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五中學2021年高三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五中學2021年高三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五中學2021年高三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五中學2021年高三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五中學2021年高三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開封市第三十五中學2021年高三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說:“我們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則事實自然顯明了。一分材料出一分貨,十分材料出十分貨,沒有材料便不出貨。兩件事實之間,隔著一大段,把他們聯(lián)絡起來的一切涉想,自然有些也是多多少少可以容許的,但推論是危險的事,以假設可能為當然是不誠信的事?!边@段論述表明作者A.追求客觀的史學B.反對一切推論與聯(lián)想C.重視史料的分類D.倡導“二重證據(jù)法”參考答案:A【詳解】依據(jù)材料中“一分材料出一分貨,十分材料出十分貨,沒有材料便不出貨。兩件事實之間,隔著一大段,把他們聯(lián)絡起來的一切涉想,自然有些也是多多少少可以容許的,但推論是危險的事,以假設可能為當然是不誠信的事”可以看出,作者主張追求客觀的史學,反對推論和假設。故答案為A項。B項,“一切”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史料的分類,排除;D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二重證據(jù)法”,排除。2.西門子是德國電氣工程行業(yè)重要的成員,公司于1897年改組為股份公司,1903年合并舒克特公司,組建西門子一舒克特公司。1897年購買一塊綠地作為工業(yè)園區(qū),新址上建成的第一座工廠西區(qū)電纜廠于1899年8月正式投產。后續(xù)的建筑包括1905年峻工的維爾納工廠(公司的通訊工程中心),1906年建成的諾嫩丹的重型號機械廠和發(fā)電機廠,以及1913年建成的管理辦公大樓。這塊地方于1914年正式由官方命名為西門子城。這主要說明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B.壟斷組織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C.聯(lián)合經營有利于新興工業(yè)的發(fā)展D.生產集中改變了輕重工業(yè)比例參考答案:試題分析:材料中是對西門子發(fā)展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過程闡釋,沒有具體介紹科學技術的相關內容,故A項排除;材料中“改組為股份公司”“組建西門子一舒克特公司”“后續(xù)的建筑包括1905年峻工的維爾納工廠(公司的通訊工程中心)”“諾嫩丹的重型號機械廠和發(fā)電機廠”“建成的管理辦公大樓”說明了形成壟斷的促進了生產的發(fā)展,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新興工業(yè)”,故C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闡釋生產集中對輕重工業(yè)比例變化的影響,故D項排除。考點:資本主義世界的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工業(yè)革命·壟斷組織3.1871年10月,俾斯麥通過帝國立法確立的“文化斗爭”,禁止神職人員參政,認定結婚、離婚等民事行為不再受教會的控制,廢除了與政府政策相悖的教會制度。這些措施A.清除了基督教在德國的影響B(tài).體現(xiàn)了強烈的軍國主義色彩C.客觀上維護了德意志的統(tǒng)一D.否定了德國教會積極作用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jù)材料中的“禁止神職人員參政,認定結婚、離婚等民事行為不再受教會的控制,廢除了與政府政策相悖的教會制度”可知,德國完成統(tǒng)一之后采取措施削弱天主教會對德國政治的影響,實行世俗化的政策,這些措施在當時有利于強化聯(lián)邦政府,從而在客觀上維護了德國的統(tǒng)一,故選C;A項中的“清除了”表述太絕對,故排除;實行政教分離,實行世俗化的政策在當時有利于德國的統(tǒng)一,不能說其體現(xiàn)了軍國主義色彩,排除B;材料中俾斯麥要求政教分離,教會不得干預政治事務,并未否定德國教會的積極作用,故排除D。4.奧巴馬與中國青年對話時指出:“上海在美中關系的歷史中是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報》打開了我們兩國政府和兩國人民接觸交往的新的篇章?!薄靶碌钠隆笔侵福?/p>

)A.“乒乓外交”打開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大門

B.中、美之間結束了二十多年的敵對狀態(tài)C.中、美兩國建交實現(xiàn)了關系的正?;?/p>

D.中美關系緩和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改善參考答案:B5.《伯利克里傳>提到,“全希臘人的公款,竟被從提洛島弄了來,為雅典一邦據(jù)為己有了……希臘真是受了奇恥大辱,她顯然正遭到暴君的獨裁統(tǒng)治。她眼見自己迫不得己獻出的軍費,競被用來把我們的城市粉飾得金碧輝煌,活象一個擺闊氣的女人似的,渾身載滿貴重的寶石、雕像和價值累萬的廟宇?!边@說明當時的雅典A.城邦經濟高度繁榮

B.民主政治遭遇嚴重挑戰(zhàn)C.公職人員貪腐盛行

D.對內實行民主,對外謀求霸權參考答案:D6.在《論中國與歐洲國體異同》中,梁啟超指出,中國周代與古代希臘的國體相似。兩者政治上的相似之處應是

A.貴族政治、列國分立

B.君主專制、中央集權C.小國寡民、等級森嚴

D.分封諸侯、城邦國家參考答案:A7.唐朝詩人元稹這樣描繪當時的社會風尚:“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焙灣蔀楫敃r人們的主食,還有不少蔬菜來自國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爾的菠菜等。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A.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 B.絲綢之路的繁榮C.佛教的迅速傳播 D.北魏孝文帝改革參考答案:B根據(jù)題干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并沒有與印度等國家聯(lián)系,不符合史實,A項錯誤;絲綢之路加強了中西文明交流,B項正確;佛教的傳播與飲食文化無關,C項錯誤;孝文帝改革是民族融合,沒有促進中西交流,D項錯誤。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B。8.下圖為希臘哲學發(fā)展簡圖,由甲圖轉向乙圖的關鍵人物是:A.泰勒斯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參考答案:B略9.有人將右面漫畫中端坐者的現(xiàn)實活動歸納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為人打工。對其后列強侵華權益的理解正確的是A.外國軍艦可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B.列強在華設廠開始取得合法化

C.西方列強拉開瓜分中國的序幕

D.外國軍隊長期駐扎在華戰(zhàn)略要地參考答案: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八國聯(lián)軍侵華,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期間下改變對義和團的招撫政策,下令剿殺義和團?!缎脸髼l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淪為洋人的工具,其中還規(guī)定外國駐軍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D項正確。10.清代官員尹會一在奏疏中說:“江南蘇松兩郡最為繁庶,而貧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資者,不在絲而在布。女子七八歲以上即能紡絮,十二三歲即能織布,一日之經營,盡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边@折射出A.政府放棄抑商政策 B.商品經濟發(fā)展 C.婦女社會地位提高 D.耕織日趨分離參考答案:B本題主要考查明清手工業(yè)的發(fā)展?!罢艞壱稚陶摺闭f法錯誤,排除A;據(jù)材料“一日之經營,盡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可知清代商業(yè)的發(fā)展,故B正確;“婦女社會地位提高”不符合史實,排除C;“耕織日趨分離”與題意無關,排除D。

11.文藝是人們對生活的提煉、升華和表達。下面作品的文藝風格分別是《九歌》

《格爾尼卡》

《第六(悲愴)交響曲》A.浪漫主義立體主義民族樂派 B.浪漫主義印象主義民族樂派C.現(xiàn)實主義印象主義現(xiàn)代主義 D.現(xiàn)實主義立體主義現(xiàn)代主義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中西方文藝風格比較。屈原的《九歌》是楚辭,屬于浪漫主義風格;《格爾尼卡》作者是西班牙的畢加索,其繪畫屬于立體主義風格;《第六(悲愴)交響曲》作者是俄國的柴可夫斯基,他的音樂充滿了激情,具有強烈的俄羅斯民族風格。12.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立法權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行使。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院用普選方式選出……行政權由總統(tǒng)和內閣掌握。”此規(guī)定體現(xiàn)的特點不包括A.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B.實行代議制民主C.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D.內閣對總統(tǒng)負責,不對議會負責參考答案: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法國總統(tǒng)由參眾兩院聯(lián)席會議選舉產生,內閣由總統(tǒng)提名組成,所以,內閣和總統(tǒng)都要對議會負責,故D項錯誤。A、B、C三項均正確。答案選D。13.我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曾明確地指出:“(某段時期),中國人在歐洲人心目中,是天才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是有高度文明的民族。當時他們向往的是中國,學習的是中國。”據(jù)此判斷,“某段時期”是指A.十一、十二世紀B.十四、十五世紀C.十七、十八世紀D.十九、二十世紀參考答案: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西方主張學習中國,了解中國的是在啟蒙運動時期,啟蒙思想家們,由此可知所述時段應該為十七、十八世紀,C符合題意;ABD均與題干所述無關。14.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的“一五”計劃開始大力發(fā)展農業(yè)機械制造業(yè),60年代開始試制國產化肥廠的成套設備,“文革”時期也從歐洲、日本進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產在內的成套設備。據(jù)統(tǒng)計,至1978年我國農業(yè)機械耕作面積、化肥使用量明顯提高。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新中國前30年A.農業(yè)技術過分依賴于國外B.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較嚴重C.農村承包責任制成效顯著D.關注農業(yè)建設并取得成績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材料“開始大力發(fā)展”、“開始試制”、“進口”和“明顯提高”,說明我國農業(yè)建設并取得成績,故選D;材料中“開始試制”表明我國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已經農業(yè)技術,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農村承包責任制的選項,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國民經濟比例問題,排除B。點睛:從整體把握材料的信息能確定判斷的大方向。例如,本題是從發(fā)展的角度看待我國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農業(yè)發(fā)展,整體來看農業(yè)是在發(fā)展,從不同時期來看,實現(xiàn)發(fā)展的做法不一樣。如果知識看到某一時期而忽視總體情況,容易誤選。15.羅榮渠著《現(xiàn)代化新論》中說:“英法美能夠率先開始工業(yè)化,主要原因是從它們的傳統(tǒng)社會內部自發(fā)地產生了推動工業(yè)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過自由市場的杠桿作用,推動了工業(yè)化,形成了內生型的自由主義工業(yè)化模式?!毕铝嘘P于自由主義經濟發(fā)展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發(fā)揮國家對經濟調節(jié)作用

B.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其喪失統(tǒng)治地位C.促進西方社會壟斷時代的到來

D.美國羅斯福新政將其徹底廢除參考答案:C16.歷史中會經常碰到“近代化”一詞。百度詞條對此解釋:近代化就是指資本主義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經濟上的工業(yè)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學化。下列觀點與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①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②男練義和團,女練紅燈照??驳闺娋€桿,扒了火車道。③今為機器之世,多機器則強,少機器則弱。④立憲政體,取決公論;上下議院,實為行政之本。⑤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的一切黑暗。A.②④⑤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參考答案:C17.讀下圖,對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國內生產總值構成變化原因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B.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實施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D.八字方針的貫徹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在1953年提出的,按照總路線的要求,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與第二個五年計劃無關。BCD三項都發(fā)生在二五計劃期間。故選A項。18.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就實現(xiàn)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進行了不懈探索。對下表說法正確的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制度都缺乏廣泛代表性B.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獨創(chuàng)性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建國以前就已經開始萌芽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性質參考答案:19.如圖是“飛機發(fā)明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中的“中國篇”,郵票背景圖中的左側是中國人制造的最早飛機,其設計者是()A.馮如 B.徐壽 C.李善蘭 D.華蘅芳參考答案:考點:交通工具的進步.分析:本題考查中國交通工具的進步.需要掌握中國人制造的最早飛機的設計者.解題時注意抓住關鍵信息“中國人制造的最早飛機”,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即可.解答:依據(jù)題干“中國人制造的最早飛機”和圖片,結合所學可知,中國人制造的最早飛機的設計者是馮如,故A項正確.故選A.20.蘇聯(lián)在1991年的狀況與沙皇俄國在1917年時的情形很相似……1917年8月的科爾尼洛夫起義,它使臨時政府陷入混亂狀態(tài),并增強了人民群眾進行根本改革的意識……1991年“國家緊急委員會”的叛亂起到了科爾尼洛夫起義的作用,葉利欽擔當了列寧的角色。材料中“列寧的角色”主要指()A.奪取國家政權的號召者B.進行武裝革命的倡導者C.組織國家聯(lián)盟的倡導者D.資產階級政權的仇視者參考答案:A【詳解】依據(jù)材料“蘇聯(lián)在1991年的狀況與沙皇俄國在1917年時的情形很相似……葉利欽擔當了列寧的角色”可知這個角色特征是1991年面對當時狀況的葉利欽和1917年面對當時狀況的列寧所共有的特征。依據(jù)材料“1917年8月科爾尼洛夫起義……使臨時政府陷入混亂狀態(tài),并增強了人民群眾進行根本改革的意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布爾什維克黨領導武裝起義的時機開始成熟,而列寧作為布爾什維克黨的主要領導人,成為發(fā)動工人階級和革命士兵奪取資產階級政權的號召者。而在蘇聯(lián)解體過程中,葉利欽也扮演了奪取國家政權號召者的角色,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葉利欽并非是通過武裝革命的方式實現(xiàn)的奪權;C選項錯誤,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17年列寧并未提出組織國家聯(lián)盟;D選項錯誤,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聯(lián)邦首任總統(tǒng)葉利欽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故正確選項為A選項。21.公元前110年,西漢政府在全國推行均輸法。據(jù)《史記·平準書·集解》:均輸,“謂諸當所輸于官者,皆令輸其土地所饒,平其所在時價。官更于他處賣之,輸者既便,而官有利?!边@表明西漢政府推行均輸法A.保護了小農經濟B.打擊了豪商大賈C.增加了政府收入D.穩(wěn)定了市場秩序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輸于官者”的均輸法打擊了小農經濟,故A項錯誤;“皆令輸其土地所饒,平其所在時價”,不管富人窮人,都要均輸,并非打擊豪商大賈,故B項錯誤;“官有利”,說明增加了政府收入,故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市場秩序,故D項錯誤??键c:中外歷史重大改革·王安石變法·均輸法22.周啟多是寧波籍抗日航空烈士,1914年農歷二月出生于當?shù)匾粋€大戶人家,1925年隨父母到天津居住,同年考入南開中學。1936年,報考了南京空軍軍官學校。“七七事變”后隨軍內遷到云南,1940年元旦,他在驅逐日機時犧牲。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活動中他不可能經歷的是A.在寧波時穿長袍馬褂

B.在天津時坐有軌電車上學C.在南京時吃到淮揚菜

D.在昆明的廣播中得知張自忠殉國參考答案:D23.清順治十七年上諭:“士習不端,結社訂盟,把持衙門,關說公事,相煽成風,深為可惡,著嚴行禁止。”康熙說:“人臣分立門戶,私植黨羽,始而蠹國害政,終必禍及身家。”材料說明了A.清廷內部出現(xiàn)嚴重的皇權爭斗

B.統(tǒng)治者嚴防官吏朋黨造成的離心傾向C.漢族知識分子反滿情緒高漲

D.地方官吏腐敗行政效率低參考答案:B24.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頒布法令,規(guī)定自當年秋季起,國民小學的國文教科書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話國語。此一改變應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A.辛亥革命

B.新文化運動

C.中共建黨

D.國民大革命參考答案:B25.下面是一幅關于英國和歐盟的漫畫(羅杰作)。該漫畫表明A.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B.世界多極化格局日趨明朗C.歐洲一體化面臨嚴峻挑戰(zhàn) D.區(qū)域集團化進程就此擱淺參考答案: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當今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的發(fā)展。二戰(zhàn)后,世界經濟開始朝著區(qū)域集團化方向發(fā)展,歐盟的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但其內部仍存在矛盾和爭端。漫畫表現(xiàn)的就是英國對歐盟改革提出條件,并威脅退出歐盟的情形,這表明歐洲一體化面臨嚴峻挑戰(zhàn),選C。材料主題是區(qū)域集團化,排除A;材料不能表明世界多極化格局的變化,B錯;雖然歐盟發(fā)展面臨挑戰(zhàn),但不能說區(qū)域集團化進程擱淺,D錯。26.溫家寶總理強調:我們要走一條和一些大國不一樣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這是中國在總結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尤其是近代以來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時作出的理性選擇。以下各國的近現(xiàn)代歷史最能為我國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經驗的是

A.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B.日本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

C.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D.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重新崛起參考答案:D27.“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因而一切權力的表現(xiàn)和運用必須體現(xiàn)人民的意志。當人民的權力被篡奪并被運用來壓迫和奴役人民時,人民完全有權利舉行起義,有權利用暴力來消滅篡權者”。以上材料表明盧梭A.捍衛(wèi)人民主權

B.主張開明君主制C.主張三權分立

D.反對貧富懸殊而不反對私有制參考答案:A28.蘇聯(lián)實現(xiàn)農業(yè)集體化以后,政府采取提高工業(yè)產品價格、降低農產品價格的辦法,抑制農民的消費。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特點是A.加強對農業(yè)的管理,擺脫糧食供應困難

B.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農業(yè)為工業(yè)化提供資金C.實施五年計劃,進行有計劃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

D.經濟改革的重點放在農業(yè)方面參考答案:B29.“長毛(指太平軍)造反那時候,老通寶的祖父和陳老爺同被長毛擄去,同在長毛窩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們倆同時從長毛營盤里逃了出來,而且偷得了長毛的許多金元寶”。這段文字不能說明的是(

)①有些農民參加太平天國運動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國運動與以往的農民戰(zhàn)爭無本質區(qū)別

③組織渙散是太平天國失敗的重要原因

④農民階級不能作為中國革命的主力軍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參考答案:A30.下列圖片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文明的部分成果,這些成果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參考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幸福是什么?亞里士多德說:幸福就是我們尋找的最好東西,也是完滿的目的。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時代,人們對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某中學學生探究小組收集和整理了下表中的內容。請你根據(jù)下列表格中的內容回答關于幸福觀的有關問題。

中國西方古代1.不斷提升美德的過程就是追求幸福的過程。“一簞食,一瓢飲”能夠修得高尚品德,這樣的苦行值得贊頌。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顯著標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個人幸福的體現(xiàn)。1.蘇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導的精神滿足當做最高幸福,視情欲為一時快樂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識即美德”。2.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普遍認為,人類的幸福來自上帝的恩賜,而物質享受只是世俗的、虛幻的幸福。近現(xiàn)代近代的中國人,對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樣。有人把國家的富強獨立當做終身幸福而奮斗,而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年輕人卻認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東西,比如婚姻、學業(yè)、事業(yè)。

19世紀的西方,享樂幸福論流行,主張物質需要的滿足高于一切。費爾巴哈認為“幸?!皇悄骋簧铩軌驘o阻礙地滿足…關系到它的本質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當代改革開放前,人們普遍接受幸福與物質追求相分離,“越窮越光榮”。改革開放后,很多人把財富的多寡看做幸福與否的標準。“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成為2010年的流行語。經濟發(fā)達的西方社會,人們依然相信為自身謀取各種物質利益是幸福的保證,同時有些人已經把眼光投向社會弱勢群體,幫助他人,實現(xiàn)個人社會價值被當做個人幸福的體現(xiàn)。一.幸福是什么(1)從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觀有何共同之處?(1分)結合所學簡析中國古代的幸福觀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這種幸福觀有何積極影響?(1分)二.幸福面面觀(2)結合時代背景,從政治、經濟、思想方面分別分析影響近現(xiàn)代中西方幸福觀發(fā)生改變的原因。(6分)三.幸福走多遠(3)根據(jù)材料概括,從古代到近現(xiàn)代再到當代,西方社會幸福觀的發(fā)展趨勢。(2分)(4)根據(jù)材料,你認為有哪些因素會影響社會幸福觀的形成?(2分)參考答案:(1)共同之處:注重精神滿足(或答忽視物質追求);重視道德修養(yǎng)。(1分)原因:小農經濟;宗法觀念;儒家思想(答對兩點得2分)積極影響:培養(yǎng)人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1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但本小題總得分不得超出4分)(2)中國: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使國家和個人都陷入生存的危機。(或答:民族危機嚴重)。(1分)經濟:封閉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fā)展。(1分)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啟蒙思想)的傳播,更多人要求個性解放。(1分)西方:政治: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展;(1分)經濟:工業(yè)革命帶來經濟的巨大發(fā)展;(1分)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解放人們的思想;享樂思想流行。(1分)(3)發(fā)展趨勢:古代:追求精神享受和道德境界(或答忽視物質享受);近代:追求物質享受(或答享樂主義流行);現(xiàn)代:在滿足一定物質需求的條件下,注重個人社會價值的追求(2分)。(4)因素:社會幸福觀的形成受當時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和引導。(能貼近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32.【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民國初年的議會政治失敗后,孫中山逐漸意識到,中國的現(xiàn)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個具有現(xiàn)代化導向的強勢的政府來統(tǒng)一中國,并在強勢政權整合下發(fā)展實業(yè)經濟。而要使國民黨具有承擔強勢政權的功能,孫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華革命黨內部講究領袖崇拜,他要求重新登記的國民黨員履行按手印的儀式,要對孫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來強化領袖的權威性。其次,從1923年起,孫中山按照列寧主義的組織模式來進行國民黨改組,借助于從蘇聯(lián)提供的物質支持、組織技巧,來使國民黨集權組織化。第三,孫中山成功地在蘇俄幫助下,建立黃埔軍校,培養(yǎng)自己的黨軍。這樣,孫中山成功地把國民黨從一個處于邊緣狀態(tài)的脆弱松散的議會競爭型政黨,轉變?yōu)橐渣h軍為實力后盾,以孫中山的個人權威為效忠對象,以列寧主義集權組織模式為基礎的新型的權威主義政黨?!幾允捁η亍吨袊倌戡F(xiàn)代化的六次政治選擇——從清末新政到當代改革開放(二)》(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20年代孫中山對國民黨進行改組的特點。(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20世紀20年代孫中山改組國民黨這一事件。參考答案:(1)特點:建立強勢政權;強化領袖權威;仿效蘇聯(lián)建立集權組織模式;建立黨軍。(2)評價:增強國民黨的凝聚力;為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實現(xiàn)奠定基礎;推動國內革命的進程和國民大革命的到來;但為后來國民黨建立專制獨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1)根據(jù)材料中“需要的是由一個具有現(xiàn)代化導向的強勢的政府來統(tǒng)一中國……要使國民黨具有承擔強勢政權的功能”等能知道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目的是適應建立強勢政權的需要,在具體的措施上表現(xiàn)為“要對孫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來強化領袖的權威性”“按照列寧主義的組織模式來進行國民黨改組……使國民黨集權組織化”“建立黃埔軍校,培養(yǎng)自己的黨軍”,概括可得強化領袖權威;仿效蘇聯(lián)建立集權式模式;建立軍隊。(2)根據(jù)材料“脆弱松散的政黨”,通過“黨軍為實力后盾”“孫中山的個人權威為效忠對象”可知有利于加強國民黨的凝聚力;根據(jù)所學可知,這也為后期國民黨主導的國民大革命的順利開展奠定軍事基礎和組織基礎,促進了國內革命的發(fā)展。消極影響結合南京國民政府的相關史實可知為后來國民黨建立專制獨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33.【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薄耙娎剂x,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見利思義。——《論語·里仁》材料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論十大關系》等著作中,不僅充分論證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狀況,而且也情形的看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復雜的義利矛盾,提出了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墩撁珴蓶|、鄧小平的義利觀》材料三“將更多地承認個人利益,滿足個人的需要……我們提倡按勞分配,承認物質利益,是要為全體人民的物質利益而奮斗。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但是這決不是提倡各人拋開國家、集體和別人,專門為自己的物質利益而奮斗,絕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錢’看。”——1980年8月,鄧小平回答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的講話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孔子關于義利的觀點。并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較毛澤東與鄧小平在義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鄧小平關于義利思想有哪些新發(fā)展?(2)根據(jù)以上材料,簡要評價三位人物思想的積極影響。參考答案:(1)孔子認為追求富與貴、避免貧與賤是人之常情;同時他主張見利思義,要義利同在,反對見利忘義。毛澤東和鄧小平都認為,在獲取利益過程中,要兼顧國家、集體、個人利益,提倡為國家利益而努力。鄧小平更多地承認個人利益,鼓勵勤勞致富,反對見利忘義、“向錢看”。(2)評價:孔子的義利觀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個人品德的修煉;毛澤東的義利觀有利于正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是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有益探索;鄧小平的義利觀有利于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1)首先明白材料的意思即: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剿筒粫ハ硎艿?;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shù)姆椒ㄈ[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只要他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遇到國家有危難而愿付出生命,長久處于窮困的境遇也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所以孔子認為追求富與貴、避免貧與賤是人之常情。同時他主張見利思義,要義利同在,反對見利忘義。(2)根據(jù)材料二中“提出了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昂筒牧先小懊總€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但是這決不是提倡各人拋開國家、集體和別人,專門為自己的物質利益而奮斗,”可知兩者的共同點是都認為,在獲取利益過程中,要兼顧國家、集體、個人利益,提倡為國家利益而努力。關于鄧小平的發(fā)展觀點是由材料三中“將更多地承認個人利益,滿足個人的需要……我們提倡按勞分配,承認物質利益,是要為全體人民的物質利益而奮斗?!笨芍囆∑礁嗟爻姓J個人利益,鼓勵勤勞致富,反對見利忘義、“向錢看”。(3)評價三位人物積極影響是一定要定位在當時的時代上,要看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環(huán)境??鬃拥牧x利觀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個人品德的修煉;毛澤東的義利觀有利于正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是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有益探索;鄧小平的義利觀有利于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點睛:本題屬于比較類型材料題,比較型非選擇題涉及到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現(xiàn)象,所以在做題時要對各個事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找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具體方法是:1.在解讀史料上對教材內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備選項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沒有的,這是對學生較高層次的能力要求。2.在做此類題時要善于運用歷史理論進行分析判斷。經常用的基本理論有共性和個性關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的原理,量變與質變的原理。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要從同中找異,從異中求同。3.同學們一方面要注意全面準確地掌握歷史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將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觀點進行分析比較,培養(yǎng)自己的分析比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題時要找準比較角度,結合史實分析其共同點和不同點。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1英國初等教育發(fā)展簡表材料二圍棋被公認為是代表人類最高智慧水平的智力游戲。2016年3月由谷歌開發(fā)的智能程序AlphaGo在圍棋人機大戰(zhàn)中擊敗了韓國棋手李世石。李世石是過去十年贏得世界冠軍最多的圍棋棋手。約有一億人通過互聯(lián)網觀看了比賽直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