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填空版) 高中歷史 必背核心考點精細梳理 (選擇性必修一二三)_第1頁
第六單元 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填空版) 高中歷史 必背核心考點精細梳理 (選擇性必修一二三)_第2頁
第六單元 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填空版) 高中歷史 必背核心考點精細梳理 (選擇性必修一二三)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第17課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必背知識清單1:歷代戶籍制度的演變1.國家大規(guī)模編排民戶,制定戶籍,開始于時期。公元前375年,“為戶籍相伍”,即以五家為“伍”的辦法編排戶口。2.秦朝的戶籍實行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戶籍外,還有宗親貴族的籍、官吏的宦籍、商賈的市籍等。3.漢朝主管全國戶籍工作,各級地方政府也均有專門人員主管戶籍。東漢末年,戰(zhàn)事頻繁,人口流動加劇,豪強地主與國家爭奪人口,散亂。4.西晉統(tǒng)一后,重定戶籍,稱為。東晉除“黃籍”外,對從北方南渡而來的人口以進行登記。5.隋建立后,重新核定。唐承隋制,管理更嚴,戶籍一造。6.宋朝戶籍分為和。主戶指擁有土地、繳納賦稅的稅戶,客戶指沒有土地的佃戶。7.明朝繼承了元朝以定戶籍的做法,戶籍分籍、軍籍、匠籍等。明朝戶籍稱。8.清朝普通戶籍基本沿襲制,戶籍管理相對。到清前期賦役實行固定丁銀、攤丁入畝后,戶籍的作用大為。必背知識清單2:歷代基層組織與基層社會治理1.基層組織從秦漢到明清,是最基層的行政機構,下設直接管理的基層組織。秦漢時期,縣下設鄉(xiāng)和里。唐朝以百戶為,五里為。城內設,郊外設,設里正、坊正、村正。明朝實行制。2.基層管理與相互監(jiān)督機制秦漢時期的組織,唐朝的制度,北宋王安石實施的法,明朝王守仁推行,清初實行制。必背知識清單3:歷代社會救濟與優(yōu)撫政策1.歷史背景:古代社會水平低,每逢發(fā)生時,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表現(1)歷代社會救濟的主體是掌握大量資源的,民間組織處于地位。漢代建立制度;隋文帝置積谷,鼓勵民間自置。(2)中國古代一直有優(yōu)撫等弱勢群體的傳統(tǒng),尊敬與贍養(yǎng)老人,保障鰥寡孤獨的生活。從唐朝開始,政府設有收容養(yǎng)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機構。(3)宋朝以后,宗族內部的活動逐漸興起。如北宋范仲淹在族內創(chuàng)設義田,賑濟族人。(4)明清時期,組織開始興起,出現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3.特點:(1)政府救濟的重點在,核心在于保證供應,同時疏導和安置流民。(2)社會力量的救濟活動側重于中的賑濟。第18課世界主要國家的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必背知識清單4: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與特點1.在古希臘時期,基層治理依靠進行。村社實行,全體成年男性出席的是村社最高權力機關,處理與村社有關的事務。。2.西歐封建社會的基層治理(1)是主要的基層單位,莊園主或管家管理莊園事務。(2)10-11世紀,西歐興起。行會或商會上層分子把持城市政權,行使城市治理的職責。(3)在基層治理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3.近代西歐國家的基層治理(1)1835年,英國頒布法律,確立了英國近代制度。(2)美國建國后,基本保持了的傳統(tǒng),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單位,承擔著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務功能。(3)法國大革命后,形成了以為基層單位的制度,每個市鎮(zhèn)的市長和市議會都由普選產生,市長同時對中央政府和本地選民負責。。(4)隨著的發(fā)展,各國探索社會救濟的新方法,組織開始形成。4.二戰(zhàn)后(1)表現①很快發(fā)展為基層自治的主要方式。②社區(qū)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組織下,實行居民管理。③社區(qū)不僅提供各項服務,還參與相關的、等地方政府的決策。(2)作用:緩和了矛盾,維護了社會和政治。5.20世紀80年代以后(1)更加強調、社區(qū)和非政府組織的共同作用。(2)社區(qū)承擔了更多的功能。(3)公眾、和私人部門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使得基層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必背知識清單5: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fā)展1.建立(1)17世紀初,英國頒布了。(2)19世紀80年代,德國初步建立了制度。(3)1935年,美國頒布,標志著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最終確立。(4)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國率先構建了體系,基本實現了全民覆蓋。(5)北歐四國及法德加澳等國都建成了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評價(1)實質: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2)積極作用: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的發(fā)展。(3)消極影響:過度的社會保障加重了財政負擔,容易助長行為。3.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逐步建立。(2)1951年2月政務院發(fā)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