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韓愈-傳世名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聯(lián))天街小雨潤如酥(乳汁
),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進學解》)韓愈-傳世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1《張中丞傳》后敘
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韓愈2張巡、許遠抗敵大事記756年2月,真源令張巡騎兵討賊,樂從者數(shù)千人,西入雍丘。3月,叛軍四萬余至城下,巡身先士卒,屢敗叛軍,積六十余日,大小三百余戰(zhàn),叛軍敗走。7月,叛軍圍雍丘四十余日,城中矢盡,巡縛草人千余,夜縋城下,得矢數(shù)十萬。其后夜復(fù)縋人,敵笑而不備,巡以死士五百襲敵營,敵兵大亂,二萬余人去城三十里置營,巡以三千人大破之。12月,叛軍二萬將襲寧陵,巡移軍寧陵,與睢陽太守許遠大破敵軍,斬首萬余。張巡、許遠抗敵大事記756年2月,真源令張巡騎兵討賊,樂從者3757年1月,尹子奇率十三萬軍攻睢陽,巡入城與許遠合兵六千八百人,晝夜苦戰(zhàn),擒叛將六十余人,殺敵兩萬余,尹退。3月,尹復(fù)攻睢陽,又為巡擊敗。5月,尹圍城益急,巡與南霽云、雷萬春等十余將各率五十騎突入敵營,殺敵五千余,射中尹左目,叛軍遂退。757年1月,尹子奇率十三萬軍攻睢陽,巡入城與許遠合兵六千八47月,尹復(fù)征兵數(shù)萬攻睢陽,城中食盡,將士每人米一合,雜以茶紙樹皮,士卒僅余一千六百人,巡令南霽云將三十騎突圍求救于賀蘭進明,賀蘭不救,霽云至寧陵與廉坦同將步騎三千人回至城下,經(jīng)苦戰(zhàn),僅千余人入城。10月,城中馬、雀、鼠皆食盡,遂及食人。所余四百人饑病不能戰(zhàn)。城遂陷。大小四百余戰(zhàn),殺叛軍十二萬人。7月,尹復(fù)征兵數(shù)萬攻睢陽,城中食盡,將士每人米一合,雜以茶紙51、聆聽名家《張中丞傳》后敘.mp3朗讀,把握字音、句讀、語氣、感情。2、學生讀。讀一讀:1、聆聽名家《張中丞傳》后敘.mp3朗讀,把握字音、句讀、語6解讀課文解讀課文7
得:發(fā)現(xiàn)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以……自名:因……自許闕:缺失首尾:始末得:發(fā)現(xiàn)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8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與吳郡的張籍翻閱家中的舊書,發(fā)現(xiàn)李翰寫的《張巡傳》。李翰一向因文章自許,這篇傳記寫得很詳細周密。然而我尚有遺憾其有缺失的地方:沒有給許遠寫傳,也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跡的始末。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與吳郡的張籍翻閱家中的舊書,發(fā)現(xiàn)李9材:才能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柄:權(quán)柄,權(quán)力竟:最終通知:通曉,全面理解以為:認為材:才能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10許遠雖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但打開城門接納張巡,職位本在張巡之上,把指揮的權(quán)力交給張巡,自己甘居其下,絲毫不懷疑和猜忌,最終與張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雎陽城陷落后被俘獲,與張巡死的時間前后不同罷了。張、許兩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全面理解他們父親的志向,認為張巡被殺而許遠成了俘虜,懷疑許遠是怕死因而向敵人投降了。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許遠雖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但打開城門接納張巡,11誠:真的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以:來而:而且蚍蜉蟻子:蚍(pí)蜉(fǔ):黑色大蟻。蟻子:幼蟻。喻很小。語:告訴而:卻以……為:認為……是……誠:真的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12許遠真的怕死,為什么苦苦堅守那小小的地方,吃他所愛之人的肉,來和敵人抗擊而且不投降呢?當他在圍城中堅守時,城外沒有一丁點的援助,他所想效忠的就是國家與君主而已,而敵人告訴國家已滅亡,國君已經(jīng)死了。許遠看到救援的軍隊不到,叛軍卻越來越多,必定會認為他們的話是真的。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許遠真的怕死,為什么苦苦堅守那小小的地方,吃他所愛之人的肉,13而:但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數(shù):計算烏有:哪有,豈有雖:即使而:但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14在外無援兵可待但他們?nèi)允乃朗爻?,已?jīng)人吃人且將要吃盡,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數(shù)著日子知道死期了,(由此看來),許遠不怕死是很清楚了!哪里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下都死了,只有自己蒙受羞愧恥辱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這么做。唉!難道說賢明的許遠卻會做這樣的事嗎!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在外無援兵可待但他們?nèi)允乃朗爻牵呀?jīng)人吃人且將要吃盡,即使是15
說者:造謠的人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所分:分守的地段者:……的地方絕:拉斷尤:怪罪,責備說者:造謠的人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16
造謠的人又說什么許遠與張巡分守雎陽城,城池陷落,從許遠分守的地段開始的,用這些來誹謗許遠,這種論調(diào)又跟兒童的見識沒有什么兩樣。人快要死了,他的五臟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繩子而且拉斷它,繩子的斷絕必定有裂痕處。旁觀的人看到他這樣,因此就責備許遠,未免也太不通達事理了。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造謠的人又說什么許遠與張巡分守雎陽城,城池陷17
美:美名卓卓:卓絕不凡寧:難道之:到將:率領(lǐng)羸:瘦弱(的士兵)去:離開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18
小人喜歡非議,不樂意成全別人的美名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哇!象張巡、許遠對國家作出的貢獻是如此卓越,還不免遭受指摘,別的事情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呢?當張、許二公初守睢陽的時候,怎能料到人家最終不來救援,因而放棄睢陽,事先退走呢?如果這座城不能夠守住,即使退避到別的地方去又有什么用處呢?等到他們沒有救兵而且走投無路的時候
,率領(lǐng)著那些因受傷殘廢、饑餓瘦弱的余部,即便想撤離睢陽,也一定無法到達要到的地方。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小人喜歡非議,不樂意成全別人的美名竟然到了這個19之:取獨就盡:接近滅亡沮遏:jǔ’è阻止擅:擁有追議:追究評議而:反而,卻比:能夠相匹,等同淫辭:邪僻荒誕的言論
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之:取獨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20張、許二公很賢明,他們的謀劃十分周到。守住一座城池,捍衛(wèi)著整個天下,憑借著越來越少的士乓,抗擊著一天比一天多的敵軍,掩護江淮大地,阻止了敵人的攻勢,國家沒有滅亡,這是誰的功勞呢?在那個時候,棄城求生的人,不能一個兩個地數(shù);掌握強大的兵力坐著觀望的人,環(huán)顧睢陽城四周都有。不追究評議這些人,反而指責張許二公以死堅守,也可見他們把自己等同于叛賊,編造邪僻荒誕的言論幫助叛賊攻擊他們啊。
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張、許二公很賢明,他們的謀劃十分周到。守住一座21從事:指任職。屢:來往狀語后置句之:取獨且:并且延:請
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從事:指任職。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22我曾經(jīng)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職,經(jīng)常來往于兩州之間,親自到人們所說的雙廟去祭奠。那里的老人常常說起張巡、許遠當時的故事,說:南霽云向賀蘭進明請求救兵,賀蘭忌妒張巡、許遠的聲望功績超過自己,不肯出兵援救。喜歡南霽云勇猛強壯,不聽他的話,硬要留他,準備酒席與歌舞,請南霽云入座。
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我曾經(jīng)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職,經(jīng)常來往于兩州23雖:即使義:道義上因:于是示:給……看一座:滿座的人感激:感動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雖:即使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24霽云慷慨激昂地說:“我來的時候,雎陽的人沒飯吃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我即使想一個人吃,道義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斬斷一個手指,鮮血淋漓,拿給賀蘭看。滿座的人非常震驚,都感動得為南霽云流下眼淚。霽云知道賀蘭終究沒有為他出兵的意思,立刻奔馳而去,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霽云慷慨激昂地說:“我來的時候,雎陽的人沒飯吃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25
浮圖:佛塔所以:用來志:作標記脅降:威脅(張巡)投降。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庇懺羞^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浮圖:佛塔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26
快要出城,抽出箭來射佛寺的佛塔,箭射進了它上邊的磚中半箭深,說:“我回去擊敗叛逆,一定要消滅賀蘭,這支箭用來作標記!”我在貞元年間經(jīng)過泗州,船上的人還指著互相談?wù)?。城被攻破后,叛軍用刀威脅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服,就拉出去,準備殺死他;又逼南霽云投降,霽云沒有回答。張巡呼喊霽云道:“南八,男子漢一死罷了,不可為不義之人所屈服!”霽云笑著說:“本想有所作為,既然您有話,我敢不死!”于是不屈而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痹菩υ唬骸坝麑⒁杂袨橐?;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快要出城,抽出箭來射佛寺的佛塔,箭射進了它上邊的磚中半箭深,27
依:投靠常:“嘗”,曾
以:因為粗:粗略細:細問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圍中。籍大歷中于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無所不讀。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云: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嵩曰:“未熟也?!毖苍唬骸拔嵊跁x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币溃和犊繌埣唬河杏卺哉?,少依于巡,及巡28
張籍說:“有個叫于嵩的人,年輕時投靠張巡。等到張巡起兵時,于嵩曾在圍城之中?!睆埣髿v年間在和州烏江縣見過于嵩,于嵩那時年紀六十多歲。因為張巡,起初得到了臨渙縣尉職務(wù),喜歡學習,沒有什么書不讀。張籍當時還小,粗略聽到張巡、許遠的事,沒能細問。于嵩說:張巡身高七尺多,胡須像天神。曾看見于嵩讀《漢書》,對于嵩說:“為什么老讀這部書?”嵩回答說:“還沒讀熟呢?!睆堁舱f:“我對書讀不超過三遍,就終身不忘了?!?/p>
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圍中。籍大歷中于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無所不讀。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云: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嵩曰:“未熟也?!毖苍唬骸拔嵊跁x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張籍說:“有個叫于嵩的人,年輕時投靠張巡。等29
因:于是盡卷:背完一卷以為:認為亂:隨意帙書卷立:立即因:憑借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shù)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因:于是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30
于是背誦于嵩所讀的書,背完一卷不錯一字。于嵩很驚奇,認為張巡碰巧熟悉這一卷,于是隨意抽取其他的書卷來試,沒有不是這樣的。于嵩又拿書架上的許多書,試著問張巡,張巡隨口背誦毫無遲疑。于嵩跟隨張巡時間長了,也不見張巡經(jīng)常讀書,作文章,拿起紙筆立即寫,從來不打草稿。剛守雎陽的時候,士卒多達萬人,城里的居民戶也近數(shù)萬,張巡憑借一次見面問過姓名,那以后沒有不認識的。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shù)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于是背誦于嵩所讀的書,背完一卷不錯一字。于嵩很驚奇,認為張31
輒:就戮:殺害旋:環(huán)顧四周怖:害怕顏色:臉色陽陽:安詳鎮(zhèn)定的樣子。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眾泣不能仰視。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輒:就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32
張巡發(fā)怒,胡須就張開。到雎陽城陷落,叛賊捆綁著張巡等數(shù)十人坐在那里,將要殺害。張巡起身環(huán)顧四周,他的部下見他起身,有的站起,有的哭泣。張巡說:“你們不要害怕,死,是命。”大家都哭得不能抬頭看。張巡就刑時,臉色不變,神態(tài)自若得跟平時一樣。許遠是寬仁厚道的長者,外表如同他的內(nèi)心;跟張巡同年出生,月日比張巡晚,稱張巡為兄長,死時年僅四+九歲。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北娖荒苎鲆暋Q簿吐緯r,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張巡發(fā)怒,胡須就張開。到雎陽城陷落,叛賊捆綁著張巡等數(shù)十人33
有:占有詣:到……去訟理:告狀為所:被嵩貞元初,死于亳、宋間?;騻麽杂刑镌谫?、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于嵩無子。張籍云有:占有嵩貞元初,死于亳、宋間?;騻麽杂刑镌谫?、宋間,武人奪34
于嵩貞元初,死于亳州、宋州之間,有人傳說于嵩在亳、宋之間有田產(chǎn),武人奪去占有它,于嵩準備到州衙去告狀,被武人殺害。于嵩沒有兒子。(以上都是)張籍說的。嵩貞元初,死于亳、宋間?;騻麽杂刑镌谫?、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于嵩無子。張籍云于嵩貞元初,死于亳州、宋州之間,有人傳說于嵩在亳、宋之間有田35“而”的有趣掌故: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其文中“而”字泛濫,極不恰當,便以牙還牙批閱:“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短短18字,用11個而字,精妙至極。意思:應(yīng)當用“而”的地方而(卻)不用“而”,不應(yīng)該用“而”的地方而(卻)而(用)“而”,而(像)現(xiàn)在這樣用法,日后也而(這樣),你的水平也就不過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一個,是名詞。二個,是連詞,表轉(zhuǎn)折。
三個,名詞動用四個,名詞五個,是連詞,表轉(zhuǎn)折六個,名詞動用七個,名詞八個,名詞九個,代詞十個,代詞十一個,語氣助詞“而”的有趣掌故: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36練一練: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嫉妒(jì)嗚咽(yè)殺戮(lù)云霄雨霽(jì)B.沮遏(jǔè須髥(rán)訴訟(sùsòng)卷帙浩繁(zhì)C.蚍蜉(pífú)遠遁(dùn)詬罵(gòu)流言蜚語(fēi)D.羸弱(léi)睢陽(suī)創(chuàng)傷(chuāng)潛滋暗長(zī)A(嫉jí妒)練一練: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372.下列各句中加線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竟,竟然B.然尚恨有缺者,不為許遠立傳。恨,怨恨C.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擅,擅自D.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講,謀劃D.(A.竟,最終。B.恨,遺憾C.擅,掌握,擁有)
2.下列各句中加線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D.(A.竟,383.下列各組中加線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B.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草創(chuàng)為就,會遭此禍C.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示之者三D.強留之,具食與樂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C.示,給……看(A.尚,還;崇尚B.創(chuàng),傷;創(chuàng),寫;草創(chuàng),起草稿D.具,備辦;詳細)3.下列各組中加線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C.示,給394.下列各組中加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B.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C.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D.疑畏死而辭服于賊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B.表轉(zhuǎn)折,卻(A.介詞,把;介詞,憑借。C.副詞,于是;介詞,憑借。D.介詞,向;介詞,比。)4.下列各組中加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B.405.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屢道于兩府間道,取道,經(jīng)過B.具食與樂,延霽云坐延,邀請C.云雖欲獨食,義不忍義,恩情D.此矢所以志也志,通“識”,標記C(義,名詞用作狀語,在道義上)
5.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義,41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組是()①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②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③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④不可為不義屈A.①和②相同,③和4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4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4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4不同D.(①取獨。②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③介詞,替。④介詞,表原因,因為。)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組是()D427.下列句子補出的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巡不屈,即牽(巡)去。B.(賊)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賊)。C.(霽云)不聽其語,強留之。D.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志)以相語。C(“霽云”應(yīng)該為“賀蘭”)7.下列句子補出的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C(“霽云”應(yīng)438.從課文行文方式看,本文的最大特色是()A.敘事與議論并重B.著重敘事C.分敘主要人物事跡D.著重刻畫人物A9.下列四項是用細節(jié)描寫來寫南霽云的一項是()A.記憶超人B.拔刀斷指C.抽矢射賀蘭D.怒則須髯張B8.從課文行文方式看,本文的最大特色是()A9.4410.本文刻畫的主要人物較多,其中作者歌頌的三個主要人物是()A.張巡、張籍、雷萬春B.李翰、張巡、許遠C.張巡、許遠、南霽云D.雷萬春、許遠、南霽云
C11.文中在寫南霽云拔刀斷指時說:“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從刻畫南霽云的形象來說,這種表現(xiàn)方法是()A.對比反襯B.心理刻畫C.表情描寫D.側(cè)面烘托D10.本文刻畫的主要人物較多,其中作者歌頌的三個主要人物是4512.翻譯下列句子(1)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2)寧能知人之卒不救。(3)此矢所以志也。(4)疑畏死而辭服于賊。(5)何為久讀此?12.翻譯下列句子46
(1)譯:哪里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下都死了,唯獨蒙受羞愧恥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做。(采分點:烏,雖)(2)譯:怎么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呢。(采分點:寧能:怎么。卒:副詞,最終。)(3)譯:這支箭就是用來作標記的。(采分點:所以:用來……的。志:通“識”作標記。)(4)譯:懷疑他(許遠)害怕死因而向敵人說了屈服的話。(這句既是狀語后置句,又是省略句,應(yīng)該是“疑之畏死而于賊辭服”。)(5)譯:為什么老是讀這本書呢。(賓語前置句,應(yīng)該是“為何久讀此”。)(1)譯:哪里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下都死了,唯獨蒙受羞愧恥47韓愈-傳世名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聯(lián))天街小雨潤如酥(乳汁
),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進學解》)韓愈-傳世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48《張中丞傳》后敘
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韓愈49張巡、許遠抗敵大事記756年2月,真源令張巡騎兵討賊,樂從者數(shù)千人,西入雍丘。3月,叛軍四萬余至城下,巡身先士卒,屢敗叛軍,積六十余日,大小三百余戰(zhàn),叛軍敗走。7月,叛軍圍雍丘四十余日,城中矢盡,巡縛草人千余,夜縋城下,得矢數(shù)十萬。其后夜復(fù)縋人,敵笑而不備,巡以死士五百襲敵營,敵兵大亂,二萬余人去城三十里置營,巡以三千人大破之。12月,叛軍二萬將襲寧陵,巡移軍寧陵,與睢陽太守許遠大破敵軍,斬首萬余。張巡、許遠抗敵大事記756年2月,真源令張巡騎兵討賊,樂從者50757年1月,尹子奇率十三萬軍攻睢陽,巡入城與許遠合兵六千八百人,晝夜苦戰(zhàn),擒叛將六十余人,殺敵兩萬余,尹退。3月,尹復(fù)攻睢陽,又為巡擊敗。5月,尹圍城益急,巡與南霽云、雷萬春等十余將各率五十騎突入敵營,殺敵五千余,射中尹左目,叛軍遂退。757年1月,尹子奇率十三萬軍攻睢陽,巡入城與許遠合兵六千八517月,尹復(fù)征兵數(shù)萬攻睢陽,城中食盡,將士每人米一合,雜以茶紙樹皮,士卒僅余一千六百人,巡令南霽云將三十騎突圍求救于賀蘭進明,賀蘭不救,霽云至寧陵與廉坦同將步騎三千人回至城下,經(jīng)苦戰(zhàn),僅千余人入城。10月,城中馬、雀、鼠皆食盡,遂及食人。所余四百人饑病不能戰(zhàn)。城遂陷。大小四百余戰(zhàn),殺叛軍十二萬人。7月,尹復(fù)征兵數(shù)萬攻睢陽,城中食盡,將士每人米一合,雜以茶紙521、聆聽名家《張中丞傳》后敘.mp3朗讀,把握字音、句讀、語氣、感情。2、學生讀。讀一讀:1、聆聽名家《張中丞傳》后敘.mp3朗讀,把握字音、句讀、語53解讀課文解讀課文54
得:發(fā)現(xiàn)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以……自名:因……自許闕:缺失首尾:始末得:發(fā)現(xiàn)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55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與吳郡的張籍翻閱家中的舊書,發(fā)現(xiàn)李翰寫的《張巡傳》。李翰一向因文章自許,這篇傳記寫得很詳細周密。然而我尚有遺憾其有缺失的地方:沒有給許遠寫傳,也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跡的始末。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與吳郡的張籍翻閱家中的舊書,發(fā)現(xiàn)李56材:才能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柄:權(quán)柄,權(quán)力竟:最終通知:通曉,全面理解以為:認為材:才能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57許遠雖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但打開城門接納張巡,職位本在張巡之上,把指揮的權(quán)力交給張巡,自己甘居其下,絲毫不懷疑和猜忌,最終與張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雎陽城陷落后被俘獲,與張巡死的時間前后不同罷了。張、許兩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全面理解他們父親的志向,認為張巡被殺而許遠成了俘虜,懷疑許遠是怕死因而向敵人投降了。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許遠雖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但打開城門接納張巡,58誠:真的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以:來而:而且蚍蜉蟻子:蚍(pí)蜉(fǔ):黑色大蟻。蟻子:幼蟻。喻很小。語:告訴而:卻以……為:認為……是……誠:真的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59許遠真的怕死,為什么苦苦堅守那小小的地方,吃他所愛之人的肉,來和敵人抗擊而且不投降呢?當他在圍城中堅守時,城外沒有一丁點的援助,他所想效忠的就是國家與君主而已,而敵人告訴國家已滅亡,國君已經(jīng)死了。許遠看到救援的軍隊不到,叛軍卻越來越多,必定會認為他們的話是真的。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許遠真的怕死,為什么苦苦堅守那小小的地方,吃他所愛之人的肉,60而:但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數(shù):計算烏有:哪有,豈有雖:即使而:但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61在外無援兵可待但他們?nèi)允乃朗爻?,已?jīng)人吃人且將要吃盡,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數(shù)著日子知道死期了,(由此看來),許遠不怕死是很清楚了!哪里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下都死了,只有自己蒙受羞愧恥辱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這么做。唉!難道說賢明的許遠卻會做這樣的事嗎!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在外無援兵可待但他們?nèi)允乃朗爻?,已?jīng)人吃人且將要吃盡,即使是62
說者:造謠的人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所分:分守的地段者:……的地方絕:拉斷尤:怪罪,責備說者:造謠的人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63
造謠的人又說什么許遠與張巡分守雎陽城,城池陷落,從許遠分守的地段開始的,用這些來誹謗許遠,這種論調(diào)又跟兒童的見識沒有什么兩樣。人快要死了,他的五臟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繩子而且拉斷它,繩子的斷絕必定有裂痕處。旁觀的人看到他這樣,因此就責備許遠,未免也太不通達事理了。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造謠的人又說什么許遠與張巡分守雎陽城,城池陷64
美:美名卓卓:卓絕不凡寧:難道之:到將:率領(lǐng)羸:瘦弱(的士兵)去:離開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65
小人喜歡非議,不樂意成全別人的美名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哇!象張巡、許遠對國家作出的貢獻是如此卓越,還不免遭受指摘,別的事情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呢?當張、許二公初守睢陽的時候,怎能料到人家最終不來救援,因而放棄睢陽,事先退走呢?如果這座城不能夠守住,即使退避到別的地方去又有什么用處呢?等到他們沒有救兵而且走投無路的時候
,率領(lǐng)著那些因受傷殘廢、饑餓瘦弱的余部,即便想撤離睢陽,也一定無法到達要到的地方。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小人喜歡非議,不樂意成全別人的美名竟然到了這個66之:取獨就盡:接近滅亡沮遏:jǔ’è阻止擅:擁有追議:追究評議而:反而,卻比:能夠相匹,等同淫辭:邪僻荒誕的言論
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之:取獨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67張、許二公很賢明,他們的謀劃十分周到。守住一座城池,捍衛(wèi)著整個天下,憑借著越來越少的士乓,抗擊著一天比一天多的敵軍,掩護江淮大地,阻止了敵人的攻勢,國家沒有滅亡,這是誰的功勞呢?在那個時候,棄城求生的人,不能一個兩個地數(shù);掌握強大的兵力坐著觀望的人,環(huán)顧睢陽城四周都有。不追究評議這些人,反而指責張許二公以死堅守,也可見他們把自己等同于叛賊,編造邪僻荒誕的言論幫助叛賊攻擊他們啊。
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張、許二公很賢明,他們的謀劃十分周到。守住一座68從事:指任職。屢:來往狀語后置句之:取獨且:并且延:請
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從事:指任職。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69我曾經(jīng)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職,經(jīng)常來往于兩州之間,親自到人們所說的雙廟去祭奠。那里的老人常常說起張巡、許遠當時的故事,說:南霽云向賀蘭進明請求救兵,賀蘭忌妒張巡、許遠的聲望功績超過自己,不肯出兵援救。喜歡南霽云勇猛強壯,不聽他的話,硬要留他,準備酒席與歌舞,請南霽云入座。
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我曾經(jīng)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職,經(jīng)常來往于兩州70雖:即使義:道義上因:于是示:給……看一座:滿座的人感激:感動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雖:即使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71霽云慷慨激昂地說:“我來的時候,雎陽的人沒飯吃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我即使想一個人吃,道義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斬斷一個手指,鮮血淋漓,拿給賀蘭看。滿座的人非常震驚,都感動得為南霽云流下眼淚。霽云知道賀蘭終究沒有為他出兵的意思,立刻奔馳而去,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霽云慷慨激昂地說:“我來的時候,雎陽的人沒飯吃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72
浮圖:佛塔所以:用來志:作標記脅降:威脅(張巡)投降。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浮圖:佛塔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73
快要出城,抽出箭來射佛寺的佛塔,箭射進了它上邊的磚中半箭深,說:“我回去擊敗叛逆,一定要消滅賀蘭,這支箭用來作標記!”我在貞元年間經(jīng)過泗州,船上的人還指著互相談?wù)?。城被攻破后,叛軍用刀威脅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服,就拉出去,準備殺死他;又逼南霽云投降,霽云沒有回答。張巡呼喊霽云道:“南八,男子漢一死罷了,不可為不義之人所屈服!”霽云笑著說:“本想有所作為,既然您有話,我敢不死!”于是不屈而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庇懺羞^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痹菩υ唬骸坝麑⒁杂袨橐?;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快要出城,抽出箭來射佛寺的佛塔,箭射進了它上邊的磚中半箭深,74
依:投靠常:“嘗”,曾
以:因為粗:粗略細:細問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圍中。籍大歷中于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無所不讀。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云: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依:投靠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75
張籍說:“有個叫于嵩的人,年輕時投靠張巡。等到張巡起兵時,于嵩曾在圍城之中。”張籍大歷年間在和州烏江縣見過于嵩,于嵩那時年紀六十多歲。因為張巡,起初得到了臨渙縣尉職務(wù),喜歡學習,沒有什么書不讀。張籍當時還小,粗略聽到張巡、許遠的事,沒能細問。于嵩說:張巡身高七尺多,胡須像天神。曾看見于嵩讀《漢書》,對于嵩說:“為什么老讀這部書?”嵩回答說:“還沒讀熟呢?!睆堁舱f:“我對書讀不超過三遍,就終身不忘了?!?/p>
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圍中。籍大歷中于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無所不讀。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云: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嵩曰:“未熟也?!毖苍唬骸拔嵊跁x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睆埣f:“有個叫于嵩的人,年輕時投靠張巡。等76
因:于是盡卷:背完一卷以為:認為亂:隨意帙書卷立:立即因:憑借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shù)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因:于是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77
于是背誦于嵩所讀的書,背完一卷不錯一字。于嵩很驚奇,認為張巡碰巧熟悉這一卷,于是隨意抽取其他的書卷來試,沒有不是這樣的。于嵩又拿書架上的許多書,試著問張巡,張巡隨口背誦毫無遲疑。于嵩跟隨張巡時間長了,也不見張巡經(jīng)常讀書,作文章,拿起紙筆立即寫,從來不打草稿。剛守雎陽的時候,士卒多達萬人,城里的居民戶也近數(shù)萬,張巡憑借一次見面問過姓名,那以后沒有不認識的。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shù)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于是背誦于嵩所讀的書,背完一卷不錯一字。于嵩很驚奇,認為張78
輒:就戮:殺害旋:環(huán)顧四周怖:害怕顏色:臉色陽陽:安詳鎮(zhèn)定的樣子。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北娖荒苎鲆暋Q簿吐緯r,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輒:就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79
張巡發(fā)怒,胡須就張開。到雎陽城陷落,叛賊捆綁著張巡等數(shù)十人坐在那里,將要殺害。張巡起身環(huán)顧四周,他的部下見他起身,有的站起,有的哭泣。張巡說:“你們不要害怕,死,是命?!贝蠹叶伎薜貌荒芴ь^看。張巡就刑時,臉色不變,神態(tài)自若得跟平時一樣。許遠是寬仁厚道的長者,外表如同他的內(nèi)心;跟張巡同年出生,月日比張巡晚,稱張巡為兄長,死時年僅四+九歲。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北娖荒苎鲆?。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張巡發(fā)怒,胡須就張開。到雎陽城陷落,叛賊捆綁著張巡等數(shù)十人80
有:占有詣:到……去訟理:告狀為所:被嵩貞元初,死于亳、宋間?;騻麽杂刑镌谫?、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于嵩無子。張籍云有:占有嵩貞元初,死于亳、宋間?;騻麽杂刑镌谫?、宋間,武人奪81
于嵩貞元初,死于亳州、宋州之間,有人傳說于嵩在亳、宋之間有田產(chǎn),武人奪去占有它,于嵩準備到州衙去告狀,被武人殺害。于嵩沒有兒子。(以上都是)張籍說的。嵩貞元初,死于亳、宋間?;騻麽杂刑镌谫?、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于嵩無子。張籍云于嵩貞元初,死于亳州、宋州之間,有人傳說于嵩在亳、宋之間有田82“而”的有趣掌故: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其文中“而”字泛濫,極不恰當,便以牙還牙批閱:“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倍潭?8字,用11個而字,精妙至極。意思:應(yīng)當用“而”的地方而(卻)不用“而”,不應(yīng)該用“而”的地方而(卻)而(用)“而”,而(像)現(xiàn)在這樣用法,日后也而(這樣),你的水平也就不過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一個,是名詞。二個,是連詞,表轉(zhuǎn)折。
三個,名詞動用四個,名詞五個,是連詞,表轉(zhuǎn)折六個,名詞動用七個,名詞八個,名詞九個,代詞十個,代詞十一個,語氣助詞“而”的有趣掌故: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83練一練: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嫉妒(jì)嗚咽(yè)殺戮(lù)云霄雨霽(jì)B.沮遏(jǔè須髥(rán)訴訟(sùsòng)卷帙浩繁(zhì)C.蚍蜉(pífú)遠遁(dùn)詬罵(gòu)流言蜚語(fēi)D.羸弱(léi)睢陽(suī)創(chuàng)傷(chuāng)潛滋暗長(zī)A(嫉jí妒)練一練: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842.下列各句中加線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竟,竟然B.然尚恨有缺者,不為許遠立傳。恨,怨恨C.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擅,擅自D.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講,謀劃D.(A.竟,最終。B.恨,遺憾C.擅,掌握,擁有)
2.下列各句中加線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D.(A.竟,853.下列各組中加線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租房和中介合同范本
- 機車拖車出售合同范本
- 家庭學校溝通提升方案計劃
- 保險業(yè)與體育保險市場拓展考核試卷
- 心理健康社會支持和網(wǎng)絡(luò)的力量考核試卷
- 校園應(yīng)急預(yù)案地震災(zāi)害演練關(guān)鍵步驟
- 科技發(fā)展推動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shù)的進步
- 短視頻運營如何玩轉(zhuǎn)社交媒體趨勢
- 婚禮甜點合同范本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課時分層作業(yè)5電流和電源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1-1
- 酒店項目精裝修工程施工組織設(shè)計
- 小學生研學旅行展示ppt模板
- 《思想道德與法治》第一章
- 新概念英語第2冊課文word版
-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微信小程序開發(fā)實戰(zhàn)(第2版)全套PPT完整教學課件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全冊大單元整體作業(yè)設(shè)計
- 重慶自然博物館
- 收養(yǎng)人撫養(yǎng)教育被收養(yǎng)人能力的證明
- 施工升降機的安裝步驟
- 手機號碼歸屬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