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護理學的發(fā)展及其基本概念1、護理學是一門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為理論基礎,研究有關預防保健,治療疾病及康復過程中護理理論、知識、技術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綜合性應用科學。2、1836年,德國牧師西奧多·弗里德爾(Fliedner)在斯瓦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較為正規(guī)的護士訓練班。3、南丁格爾(Florence·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被士兵稱為“提燈女神”4、南丁格爾對護理發(fā)展的貢獻列為以下幾個方面(1)、為護理向正規(guī)的科學化方向發(fā)展提供了基礎:為現代護理賦予了科學的內容,使護理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職業(yè)。(2)、著書立說,闡述其基本護理思想:1858----“醫(yī)院札記”1859-----“護理札記”(3)、致力于創(chuàng)辦學校使護理教育逐步走向正規(guī)化(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倫敦的圣多馬醫(yī)院開辦了第一所護士學校)(4)、創(chuàng)立了一整套護理制度(5)、其他方面,強調了護理倫理及人道主義護理觀念,要求平等對待每位服務對象,不分信仰、種族、貧富給服務對象平等的護理。5、.護理概念的歷史演變過程(1)以疾病為中心(1860年~20世紀40年代)(2)以病人為中心——開始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20世紀40年代~70)(3)以人為健康的中心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今)6、專業(yè)特征:(1)、以服務為目的(2)、有完善的教育體制(3)、有系統完善的理論基礎(4)、有良好的科研體系(5)、由專業(yè)自主性(6)、不斷發(fā)展以滿足社會需要7.護理專業(yè)的劃分根據護理功能來劃分(1)獨立的護理功能(independentfunction)(2)合作性護理功能(interdependentfunction)(3)依賴性護理功能(dependentfunction)根據工作的專業(yè)性質來分(1)專業(yè)性工作(2)類專業(yè)性(3)非專業(yè)性8、護理功能:(1)獨立的護理功能(independentfunction)(2)合作性護理功能(interdependentfunction)如與醫(yī)生配合,飲食方面指導(3)依賴性護理功能(dependentfunction)應用各種藥物,使用呼吸機等9、護理學的概念及知識包括以下4各方面:①倫理學知識②美學知識③個人知識④科學知識國際護士會————InternationalCouncilofNursesICN中華護理學會————ChineseNursingAssociation,CAN1909年在江西成立1888年在福州成立了中國第一所護工學校世界衛(wèi)生組織WMO(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第二章健康與疾病1、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2、亞健康狀態(tài):當一個人的機體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tài),臨床檢查無明顯疾病,但機體各系統的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活力降低,表現為身體疲勞,創(chuàng)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適癥狀時,這種生理狀態(tài)稱亞健康狀態(tài)。3、生存質量(QualityofLife,QOL):是指個體在其所處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標準、理想、追求的目標所決定的對其目前社會地位及生存狀況的認識和滿意程度。它包括個體生理、心理社會功能及物質狀態(tài)四個方面,4、促進健康的護理活動:⑴、日常健康行為:合理的營養(yǎng)、平衡膳食⑵、保健行為:如定期體檢⑶、避免有害環(huán)境行為:如空氣污染、緊張的生活環(huán)境⑷、戒除不良嗜好行為:如戒煙、不酗酒⑸、預警行為:系安全帶⑹、求醫(yī)行為:察覺到自己有某種疾病時,尋求科學可靠的醫(yī)療幫助⑺、尊醫(yī)行為:確認有病后,積極配合醫(yī)療和護理⑻、病人角色行為:傷病致殘后積極康復5、患病(illness):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對其疾病的主觀感受,常常是病人身體或心理上的不適,厭惡不愉快或難受的一種自我感覺和體驗。6、疾病狀態(tài)(sick):其對自我感覺或他人認為患病的人的各種癥狀進行測量或測定的一種表述,或者用病理生理等各種醫(yī)學術語概括及解釋的可觀察、可感知的現象。7、疾病:是機體身心在一定內外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機能、代謝和形態(tài)結構的變化,表現為損傷和抗損傷的整體病理過程,是機體內部及機體與外環(huán)境平衡的破壞和正常狀況的偏離或終結。8、致病模式:⑴、三角模式⑵、輪況模式9、病人角色有如下特征:(1)脫離或減輕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角色及義務(2)病人對于其陷入疾病狀態(tài)沒有責任,有權利接受幫助(3)病人有恢復健康的義務(4)病人有配合醫(yī)療和護理的義務10、常見的病人角色適應不良及心理原因(1)病人角色行為沖突(意識到自己有病但不接受病人角色)(2)病人角色行為強化(害怕離開醫(yī)務人員對正常生活缺乏信心)(3)病人角色行為缺如(沒有進入病人角色不承認自己有?。?)病人角色行為異常(久病有悲觀厭倦甚至自殺)(5)病人角色行為消退(病人因父母有病而轉變?yōu)閮鹤樱?1、身體心像(bodyimage):個人腦海中對自己身體所具有的一種影響12、預防疾病的措施:(1)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primaryprevention)是從病因上防止健康問題的發(fā)生,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主要采取自我保健及特殊保護措施。(2)二級預防又稱臨床前期預防(secondaryprevention)關鍵是早發(fā)現、早期診斷和早期處理健康問題及“三早預防”(3)三級預防又稱臨床期預防(tertiaryprevention)即把健康問題的嚴重程度壓縮到最低限度。13、初級衛(wèi)生保?。≒rimaryHealthCare,PHC):是人們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顧,包括疾病預防、健康維護、健康促進及康復服務。14、初級衛(wèi)生保健特點:⑴、普及性⑵、綜合性⑶、整體性⑷、參與性⑸、持續(xù)性15、初級衛(wèi)生保健原則:⑴、公平(equity)⑵、可獲得性(accessibility)⑶、充能(empowerment)⑷、文化感受性(culturalsensitivity)⑸、自我決策(self-decision)第三章人的基本需要1、需要(need):是有機體、個體和群體對其生存發(fā)展條件所表現出來的依賴狀態(tài),是個體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基本動力。2.人的基本需要(basicneeds):是個體生存、成長、發(fā)展,維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需求。時產生行為的原動力。3、需要的特征:⑴、需要的動力性、無限性⑵、需要的共同性與獨特性⑶、需要的整體關聯性⑷、需要的社會歷史制約性4、馬斯洛的人類基本需要層次論HierarchyofBasicHumanNeedsTheory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的需要(physiologyneeds):維持生存及種族延續(xù)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氧氣、食物、水、排泄、溫度、避免疼痛、休息和活動、性等。生理需要是人類最基本、最低層次、最強有力的需要,是其他需要產生的基礎安全的需要(Safetyneeds):指希望受到保護與免遭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要,涉及生理和心理的兩個方面,包括生命安全、財產安全、職業(yè)安全。(3)、愛與歸屬感的需要(loveandbelongingnessneeds):被他人或群體接納、愛護、關注和支持的需要,包括得到和給予兩個方面。⑷、尊重的需要(esteemneeds):包括自尊和他尊兩個方面⑸、自我實現的需要(needsofself-actualization)指個體希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能,實現理想抱負的需要。6、入院病人可能出現的未滿足的需要及滿足途徑(1)生理的需要(氧氣、水分、營養(yǎng)、排泄、溫度、休息和睡眠、避免疼痛)(2)刺激的需要(3)安全的需要(4)愛與歸屬感的需要(5)尊重的需要(6)自我實現的需要7、各層次需要之間的關系(1)必須首先滿足較低層次的需要,再考慮較高層次的需要(2)各種需要得到滿足的時間不同(3)較低層次需要的滿足是較高層次的需要產生的基礎(4)各層次需要重疊出現(5)各需要之間的層次順序并非固定不變(6)越高層次的需要,其滿足的方式和程度差異越大(7)基本需要滿足的程度與健康密切相關8、需要理論對護理實踐的意義:⑴、識別病人未滿足的需要⑵、領悟和理解病人的行為和情感⑶、預測病人即將出現或為表達的需要⑷、識別病人需要的輕重緩急第四章人的成長與發(fā)展1、成長(growth):又稱生長,只有與細胞增殖而產生的生理方面的改變,表現為各種器官系統的長大和形態(tài)改變,是量的變化,可用量化的指標來測量。2、發(fā)展(development):又稱發(fā)育,是生命過程中有順序、可預測的功能改變,包括身、心兩個方面,表現為細胞、組織、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機體能力的演進,如行為改變、技能增強是質的變化,一般不容易通過量化的指標來測量。3、成長與發(fā)展的規(guī)律:⑴、預測性⑵、順序性⑶、連續(xù)性階段性⑷、不平衡性⑸、個體差異性⑹、關鍵期4、意識(consciousness):個體直接感知的心理部分,是心理活動中與現實聯系的部分。如感知覺、情緒、意志和思維等被形容為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之巔部分。5、潛意識()6、人格的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⑴、本我:處于潛意識深處,本我受快樂原則⑵、自我(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識中,小部分存在于潛意識中,受現實原則超我(super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識中,是人格中最理性的部分,由_________和自我理想兩部分組成,遵循完美原則。7、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1)嬰兒期(infancy)0—18個月,此期發(fā)展的危機是信任對不信任(2)幼兒期(earlychildhood)18個月—3歲,此期發(fā)展的危機是自主對羞愧或疑慮(3)學齡前期(latechildhood)3—6歲,此期發(fā)展的危機是主動對內疚(4)學齡期(schoolage)6—12歲,此期發(fā)展的危機是勤奮對自卑(5)青春期(adolescent)12—18歲,此期發(fā)展的危機是自我認同對角色混亂(6)青年期(youngadulthood)18—35歲,此期發(fā)展的危機是親密對孤獨(7)中年期(adulthood)35—65歲,此期發(fā)展的危機是創(chuàng)造對停滯(8)老年期(oldage)65歲以上,此期發(fā)展的危機是完善對失望8、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fā)展學說理論的主要內容(1)意識的層次(意識、潛意識、前意識)(2)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3)人格發(fā)展(性心理發(fā)展)——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潛伏期、生殖期9、人格發(fā)展的主要時期: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潛伏期、生殖期10、性心理發(fā)展理論在護理中的應用:(1)、指導護士為父母提供健康教育(2)、指導護士在護理中滿足不同發(fā)展階段的需求第五章壓力學說及其在護理中的應用1、壓力(stress)::是個體對作用于自身的內外環(huán)境刺激作出的認知評價引起的一系列非特異性的生理及心理緊張性反應狀態(tài)的過程。把壓力看成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包括刺激、認知評價及反應三個環(huán)節(jié)。2、壓力源(stressor):又稱應激源或緊張源,指任何能使個體產生壓力反應的內外環(huán)境的刺激。3、壓力源分類(或壓力性質的分類):(1)軀體性(2)心理性(3)社會性(4)文化性4、席爾被稱為“壓力理論之父”5、一般適應綜合征(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又稱全身適應綜合征,是人體對壓力源的全身性、緊張性、非特異性反應局部適應綜合征(LocalAdaptationSyndrome,LAS):機體在出現全身反應的同時所出現的某一器官或區(qū)域內的反應6、適應反應的過程①、警告期(alarmstage)②、抵抗期(resistancestage)③、耗竭期(exhaustionstage)7、認知評價的包含三種方式(或拉扎勒斯的三級認知評價)①、初級評價②、次級評價③、重新評價8、危機(crisis):是一個人重要的生活目標遇到障礙、利用常規(guī)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無法解決問題時,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亂及瓦解。簡單地說,危機是人體的平衡狀態(tài)突然遭到破壞后的反應。9、危機的特征①、普遍性②、循環(huán)性③、時限性④、綜合性10、壓力反應(stressresponse):個體對壓力源所產生的一系列身心反應11、適應(adaptation):生物體以各種方式調整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生存能力及過程。及個體為了維持恒定的狀態(tài)所使用的一切技巧12、適應的層次①、生理適應②、社會文化適應③、技術適應④、心理適應13、心理防御機制(PsychologicalDefenseMechanisms):又稱心理防衛(wèi)機制或自我防御機制,指人們在面對壓力源時,采取的自我保護的心理策略,以減輕焦慮、緊張和痛苦。14、適應的特點:①、所有的適應反應,都力圖最大限度地維持機體的內穩(wěn)態(tài)②、適應是一種主動地反應過程而不是被動服從或接受壓力源③、個體在適應過程中會保持自己的特征④、適應能力因人而異⑤、適應是有限度的⑥、適應能力有個體差異15、護士工作的壓力源:①、不良的工作環(huán)境②、緊急的工作性質③、沉重的工作負荷④、復雜的人際關系⑤、高風險的工作性質16、壓力的預防及應對主要有四大原則:⑴、減少壓力刺激①改善人際關系②學會管理時間⑵、正確認識評價壓力⑶、減輕壓力的反應①進行有規(guī)律的運動②注意飲食營養(yǎng)和適當的休息③應用各種放松技巧④有效調節(jié)心理平衡⑤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⑷、尋求專業(yè)幫助。17、幫助病人預防壓力的方法:(1)為病人創(chuàng)造輕松地康復環(huán)境(2)解決病人的實際問題,滿足病人的各種需要(3)提供有關疾病的信息(4)鍛煉病人的自理能力(5)加強病人的意志訓練18、幫助病人應對壓力的方法⑴、心理疏導及自我心理保健訓練⑵、調動病人的各種社會支持系統⑶、放松訓練①深呼吸訓練②固定視物深呼吸訓練③聽音樂或其他美妙的自然聲音④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⑤引導性想象放松訓練⑥言語想象暗示放松訓練19、工作壓力(jobstress):指當個人的能力與需求不能與工作環(huán)境相匹配時所引起的從業(yè)人員的身心壓力狀態(tài)20、疲潰感(burnout):是一種強烈的而持久的工作壓力所造成的一種無助、無望的心理體驗。21、皮潰的過程分四期:(1)熱忱期(2)停滯期(3)挫折期(4)皮潰期第六章護理工作中的人際關系1、人際關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是在社會實踐中,個體為了滿足自身發(fā)展及生存的需要,通過一定的交往媒介與他人建立及發(fā)展起來得以心理關系為主的一種顯在的社會關系2、人際關系的特征①、互動性②、心理性③、明確性④、漸進性⑤、多面性⑥、動態(tài)性⑦、復雜性3、社會認知(socialcognitive):是個體對他人、自己及人際關系的心理狀態(tài)、行為動機和意向作出的推測與判斷過程,包括感知、判斷、推測和評價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4、社會認知的特征:①、知覺信息的選擇性②、社會認知的互動性③、認知行為的一致性④、社會認知的評估性5、首因效應(primaryeffect):及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為主的效果,是指觀察者在首次與對方接觸時,根據對方的儀表、打扮、風度、言語舉止等外顯效果行為作出綜合性判斷與評價而形成的初次印象。6、社會認知的偏差(1)首因效應(primaryeffect)(2)近因效應(recenteffect)(3)暈輪效應(haloeffect)(4)社會固定印象(socialeffect)7、心理方位(psychologicalposition):是人際交往的雙方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心理上的主導性及權威性的程度,是評價及衡量人際關系的基本指標之一,其包含兩種狀態(tài):及心理差位關系及心理等位關系。8、心理方位的相對差位:①、微弱差位②、中強差位③、顯著差位④、超強差位9、a、心理距離:是指兩個社會角色因情感親疏程度不同而表現出的人際間的心理距離的變化。b、人際關系的心理距離等級:9級(負一二三四零正一二三四)10、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①、適度原則②、人性原則③、選擇原則11、建立良好護理人際關系的意義:①、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及效率②、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健康服務范圍③、有利于陶冶護士情操④、有利于貫徹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⑤、有利于護理學科的發(fā)展12、護理人際關系的特征:①、專業(yè)性②、時限性③、多面性④、復雜性⑤、協作性⑥、公眾性13、護患關系(nurse-patientrelationship):狹義的護患關系是護士與服務對象之間在特定環(huán)境及時間段內主動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關系。14、護患關系的特征1)護患關系是以治療為目的的專業(yè)性、幫助性關系2)護患關系是一種工作關系3)護患關系是一種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關系4)護患關系是一種多方位的人際關系5)護患關系是一種互動關系6)護患關系是一種治療關系7)護患關系是一種短暫的人際關系15、護患關系的意義:①、良好的護患關系是開展護理工作的重要前提②、融洽合作的護患關系對服務對象是一種良好的社會心理支持16、護患關系的基本模式:1)主動—被動型:以生物醫(yī)學模式及疾病的護理為主導思想的護患關系模式,其特征為“護士為服務對象作什么”其心理差位為顯著的心理差位。這種模式適用于昏迷、休克、全麻、有嚴重創(chuàng)傷及精神疾病的服務對象進行護理。2)指導—合作型:以生物醫(yī)學——社會心理及疾病的護理為指導思想。其特征是“護士教會服務對象作什么”護士在護患關系中占主導地位,微弱的心理差位這種模式適用于對急性病服務對象護理的護患關系。3)共同參與型:以生物醫(yī)學——社會心理模式及健康為中心的護患關系模式,其特征是“護士幫助服務對象自我恢復”為心理等位關系,這種模式適用于對慢性病服務對象的護理。17、護患關系的基本過程:①、觀察熟悉期②、合作信任期③、終止評價期生命倫理學:根據道德價值和原則對生命科學和衛(wèi)生保健領域內人類行為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護理法:是由國家規(guī)定或認可的關于護理人員的資格、權利、責任和行為規(guī)范的法律法規(guī),是以法律的形式對護理人員教育的培訓和服務實踐方面所涉及的問題給予限制。18.促進護患關系的方法(1)創(chuàng)造良好護患關系的氣氛及環(huán)境(2)與服務對象建立充分的信任關系(3)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4)為服務對象樹立角色榜樣(5)健康的工作情緒,良好的工作熱情第七章.護理工作中的人際溝通1.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狹義的溝通指以信息符號為媒介,人與人之間所進行的信息、思想及感情的交流。2.溝通的基本要素(1)溝通的觸發(fā)體(2)信息的發(fā)出者(3)編碼(4)信息及傳遞途徑(5)解碼(6)信息的接觸者(7)信息的反饋3.治療性會談護患雙方圍繞與服務對象健康有關的內容進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會談4.溝通交流的層次(1)一般性溝通(2)事務性溝通(3)分享性溝通(4)情感性溝通(5)共鳴性溝通5.促進有效溝通的技巧(1)信息發(fā)送的最佳方法(2)促進人際溝通向縱深發(fā)展的技巧(3)保證信息準確無誤的技巧6.護患溝通(nurse-patientcommunication)是護士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過程,所交流的內容是與服務對象的護理及康復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信息,同時也包括雙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7.護患溝通的特征(1)專業(yè)性、目的性、工作性的溝通,有特定的內容及要求(2)溝通信息涉及服務對象的健康及生命的安危(3)溝通渠道多,涉及范圍廣(4)在溝通時需要運用多學科知識(5)涉及服務對象的隱私,具有一定的法律及道德意義(6)以服務對象為中心8.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溝通錯誤(1)突然改變話題(2)虛假的、不恰當的保證(3)主觀判斷或說教(4)信息發(fā)出的量及速度超載(5)言行不一(6)急于闡述自己的觀點,過早的作出結論(7)過度發(fā)問或調查試提問9.護患關系中常用的溝通技巧(1)治療性的會談技巧(2)日常護患溝通技巧1)設身處地的為服務對象著想,理解服務對象的感受,體諒服務對象2)尊重服務對象的人格,維護服務對象的權利3)對服務對象的需要及時作出反應4)隨時向服務對象提出有關健康的信息5)對服務對象提供的信息保密(3)特殊情況下的溝通技巧第八章評判性思維和臨床護理決策1.思維的特征(1)概括性(2)間接性(3)邏輯性(4)物質屬性2.思維的品質(1)思維的深刻性(2)思維的靈活性(3)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4)思維的評論性(5)思維的敏捷性3.科學思維(scientificthinking)是人類智力系統的核心,是人類在學習、認識、操作和其他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理解、分析、比較、綜合、概括、抽象、推理、討論等所組成的綜合思維4評判性思維(criticalthinking)是指個體在復雜情景中,能靈活地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選擇,在反思的基礎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斷,在面臨各種復雜問題及各種選擇的時候,能夠正確進行取舍。(1)核心認知技能: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及自我調控(填)(2)情感態(tài)度因素:自信負責、誠實公正、好奇執(zhí)著、謙虛謹慎、獨立思考、有創(chuàng)造5.評判性思維的特點(1)評判性思維是主動思考的過程(2)評判性思維是質疑、反思的過程(3)評判性思維是審慎、開放的過程6.評判的思維層次1)基礎層次2)復雜層次3)盡職層次7.臨床護理決策是指在臨床護理實踐過程中由護士作出關于服務對象護理的專業(yè)決策的復雜過程。這種專業(yè)決策可以針對服務對象個體,也可以針對服務對象群體(1)臨床護理決策的類型1)確定型臨床護理決策:是指在事件的結局已經完全確定的情況下護士所做出的決策。2)風險型臨床護理決策:是指在事件發(fā)生的結局尚不能確定,但概率可以估計的情況下作出的臨床護理決策。3個基本條件:(○)(1)存在兩種以上的結局(○)(2)可以估計自然狀態(tài)下的事件概率(○)(3)可以計算不同結局的利益和損失3)不確定型臨床護理決策:是指在事件結局不能確定,相關概率也不能確定的情況下護士所做出的臨床護理決策。(2)臨床護理決策的模式1)服務對象決策模式:是指由護士提供各種方案的優(yōu)點和風險等相關信息,服務對象根據自身的經驗以及理解獨立做出選擇。2)護士決策模式:是指由護士主導,護士單獨或者與其他醫(yī)務人員一起考慮收益和風險進而替服務對象作出選擇,告知服務對象的信息量由護士決定。3)共同決策模式:是指護士項服務對象提供各種相關信息,服務對象提供自身的病情和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價值取向等,然后雙方對相關的備擇方案進行討論,并結合實際情況作出最優(yōu)選擇8.臨床護理決策的步驟(病例題)(1)明確問題(2)陳述目標(3)選擇方案1)尋找備擇方案 2)評估備擇方案3)作出選擇(4)實施方案(5)評價與反饋9.臨床護正理決策的影響因素(1)個體因素:價值觀、知識及經驗、個性特征(2)環(huán)境因素(3)情境因素10.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詢證護理的基本含義是已有價值可信的科學研究為依據,提出問題,尋找并運用證據,對服務對象實施最佳的護理,其核心思想是批判性地接受現有的專業(yè)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可應用于臨床實踐的證據。減少護理工作中的易變性,使以經驗為基礎的傳統護理向以科學為基礎的有證可循的現代護理發(fā)展。11.詢證護理的步驟(1)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2)收集信息并列出證據(3)評價證據(4)使用最有效的證據(5)評價應用證據后的效果@第九章護理程序1、護理程序(nursingprocess):是一種有計劃、系統而科學的護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確認和解決服務對象對現存或潛在健康問題的反應。2.(填)、護理程序的特征1)目標性2)個體性3)系統性4)科學性5)動態(tài)性6)互動性7)普遍性3.護理程序的步驟(1)護理評估(nursingassessment)(2)護理診斷(nursingdiagnosis)(3)護理評估(nursingplan)(4)護理實施(nursingimplementation)(5)護理評價(nursingevaluation)4.護理評估(nursingassessment):是指有組織地、系統地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分析及判斷的過程。評估的主要目的是明確護理對象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或護理需要。5.護理評估的方法(1)交談(2)觀察(3)體格檢查(4)閱讀6.資料收集的途徑(1)服務對象(2)服務對象的親屬及有關人員(3)其他醫(yī)務人員(4)服務對象的病例和記錄(5)醫(yī)療護理文獻7.護理評估的步驟1)收集資料2)整理和分析資料(○)(1)整理資料(○)(2)檢查有無遺漏(○)(3)與正常值比較(○)(4)評估危險因素8.護理診斷(nursingdiagnosis):是關于個人、家庭、社區(qū)對現存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及生命過程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是護士為達到預期的結果選擇護理措施的基礎,這些預期結果應能通過護理職能達到。9.護理診斷的組成部分1)名稱2)定義3)診斷依據(○)(1)主要依據(○)(2)次要依據4)相關因素(○)(1)病理生理方面的因素(○)(2)心理方面的因素(○)(3)治療方面的因素(○)(4)情景方面的因素(○)(5)年齡因素10.護理診斷的形成過程1)分析資料2)確認健康問題、危險因素和服務對象的需求3)形成護理診段11.合作性問題(collahorativeproblem)是一些護工不能預防和獨立處理的,需要護工進行監(jiān)測以及時發(fā)現和變化的并發(fā)癥,是護工運用醫(yī)囑和護理措施共同處理以防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問題(并非所有并發(fā)癥都屬于合作性問題、其陳述方式)項目護理診斷醫(yī)療診斷臨床判斷的對象對個體、家庭、社會的健康問題生命過程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對個體病理生理變化的一種臨床判斷描述的內容描述的是個體對健康問題的反應描述的是一種疾病決策者護工醫(yī)療人員職責范圍在護工職責范圍內進行在醫(yī)療職責范圍內進行適應范圍適用于個體、家庭、社會的健康問題適用于個體的疾病數量往往有多個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是否變化隨病情的變化而變化一旦確診則不會變化12.護理計劃的過程護理計劃包括四方面的內容1)排列護理診斷的順序:(○)(1)首優(yōu)問題(○)(2)中優(yōu)問題(○)(3)次優(yōu)問題2)排列護理診斷順序應遵守的原則:(○)(1)按照Maslow的人類基需要層次論進行排列(○)(2)注重服務對象的主觀感受(○)(3)關于潛在的問題3)確定預期目標:(○)(1)目標的種類(1)短期目標(2)長期目標(○)(2)目標的陳述方式:主語+謂語+行為標準+條件狀語(○)(3)確定預期目標的注意事項1)目標應以服務對象為中心2)目標應有明確的針對性3)目標應切實可行4)目標應具體5)目標應有時間限制6)目標必須有據可依7)關于潛在并發(fā)癥的目標4)制定護理措施:(○)(1)護理措施的分類(1)獨立性護理措施(2)合作性護理措施(3)依賴性護理措施(○)(2)制定護理措施的注意事項(1)護理措施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2)護理措施應有針對性(3)護理措施切實可行、因人而異(4)護理措施應保證病人的安全(5)護理措施要具體細致(6)鼓勵服務對象參與制訂護理措施5)護理計劃的書寫13.護理實施的過程(1)做什么(what)(2)誰去做(WHO)(3)怎么做(how)(4)何時做(when)14.實施護理計劃的常用方法(填)(1)操作(2)管理(3)咨詢(4)教育(5)指導(6)溝通(7)記錄(8)報告第十章文化與護理1.文化的特征(1)超自然性(2)超個人性(3)地域性(4)超地域性(5)時代性與超時代性(6)文化的象征性(7)文化的傳遞性2.文化休克(cultureshock)特指生活在某一種文化環(huán)境中的人初次進入到另一種不熟悉的文化環(huán)境,應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會交流的符號與手段所產生的思想混亂與心理上的精神緊張綜合征。3.文化休克的原因(1)溝通與交流(2)日常生活差異(3)孤獨(4)風俗習慣(5)態(tài)度和信仰4..文化休克的過程(1)蜜月階段(2)沮喪階段(3)恢復調整階段(4)適應階段5.文化休克的表現(1)焦慮(2)恐懼(3)沮喪(4)絕望6.(填)萊寧格的跨文化護理理論要點是文化,中心是跨文化護理與人類護理關懷。他認為護理的本質是文化關懷,關懷是護理的中心思想。7.文化關懷(culturecaring)是指為了滿足自己或他人現有的或潛在的完好健康,應對傷殘,死亡或其他狀況的需要,用一些符合文化,被接受和認可的價值觀,信念和的表達方式,為自己和他人提供的綜合性,符合相應文化背景的幫助,支持和促進性的行為。8.跨文化護理(trans-culturalnursing)通過文化環(huán)境和文化來影響服務對象的心理,使其能處于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以利于疾病康復。9.萊寧格的“日出模式”包含以下4個層次:(1)世界觀和文化和社會結構層(2)文化關懷與健康層(3)健康系統層(4)護理照顧決策和行為層10.萊寧格對護理學基本概念的認知(1)人(2)健康(3)環(huán)境(4)護理11.幫助服務對象融入醫(yī)院的文化環(huán)境(1)幫助服務對象盡快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2)盡量少用醫(yī)學術語(3)掌握文化護理技巧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理解服務對象的行為12.提供適合服務對象文化環(huán)境的護理(1)理解服務對象的求醫(yī)行為(2)明確服務對象對疾病的反應(3)尊重服務對象的風俗習慣(4)需找支持系統(5)注意價值觀念的差異(6)重視服務對象的心理體驗和感受第十一章護理理論1..護理理念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掌握)1)禁欲主義階段基督教殉道精神:崇尚奉獻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南丁格爾:燃燒自己照亮別人2)浪漫主義階段護士被美化為白衣天使是柔韌與美麗的化身護士應依賴權威3)實用主義階段以能否在現實中應用及其所獲得的結果作為衡量事物的最終標準4)人本存在主義階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完整性2.護理理論:是對護理現象及本質的規(guī)律性認識用以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護理3.護理理論的特征(1)理論能將概念以特殊的方式聯系起來,從而提供一個全新的觀察事物的方法或角度(2)護理理論必須具有一定的邏輯性(3)理論必須簡單易懂,并容易推廣應用(4)理論可以作為假設的基礎而檢驗(5)通過對理論的實踐及研究能增加對護理學科的知識(6)必須對實踐有指導作用(7)必須與其他以正式的理論一致4.自護理論結構(Thetheoryofself-care)(1)自護(2)自護能力(3)自護主題(4)自護總需要5.奧瑞姆自護理論基本內容(1)自護理論結構(2)自我護理缺陷(3)護理系統理論結構1)全補償護理系統2)部分補償護理系統3)支持-教育系統6.羅伊適應模式基本內容(1)刺激1)主要刺激2)相關刺激3)固有刺激(2)適應水平(3)應對轉機(4)效應器1)生理功能2)自我概念3)角色功能4)相互依賴功能(5)適應反應第十二章護理倫理1.道德的功能(1)調節(jié)功能(2)導向功能(3)教育功能(4)辯護功能(5)認識功能2.職業(yè)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yè)的人們在職業(yè)生活中應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以及與之相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職業(yè)道德不僅是從業(yè)人員在職業(yè)生活中的行為標準和要求,而且是本行業(yè)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3.安樂死:(1)是作為一種死亡的狀態(tài),及無痛苦的死亡(2)是作為一種死亡方法,指為結束不治之病的病人的痛苦所采取的無痛致死術4.人體實驗就其性質分為天然實施自體實施志愿試驗及強迫試驗5.人體試驗所具有的雙重性及所存在的矛盾(1)主動與被動的矛盾(2)志愿與強迫的矛盾(3)利與弊的矛盾(4)科學利益與受試者利益的矛盾6.人體實驗的道德原則(1)醫(yī)學科學目的原則(2)知情同意原則(3)維護受試者利益的原則(4)實驗對照原則7.護理倫理的概念:是指護士再其職業(yè)活動中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行為準則及規(guī)范的總和8.護理道德關系(1)護工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2)護士與其他醫(yī)務人員的關系(3)護士與社會的關系(4)護士與護理科學、醫(yī)學科學發(fā)展之間的關系9.護理道德的特殊性(1)護理工作的廣泛性,社會性與護理道德關系的多維性(2)護理的嚴格性與道德的進取性(3)護理的整體性(4)護理工作的藝術性10.護理道德的基本原則(1)自主原則(2)有利原則(3)無害原則(4)公正原則(5)知情同意原則(知情同意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服務對象必須對所接受的診斷治療或護理完全知情2)必須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3)服務對象或家屬是在完全清楚有能力判斷及決定的情況下同意11.護理道德的基本規(guī)范(1)熱愛本職(2)尊重服務對象(3)認真負責,任勞任怨(4)文明禮貌,舉止端莊(5)言語貼切,保守秘密(6)團結協作,互相監(jiān)督(7)廉潔奉公,遵紀守法(8)更新知識,勤學不輟12.服務對象的權利(1)平等享受醫(yī)療的權利(2)知情的權利(3)個人隱私或個人尊嚴獲得保護的權利(4)參與決定有關個人健康的權利(5)獲得住院時及出院后完整的護理記錄權利(6)服務選擇權(7)監(jiān)督權(8)獲得賠償的權利13.服務對象的義務(1)積極配合醫(yī)療或護理的義務(2)自覺遵守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的義務(3)自覺維護醫(yī)院秩序的義務(4)保持和恢復健康的義務14.護理道德修養(yǎng):護士的道德修養(yǎng)是護士通過自我教育、自我鍛煉和自我評價將護理道德基本原則和規(guī)范轉化為個人內在品質的過程15.加強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1)加強學習,提高修養(yǎng)(2)親力親為,勇于實踐(3)重在自覺,凈化心靈(4)持之以恒,貴有恒心(5)達到慎獨,實現慎為16.所謂“慎獨“是指在個人獨處、無人監(jiān)督時,仍然堅持道德信念,自覺遵守道德原則,按道德規(guī)范行事第十三章護理專業(yè)中法律問題1.醫(yī)療衛(wèi)生法:是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關于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2.(1)1987.6.29由國務院頒發(fā)《醫(yī)療事故處理方法》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關于醫(yī)療事故處理問題的行政法規(guī)(2)2002.4.4國務院頒布《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自2002.9.1實施(3)2002.7.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動合同范本 工傷
- 代理鉆床銷售企業(yè)合同范本
- 京東商城合同范本
- 人事中介合同范本
- 保險合作合同范本
- 前公司勞務合同范本
- 募資合同范本
- 2024年普洱市瀾滄縣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宿遷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欽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信息工程師招聘筆試真題
- (完整)PEP人教版小學生英語單詞四年級上冊卡片(可直接打印)
- 面神經疾病課件
- 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的課件
- 三年級下冊小學科學活動手冊答案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
- 班、團、隊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
- 最全的人教初中數學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 橋面結構現澆部分施工方案
- 開網店全部流程PPT課件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 古詩詞三首》教學課件PPT小學優(yōu)秀公開課
- 模具數控加工技術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