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學與地基基礎作業(yè)10_第1頁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作業(yè)10_第2頁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作業(yè)10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題根據(jù)地基損壞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壞或影響正常使用的程度,可將地基基礎設計為( )設計等級。A.二個C.四個擴展基礎不包( )柱下條形基礎C.墻下條形基礎

三個D.五個B.柱下獨立基礎D.無筋擴展基礎為了保護基礎不受人類和生物活動的影響,基礎頂面至少應低于設計地面(。A.0.1m B.0.2mC.0.3m D.0.5m除巖石地基外,基礎的埋深一般不宜小( )A.0.4m B.0.5mC.1.0m D.1.5m按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載效( )。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shù)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但其分項系數(shù)均為1.0計算地基變形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載效( )。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shù)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但其分項系數(shù)均為10-7計算擋土墻土壓力時,荷載效( )。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shù)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但其分項系數(shù)均為10-8計算基礎內力時,荷載效( )。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shù)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但其分項系數(shù)均為10-9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可( )確定。A.室內壓縮試驗 B.原位載荷試驗C.土的顆粒分析試驗 D.相對密度試驗計算地基土的短期承載力時,宜采用的抗剪強度指標( )。A.不固結不排水剪指標 B.固結不排水剪指標C.固結排水剪指標(GB50007-2002)推薦的計算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理論公式是( )為基礎的。A.臨塑荷載p B.臨界荷載pcr 1/4C.臨界荷載p1/3

D.極限荷載pu)無關。A.基礎埋深 B.基礎寬度C.土的抗剪強度指標 D.土的狀3m(

)時,從載荷試驗或其他原位測試、規(guī)范表格等方法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進行修正。A.0.3m B.0.5mC.l.0m D.l.5m由( )得到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無須進行基礎寬度和埋深修正。土的抗剪強度指標以理論公式計算地基載荷試驗規(guī)范承載力表格對于框架結構,地基變形一般( )控制。A.沉降量 B.沉降差C.傾斜 D.局部傾斜對于砌體承重結構,地基變形一般( )控制。A.沉降量 B.沉降差C.傾斜 D.局部傾斜A.沉降量 B.沉降差C.傾斜 D.局部傾斜

)控制。計算地基變形時,施加于地基表面的壓力應采( )。A.基底壓力 B.基底反力C.基底附加壓力 D.基底凈壓力縱向和橫向尺寸相差較大的高層建筑筏形基礎或箱形基礎,在荷載分布和地基土層都比較均勻的情況下,從安全角度出發(fā),首先要嚴格控制的( )。A.平均沉降量 B.最大沉降量C.縱向傾斜 D.橫向傾斜( )應驗算其穩(wěn)定性。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的建筑物經常承受水平荷載作用的高層建筑( )不存在凍脹問題。A.粗粒土C.黏性土

B.細粒土D.粉土d應( )。A.自室外地面算起 B.自室內地面算起C.取室內外的平均埋深 D.當室外有填土時從老天然地面算起對于設有地下室的獨立基礎,在對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進行埋深修正時,埋深d( )。A.自室外地面算起 B.自室內地面算起C.取室內外的平均埋深 D.當室外有填土時從老天然地面算起砂土地基在施工期間完成的沉降量,可以認( )。已接近最終沉降量50%-80%20%-50%5%-20%當?shù)鼗鶋嚎s層范圍內存在軟弱下臥層時,基礎底面尺寸( )。按軟弱下臥層承載力特征值確定,這樣也就滿足了持力層承載力的要求按軟弱下臥層承載力特征值確定后適當加大按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確定后適當加大地基變形驗算aA 大于乙基礎的底面積A 現(xiàn)兩基礎的基底壓力p均等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但其沉降a甲 乙pfa,則應( )。A.A甲C.A甲

B.A乙D.A乙下列措施中)不屬于減輕不均勻沉降危害的措施。建筑物的體型應力求簡單相鄰建筑物之間應有一定距離設置沉降縫設置伸縮縫多層砌體承重結構設置圈梁時,若僅設置兩道,則( )。在基礎面附近和底層窗頂或樓板下面各設置一道在房屋中部適當樓層窗頂或樓板下面各設置一道在頂層和其下一層窗頂或樓板下面各設置一道在基礎面附近和頂層窗頂或樓板下面各設置一道?A.10% B.20% C.30% D.40%在不考慮寬度修正的情況下,具有地下室的筏形基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要比樣條件下的條形基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 )。A.高 B.一樣C.低 D.略低一些對軟弱下臥層的承載力特征值進行修正時)。A.僅需作深度修正 B.僅需作寬度修正C.需作寬度和深度修正 D.僅當基礎寬度大于3m時才需作寬度修正當?shù)鼗芰臃秶鷥却嬖谲浫跸屡P層時,若要顯著減小柱下擴展基礎的沉降量較可行的措施( )。A.增大基底面積C.增大基礎埋深

B.減小基底面積D.減小基礎埋深下列說法中,哪一條是正確?( )增大基礎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因而可以減小基底面積增大基礎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因而可以降低工程造價增大基礎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因而對抗震有利增大基礎埋深雖然可以提高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但一般不能有效地減小基底面積下列說法中,哪一條是錯誤?( )沉降縫宜設置在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變化處沉降縫宜設置在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處沉降縫宜設置在建筑物結構類型截然不同處伸縮縫可兼作沉降縫下列說法中,哪一條是錯誤?( )原有建筑物受鄰近新建重型或高層建筑物影響設置圈梁的最佳位置在房屋中部先重后輕,先深后淺在軟土地基上開挖基坑時,要注意盡可能不擾動土的原狀結構下列說法中,哪一條是錯誤?( )柱下條形基礎按倒梁法計算時兩邊跨要增加配筋量,其原因是考慮基礎的架越作用基礎架越作用的強弱僅取決于基礎本身的剛度框架結構對地基不均勻沉降較為敏感地基壓縮性是否均勻對連續(xù)基礎的內力影響甚大柔性基礎在均布荷載作用下,基底反力分布( )。A.均勻分布 B.中間大,兩端小C.中間小,兩端大排架結構屬( )。A.柔性結構C.剛性結構框架結構屬( )柔性結構C.剛性結構

敏感性結構B.敏感性結構可不作地基變形驗算的建筑物( )。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設計等級為乙級的建筑物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GB50007-2002)表3.0.2筑物進行基礎截面設計時,必須滿足基礎臺階寬高比要求的( )。A.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B.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C.柱下條形基礎 D.無筋擴展基礎1.B2.A3.A4.B5.A6.B7.D8.C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