幼樹生長旺盛,以整形為主,宜輕剪。嚴格控制直立枝,斜生枝的上位芽有冬剪時應剝掉,防止生長直立枝。一切病蟲枝、干枯枝、人為破壞枝、徒長枝等用疏剪方法剪去。叢生花灌木的直立枝,選生長健壯的加以摘心,促其早開花。壯年樹應充分利用立體空間,促使多開花。于休眠期修剪時,在秋梢以下適當部位進行短截,同時逐年選留部分根蘗,并疏掉部分老枝,以保證枝條不斷更新,保持豐滿株形。老弱樹木以更新復壯為主,采用重短截的方法,使營養(yǎng)集中于少數(shù)腋芽,萌發(fā)壯枝,及時疏刪細弱枝、病蟲枝、枯死枝。2、因時修剪與整形。落葉花灌木依修剪時期可分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和夏季修剪(花后修剪)。冬季修剪一般在休眠期進行。夏季修剪在花落后進行,目的是抑制營養(yǎng)生長,增加全株光照,促進花芽分化,保證來年開花。夏季修剪宜早不宜遲,這樣有利于控制徒長枝的生長。若修剪時間稍晚,直立徒長枝已經(jīng)形成。如空間條件允許,可用摘心辦法使生出二次枝,增加開花枝的數(shù)量。3、根據(jù)樹木生長習性和開花習性進行修剪與整形。春季開花,花芽(或混合芽)著生在二年生枝條上的花灌木。如連翹、榆葉梅、碧桃、迎春、牡丹等灌木是在前一年的夏季高溫時進行花芽分化,經(jīng)過冬季低溫階段于第二年春季開花。因此,應在花殘后葉芽開始膨大尚未萌發(fā)時進行修剪。修剪的部位依植物種類及純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