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鄒維寶長安大學地測學院2013工程測量
(非測繪專業(yè)適用)鄒維寶長安大學地測學院工程測量第五章測量誤差理論基礎
§1誤差的來源和分類
§2偶然誤差的統(tǒng)計規(guī)律§3衡量精度的標準§4誤差傳播定律第五章測量誤差理論基礎§1誤差的來源和分類§1
誤差的來源和分類一、測量誤差的來源1.儀器誤差的影響2.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3.人為的影響上述三項統(tǒng)稱為觀測條件,條件相同為等精度觀測?!?誤差的來源和分類一、測量誤差的來源1.儀器誤差的影響
二、測量誤差的分類
§1誤差的來源和分類1.系統(tǒng)誤差在一定條件下,誤差的符號表現(xiàn)出一致性,數(shù)值大小基本相同或者按一定規(guī)律變化,則稱其為系統(tǒng)誤差。系統(tǒng)誤差可以通過一定的觀測方法或加改正數(shù)予以減弱或消除。2.偶然誤差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進行觀測,誤差的符號和大小都表現(xiàn)出偶然性,從單個誤差去看,沒有什么規(guī)律,則稱其為偶然誤差。3.粗差和錯誤
如看錯、讀錯、記錯、算錯等錯誤,照準不精確等。
在測量工作中,粗差和錯誤必須通過檢核,予以剔除。而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是同時存在的。對于系統(tǒng)誤差,通過找到其規(guī)律性,采用一定的觀測方法或加改正數(shù)減弱其影響。當誤差的主要組成為偶然誤差時,則可以根據(jù)其統(tǒng)計規(guī)律進行處理——測量上稱為“平差”。二、測量誤差的分類§1誤差的來源和分類§2
偶然誤差的統(tǒng)計規(guī)律
對大量偶然誤差進行統(tǒng)計表明,偶然誤差存在著統(tǒng)計意義上的規(guī)律。參見P59例及表5-1,圖5-1:當誤差⊿的間隔d⊿→0時,則直方圖形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誤差分布曲線??梢愿爬ǔ雠既徽`差的統(tǒng)計規(guī)律:4.當n→∞時,偶然誤差的算術平均值趨于零,即
(抵償性)。
1.在一定觀測條件下,偶然誤差的絕對值不會超過一定的界限(有界性);2.絕對值較小的誤差比絕對值較大的誤差出現(xiàn)的概率大(小誤差的密集性);
3.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xiàn)的機會相等(對稱性);§2偶然誤差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大量偶然誤差進行統(tǒng)計表明§3
衡量精度的標準
所謂精度,是指誤差分布的集中與離散程度。如誤差分布集中,則觀測精度高;若誤差分布離散,則觀測精度就低。實際工作中用誤差的數(shù)字特征值作為衡量精度的標準。
一、中誤差(均方差)
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未知量進行觀測,觀測值為
l1,l2,…,ln
其真誤差為⊿1,⊿2,…,⊿n
則觀測值的方差
觀測值的中誤差(均方差)
實際工作中,觀測次數(shù)有限,故,取中誤差的估值§3衡量精度的標準所謂精度,是指誤差分布的集中與
應用時應注意:
1.⊿i可以是對一個量n
次同精度觀測、亦可以是對n個量各進行一次同精度觀測的誤差;
2.中誤差m是衡量一組(n個)觀測的精度標準;
3.n
較大時,m
較可靠;n
有限時,m
僅做參考;4.m
前要冠以±號,并有計量單位。實例:見教材p62,表5-2§3衡量精度的標準應用時應注意:§3衡量精度的標準
在實際工作中,真值往往不知道,則真誤差⊿也無從得到。此時可依最小二乘法求得觀測值的最或然值x,以最或然誤差v求得中誤差。
因測量誤差是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又,n次觀測可以看成是有限次的抽樣,樣本的真值未知,上式是對有限個觀測值的一個約束條件。故,最或然改正數(shù)應服從自由度為n-1的t分布,其中誤差的估值為:
例見教材P64?!?衡量精度的標準
最或然誤差:vi=li-x
令:則有:在實際工作中,真值往往不知道,則真誤差⊿也無從得到。
二、極限誤差與容許誤差偶然誤差與均方差(中誤差)的關系如下:
P{︱⊿∣<m}=0.683P{︱⊿∣<2m}=0.954P{︱⊿∣<3m
}=0.997§3衡量精度的標準
在為數(shù)不多的觀測中,三倍于中誤差的誤差,出現(xiàn)的概率非常?。ㄐ「怕适录喾Q不可能事件),因而將其作為極限誤差。制定規(guī)范時,通常以二倍中誤差作為界限,稱為容許誤差,即︱⊿容∣≤2m。大于它的測量成果,稱為超限,廢去不用。二、極限誤差與容許誤差§3衡量精度的標準
三、相對誤差
§3衡量精度的標準
誤差有時與觀測量大小有關,此時以中誤差與觀測量之比來表示誤差的大小,稱為相對誤差。相對誤差是無名數(shù),分子化為1。三、相對誤差§3衡量精度的標準誤§4
誤差傳播定律
一、和差函數(shù)的中誤差設:Z=X±Y
二、倍數(shù)函數(shù)中誤差
設:Z=KX
X,Y為獨立觀測值,中誤差分別為mx,my,則:
mz2=mx2+my2
X的中誤差為mx,K為常數(shù),則:
mz=Kmx§4誤差傳播定律一、和差函數(shù)的中誤差
四、一般函數(shù)的中誤差
設:Z=F(x1
x2…xn)
§4誤差傳播定律三、算術平均值的中誤差設:x1,x2,…,xn為等精度觀測,中誤差為mx,則:
xi為獨立觀測值,中誤差為mxi,則:四、一般函數(shù)的中誤差§4誤差傳播定律三、算術平均應用誤差傳播定律結(jié)題的步驟:正確寫出觀測值的函數(shù)式;對函數(shù)式進行全微分;將全微分式中的微分符號用中誤差符號代替,各項平方,等式右邊用加號相連,將全微分式轉(zhuǎn)換為中誤差關系式。應用誤差傳播定律結(jié)題的步驟:
在1:1000的地形圖上量得兩點間距為d=237.5mm,已知丈量中誤差為md=±0.2mm,兩點間地面平距D的中誤差為多少?(倍函數(shù)中誤差)
解:因:b=lA?lB
有:mb2=mA2+mB2
所以:
mβ=2.8″
解:因:所以:
解:D=Kd=1000d
mD=1000md=±0.2m
經(jīng)緯儀測回法測水平角,若一測回方向值中誤差mA=mB=2″,請計算一測回測角中誤差mb。(和差函數(shù)中誤差)
經(jīng)緯儀測回法測水平角,若一測回mb=
2.8″
,設觀測了2測回,請計算該角度2測回平均值的中誤差。(算數(shù)平均值中誤差)
在1:1000的地形圖上量得兩點間距為d=2第六章控制測量概念
§1控制測量的概念§2導線網(wǎng)和三角網(wǎng)的概念§3交會法測定點位§4高程控制測量
第六章控制測量概念§1控制測量的概念§1
控制測量的概念
控制測量的任務:
控制測量的作用:
在一定范圍的地面上,通過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網(wǎng),精確測定控制點的位置——X、Y、H1.各項測量工作的基礎
2.具有控制全局的作用
3.限制測量誤差的傳遞和積累§1控制測量的概念控制測量的任務:
一、國家控制網(wǎng)
在全國范圍內(nèi),按統(tǒng)一的方案建立的控制網(wǎng)。它規(guī)格統(tǒng)一,測量精密,按最小二乘法對測量誤差進行了嚴密處理。國家平面控制網(wǎng)和高程控制網(wǎng)均分為一,二,三,四等。
平面控制網(wǎng):
高程控制網(wǎng):
一等沿經(jīng)緯線布成鎖狀,單鎖200km左右(P70,圖6-1),在縱橫鎖段相交處布設天文點;二等網(wǎng)是在一等鎖內(nèi)布設的全面網(wǎng)(P70,圖6-2);在二等網(wǎng)的基礎上加密三,四等網(wǎng)。在布設三角網(wǎng)困難地區(qū),布設相同等級導線。
高程控制網(wǎng)主要是精密水準網(wǎng)。一等水準在全國范圍內(nèi)縱橫布設成網(wǎng)環(huán)狀,環(huán)線周長在1000~2000km之間;在一等水準環(huán)內(nèi)布設二等水準網(wǎng),其環(huán)線周長在500~750km之間;三等可布設成附合路線,盡可能互相交叉,形成閉合環(huán)。附合路線長度不超過200km,環(huán)線周長不超過300km;四等可布設成附合路線,長度不超過80km。一、國家控制網(wǎng)一等沿經(jīng)緯線布成鎖狀
二、工程控制網(wǎng)
為各種工程服務,平面控制一般可分為工測控制網(wǎng)和專用控制網(wǎng)。
平面控制:
高程控制:
①工測控制網(wǎng):②專用控制網(wǎng):
其等級分為二、三、四等,一級小三角,二級小三角,以及三、四等導線和一、二、三級光電測距導線。與國家網(wǎng)相比,有分級較多,同等級邊長短、密度大、各級網(wǎng)均可作為首級網(wǎng)的特點。
為施工放樣,設備安裝,變形觀測等布設的控制網(wǎng)。布設方案與精度隨工程要求各異。
高程控制主要采用水準測量:分為二、三、四、五等水準,其中五等水準原稱為工程水準或等外水準。在山區(qū)等無法進行水準測量的地區(qū),也可以在一定數(shù)量水聯(lián)點(水準聯(lián)測點)控制下,布設三角高程路線或三角高程網(wǎng)。二、工程控制網(wǎng)①工測控制網(wǎng):
三、圖根控制網(wǎng)
直接為測圖建立的控制網(wǎng)。特點是其密度和精度要滿足該比例尺測圖要求。一般是在國家(或工測)四等網(wǎng)或一、二級小三角網(wǎng)下加密。各圖根點的高程可用五等(工程)水準或三角高程測定。§1控制測量的概念三、圖根控制網(wǎng)§1控制測量的概念§2
導線測量的概念1.導線、導線測量
導線就是將一系列點(導線點),用直線(導線邊)連接形成的折線。導線測量適用于城市建筑區(qū),隱蔽區(qū),帶狀地區(qū)控制測量。
導線測量的主要工作,就是測定各導線邊的邊長和各轉(zhuǎn)折角的角度,然后根據(jù)已知數(shù)據(jù)計算各導線點的平面坐標。§2導線測量的概念1.導線、導線測量導線就是將一系
2.導線的布設形式①附合導線②閉合導線③支導線④導線網(wǎng)
附合導線
閉合導線
支導線
導線網(wǎng)
3.導線的等級(p73,表6-3)
2.導線的布設形式選點:導線點應選在地勢高、視野開闊的地點,便于測繪和放樣;相鄰兩導線點間要互相通視,便于測量水平角;導線應沿著平坦、土質(zhì)堅守的地面設置;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導線點應該有足夠的密度,分布均勻。
為了日后尋找,可繪制草圖,即導線點標記圖(p74,圖6-5)§3
導線測量的外業(yè)選點:§3導線測量的外業(yè)測角:在符合導線中,測量導線的左角;在閉合導線中,均測量內(nèi)角;導線與高級點連接時,需測出各連接角;無高級點時,需測出起始邊的方位角。量距:用鋼尺測量距離;導線量距技術要求見p75表6-4;當有障礙物時,采用間接方法測定(采用等邊三角形),p75圖6-6測角:連測:導線與國家三角點進行連測。連接測量法:符合導線連接測量;p76,圖6-7閉合導線連接測量;p76,圖6-7輔助導線法:當國家三角點離導線位置較遠時,且測量手段較為方便的情況下,可布設輔助導線與三角點連接。P76,圖6-8交會法:前方交會法;后方交會法;距離交會法。連測:一、前方交會法
P
b2
A
a1
C
b1
a2
B
為了防止錯誤,提高精度,前方交會一般應在三個已知控制點上觀測。
前方交會如圖:
圖中,M、N為已知控制點,P為待定點。P點的坐標:MNPab
若通過兩個三角形分別計算P點坐標,兩組坐標差在允許范圍內(nèi),可取其平均值作為P點坐標。§4
交會法測定點位一、前方交會法
二、后方交會法
觀測P到A、B、C各方向間的水平夾角,根據(jù)已知三角點的坐標,算出P點的坐標。當P、A、B、C處于共圓(危險圓)時,無法確定P點坐標。P77,圖6-10ABCPaβ二、后方交會法ABCPaβ
三、距離交會法
在已知點A、B分別測定到P點的距離,按下述求P點坐標:
1.根據(jù)A、B點坐標,反算邊長DAB2.將DAB
和測得之DAP、DBP代入余弦公式,求a、b3.按余切公式計算P點坐標(同前方交會)
為了檢核與防止粗差,可采用三邊或四邊進行交會。ABPab三、距離交會法在§5
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注意事項:檢查外業(yè)及起算數(shù)據(jù)繪略圖內(nèi)業(yè)計算中數(shù)字取位的要求:四等以下的小三角及導線,角:秒,邊長及坐標:mm圖根三角鎖及導線,角:秒,邊長及坐標:cm§5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注意事項: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步驟:準備工作:填寫起算數(shù)據(jù)和觀測數(shù)據(jù);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推算坐標方位角;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diào)整;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步驟:1、閉合導線坐標計算:1)準備工作:填表:將起算數(shù)據(jù)和觀測數(shù)據(jù)填入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中。12=1A-連
y1A
1A=arctan——
x1A22連A313121441、閉合導線坐標計算:1)準備工作:12=1A-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1234121074830730020893350893630105.2280.18129.3478.1612530001253000500.00500.00500.00500.0012點號觀測角(左角)°'"改正數(shù)
"改正角
°'"坐標方位角
°'"距離D(m)增量計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標值點號x(m)y(m)x(m)y(m)x(m)y
(m)總和3595910+503600000392.90+0.09-0.070.000.00+13+12+12+131074843730032893402893643
53184330619152155317
-61.10+85.66-61.12+47.88+76.58-63.34+85.68+64.32-104.19-45.81438.88486.76563.34585.68650.00545.81341輔助計算2331412124fD=
fx2+
fy2=0.11mk容=1/2000K=0.11/392.90=1/3500fy=y測
=-0.07fx=x測
=+0.09f容=±60"n=±120"理
=360°00'00"測
=359°59'10"-2+2+2+1+2-2-3-2--45.82-63.32-104.21+76.61+64.30+47.90f=-50"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11107483010f容=±60"n=±60"4=±120"f=測
-理
=測
-(n-2)×180o=-50"2)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理
=(n-2)×180oi改
=理=360oi改
=i測
+vivi
=-f
-f
vi=——
n(湊整)(檢核)f容=±60"n=±60"4=±120"f3)推算坐標方位角前=后+左-180o前=后-右+180o如:前>360o,則前-360o
前<0o
,則前+360o1223344112檢核3)推算坐標方位角前=后+左-180o檢核4)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diào)整(1)坐標增量的計算:
x12=Dcos12
y12=Dsin12x1yx1x2y1Dx122y2y12
x2=x1+x12
y2=y1+y12124)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diào)整(1)坐標增量的計算:1'
fD
fD=fx2+fy2=0.11mx理
=0y理
=0fx=x測
-x理
=x測=+0.09mfy=y測
-y理
=y測=-0.07m導線全長閉合差:Y2134X
fx
fD11
K=——=———=——DD/fD3500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fy(2)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1'fDfD=fx2+fy2=0.11mvx
=-fxvy
=-fy
xi改
=xi測
+vxi
yi改
=yi測
+vyixi改=
xi理
=0yi改=
yi理=0
fxvxi=-——DiD(檢核)(湊整)
fy
vyi=-——DiDvx=-fxxi改=xi測+v5)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x前=x后+x改
y前=y后+y改12341檢核5)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x前=x后+x改2、附合導線坐標計算:CDCABBACD1234A12342、附合導線坐標計算:DCABBACD1234A1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A1=BA+A-180o12=A1+1-180o=BA+A+1-2×180o23=12+2-180o=BA+A+1+2-3×180o.....................................'CD=4C+C-180o=BA+A+1+...+C
-6×180o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A1=BA+A-180o'終=始+左-n×180o'終=始-右+n×180of='終-終'終:測量值終:理論值調(diào)整:左角vi
=-f/n(符號相反)右角vi
=f/n(符號相同)'終=始+左-n×180o2)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x理
=x終-x始y理
=y終-y始fx=x測
–x理
fy=y測
–y理
2)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x理=x終-x始
附合導線坐標計算表點號觀測角(左角)°'"改正角
°'"坐標方位角
°'"距離D(m)增量計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標值點號x(m)y(m)x(m)y(m)x(m)y
(m)BA1234CD
99010016745361231124189203617959181292724225.85139.03172.57100.07102.482375930464524507.69215.63166.74757.27A1234C88845188884554740.00-341.10+541.78-340.95+541.64輔助計算f容=±60"6=±147"CD=46°45'24"CD=BA+測
–n·180
=46°44'48"f=-36"-+6+6+6+6+6+6
9901061674542123113018920421795924129273015700361444618875748971830971754
-207.91+88.21+90.26-12.73+172.46+6.13+80.20-113.57-13.02+101.65fD=
fx2+fy2=0.20mk容=1/2000K=0.20/740.00=1/3700fy=y測
–(yC-yA)=+0.14fx=x測
–(xC-xA)=-0.15+5+3+3+2+2-4-3-3-2-2-207.86-113.54+6.16-12.71-13.00
+88.17+80.17+172.43+99.24+101.63299.83186.29192.45179.74303.80383.97556.40655.64北北BA1234CDC14A2BACD3附合導線坐標計算表點觀測角改正角坐
三角網(wǎng)即是將地面上所有控制點,相互連接成三角形。此時控制點亦稱三角點。
1.三角測量的原理三角測量必須有兩個以上的已知點(或一個已知點,加一個已知邊長和一個已知方位角),如圖:
三角測量測定各三角形的內(nèi)角,然后根據(jù)已知邊長用正弦定理推算出各邊邊長,根據(jù)已知方位角推算出各邊方位角,最后按導線推算坐標的方式推算出各三角點的平面坐標。
B
a2
b2
an
bn
c1
c2
cn
a1
b1
A§6
三角測量B§6三角
2.三角網(wǎng)的網(wǎng)形單三角鎖,大地四邊形,中點多邊形,全面網(wǎng)(b)中2.三角網(wǎng)的網(wǎng)形(b)中
3.邊角網(wǎng)由于光電測距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電子全站儀的應用,三角網(wǎng)的很多邊由推算而來變?yōu)楦呔鹊闹苯訙y定。這些既測角又測邊的網(wǎng)稱為邊角網(wǎng)。
3.邊角網(wǎng)§7高程控制測量
高程控制測量主要采用等級水準測量,而山區(qū)控制點的高程,多在水聯(lián)點的控制下,用三角高程測定。
一、三四等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原理在第二章已經(jīng)介紹過,這里簡要介紹作為高程控制測量的等級水準測量。
1.三四等水準測量的儀器和工具
規(guī)范規(guī)定:四等水準測量使用DS3型水準儀,木質(zhì)區(qū)格式水準尺,一對水準尺黑紅面零點差分別為4.687m和4.787m,測量中使用尺墊。三等水準測量使用DS3型或DS1型水準儀,匹配木質(zhì)區(qū)格式水準尺與銦鋼帶尺,銦鋼帶尺尺常數(shù)為3.0155m,測量中使用尺墊。
2.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
四等水準測量:觀測方法——中絲法;讀數(shù)——后后前前(黑紅黑紅)三等水準測量:觀測方法——中絲法或光學測微法;讀數(shù)——后前前后(黑黑紅紅)
3.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記錄和計算詳見P95說明,表6-12§7高程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主要采用等級水準測量
等水準觀測記錄測站編號后尺下絲前尺下絲方向及尺號標尺讀數(shù)基+K減輔(一減二)備考上絲上絲基本分劃(一次)輔助分劃(二次)后距前距視距差d∑d
奇
(1)
(5)后
(3)
(8)
(14)
(2)
(6)前
(4)
(7)(13)
(9)
(10)后-前
(15)
(16)
(17)
(11)
(12)h
1
后
前
后-前
h
2406
1986
21983
16006
1809
1391
52138
46163
420
418
+2
+2
-2
0
+05977
+05975
+2
+05976
(18)等水準觀測記錄測站編號后尺下絲前尺下絲方向標尺讀數(shù)基+
二、三角高程測量
2.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見圖)
1.三角高程測量原理(見圖)
HB=HA+hAB式中K——大氣折光系數(shù),取0.09~0.14
為減弱球氣差對高差的影響,可采用對向觀測。ABaDhABiv(z)D′h′HB=HA+hAB式中D′——光電測距測得之斜距二、三角高程測量珠穆朗瑪峰高度8844.43m珠穆朗瑪峰高度8844.43m謝謝!謝謝!鄒維寶長安大學地測學院2013工程測量
(非測繪專業(yè)適用)鄒維寶長安大學地測學院工程測量第五章測量誤差理論基礎
§1誤差的來源和分類
§2偶然誤差的統(tǒng)計規(guī)律§3衡量精度的標準§4誤差傳播定律第五章測量誤差理論基礎§1誤差的來源和分類§1
誤差的來源和分類一、測量誤差的來源1.儀器誤差的影響2.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3.人為的影響上述三項統(tǒng)稱為觀測條件,條件相同為等精度觀測?!?誤差的來源和分類一、測量誤差的來源1.儀器誤差的影響
二、測量誤差的分類
§1誤差的來源和分類1.系統(tǒng)誤差在一定條件下,誤差的符號表現(xiàn)出一致性,數(shù)值大小基本相同或者按一定規(guī)律變化,則稱其為系統(tǒng)誤差。系統(tǒng)誤差可以通過一定的觀測方法或加改正數(shù)予以減弱或消除。2.偶然誤差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進行觀測,誤差的符號和大小都表現(xiàn)出偶然性,從單個誤差去看,沒有什么規(guī)律,則稱其為偶然誤差。3.粗差和錯誤
如看錯、讀錯、記錯、算錯等錯誤,照準不精確等。
在測量工作中,粗差和錯誤必須通過檢核,予以剔除。而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是同時存在的。對于系統(tǒng)誤差,通過找到其規(guī)律性,采用一定的觀測方法或加改正數(shù)減弱其影響。當誤差的主要組成為偶然誤差時,則可以根據(jù)其統(tǒng)計規(guī)律進行處理——測量上稱為“平差”。二、測量誤差的分類§1誤差的來源和分類§2
偶然誤差的統(tǒng)計規(guī)律
對大量偶然誤差進行統(tǒng)計表明,偶然誤差存在著統(tǒng)計意義上的規(guī)律。參見P59例及表5-1,圖5-1:當誤差⊿的間隔d⊿→0時,則直方圖形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誤差分布曲線。可以概括出偶然誤差的統(tǒng)計規(guī)律:4.當n→∞時,偶然誤差的算術平均值趨于零,即
(抵償性)。
1.在一定觀測條件下,偶然誤差的絕對值不會超過一定的界限(有界性);2.絕對值較小的誤差比絕對值較大的誤差出現(xiàn)的概率大(小誤差的密集性);
3.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xiàn)的機會相等(對稱性);§2偶然誤差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大量偶然誤差進行統(tǒng)計表明§3
衡量精度的標準
所謂精度,是指誤差分布的集中與離散程度。如誤差分布集中,則觀測精度高;若誤差分布離散,則觀測精度就低。實際工作中用誤差的數(shù)字特征值作為衡量精度的標準。
一、中誤差(均方差)
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未知量進行觀測,觀測值為
l1,l2,…,ln
其真誤差為⊿1,⊿2,…,⊿n
則觀測值的方差
觀測值的中誤差(均方差)
實際工作中,觀測次數(shù)有限,故,取中誤差的估值§3衡量精度的標準所謂精度,是指誤差分布的集中與
應用時應注意:
1.⊿i可以是對一個量n
次同精度觀測、亦可以是對n個量各進行一次同精度觀測的誤差;
2.中誤差m是衡量一組(n個)觀測的精度標準;
3.n
較大時,m
較可靠;n
有限時,m
僅做參考;4.m
前要冠以±號,并有計量單位。實例:見教材p62,表5-2§3衡量精度的標準應用時應注意:§3衡量精度的標準
在實際工作中,真值往往不知道,則真誤差⊿也無從得到。此時可依最小二乘法求得觀測值的最或然值x,以最或然誤差v求得中誤差。
因測量誤差是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又,n次觀測可以看成是有限次的抽樣,樣本的真值未知,上式是對有限個觀測值的一個約束條件。故,最或然改正數(shù)應服從自由度為n-1的t分布,其中誤差的估值為:
例見教材P64?!?衡量精度的標準
最或然誤差:vi=li-x
令:則有:在實際工作中,真值往往不知道,則真誤差⊿也無從得到。
二、極限誤差與容許誤差偶然誤差與均方差(中誤差)的關系如下:
P{︱⊿∣<m}=0.683P{︱⊿∣<2m}=0.954P{︱⊿∣<3m
}=0.997§3衡量精度的標準
在為數(shù)不多的觀測中,三倍于中誤差的誤差,出現(xiàn)的概率非常小(小概率事件亦稱不可能事件),因而將其作為極限誤差。制定規(guī)范時,通常以二倍中誤差作為界限,稱為容許誤差,即︱⊿容∣≤2m。大于它的測量成果,稱為超限,廢去不用。二、極限誤差與容許誤差§3衡量精度的標準
三、相對誤差
§3衡量精度的標準
誤差有時與觀測量大小有關,此時以中誤差與觀測量之比來表示誤差的大小,稱為相對誤差。相對誤差是無名數(shù),分子化為1。三、相對誤差§3衡量精度的標準誤§4
誤差傳播定律
一、和差函數(shù)的中誤差設:Z=X±Y
二、倍數(shù)函數(shù)中誤差
設:Z=KX
X,Y為獨立觀測值,中誤差分別為mx,my,則:
mz2=mx2+my2
X的中誤差為mx,K為常數(shù),則:
mz=Kmx§4誤差傳播定律一、和差函數(shù)的中誤差
四、一般函數(shù)的中誤差
設:Z=F(x1
x2…xn)
§4誤差傳播定律三、算術平均值的中誤差設:x1,x2,…,xn為等精度觀測,中誤差為mx,則:
xi為獨立觀測值,中誤差為mxi,則:四、一般函數(shù)的中誤差§4誤差傳播定律三、算術平均應用誤差傳播定律結(jié)題的步驟:正確寫出觀測值的函數(shù)式;對函數(shù)式進行全微分;將全微分式中的微分符號用中誤差符號代替,各項平方,等式右邊用加號相連,將全微分式轉(zhuǎn)換為中誤差關系式。應用誤差傳播定律結(jié)題的步驟:
在1:1000的地形圖上量得兩點間距為d=237.5mm,已知丈量中誤差為md=±0.2mm,兩點間地面平距D的中誤差為多少?(倍函數(shù)中誤差)
解:因:b=lA?lB
有:mb2=mA2+mB2
所以:
mβ=2.8″
解:因:所以:
解:D=Kd=1000d
mD=1000md=±0.2m
經(jīng)緯儀測回法測水平角,若一測回方向值中誤差mA=mB=2″,請計算一測回測角中誤差mb。(和差函數(shù)中誤差)
經(jīng)緯儀測回法測水平角,若一測回mb=
2.8″
,設觀測了2測回,請計算該角度2測回平均值的中誤差。(算數(shù)平均值中誤差)
在1:1000的地形圖上量得兩點間距為d=2第六章控制測量概念
§1控制測量的概念§2導線網(wǎng)和三角網(wǎng)的概念§3交會法測定點位§4高程控制測量
第六章控制測量概念§1控制測量的概念§1
控制測量的概念
控制測量的任務:
控制測量的作用:
在一定范圍的地面上,通過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網(wǎng),精確測定控制點的位置——X、Y、H1.各項測量工作的基礎
2.具有控制全局的作用
3.限制測量誤差的傳遞和積累§1控制測量的概念控制測量的任務:
一、國家控制網(wǎng)
在全國范圍內(nèi),按統(tǒng)一的方案建立的控制網(wǎng)。它規(guī)格統(tǒng)一,測量精密,按最小二乘法對測量誤差進行了嚴密處理。國家平面控制網(wǎng)和高程控制網(wǎng)均分為一,二,三,四等。
平面控制網(wǎng):
高程控制網(wǎng):
一等沿經(jīng)緯線布成鎖狀,單鎖200km左右(P70,圖6-1),在縱橫鎖段相交處布設天文點;二等網(wǎng)是在一等鎖內(nèi)布設的全面網(wǎng)(P70,圖6-2);在二等網(wǎng)的基礎上加密三,四等網(wǎng)。在布設三角網(wǎng)困難地區(qū),布設相同等級導線。
高程控制網(wǎng)主要是精密水準網(wǎng)。一等水準在全國范圍內(nèi)縱橫布設成網(wǎng)環(huán)狀,環(huán)線周長在1000~2000km之間;在一等水準環(huán)內(nèi)布設二等水準網(wǎng),其環(huán)線周長在500~750km之間;三等可布設成附合路線,盡可能互相交叉,形成閉合環(huán)。附合路線長度不超過200km,環(huán)線周長不超過300km;四等可布設成附合路線,長度不超過80km。一、國家控制網(wǎng)一等沿經(jīng)緯線布成鎖狀
二、工程控制網(wǎng)
為各種工程服務,平面控制一般可分為工測控制網(wǎng)和專用控制網(wǎng)。
平面控制:
高程控制:
①工測控制網(wǎng):②專用控制網(wǎng):
其等級分為二、三、四等,一級小三角,二級小三角,以及三、四等導線和一、二、三級光電測距導線。與國家網(wǎng)相比,有分級較多,同等級邊長短、密度大、各級網(wǎng)均可作為首級網(wǎng)的特點。
為施工放樣,設備安裝,變形觀測等布設的控制網(wǎng)。布設方案與精度隨工程要求各異。
高程控制主要采用水準測量:分為二、三、四、五等水準,其中五等水準原稱為工程水準或等外水準。在山區(qū)等無法進行水準測量的地區(qū),也可以在一定數(shù)量水聯(lián)點(水準聯(lián)測點)控制下,布設三角高程路線或三角高程網(wǎng)。二、工程控制網(wǎng)①工測控制網(wǎng):
三、圖根控制網(wǎng)
直接為測圖建立的控制網(wǎng)。特點是其密度和精度要滿足該比例尺測圖要求。一般是在國家(或工測)四等網(wǎng)或一、二級小三角網(wǎng)下加密。各圖根點的高程可用五等(工程)水準或三角高程測定?!?控制測量的概念三、圖根控制網(wǎng)§1控制測量的概念§2
導線測量的概念1.導線、導線測量
導線就是將一系列點(導線點),用直線(導線邊)連接形成的折線。導線測量適用于城市建筑區(qū),隱蔽區(qū),帶狀地區(qū)控制測量。
導線測量的主要工作,就是測定各導線邊的邊長和各轉(zhuǎn)折角的角度,然后根據(jù)已知數(shù)據(jù)計算各導線點的平面坐標?!?導線測量的概念1.導線、導線測量導線就是將一系
2.導線的布設形式①附合導線②閉合導線③支導線④導線網(wǎng)
附合導線
閉合導線
支導線
導線網(wǎng)
3.導線的等級(p73,表6-3)
2.導線的布設形式選點:導線點應選在地勢高、視野開闊的地點,便于測繪和放樣;相鄰兩導線點間要互相通視,便于測量水平角;導線應沿著平坦、土質(zhì)堅守的地面設置;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導線點應該有足夠的密度,分布均勻。
為了日后尋找,可繪制草圖,即導線點標記圖(p74,圖6-5)§3
導線測量的外業(yè)選點:§3導線測量的外業(yè)測角:在符合導線中,測量導線的左角;在閉合導線中,均測量內(nèi)角;導線與高級點連接時,需測出各連接角;無高級點時,需測出起始邊的方位角。量距:用鋼尺測量距離;導線量距技術要求見p75表6-4;當有障礙物時,采用間接方法測定(采用等邊三角形),p75圖6-6測角:連測:導線與國家三角點進行連測。連接測量法:符合導線連接測量;p76,圖6-7閉合導線連接測量;p76,圖6-7輔助導線法:當國家三角點離導線位置較遠時,且測量手段較為方便的情況下,可布設輔助導線與三角點連接。P76,圖6-8交會法:前方交會法;后方交會法;距離交會法。連測:一、前方交會法
P
b2
A
a1
C
b1
a2
B
為了防止錯誤,提高精度,前方交會一般應在三個已知控制點上觀測。
前方交會如圖:
圖中,M、N為已知控制點,P為待定點。P點的坐標:MNPab
若通過兩個三角形分別計算P點坐標,兩組坐標差在允許范圍內(nèi),可取其平均值作為P點坐標。§4
交會法測定點位一、前方交會法
二、后方交會法
觀測P到A、B、C各方向間的水平夾角,根據(jù)已知三角點的坐標,算出P點的坐標。當P、A、B、C處于共圓(危險圓)時,無法確定P點坐標。P77,圖6-10ABCPaβ二、后方交會法ABCPaβ
三、距離交會法
在已知點A、B分別測定到P點的距離,按下述求P點坐標:
1.根據(jù)A、B點坐標,反算邊長DAB2.將DAB
和測得之DAP、DBP代入余弦公式,求a、b3.按余切公式計算P點坐標(同前方交會)
為了檢核與防止粗差,可采用三邊或四邊進行交會。ABPab三、距離交會法在§5
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注意事項:檢查外業(yè)及起算數(shù)據(jù)繪略圖內(nèi)業(yè)計算中數(shù)字取位的要求:四等以下的小三角及導線,角:秒,邊長及坐標:mm圖根三角鎖及導線,角:秒,邊長及坐標:cm§5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注意事項: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步驟:準備工作:填寫起算數(shù)據(jù)和觀測數(shù)據(jù);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推算坐標方位角;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diào)整;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步驟:1、閉合導線坐標計算:1)準備工作:填表:將起算數(shù)據(jù)和觀測數(shù)據(jù)填入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中。12=1A-連
y1A
1A=arctan——
x1A22連A313121441、閉合導線坐標計算:1)準備工作:12=1A-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1234121074830730020893350893630105.2280.18129.3478.1612530001253000500.00500.00500.00500.0012點號觀測角(左角)°'"改正數(shù)
"改正角
°'"坐標方位角
°'"距離D(m)增量計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標值點號x(m)y(m)x(m)y(m)x(m)y
(m)總和3595910+503600000392.90+0.09-0.070.000.00+13+12+12+131074843730032893402893643
53184330619152155317
-61.10+85.66-61.12+47.88+76.58-63.34+85.68+64.32-104.19-45.81438.88486.76563.34585.68650.00545.81341輔助計算2331412124fD=
fx2+
fy2=0.11mk容=1/2000K=0.11/392.90=1/3500fy=y測
=-0.07fx=x測
=+0.09f容=±60"n=±120"理
=360°00'00"測
=359°59'10"-2+2+2+1+2-2-3-2--45.82-63.32-104.21+76.61+64.30+47.90f=-50"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11107483010f容=±60"n=±60"4=±120"f=測
-理
=測
-(n-2)×180o=-50"2)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理
=(n-2)×180oi改
=理=360oi改
=i測
+vivi
=-f
-f
vi=——
n(湊整)(檢核)f容=±60"n=±60"4=±120"f3)推算坐標方位角前=后+左-180o前=后-右+180o如:前>360o,則前-360o
前<0o
,則前+360o1223344112檢核3)推算坐標方位角前=后+左-180o檢核4)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diào)整(1)坐標增量的計算:
x12=Dcos12
y12=Dsin12x1yx1x2y1Dx122y2y12
x2=x1+x12
y2=y1+y12124)坐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diào)整(1)坐標增量的計算:1'
fD
fD=fx2+fy2=0.11mx理
=0y理
=0fx=x測
-x理
=x測=+0.09mfy=y測
-y理
=y測=-0.07m導線全長閉合差:Y2134X
fx
fD11
K=——=———=——DD/fD3500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fy(2)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1'fDfD=fx2+fy2=0.11mvx
=-fxvy
=-fy
xi改
=xi測
+vxi
yi改
=yi測
+vyixi改=
xi理
=0yi改=
yi理=0
fxvxi=-——DiD(檢核)(湊整)
fy
vyi=-——DiDvx=-fxxi改=xi測+v5)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x前=x后+x改
y前=y后+y改12341檢核5)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x前=x后+x改2、附合導線坐標計算:CDCABBACD1234A12342、附合導線坐標計算:DCABBACD1234A1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A1=BA+A-180o12=A1+1-180o=BA+A+1-2×180o23=12+2-180o=BA+A+1+2-3×180o.....................................'CD=4C+C-180o=BA+A+1+...+C
-6×180o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A1=BA+A-180o'終=始+左-n×180o'終=始-右+n×180of='終-終'終:測量值終:理論值調(diào)整:左角vi
=-f/n(符號相反)右角vi
=f/n(符號相同)'終=始+左-n×180o2)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x理
=x終-x始y理
=y終-y始fx=x測
–x理
fy=y測
–y理
2)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x理=x終-x始
附合導線坐標計算表點號觀測角(左角)°'"改正角
°'"坐標方位角
°'"距離D(m)增量計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標值點號x(m)y(m)x(m)y(m)x(m)y
(m)BA1234CD
99010016745361231124189203617959181292724225.85139.03172.57100.07102.482375930464524507.69215.63166.74757.27A1234C88845188884554740.00-341.10+541.78-340.95+541.64輔助計算f容=±60"6=±147"CD=46°45'24"CD=BA+測
–n·180
=46°44'48"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外賣配送服務承包合同(含食品安全)
- 2025年度個人獨院買賣合同(含租賃權(quán))協(xié)議書
- 課題申報參考:民族基層地區(qū)檢察聽證實質(zhì)化改革路徑構(gòu)建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停車場租賃與維護一體化合同
- 2025年個人擔保居間合同標準實施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女方違反離婚協(xié)議財產(chǎn)分割及房產(chǎn)過戶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戶外裝備分期購買合同
- 湖北省黃岡市重點中學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版美容院美容師團隊建設聘用標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牧業(yè)產(chǎn)業(yè)扶貧項目承包合同范本3篇
- 橋本甲狀腺炎-90天治療方案
- 《量化交易之門》連載27:風險的角度談收益MAR和夏普比率
- (2024年)安全注射培訓課件
- 2024版《建設工程開工、停工、復工安全管理臺賬表格(流程圖、申請表、報審表、考核表、通知單等)》模版
- 2024年廣州市高三一模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三綜合測試一 物理試卷(含答案)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教材分析萬永霞
- 粘液腺肺癌病理報告
- 酒店人防管理制度
- 油田酸化工藝技術
- 上海高考英語詞匯手冊列表
- 移動商務內(nèi)容運營(吳洪貴)任務五 其他內(nèi)容類型的生產(chǎ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