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渴6芳村內分泌科劉振杰消渴6芳村內分泌科劉振杰1
[概述]1、病名概念2、源流3、范圍[概述]2多飲、多食、多尿、消瘦(體重減少)或尿有甜味
——三多一少
多飲、多食、多尿、消瘦31、消渴病名最早見于《內經(jīng)》,“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薄拔迮K皆柔弱者,善病消癉”2、《金匱要略》立消渴專篇,創(chuàng)白虎加人參湯、腎氣丸方劑。3、《諸病源候論.消渴候》“其病變多發(fā)癰疽” .《宣明論方.消渴總論》“可變?yōu)槿改炕騼日稀薄?、《證治準繩.消癉》:“渴而多飲為上消,消谷善饑為中消,渴而便數(shù)有膏為下消”。后世醫(yī)家分為上、中、下三消。5、《丹溪心法.消渴》治療以“養(yǎng)肺、降火、生血為主”。形成養(yǎng)陰為主治療理論。1、消渴病名最早見于《內經(jīng)》,“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4消渴津液虧損飲食失節(jié)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稟賦不足釀生內熱氣郁化火虛火內生五臟虛弱,腎陰虧損[病因病機]消渴津液虧損飲食失節(jié)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稟賦不足釀生內熱氣郁化5[病因病機]1、稟賦不足先天稟賦不足——五臟虛弱——腎陰虧損——陰虛火旺——灼傷津液——消渴。2、飲食失節(jié)過食肥甘醇酒——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消谷耗液——消渴。3、情志失調長期精神刺激——氣機郁結——郁久化火——火熱熾盛——灼傷肺、胃、腎之陰——消渴。4、勞欲過度房勞太過——損傷腎精——虛火內生——灼傷津液——消渴。[病因病機]6總病機:陰虛燥熱病位:肺、胃、腎肺主氣,主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燥則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趨下行,隨小便排出體外,故小便頻數(shù);肺不布津則口渴多飲。胃主腐熟水谷,脾主運化,為胃行津液。脾胃受燥熱所傷,胃火熾盛,脾陰不足,則口渴多飲,多食善饑;脾氣虛不能傳輸水谷精微,則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養(yǎng),肌肉,幫形體日漸消瘦。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陰元陽。腎陰虧虛則陰火內生,上燔心肺面煩渴多飲;中灼脾胃則胃熱消谷。開闔固攝失權,則水谷精微直趨下行,隨小便排出體外,故小便味甘??偛C:陰虛燥熱7病機轉化(消渴變證或稱并發(fā)證):陰損及陽、陰陽兩虛—水腫氣陰兩虛,瘀血內阻—心痛、中風、四肢麻木毒外襲—瘡瘍、癰疽正氣虧虛,感染熱毒內生或瘡癆蟲—肺癆瘀阻絡脈,耳目失養(yǎng)—視朦、耳聾肝腎陰虧,虛風內動—眩暈陰液極虧,虛陽上浮或陰竭陽亡—神昏或昏迷、死亡。病機轉化(消渴變證或稱并發(fā)證):8[診斷]1、主癥:三多一少。2、以肺癆、水腫、眩暈、胸痹心痛、中風、眼疾、瘡瘍就診發(fā)現(xiàn)。3、無癥狀,體檢發(fā)現(xiàn)。4、測血糖、糖耐量、空腹胰島素、胰島素釋放試驗等。5、消渴病的家族史。[診斷]9相關檢查:測血糖、糖耐量、空腹胰島素、胰島素釋放試驗等。血酮、電解質、酸堿平衡等。相關檢查:10[辨證要點]1、辨緩急2、辨部位上、中、下三消。肺、胃、腎。3、辨標本陰虛為本,燥熱為標。4、辨并發(fā)癥
眼疾、癰瘡、肺癆、心腦疾?。ㄐ耐础⒀?、中風)、水腫、肢體麻木。[辨證要點]11糖尿病并發(fā)癥
心血管—胸痹、眩暈大血管腦血管—中風糖尿病腎病—水腫糖尿病眼病—視朦微血管糖尿病足病—壞疽糖尿病皮膚病變—潰瘍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四肢麻木糖尿病并發(fā)癥心血管—胸痹12消渴教學講解課件13治療原則:清熱潤燥,養(yǎng)陰生津《醫(yī)學心悟》“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或滋陰溫陽,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等體育療法及飲食療法治療原則:14分證論治上消1、肺熱津傷癥狀: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shù)。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證機:肺臟燥熱,津液失布
分證論治15方藥:消渴方或玉泉丸、二冬湯天花粉黃連生地黃藕汁生津清熱黃連黃芩知母-清熱降火方藥:消渴方或玉泉丸、二冬湯16中消1、胃熱熾盛癥狀:多食易饑,口渴,尿多,形體消瘦,大便干燥,苔黃,脈滑實有力。證機:胃火內熾,胃熱消谷,耗傷津液治法:清胃瀉火,養(yǎng)陰增液。
中消17方藥:玉女煎生石膏知母黃連梔子-清胃瀉火生地黃麥冬玄參–滋肺胃之陰牛膝–活血化瘀,引熱下行大便結增液承氣湯白虎人參湯方藥:玉女煎182、氣陰虧虛癥狀:口渴引飲,能食與便溏并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體瘦,舌質淡紅,苔薄白而干,脈弱。證機:氣陰不足,脾失健運治法:益氣健脾,生津止渴2、氣陰虧虛19方藥:七味白術散黃芪、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益氣健脾木香、藿香行氣健脾葛根生津,天冬、麥冬-養(yǎng)陰生津方藥:七味白術散20下消1、腎陰虧虛癥狀:尿頻尿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口干唇燥,皮膚干燥,瘙癢,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證機:腎陰虧虛,腎失固攝治法:滋陰補腎,潤燥止渴。
下消21方藥: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陰虛火旺:知母,黃柏氣陰不足:陰竭陽亡危象:參附龍牡湯方藥:六味地黃丸222、陰陽兩虛癥狀:小便頻數(shù),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輪干枯,腰膝酸軟,四肢欠溫,畏寒怕冷,陽痿或月經(jīng)不調,舌淡苔白而干,脈沉細無力。證機:陰損及陽,腎陽衰微,腎失固攝
2、陰陽兩虛23治法:溫陽滋陰,補腎固攝;方藥:金匱腎氣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尿多:益智仁,金櫻子,桑螵蛸陽痿:巴戟、肉蓯蓉等治法:溫陽滋陰,補腎固攝;24消渴變證(并發(fā)癥)的治療:胸痹–氣滯血瘀、氣虛血瘀–生脈散合血府逐瘀湯眩暈-肝腎虧虛,虛風內動–天麻鉤藤飲中風–氣虛血瘀–補陽還五湯-肝腎虧虛,瘀血內阻—生脈散合補陽還五湯水腫–脾腎兩虛–五苓散合腎氣丸--陰陽兩虛–濟生腎氣丸
消渴變證(并發(fā)癥)的治療:25視瞻昏渺--肝腎虧虛,瘀血內阻-杞菊地黃丸、石斛夜光丸脫疽—陰寒下注,阻滯經(jīng)脈—陽和湯癰疽—陰虛燥熱,瘡毒侵襲—五味消毒飲肢體麻木—氣陰兩虧,經(jīng)絡失養(yǎng)—益氣養(yǎng)陰、養(yǎng)血通絡—生脈散+四物湯+通絡藥消渴多有瘀血的病變,應注意活血化瘀之中藥:益母草、紅花等視瞻昏渺--肝腎虧虛,瘀血內阻-杞菊地黃丸、石斛夜光丸26[鑒別診斷]1、口渴癥2、癭病[鑒別診斷]27消渴教學講解課件28消渴教學講解課件29相同癥狀:口渴、多食、易饑、體重減輕。不同癥狀點:消渴:可以肥胖癭?。合荨⒊龊苟?、突眼、性情易怒相同癥狀:口渴、多食、易饑、體重減輕。30消渴:脾、胃癭?。焊巍⑵⑽赶剩浩?、胃31消渴病的分期診治
扶脾平胃(疏土)法脾胃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病理情況下脾虛主要表現(xiàn)為脾氣、脾陽之虛弱,具體體現(xiàn)在脾運化升清功能的失常,故不能為胃行氣散精,水谷精微不能輸布四肢百骸;胃之功能失調則表現(xiàn)為受納異常,有虛實之分,實則多食易饑,甚則生火化熱;虛則胃納不佳,飲食無味。消渴病的分期診治
扶脾平胃(疏土)法脾胃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納32脾胃功能宜分開。糖尿病病程中矛盾的癥狀特點:先肥胖后漸消瘦;食欲佳,進食多而反消瘦。脾胃功能宜分開。33消渴病是脾虛、胃郁(熱)這一矛盾病理消長的結果。消渴病是脾虛、胃郁(熱)這一矛盾病理消長的結果。34糖尿病早期(包括IGT)即存在脾虛、胃郁(熱)。胃強多食,但尚不致于食積化火之境地,故無明顯多食易饑,多渴多飲之癥;脾氣虛弱,但尚能為胃“散精、行津液”,故多食而肥胖。此期脾胃功能間的平衡尚未打破,而以脾氣虛弱,胃實尚未化火為特點。糖尿病早期(包括IGT)即存在脾虛、胃郁(熱)。胃強多食,但35糖尿病期,食積胃中,胃中郁熱化火,胃強已轉為胃中實火。胃火盛則消谷善饑,口干多飲;賊火耗氣,脾不堪負荷,脾虛益甚,不能為胃“散精、行津液”,脾胃功失調,故受納雖多而脾虛水谷精微不得輸布,四肢百骸五臟不得滋養(yǎng),故日漸消瘦,患者由肥而瘦,出現(xiàn)典型的“三多一少癥”。此期以胃火盛,脾虛益甚,脾胃功失調為病機特點。糖尿病期,食積胃中,胃中郁熱化火,胃強已轉為胃中實火。胃火盛36如未作治療,病情發(fā)展,則胃火益甚,耗傷津液,脾氣虛弱,津液不能輸布,五臟無以滋養(yǎng),陰虛燥熱由此而生,津傷熱燥間雜淤血、痰濁而變生百癥。此期以脾虛燥熱,多臟腑受累,百癥由生為特點。如未作治療,病情發(fā)展,則胃火益甚,耗傷津液,脾氣虛弱,津液不37脾虛胃強(胃熱)貫穿糖尿病的各個時期,對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治療以扶脾抑胃(疏土)為主,白虎人參湯加減,依據(jù)脾虛胃強矛盾之主次,兼顧病程之分期,或健脾或瀉胃。前期、早期以健脾為主,瀉胃為輔。中期以清瀉胃火為主輔以健脾,后期以脾胃兼顧,滋陰潤燥。脾虛胃強(胃熱)貫穿糖尿病的各個時期,對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起著38基本處方
益氣健脾:黃芪、人參、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疏土:木香、藿香、檳榔、火麻仁、蒼術清胃火:菊花,知母、石膏、玄參基本處方
益氣健脾:黃芪、人參、黨參、白術、茯苓、山藥39謝謝謝謝40消渴6芳村內分泌科劉振杰消渴6芳村內分泌科劉振杰41
[概述]1、病名概念2、源流3、范圍[概述]42多飲、多食、多尿、消瘦(體重減少)或尿有甜味
——三多一少
多飲、多食、多尿、消瘦431、消渴病名最早見于《內經(jīng)》,“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薄拔迮K皆柔弱者,善病消癉”2、《金匱要略》立消渴專篇,創(chuàng)白虎加人參湯、腎氣丸方劑。3、《諸病源候論.消渴候》“其病變多發(fā)癰疽” .《宣明論方.消渴總論》“可變?yōu)槿改炕騼日稀薄?、《證治準繩.消癉》:“渴而多飲為上消,消谷善饑為中消,渴而便數(shù)有膏為下消”。后世醫(yī)家分為上、中、下三消。5、《丹溪心法.消渴》治療以“養(yǎng)肺、降火、生血為主”。形成養(yǎng)陰為主治療理論。1、消渴病名最早見于《內經(jīng)》,“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44消渴津液虧損飲食失節(jié)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稟賦不足釀生內熱氣郁化火虛火內生五臟虛弱,腎陰虧損[病因病機]消渴津液虧損飲食失節(jié)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稟賦不足釀生內熱氣郁化45[病因病機]1、稟賦不足先天稟賦不足——五臟虛弱——腎陰虧損——陰虛火旺——灼傷津液——消渴。2、飲食失節(jié)過食肥甘醇酒——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消谷耗液——消渴。3、情志失調長期精神刺激——氣機郁結——郁久化火——火熱熾盛——灼傷肺、胃、腎之陰——消渴。4、勞欲過度房勞太過——損傷腎精——虛火內生——灼傷津液——消渴。[病因病機]46總病機:陰虛燥熱病位:肺、胃、腎肺主氣,主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燥則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趨下行,隨小便排出體外,故小便頻數(shù);肺不布津則口渴多飲。胃主腐熟水谷,脾主運化,為胃行津液。脾胃受燥熱所傷,胃火熾盛,脾陰不足,則口渴多飲,多食善饑;脾氣虛不能傳輸水谷精微,則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養(yǎng),肌肉,幫形體日漸消瘦。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陰元陽。腎陰虧虛則陰火內生,上燔心肺面煩渴多飲;中灼脾胃則胃熱消谷。開闔固攝失權,則水谷精微直趨下行,隨小便排出體外,故小便味甘。總病機:陰虛燥熱47病機轉化(消渴變證或稱并發(fā)證):陰損及陽、陰陽兩虛—水腫氣陰兩虛,瘀血內阻—心痛、中風、四肢麻木毒外襲—瘡瘍、癰疽正氣虧虛,感染熱毒內生或瘡癆蟲—肺癆瘀阻絡脈,耳目失養(yǎng)—視朦、耳聾肝腎陰虧,虛風內動—眩暈陰液極虧,虛陽上浮或陰竭陽亡—神昏或昏迷、死亡。病機轉化(消渴變證或稱并發(fā)證):48[診斷]1、主癥:三多一少。2、以肺癆、水腫、眩暈、胸痹心痛、中風、眼疾、瘡瘍就診發(fā)現(xiàn)。3、無癥狀,體檢發(fā)現(xiàn)。4、測血糖、糖耐量、空腹胰島素、胰島素釋放試驗等。5、消渴病的家族史。[診斷]49相關檢查:測血糖、糖耐量、空腹胰島素、胰島素釋放試驗等。血酮、電解質、酸堿平衡等。相關檢查:50[辨證要點]1、辨緩急2、辨部位上、中、下三消。肺、胃、腎。3、辨標本陰虛為本,燥熱為標。4、辨并發(fā)癥
眼疾、癰瘡、肺癆、心腦疾?。ㄐ耐础⒀?、中風)、水腫、肢體麻木。[辨證要點]51糖尿病并發(fā)癥
心血管—胸痹、眩暈大血管腦血管—中風糖尿病腎病—水腫糖尿病眼病—視朦微血管糖尿病足病—壞疽糖尿病皮膚病變—潰瘍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四肢麻木糖尿病并發(fā)癥心血管—胸痹52消渴教學講解課件53治療原則:清熱潤燥,養(yǎng)陰生津《醫(yī)學心悟》“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或滋陰溫陽,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等體育療法及飲食療法治療原則:54分證論治上消1、肺熱津傷癥狀: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shù)。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證機:肺臟燥熱,津液失布
分證論治55方藥:消渴方或玉泉丸、二冬湯天花粉黃連生地黃藕汁生津清熱黃連黃芩知母-清熱降火方藥:消渴方或玉泉丸、二冬湯56中消1、胃熱熾盛癥狀:多食易饑,口渴,尿多,形體消瘦,大便干燥,苔黃,脈滑實有力。證機:胃火內熾,胃熱消谷,耗傷津液治法:清胃瀉火,養(yǎng)陰增液。
中消57方藥:玉女煎生石膏知母黃連梔子-清胃瀉火生地黃麥冬玄參–滋肺胃之陰牛膝–活血化瘀,引熱下行大便結增液承氣湯白虎人參湯方藥:玉女煎582、氣陰虧虛癥狀:口渴引飲,能食與便溏并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體瘦,舌質淡紅,苔薄白而干,脈弱。證機:氣陰不足,脾失健運治法:益氣健脾,生津止渴2、氣陰虧虛59方藥:七味白術散黃芪、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益氣健脾木香、藿香行氣健脾葛根生津,天冬、麥冬-養(yǎng)陰生津方藥:七味白術散60下消1、腎陰虧虛癥狀:尿頻尿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口干唇燥,皮膚干燥,瘙癢,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證機:腎陰虧虛,腎失固攝治法:滋陰補腎,潤燥止渴。
下消61方藥: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陰虛火旺:知母,黃柏氣陰不足:陰竭陽亡危象:參附龍牡湯方藥:六味地黃丸622、陰陽兩虛癥狀:小便頻數(shù),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輪干枯,腰膝酸軟,四肢欠溫,畏寒怕冷,陽痿或月經(jīng)不調,舌淡苔白而干,脈沉細無力。證機:陰損及陽,腎陽衰微,腎失固攝
2、陰陽兩虛63治法:溫陽滋陰,補腎固攝;方藥:金匱腎氣丸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尿多:益智仁,金櫻子,桑螵蛸陽痿:巴戟、肉蓯蓉等治法:溫陽滋陰,補腎固攝;64消渴變證(并發(fā)癥)的治療:胸痹–氣滯血瘀、氣虛血瘀–生脈散合血府逐瘀湯眩暈-肝腎虧虛,虛風內動–天麻鉤藤飲中風–氣虛血瘀–補陽還五湯-肝腎虧虛,瘀血內阻—生脈散合補陽還五湯水腫–脾腎兩虛–五苓散合腎氣丸--陰陽兩虛–濟生腎氣丸
消渴變證(并發(fā)癥)的治療:65視瞻昏渺--肝腎虧虛,瘀血內阻-杞菊地黃丸、石斛夜光丸脫疽—陰寒下注,阻滯經(jīng)脈—陽和湯癰疽—陰虛燥熱,瘡毒侵襲—五味消毒飲肢體麻木—氣陰兩虧,經(jīng)絡失養(yǎng)—益氣養(yǎng)陰、養(yǎng)血通絡—生脈散+四物湯+通絡藥消渴多有瘀血的病變,應注意活血化瘀之中藥:益母草、紅花等視瞻昏渺--肝腎虧虛,瘀血內阻-杞菊地黃丸、石斛夜光丸66[鑒別診斷]1、口渴癥2、癭病[鑒別診斷]67消渴教學講解課件68消渴教學講解課件69相同癥狀:口渴、多食、易饑、體重減輕。不同癥狀點:消渴:可以肥胖癭?。合?、出汗多、突眼、性情易怒相同癥狀:口渴、多食、易饑、體重減輕。70消渴:脾、胃癭?。焊巍⑵⑽赶剩浩?、胃71消渴病的分期診治
扶脾平胃(疏土)法脾胃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病理情況下脾虛主要表現(xiàn)為脾氣、脾陽之虛弱,具體體現(xiàn)在脾運化升清功能的失常,故不能為胃行氣散精,水谷精微不能輸布四肢百?。晃钢δ苁д{則表現(xiàn)為受納異常,有虛實之分,實則多食易饑,甚則生火化熱;虛則胃納不佳,飲食無味。消渴病的分期診治
扶脾平胃(疏土)法脾胃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納72脾胃功能宜分開。糖尿病病程中矛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展覽館場地租賃合同范本11篇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保型民爆物品供應商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電梯安裝與綠色建筑認證合作協(xié)議4篇
- 頭皮護理產品配方優(yōu)化-深度研究
- 2024版酒店物業(yè)綜合服務合作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商場店面窗簾改造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木材綠色采購與銷售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儲罐租賃服務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地產物業(yè)管理與品牌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門衛(wèi)信息化服務與安保培訓承包3篇
- 南安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分布情況登記清單(表五)
- 選煤廠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項目前期選址分析報告
- 急性肺栓塞搶救流程
- 《統(tǒng)計學-基于Python》 課件全套 第1-11章 數(shù)據(jù)與Python語言-時間序列分析和預測
- 《形象價值百萬》課件
- 紅色文化教育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范文十
- 中醫(yī)基礎理論-肝
- 小學外來人員出入校門登記表
- 《土地利用規(guī)劃學》完整課件
- GB/T 25283-2023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