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_第1頁
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_第2頁
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_第3頁
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_第4頁
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3天然高分子-半纖維素

5.3天然高分子-半纖維素

1一、半纖維素的概念半纖維素是指植物纖維原料中除纖維素以外的全部碳水化合物(少量的果膠質和淀粉除外),即非纖維素的碳水化合物?!胺抢w維素的碳水化合物”這個名詞,學術上合理,但由于半纖維素應用已久,仍習慣沿用。半纖維素指在植物細胞壁中與纖維素共生、可溶于堿溶液,遇酸后遠較纖維素易于水解的那部分植物多糖。一種植物往往含有幾種由兩或三種糖基構成的半纖維素,其化學結構各不相同。樹莖、樹枝、樹根和樹皮的半纖維素含量和組成也不同。因此,半纖維素是一類物質的名稱。百度百科定義5.3.1半纖維素的概述一、半纖維素的概念半纖維素指在植物細胞壁中與纖維素共生、可溶2①不同的糖單元組成;②短得多的分子鏈;③分子中的支鏈;④其主鏈可由一種糖單元構成為均一聚糖;也可由二或更多種糖單元構成的非均聚糖;⑤有些糖單元常是或有時以支鏈連接到主鏈上。二、半纖維素與纖維素之間的化學結構差別①不同的糖單元組成;二、半纖維素與纖維素之間的化學結構差別3半纖維素不像纖維素那樣,僅有葡萄糖基相互以β-1,4聯(lián)接方式形成直鏈結構的均一聚糖的單一型式。而半纖維素既可成均一聚糖也可成非均聚糖,它還可以由不同的單糖基以不同聯(lián)接方式連接成結構互不相同的多種結構的各種聚糖,故半纖維素實際是這樣一群共聚物的總稱。半纖維素不像纖維素那樣,僅有葡萄糖基相互以β-1,4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共同存在于大多數(shù)植物細胞壁中。在酸性環(huán)境下半纖維素遠較纖維素易于水解。半纖維素比纖維素的分子要小,大約含有500到3000個單糖單位,后者大約含有7000到15000個。半纖維素是分支的聚糖,而纖維素是不分支的。半纖維素具有親水性能,可以造成細胞壁的潤脹,賦予纖維彈性。一般木材中,纖維素占40~50%,還有10~30%的半纖維素和20~30%的木質素。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共同存在于大多數(shù)植物細胞壁5(1)己糖基:D-葡萄糖(Glucose)、D-甘露糖(Mannose)、

D-半乳糖(Galactose)(2)戊糖基:D-木糖(Xylose)、L-阿拉伯糖(Arabinose)(3)己糖醛酸基:D-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acid)

D-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4)脫氧己糖基:L-鼠李糖(Rhamnose)、L-巖藻糖(Fucose)三、半纖維素的組成組成半纖維素的主要糖單元(1)己糖基:D-葡萄糖(Glucose)、D-甘露糖(Ma6組成半纖維素主要糖單元的結構式注意:還有一些聚糖類,如果膠質、淀粉、植物膠、種子與樹皮中的膠水類物質。它們也是由幾種糖基組成的混合聚糖,由于它們的含量少,一般把它們歸為少量組分中,不劃歸為半纖維素。組成半纖維素主要糖單元的結構式注意:7半纖維素的命名法(2種)

1.命名時將構成半纖維素的各種糖基都列出來,首先寫枝鏈少的糖基,再寫枝鏈多的糖基,最后寫主鏈糖基,詞首加“聚”。2.命名時只寫出主鏈上的糖基而不寫枝鏈糖基,在主鏈糖基前冠以“聚”。此種命名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半纖維素的命名法半纖維素的命名法(2種)四、半纖維素的命名法8

C—A—A—A—A—A—A—

D—A—

D—

B

B

第一種:聚C糖B糖D糖A糖第二種:聚D糖A糖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95.3.2半纖維素的分離木質素與半纖維素之間有化學連接,纖維素與半纖維素之間雖然沒有化學連接,但它們之間的結合比較緊密,所以,半纖維素的分離是比較困難和復雜的。

分離半纖維素一般是用各種溶劑抽提綜纖維素,利用不同濃度的堿液與某些助劑的共同作用或某種有機溶劑的單獨作用,將不同的聚糖抽提出來并加以分離。5.3.2半纖維素的分離木質素與半纖維素之間有10

濃堿溶解硼酸絡合分級抽提法逐步提高堿濃度分級抽提法單純堿抽提法堿性過氧化物抽提法氫氧化鋇選擇性分級抽提法二甲亞砜抽提法超聲輔助抽提法等其他新方法

各種植物纖維原料中的半纖維素組成和結構特性各不相同,分離方法也不盡相同,常用的方法如下:濃堿溶解硼酸絡合分級抽提法11溶液

聚木糖沉淀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24%KOH溶解Ba(OH)2沉淀

針葉木綜纖維素抽出液粗聚木糖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聚木糖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乙醇不溶性殘渣不溶性殘渣溶液聚葡萄糖甘露糖聚葡萄糖甘露糖-Ba2+絡合物聚葡萄糖甘露糖乙醇沉淀17.5%NaOH+4%H3BO35%Ba(OH)250%HAC乙醇沉淀24%KOHNaClO脫木素濃堿溶解硼酸絡合分級抽提法溶液沉淀24%KOH溶解12氫氧化鋇選擇性分級抽提法氫氧化鋇選擇性分級抽提法13

在鑒定半纖維化學結構之前,首先需制得均一性好,變化少和得率高的試樣。試樣還需證實為純試樣。可測定試樣的比旋光度、糖基比及其它特性系數(shù)都恒定來確認。研究內容包括:半纖維素聚糖由哪些單糖構成?各單糖游離羥基的數(shù)目和位置?單糖的環(huán)型結構?單糖間的連接方式?結構中支鏈的種類?支鏈的分布?聚糖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

5.3.2研究半纖維素化學結構的方法在鑒定半纖維化學結構之前,首先需制得均一性好,變化少和得率14糖基的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水解法高碘酸鹽氧化法Smith降解法其他研究方法研究半纖維素化學結構的主要方法:糖基的分析研究半纖維素化學結構的主要方法:15

目的:為了弄清楚半纖維素的種類和純度,以及進一步作為決定化學結構的基礎。方法:酸水解試樣,然后用色譜法對所得的單糖進行分離和定量。

酸性水解一般分兩級進行:第一級用濃硫酸室溫水解;第二級用稀酸高溫水解。常用的酸為硫酸和鹽酸。

單糖的定性和定量分離的方法可用紙色譜法、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等。一、糖基的分析目的:為了弄清楚半纖維素的種類和純度,以及進一步作為決定化16原理:用硫酸把造紙原料或紙漿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水解成單糖,以碳酸鉛中和后采用硼氫化鈉還原,使之成為糖醇,糖醇與乙酸酐酯化成衍生物,然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內標法定量。硼氫化鈉還原:使一種單糖出現(xiàn)一個峰,適合定量分析。衍生化:將單糖轉化為受熱后具有揮發(fā)性和熱穩(wěn)定性的衍生物。內標物:肌醇標準品GB/T12033-2008造紙原料和紙漿中糖類組分的氣相色譜的測定氣相色譜法原理:用硫酸把造紙原料或紙漿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水解成單糖,17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18

目的:用于鑒定主鏈糖基和支鏈糖基或糖醛酸基的聯(lián)接位置。

方法:(1)首先將聚糖全部甲基化(2)進行甲醇解或酸水解,得到中性糖經水解后用氣相色譜分析其糖組分結構(3)對酸性糖要先還原、水解后用氣相色譜分析(4)哪個位置上沒有甲氧基,就表示該位置為聯(lián)接的位置

二、甲基化分析目的:用于鑒定主鏈糖基和支鏈糖基或糖醛酸基的聯(lián)接位置。二、19

目的:主要用于鑒定主鏈糖基與支鏈糖基或糖醛酸基的聯(lián)接位置。

方法:

(1)聚糖用甲酸或低濃度的硫酸,先部分水解為低聚糖,包括酸性糖和中性糖以及形成的單糖和糖醛酸;

(2)用陰離子交換樹脂分離酸性糖和中性糖;(3)酸性糖經酯化及甲基化,用氫化鋁鋰還原和水解,從水解產物確定聚糖的支鏈在主鏈上的聯(lián)接位置;

(4)中性糖直接甲基化、水解、GC檢測。三、部分水解法目的:主要用于鑒定主鏈糖基與支鏈糖基或糖醛酸基的聯(lián)接位置20

目的:利用高碘酸鹽的氧化作用,可以測定聚糖的還原性末端基和支鏈的數(shù)量。原理:聚糖經高碘酸鹽氧化后,某些糖基上的C-C鍵斷裂,形成一CHO基,并生成甲酸。根據(jù)高碘酸鹽的消耗量和產生的甲酸量,可以測定聚糖還原性末端基和支鏈的數(shù)量。四、高碘酸鹽氧化法目的:利用高碘酸鹽的氧化作用,可以測定聚糖的還原性末端基和21高碘酸鹽對聚糖的氧化作因糖基的情況而異:(1)聚糖上的還原末端基形成兩個醛基,并生成兩分子甲酸(2)對非還原末端基形成兩個醛基,但只生成一分子甲酸高碘酸鹽對聚糖的氧化作因糖基的情況而異:(2)對非還原末端基22(4)其他糖基如在C2或C3上有支鏈,則不會形成醛基(3)其他糖基如在C2或C3上無支鏈,形成兩個醛基,不生成甲酸(4)其他糖基如在C2或C3上有支鏈,則不會形成醛基(3)其23(5)每個還原性和非還原性末端基氧化時都要消耗兩個分子高碘酸鹽,而C2和C3氧化只消耗1分子高碘酸鹽。(5)每個還原性和非還原性末端基氧化時都要消耗兩個分子高碘酸24亞砷酸鹽法碘量法(1)取5ml高碘酸鹽氧化液放入三角瓶中,迅速加入40ml水,

2ml20%KI,3ml0.5mol/L硫酸溶液(2)用0.1mol/L硫代硫酸酸鈉滴定生成碘,以淀粉做指示劑光譜法(1)將試樣溶解在10ml0.01M高碘酸鹽溶液中,在黑暗中保持35℃(2)用注射器吸取少量溶液,稀釋250倍,在223nm測定其吸光度(3)與高碘酸原液(稀釋250倍)和同濃度高碘酸鹽作比較(前者吸光度A為0.6,后者為0.1)。高碘酸鹽的消耗量的測定從上述關系,可以計算還原性末端基的數(shù)量和支鏈的數(shù)量亞砷酸鹽法高碘酸鹽的消耗量的測定從上述關系,可以計算還原性末25此法是在高碘酸鹽氧化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方法。原理:聚糖先經高碘酸鹽氧化后,用硼氫化物還原形成多元醇然后酸水解,其產物視糖基不同而異用氣相色譜測定水解產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可測定聚糖結構

五、Smith降解法此法是在高碘酸鹽氧化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方法。五、Smith26反應特征:(1)還原性末端基反應后生成2個甲酸和1個甘油;(2)非還原性末端基反應后生成1個甲酸,1個乙二醇和1個羥基乙醛;(3)聚木糖主鏈中間部分,每個木糖基反應生成1個甘油和1個羥基乙醛。羥基乙醛最后也能還原為乙二醇;(4)聚木糖主鏈中間與支鏈聯(lián)接于C2或C3的木糖基不發(fā)生反應,產物為D-木糖。因此,當Smith降解法得到大量的丙三醇及少量未氧化的D-木糖,則表明聚木糖主鏈是1,4聯(lián)接,少量木糖基C2或

C3與支鏈聯(lián)接。

反應特征:27

此外,還可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及13C譜和1H譜根據(jù)化學位移來確定糖基結構。質譜法原理:

利用電磁學原理,使分子、原子電離為離子,離子按照質量與電荷之比(質荷比)不同進行分離。根據(jù)物質質量與電荷之比值以及質譜峰大小(離子流強度)來測定物質的質量和含量。六、其他研究方法此外,還可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及13C譜和1H譜根據(jù)化學28一、溶解度1、分離出來的半纖維素溶解度高于天然狀態(tài)半纖維素2、針葉木的聚阿拉伯糖基葡萄糖醛酸木糖易溶于水3、闊葉木聚葡萄糖醛酸木糖的溶解度小于針葉木4、闊葉木中含較多聚葡萄糖醛酸木糖的半纖維素易被堿抽提5、闊葉木和針葉木中的聚葡萄糖甘露糖即使在強堿中也難溶5.3.4半纖維素的物理性質一、溶解度1、分離出來的半纖維素溶解度高于天然狀態(tài)半纖維素29半纖維素的聚合度一般為150~200(數(shù)均),測定半纖維素聚合度的方法主要有滲透壓法、光散射法、粘度法及超速離心法。半纖維素是多分散性的。三、相對分子質量二、分支度分枝度是用來表示半纖維素結構中枝鏈的多少。分枝度的大小對半纖維素的溶解性有很大的影響。同類聚糖中分枝度大的半纖維素、溶解度就大。

半纖維素的聚合度一般為150~200(數(shù)均),測定半纖維素聚30

半纖維素苷鍵在酸性介質中會被裂開而使半纖維素發(fā)生降解,這一點與纖維素酸性水解是一樣的。但兩者在結構上有很大差別,如糖基種類和糖基之間的連接方式種類多,因此,半纖維素的反應情況比纖維素復雜。

5.3.5半纖維素的化學反應一、半纖維素的酸性水解半纖維素苷鍵在酸性介質中會被裂開而使半纖維素發(fā)生降解,這一31

半纖維素在堿性條件下可以降解,堿性降解包括堿性水解與剝皮反應。例如在5%NaOH溶液中,170℃時,半纖維素苷鍵可被水解裂開,發(fā)生堿性水解。在較溫和的堿性條件下,即可發(fā)生剝皮反應。此外,在堿性條件下,半纖維素分子上的乙?;子诿撀?。

二、半纖維素的堿性降解半纖維素在堿性條件下可以降解,堿性降解包括堿性水解與剝皮反32半纖維素和纖維素以及木質素相同,加熱則軟化。松木的葡甘露聚糖,樺木木聚糖的酸型和鉀鹽型,其絕干試樣的軟化點分別為181、217、167℃。吸濕試樣的軟化點則有所降低。若在超過軟化點溫度繼續(xù)加熱時,半纖維素則在固態(tài)形式下遭受熱解。在真空下加熱時重量開始降低的溫度,阿拉伯糖基半乳聚糖為194℃,葡萄醛酸基木聚糖為200℃,比纖維素的重量開始降低的溫度低。

三、半纖維素對熱的行為半纖維素和纖維素以及木質素相同,加熱則軟化。33半纖維素是一群復合聚糖的總稱,它的復雜結構決定了半纖維素的酶降解需要多種酶的協(xié)同作用。一般而言,水溶性聚糖水解酶的作用形式可分為內切型和外切型兩種。

內切型酶使聚糖分子主鏈的苷鍵隨機斷裂,急速的低分子化。

外切型酶只能斷裂聚糖分子非還原性末端基的苷鍵,只有與游離羧基相鄰近的糖苷鍵才會被外切酶所斷裂,游離出單糖或寡糖。四、半纖維素的酶降解半纖維素是一群復合聚糖的總稱,它的復雜結構決定了半纖維素的酶34

目前,對半纖維素的酶降解研究較多的是聚木糖的酶降解。首先,由內切1,4-β-D-聚木糖酶隨機斷裂聚木糖骨架,產生木聚糖,降低了聚合度。然后由外切酶β-木糖苷酶將木寡糖和木二糖分解為木糖。支鏈糖基的存在能阻抑聚木糖酶的作用,因此需有不同的糖苷酶水解木糖基與支鏈糖基之間的糖苷鍵。這些特異性糖苷酶能以協(xié)同方式與內切和外切酶一起高效降解聚木糖。目前,對半纖維素的酶降解研究較多的是聚木糖的酶降解。首先,35

半纖維素的一些缺點限制了它們在工業(yè)上的利用:①具有1個或2個游離羥基的半纖維素是親水性的,而合成的聚合物通常是疏水性的,導致不同半纖維素的溶解性區(qū)別較大;②不同的化學和分子結構,使半纖維素的化學行為復雜。

化學改性可克服半纖維素的這些缺點,如羥基的部分水解、氧化、還原、醚化、酯化和交聯(lián)。

五、半纖維素的化學改性半纖維素的一些缺點限制了它們在工業(yè)上的利用:五、半36半纖維素的改性或衍生為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半纖維素創(chuàng)造了機會。

目前半纖維素化學改性大部分在異相介質中進行,且未對半纖維素進行活化預處理,因而改性產物的產率低、成本高。研究發(fā)現(xiàn),在均相系統(tǒng)中對半纖維素進行改性,可以獲得滿意的得率,并減少半纖維素主鏈的解聚,反應速率可提高5~10倍,提高了產量,且降低了成本,并使化學改性后的半纖維素疏水性大為提高。

半纖維素化學改性的現(xiàn)狀半纖維素的改性或衍生為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半纖維素創(chuàng)375.3.6半纖維素的應用己糖的利用①生產乙醇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這些己糖經過發(fā)酵可以生產乙醇,這是目前亞硫酸鹽紙漿廠廢液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向。②生產山梨糖醇(己六醇)己糖可還原成山梨糖醇。山梨糖醇的甜度是蔗糖的60%,與碳水化合物有相同的熱量值,而且比碳水化合物代謝慢,可作為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劑,在冰淇淋、巧克力和口香糖中,代替糖可起到減肥效果。5.3.6半纖維素的應用己糖的利用38戊糖的利用①生產飼料酵母②生產糖醛③生產木糖與木糖醇④生產三羥基戊二酸⑤木糖發(fā)酵生產乙醇功能性低聚木糖低聚糖又稱寡糖,單糖數(shù)在2~10之間,相對分子質量300~2000。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甘露糖、水蘇糖等,具有特殊的生物學功能,特別是能促進腸道雙歧桿菌的增殖活性。其雙歧因子功能是其它聚合糖類的10-20倍。戊糖的利用①生產飼料酵母功能性低聚木糖低聚糖又39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半纖維素約占膳食纖維總量的50%以上,主要為阿拉伯糖和木糖各占40%左右。谷物皮層中水溶性半纖維素站的比例很小,主要是堿溶性半纖維素。

膳食纖維對便秘、肥胖、高血壓、大腸癌等疾病具有明顯的預防療效左右。在生物、醫(yī)藥和其他工業(yè)上的應用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具有明顯的抑制惡性腫瘤及其他腫瘤的作用。含有羧甲基化聚木糖的木材半纖維素具有刺激T-淋巴細胞核免疫細胞的作用,被稱為中國新的抗癌藥物。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405.3天然高分子-半纖維素

5.3天然高分子-半纖維素

41一、半纖維素的概念半纖維素是指植物纖維原料中除纖維素以外的全部碳水化合物(少量的果膠質和淀粉除外),即非纖維素的碳水化合物?!胺抢w維素的碳水化合物”這個名詞,學術上合理,但由于半纖維素應用已久,仍習慣沿用。半纖維素指在植物細胞壁中與纖維素共生、可溶于堿溶液,遇酸后遠較纖維素易于水解的那部分植物多糖。一種植物往往含有幾種由兩或三種糖基構成的半纖維素,其化學結構各不相同。樹莖、樹枝、樹根和樹皮的半纖維素含量和組成也不同。因此,半纖維素是一類物質的名稱。百度百科定義5.3.1半纖維素的概述一、半纖維素的概念半纖維素指在植物細胞壁中與纖維素共生、可溶42①不同的糖單元組成;②短得多的分子鏈;③分子中的支鏈;④其主鏈可由一種糖單元構成為均一聚糖;也可由二或更多種糖單元構成的非均聚糖;⑤有些糖單元常是或有時以支鏈連接到主鏈上。二、半纖維素與纖維素之間的化學結構差別①不同的糖單元組成;二、半纖維素與纖維素之間的化學結構差別43半纖維素不像纖維素那樣,僅有葡萄糖基相互以β-1,4聯(lián)接方式形成直鏈結構的均一聚糖的單一型式。而半纖維素既可成均一聚糖也可成非均聚糖,它還可以由不同的單糖基以不同聯(lián)接方式連接成結構互不相同的多種結構的各種聚糖,故半纖維素實際是這樣一群共聚物的總稱。半纖維素不像纖維素那樣,僅有葡萄糖基相互以β-1,44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共同存在于大多數(shù)植物細胞壁中。在酸性環(huán)境下半纖維素遠較纖維素易于水解。半纖維素比纖維素的分子要小,大約含有500到3000個單糖單位,后者大約含有7000到15000個。半纖維素是分支的聚糖,而纖維素是不分支的。半纖維素具有親水性能,可以造成細胞壁的潤脹,賦予纖維彈性。一般木材中,纖維素占40~50%,還有10~30%的半纖維素和20~30%的木質素。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共同存在于大多數(shù)植物細胞壁45(1)己糖基:D-葡萄糖(Glucose)、D-甘露糖(Mannose)、

D-半乳糖(Galactose)(2)戊糖基:D-木糖(Xylose)、L-阿拉伯糖(Arabinose)(3)己糖醛酸基:D-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acid)

D-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4)脫氧己糖基:L-鼠李糖(Rhamnose)、L-巖藻糖(Fucose)三、半纖維素的組成組成半纖維素的主要糖單元(1)己糖基:D-葡萄糖(Glucose)、D-甘露糖(Ma46組成半纖維素主要糖單元的結構式注意:還有一些聚糖類,如果膠質、淀粉、植物膠、種子與樹皮中的膠水類物質。它們也是由幾種糖基組成的混合聚糖,由于它們的含量少,一般把它們歸為少量組分中,不劃歸為半纖維素。組成半纖維素主要糖單元的結構式注意:47半纖維素的命名法(2種)

1.命名時將構成半纖維素的各種糖基都列出來,首先寫枝鏈少的糖基,再寫枝鏈多的糖基,最后寫主鏈糖基,詞首加“聚”。2.命名時只寫出主鏈上的糖基而不寫枝鏈糖基,在主鏈糖基前冠以“聚”。此種命名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半纖維素的命名法半纖維素的命名法(2種)四、半纖維素的命名法48

C—A—A—A—A—A—A—

D—A—

D—

B

B

第一種:聚C糖B糖D糖A糖第二種:聚D糖A糖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495.3.2半纖維素的分離木質素與半纖維素之間有化學連接,纖維素與半纖維素之間雖然沒有化學連接,但它們之間的結合比較緊密,所以,半纖維素的分離是比較困難和復雜的。

分離半纖維素一般是用各種溶劑抽提綜纖維素,利用不同濃度的堿液與某些助劑的共同作用或某種有機溶劑的單獨作用,將不同的聚糖抽提出來并加以分離。5.3.2半纖維素的分離木質素與半纖維素之間有50

濃堿溶解硼酸絡合分級抽提法逐步提高堿濃度分級抽提法單純堿抽提法堿性過氧化物抽提法氫氧化鋇選擇性分級抽提法二甲亞砜抽提法超聲輔助抽提法等其他新方法

各種植物纖維原料中的半纖維素組成和結構特性各不相同,分離方法也不盡相同,常用的方法如下:濃堿溶解硼酸絡合分級抽提法51溶液

聚木糖沉淀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24%KOH溶解Ba(OH)2沉淀

針葉木綜纖維素抽出液粗聚木糖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聚木糖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乙醇不溶性殘渣不溶性殘渣溶液聚葡萄糖甘露糖聚葡萄糖甘露糖-Ba2+絡合物聚葡萄糖甘露糖乙醇沉淀17.5%NaOH+4%H3BO35%Ba(OH)250%HAC乙醇沉淀24%KOHNaClO脫木素濃堿溶解硼酸絡合分級抽提法溶液沉淀24%KOH溶解52氫氧化鋇選擇性分級抽提法氫氧化鋇選擇性分級抽提法53

在鑒定半纖維化學結構之前,首先需制得均一性好,變化少和得率高的試樣。試樣還需證實為純試樣??蓽y定試樣的比旋光度、糖基比及其它特性系數(shù)都恒定來確認。研究內容包括:半纖維素聚糖由哪些單糖構成?各單糖游離羥基的數(shù)目和位置?單糖的環(huán)型結構?單糖間的連接方式?結構中支鏈的種類?支鏈的分布?聚糖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

5.3.2研究半纖維素化學結構的方法在鑒定半纖維化學結構之前,首先需制得均一性好,變化少和得率54糖基的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水解法高碘酸鹽氧化法Smith降解法其他研究方法研究半纖維素化學結構的主要方法:糖基的分析研究半纖維素化學結構的主要方法:55

目的:為了弄清楚半纖維素的種類和純度,以及進一步作為決定化學結構的基礎。方法:酸水解試樣,然后用色譜法對所得的單糖進行分離和定量。

酸性水解一般分兩級進行:第一級用濃硫酸室溫水解;第二級用稀酸高溫水解。常用的酸為硫酸和鹽酸。

單糖的定性和定量分離的方法可用紙色譜法、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等。一、糖基的分析目的:為了弄清楚半纖維素的種類和純度,以及進一步作為決定化56原理:用硫酸把造紙原料或紙漿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水解成單糖,以碳酸鉛中和后采用硼氫化鈉還原,使之成為糖醇,糖醇與乙酸酐酯化成衍生物,然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內標法定量。硼氫化鈉還原:使一種單糖出現(xiàn)一個峰,適合定量分析。衍生化:將單糖轉化為受熱后具有揮發(fā)性和熱穩(wěn)定性的衍生物。內標物:肌醇標準品GB/T12033-2008造紙原料和紙漿中糖類組分的氣相色譜的測定氣相色譜法原理:用硫酸把造紙原料或紙漿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水解成單糖,57第五章-天然高分子材料-半纖維素課件58

目的:用于鑒定主鏈糖基和支鏈糖基或糖醛酸基的聯(lián)接位置。

方法:(1)首先將聚糖全部甲基化(2)進行甲醇解或酸水解,得到中性糖經水解后用氣相色譜分析其糖組分結構(3)對酸性糖要先還原、水解后用氣相色譜分析(4)哪個位置上沒有甲氧基,就表示該位置為聯(lián)接的位置

二、甲基化分析目的:用于鑒定主鏈糖基和支鏈糖基或糖醛酸基的聯(lián)接位置。二、59

目的:主要用于鑒定主鏈糖基與支鏈糖基或糖醛酸基的聯(lián)接位置。

方法:

(1)聚糖用甲酸或低濃度的硫酸,先部分水解為低聚糖,包括酸性糖和中性糖以及形成的單糖和糖醛酸;

(2)用陰離子交換樹脂分離酸性糖和中性糖;(3)酸性糖經酯化及甲基化,用氫化鋁鋰還原和水解,從水解產物確定聚糖的支鏈在主鏈上的聯(lián)接位置;

(4)中性糖直接甲基化、水解、GC檢測。三、部分水解法目的:主要用于鑒定主鏈糖基與支鏈糖基或糖醛酸基的聯(lián)接位置60

目的:利用高碘酸鹽的氧化作用,可以測定聚糖的還原性末端基和支鏈的數(shù)量。原理:聚糖經高碘酸鹽氧化后,某些糖基上的C-C鍵斷裂,形成一CHO基,并生成甲酸。根據(jù)高碘酸鹽的消耗量和產生的甲酸量,可以測定聚糖還原性末端基和支鏈的數(shù)量。四、高碘酸鹽氧化法目的:利用高碘酸鹽的氧化作用,可以測定聚糖的還原性末端基和61高碘酸鹽對聚糖的氧化作因糖基的情況而異:(1)聚糖上的還原末端基形成兩個醛基,并生成兩分子甲酸(2)對非還原末端基形成兩個醛基,但只生成一分子甲酸高碘酸鹽對聚糖的氧化作因糖基的情況而異:(2)對非還原末端基62(4)其他糖基如在C2或C3上有支鏈,則不會形成醛基(3)其他糖基如在C2或C3上無支鏈,形成兩個醛基,不生成甲酸(4)其他糖基如在C2或C3上有支鏈,則不會形成醛基(3)其63(5)每個還原性和非還原性末端基氧化時都要消耗兩個分子高碘酸鹽,而C2和C3氧化只消耗1分子高碘酸鹽。(5)每個還原性和非還原性末端基氧化時都要消耗兩個分子高碘酸64亞砷酸鹽法碘量法(1)取5ml高碘酸鹽氧化液放入三角瓶中,迅速加入40ml水,

2ml20%KI,3ml0.5mol/L硫酸溶液(2)用0.1mol/L硫代硫酸酸鈉滴定生成碘,以淀粉做指示劑光譜法(1)將試樣溶解在10ml0.01M高碘酸鹽溶液中,在黑暗中保持35℃(2)用注射器吸取少量溶液,稀釋250倍,在223nm測定其吸光度(3)與高碘酸原液(稀釋250倍)和同濃度高碘酸鹽作比較(前者吸光度A為0.6,后者為0.1)。高碘酸鹽的消耗量的測定從上述關系,可以計算還原性末端基的數(shù)量和支鏈的數(shù)量亞砷酸鹽法高碘酸鹽的消耗量的測定從上述關系,可以計算還原性末65此法是在高碘酸鹽氧化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方法。原理:聚糖先經高碘酸鹽氧化后,用硼氫化物還原形成多元醇然后酸水解,其產物視糖基不同而異用氣相色譜測定水解產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可測定聚糖結構

五、Smith降解法此法是在高碘酸鹽氧化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方法。五、Smith66反應特征:(1)還原性末端基反應后生成2個甲酸和1個甘油;(2)非還原性末端基反應后生成1個甲酸,1個乙二醇和1個羥基乙醛;(3)聚木糖主鏈中間部分,每個木糖基反應生成1個甘油和1個羥基乙醛。羥基乙醛最后也能還原為乙二醇;(4)聚木糖主鏈中間與支鏈聯(lián)接于C2或C3的木糖基不發(fā)生反應,產物為D-木糖。因此,當Smith降解法得到大量的丙三醇及少量未氧化的D-木糖,則表明聚木糖主鏈是1,4聯(lián)接,少量木糖基C2或

C3與支鏈聯(lián)接。

反應特征:67

此外,還可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及13C譜和1H譜根據(jù)化學位移來確定糖基結構。質譜法原理:

利用電磁學原理,使分子、原子電離為離子,離子按照質量與電荷之比(質荷比)不同進行分離。根據(jù)物質質量與電荷之比值以及質譜峰大?。x子流強度)來測定物質的質量和含量。六、其他研究方法此外,還可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及13C譜和1H譜根據(jù)化學68一、溶解度1、分離出來的半纖維素溶解度高于天然狀態(tài)半纖維素2、針葉木的聚阿拉伯糖基葡萄糖醛酸木糖易溶于水3、闊葉木聚葡萄糖醛酸木糖的溶解度小于針葉木4、闊葉木中含較多聚葡萄糖醛酸木糖的半纖維素易被堿抽提5、闊葉木和針葉木中的聚葡萄糖甘露糖即使在強堿中也難溶5.3.4半纖維素的物理性質一、溶解度1、分離出來的半纖維素溶解度高于天然狀態(tài)半纖維素69半纖維素的聚合度一般為150~200(數(shù)均),測定半纖維素聚合度的方法主要有滲透壓法、光散射法、粘度法及超速離心法。半纖維素是多分散性的。三、相對分子質量二、分支度分枝度是用來表示半纖維素結構中枝鏈的多少。分枝度的大小對半纖維素的溶解性有很大的影響。同類聚糖中分枝度大的半纖維素、溶解度就大。

半纖維素的聚合度一般為150~200(數(shù)均),測定半纖維素聚70

半纖維素苷鍵在酸性介質中會被裂開而使半纖維素發(fā)生降解,這一點與纖維素酸性水解是一樣的。但兩者在結構上有很大差別,如糖基種類和糖基之間的連接方式種類多,因此,半纖維素的反應情況比纖維素復雜。

5.3.5半纖維素的化學反應一、半纖維素的酸性水解半纖維素苷鍵在酸性介質中會被裂開而使半纖維素發(fā)生降解,這一71

半纖維素在堿性條件下可以降解,堿性降解包括堿性水解與剝皮反應。例如在5%NaOH溶液中,170℃時,半纖維素苷鍵可被水解裂開,發(fā)生堿性水解。在較溫和的堿性條件下,即可發(fā)生剝皮反應。此外,在堿性條件下,半纖維素分子上的乙酰基易于脫落。

二、半纖維素的堿性降解半纖維素在堿性條件下可以降解,堿性降解包括堿性水解與剝皮反72半纖維素和纖維素以及木質素相同,加熱則軟化。松木的葡甘露聚糖,樺木木聚糖的酸型和鉀鹽型,其絕干試樣的軟化點分別為181、217、167℃。吸濕試樣的軟化點則有所降低。若在超過軟化點溫度繼續(xù)加熱時,半纖維素則在固態(tài)形式下遭受熱解。在真空下加熱時重量開始降低的溫度,阿拉伯糖基半乳聚糖為194℃,葡萄醛酸基木聚糖為200℃,比纖維素的重量開始降低的溫度低。

三、半纖維素對熱的行為半纖維素和纖維素以及木質素相同,加熱則軟化。73半纖維素是一群復合聚糖的總稱,它的復雜結構決定了半纖維素的酶降解需要多種酶的協(xié)同作用。一般而言,水溶性聚糖水解酶的作用形式可分為內切型和外切型兩種。

內切型酶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